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的表白文案
1遇见你,是我一生的奇迹;爱上你,是我幸福的开始;没有你,一切消失了意义;拥有你,从此我们不分离!
2世界上只有一个名字,使我这样牵肠挂肚,像有一根看不见的线,一头牢牢系在我心尖上,一头攥在你手中。
3茫茫人海,过客匆匆,你绝不是我一瞬的风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你才是我一生的风情。愿我们相爱永恒!
4我爱你,无须牵着你手佯装幸福,我会在你身后默默注视。
我爱你,无须华丽的词藻表达,我会努力延续你的快乐。
我爱你,无须时时伴你左右,我会无微不至地静静守护。
5你像一股温暖的春风,激起了我心海里爱的波澜;你像一片轻柔的云彩,缚获住我多情的视线。
6想送你玫瑰可惜价太贵,想送你安慰可惜没学会,想送你戒指可惜还在保险柜,只好发个信息想你,嫁给我吧。
7很想和你拥抱着看清晨的朝阳升起,很想和你拥抱着看黄昏的夕阳落去,很想在夜晚拥抱着你说:“我爱你!”
鲁迅笔下有过一个最经典的人物形象,他勤劳、勇敢、质朴,但由于他语言匮乏,所以在遇到爱情的时候只能单纯的表白为“我要和你睡觉”,简直一民国版直男,结果可想而知! 这个男人就是阿Q。
如果除去对国民的批判之外,这个短篇小说有没有更深刻的东西呢?或是有没有我们所忽略的点呢?我们是不是忽略了阿Q的“爱情”呢?更加重要的一点是对于阿Q这样一个赖皮式的人物他怎么会有一段超验式的恐惧感呢?
那个年代的爱情是遮遮掩掩不能拿到台面上的,连阿Q也认为“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野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勾当了。”怀揣着这样一种封建思想,所以阿Q的爱情启蒙一直没有开启过。 但是在一次调戏小尼姑之后,他的性启蒙被打开了。这一次调戏,阿Q久久难以忘怀,因为自己的手捏了小尼姑的脸蛋,而感觉自己的手指“仿佛比平常滑腻些”,直到这时阿Q突然意识到自己竟然缺一个女人。
在那个年代女人之类的只能是有钱人的产物,像阿Q、王胡、小D他们作为社会的最底层是不可能也不敢想要一个女人的。
但阿Q终究是被启蒙了,所以他向同是作仆人的王妈表白了,阿Q的表白甚是搞笑,他只是说“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然后抢上去对着王妈跪了下来。简直就是一场语言性骚扰,果不其然,在那个时代,王妈的反应也是让我们大跌眼镜,是“且跑且嚷”,后来带哭了,最后是差一点上吊。这么一闹,脸面是没有了,吴妈离开了未庄,而阿Q遭到了一阵重锤,所有的人都不再雇他做工,所以阿Q也就没饭吃了,不得已进了城。
阿Q再回来时因为误打误撞算是发了一点横财,后来又听说闹革命可以发大财,就嚷着闹革命,人们都怕他,阿Q则幻想着闹革命成功后的发家致富,也可有以女人了,再想了一圈女人之后还是觉着吴妈最合适,这或许就是真爱吧。
但阿Q不知道这个社会有多么可怕,尤其是处于闹革命时的乱世。阿Q在跟着瞎闹了一阵“革命”之后,就被糊里糊涂的冤枉为闹革命的抢劫犯,被判处死刑。押在囚车上被游街示众,“他惘惘的向左右看,全跟着蚂蚁似的人,而在无意中,却在路旁的人丛中发见了一个吴妈。”这时阿Q才意识到原来吴妈由于自己性骚扰的缘故,只能离开了未庄来到城里作工,没想到再一次相逢却真的成了生死离别。在爱的女人面前,他感觉到了羞愧,他在囚车上唱起了歌,“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那声音沙哑,悲啸,或许那一刻阿Q会感觉到慷慨赴死的悲壮,或许只是为了在爱的女人面前表现自己的不怕死,这是他最后的尊严吧,可是阿Q看向吴妈时,发现吴妈并没有看他。
对于阿Q这样一个脑子有问题的人,突然开始回忆,或许是面对死亡的反应,或许是突然的开窍,这段回忆却带来极具超越性的效果。“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近不远的跟他走。”这样的恐惧感,论其理阿Q是想不出来的,但作为人,却是都似曾感觉到的,那样一种恐惧,“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她是民国四大美女之一,她也是近代不可多得的才女。她一生中与三个男人之间的爱情故事,被人们广为流传。她就是近代极具传奇色彩的才女——林徽因。
林徽因出生于江南杭州,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善诗文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组长等职务。在1916年因父在北洋政府任职,举家迁往北京,林徽因就读于北京培华女子中学,五四运动一年后的春天,林长民得到了一个去欧洲考察的机会。
这位留学日本的父亲生性开朗,不拘传统。在一番思量后,他决定带上16岁的林徽因一同前往欧洲。并对林徽因说道:“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览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在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烦琐生活,俾地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于是正值青春期的少女林徽因,就这样走出国门,跟着父亲走向世界。
在伦敦期间,林徽因考入了圣玛丽学院,她的房东是一位女建筑师,林徽因常常跟她在一起写生描图,渐渐也喜欢上了建筑。林徽因一生的挚友汉学家费慰梅说:“她有学习建筑的梦想,想带一些西方的古典建筑思想回国的欲望,她认为中国需要一种能使建筑数百年不朽的好建筑理论。”林徽因也用她余生的时光去践行了她的梦想。
东北大学的校徽是她设计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她参与设计的,八宝山革命公墓也是她设计的,她和丈夫梁思成共同完成了很多建筑学的论文。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19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738处五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
在欧洲期间,徐志摩应林长民的邀请,来到林家做客。三个人谈笑风生,16岁的林徽因被徐志摩优雅的谈吐,渊博的知识,英俊的外貌所打动。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和美丽所吸引。多年以后徐志摩在《猛虎集序》中说道:“在他24岁以前,与诗完全没有相干,是与林徽因的相遇,才激发了他的诗词创作。”他们频频相约,最常去的就是康桥那个迷人浪漫多情的地方,多年以后独自一人的徐志摩再来康桥时写下了《再别康桥》。
徐志摩疯狂地爱着林徽因,父亲林长民当然看在眼里,林徽因就让徐志摩离了婚再来找她吧。于是徐志摩不顾张幼仪还在身孕之中,迫不及待地就抛弃妻子,发了离婚通告之后就匆匆去像林徽因求婚了。徐志摩一到北京,林长民先请他吃饭,他写道:“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为答,友谊长葆,此意幸亮察之。”见多识广的林长民,虽然也欣赏徐志摩的才华。但是他当然更清楚,徐志摩并不适合林徽因。
接着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也为了未来的儿媳写了一封信给徐志摩:“若沉迷于不可必得之梦境,挫折数次,生意尽矣。”徐志摩回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之后没几日,林徽因就和梁思成订了婚。
在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搭乘一家邮政飞机遇难身亡。也许冥冥之中有一种预感吧,就在他出事前的晚上。他在写给林徽因的字条上说:“明早六点飞行,此去存亡不卜。”远在京城的林徽因听到徐志摩遇难的消息,号啕大哭。林徽因曾经爱过徐志摩,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林徽因是理智的,在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由诗人的浪漫情怀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七七事变爆发,虽然在那个时候病重的林徽因特别需要一个可以安身静养的地方,很多外国友人劝他们出国避难,但他们还是毅然决然的决定跟随北京的高校南迁。在病榻上的林徽因,明明是那个身体最虚弱的人。却在给沈从文的信中这样鼓励南迁的学者们:“我们这种人太无用了,也许会死会消灭,可是总有别的法子让我们国家进步了,弄得好一点儿,挣出一种新的局面,不再是低着头被压迫者,我们面对事实时很难乐观。但是往大处看,抓紧信心,我相信我们大家根本还是乐观的,你说对不对?”
七七事变之后,林徽因一直坚持着文学创作,当时她曾被聘为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讲授英国文学课程。负责编辑《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还担任文学杂志的编委。她经常参加北平文学界读书会的活动。经常一起交流的人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梁思成是梁启超的儿子,跟林徽因可谓是门当户对,结婚的时候,梁思成问林徽因:“为什么是我?”林徽因回答道:“我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你。”后来被誉为中国哲学第一人的金岳霖出场了,他对林徽因的人品和才华欣赏至极,而林徽因也对这位才高八斗骨、敦厚儒雅的书生十分钦佩。
有一天,梁思成出差在外,金岳霖来到林家做客。金岳霖向林徽因表白,于是林徽因说这要问一问梁思成的态度。等到梁思成回了家,林徽因怏怏不快地对梁思成说她特别苦恼,因为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如何是好。林徽因无所隐瞒,坦诚相告,梁思成自然无比痛苦,辗转反侧一夜,最终决定尊重妻子的选择,如果她选择了金岳霖,那么祝福他们永远幸福。
林徽因又原原本本地把这一切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异常震动对她说:“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在1955年,林徽因病逝于同仁医院,享年51岁。在金岳霖送别的挽联中,上联是一身诗意千寻瀑,下联是万古人间四月天。
你知道民国时期有两大情圣吗?
是这两位。
边城浪子:沈从文
沈从文是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代表作《边城》更是红极一时,引起了无数男女对凤凰古城的向往,然而就是这样才华横溢的一个边城诗人,这辈子却用了自己所有动听的情话和行动,爱了一个女人——张兆和!
1928年,年仅26岁的沈从文已经小有名气,胡适邀请沈从文来自己学校任教,此时他遇到了这辈子最难忘的女人,张兆和。
那时的张兆和年仅十八,而且是学校校花级人物,也难怪沈从文对她一见钟情。值得一提的是,沈从文真的很会表白,而且极其浪漫。
因为长时间的暗恋关系,沈从文极其难受。有一天,沈从文偷偷写给张兆和一封信,信中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忽然爱上你?”刚开始张兆和并没有回复他,还是像以前别人写的情书一样,放一旁搁置着。
沈从文看到他的学生张兆和没有任何反应,也没有沮丧,只能一封一封的再写,日复一日地寄出去,直到情书最后可以用箩筐来计算了。
沈从文是个多情的诗人,他说过的诸多情话里这句“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是我最觉得美好的。
民国会写诗,有才华的人很多,其中不乏大把才子比沈从文会写诗,然而我最佩服沈从文的不是诗多么浪漫,而是这些话他一辈子,都只对妻子张兆和一个人说过。
大概是沈从文第一次喜欢上一个女孩子的缘故,沈从文的爱从来都是很热烈,情书不断的一坚持就是四年。
随着四年如一日的表白,某天沈从文心想,四年的马拉松式追逐,也该有个结果了。
就利用一次放假的机会找到了张兆和,因为这一次的勇敢,他和张兆和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终于结束告终。
不幸的是,后面沈从文没能逃过政治的摧残,他吃了很多的苦头。但是又幸运的是,张兆和一直都陪在身边照顾他。
而沈从文的情话,一说就是一世。即使生活再清贫,他们也未曾放弃过彼此,直到1988年沈从文去世,张兆和也早已是满头白发,他们两个人,爱了一辈子也浪漫了一辈子。
沈从文最美的十句情诗:
1、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 《湘行散记》
2、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沈从文 《雨后》
3、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
——沈从文 《致张兆和情书》
4、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
——沈从文 《从文家书》
5、我原以为我是个受得了寂寞的人。现在方明白我们自从在一起后,我就变成一个不能同你离开的人了。
——沈从文 《致张兆和的情书》
6、如果我爱你是你的不幸,那么这不幸是同我生命一样长久的。
——沈从文 《沈从文家书》
7、别人对我无意中念到你的名字,
我心就抖战,
身就沁汗!
只在那有星子的夜里,
我才敢低低的喊叫你的名字。
——沈从文 《我喜欢你》
8、倘若你的眼睛真是这样冷,在你鉴照下,有个人的心会结成冰。
——沈从文 《月下》
9、你的眼睛还没掉转来望我,只起了一个势,我早惊乱得同一只听到弹弓弦子响中的小雀了。我是这样怕与你灵魂接触,因为你太美丽了的缘故。
——沈从文《月下》
10、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
——沈从文《边城》
哲学泰斗:金岳霖
金岳霖先生是著名的哲学家,北京清华大学文学院院士。他把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然而他最令人称道的就是,爱了林徽因一辈子,更是传言他为林徽因终身未娶。
是不是为了林徽因我不知道,但他终身未娶是真的。他一直深深爱慕着林徽因,而当时林徽因已经与梁思成结为夫妇,所以只能将对林徽因的爱慕藏在心底,他甚至有时候还一度成为了林徽因与梁思成吵架的公证人。
林徽因曾对梁思成说:“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一个是你,一个是金岳霖。”(渣男徐志摩表示不服)
梁思成有时候说:“我想了想,我觉得老金既会写诗人又浪漫,我只是一个做科学的人,我觉得你们可能更适合。”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气话,反正林徽因是这么跟金岳霖讲的。
金岳霖回答说:“正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更加不能伤害一个真的爱你的人。”
金岳霖对待爱情并不疯狂,相反他还是一个非常冷静理智的人,他合理看待和处理与梁思成、林徽因的关系,他一生不仅和林徽因有着心灵沟通,更与梁思成成为了一生挚友。
金岳霖曾亲自给梁思成夫妇写了一副对联“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用来称赞梁思成夫妇。
后来林徽因的追悼会上,更是送上了至今都广为流传的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他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金岳霖爱了林徽因一辈子,但同时也给了自己非常好的定位,至死他也未曾逾越过半步。也许真正的爱情就是懂她、理解她、欣赏她、默默陪伴她。
哲学家冯友兰曾回忆金岳霖时说,金先生的风度很像魏晋的嵇康。率性却不失理性,天真烂漫。其欣赏艺术和审美感极高。金老才更是真正的绅士。
艾青出生于 清 宣统 二年 (公元1910年),他的父母在他刚出生时,因为听说他会“克父母”,从小就让艾青称呼他们为叔叔婶婶。 这样导致了艾青从小在精神上没有父母,他从小是由乳母带大。从艾青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他对于这位乳母深切的感情,这位乳母才是他真正精神上的母亲。
艾青在狱中开始写诗,创作出大量的诗作,其中最为受到好评的就是《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以真挚的 情感 和清新明亮的风格,轰动了当时整个诗坛,艾青开始一举成名。在1935年出狱后没多久,他便出版了第一本诗集。 同年,25岁的艾青,受父母之命与张竹茹结婚。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武汉,艾青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写下了《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句诗也是艾青最著名的诗句之一。此后艾青迎来了一段创作高峰,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出版了9部诗集。
直到1957年,艾青被错判获罪,下放到黑龙江和新疆进行劳动。在新疆那段时间,艾青生活艰苦,受尽了各种磨难。一直到1979年,艾青的冤案才得到平反。 此后艾青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待遇,1996年因病逝世,享年86岁。
而在艾青的一生中,除却其坎坷的人生经历,不为境遇磨损的满腹才华,他的感情生活也十分丰富。在艾青25岁的时候,虽然因父母之命与张竹茹结婚,但是结婚后没多久,艾青就到常州当老师,那时是1936年,艾青在那里他认识了比他小11岁的女学生张月琴。当时的张月琴只有14岁,在艾青当老师的学校读初三。但是当时因为种种原因,艾青与张月琴并没有过多交集。
一直到1939年,改名为韦嫈的张月琴在桂林找到了艾青,两人之间顿时由怦然心动转化为浓烈的爱情, 艾青当时为了阻止韦嫈离开他的身边,他甚至不惜当场跪下,扬言就要投湖,做出了许多令人侧目的事。 在与张竹茹离婚后,艾青迅速的与18岁的韦嫈结为夫妇。 两人的爱情虽然轰轰烈烈,也共同生活了16年,养育有4个孩子,但是他们两人却并没有能够携手到老。 1955年,韦嫈将艾青告上法庭,两人由法院判决离婚。
而与此同时,23岁的高瑛正在婚姻破碎的边缘,也正是在这一年,她认识了刚刚离婚的艾青。两人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但是高瑛告诉爱情自己在18岁时就已经结婚,现在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但是艾青并没有退却,依然与高瑛开始恋爱。高瑛当时的丈夫非常不满,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 1956年终于离婚的高瑛与艾青结为夫妇,此后不离不弃,她曾经写过一首诗《藤》:“属她最多情,爱上了谁,就和谁缠绵一生”,不管风雨,高瑛一直陪伴在艾青身边。
两人的婚姻生活并没有平静多久,1957年艾青被错判获罪,下放到黑龙江和新疆进行劳动。 高瑛便跟随着他一起前往黑龙江和新疆,在艾青最艰难的20多年中,一直是高瑛陪伴在他身边。
二人在黑龙江的日子虽然清苦,但是还算安宁。然而那段时期国内环境风云变幻,高瑛和艾青一度遭到了非常恶劣的对待,艾青的身体每况愈下,右眼失明,左眼也严重充血。两人在艰苦的条件下,相濡以沫,互相支撑,终于熬到了艾青的冤案得到平反,回到北京。
参考资料:
《给我一个梦吧》
《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