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美军使用过的重机枪和轻机枪以及英军的布朗轻机枪和捷克机枪的区别

二战美军使用过的重机枪和轻机枪以及英军的布朗轻机枪和捷克机枪的区别,第1张

老美的重机枪主要有三类

一是M1917勃朗宁水冷式重机枪,主要在二战前期装备海军陆战队

二是M1919勃朗宁气冷式重机枪,在M1917的基础上取消了水冷筒,大量装备

上述两种机枪的口径均为762毫米

三是M2系列大口径机枪,口径127毫米,早期型为水冷型,后期为气冷型

老美在二战初期在班一级使用的支援武器是BAR即勃朗宁M1918型自动步枪,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轻机枪。后来在二战末开发M1919A6型轻机枪,但口碑一般

英国的布朗轻机枪实际是以捷克的ZB30轻机枪为蓝本发展而来的。和我们常说的捷克机枪ZB26的主要区别有这么几个

1、口径由792改为77

2、使用30发弧形弹匣而不是以前的20发直弹匣

3、取消了枪管下的散热片

4、导气孔直径加大

5、简化了标尺

7、对枪机进行了改进

捷克式轻机枪(捷克斯洛伐克ZB-26轻机枪):该枪性能优异,装备国家众多,在世界枪械史上居于重要地位的轻机枪。该枪是抗战名枪,中国是使用ZB-26机枪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不但引进,而且进行仿制,中国购买和仿制的ZB-26合计超过10万挺。

布伦式轻机枪:该枪在ZB-26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主要装备于英国,加拿大等,该枪缩短了枪管与导气管,取消了枪管散热片,弧形弹匣供弹,这是该枪与捷克式的主要区别。

MG42轻机枪:MG42大量使用冲压组件,结构简单,在酷寒的俄罗斯战场,MG42是少数发挥正常的步兵武器之一。因为MG42是气冷式机枪,连续发射300发子弹以后就得更换枪管。MG42是公认二战最优秀的机关枪,为德军步兵提供了无以伦比的火力支援。

捷格加廖夫式轻机枪(DP-26轻机枪):该枪是二战中苏联主要装备的轻机枪,朝鲜战争爆发,该枪大量装备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转盘枪”。该枪结构简单,制作工艺要求不高,动作十分可靠适合大量生产,在当时世界主流轻机枪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M1919通用机枪:该枪如果使用二脚架,配备75发弹鼓就可以作为轻机枪使用,如果使用重机枪的三角架,配备300发弹箱,就可以作为重 机枪使用。如果装上了装甲车或者坦克,它又是车载机枪,成为盟国步兵的恶梦。它的最大特点是和轻机枪一样采用气冷式,通过迅速更换枪管来保持射击的连续性。

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歪把子机枪):“歪把子”是中国给该枪起的一个俗名。该枪由于其瞄准基线偏于枪面右侧,为了避免使用者在瞄准时过于向右歪脖子,所以将枪颈向右弯曲,以使枪托的位置能满足抵肩据枪瞄准,这就是“歪把子”的由来。

九二式重机枪:该枪是日本军队在二战中最有名的重机枪,以哈奇开斯机枪为蓝图,推出了此枪,该枪身和枪管布满散热片,使用精度更高的77mm枪弹,射速每分钟500发,战场上威力极大。

马克沁重机枪:该枪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成功的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采用帆布弹带供弹,弹带可以接续,可以单、连发射击。该枪结构复杂,采用水冷枪管较为笨重,帆布弹带受潮后可靠性变差,但在近代战争中曾被普遍使用。

捷克式轻机枪只有20发子弹。

ZB-26轻机枪(又称:捷克式ZB-26轻机枪,ZB26式,中国通称:捷克式轻机枪),是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国营兵工厂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研制的一种轻机枪。

ZB-26轻机枪20发子弹弹匣的容量对于轻机枪来说仍显得装弹量过小。20发的装弹量就意味着,更多时候必然造成火力的中断。在战斗中,作为火力支柱的机枪火力即使必须中断,间隔也要越少越好。但是由于更换弹夹过于频繁,造成火力的中断次数过多。

有经验的老兵往往会乘机冲锋打掉机枪。针对这点,有经验的机枪射手经常在还有三四发子弹时,突然更换弹夹,让敌军无法估计更换弹夹的时间。 英军根据ZB-26轻机枪改进的布伦轻机枪就采用了三十发弹匣供弹,火力的持续性增强了。当然,代价是整枪重量大了。

扩展资料

当时的轻机枪,多半使用弹匣供弹,装弹量有限,不像德国的MG34/MG42及美国的M1919系列,使用弹链供弹。因此其提供持续火力的能力仍有限制,换弹匣的空挡会造成火力中断。

客观来说,当时轻机枪的设计思路也并不要求长期持续射击,至于持续不断的射击,或者对集团敌军进行火力压制都是重机枪的任务。弹匣装弹量小在当时也是可以接受的。

在实战中,防守时,ZB-26轻机枪是中国步兵班排的绝对火力支柱。当时中国军队有句老话,叫做老兵怕捷克。这句话其实就是针对ZB-26轻机枪而言,对于ZB-26轻机枪精准的二三长短点射,只要被瞄准射击,无法躲闪。

进攻时,ZB-26轻机枪可以随着步兵迅速前进,不断提供及时火力支援。实战中,机枪还可以由射手平端着一边冲锋一边射击。加上ZB-26轻机枪可以使用普通步枪子弹,弹药方面也不成问题。对于中国军队来说,ZB-26轻机枪是进攻和防守难得的利器,简直是完美的武器。

-ZB-26轻机枪

对于军迷朋友,都听说过“捷克造”三个字,也就是由捷克斯洛伐克所制造的武器或枪械,虽然不是军事大国,但是捷克所制造的枪械却非常精良,各型号武器不比德制的差。

1、CZ-75手枪

CZ-75是世界一大著名且又经典的半自动手枪。在1975年,由约瑟夫·库斯基和弗朗泰斯克·库斯基兄弟二人共同研发,1990年被捷克军方和警察等部门广泛使用,代替了上一代CZ-52型半自动手枪。

CZ-75最早发射苏制的马卡洛夫9×18毫米手枪弹,进入90年代被改为西方通用的9×1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可以使用12发或者26发弹匣供弹,有效射程50米。全枪长度206毫米,枪管长度120毫米,全枪重量112公斤,采用枪管短行程后座原理,也属于一种双动型手枪。

到了21世纪,CZ-75手枪推出了现代化版本,使用大量的工程塑料和聚合物来代替枪身主体,不仅重量变轻,颜值也提升了很多,还有不同的型号,加装了皮卡汀尼导轨,可在套筒底座下方,安装红外线激光指示器和强光手电等,针对北美的出口型,还能发射040英寸弹药。

在CZ-75手枪诞生后,也出现很多它的仿制型,比如FN-750型、“白头山”型、NZ-75型和杰里科914型。

2、CZ-83手枪

CZ-83是捷克在上世纪70年代所研制的一种紧凑型手枪,同时也算是一种多口径手枪,能发射765毫米勃朗宁手枪弹,或者9毫米勃朗宁短弹,也可以发射苏制的9×18毫米马卡洛夫手枪弹。

当时的CZ-83手枪一般装备警察、特种部队和特勤人员等,随后还根据CZ-83型衍生出CZ-85型、CZ-85B型和CZ-100型等。

全枪长度172毫米,枪管长度97毫米,标准情况下发射9毫米弹药,采用10发双排弹匣供弹,有效射程为50米,而且该枪的握把部分还进行了人体工程学设计,后期型号还将木质握把护柄,改为了工程塑料,使其该枪的重量更轻,手感更好。

3、CZ-P10/9手枪

CZ-10/9由捷克在2017年所推出,是一种通用型手枪,其中包括警用型、军用型和民用运动型,P10可以发射040英寸史密斯·维森手枪弹,P9则可以发射9×1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弹匣容量分别是10发和12发。

CZ-P10/9手枪的套筒,外部包裹上了一层聚合物材料,而套筒底座则使用工程塑料结构,握把上带有颗粒状的防滑纹理,套筒底座下方带有接口,可以用于安装红外线激光指示器,或者强光手电等。

套筒后方的罩门可以通过螺丝拆卸,能在上面加装一个小型红点瞄准镜,使该枪具有现代战术风格,最重要的也增加了实用性。

CZ-10/9手枪后部没有击锤,采用了与克洛克系列手枪类似的枪机结构。

目前的CZ-10/9手枪在北美民间或西方特种作战当中很受欢迎。

4、Vz61“蝎式”冲锋枪

Vz61“蝎式”也是捷克制造的著名微型冲锋枪之一,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展开研发,原型枪在1959年诞生,最后在1961年正式定型,被命名为Vz61型冲锋枪,随后被捷克军方所采用,由于枪械的外形很像一只蝎子,所以也得到了“蝎式”冲锋枪的额外称呼。

在“蝎式”冲锋枪诞生后,开始装备捷克斯洛伐克的特种部队、空降部队、坦克装甲车组,直升机组,警察和指挥官等,作为一种单兵自卫武器。

该枪发射765×17毫米勃朗宁手枪短弹,可以使用15发或20发弧形弹匣供弹,射击模式可以单发点射或者全自动射击,理论射速每分钟750~800发左右,有效射程150米。

枪身自带简易可折叠式握把,在战斗的时候可以展开,也可以收起单手操作,枪口前处还可安装特制的消音器,机匣部分也能安装小型瞄准镜。

到了现在,Vz61“蝎式”冲锋枪依旧没有被淘汰,仍有一部分在欧洲的特种部队、特警当中所使用,在西方民间,这种冲锋枪也很受人欢迎。

5、CZ“蝎式”EVOIII冲锋枪

虽然也叫做“蝎”式,但在真正意义上,并不是Vz61的衍生型,由捷克著名兵器制造商CZ-UB在2009年推出,“EVOIII”代表着研发过程中的第三代产品。

“蝎”式EVOIII冲锋枪早在2001年,就由几个非专业的枪械爱好者在一起开发,最早叫做LAUGO冲锋枪,后来这种设计方案被捷克的CZ-UB所看中,将其收购并合作,也就推出了CZ“蝎”式EVOIII冲锋枪。

该枪的外形很有未来感,全枪采用工程塑料与聚合物,发射9×1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采用20或30发塑料透明弧形弹匣供弹,可以三连发点射,单发点射或全自动射击,每分钟理论射速可达到1100发,有效射程为200米。

EVOIII冲锋枪在2010年被西方特种部队所采用,并对其外观改进,加装了皮卡汀尼导轨,可以安装各类瞄准镜、战术握把、强光手电以及激光指示器等。

枪身长度,展开枪托为600毫米,收起枪托为410毫米,空枪重量为277千克,在不同的战斗情况中,还能对其进行模块化改装。

现在的CZ“蝎式”EVOIII冲锋枪还衍生出卡宾枪型、民用半自动步枪型,A3加长型等等。

6、CZ-805突击步枪

CZ-805由捷克CZ-UB旗下研发,在2007年公开亮相,是一支专为特种作战而设计的模块化突击步枪,它的设计也受到了FN SCAR突击步枪的影响,还有一些部分参考了XM8和G36突击步枪的特点。

CZ-805突击步枪在2010年成为了捷克特种部队的新式突击步枪,还分为556×45毫米版本、762×39毫米版本、未来还将推出68毫米版本。

枪身机匣部分采用铝合金材料,下部为工程塑料与聚合物,护木和握把的位置有较强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并且多个位置可以按照模组的方式拆卸,替换不同的配件。

枪身四周都带有皮卡汀尼战术导轨,这在作战时可以更加快捷,更方便的安装榴弹发射器、战术握把、瞄准镜、激光指示器和强光手电灯等。

默认情况下,CZ-805发射556×45毫米通用弹药,有效射程400米,还可以调节三连发点射或全自动射击,每分钟理论射速700发左右,该枪还分为短突击步枪型、标准步枪型、射手步枪型和班用轻机枪型。

7、VZ58突击步枪

Vz58是由捷克斯洛伐克所研制的突击步枪,它的设计模仿了苏制的AK-47突击步枪。

Vz58在1958年正式定型,并开始采用,到至今,这种武器仍然在制造,并衍生出Vz58P固定枪托型、Vz58V可折叠枪托型、Vz58Pi夜视镜型、Vz58/97狙击步枪型和Vz58/98冲锋枪型。

Vz58突击步枪发射与AK-47同样的762×39毫米M1943型中间威力弹药,采用30发弧形弹匣供弹,可以单发点射或者全自动射击,每分钟射速800发左右,枪口初速710米每秒,有效射程400米。

现代化的Vz58突击步枪,都经过了改进,加装了导轨和接口,可以方便的安装战术配件,并依旧在捷克军队当中服役。

8、Zh29半自动步枪

Zh29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最优秀的半自动步枪之一,由当时捷克斯洛伐克的布诺尔陆军兵工厂研制。在30年代初期,有不少的Zh29半自动步枪,在南美、欧洲和亚洲等地区进行了测试,最后有10000支Zh29型进入到亚洲,当年少帅的卫队就曾装备不少。

Zh29还分为标准步枪和卡宾枪,发射792×57毫米毛瑟步枪弹,有效射程800米,可以使用5发、10发或25发可拆卸式弹匣供弹,必要时也能直接将ZB-26轻机枪的20发弹匣放上去使用。

全枪长度1150毫米,枪管长度545毫米,空枪重量45千克,枪口前部还可安装Vz24步枪刺刀或者是德制“屠夫”型刺刀,有部分型号也可安装德制蔡司型瞄准镜,改为狙击步枪。

9、ZB-26轻机枪

ZB-26是二战亚洲战线上的一大著名轻机枪,由捷克斯洛伐克的国营兵工厂,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研制,在1926年正式定型,并开始使用。

ZB-26轻机枪采用长行程导气式活塞枪机和倾斜式闭锁结构,全枪长度1150毫米,枪管长度720毫米,全枪重量105公斤,后面安装了轮型表尺和机械模具。

发射792×57毫米毛瑟步枪弹,可以使用25发垂直弹匣或30发弧形弹匣供弹,每分钟理论射速500发左右,枪口初速744米每秒,有效射程800米。

ZB-26轻机枪当年也被称为“捷克式轻机枪”或者是“捷克造”,在该枪的后面,还相继出现77式、41式、布伦式等仿制型号。

10、ZB-53重机枪

ZB-53是捷克斯洛伐克在1937年装备的一种风冷式重机枪,别名也叫做ZB-37重机枪,而ZB-53是当时的出口型号。

该型重机枪还能安装在坦克车内,作为车载武器,可发射792×57毫米毛瑟步枪弹,能使用100发弹链或200发弹链供弹,每分钟理论射速700发左右,有效射程1000米。

ZB-53重机枪的结构比较简单,也便于操控,战斗的时候能使用三脚支架,或者直接架设在战车炮塔上面,全枪重量186千克,全枪长度1104毫米。

到了现在,ZB-53重机枪仍然在局部地区中作为现役装备。

一、威力和精度

“捷克式”发射各种792×57毫米毛瑟尖弹,弹头重量在10-128克,初速为830米/秒,枪口动能超过3400焦耳,而“歪把子”发射的是65×50毫米三八式有坂步枪尖弹,弹头重约9克,枪口动能在2600焦耳左右,明显低于前者。有坂步枪弹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小口径”枪弹,其弹壳较短、弹头细长,其优点是后座力小、射击精度好,但这种枪弹用在以压制敌人为主要目的的机枪上,就明显感觉到其威力不足,远距离上杀伤力小,而且日本战时生产的枪弹工艺性较差,在发射时的高压作用下,弹壳容易断裂,所以包括“歪把子”在内的日式机枪上大多有油壶这个部件,用以在枪弹进膛前对其表面进行润滑。而“捷克式”使用的792毫米尖弹由于初速高、弹头重量大,因此存能性好,对远距离目标的压制能力和威慑性远高于65毫米枪弹,这也是日本后期专门开发77毫米的99式轻机枪的主要原因。但792毫米枪弹重量偏大,加上战斗状态下“捷克式”的枪弹是装在弹匣内携行,故在同等负重条件下,其携弹量相对使用65毫米枪弹的“歪把子”要少一些。

在精度方面,“捷克式”的枪管和瞄准基线都比较长,瞄准时也较“歪把子”方便一些,而且射速相对较低,因此前者的精度要比后者高出一筹。在保留至今的相关史料中,日军对中国军队“捷克式”机枪的火力与准确性都有很深刻的印象。但“捷克式”的后座力很大,发射时后座比较明显,为抵消后座力其枪托底板内装有减震弹簧,加上它的雪撬板式脚架底抓地能力不强,因此在连发时跳动比较厉害,不是富有经验的射手,很难用它打出理想的点射精度。反观日军方面,对轻机枪等武器的射击精度要求非常严格,特别是在战争初期,射手相对中国军队来说更训练有素,在实际战斗中“歪把子”与“捷克式”的精度应该是不相上下。

二、结构原理

仔细比较两枪就可以发现,“歪把子”的结构要比“捷克式”复杂得多,换言之就是更为原始,更接近于轻型化的重机枪。尤其是“歪把子”外形上最明显的特征——供弹漏斗这一部分,不仅零件体积小、数量多,而且加工装配要求比较精确,与其相连的枪机上相应的连动机构加工也很繁琐。虽然“歪把子”的枪机部件看起来形状相对要简单一些,但其机匣内还有一个闭锁闩块,机匣对应的位置上必须要加工出相应的闭锁槽,加工难度自然提高许多。而“捷克式”采用了相对简单的枪机偏移闭锁原理,机匣上的闭锁支撑面加工也比较容易。而且该枪采用了上置弹匣供弹方式,供弹时可借助子弹自身的重力,省略了“歪把子”上结构复杂的供弹漏斗机构,在简化结构的同时,还减轻了枪械的全重。因此,日本后来设计的96式、99式轻机枪也都改成了这种上置弹匣的供弹方式。总体说来,“捷克式”在结构原理以及零件数量、加工成本等方面,均优于大正11年机枪。

三、火力持续性

影响火力持续性的主要因素是供弹机构的容弹量。仅从容弹量来看,“歪把子”为30发,“捷克式”为20发,前者多于后者。但两枪的供弹原理不同,实际使用过程有很大区别,所以还必须考察两者在战斗条件下的再装填速度。“歪把子”的30发供弹漏斗,每次直接装入6个分别装在5发桥夹上的弹夹,而“捷克式”使用预先装满的20发弹匣供弹。“歪把子”弹斗内的弹数比“捷克式”多10发,而且打空的桥夹自动弹出,没有取下空弹匣的动作,枪弹打光后,弹药手只要打开弹斗上方的压弹杆,将准备好的一摞6个弹夹装入,再将压弹杆盖上压住枪弹即可。而ZB26本身弹匣容量只有20发,而且打完后还要有取下空弹匣的动作,在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弹数自然要少一点。前述的比较是在ZB26的弹匣预先压满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是射手面对的是刚刚补给来的成箱的弹药,那“歪把子”就更占优势,因为日本生产的65毫米枪弹都是预装在5发桥夹上的,开箱后即可直接取出装枪射击,而“捷克式”还需要一个往弹匣内装弹的过程。

从两枪诸元可以看出,在全枪长和重量方面,“歪把子”比“捷克式”要稍轻便一些。但在人机工程方面,两者却各有千秋。由于“歪把子”枪身左侧有一个大型供弹漏斗,瞄准装置只得偏在枪身右侧,为方便瞄准,鱼尾形枪托从握把向后的部分也不得不偏向右侧,这也是该枪为何称为“歪把子”的原因。但该枪的重心却位于枪身左侧,加上枪托和枪身中心线并不同轴,其后座力传递时同时存在上下和左右两个方向的偏转力矩,同时射手不得不尽量将头部向右倾斜才能构成瞄准线,这就增加了操作难度,时间一长必然会因为疲劳而影响瞄准。而ZB26轻机枪其枪托设计在操作时就要便利得多,且枪托底部有可折叠的肩托板,对于机枪仰俯射击转换十分有利。“捷克式”由于弹匣位于机匣正上方,瞄准基线也是偏置的,不过是偏在左侧,射手在正常抵肩姿势时就可以构成瞄准。所以从枪械实际射击时的操作舒适性来说,“捷克式”要远远优于“歪把子”。

说实话,在我有限的观影经历中,这可能是我为数不多的(包括海报)依靠“以图搜影”的方式而找到的**,本来以为这是一部典型且小众的法国式性喜剧作品。但当我看到它的时候,才知道我只猜中了前头却没有猜中结局。

它和那个荷尔蒙爆棚的法国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它是一个来自比天朝**审查制度还要严格百倍、但却能在新浪潮时代缔造出《对话的维度》《野雏菊》和《布拉格练习曲》等不朽名片的中欧内陆国——捷克。而与这些神片相匹配的也都是像扬·斯维拉克、杨·史云梅耶、希蒂洛娃这样的神级名字。

如果要说捷克**最大的卖点是什么?首当其冲的那当然是以晦涩、先锋、解构为痛点的表现主义手法。可能听到这里,有许多人都会挠头,脑子大段大段漂浮出了卡夫卡那一句一句不知道在说啥的至理名言。诚然表现主义在解释和观赏上的确存在着不小门槛。但也正是因为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和刷新三观的艺术形式的存在,反过来在文学、绘画和**方面迫使着捷克的创作者们必须在讲故事的能力上更加考究与精妙,不然本就晦涩与难懂**。谁又能看的懂它到底在说什么呢?

所以结合今天要聊的这部捷克式的性喜剧**《有希望的男人》各位看官就来一起来观摩下。一向秉承晦涩难懂誓将三观毁成渣的捷克故事究竟是怎么讲清楚的?

这就是那张带有强烈性暗示的gif图(除了故事,我不否认这是影片最大的看点之一)。图中的红衣女郎名叫萨罗塔。

简单说有一天,她在一个台球案子旁被卢德福介绍认识给了自己的女婿安德鲁,故事由此展开。

作为整部**的催化剂和情欲担当。萨罗塔对该片的爱与性的隐喻作用堪称西西里中玛琳娜的性启蒙。玛琳娜用性沦陷了整个人间世界,而萨罗塔则用情欲砍折了所有男人的裤腰带。情欲之所以强悍正是因为它总能最先攻陷人的大脑,还记得《我唾弃你的坟墓3》中玛拉说过的那句至理名言吗?“男人的XX越大,脑袋就越愚蠢”,当然这话对女人而言也说的通。

卢福德和安德鲁的在场恰恰迎合萨罗塔这个角色的存在的价值,一池必将搅动的春水已经准备好迎接池中物了。

卢德福,一个游离与出轨与家庭的情场老炮。他拥有这个世界上最为合乎逻辑的出轨方法论,他的房间里挂满了来自中国的春宫图。他骄傲地保持着35年139次出轨而得到宽恕的良好记录,甚至在他替安德鲁因为T裤事件背锅时,他的太太依然想着给他拿去一件御寒的毛衣。

卢德福夫人说:“如果我对他每次出轨都大惊小怪的话,我早就垮了…我知道他的每一次出轨…因为每一次他都会留下照片"

一张张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出轨对象私处的唯美特写和一个放在客厅经常被卢德福夫人擦拭的臀部倒模艺术摆件…

卢德福认为完美的出轨可以拯救即将就暮的婚姻,如果你希望和自己的另一半持久和谐的走下去,身体力行的出轨绝对是最佳的婚姻春药。如果你还希望和自己的另一半有说有笑的走完此生,知行合一的出轨一定是红尘中人最心水的人生智慧。相比情欲在玛拉口中的愚蠢,卢德福则认为这tm完全是千百年来数百万出轨君的失败帮助他归纳总结出的人生智慧。既然是智慧,卢德福感觉他肩负重任,他有必要将这些人类的宝贵知识分发给他认识的所有人,当然,这里也包括他女儿的丈夫,他的女婿安德鲁,而且对于这样一个榆木疙瘩始终僵化在婚姻生活中的大傻蛋,卢德福更加感觉,他对安德鲁富有毕生改造的责任。他希望作为丈夫的安德鲁可以给自己的女儿和他们的婚姻增加一些危机感,那怕是一丝揪心也好。

而安德鲁则是个拥有传统价值观的世俗男人,他的传统深入骨髓,结婚生子抚养后代对于他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人类使命,他与妻子的造人计划让性爱生活成为了应付,以至于他在这件大事上的不走心让他在中途因为抽筋被迫下了车,得益于卢德福的教诲与萨罗塔的出现,安德鲁似乎渐渐开了窍,他似乎嗅到了在他身体和精神双重出轨之后,皮肤中不由得散发出的那种久违的多巴胺气味,本片导演在这里用了一个非常有深度且搞笑的手法表现了安德鲁在生理和精神上的变化,有一次他与萨罗塔在林中车震之时,正巧被一群正在完成田径比赛的坏小子撞见,他们一个一个的躲在一棵一棵树的后面,不再抽筋的安德鲁此时实力爆棚,加上导演有意安排的观众观看视角,立刻让这个在性方面毫无建树的家伙焕发了第二春,此时的他一定非常认同卢德福那逆天的理论。通过之后和妻子在厨房中发生的云雨大战来看,他妻子的心满意足仿佛也印证了卢福德的理论并非虚言。就像卢德福所总结的那样“我的女儿认为她现在有了一个特殊的存在。”

但故事如果按照这样脉络发展下去,恐怕就会拍成一部卢德福出轨模仿秀了,在这个情欲的纷争中,一定不可能将一方彻底的按在剧情的被动方,况且情欲这个话题,男男女女芸芸众生一起和情欲有关的故事,又少的了谁的贡献呢?

于是**的转折点出现了,卢德福夫人的意外离世让这个整天酒池肉林的汉子突然没有出轨的动力,按照他的理论如果没有了需要隐瞒的对象,出轨这个词也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出轨是为了自己的幸福与另一半,现在另一半已经不存在了,那么出轨这个行动还能叫出轨吗?但导演马上让这段根植于卢德福生命的理论重新焕发了活力,因为卢德福发现,他的太太也已经出轨了一位男性按摩师,时间长达五年,而且妻子的出轨要比他的理论更加诗意,按摩师送了五年的郁金香,时间和行动上的积累让他的夫人体验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而且这种可能是支持她在这段婚姻中坚持下来的原因,原来她和丈夫想的一样,别样的体验可以为婚姻提鲜,只不过一个表现为下体的满足,一个表现为精神的另有寄托。

导演在这里完成了一个婚姻中巨大悖论的阐述,婚姻中没有任何一方是聪明的,同样也没有任何一方是需要无限制包容的,在这点上卢德福想错了,也做错了,而卢德福夫人则恰巧相反。知道真相后的卢德福感动与愧疚交织在一起,我想更多使他产生这种复杂情愫的原因是他的理论原来一直在依赖着他夫人的支撑,此时此刻,他觉得自己并不聪明。就像他回到家后深情地翻看着亡妻的照片时,画面中的人像极了萨罗塔。

而此时的安德鲁也悄悄回到家,走到卧室门旁。倚在门框上默默地看着自己的妻子,妻子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也许我早该这样了。他从卢福德身上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样子。即便之后导演不怀好意的刻意描写了妻子也同样出轨餐厅跑堂的丑事。但我想此时此刻被刻意隐藏真相,即便被发现后,安德鲁也会继续坚持自己想要的东西,回归家庭对他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在安德鲁与萨罗塔“秘密约会”这场戏中,剧中的所有出轨方齐集一堂,准备向萨罗塔摊牌表明一拍两散的安德鲁被暗中跟踪的妻子吓得手忙脚乱。好在卢德福的及时出现,才没让安德鲁的回归计划迫于流产。此时的卢德福继续帮安德鲁的冒失打着障眼法,我想安德鲁的妻子不是不知道他丈夫的出轨行径,女人的嗅觉灵敏度已经在影片中被导演有意无意地多次提到,但她却欣然接受了父亲爱的欺骗,一段有情有爱的婚姻的维持,终究需要一个归宿的起点,就像失去了爱人的卢德福,没有了爱人,出轨还有什么意义。同时也正像他的夫人在和女儿谈话中提到的那样,无论他做出轨了多少次,我依然有信心让他回到我这里。因为我才是他出轨的动因。一旦我的宽容与爱让他无所回避,他才知道他这一生真正爱的是谁。

约会的结尾,导演留下了一个毁三观的开放式结局,安德鲁的妻子怀孕7周,安德鲁的萨罗塔同时也怀了孕,我实在不敢想这几个孩子的父母是否可以一一对应。

影片并没有留给观众一个悲伤的结局,没有教唆普罗大众去亵渎爱情。因为表面看上去导演是在谈性,但被渐渐代入后才发现导演是在谈婚姻,但最终观众才恍然大悟,导演原来在借着性与婚的名头大谈特谈了爱与人生的深刻主题。他抛给了观众一个需要用爱的智慧自发认识的问题,“如果你只从我的作品只看到了性与背叛,那么各中角色的表现应该是愤恨如仇而不是不离不弃,如果你只从我的作品看到了欲与欺骗,那卢德福这个老骗子和安德鲁这个小骗子就应该坠入十八层地狱、而不是卢德福与亡妻的诗意离别。

如果你只看到前者,那你就只是个将性与婚姻等量齐观,将幸福彻底依靠于他人的爱情功利主义者。如果你只希望看到他们身败名裂,那么你就只是一个将情感与私有婚姻混作一谈的爱情奴隶。

因为在这里。影片只谈了爱与情,而不是婚姻。至于婚姻导演压根也没想说明白,当然也说不明白。

就像卢德福在林中和孙子散步时所幻想的妻子的骨灰变成了年轻时的彼此,他告诉孙子,如果人生总是循规蹈矩,那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其余的,他只字未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681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3
下一篇2024-04-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