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是谁??为什么

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是谁??为什么,第1张

爱因斯坦作为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是因为他在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光量子论、分子运动论、宇宙学和统一场论等六大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科学贡献,这是其他物理学家无法比拟的。

狭义相对论。1905年6月,爱因斯坦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引发了物理学的一场革命,它变革了传统的时空、质量、动量、能量等基本概念,不仅深刻揭示了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性,而且深刻揭示了各种物理运动形式的统一性:力学运动和电磁运动的统一性,以及两种运动量度(动量和能量)的统一性,从而极大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广义相对论。在多数物理学家还不理解狭义相对论的时候,爱因斯坦却继续努力把他的理论向前推进。1907年提出了均匀引力场与均匀加速度的等效原理。以后经过8年艰苦的探索,中间得到了他的老同学格罗斯曼的帮助,应用了黎曼的曲面几何,终于在1915年11月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深刻揭示了作为时间和空间统一体的四维时空同物质的统一关系,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的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物质之间的引力不过是空间曲率的一种表现。

光量子论。早在1905年3月,爱因斯坦就写了《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的观点》的论文,提出光量子假说,把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扩充到辐射在空间的传播上去。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论揭示了光的量子本性,光不仅仅被看成是一种波动,它同时也是一种粒子,是粒子和波的综合。对于统计的平均现象,光表现为波动;对于瞬时的涨落现象,光表现为粒子,从而揭示了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光量子论的提出,几乎遭到了所有老一辈物理学家的反对,迟至1913年普朗克还认为这是爱因斯坦的一个失误。尽管如此,爱因斯坦还是孤军奋战,坚持贯彻量子论思想。1906年发表论文《普朗克的辐射理论和比热理论》,把量子概念扩充到物体内部的振动中去,成功地说明了低温时固体的比热同温度的关系。

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的论文《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是量子论发展第一阶段的理论总结,它从玻尔的原子构造假说出发,用统计力学的方法导出普朗克的辐射公式,提出受激辐射理论。这不仅对20年代量子力学的创立有重要作用,也为6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激光技术准备了理论基础。

1924年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说提出不久,就得到爱因斯坦的热情支持,而且爱因斯坦立即用来研究单原子理想气体,同印度青年物理学家玻色合作,提出玻色-爱因斯坦统计法。由于受了爱因斯坦这项工作的启发,薛定谔才试图去发展德布罗意理论,并于1926年建立了波动力学。

分子运动论。1905年的4月和5月,爱因斯坦发表了两篇关于分子运动论的论文,试图通过对悬浮粒子运动(即1827年发现的布朗运动)的观测来测定分子的实际大小。4月写的一篇是他向苏黎世大学申请博士学位的论文。他从事这项研究,是为了解决半个多世纪来科学界和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原子和分子是否存在的问题。三年后,法国物理学家佩兰以精密的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预测,这就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原子和分子的存在。

现代宇宙学。爱因斯坦在建立广义相对论后,就开始有关宇宙学问题的探索。1917年发表题为《根据广义相对论对于宇宙学所作的考查》的论文,提出宇宙空间是有限无界的假说,这是现代宇宙学的开创性文献。后来,由于荷兰天文学家德西特和前苏联大气物理学家弗里德曼的工作,发现宇宙空间可能是在不断膨胀着,预见到各个星系之间存在着相互分离(远退)的运动。这一预见为美国天文学家哈勃于1929年发现河外星系谱线的红移而得到了有力的支持。

统一场论的研究。从20年代开始直至晚年,爱因斯坦把主要的科学创造精力用于统一场论的研究。企图建立一种包括引力场和电磁场的统一理论,用广义相对论的推广形式来概括所有各种物理运动形式,用场的概念来解释物质结构和量子现象。他认为这是相对论发展的第三阶段。

虽然这一研究探索当时未取得具有物理意义的结果,但近年来正以新的形式显示它有着不可估量的生命力。正如爱因斯坦自己在晚年时所说:“我完成不了这项工作了;它将被遗忘,但是将来会被重新发现。”

事实正是如此,1967年,巴基斯坦物理学家萨拉姆和美国物理学家温伯格各自独立地提出了电弱统一理论。电弱统一理论的成功又进一步促进了强、弱和电磁三种相互作用统一的所谓大统一理论的研究,以及包括引力在内的四种相互作用统一的所谓超统一理论的研究。

高尚的科学道德

爱因斯坦作为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并不把自己的注意力囿于自然科学领域,而是以极大的热忱关心社会、关心人的本身,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道德思想和极为高尚的道德品质修养,成为全世界科学家和青年学生的楷模。

科学应以造福人类为目标。作为一个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萦怀于心的是希望科学能真正造福于人类。1931年,爱因斯坦对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学生们说:“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这种造福人类的高尚的科学道德,是由科研工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所决定的。爱因斯坦是一位关心人类命运,把自己的研究工作与人类命运紧密相连的伟大科学家。他于1930年发表的《我的世界观》一文,既是阐述科学与世界观、人生观之间关系方面的代表作,也是他自己世界观、人生观的生动表白。

该文写道:“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这些寓意深刻的话语,应该成为我们每个立志造福人类的年轻求学者、研究者的镜子。

科学工作者应主动担负其社会责任。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是人生面临的最基本的矛盾之一。人们思想政治立场的差异与科学道德观念的分野,都源出于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与处理不同。爱因斯坦认为:“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他对人类社会负有高度责任感,一生发表的有关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言论近100万字的篇幅。他拒绝了每分钟一千美元的电台演说的聘请,却同意将宣布狭义相对论建立的30页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重抄一遍拍卖,将所得600万美元全部捐献支援反法西斯战争。

更值得指出的是,爱因斯坦认为人类的道德行为中,榜样的作用是重要的,而他自己就感到有责任做出榜样。因此,尽管他是一位颇有知名度的物理学家,但他对所经历的每一个重大政治事件,都要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这突出表现在1933年他同猖獗一时的德国法西斯势力的斗争上。

当时他的挚友冯·劳厄为他担心,写信劝他对政治问题还是以明哲保身为好。他立即斩钉截铁地回信道:“我不同意您的看法,以为科学家对政治问题——在较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就是人类事务——应当默不作声。德国的情况表明,这种克制会导致:不作任何抵抗就把领导权拱手让给那些盲目的和不负责任的人。这种克制岂不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吗?试问,要是乔尔达诺·布鲁诺、斯宾诺莎、伏尔泰和洪堡也都是这样想,这样行事,那么我们的处境会怎样呢?我对我所说过的话,没有一个字感到后悔,而且相信我的行动是在为人类服务。”一个在自然科学众多领域有历史性贡献的人,对待社会政治问题又如此严肃、热情和高度负责任,这确实不愧为广大科研工作者追求和学习的榜样。

科学工作者以追求真理为天职。对科学工作者来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既表现为切身面临的各种人事关系,如师生、同事、同行的关系;也表现为个人与真理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人与真理的关系显得更为重要和基本。一名科学工作者对待真理的态度比之于他对待同事的态度,往往更能从本质上反映出他的科学道德观念和行为。因为在现代社会里,真理具有最广泛的社会性,它通常是当代社会中广大的研究者共同探索的精神财富,而且还凝结着历代社会无数的研究者的珍贵劳动的心血。

早在学生时代,爱因斯坦就已成功摆脱了自我桎梏,并从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状态转变到以探索真理为中心的思想境界。爱因斯坦认为这是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像我这种类型的人,其发展的转折点在于,自己的主要兴趣逐渐远远摆脱了短暂的和仅仅作为个人的方面,而转向力求从思想上去掌握事物。”通过刻苦的理论学习和富有创造性的独立思考,使他终于认识到探索、追求真理是一种世代相继、崇高伟大的公共事业,它并不是一种仅仅属于个人的事业。

爱因斯坦一生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不崇拜偶像,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在爱因斯坦闯入理论物理学领域之前,一些物理学的权威几乎都盯住经典物理学上空的几朵乌云。爱因斯坦却不迷信权威,不拘常规,走自己的路。当别人盯住迈克耳逊实验时,他却盯住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基础;当别人只注意到实验与理论之间明显的裂痕时,他却看出了经典物理学的基本缺陷,以至想到经典物理学需要从根本上加以改造。正是这种追求真理的高尚科学道德,使得爱因斯坦除了不倦探索外,别无他求,先后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开创了现代物理学的一场深刻革命。

爱因斯坦一生追求真理的高尚科学道德,在对待别人误解的宽容态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953年,美国的惠特克不顾事实,也不听旁人劝告,在他所著的《以太和电理论的历史》一书中,故意贬低爱因斯坦对相对论的贡献,而突出彭加勒和洛仑兹的贡献。对此,爱因斯坦毫不介意,因为真理已经得到公认;受贬的已不会是真理而仅仅是个人。他给玻恩的信中指出:“不要为你朋友的书(指惠特克的书)而失眠。每个人都做他认为是对的事,或者用决定论的语言来说,都做他所必须做的事。如果他居然使别人信服了,那是别人自己的事。我自己对我的努力固然感到满足,但是,要像一个老守财奴保护他辛苦攒来的几个铜板那样,把我的工作当作我自己的‘财产’来保护,那我并不认为是明智的。我对他毫无怨尤之意,对你当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归根结蒂,我用不着去读这种东西。”

爱因斯坦后半生从事统一场论的研究,虽然遭到许多责难和嘲讽,探索也未取得成果,但他仍胸怀坦荡,愉快地说:“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这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那种证明‘此路不通’的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就让我来做吧。”当然,作为一位科学巨匠,他深邃的洞察力,已预见到统一场论的光明前景。

科学工作者要根据良心行事。爱因斯坦在对科学活动进行道德评价时,十分重视“良心”的作用。他在评论诺贝尔设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奖金时说:“诺贝尔发明了一种当时从未有过的最猛烈的炸药,一种超级的破坏工具。为了对此赎罪,也为了良心上的宽慰,他设置奖金来促进和平和实现和平。”而爱因斯坦自己由于参与了原子弹的制造工作,也常常受到良心的责备。他曾说:“今天,参加过研制这种历史上最可怕最危险的武器的物理学家,不说是犯罪,也是被同样的责任感所烦恼。”因此,爱因斯坦一再倡导和平运动,提倡裁军和东西方和谈。在他逝世前还发表了著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和平宣言》。

爱因斯坦从他的道德观出发,认为“个人应当根据他的良心行事,即使这种行动势必要触犯国家的法律。”爱因斯坦这种道德自我评价的依据是“我们目前制度中存在着的道德标准,以及我们一般的法律和习俗,都是各个时代的无数个人为表达他们认为正义的东西所作的努力积累起来的结果。制度要是得不到个人责任感的支持,从道义的意义上来说,它是无能为力的。这就是为什么任何唤起和加强这种责任感的努力,都成为对人类的重要贡献。”

德育是培养科学人才最基本的教育。爱因斯坦是成就卓著的物理学家,也是非常优秀的教育家。他十分关心科学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在培养过程中尤其重视德育这一最基本的教育。1935年春给其妹妹玛雅的信中,曾指出:“一切人类的价值的基础是道德”。1938年6月在美国斯沃思莫尔学院授予典礼上,他面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语重心长地讲道:“从一个单纯的人的观点来看,道德行为并不意味着仅仅严格要求放弃某些生活享受的欲望,而是对全人类更加幸福的命运的善意的关怀。”“道德并不是一种僵化不变的体系。它不过是一种立场、观点,据此,生活中所出现的一切问题都能够而且应当给以判断。它是一项永无终结的任务,它始终指导着我们的判断,鼓舞着我们的行动。”

以后,爱因斯坦在给纽约“伦理教育协会”成立75周年纪念会的贺信中,继续认为:“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价值的损害。”第二年,他应《纽约时报》教育编辑部请求而写的声明中,进一步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即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是何等深刻的见解!为着引导一大批走上科学之路的青年学生能成长为和谐发展的人,作为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他的科学道德思想中反复强调了德育是最基本的教育

普朗克先生写下了黑体辐射公式

宣告量子力学诞生距今已一百又零三年

薛定谔方程,天才的灵光一现

用德布罗意波谱写出物理学光辉顶点

对易,表象,守恒,自旋,是谁的发现?

喜欢在光谱中你只属于我的那条线

经过丹麦玻尔研究院

我以大师之名许愿

思念像海森堡矩阵般地蔓延

当波函数只剩下不确定语言

几率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我给你的爱是轨道加自旋渗透到每一个原子的里面

隔一个世纪再一次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依然清晰可见

我给你的爱是轨道加自旋渗透到每一个原子的里面

用狄拉克符号写下了永远

那一宏观确定的经典,不会再重演

我感到很疲倦

能级低得好可怜

害怕再也不能跃迁到你身边

用我的能量帮助你跃迁

看你把激发能级填满

我,看见真空态在闪

听湮灭对产生说要勇敢

别看我们在宇宙的两端

把我的波矢汇成一线

飞,用光速飞到你面前

让你能看到粒子边有反粒子做伴

少了我的频率来共振你习不习惯

你的QED解不出我光量子的孤单

波函数的模方绕原子核来回旋转

我会耐心地等,随时冲到你身边

少了我的能量来吸收你习不习惯

你的费曼图画不出我光量子的孤单

空间再远两颗粒子也能叠加相干

融入你的瞬间,我的生命化做你的一半……

自蒸发后心憔悴

六束激光腔中纷飞

磁场束缚成阱这个集结

四面的光放肆拼命的吹

自发辐射如我的眼泪

那样温度的美再也无法给

囚禁一夜一夜

当冷却的光击碎过往自由的飞

多普勒占据了心轨

有吸收伴着频移

偏振梯度双飞

MOT腔中独徘徊

当窗外分子释放能量结合喜悦

真空之中难过头也不敢回

仍然渐渐融入BEC态微带着后悔

寂寞原子我该思念谁

非定域的节奏,

波函数不独有。

纠缠是绝对承诺不说,

撑到退相干以后。

EPR对,从未分开,

谁在隐形传输我们的纯态。

广义测量坍缩向了我,

Bell基下你需要的爱。

因为在退相干以后,

qubit早已不是我。

无法遍历整个Bloch球,

关联着你温柔。

别等到退相干以后,

Schmit分解不掉我。

伴着VonNeuman熵到来,

能有谁?纠错永远分离的悲哀……

那一天,

你在我的参照系里静止,

你透过我的瞳孔衍射,

在视网膜上刻下一组爱里斑,

于是我知道,

事件经历了不可逆过程

你像太阳一样对我辐射

虽然你很小心的

将最强烈的心情

藏在了不可见波段

我恨自己眼睛不够大

以至于遗憾的丢失了许多高频次波

又恨自己眼睛不够小

以至于视网膜上你的样子出现象差

在这个熵急剧增加的世界里,

我的平均自由程越来越短

我的生活越发缺少涨落

而黑夜又是那么的空虚

我的灵魂独自在闵可夫斯基空间里飘来飘去

飘来飘去

我向着你飞奔,

(虽然也担心让你红红的脸颊看上去像紫色)

期望在9点50分

看到你10点种的微笑

然而你却给了我一个27315K的表情

我无法容忍这种不确定关系

我需要一个决定论

可是所有的能量

我觉得自己就像是薛定谔的猫

在真实和虚无之间简谐振动

而你就是那只麦克斯韦妖

顽皮的开关着那扇命运之门

于是对称性

破缺了

自发的

在这个混沌的世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688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3
下一篇2024-04-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