大学生活是忙碌但迷茫的。
高中的时候,自己对大学的憧憬是这样的:每天安心地背着书包去上课,下课了在教室里把今天的作业写完。
然后回寝室看看自己喜欢的书和**电视剧,画画。可能会参加一两个社团,在晚上去参加参加活动。吃完晚饭,和闺蜜或者男朋友绕着学校散散步,看看景色。
周末的时候,拿着相机去北京景色美丽的地方拍拍照片,走一走那些不能错过的景色,把微博上那些北京的美食每周都吃一样。这样四年下来,该去的地方去了,该品尝的美食吃了,学习也学了,社团也参与了也体验了。友情和爱情也都没落下,挺好的。
然而现实远没有想象中这般美好:每天的课一上就是一天,作业一直是堆积如山的状态。参加的一两个社团,每一个都足够自己忙成狗,学习和看书看剧成为了一种奢侈的事情。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没什么活动了,要忙着补作业,写策划,真的没事儿了,也没力气再跨越大半个北京去吃,去玩了,有时间不如多睡一会儿,把这周刷夜没睡的都补回来。
和男朋友分了,爱情成了奢侈品至今都没有找到那种爱情;闺蜜和我一样忙,然而我俩休息的时间不一致根本没可能一起散步。转眼到了大三该考虑未来,一切又迷茫了。
偶尔匿名骂人的话还可以理解为一时气愤,不骂出来不畅快,经常匿名骂人的人心态就确实很有问题了。
第一,是太闲了。
所谓匿名骂人,指的应该是在网络上骂人,这可是要花费成本的呀,不算网费、电费,就说你绞尽脑汁的组织语言吧,这不浪费精力和时间嘛;眼睛不离屏幕,双手敲击键盘,身体伛偻在电脑前,这不是消耗身体健康嘛。我们正常人,浏览下新闻、看下帖子,或者是为了寻找有用的信息,或者是漫无目的的打发时间,连点个赞都懒得点了,更别说留言评论甚至骂人了。即使看到有的文章有的观点实在令人气愤,也得下好大的决心才会评论一番。
所以说,那些匿名骂人的人,真的是太闲。我可不信一个整日被工作生活缠得焦头烂额的人,一个日理万机的人,能无聊到隔着屏幕去骂素昧平生的人的地步。
第二,戾气太重,心态失衡。
说起来,不管网络上出现什么样的观点,都隔着屏幕呢,不会伤您筋骨分毫,要为此弄到发火骂人的地步,只能理解为发泄怨气了。
所以,那些匿名骂人的人,大抵是生活的弱者,被生活中的种种不易折磨的失去了理智,心态、思想因而偏激。怨气无处发泄、心态无法调节,也就只能到网络上随便寻个借口、随便找个人大骂一番。
第三,分不清讨论与谩骂的界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网络上出现不一致的声音很正常,这也是社会多元化的一种表现。关键是,面对不同的声音,应该去讨论而不是限制;面对不同的观点,应该是借鉴而不是站队;面对质疑和反驳,关键是求同存异,而不是论战输赢。
然而,有的人从来不能理解也不试图理解和自己不同的东西;有的人总不能做到心平气和的去和他人沟通;有的人总是将观点上的不同理解为道德上的高低,进而不是对观点而是对个人进行人身攻击。
因此,只要与自己的观点相悖的观点,他们必然怒火攻心,觉得作者竟然有这种想法,真真是卑贱小人,不骂一通对不起真理。至于如何论证对方观点不恰当,如何吸收借鉴其中有益的部分,如何给出自己的看法,他们做不到也不愿做,因为这是一个需要严谨的态度、严密的逻辑的过程,哪有骂人容易。
首先是要看自己有没有体育基础。比如许多男孩子之前就会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之类的,就可以选择这些。而女孩子们有的有舞蹈基础,那么就可以报一些健美操、啦啦操这类。像太极这类可以说是香饽饽,能抢上就偷偷乐着吧。
其次考虑自己的兴趣,以及身体状况。身体不适合体育运动的同学,可以报保健班(手续稍稍有点麻烦,但是比起体育活动轻松多了)。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兴趣。之前选体育课时,想选的已经没了,就随便报了排球,每节课都是一种折磨。(提醒各位,选课时一定要手速快,网速快。一些学校的教务系统真的不咋地,没一会就被挤出来了)
最后,大家可以在超话或者表白墙或者找学长学姐们问问这个老师好不好过。不过只要按时上课,认真学习,大部分老师都是好说话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