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之花》是哪位现代派诗人的代表作?

《恶之花》是哪位现代派诗人的代表作?,第1张

夏尔·波德莱尔被称为现代派的鼻祖,是与雨果齐名的法国最伟大的诗人。《恶之花》是波德莱尔的唯一一部诗集,诗集大量描写大城市的丑恶现象,意在控诉和揭露腐朽的资本主义社会。在他笔下,巴黎的风光阴暗而神秘,诗人把关注的目光集中在被抛弃的穷人、盲人和妓女,甚至是不堪入目的横陈街头的女尸。波德莱尔以丑为美,化丑为美,与浪漫派认为的大自然和人性中充满着和谐优美的观点背道而驰。他的观点在美学上史具有创新意义,是20世纪现代派文学遵循的原则之一。从诗集中的《腐尸》,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描写丑,表现丑,以丑为美的美学主张。《腐尸》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丑陋无比的,这幅的焦点集中在一具腐尸上。作者以类似于提问式的方式开头——“心上人,曾记否,我们见到的景象”,以此顺其自然的过度到对于这具腐尸的描写,腐尸“在小路拐角,铺着石子的床上”,“双脚往上翘”,“臭不可闻”。在波德莱尔之前,很少有诗人取“腐尸”作为诗歌的意象,没有人愿意去触碰这种可怕的、看上去让人觉得讨厌和恶心的东西。“天穹凝望着这具壮美的尸体,仿佛一朵花在开放。”作者将这具腐尸比作“一朵花”,将尸体的腐烂比作“一朵花在开放”,用“壮美”来修饰这具尸体,更可见作者的大胆突破创新和对传统的颠覆。“苍蝇在糜烂的肚子上嗡嗡叫,黑压压的无数蛆虫,从肚子里爬出来,像稠脓一道道,沿着这具皮囊流动。”作者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在静态的腐尸上添加了动态的“苍蝇”和“蛆虫”,做到动静结合的描写这具腐尸。“糜烂的肚子”、“嗡嗡叫的苍蝇”“黑压压的蛆虫”将腐尸的丑陋暴露无疑,甚至到达了极点,让人读了有想作呕的感觉。“这个世界奏出一种古怪音乐,像淙淙流水和微风,又像扬麦农夫,动作节奏和谐,用他的簸箕筛麦种。”其中“一种古怪音乐”是指苍蝇嗡嗡的叫声和蛆虫窸窸窣窣地转动声,作者将其比喻成“淙淙的流水和微风”、“扬麦农夫用簸箕筛麦种”的声音,还用“节奏和谐”来加以概括,更见作者描写丑,表现丑,以丑为美的美学思想。“形象已经消失,只留下了幻影,像面对忽略的画幅,艺术家仅仅靠记忆在起作用,慢慢勾出一幅草图。”此句和首句构成呼应,首句作者问“心上人,曾记否”,很明显作者眼前的腐尸是从记忆中抽取出来的过去的所见,并不是此刻真真实实呈现在诗人面前的,因而现在回想起来,只留下幻影而已。“但是,你也会像这堆烂肉一样,发出恶臭,实在难闻,我眼中的星星,我气质的太阳,你,我的天使,心上人。”在作者眼里,他的“天使”,他的“心上人”总有一天会死亡,会成为他所描写之物,会变成腐尸。诗歌的最后一段——“那时,我的美人哪!请告诉虫豸,它们吻你时吞噬你,说是我的爱情虽已解体,可是,保留了神髓和形式。”是整首诗揭示主旨的部分。肉体虽已消灭,但是,爱的神髓和形式依旧保存。爱的神髓和形式可以超脱肉体,体现了作者精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倾向。诗歌中,腐尸的肉体被蛆虫吞噬,腐尸周围充满苍蝇嗡嗡的叫声,作者设想这就是自己的心上人,这样丑的腐尸作者却用美得眼光去看待,正表现出作者的矛盾——死亡是丑陋的,但是死亡又是必然,所以诗人的“心上人”成为腐尸是必然。但是,作者用美得眼光去看待这具死尸,却是要告诉读者:即使“心上人”的肉体不存在了,但是,他们之间的爱情的神髓依旧可以保存。作者以一种审丑的眼光去衬托他那独特的爱情感受,一种超脱了肉欲和形体皮囊的崇高的爱。丑陋的腐尸下,作者的爱情显得更加的干净、圣洁、可敬和可贵。本诗是作者对所见的腐尸的客观真实的描绘,诗人常常在酒店和画室中朗诵,因而他又以“尸体文学诗人”而闻名于世。作者用真实客观的语言去描绘丑陋无比的事物,用审丑的眼光去表现他对美丽而崇高的爱情的理解和追求,以丑为美,在丑中表现美,这在美学史上具有重大的开创意义。原文:《腐尸 》爱人,是否记得我们见过的那东西,一个明媚甜美的夏日清晨,在小路的拐角,一具腐尸横躺在 铺满沙石的路基之上。它四脚朝天,像个恬不知耻的荡妇,边燃烧边播散着毒气,以一种无耻而漠然的姿势展露出它那被臭气鼓胀的肚子。烈日照射着那一团腐物,彷佛为了将它烤熟,好向伟大的自然 百倍的奉还 她曾合于一处的元素;而天空看着这美妙的腐尸 如花儿一般绽放。那恶臭如此可怕,以至你觉得 要昏厥在草地上。蝇群绕着腐烂的肚子嗡嗡作响,从中钻出一群黑色的 蛆虫,它们像一股粘稠的脓水 沿着有生命的败絮渗出。 整群蛆虫时而波浪般起起伏伏,时而噼啪作响的涌动;彷佛这具被神秘呼吸鼓胀的尸体 靠繁衍而继续生息。这团世界奏响着它独特的乐曲,有如流水或风鸣,又像簸扬者以规律的动作 摇晃着簸箕中的谷粒。形体消散后不过是一个梦,一幅草图缓缓出现在 那遗忘的画布上,艺术家 只得凭记忆将它草就。巨石后面,一只心急火燎的母狗 怒目嗔视着我们,等待着时机从腐尸身上扯回 那口它丢下的肉。然而不久您也会像这团垃圾,像这可怕的病原一样,我双目的星辰,我生命的阳光,您,我的天使和热情!是的!您会这样,优雅之女皇,临终圣礼之后,您将埋首于芳草与繁花之下,在枯骨间腐朽。那时,我的美人!告诉那些用香吻 枭噬你的蛆虫:你的肉身虽已腐烂,我却令其风姿 和神圣本质永垂不朽!

当谈到漂亮的单眼皮女明星时,以下是一些备受关注和广受欢迎的女性明星,她们的美丽令人难忘。

一、日本单眼皮女明星

1桥本环

奈桥本环奈是日本最受欢迎的单眼皮女演员之一。她在多部电视剧和**中出演重要角色,如《浪客剑心》、《银魂》和《解忧杂货店》等。

2新垣结衣

新垣结衣是另一位备受欢迎的日本单眼皮女演员。她的代表作品包括《花样男子》、《从天而降的一亿颗星星》和《失恋33天》等。

3石原里美

石原里美也是一位备受喜爱的日本单眼皮女演员。她在**和电视剧中出演了众多角色,如《黑执事》、《恶之花》和《小偷家族》等。

二、韩国单眼皮女明星

1金泰希

金泰希是韩国著名的单眼皮女演员和歌手。她在多部电视剧和**中出演了主角,如《来自星星的你》、《大长今》和《空中家园》等。

2宋慧乔

宋慧乔是另一位韩国备受喜爱的单眼皮女演员。她在电视剧和**中扮演了众多著名角色,如《甜蜜蜜》、《冬季恋歌》和《艺术家》等。

三、中国单眼皮女明星

1赵丽颖

赵丽颖是中国备受喜爱的单眼皮女演员之一。她在电视剧和**中出演了众多著名角色,如《花千骨》、《楚乔传》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

2周冬雨

周冬雨是另一位备受瞩目的中国单眼皮女演员。她在多部**和电视剧中扮演了著名角色,如《七月与安生》、《超时空同居》和《小欢喜》等。

《腐尸》是诗人献给他的爱人让娜·迪瓦尔的一首情诗,但是当你开始阅读时展现在你眼前的一具恶臭熏天的腐尸让你绝对不能相信这是一首写给爱人的诗歌,全诗充满想象,腐尸是一个贯穿全诗的意象。

全诗的大半的诗篇诗人都在从侧面、正面,各个角度描写腐尸的可怕。诗的开篇诗人开始回忆和爱人曾经一起看见过的一具腐尸,这是一具丑恶,污浊,爬满蛆和苍蝇的尸体,还有一只野狗随时等待扑上来从尸体上攫取剩下的腐肉。

咋看之下,这首诗歌绝对不应该是送与爱人的情诗,但是诗歌最后两节却发生了很大的反转,“我的美人,请你告诉它们,那些吻你吃你的蛆虫子,旧爱虽已分解,可是,我已保存爱的形姿和爱的神髓!”。

我的爱人终有一天你也会变成一具腐尸,一具白骨,但是虽然你的神行已经消散,我对你的爱却永远不会变,诗人通过腐尸这一丑陋的形象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诗人对爱人的深爱,这不是建立在肉体,物质上的爱意,而是在精神上的永恒不灭的爱。

诗人在诗歌中还将腐尸和花苞、美人进行对照,将极丑的和极美的放在一起,可见诗人善于从丑恶中发现美的特点,在诗人眼中,一切丑恶的事物中都蕴含着美好。

而作为一个象征派的诗人,这首《腐尸》中腐尸的形象就象征着死亡,象征着死神,任何人在死神面前都是渺小的,无能为力的,我们不能反抗死神的步伐,但是死神可以收割生命,可以使相爱之人阴阳相隔,他却不能斩断爱人之间的爱恋之情,一切世俗的东西都不能阻断两个深爱之人的爱情,真正的爱情永远不会向死亡妥协。

诗人像爱人表明我爱你不会因为死亡而改变,我爱你的容颜,但我更爱你的灵魂。这就是诗人向爱人表达的至死不渝的爱意。

《腐尸》中腐尸的形象和爱情这一主题截然不符,但诗人却通过腐尸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爱人深入灵魂的爱意。

扩展资料

《腐尸》出自夏尔·波德莱尔(1821-1867)的一部诗集《恶之花》,《恶之花》中的诗不是按照写作年代先后来排列,而是根据内容和主题分属六个诗组,各有标题:《忧郁和理想》、《巴黎即景》、《酒》、《恶之花》、《叛逆》和《死亡》,其中《忧郁和理想》分量最重。六个部分的排列顺序,实际上画出了忧郁和理想冲突交战的轨迹。

主题思想

法国伟大诗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是一部表现西方精神病态和社会病态的诗歌艺术作品。然而病态未必不是一种美。波德莱尔的天才,恰恰表现在他能在恶的世界中发现美,也能在美的体验中感受到恶的存在,并通过诗歌化腐朽为神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恶之花》是“恶”的艺术,而不是恶的颂歌。

以诗歌表现现代都市的丑恶、现代文明的虚伪以及现代人精神世界的贫乏空虚,是《恶之花》对诗坛的独特贡献,也是波德莱尔给日后的现代主义提供的有益启示。诗人以罕见的胆识,陈列出种种丑行与败德,也倾诉了深藏于心中的郁闷与苦恼。

书的主题是恶及围绕着恶所展开的善恶关系。恶指的不但是邪恶,而且还有忧郁、痛苦和病态之意,花则可以理解为善与美。波德莱尔破除了千百年来的善恶观,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恶,认为恶具有双重性,它既有邪恶的一面,又散发着一种特殊的美。

它一方面腐蚀和侵害人类,另一方面又充满了挑战和反抗精神,激励人们与自身的懒惰和社会的不公作斗争,所以波德莱尔对恶既痛恨又赞美,既恐惧又向往。他生活在恶中,但又力图不让恶所吞噬,而是用批评的眼光正视恶、剖析恶。

如果说它是病态之花,邪恶的花,那是说它所生长的环境是病态的、邪恶的。波德莱尔从基督教的“原罪”说出发,认为“一切美的、高贵的东西都是人谋的结果”,“善始终是人为的产物”,所以要得到真正的善,只能通过自身的努力从恶中去挖掘。采撷恶之花就是在恶中挖掘希望,从恶中引出道德的教训来。

《恶之花》是在一个“伟大的传统业已消失,新的传统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里开放出来的一丛奇异的花,同时具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成分。波德莱尔仅以《恶之花》这一部诗集而成为法国古典诗歌的最后一位诗人、现代诗歌的最初一位诗人。

由于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他成了后来许多不同流派相互争夺的一位精神领袖。《恶之花》是一部诗集,但不是一般的、若干首诗的集合,而是一本有逻辑、有结构、有头有尾、浑然一体的书。

《恶之花》中的诗不是按照写作年代先后来排列,而是根据内容和主题分属六个诗组,各有标题,其中《忧郁和理想》分量最重。六个部分的排列顺序,实际上画出了忧郁和理想冲突交战的轨迹。

诗人用一个英文单词"SPLEEN"来表达自己精神上的这种痛苦,并希望通过出走、远游来结束心灵的磨难和精神上的搏斗。于是,他把目光从内心世界转向了外部的物质世界,转向了他所居住和生活的巴黎。

他在巴黎街头的所见所闻构成了第二部分"巴黎即景"的内容。"巴黎即景"是一幅赤裸裸的工业社会大都市的写真画,在这一部分里,忧郁和理想的斗争让位于邪恶与善良的斗争。诗人眼里的巴黎是一个充满敌意和丑恶的人间地狱。

受人欺凌的乞丐、孤独无援的老人、麻木沉默的盲人、丑陋老迈的娼妓、苟延残喘的病人以及赌徒、小偷和僵尸等,强大的恶势力压得仅有的一点善良抬不起头来。诗人在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里都找不到安慰,只好用酒精来麻醉自己,刺激自己的幻觉,建造一个"人造天堂"。

他在飘飘欲仙的幻觉中仿佛看到捡破烂的人陶醉在自己的光辉之中,魔鬼化装成美女前来诱惑,风尘女子暗送秋波,情侣们手端着酒杯他尽情地驰骋在对失落园的梦想。然而,醉意中的幻境毕竟是靠不住的,酒醒之后,他便从人造的天堂回到现实的地狱。那是一个充满罪恶的地方,却又盛开着鲜花。

-恶之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521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2
下一篇2024-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