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电影 告白 说的是什么内容

日本的电影 告白 说的是什么内容,第1张

如果有一个字来概括这部**的话,我想应该是森口老师在黑板上写的这个字——命。

一、森口老师女儿的死,看似一次偶然事件,但又有太多的前因后果,像是命运的安排。

两个杀死森口老师女儿的凶手,凶手A渡边修哉是一个缺乏母爱的人,他极其想要引起母亲的关注,他所做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引起他母亲的注意。好不容易做了个会电击的钱包,拿了个优异奖,以为母亲会从新闻上看到。哪知当天,“露娜希事件”的发生抢占了人们的注意力,他像汪峰老师一样感到无奈和懊恼。引起母亲关注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命1),而“十三岁少女杀人能够引起人们关注,并且最终得到少年法的保护”给他起了个坏的榜样(命2)。

凶手B下村直树则是做什么,就什么失败的人。想运动,搞不动,最后叫妈妈打电话来取消。成绩提不上去,整天打游戏机。由于去游戏室违反了校规,受罚去清理游泳池和体育室,因此了解森口女儿经常在游泳池旁喂狗的事(命3)。并且,直树和妈妈逛商场时刚好碰到森口女儿跟妈妈要一个小钱包,而森口没有买(命4)。

而他去游戏室犯错被警察拘留时,是户仓老师顶替,而不是森口自己去。因此他抱怨森口“学生有难,竟然找其他老师顶上。”由于对森口的怨念(命5),和森口对女儿的疼爱多过学生,当修哉问加强版电击钱包拿谁做实验对象时,他把森口和森口的女儿作为考虑的对象。由于森口之前被试验过,不会再中招(命6),所以森口女儿是更好的选择。

最后,森口女儿被修哉的电击钱包电晕,修哉以为杀了人,很满意地走了,没想到森口女儿在直树面前醒来。但是,直树仍然把她扔进游泳池里,因为此前他一直被人看轻,他急需证明自己(命7)。

这一连串的“巧合”导致最后森口的女儿被杀,而被杀的原因只不过是一个想得到妈妈的关注,另一个想证明自己不是窝囊废而已。拿人命来满足自己的愿望,人命如此轻贱,轻如泡泡。

二、森口老师的报复,又有太多的“命”在里头。

如果不是警察鉴定森口女儿死亡为意外“失足溺毙”,而是一开始查出真相,那么他们两个会受到少年法的保护,最多只是判感化而已,最终等同于无罪释放。而森口老师一系列的报复,虽然不一定就会停止,但至少无法立刻实施。

但是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少年法》这种个人认为比较畸形的东西,两人得到应有的惩罚,那么森口老师可能就没必要亲自动手了。。。

森口老师利用自己丈夫(两人未正式结婚)患HIV的事实,对两个杀人凶手进行了心理报复,让他们以为自己喝下了混有自己丈夫血液的牛奶。这一招对下村直树很有效,对渡边修哉却没什么用,修哉反而很高兴,以为自己得了绝症,就可以得到妈妈的关注。

新来的班主任维特刚好是森口丈夫的粉丝,因此与森口多有来往。森口利用维特对丈夫的崇拜,和对班里学生的认识,对直树实行进一步的报复,最终导致直树杀死自己的妈妈。

而班长北原美月又是刚好唯一一个知道修哉死穴的人,而她一直相信森口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好老师。在一次交谈中,森口从她口中得知,修哉的妈妈是他的死穴。之后森口对修哉的妈妈进行调查,并利用修哉的计划,骗他“他自己亲手把他最爱妈妈炸死了”,修哉信以为真,最终心理被击溃了。

以前看过,只属于比较暗黑的**了,老师的孩子被她班里学生两个学生恶作剧给害死了,然后她就利用人的恐惧心理,虽然没有正面报复,但是最后这两个学生的下场都超级惨。。。

1、《告白》说的是少年们的自我意识膨胀到无法自控的程度,而失去了犯罪意识。由此带出了一个小群体中的集体式疯狂以及扭曲的母子关系等等。

2、 这是根据同名小说投拍,**基本没有多大改动,不能用**镜头表现出来的,也用独白表现了。人物的精神状况啊,起因发展结果都很连贯,而且刻画的很有说服力。

3、导演也是个很能用镜头说话的人,这跟他是从广告出身有关。背景音乐用了Boris、Radiohead等乐队的歌曲,OST太出彩了,没法用言语表达。首推电台司令的last flowers。其次是日本摇滚乐队Boris的那首《にじむ残像》,近乎惊艳了。

4、37名学生,平均13岁,一直很佩服日本的童星在如此小的年纪都能挑大梁出演而且演技不俗(譬如mother里的芦田爱菜)。尤其这个**里,37个学生在知道同学杀了人后,依然能在阳光下嬉戏打闹的场景让人不寒而栗。

总结:这是部典型的日本**,暴力美学趋于极致,极其小清新的表达了一个极端压抑的故事。你会有看着惊悚片里的青春片的感觉。

这部**里表现的思想是解放思想,正确的思想。他对我差成那个样子,我为什么还要选择原谅他我没有选择报复他已经是代表我原谅他了。所以,对于那些在我人生中作恶的人,我都克制自己只要能够忍耐,我都不会反击。看清楚,然后远离他。冷漠对之。他的一切与我无关,我的一切也与他无关。做到这样就好。

近距离恋爱

近キョリ恋爱 (2014)

导演: 熊泽尚人

编剧: みきもと凛(原著)

主演: 山下智久 / 小松菜奈 / 水川麻美 / 小泷望 / 山本美月 / 更多

类型: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4-10-11(日本)

片长: 118分钟

又名: Kinkyori ren ai / A Short Distance Relationship

在《告白》里,所有的杀人动机都不是仇恨,而是欲望。

真正杀死森口老师女儿的并不是少年A,而是少年B。少年A最初的想法不过是制作出能直接杀害森口老师女儿的电击设备,从而获得别人对他的注意。

但是少年A制作出的电击器并没有杀死森口老师的女儿,所以他才会愤怒而取笑少年B。而少年B将森口老师的女儿丢进游泳池,这直接导致了小女孩的死亡——但是他并不是为了掩人耳目销毁证据,而是他觉得少年A没能杀死森口老师的女儿,但他可以。

森口老师在最后一节课上平静地讲述了这件事以后,就开始准备复仇。

而她复仇的第一步,就是欺骗这两个孩子,说自己已经将艾滋病的血液混合着牛奶,并让少年A和少年B喝下。

随后森口老师离职,告别了这个班级。

这个班新来的老师叫维特,恰好是森口老师的丈夫——樱宫正义的追随者,他信奉樱宫正义的“用爱来感化孩子”这一观点。

森口利用这一点,指引维特每周去看望少年B,而此时的少年B已经被艾滋病和愧疚折磨得失去了理智。在维特老师持续的看望下,少年B越发疯狂,甚至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但是少年A发现了自己其实并没有患上艾滋病这一事实,甚至他也不在乎这件事。只要得到母亲的注意,无论是染上艾滋病,自杀,甚至是杀人都没有关系。

对于生命的寡淡,使得少年A决定在毕业典礼上弄出个大新闻——他在毕业典礼的讲台下安装了一个炸弹,这样就可以得到母亲的注意,哪怕一次。

没想到的是,在毕业典礼上,炸弹并没有如期爆炸,原来是森口老师拿走了炸弹。森口了解少年A的性格,知道死亡对这个学生来说并不是最大的报复,森口甚至告诉少年A,那个炸弹已经被转移到少年A母亲的办公室里——也就是在刚刚,少年A按下了遥控炸弹爆炸的按钮。

少年A跪了下来,终于是得到了恶报。

而森口此刻也流着眼泪笑着说:开玩笑的呢。

《告白》讲述不仅是主角的复仇,更是对庇护青少年犯罪的《少年法》的思考。日本著名侦探小说家东野圭吾在他的小说《彷徨之刃》里也有对于《少年法》的批判,相比于《彷徨之刃》,《告白》里对于这项法律的思考要更阴暗,也更深刻一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810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4
下一篇2024-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