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 | 生命中那一段抹不去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知青 | 生命中那一段抹不去的激情燃烧的岁月,第1张

迄今为止,走过的路数不胜数,但当年下乡期间走过的却始终难以忘怀……

初到农村

1972年12月19日,我们六名同班同学成为了一名知青,一起下乡踏上了奔往安家公社排房一队青年点的路。以后的三年间,我们最经常走的就是村里通往青年点;通往生产队;通往达子沟;通往小水库;通往田间地头的路。

刚去时老乡们一时记不住我们的名字,三个女同学春英最高,我排二,淑芬稍娇小。我们仨一块走也习惯性这样排列,乡亲们索性就称呼 “大个子、中溜地、小个的” 来区分,也有喊我“胖丫儿”的,呵呵,本人那时可能营养比较充足吧。 正值冬季没啥农活,沟里有个小水库,规划蓄水筑坝用于浇灌下面的稻田地。(呵呵,还记得劳作中时常遐想着未来鱼在水中游,稻菽千重浪的美景)男女老少都去修水库,我们休整几天也跃跃欲试就出工了。男地打眼放炮,女地推土筑坝。数九寒天我们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可干起活来一点儿不觉得冷,一会儿功夫头上睫毛上都挂满了白霜。听大家叽叽嘎嘎边干边聊着家常,觉得挺有趣儿,一时也忘了想家。一天,大队长老韩叔来查看进度,在坝下喊:“ 宋姑娘,把锹扔下来我用用 ”,引起一帮后生姑娘们哄堂大笑,我闹懵了,不知他们笑啥?老唐家小荣子告诉我,他们农村嫁姑娘出门子叫 “送姑娘”,哎呦喂,这哪儿跟哪儿呀 下工后一群 “小半拉子” 跟在我后面边走边喊 :“ 送姑娘~~送姑娘”,我挺窘有些恼火,妇女队长韩大婶大声赫唬才赶跑他们。挺长一段时间,这个雅号成了我的代名词,现在想起来我还禁不住哑然失笑。

乡下过年

到农村快两个月了。春节来临,在体验了农村的艰苦生活后,心里依然充满了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激情。在老知青的带领下,我们决定不回城,和贫下中农一起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当时最为时髦响亮的豪言壮语)为了大年初一全点十六七号人能吃上饺子,点里早早就做好了各种打算,备好了白菜、猪肉、白面等。伙食长于春浮把猪肉放在一个大盆里,盖好盖子上面还压上石头,生怕半夜让猫呀狗呀啥地叼了去。初一一大早天还没亮,点长安庆祝就喊大家起床,我们赶紧麻利地洗漱,就开始各自分工忙活起来。剁馅儿的、和面的、备柴的,家什不够用了,伙食长一声令下我们都把自己脸盆洗洗拿来(不好意思哈,说是脸盆,其实所有洗漱都用这一个)。把男女两屋的饭桌并成一长条,我们分别就在两侧,女同学在炕上的就跪姿。几个人一盆馅儿,有包的,有擀皮儿的,有负责摆饺子的,啥都不会弄的就去厨房烧水。大家边干边说笑着,屋里屋外热气腾腾,热闹极了!俗话说得好 “人多好干活儿”, 一会儿工夫几大帘儿饺子摆了一大炕,再瞅瞅,哎呦!大的、小的、周正的、歪瓜裂枣的,哈哈~~~大家比试着,相互调侃着笑成一团儿。韩队长和金队长来看望大伙儿,见我们这般开心也都很高兴。金队长还说:“孩子们,真难为你们了,多吃点儿,吃饱了就不想家了哈 ”。两大锅水咕噜噜争先翻滚着热浪,开始煮饺子喽!女同学把南北大炕擦拭一遍分别摆上饭桌,在乡青年于宗州在部队服役,正巧回来探亲,一身戎装神采飞扬,我们邀他来青年点。几大盆饺子端上了桌,我们边吃边听他讲在部队的趣事儿,让我们觉得挺新奇好生的羡慕他。男同学一高兴都喝了不少 “二锅头” ,叙了把军民鱼水情。嘿嘿!这是我离开家第一次没和父母一起过年。虽说不上特别热闹,因为没有鞭炮,更不够丰盛,因为没有家里繁多的 美食 ,但却让我觉得是吃的最香的一顿饺子,是一生中最难忘的春节。

采蘑菇

几场秋雨,叩醒了九月季节里那一株寒意。山上的草叶树枝挂满了颗颗水珠,微风拂过层层滚落,阳光下宛如串串银珠闪闪发光。松树丁(红蘑)正一茬茬悄悄地冒尖儿。忍不住诱惑,我和淑芬、春英及几个大姐忙里偷闲相约去山里采蘑菇。走上一节山路,愈加崎岖陡峭,树木还较稀疏,恰好可以望见下面的田野,一块块一条条有的像棋盘,小溪流蜿蜒着在太阳地照射下好似一条明亮的玻璃带子,羊群散落着悠闲地啃着草,一些地方长着绿色植物像铺着碧绿的地毡,远处群山连绵起伏,好一副如诗如画的美景呀!我们深深陶醉于其中,忍不住畅快得吼了几嗓子…… 树林里阴暗而寂静,一阵风儿吹来树稍哗哗作响。有些地方从去年的褐色落叶中间生出很高杂草,到处弥漫着松树枝儿的芳香和潮湿清新的泥土气息。我们心里同样都是既兴奋也有几分恐惧。所说的兴奋是当你寻觅到了松树丛中那一簇簇肉肉儿地,各自戴着小帽子站着的褐色小蘑菇,不禁欣喜若狂,小心亦亦生怕弄疼了它似地,赶紧托到蓝子里,那种过瘾的满足好像拾到个金圪垯。所说的恐惧就是要时时警觉着,不知啥时突然蹿出的长虫(蛇)能吓得你双腿发软。同时也怕迷路,听别人讲过,曾有密林深处走失,翻过了几座山却浑然不知,找不到回家的路哇,那有多可怕呀。所以我们约定隔一会儿相互打招呼,以免走散。如果喊话总没人应,顿时让人心里发 “毛” 。这无非是两种情况,一是发现了一大片 “战果” 自顾不暇,另一种是遇到啥情况或相距太远听不到。我更希望是前者,后者真的让人怕怕。等我们都有所收获下了山,晒战果时才最为开心自豪的。将蘑菇用线穿成串儿,挂在窗棂上自然风干,等回家时带给家人,想着能为家里做贡献了,似乎看见爸妈和弟弟吃着小鸡炖蘑菇,心里真的很甜很欣慰呦。

喂猪

青年点除了养鸡还养了两头猪。老乡家圈里的猪膘肥体壮,相比之下我们养的猪有点儿 “苗条” 。伙食长要求我们下工后,每人都顺带打些猪草回来,轮流挑水喂猪。我最打怵的是喂猪,猪圈里的臭味儿屏住气还可以克制忍受,最要命的是本人有一怪癖,无论家禽家畜,凡是身上有毛的都不敢触碰,可又不能让人觉得咱是嫌脏怕累,这天终于轮到我了。我镇定地舀满一桶猪食,右手拿着勺子,拎到猪圈门口。两头猪闻着味儿哼唧着争相拱到门口,撞的门栅吱吱儿作响。我在心里默默想着要领,——打开门进去,一勺勺倒进猪槽里,——不断添加直到喂完——出来别忘再栓好门。我定了定神儿,硬着头皮一咬牙把门打开。哪知那两头猪像饿狼一样扑向我拎着的食桶,直立着一副饥不择食的样子,两个大鼻孔歙动着,长长的拱嘴儿几乎就要碰到我的手了,吓的我扔下桶 “妈呀” 一声就逃了出来,身后传来猪的阵阵嚎叫,是猪把食桶拱翻,烫的嗷嗷地,我再也不敢进猪圈了。后来仔细观察一下“地形” 嘿嘿,终于让我想到了一个好法子。事先让人把猪槽子拽到墙根儿,我搬来石头站在上面,隔着墙居高临下,倒在下面的槽子里。但槽子总让猪拱翻或拱里边,我就招呼一个小小子帮我再拽到墙根儿。那孩子不解地问:“ 姐呀,你咋不进去喂呀?” 呵呵,我哪好意思说怕让猪拱了。这可就浪费了不少猪食,连猪身上都像贴满了 “膏药”。负责劳动管理的闫先年后来知道打趣儿的说:“一看猪的埋汰样儿,就知道是谁喂的猪了”,嘻嘻!索性就不再让我们女生干了。

阳历年前后,家家杀年猪,我们也有大半年没见荤腥,老青年张令桥幽默道:“再没点儿油水儿,眼珠儿都要不转了” , 最后点里决定杀头猪,虽然膘不算肥,但蚂蚁虽小也有肉儿啊,况且咋说也是头猪吧。一大早韩队长就带工具来帮我们,淑芬问伙食长还喂不喂猪了,回答是都要杀了,还喂啥。淑芬伤感地说:“ 就是要杀了,才得喂喂呀” ,我们几个女同学都默不作声,买来时20多斤的小猪仔,也是我们一口口喂大的,不由的在心里暗暗祈祷,“猪哇,来世可别再托生猪呀羊呀狗呀啥的,任人宰割了”。

度过了整整三年,我的知青路走完了。可那一条条满处都是马蹄坑和道道车辙的羊肠小路,还时常在脑海中闪现。尽管那通往排房的路早已铺上了柏油,尽管大树下的水井早已填平,村民早已不再从水井中取水,尽管知青小院已拆建,当年的大嫂已经成为大娘,可能都不认得我们这伙儿知青了,好多老乡也已离世了,可我依然忘不了那些走过的大路、小路、山上的路、河边的路…

1描写知青艰苦的诗句

1、《我的知青岁月》

作者: 春种秋收

在那峰峦叠嶂的崇山峻岭,

山道弯弯牵动我的几多梦想。

望着千峰万壑中的凌散村落,

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在时空中无限拉长。

一盏忽明忽暗的煤油灯下,

映照着我充满稚气的脸庞。

年少的我还不懂得什么是生活的艰辛,

更不懂得社会和事物的复杂变化多样。

川北山区凛冽的寒风,

呼啦啦的吹过我山间的小屋。

吹散落在林间的飘飘黄叶,

也吹灭我心中的追求和向往。

人生的路啊为什么总是越走越长,

茫然的心情却是那么犹豫和彷徨。

面对着满目的扑朔迷离,

一把锄头扛在我单薄的肩上。

一日三餐咀嚼着红薯和青菜,

顿顿都是几碗清澈见底的苞米粥汤。

艰苦的日子勒紧腰带再苦也要度过,

还有那阳春三月饥肠噜噜的春荒。

每日碌碌无为的耕种锄禾,

在繁重的劳作中消磨时光。

日出日落伴我走过上工的弯弯山路,

月缺月圆随我爬上收工的高高山梁。

2、《知青》

作者: 凡夫

上山下乡豪气盛,奔赴农村不等闲。

走出校门进田间,一担风云挑两肩。

晨听鸡鸣扛锄头,夜伴蛙声入梦甜。

重温当年知青路,此段历史记忆深。

3、《知青岁月》

作者: 西部雄鹰

激情燃烧的岁月

有我们的青春有我们的梦想

离家别舍远离亲人

有失落有彷徨有泪水有痛苦

甚至有黑云压城有天塌地陷

有成长有思考有收获有骄傲

我们曾经和哺育过中国革命的农民

同甘共苦改天换地风雨同舟

我们曾经是农民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

黑土地告诉我们生活的艰难创业的辛劳

朴实的乡亲如同我们的亲人

对我们知疼知热如父母般关心

人们都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可是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岁月

属于激情燃烧的知青岁月

属于魂牵梦萦的黑土地

4、《知青生活》

作者: 云冰

某个时刻,列车西行东进

田野的堆火焚烧草皮

知青扛锄进山,山岭之巅挖凿豪迈的标语

另外时刻,歌飘忽过来

秦淮河的风味,秦淮河的沉吟

秦淮水搓洗出的幽蓝,浪漫迷惘的影子

时刻的时刻,相互的彼此在广阔天地

牛犊子冷水田打滚,喜鹊得了怀乡病

鹰在天空巡视蚂蚁衔食搬家,风去了又来

逗留了,书生的破雨伞

渐行渐漏,雨点敲打的音符

穿透衣裳,在软肋爬行

如那天书生错位于秦淮河

晨露在桅杆的逗留

5、《我们是知青》

作者: 蔡官富

沸腾的热血,追随火热的号召

流向大江南北,奔赴广阔天地

美好的憧憬,心头暖暖地奔涌

每一片处女地,都用心血浇灌

到处有青春的火焰燃烧

到处是蓬勃的心脏跳动

日月星辰扛在肩上,春夏秋冬踩进泥土

虽然,曾经在迷茫中痛苦

虽然,曾经在彷徨中沉默

艰难困苦强健了我们的筋骨

颠沛曲折磨砺了我们的意志

知青们挖掘的河流,与母亲的血液一起流淌

知青们筑起的长城,成为共和国稳固的基石

皱纹爬上了额头,白发刻下了岁月的烙印

日渐衰退的心脏里,仍然有热血涌动

苦水里泡大的一代人,拥有强大的原动力

不管是风雨兼程,无论是关山重重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2纪念知青上山下乡的诗歌

知青上山下乡历史回顾 作者:徐彬

嗨!小伙,别光叫我“爷爷”,

我,还有一个名字叫“知青”。

在和你差不多一样大的时候,

我们就离开学校,告别家乡。

去农村,到兵团,垦大漠,戍边疆!

“奔赴祖国最艰苦的地方!”

然而,一旦现实和理想砰然对撞,

我们才发现脚下的路是那么的漫长。

天苍苍,野茫茫,日晒雨淋田里忙;

稻田里,坡头上,汗流浃背湿衣裳;

窝窝头,玉米棒,没到日落饿得慌;

油灯暗,炕头凉,多少回梦里喊爹娘。

知青岁月里,有人觉醒,有人迷茫,

有人失落,有人逃离,有人坚强。

更多的人在无奈中年复一年地等待,

等待花开,等待希望!

这就是,当年我们的青春。

嗨!姑娘,别光叫我“奶奶”,

我,另有一个名字叫“知青”。

在你和差不多大的时候,

我们就下田插秧,种高粱,

割小麦,采果子,收庄稼忙!

脸,晒黑了;手,割破了;

累了,饿了,太阳怎么就不下山了?

小王瘦了,小李病了,小张哭了,我想妈妈了!

夜,总是那么长,

城里的玫瑰花,已开得怎么样?

大街上,流行什么花衣裳?

同桌的那个“他”,

如今,又漂泊在何方?

南飞的大雁啊,何时能带我回故乡!

天亮了,梦醒了,脸上的泪,还在不停地淌。

那就是,我们的真实少女时代,

太多的回忆,定格在当年的模样上。

我,还有一个名字叫“知青”。

经过十年的磨练,十年的渴望,

我终于又重新回到了课堂。

告别了战友、再见了老乡,

我满怀着新的希望,去拥抱知识的海洋。

校园里,课堂上,灯光下,读书忙。

我承担着改变命运的重任,

奋力要将失去的光阴补上!

坎坷的经历,是我们学习的动力,

探寻真理,是我们不变的理想。

我们如此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那是因为,我们知道,

我们的幸运,来自于千百万知青的梦想!

嘿!朋友,别问我“贵姓?”

我和你一样,

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知青” 。

无论你走到天涯,还是海角,

无论你的经历是荣耀,还是悲伤,

只要你出说这个“名字”,

我们的心,就会立刻贴近;

只要你述说你当年的故事,

我们的脉搏,就会在同一个轨迹上并行!

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年轻,

满头的白发,早已悄然爬上我们的发髻,

但我们的心,依然是那么热,

我们的情感,依然是那么地激昂,

那是因为,有太多共同的沉淀,

在我们不老的血管里流淌!!!

。受字数限制,此处省略11行

请记住我们的共同的名字,

将“知青”二字,

永远-铭刻在你我的心上!

以上供参考。

3关于知青的诗句

说来也不过就是那些城里在特殊年代上山下乡的一群小年青。

他们在该读书时,没书读。

他们在该结婚时,没房子。

他们在该生育时,没指标。

他们在找工作时,没文凭。

他们在谋发展时,没实力。

来源:哞哞游戏赚钱网,欢迎分享本文!

有人说,“知青”是无知、无能、无力、无奈的代名词。

有人却也说,“知青”是有情、有义、有担当的“铁”的含义。

发达了的“知青”,不无矜持地陈述:“那是一段人生难得的宝贵练历。”

名人了的“知青”,不无深沉地揭示:“那是一场耐人回味的人生体验。”

富豪了的“知青”,不无得意地表白:“那是一次人生拼搏的热身训练。”

洋化了的“知青”,不无悔恨地发现:“那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亵渎和浪费。”

下岗了的“知青”,不无懊丧地埋怨:“那是一辈子不如意的开始。”

数百万人青春的宝贵年华啊,已经逝者如斯,想起来,各有各的境遇,各有各的理解。

4赞美知青的诗句

满江红

少小离家,千里外,茫茫荒野。

风起处,金戈铁马,旌旗猎猎。

壮志干云冲牛斗,丹心似火融冰雪。

放声歌,起舞挽清风,邀明月。

韶华去,追学业;

劳作苦,拼争烈。

纵几多厄运,志坚如铁。

千万青春留沃土,一泓碧水存山岳。

踏西峰,回首望夕阳,拈红叶。

什么是知青

三十多年前我们扛着行李“上山下乡”,

自然地当上了“知青”。

如今,我们两鬓泛白,

却不知道如何言简意骇地回答孩子们的好奇:

什么是“知青”?

什么是“知青”?

本来算不上是一道难题,可是,

问一百个“知青”,竟然会有八十八种不同的回答。

这就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如何生活的时候,

已经开始需要料理自己。

把自己料理得有条有理的,是“知青”。

把自己搞得人不象人、鬼不象鬼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种地是咋回事的时候,

已经扛起农具下了地。

可以和老农赛一赛的,是“知青”。

真他娘的不象样、不赶趟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起码的建筑常识的时候,

已经脱坯、打垒、盖上了房。

把房子盖成了的,是“知青”。

把房子整塌了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骡子与马的区别的时候,

已经喂猪、养兔、甩着鞭儿赶羊上山冈。

把牲口伺候得膘肥体壮的,是“知青”。

把牲口喂死了、整垮了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顺山倒”号子的时候,

已经抡起大斧伐木进山林。

输送出大批木材的,是“知青”。

缺了胳膊少了腿的,也是“知青”。

5描写知青艰苦的诗句

1、《我的知青岁月》作者: 春种秋收在那峰峦叠嶂的崇山峻岭,山道弯弯牵动我的几多梦想。

望着千峰万壑中的凌散村落,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在时空中无限拉长。一盏忽明忽暗的煤油灯下,映照着我充满稚气的脸庞。

年少的我还不懂得什么是生活的艰辛,更不懂得社会和事物的复杂变化多样。川北山区凛冽的寒风,呼啦啦的吹过我山间的小屋。

吹散落在林间的飘飘黄叶,也吹灭我心中的追求和向往。人生的路啊为什么总是越走越长,茫然的心情却是那么犹豫和彷徨。

面对着满目的扑朔迷离,一把锄头扛在我单薄的肩上。一日三餐咀嚼着红薯和青菜,顿顿都是几碗清澈见底的苞米粥汤。

艰苦的日子勒紧腰带再苦也要度过,还有那阳春三月饥肠噜噜的春荒。每日碌碌无为的耕种锄禾,在繁重的劳作中消磨时光。

日出日落伴我走过上工的弯弯山路,月缺月圆随我爬上收工的高高山梁。2、《知青》作者: 凡夫上山下乡豪气盛,奔赴农村不等闲。

走出校门进田间,一担风云挑两肩。晨听鸡鸣扛锄头,夜伴蛙声入梦甜。

重温当年知青路,此段历史记忆深。3、《知青岁月》作者: 西部雄鹰激情燃烧的岁月有我们的青春有我们的梦想离家别舍远离亲人有失落有彷徨有泪水有痛苦甚至有黑云压城有天塌地陷有成长有思考有收获有骄傲我们曾经和哺育过中国革命的农民同甘共苦改天换地风雨同舟我们曾经是农民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黑土地告诉我们生活的艰难创业的辛劳朴实的乡亲如同我们的亲人对我们知疼知热如父母般关心人们都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可是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岁月属于激情燃烧的知青岁月属于魂牵梦萦的黑土地4、《知青生活》作者: 云冰某个时刻,列车西行东进田野的堆火焚烧草皮知青扛锄进山,山岭之巅挖凿豪迈的标语另外时刻,歌飘忽过来 秦淮河的风味,秦淮河的沉吟秦淮水搓洗出的幽蓝,浪漫迷惘的影子时刻的时刻,相互的彼此在广阔天地牛犊子冷水田打滚,喜鹊得了怀乡病鹰在天空巡视蚂蚁衔食搬家,风去了又来逗留了,书生的破雨伞渐行渐漏,雨点敲打的音符穿透衣裳,在软肋爬行如那天书生错位于秦淮河晨露在桅杆的逗留5、《我们是知青》作者: 蔡官富沸腾的热血,追随火热的号召流向大江南北,奔赴广阔天地美好的憧憬,心头暖暖地奔涌每一片处女地,都用心血浇灌到处有青春的火焰燃烧到处是蓬勃的心脏跳动日月星辰扛在肩上,春夏秋冬踩进泥土虽然,曾经在迷茫中痛苦虽然,曾经在彷徨中沉默艰难困苦强健了我们的筋骨颠沛曲折磨砺了我们的意志知青们挖掘的河流,与母亲的血液一起流淌知青们筑起的长城,成为共和国稳固的基石皱纹爬上了额头,白发刻下了岁月的烙印日渐衰退的心脏里,仍然有热血涌动苦水里泡大的一代人,拥有强大的原动力不管是风雨兼程,无论是关山重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6描写知青的诗句

满江红少小离家,千里外,茫茫荒野。

风起处,金戈铁马,旌旗猎猎。壮志干云冲牛斗,丹心似火融冰雪。

放声歌,起舞挽清风,邀明月。韶华去,追学业;劳作苦,拼争烈。

纵几多厄运,志坚如铁。千万青春留沃土,一泓碧水存山岳。

踏西峰,回首望夕阳,拈红叶。什么是知青三十多年前我们扛着行李“上山下乡”,自然地当上了“知青”。

如今,我们两鬓泛白,却不知道如何言简意骇地回答孩子们的好奇:什么是“知青”?什么是“知青”?本来算不上是一道难题,可是,问一百个“知青”,竟然会有八十八种不同的回答。这就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如何生活的时候,已经开始需要料理自己。把自己料理得有条有理的,是“知青”。

把自己搞得人不象人、鬼不象鬼的,也是“知青”。“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种地是咋回事的时候,已经扛起农具下了地。

可以和老农赛一赛的,是“知青”。真他娘的不象样、不赶趟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起码的建筑常识的时候,已经脱坯、打垒、盖上了房。把房子盖成了的,是“知青”。

把房子整塌了的,也是“知青”。“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骡子与马的区别的时候,已经喂猪、养兔、甩着鞭儿赶羊上山冈。

把牲口伺候得膘肥体壮的,是“知青”。把牲口喂死了、整垮了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顺山倒”号子的时候,已经抡起大斧伐木进山林。输送出大批木材的,是“知青”。

缺了胳膊少了腿的,也是“知青”。“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大火厉害的时候,已经顶着大风冲火海。

烈火中玩命地挽救别人生命和集体财产的,是“知青”。烧成木炭、毁容伤残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世故人情的时候,已经凭着朴素情感当起了“愣头青”。敢爱敢恨、勇敢无畏的,是“知青”。

被人利用、好心办坏事的,也是“知青”。“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戒条森严的时候,已经投入了稚嫩而热烈的初恋。

情深意长、花好月圆的,是“知青”。一意孤行、欠下孽债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思念之情常常要压抑的时候,已经开始自己折磨自己。立志“不混出个人样不回家”的,是“知青”。

逃票扒车、忍饥挨冻、背个处分也要回去看娘亲的,还是“知青”。

7赞美知青的小诗

赞美知青的诗歌有:

诗歌一:《知青》 作者 周敏

新欢旧怨不恨长,小城一别音渺茫。知青故事知多少,犹忆当时恋阿芳。

诗歌二:《无悔青春,送给你知青的诗!》 作者 冯砚春

啊!怎能忘?我们的知青岁月。

生活苦,劳动累,思乡痛……青涩的少年都默默承受。

知青的一生,追随着时代的激流,知青的一生与党和国家的命运同喜同忧。

诗歌三:《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经历》 作者 冯砚春

上山下乡豪气盛,奔赴农村不等闲。

走出校门进田间,一担风云挑两肩。

诗歌四:《七绝 • 知青》作者 韩雅秋

交接两会大局成,五代操盘政令通。振臂一呼人百应,毛公远见寄知青!

诗歌五:《知青》作者 刘报

曾经下乡是知情,犁耧锄耙学精通。只道知识多无用,岂料改革沐春风。

商海泛潮任纵横,科研潜心勤笔耕。扬鞭催马四十载,四化征途争建功。

诗歌六:《七律•忆当知青时与村民饮酒》作者 刘祥成

昨宵一梦忆知青,土酒山村大碗倾。列坐循环传递饮,陶欣道叙劝酬争。

得言个个思温富,放醉声声话播耕。纵使劣醪希冀美,不甘贫困敢宣情。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下乡知青

8描写知青的诗词

1、《农友》

作者:郑璐

十载荷锄记忆真,当年农友倍相亲。

同挥热汗浇黄土,竞唱秧歌入巧云。

半块粗馍双果腹,一则笑话两开心。

牧归野外逢凉雨,拥进羊群体共温。

翻译:十多年来,农民务农的情节记忆犹新。那时的农民朋友们更相信爱情。一起出汗就像挖地图,一块馒头饱了肚子,一个笑话让人们放牧快乐又遇到雨水,跑进羊群来保持体温。

2、《赞美知青》

作者:王叶

痛别父母赴边偏,热血豪情斗地天。

泪洒寒辛同日月,家难国业任当担。

翻译:悲痛的告别父母来到边疆,热血激情成就事业,伤心流泪艰难岁月,对国家的事业需要承担重大责任。

3、《回城》

作者:赵杰

天露鱼肚白, 告别小村庄 。

草屋三餐累, 光阴十载长。

青春多梦幻 , 岁月尽沧桑。

漫漫知青路, 凄凄可断肠。

翻译:天才刚刚亮,像鱼肚子一样从白天中泄露出来,告别了我们居住的小村庄,每天在草屋里吃三顿饭。多年以后,青春是梦幻的,岁月是沧桑的,慢慢地知道了路,思念的感觉就像断了肠。

扩展资料: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英文是educated youth,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

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68年代开始一直到1978年代末期为自愿从城市去到农村和农垦兵团务农或建设保卫边疆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

参考资料:

-知青

9赞美知青的诗句有哪些

赞美知青的诗句有:

1、《临江仙·知青生活之一》

草树凝烟山色暮,门前细雨霏霏。辛劳哪得问愁悲。插秧筋骨断,垒坎土粘眉。落户经年犹似梦,壮怀逐日灰飞。

2《自留地》

应是承恩刘少奇,一家一块补年饥。精耕细作情多寄,日近时亲影不离。稻麦葱茏超社垄,土田肥沃胜公泥。队中养病家玩命,私字当头狠狠批!

3《农友》

十载荷锄记忆真,当年农友倍相亲。同挥热汗浇黄土,竞唱秧歌入巧云。半块粗馍双果腹,一则笑话两开心。牧归野外逢凉雨,拥进羊群体共温。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68年代开始一直到1978年代末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去到农村和农垦兵团务农或建设保卫边疆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

10描写知青的诗词

满江红少小离家,千里外,茫茫荒野。

风起处,金戈铁马,旌旗猎猎。壮志干云冲牛斗,丹心似火融冰雪。

放声歌,起舞挽清风,邀明月。韶华去,追学业;劳作苦,拼争烈。

纵几多厄运,志坚如铁。千万青春留沃土,一泓碧水存山岳。

踏西峰,回首望夕阳,拈红叶。什么是知青三十多年前我们扛着行李“上山下乡”,自然地当上了“知青”。

如今,我们两鬓泛白,却不知道如何言简意骇地回答孩子们的好奇:什么是“知青”?什么是“知青”?本来算不上是一道难题,可是,问一百个“知青”,竟然会有八十八种不同的回答。这就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如何生活的时候,已经开始需要料理自己。把自己料理得有条有理的,是“知青”。

把自己搞得人不象人、鬼不象鬼的,也是“知青”。“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种地是咋回事的时候,已经扛起农具下了地。

可以和老农赛一赛的,是“知青”。真他娘的不象样、不赶趟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起码的建筑常识的时候,已经脱坯、打垒、盖上了房。把房子盖成了的,是“知青”。

把房子整塌了的,也是“知青”。“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骡子与马的区别的时候,已经喂猪、养兔、甩着鞭儿赶羊上山冈。

把牲口伺候得膘肥体壮的,是“知青”。把牲口喂死了、整垮了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顺山倒”号子的时候,已经抡起大斧伐木进山林。输送出大批木材的,是“知青”。

缺了胳膊少了腿的,也是“知青”。“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大火厉害的时候,已经顶着大风冲火海。

烈火中玩命地挽救别人生命和集体财产的,是“知青”。烧成木炭、毁容伤残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世故人情的时候,已经凭着朴素情感当起了“愣头青”。敢爱敢恨、勇敢无畏的,是“知青”。

被人利用、好心办坏事的,也是“知青”。“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戒条森严的时候,已经投入了稚嫩而热烈的初恋。

情深意长、花好月圆的,是“知青”。一意孤行、欠下孽债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思念之情常常要压抑的时候,已经开始自己折磨自己。立志“不混出个人样不回家”的,是“知青”。

逃票扒车、忍饥挨冻、背个处分也要回去看娘亲的,还是“知青”。

每当听到“映山红”这首歌时,我就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上山下乡的坎坷经历,那段岁月让我流连忘返,魂牵梦萦。

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我们乘坐着火车奔驰在广袤无垠的东北大地上,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天,天上飘着洁白的雪花,银装素裹、婀娜多姿、美丽而壮观。静静的大地尽情地沐浴着上天赐给它的甘露。

离村子还有五六里的路程,远远地就能听到大喇叭播放“映山红”的歌声。歌声嘹亮悦耳,耐人寻味。

我们来到了住地,看到简陋而破旧的房子,四面透风,周围一片凄凉。黑夜里刮着大风,把外面的大树和野草刮得“呜呜”作响,偶尔,远处传来狼的叫声。

通过劳动锻炼,我初步掌握了基本农活,工作表现积极肯干。干农活之余,我们搞起了夜校和图书室,并且自己动手制作了篮球架和乒乓球案子,后来又成立了一个文艺宣传队,丰富了文化生活。

由于我表现优秀,公社大队干部找我谈话,让我到落后生产队担任生产队长。我二话没说欣然答应了,然而没有想到在那浩劫的年代里,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召开全体社员大会上,当宣布我担任生产队长时,在场百十号社员全部“呼”地一下站了起来,挥舞着拳头大喊:“我们贫下中农不欢迎你们,滚出去!”当时这么大的阵势可把我们吓坏了,特别是女青年吓得直哭,会议不欢而散。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我们怀着无所畏惧的心态面对一切,通过谈心使动摇的青年们留了下来,恢复了生产,整修了房屋,制定了规章制度。对个别破坏生产的人实行了强制措施,使生产队的生产生活有了质的变化。第一年,我们获得了大丰收。在此基础上,我们一鼓作气有了两台大马车,又成立了施工队,开始了新的创业。看到这些成果,我感慨万千,长长舒了一口气。抬头眺望着远方,看到地还是那么宽,天还是那么蓝,山峰还是那么巍峨秀丽,我们胜利了。

几十年过去了,当我又一次来到这片土地的时候,旧貌换新颜,但这片泥土的芳香没有变,乡愁没有变,乡音没有变,还是那么清澈淳朴。我仿佛又看到了战天斗地的场面,仿佛又听到了昔日的歌声“映山红”。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如何生活的时候,

已经开始需要料理自己。

把自己料理得有条有理的,是“知青”。

把自己搞得人不象人、鬼不象鬼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种地是咋回事的时候,

已经扛起农具下了地。

可以和老农赛一赛的,是“知青”。

真他娘的不象样、不赶趟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起码的建筑常识的时候,

已经脱坯、打垒、盖上了房。

把房子盖成了的,是“知青”。

把房子整塌了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骡子与马的区别的时候,

已经喂猪、养兔、甩着鞭儿赶羊上山冈。

把牲口伺候得膘肥体壮的,是“知青”。

把牲口喂死了、整垮了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顺山倒”号子的时候,

已经抡起大斧伐木进山林。

输送出大批木材的,是“知青”。

缺了胳膊少了腿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大火厉害的时候,

已经顶着大风冲火海。

烈火中玩命地挽救别人生命和集体财产的,是“知青”。

烧成木炭、毁容伤残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世故人情的时候,

已经凭着朴素情感当起了“愣头青”。

敢爱敢恨、勇敢无畏的,是“知青”。

被人利用、好心办坏事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戒条森严的时候,

已经投入了稚嫩而热烈的初恋。

情深意长、花好月圆的,是“知青”。

一意孤行、欠下孽债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思念之情常常要压抑的时候,

已经开始自己折磨自己。

立志“不混出个人样不回家”的,是“知青”。

逃票扒车、忍饥挨冻、背个处分也要回去看娘亲的,还是“知青”。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发起了知识青年下乡活动,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田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

于是很多有志知识青年山上下乡,建设农村,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知识青年的简称就是“知青”。

众多的知青中有一个很特别,她叫做吴献忠,她不畏农村艰苦的条件,扎根农村,甚至为此拒绝了清华北大这样的高等学府。

她的日记中写到“甘愿把青春奉献给人民”,这场运动已经过去几十年,她后来怎样了?

立志做贡献

吴献忠的家庭条件其实很不错,当时父母都是工人,也都读过书,他们知道皮囊只是表面的东西。“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更能让人当光彩。

所以他们一直很重视吴献忠的教育,他们还希望女儿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人。

吴献忠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演员,开明的父母很支持她,并且还为她报名了培训班。

但那个特殊的时期里,国家百废待兴,各个行业都需要优秀的人才,吴献忠长大一点明白这个道理后,决定不再追求演艺梦想,而是用自己的力量来为祖国做贡献。

有了明确的目标后,她开始奋力向前冲,每天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读书就是那时候她最重要的事情。

刻苦的努力让吴献忠名列前茅,她的人缘也非常好,她在班级中担任班长,同学们也都很信服她,她正一步步坚定地迈向她的梦想。

建设新农村

当听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后,想到自己原本就是想为国家贡献力量,她并不怕苦和累,所以揣着一颗赤子之心立即报名。

下乡后,吴献忠被安排到了偏远的耿屯大队,他们这一批下乡的知青,只有吴献忠是主动报名,其他人都是被逼无奈才来的。

看到农村的面貌。吴献忠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这里,从没有干过农活的她开始学习农作知识,从来不说放弃。

经过汗水的洗礼,在农村已经呆了两年的吴献忠更加成熟,她知道了很多城市学不来的知识,在工作中也有突出的表现,同事们敬佩她领导们也赏识她。

吴献忠也体会到了自己的蜕变,汗水给她带来了满足,这让她更有信心来建设农村,改变落后面貌。

不会离开土地

后来她和其他19位知青代表,在《人民日报》上联合发表了坚决扎根农村的倡议书,后来她还成为了耿屯党支部书记,是当时“上山下乡”知青中的一号骄女。

曾经有人到乡下招工,吴献忠没去,后来清华北大这样的著名学府来招收大学生,因为多年的工作,领导推荐了吴献忠,入学手续已经办好,只差她的个人申请书,但是吴献忠又拒绝。

领导说把她调到其他市或者县,担任团委书记,吴献忠还是不去,她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种种诱惑,都抵不住她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爱。

但没想到,政策发生了改变,吴献忠因为一句话,被认定是“坏分子”,她被关进了监狱。

人生中的“寒冬”

他们要对吴献忠进行批斗,但在批斗过程中,人们没有像之前那样向吴献忠扔菜叶、吐口水,他们都很冷静,还有人帮她把挂牌用的铁丝下垫在了衣领上,防止勒伤她。

虽然人民们懂她,但吴献忠还是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这三年里她的父亲去世。母亲的眼睛也因为父女两个哭瞎了,因为牢房阴暗潮湿,她的身体也变得不好。

1981年,吴献忠出狱,家人们都想让她留在家乡,不要再回到乡下,但是吴献忠还是坚持回到了农村。

回到农村后,她收到了很多朋友问候的信件,在这之中还有一些是向她表白的情书,这其中有一个人写的情深意切,并且锲而不舍,吴献忠慢慢被他感动。

在相处一段时间后,吴献忠决定和他结婚,刚开始两人的确有了一段幸福的日子,但没想到,丈夫当初对她表白的动机并不单纯。

丈夫想利用吴献忠,将他的农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吴献忠不同意,之后两人矛盾越来越大。

她的丈夫开始不上班,还对吴献忠进行打骂,吴献忠想到两人的儿子,忍了下来,但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无奈之下,吴献忠在1989年提出了离婚。

吴献忠自己带着儿子生活,家乡的人民对她依然很热情,表示可以帮她找一份新的工作。

知青岁月

吴献忠说,我的半辈子都给了农业,我离不开它了,于是她被分配到了一家公司做保管员,后来她成为了办公室主任,再后来又成为了经理。

几年后,吴献忠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辞去工作,自己创办了一家公司,公司的名字就叫做“知青”,或许这也是她对当初那段生活的纪念。

有人认为吴献忠被当初的错误决定所耽误,但是吴献忠并不后悔,她说衷心感谢当初的知青岁月。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发展滞后,尤其是农业产出严重不足,无法保证全国人民的基本用度。于是,毛主席便号召广大学生上山下乡,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农业发展,增加粮食收成,使中华民族早日摆脱饥荒,这批人被称为知青,苏昭和是其中一员。

苏昭和是天津人,父母均为工人,待遇相当不错,因此有条件支持他和大哥一起读书。大哥学习不用功,成绩平平,因为中考失利,上不了高中,只能进入 社会 闯荡。可他向来心高气傲,看不起基层工作,又因为能力不够找不到优渥工作,以至于快30岁了还一事无成。

1969年,苏昭和高中毕业,急需参加工作,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找到合适岗位,就要去外地插队。父母急在心里,向亲朋好友求助,最终成功申请到了发电厂工程师一职。大哥听说这件事后,便要父母将这个机会让给自己。这让父母犯了难,毕竟都是亲生骨肉,不能厚此薄彼。

思来想去,父母还是决定让大哥去发电厂工作,因为他到了成婚的年纪,有份体面的工作,更能吸引女孩子。苏昭和虽然心有不满,但他碍于亲情,也不好发作,只能逆来顺受。

当年12月,苏昭和接到街道办通知,要他去北大荒下乡插队,苏昭和二话没说,背起行囊便踏上了北行的火车。 此后苏昭和一直没有回过家,他觉得父母并不爱自己,偏心大哥,否则自己也不会在这荒滩野地里吃苦。

父母也觉得对不住苏昭和,时常写信给他,闻讯家长里短,苏昭和的回复往往只有寥寥几句话。1974年,母亲患上了恶疾,恐不久于人世,她想见苏昭和一面,大哥急忙写信给苏昭和,请他赶快回家一趟。

苏昭和这次没有推脱,急忙返回天津,见了母亲一面,满足了她最后的愿望。没过多久,母亲去世,苏昭和与大哥一起处理完丧事之后,又返回了北大荒。

苏昭和的室友名叫马万才,他喜欢同事王晓燕,但王晓燕并不喜欢他,所以拒绝了他的表白。马万才因此生出怨气,当他看到苏昭和与王晓燕关系比较亲密时,便向上级举报他们有不正当关系。

苏昭和与王晓燕立刻被停职调查,两人一再辩驳,最终洗脱了嫌疑,马万才则因为造谣生事,受到了严厉的处罚。正所谓否极泰来,经过这件事,苏昭和与王晓燕的关系更进一步,两人渐渐生出了情愫,成为恋人。

1978年,党中央下令召回知青,并恢复高考,让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接受更高级的教育。但苏昭和却没有返回天津,家里的老房子已经归大哥所有,他无处容身,还不如留在北大荒,至少这里有避风的墙和最爱的人。

当年年底,苏昭和与王晓燕结为夫妻,并很快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为了能让女儿以后能有更好的教育资源,苏昭和便写信给大哥,请求将女儿的户口落在他的名下。 大哥误以为苏昭和是想利用女儿来分老家的房子,坚决拒绝,父亲也对此事持反对态度,苏昭和非常生气,他觉得自己已经完全成了外人,于是跟家里断了联系。

1987年,苏昭和与王晓燕外出干活,将女儿放在家里玩耍,没想到女儿贪玩,跑去河边捉青蛙,结果失足溺死。失独让苏昭和痛苦万分,他甚至一度患上了抑郁症,好不容易才走出阴影,却又发现妻子得了肝癌。

苏昭和下定决心,倾家荡产也要为妻子治病,王晓燕却觉得这样是徒劳的,只会浪费金钱,所以没有选择住院,拿了一些药就回家了。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王晓燕依偎在苏昭和身边,用虚弱的口气恳求他在自己去世后,再找一个老伴,不要一个人孤单的生活。苏昭和没有依从王晓燕,他在王晓燕去世后,一直寡居。

平日里苏昭和靠打零工赚些生活费,加上低保户的补助,勉强够维持日常开销。有人问苏昭和快乐吗,苏昭和摇头:自从晓燕走了,我就不快乐了。

上山下乡在当时所处的环境下来看,是极为正确的,这一政策确实对农业发展有帮助。但随着时代发展,农业开始向机械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知青的作用就很有限了。党中央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便将他们召回城里,让他们上大学,学习更高的文化知识,将来为改革开放做贡献。如果苏昭和当年回了天津,考上了大学,说不定会过上更好的生活,可惜人生没有如果!

知青剧情分集剧情介绍

第1集

黑河的白桦林车站,站长杨秉奎带着老狗“老伴儿”严阵以待支援北大荒建设的知青大队伍。大雨滂沱中,载着大批知青的车子刚停下,赵天亮、沈力、杨一凡和王凯等男知青就因一语不合扭打在了一起。

第2集

哈尔滨女知青吴敏嘲笑周萍,认为上海姑娘就是娇弱,这番言论引起谢菲等上海女知青的不忿,吵了上来。赵天亮看到北大荒的知青齐勇等人正在吃力地抬油桶,热心地提议让女知青们带着行李和油桶坐马车回去,男知青们则继续步行回连队。

第3集

三个月后,赵天亮的家书寄到了家里。赵父赵母对小儿子的情况非常欣慰,但因此也越发地担忧起在陕北坡底村插队的大儿子赵曙光。

第4集

齐勇和孙敬文之间的恩怨总算是大白天下。当年齐勇和孙敬文的父亲是同一个工厂的工人,文革后,运动不断,齐父、孙父两位父亲分属在不同的派别,终日争吵不休,大人的恩怨影响到孩子,齐勇的弟弟齐伟和孙敬文的哥哥孙敬武平日见面就开战。

第5集

孙曼玲为了孙敬文去跟齐勇道谢,结果在谈话中,她发现这个齐勇竟然就是齐伟的哥哥。孙曼玲非常担心,向方婉之提出调队,方婉之耐心劝说后,才打消了她的念头。

第6集

赵天亮的话,解释了张靖严多年来的疑虑。赵曙光之所以无法兑现诺言,是因为他要去陕北坡底村照顾生病的冯晓兰,而原本按照规定,一家有一个孩子插队做知青就可以了,但赵天亮为了要替哥哥完成愿望,所以自愿申请来了北大荒。

第7集

杜主任来接李君婷出去玩两天,李君婷前脚刚走,关于冯晓兰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就终止了。而赵天亮的出现更是让冯晓兰又惊又喜,因为冯、赵两家关系亲厚,二人的感情一直和亲姐弟一样好。

第8集

大家都发现赵曙光和冯晓兰之间有点不对劲。赵曙光决定找冯晓兰解释他为什么亲了李君婷的事。赵曙光道歉了很久,好说歹说,总算让冯晓兰消气了。

第9集

赵天亮很内疚,觉得是自己连累张靖严丢了排长的职务,张靖严反过来安慰了他。赵天亮谈起自己在坡底村的所见所闻,十分感慨。

第10集

对于周萍的问题,梁喜喜表示必须坚持原则,她认为抛开组织上的决定不谈,让周萍留在七连,对其他同样出身的知青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第11集

周萍终于下定决心要走了,临走前她找方婉之告别。方婉之告诉周萍,自己也是资本家女儿出身,周萍很是吃惊。村里开始盖小学,知青们忙中不忘娱乐,徐进步当众表演了一段朗诵,结果惹来了吴敏批判。

第12集

梁喜喜的肺腑之言总算让周萍认清现实,决定在山东屯好好呆下来了。山东屯驻扎的姑娘中有三个还是周萍曾经的校友,大家对周萍的到来,都非常欢迎。

第13集

陕北坡底村。韩奶奶临终前把赵曙光叫到床前,希望知青们可以留在坡底村,建设村子,赵曙光代表其他知青含泪答应了。

第14集

陕北坡底村。王长河带着村民和知青对医生是又哀又求,想用鸡蛋来顶手术费,乡革委会驻医院的徐主任坚决不同意,不肯给赵曙光看病,坚持要把赵曙光送走。

第15集

北大荒。七连收割大豆的任务顺利完成,知青们在扛大豆的时候,搞了个比赛,一时间工作干劲十足。没有扛大豆经验的赵天亮逞强要背,结果摔了下来还洒了一地的豆子,担心他安危的张建业一气之下训了他一顿,还罚他去写检查。

第16集

赵曙光和武红兵就拖拉机的问题单独谈了一次话,赵曙光一番分析后,武红兵就算再多不舍,最终还是决定服从安排,找个机会把拖拉机卖个好价钱。

第17集

陕北坡底村。对于李君婷主动承认是违禁书籍的拥有者,老谋深算的杜主任其实是压根都不信的。杜主任和下属对坡底村发生的问题进行相应工作安排后,决定单独和李君婷谈谈。

第18集

赵父赵母收到赵天亮的来信,得知东北的知青们都得了个叫“雀盲眼”的病,一到晚上就看不清,他们都很担心赵天亮。此时的赵天亮因为身体不错,所以还没得上雀盲眼,但他正在风雪交加中和齐勇、孙敬文忙着搭电线杆子。

第19集

陕北坡底村。知青们总算见到了武红兵,大家表现上嘻嘻哈哈,但心里都很难受,尤其是李君婷,她很想帮助武红兵缺无能为力。

第20集

赵天亮支支吾吾地就是无法表白,孙敬文一下急了,一冲动就坐起来替赵天亮表白了。而周萍其实一直也喜欢赵天亮,听到表白后,感动得哭了。

第21集

北大荒。临别前周萍说了一番很奇怪的话,只有赵天亮懂她说的是什么意思。而对于依旧不能呆在兵团,周萍虽然觉得而遗憾,但已经能够欣然接受留在山东屯的事实了。

第22集

北大荒。孙敬文很希望赵天亮和周萍的爱情能开花结果,赵天亮也比较慎重地考虑了这个问题。留守的知青们都期盼着连队能早日弄到海带回来。

第23集

海边。吕东阳夫妇为了海带的事情四处奔走。比起在七连日子,知青们在海边的日子则悠闲得多,齐勇和孙曼玲还有七连的知青们,趁着难得的闲暇时光,在海边散步,谈人生理想。

第24集

海边。付正抽出每天中午午休时间去帮助李鸽的行为被高卫东拿来冷嘲热讽,高卫东认为付正和李鸽有暧昧,留下一番莫名其妙的话,七连的知青们都不知道他想说的是什么。

第25集

北大荒。面对孙曼玲的“威逼”,齐勇仍然没搞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孙曼玲说得越多,他就越是一头雾水。他想着反正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狠狠地亲了孙曼玲一下。

第26集

赵天亮还是每天去车站看周萍来了,但左等右等都没等到周萍,自己却发起了高烧,可把小旅馆的老板给急坏了。孙敬文安顿好了三个上海姑娘后,又去车站接了下一班火车回来的齐勇,为了避免麻烦,齐勇和大家约好,一会自称“于英”。

第27集

在回来的火车上,赵天亮问周萍愿不愿意嫁给他,这样就成为兵团的家属,周萍仍是不愿意拖累他。赵天亮很失落,但仍然尊重周萍的意愿。

第28集

赵父听说赵曙光和冯晓兰不顾他的反对,依旧在谈恋爱,非常冲动地吼出了绝对不允许儿子和黑五类的女人结婚的话,周萍听完后暗自神伤,留下一封信就独自回家了,赵天亮为此和赵曙光大吵一场,赵母也忍不住替儿子出声。

第29集

说服了赵父后,赵曙光和冯晓兰觉得更加幸福了。春梅看到赵曙光和冯晓兰之间的甜蜜,很羡慕他们之间的感情。赵曙光告诉赵天亮,他发觉武红兵和李君婷之间有了爱情的萌芽。

第30集

陕北坡底村。部队的人来接冯晓兰了,坡底村的人都忙着和冯晓兰依依不舍。牛川河表示今天就是来讨要坡底村的钱,不交钱就不让冯晓兰走。

第31集

赵天亮和赵父交流了陕北之行,气氛融洽,此时赵天亮收到电报,得知男一班有机会参与到边防巡逻队中,非常激动。赵父令其赶紧归队,好好为国效力。

第32集

尹续波和齐勇把男一班的知青们安顿好就回去了,他前脚刚走,沈力就拎着苏联老大哥送的两条小鱼拎回来了,他打算给知青们改善伙食。

第33集

边防。男一班的知青们都张罗着拍照,大家拉着周萍也拍了好几张照片,和乐融融。知青们在休息时间畅谈人生理想,齐勇想当好七连的“弼马温”,黄伟想要成为作家,沈力想要当画家,大家对未来都无限憧憬。

第34集

经过盘查,赵天亮发现原来前天晚上让知青们严阵以待的边境上的大动静都是这个放映员搞出来的。放映员解释自己前天喝醉酒,不小心走到了苏联境内,结果引起了苏联那边的警戒。

第35集

北大荒。直脾气的孙曼玲说做就做,她去河边向齐勇道歉后并勇敢表白,但事实上,齐勇对孙曼玲早也已经有意思了。二人表述衷情后,正式谈起了恋爱。

第36集

大雪封路,齐勇可能无法如期送粮食来。孙伟让大家紧着点吃,干粮不是很够了。等了几天,齐勇还是没来,知青们每日勒紧裤腰带省着吃的,日子过得比较艰苦。

第37集

齐勇的出现,让知青们高兴得是又唱又跳,大家决定放肆一回,喝酒庆祝有饭吃。酒足饭饱之时,娜嘉带着馅饼、果酱来了,还带来了它的主人--苏联一对老夫妻的感谢之意,知青们又是震惊、又是高兴、又是感动。

第38集

北大荒。对于这个结果,知青们心情都很复杂。孙曼玲想和齐勇一起上大学,而齐勇落选后其实挺失落的,但为了怕孙曼玲心里不好过,他表现得很是无所谓。

第39集

北大荒。从河边回来后,沈力的精神就开始不正常了。此时其他因为考场被砸而被连累丧失考试机会的考生们都跑来找沈力算账,男一班的人为了保护沈力,和他们扭打在了一起。

第40集

杨一凡和沈力一番坦诚对话后,沈力的情况好了很多,也听话了很多,不再像之前那样,突然思绪就飘远,琢磨一些奇怪的事情了。而从此照顾沈力的任务就落在了杨一凡身上。

第41集

因为“来北大荒六年了,第一次第一个割到了地头”这件值得高兴的事,让谢菲和徐进步的感情突飞猛进,二人开始暧昧。而此时一向健壮的尹续波在收割的时候昏倒了,被检查出来是胃癌,知青们都很伤心。

第42集

赵天亮把带来的东西分给了坡底村的人后,就匆匆地和周萍离开了。临走前,春梅很高兴地告诉赵天亮,自己和母亲商量好,不找到喜欢的人之前不会出嫁。

第43集

内蒙。孙敬文不小心撞见一群兵团女战士在河边洗澡,他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能躲在树丛里不动。结果被以蔡苗苗的姑娘为首的兵团女战士们发现了。

第44集

张建业再三强调知青们不要传谣。男一班的知青们还是在宿舍里谈论张靖严的打熊威风史,谈论张靖严的去向。杨一凡说起自己在北京也被抓了,但是是沈力拿着证明把自己救出来了。

第45集

北大荒。周萍,方婉之,谢菲,薛艳,汤洋洋,老耿头等从县里照完相回来的路上,碰上黑风口的林子着火,知青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救火行动中。

魂牵梦萦的地方,有一段人生的坎坷历程,人们都说那是蹉跎的岁月,任凭时光流逝而不叹息,已教年华虚度也不忏悔,时间不舍昼夜悄然而逝,大家却无动于衷,青春年华无端褪去,人们依然在所不惜。即便前程渺茫,依然契而不舍,毅然决然响应号召,踏进广阔天地里,扎根边陲,安心务农。青春年少,本该坐在学堂,悉心读书,追逐梦想那,在激情奔放的岁月,绽放光彩。然而,幻想太多,反而迷茫,憧憬遥远,人生无常,只会留下斑驳痕迹,心灵的创伤。

时过境迁,往事不堪回首,沧海已经变为桑田,天空似乎没有那么明亮,洱海不再那么宽阔,那些美好故事逐渐被人们遗忘,美好的愿望无法成为现实,心灵的归宿变为空谈。幸运的是,那段 历史 作为一笔精神财富,被世人认可和颂扬,并被镌刻在崭新的石碑上,记录在 历史 的典籍里,永远留在知青的心上。

离开学校的情景不能忘却,走进校园告别母校时的那种忧伤,至今依然思绪黯然。最后看一眼那漂亮的花坛,郁郁葱葱的石榴园,茂密的柏树林,在那里留有同学们漫步其中的脚印。漂亮的红房子,宽敞明亮的教室,从那里曾走出多少优秀的青年学生,光彩照人。大型足球场,标准篮球场,多功能礼堂,则是人们津津乐道,念念不忘的场所,多少文艺骨干, 体育 尖子,无不醉心于此并脱颖而出。如今,只能叹息,五年的高中学习生活就这样结束了,别了美丽校园!从此以后,校园里不再有学生,学校也不复存在。同学们要到广阔天地里去,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不再是从前的学生模样,成为广阔天地里的知识青年。事实也是如此,三年后,学校地址划拨给大型工厂,校园里的一切都消失在动荡的年代里。而这一代人,虚度十年光阴,不能再进学校读书,对继续深造算是彻底绝望。

知青启程离故乡,市民送行盼回还,怀揣宝书扎根去,风城儿女到宾川。五十多年前的这一幕令人难忘,是阴影无法消腿,也是伤痕难于抚平,亦是“知青” 情结,激动人心。融入自己生活的,不仅只是同窗校友,更是同甘共苦知青同伴,在人生的路上携手共进,在风风雨雨的历程中,如一条纽带,贯穿始终。

1968年的冬天是这几年来最难熬的,苍山上的千年凝雪寒气逼人,让人望而颤栗,没有昔日“银苍玉洱”的柔美,也没有“欲与天公试比高”那样的气魄。洱海的波涛汹涌激荡,剧烈地推动洪流,撞击堤岸掀起狂浪,涛声回荡在“百二山河”之间,不断地传向远处,消失在寂静的海边城市里。人们已经没有激情和兴趣,再去舞笔弄墨,指点江山了。年末岁尾,那些曾经在迭宕起伏的舞台上激情昂扬的风云人物,迷惘惶惑地仰天叹息,眼望着夕阳残雪余辉渐散,苍洱大地雾霭沉沉,忏悔人生无常,世态炎凉。 社会 上聪明过人的激进者,可能不曾想到,正是他们的极端行为,不仅让自己付出沉重代价,也让善良的人们饱受痛苦。普通老百姓依然战战兢兢度日,不知所终,任凭江风寺刮来的西风,呼号着卷起泥沙,在荒凉的堤埂上盘旋廻荡,感受曾经的风城怒火冲击带来的不安。最潇洒的是学生,一群不受约束的宠儿,他们尚不知道,一场风雨即将来临。

新年刚过,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还没缓过神来,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大家又一次承受巨大的压力,下关中学的学生要下乡落户。这件事触动人们的心灵,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大事,无论怎样理解,总会拨动每个人的神精。虽然最高指示早已传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并深入人心,毕竟是抽象条文,不能消除学生和家长心中的疑团。当大局已定,方案浮出,边陲小镇才沸腾起来,标语口号,横幅彩旗,文件告示遍布大街小巷,媒体报刊无线广播发布消息,催促人们表态并积极行动。各路队伍开进校园,多方人士逐级宣讲,学生向组织表明决心,坚决下乡落户,家长给单位诉说自己的希望,支持儿女到农村去,不拖其后腿。从最高指示发布,到学生启程上路,个把月的时间,一切就绪。决策者筹划定案,执行人特事速办,家长顾全大局,学生毅然决断,风城儿女满怀豪情到农村去,在那里插队落户,扎根安家。

老高三,老高二的同学,年龄偏大,顾虑重重,曾经栉风沐雨纵横天下,资格老,阅历深,见过世面看得远,大多数人忧心忡忡,深感前程黯淡。老初一,老初二的学生,风华正茂,胆气横生,有冉冉初升的朝阳焕发出的灵气,具备英武后生擎执乾坤的胆识。这批同学无忧无虑过日子,欢天喜地下农村,自信前途光明。

1969年1月19日,是一个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这一天,下关中学九百多位同学,聚集在灯光球场,举行声势浩大的誓师大会。迎着火辣辣的太阳,背着行装,揣着红宝书,向毛主席像宣誓,到农村去,到广阔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铮铮誓言在古城上空久久廻荡。从这个时刻起,学生变成了知青,虽然没有本质的改变,却是梦幻般的走向 社会 ,来到自己不曾想去城里人不愿意去的地方,终究会让世人不能理解,因为从这个时候开始,美丽的下关中学校园里再也见不到学生的身影,也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了,有人忧伤,有人叹息。 “知识青年”应该是炫耀于世间的光环,是曾经接受过学校的系统教育,有知识的年轻人。不言而喻,“知青” 应该是绚丽而亲切的称谓,然而, 历史 的诠释却很是无情,任何表白和论述都是不能说清楚的。

看着激昂喧嚣的场景,面对噙泪送行的人群,同学们热血沸腾,浩然正气油然而生,愤然摔开臂膀,徒步而行,离开纷乱的小城,踏上平坦的大道,走进广阔天地里,没有大作为,誓不回头。

宾川毗邻下关,一百二十里路程,坐车或步行,往来都很方便。往年,沿途荒凉的村子,袅无人迹的乱石岗,随时都有塌方危险的弹石车路,冷清寂静,除货车时有通行外,旅客寥寥无几。1969年1月19日,下关中学的知青到宾川下乡插队落户,从此后,这条沿着陡峭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的山路,就成了知青的坎坷路。

从下关徒步而行的九百多名知青,中途要在旧时的驿站排营住宿,在这里稍事休息,寻找人生初为知青的感觉。出发时下关灯光球场喧嚣的情景始终留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抹不掉的阴影时常困扰自己,让人们郁闷难受。弹丸之地接纳有限,荒山僻野,村子不大,住宿简陋,房舍狭窄矮小,鼠乱虫害带来的烦恼,使大家彻夜难眠。容不得委屈,受不住束缚,娇惯的宠儿,怎么能经受得住无端的折磨。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同学们住的是宽大的宿舍,喝的是甘甜的泉水,生活无忧无虑,没有一切烦恼。过惯了舒适生活的青年学生,突然间来到鸡鸣犬吠的陌生之地,极大的反差,失落的伤感,让郁闷的人更加痛苦,让懦弱者惊魂不定。

此生不遇,百年难求,浓情厚意,彪炳千秋,踏进宾川县城,贫下中农欢迎知识青年的隆重场面,感人至深。牛井小镇车水马龙,锣鼓喧天,彩旗飞舞,欢迎的人流绵延数里。 “欢迎知识青年到农村安家落户”,巨幅大的红布标,有的悬挂在高高的门额两头,有的飘浮在村旁路口的大椿树上。中心地段民居的屋檐墙柱贴满欢迎的标语口号,街坊集市一片红。男女老幼闻风而动,走向街头瞻望翘首,等待知青的到来。

步行的知青队伍疲惫不堪,迈着沉重的脚步来到这里,看着这一幕,眼前一亮,舒眉展眼,激动万分,身体的劳累倾刻消退,心中的忧郁逐渐缓解。老练的车夫驾驭马车,守候在路旁,静静地等待知青的到来,要把他们送向四面八方。驾着牛车的慈祥老农,朴实的赶马汉子,忙着搬运行李,让刚刚步行而来的知青,卸去负担,便于轻松上路。妇女们牵儿带女,欢天喜地,穿梭在人群中寻找本村的插队人。年轻人高兴地端祥自己的新伙伴,想着与未来的玩友如何共享快乐。小学生则四处游走物色未来的老师,寄托希望的梦想。因为知青的到来,广阔天地里一片繁忙,此景此情终生难忘。

走进广阔天地,迈出人生涉世第一步,接受 社会 考验,承受生活的磨炼。初入农家,踏进农民的屋里,体验农村的家庭生活。陌生的村落,到处是纵横交错的小路,碎石小路穿过村子并延伸到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骡马牛羊随处可见,鸡犬相闻,炊烟袅袅,传统的乡村,景象,浓郁的农村生活,履历在身边。村外是宽阔的田野,纵横交错的田埂与水塘沟渠交汇互通,人们走在畴田之间,劳作耕耘,农民的生活就与这片土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鳞次栉比的房屋沿山坡而建,茅草屋顶,厚实的版墙,横梁竖柱粗壮,木门垂帘,窗棂薄纱,冬暖夏凉。生活在这里的贫下中农,一辈子厮守在这片热土地上,有遮风避雨的房屋,顺心如意,生活美满。

知青来到这里,正值是隆冬时节,暖暖的太阳照耀在高高的石台阶上,人们蹲靠在泥墙角落晒太阳聊天,坐在石台阶上悠闲自在。眼前是农闲时期,田间少农活,小麦拔节蚕豆扬花时节,清淤疏浚 ,筑塘开渠,为大春育苗做准备。今年春早麦已绿,去岁秋晚谷仍黄,门前藕塘蛙声噪,篱旁畦田豆花香。春节前的广黄村,迎来了三十多位知识青年,四百多人的村子,有条件接纳这些知青。

回忆往事,记忆最深的是那条纳西河,在村子的东边边流淌不息。虽然河水不深,没有浩瀚的气势,也没有汹涌的波涛,浅浅的水域却把广黄与力角坝子隔断开,成为闭塞一隅的世外桃园。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鸡足山麓那支余脉赋与的灵气,上天赐给广黄人的福缘,民风淳朴而焕发的凝聚力,使得生活在这里的人能自豪地说,这里是力角最富庶的地方,这里的农民不愁吃不愁穿。正是这一条激不起浪花的小河,才让这片红土地生机盎然,傍水而居是人们的最佳选择,依山傍水更是风水宝地。凡是在那里生活过那一代人,那种满足感让十里八乡的人羡慕不已。在自己人生的历程中,这段知青生活,只是短暂的两三年,留下的印象很清晰。无论生活物资如何困乏,知青生活还是有保障的,农民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经过那段时期身体的锻炼和心志的磨砺,都有太多的感慨,要有感恩的心,感谢接纳我们的人,那些醇朴厚道的农村人。

走进 社会 生活,来到县城最北端的苦寒之地,这里应该是农村的底层。都是吃苦耐劳的农民,热情好客的热心人,他们情谊深厚,为知青插队接受“再教育”,甘于奉献,竭尽全力,让这批青年学生,找到了家的感觉。走进生活,踏进村庄,走家串户,了解农村和农民的生活、生产境况,风土人情,切身体会农村的贫乏,精神文化生活的枯燥,体验“盘中餐”是如何来之不易。

鸡足山麓涉水浅,纳溪河畔扎根深,闲坐田头沾露水,漫步集市着泥尘。这就是知青生活的写照,没有忧伤和悲愁,感受到的是广阔天地里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涓涓流淌溪水,地头田间劳动者的欢歌笑语。偏僻一隅广黄村,依山伴水热土地,鸡足山的清泉滋润着这片肥沃的土地。纳西河从村前缓缓流过,两岸水田,山坡旱地,是村民赖以生存的根基,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的农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勤俭持家,不畏劳苦,建造自己的美好家园。天道酬勤,不负苦心,富庶宜居的村子在力角地区让人们羡慕不已。

广黄村有四个生产队,居住四百多人的大村庄,庭院宽敞,瓦房高起,茅屋连片,村民自给自足,这样的地方适合接纳知青。一个班三十多人被安排在这里也很合适,都是同班学相识的同学,共同在一个村子里劳动和生活,大家都满意,理想的插队处,知青的新家。七、八个人一组,分配到一个生产队,吃饭各自到殷实人家里,一日三餐坐在堂屋与户主及家人同桌吃饭,无须操劳,不必付出,暖意融融。住宿则在生产队的公房,瓦房楼阁,避风向阳,宽敞明亮,休息 娱乐 ,无忧无虑。当年的同窗学友,如今又在一块儿生活劳动,日出而作日落歇息,田间地头能见到大家耕耘的身影,村口路边能听得到同学们愉快歌声,看得见在一条路上奔走的人群。大家朝夕相伴,和睦相处,行路相遇打个招呼,闲暇时聚在一起抽烟喝酒,看书读报,叙旧聊天,每天都能见面,每天都有话题。

1969年的春节来得实在太晚了,二月中旬才过大年三十,才安顿好了的知青要回家过春节。两地客运站拥挤不堪,人们手执往来通行证,守候在售票窗口,焦急万分,不何时才能登车启程。初入农家才一个月左右,还没找到当知青的感觉,同学们又要回家,实在有些急促。来时浩浩荡荡徒步而行,到达牛井的当天,随即便分散到生产队,不知到回家的路在哪里。过年了,同学们这才又聚集到牛井,小小的客运站怎么能融纳得下这么多人呢?回家心切,心里都没底,没有耐心也不愿耗费时间的人,干脆徒步行走。这是一条迷茫而曲折,险峻又荒凉的路,看不到绿草只有黄沙弥漫,没有树林到处乱石嶙峋,干旱贫瘠满目凄凉。

奔走在这条路上的,有思乡念旧的知青,有牵肠挂肚的家长,近在咫尺,却是山高水深,海阔茫茫,层层阻隔,寸步难行。老人常惦念,故人久寄怀,知心朋友百般眷顾,人世间的诸多 情感 都在这里衍绎。知青启程,举步艰难,广阔天地不是温柔之乡,虚无飘渺的幻想,不切实际行为,只会给自己增添烦恼。这里是脚踏实地的躬耕之地,有人称之为炼狱,也有人认为是修身齐家的启蒙学校,无论怎样,这里是大有作为的地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474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2
下一篇2024-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