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剑飘逸的词语

描写剑飘逸的词语,第1张

1求关于剑的诗词,潇洒飘逸的

古风 唐·李白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古风 唐·李白

秦皇按宝剑,赫怒震威神。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征卒空九宇,作桥伤万人。但求蓬岛药,岂思农鳸春。力尽功不赡,千载为悲辛。

古风 唐·李白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苍榛蔽层丘,琼草隐深谷。凤鸟鸣西海,欲集无珍木。鸒斯得所居,蒿下盈万族。晋风日已颓,穷途方恸哭。

古风 唐·李白

越客采明珠,提携出南隅。清辉照海月,美价倾皇都。献君君按剑,怀宝空长吁。鱼目复相哂,寸心增烦纡。

古风 唐·李白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风胡灭已久,所以潜其锋。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

相和歌辞·胡无人行 唐·李白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胡无人,汉道昌。

杂曲歌辞·白马篇 唐·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酒后竞风彩,三杯弄宝刀。杀人如翦草,剧孟同游遨。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万战场,匈奴尽波涛。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杂曲歌辞·侠客行 唐·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2形容剑客的诗句

1 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汉乐府《陌上桑》

2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隋·卢思道《从军行》

3 剑是一夫用,书能知姓名。——唐·李白《悲歌行》

4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唐·李白《白马篇》

5 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唐·李白《陈情赠友人》

6 倚剑增浩叹,扪襟还自怜。——唐·李白《郢门秋怀》

7 宝书玉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唐·李白《猛虎行》

8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纹金鞞靫。——唐·李白《北风行》

9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唐·王维《老将行》

10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11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唐·令狐楚《少年行》

12 闪灼虎龙神剑飞,好凭身事莫相违。——唐·吕岩《绝句》

13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宋·陆游《三月二十七日夜醉中作》

14 叹防身一剑,壮图濩落,建侯万里,老境相将。——宋·刘克庄《沁园春》

15 丈夫儿,倚天剑,切云冠。——金·元好问《水调歌头》

16 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明·高启《岳王墓》

3形容飘逸的成语

鸾飘凤泊 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丰姿绰约 丰姿:风姿,风度姿态。绰约:柔美的样子。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神采飘逸。同“丰神绰约”。

风流蕴藉 蕴藉:平和宽厚,含蓄内秀。形容人风雅潇洒,才华横溢。也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

凤泊鸾漂 飘、泊:随流飘荡。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鹄峙鸾翔 形容笔势挺拔而飘逸。

惊才风逸 指惊人的才华像风飘逸。

林下风度 称颂妇女娴雅飘逸的风采。

鸾翱凤翥 比喻字体飘逸,笔势飞动。

4描写舞剑的词或短语,不要古文

陈氏太极剑49势

1、单剑起势 2、朝阳剑 3、仙人指路 4、青龙出水

5、护膝剑 6、闭门势 7、青龙出水 8、翻身下劈剑

9、青龙转身 10、斜飞 11、展翅点头 12、拨草寻蛇

13、金鸡独立 14、仙人指路 15、盖拦势 16、古树盘根

17、饿虎扑食 18、青龙摆尾 19、倒倦肱 20、野马跳涧

21、白蛇吐信 22、乌龙摆尾 23、钟馗仗剑 24、罗汉降龙

25、黑熊翻背 26、燕子啄泥 27、白蛇吐信 28、斜飞

29、鹰熊斗智 30、燕子啄泥 31、摘星换斗 32、海底捞月

33、仙人指路 34、凤凰点头 35、燕子啄泥 36、白蛇吐信

37、斜飞 38、左托千斤 39、右托千斤 40、燕子啄泥

41、白猿献果 42、落花流水 43、上下斜刺 44、斜飞

45、哪叱探海 46、怪蟒翻身 47、韦驮献杵 48、磨盘剑

49、单剑收势

5描写剑客的词语

《剑客》 唐· 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大意用十年的功夫来磨励这把宝剑,霜雪般锋利的剑刃还没试验过。我今日把它亮出来摆在您面前,请告诉我谁遇到了不公平的事? 赏析 贾岛诗思奇僻。

这首《剑客》却率意造语,直吐胸臆,给人别具一格的感觉。诗题一作《述剑》。

诗人以剑客的口吻,着力刻画“剑”和“剑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写自己兴利除弊的政治抱负。 这是一把什么样的剑呢?“十年磨一剑”,是剑客化了十年工夫精心磨制的。

侧写一笔,已显出此剑非同一般。接着,正面一点:“霜刃未曾试。”

写出此剑刃白如霜,闪烁着寒光,是一把锋利无比却还没有试过锋芒的宝剑。说“未曾试”,便有跃跃欲试之意。

现在得遇知贤善任的“君”,便充满自信地说:“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今天将这把利剑拿出来给你看看,告诉我,天下谁有冤屈不平的事?一种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跃然纸上。 显然,“剑客”是诗人自喻,而“剑”则比喻自己的才能。

诗人没有描写自己十年寒窗,刻苦读书的生涯,也没有表白自己出众的才能和宏大的理想,而是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自己的意想,含而不露地融入“剑”和“剑客”的形象里。这种寓政治抱负于鲜明形象之中的表现手法,确是很高明的。

全诗思想性与艺术性绾合得自然而巧妙。语言平易,诗思明快,显示了贾岛诗风的另外一种特色。

侠客行① -李白 赵客缦胡缨②,吴钩霜雪明③。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④。

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⑤。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⑥,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⑦。

三杯吐然诺, 五岳倒为轻⑧。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⑨。

救赵挥金锤, 邯郸先震惊⑩。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 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⑾。

注释: ①这是一首描写和歌颂侠客的古体五言诗,是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中的一首。行,这里不是行走的行,而是歌行体的行,等于说“侠客的歌”。

②赵客,燕赵之地的侠客。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好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缦,没有花纹。

胡缨,古时将北方少数民族通称为胡;缨,系冠帽的带子。缦胡缨,即少数民族做工粗糙的没有花纹的带子。

这句写侠客的冠带。 ③吴钩,宝刀名。

霜雪明,谓宝刀的锋刃像霜雪一样明亮。 ④飒沓,群飞的样子,形容马跑得快。

⑤这两句原自《庄子·说剑》:“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这里是说侠客剑术高强,而且勇敢。

⑥信陵,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为人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三千余人。 ⑦朱亥、侯嬴都是信陵君的门客。

朱本是一屠夫,侯原是魏国都城大梁东门的门官,两人都受到信陵君的礼遇,都为信陵君所用。炙,烤肉。

啖,吃。啖朱亥,让朱亥来吃。

⑧这两句说,几杯酒下肚(古诗文中,三、九常是虚指)就作出了承诺,并且把承诺看得比五岳还重。 ⑨素霓,白虹。

古人认为,凡要出现不寻常的大事,就会有不寻常的天象出现,如“白虹贯日”。这句意思是,侠客重然诺、轻死生的精神感动了上天。

也可以理解为,侠客这一承诺,天下就要发生大事了。这样与下文扣得更紧。

⑩这两句是说的朱亥锤击晋鄙的故事。信陵君是魏国大臣,魏、赵结成联盟共同对付秦国,这就是连横以抗秦。

信陵君是积极主张连横的。邯郸,赵国国都。

秦军围邯郸,赵向魏求救。魏王派晋鄙率军救赵,后因秦王恐吓,又令晋鄙按兵不动。

这样,魏赵联盟势必瓦解。信陵君准备亲率家丁与秦军一拼,去向侯嬴辞行(实际是试探侯嬴),侯不语。

信陵君行至半路又回来见侯嬴。侯笑着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

于是为信陵君设计,串通魏王宠姬,盗得虎符,去到晋鄙军中,假托魏王令代晋鄙领军。晋鄙生疑,朱亥掏出40斤重的铁锥,击毙晋鄙。

信陵君遂率魏军进击秦军,解了邯郸的围。 ⑾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任校刊工作。

书阁下,意即写入正史。《太玄经》是扬雄写的一部哲学著作。

结合全文,这两句的意思应该是希望写史的人把侠客的功绩记下来流传后世。 赏析: 李白这一首《侠客行》古风,抒发了他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描写侠客的外貌,第二个四句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藏。第三个四句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来进一步歌颂侠客,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

侠客得以结识明主,明主借助侠客的勇武谋略去成就一番事业,侠客也就功成名就了。最后四句表示,即使侠客的行动没有达到目的,但侠客的骨气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逊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写史的人应该为他们也写上一笔。

有人认为这首《侠客行》仅仅是写朱亥、侯嬴,是不对的。前八句写的侠客的形象就与朱、侯两人不符。

朱并不会剑术,而是力气大、勇敢。侯主要是智谋取胜。

一句“闲过信陵饮”不过是将侠客与信陵君这样的“明君”联系起来罢了,因朱、侯都不是以这种方式结识信陵君的。李白正是想结识像信陵君这样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

6形容剑快的词语有哪些

形容剑快的词语有:一箭双雕、蹑影追风、势如破竹、刀光剑影、追风蹑景等。

1 一箭双雕yī jiàn shuāng diāo :

释义: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造句:他想了好久,终于想出了一个一箭双雕的主意。

2 蹑影追风niè yǐng zhuī fēng:

释义:形容速度极快。

造句:从土著人的角度看见,只见铺天盖地的脚影以一种蹑影追风的速度向着大水延兽冲击着。

3 势如破竹shì rú pò zhú :

释义: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造句:我军势如破竹,很快攻占了南京。

4 刀光剑影dāo guāng jiàn yǐng :

释义:隐约显现出刀剑的闪光和影子。形容环境充满了凶险的气氛。

造句:这部武打片在一片刀光剑影中结束了。

5 追风蹑景zhuī fēng niè jǐng :

释义:形容速度极快。

造句:为了追赶逃敌,我骑兵部队纵辔加鞭,如追风蹑景一般向大漠深处驰去。

  李白诗全集

  --------------------------------------------------------------------------------

  卷一百六十一

  卷161_1 「古风」李白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螮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晖。浮云隔两曜,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昔是今已非。桂蠹花不实,天霜下严威。

  沈叹终永夕,感我涕沾衣。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巿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凤飞九千仞,五章备彩珍。衔书且虚归,空入周与秦。

  横绝历四海,所居未得邻。吾营紫河车,千载落风尘。

  药物秘海岳,采铅青溪滨。时登大楼山,举手望仙真。

  羽驾灭去影,飙车绝回轮。尚恐丹液迟,志愿不及申。

  徒霜镜中发,羞彼鹤上人。桃李何处开,此花非我春。

  唯应清都境,长与韩众亲。

  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

  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不笑亦不语,冥栖在岩穴。

  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粲然启玉齿,授以炼药说。

  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仰望不可及,苍然五情热。

  吾将营丹砂,永与世人别。

  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

  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

  虮虱生虎鹖,心魂逐旌旃。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

  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

  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

  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

  我欲一问之,飘然若流星。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

  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意气人所仰,冶游方及时。

  子云不晓事,晚献长杨辞。赋达身已老,草玄鬓若丝。

  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

  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

  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

  吾当乘云螭,吸景驻光彩。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

  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

  清风洒六合,邈然不可攀。使我长叹息,冥栖岩石间。

  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观变穷太易,探元化群生。

  寂寞缀道论,空帘闭幽情。驺虞不虚来,鸑鷟有时鸣。

  安知天汉上,白日悬高名。海客去已久,谁人测沉冥。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

  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

  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

  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

  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鹤举,千里独裴回。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

  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风胡灭已久,所以潜其锋。

  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

  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我愿从之游,未去发已白。

  不知繁华子,扰扰何所迫。昆山采琼蕊,可以炼精魄。

  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

  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

  鸡鸣海色动,谒帝罗公侯。月落西上阳,馀辉半城楼。

  衣冠照云日,朝下散皇州。鞍马如飞龙,黄金络马头。

  行人皆辟易,志气横嵩丘。入门上高堂,列鼎错珍羞。

  香风引赵舞,清管随齐讴。七十紫鸳鸯,双双戏庭幽。

  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

  黄犬空叹息,绿珠成衅仇。何如鸱夷子,散发棹扁舟。

  西岳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泣与亲友别,欲语再三咽。

  勖君青松心,努力保霜雪。世路多险艰,白日欺红颜。

  分手各千里,去去何时还。在世复几时,倏如飘风度。

  空闻紫金经,白首愁相误。抚己忽自笑,沉吟为谁故。

  名利徒煎熬,安得闲余步。终留赤玉舄,东上蓬莱路。

  秦帝如我求,苍苍但烟雾。

  郢客吟白雪,遗响飞青天。徒劳歌此曲,举世谁为传。

  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吞声何足道,叹息空凄然。

  秦水别陇首,幽咽多悲声。胡马顾朔雪,躞蹀长嘶鸣。

  感物动我心,缅然含归情。昔视秋蛾飞,今见春蚕生。

  袅袅桑柘叶,萋萋柳垂荣。急节谢流水,羁心摇悬旌。

  挥涕且复去,恻怆何时平。

  秋露白如玉,团团下庭绿。我行忽见之,寒早悲岁促。

  人生鸟过目,胡乃自结束。景公一何愚,牛山泪相续。

  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人心若波澜,世路有屈曲。

  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不采芳桂枝,反栖恶木根。

  所以桃李树,吐花竟不言。大运有兴没,群动争飞奔。

  归来广成子,去入无穷门。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竟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燕赵有秀色,绮楼青云端。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

  常恐碧草晚,坐泣秋风寒。纤手怨玉琴,清晨起长叹。

  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鸾。

  容颜若飞电,时景如飘风。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华鬓不耐秋,飒然成衰蓬。古来贤圣人,一一谁成功。

  君子变猿鹤,小人为沙虫。不及广成子,乘云驾轻鸿。

  三季分战国,七雄成乱麻。王风何怨怒,世道终纷拏。

  至人洞玄象,高举凌紫霞。仲尼欲浮海,吾祖之流沙。

  圣贤共沦没,临歧胡咄嗟。

  玄风变太古,道丧无时还。扰扰季叶人,鸡鸣趋四关。

  但识金马门,谁知蓬莱山。白首死罗绮,笑歌无时闲。

  绿酒哂丹液,青娥凋素颜。大儒挥金椎,琢之诗礼间。

  苍苍三株树,冥目焉能攀。

  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

  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

  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蓐收肃金气,西陆弦海月。秋蝉号阶轩,感物忧不歇。

  良辰竟何许,大运有沦忽。天寒悲风生,夜久众星没。

  恻恻不忍言,哀歌逮明发。

  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

  凭陵随海运,燀赫因风起。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

  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

  功成无所用,楚楚且华身。大雅思文王,颂声久崩沦。

  安得郢中质,一挥成斧斤。

  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

  直木忌先伐,芳兰哀自焚。盈满天所损,沉冥道为群。

  东海沉碧水,西关乘紫云。鲁连及柱史,可以蹑清芬。

  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

  精诚有所感,造化为悲伤。而我竟何辜,远身金殿傍。

  浮云蔽紫闼,白日难回光。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

  古来共叹息,流泪空沾裳。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凤饥不啄粟,所食唯琅玕焉能与群鸡,刺蹙争一餐。

  朝鸣昆丘树,夕饮砥柱湍。归飞海路远,独宿天霜寒。

  幸遇王子晋,结交青云端。怀恩未得报,感别空长叹。

  朝弄紫沂海,夕披丹霞裳。挥手折若木,拂此西日光。

  云卧游八极,玉颜已千霜。飘飘入无倪,稽首祈上皇。

  呼我游太素,玉杯赐琼浆。一餐历万岁,何用还故乡。

  永随长风去,天外恣飘扬。

  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宜与海人狎,岂伊云鹤俦。

  寄形宿沙月,沿芳戏春洲。吾亦洗心者,忘机从尔游。

  周穆八荒意,汉皇万乘尊。*乐心不极,雄豪安足论。

  西海宴王母,北宫邀上元。瑶水闻遗歌,玉怀竟空言。

  灵迹成蔓草,徒悲千载魂。

  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草木有所托,岁寒尚不移。

  奈何夭桃色,坐叹葑菲诗。玉颜艳红彩,云发非素丝。

  君子恩已毕,贱妾将何为。

  八荒驰惊飙,万物尽凋落。浮云蔽颓阳,洪波振大壑。

  龙凤脱罔罟,飘摇将安托。去去乘白驹,空山咏场藿。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

  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斗鸡金宫里,蹴踘瑶台边。

  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当途何翕忽,失路长弃捐。

  独有扬执戟,闭关草太玄。

  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偶蒙东风荣,生此艳阳质。

  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

  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飋

  秦皇按宝剑,赫怒震威神。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

  征卒空九宇,作桥伤万人。但求蓬岛药,岂思农鳸春。

  力尽功不赡,千载为悲辛。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由来紫宫女,共妒青蛾眉。归去潇湘沚,沉吟何足悲。

  宋国梧台东,野人得燕石。夸作天下珍,却哂赵王璧。

  赵璧无缁磷,燕石非贞真。流俗多错误,岂知玉与珉。

  殷后乱天纪,楚怀亦已昏。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

  比干谏而死,屈平窜湘源。虎口何婉娈,女媭空婵媛。

  彭咸久沦没,此意与谁论。

  青春流惊湍,朱明骤回薄。不忍看秋蓬,飘扬竟何托。

  光风灭兰蕙,白露洒葵藿。美人不我期,草木日零落。

  战国何纷纷,兵戈乱浮云。赵倚两虎斗,晋为六卿分。

  奸臣欲窃位,树党自相群。果然田成子,一旦杀齐君。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苍榛蔽层丘,琼草隐深谷。

  凤鸟鸣西海,欲集无珍木。鸒斯得所居,蒿下盈万族。

  晋风日已颓,穷途方恸哭。

  齐瑟弹东吟,秦弦弄西音。慷慨动颜魄,使人成荒*。

  彼美佞邪子,婉娈来相寻。一笑双白璧,再歌千黄金。

  珍色不贵道,讵惜飞光沉。安识紫霞客,瑶台鸣素琴。

  越客采明珠,提携出南隅。清辉照海月,美价倾皇都。

  献君君按剑,怀宝空长吁。鱼目复相哂,寸心增烦纡。

  羽族禀万化,小大各有依。周周亦何辜,六翮掩不挥。

  愿衔众禽翼,一向黄河飞。飞者莫我顾,叹息将安归。

  我到巫山渚,寻古登阳台。天空彩云灭,地远清风来。

  神女去已久,襄王安在哉。荒*竟沦替,樵牧徒悲哀。

  恻恻泣路歧,哀哀悲素丝。路歧有南北,素丝易变移。

  万事固如此,人生无定期。田窦相倾夺,宾客互盈亏。

  世途多翻覆,交道方嶮巇斗酒强然诺,寸心终自疑。

  张陈竟火灭,萧朱亦星离。众鸟集荣柯,穷鱼守枯池。

  嗟嗟失权客,勤问何所规。

  卷一百六十二

  卷162_1 「远别离」李白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

  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

  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云凭凭兮欲吼怒,

  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或言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联绵皆相似,

  重瞳孤坟竟何是。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

  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

  竹上之泪乃可灭。

  卷162_2 「公无渡河」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被发之叟狂而痴,

  清晨临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

  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卷162_3 「蜀道难」李白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

  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卷162_4 「梁甫吟」李白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

  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

  当年颇似寻常人。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

  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

  何况壮士当群雄。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傍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白日不照吾精诚,

  杞国无事忧天倾。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智者可卷愚者豪,

  世人见我轻鸿毛。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梁甫吟,梁甫吟,

  声正悲。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风云感会起屠钓,

  大人zj屼当安之。

  卷162_5 「乌夜啼」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

  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卷162_6 「乌栖曲」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

  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卷162_7 「战城南」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

  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烽火然不息,

  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

  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卷162_8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卷162_9 「行行游且猎篇」李白

  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将游猎夸轻趫。

  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骄。金鞭拂雪挥鸣鞘,

  半酣呼鹰出远郊。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鶬迸落连飞髇

  海边观者皆辟易,猛气英风振沙碛。儒生不及游侠人,

  白首下帷复何益。

  卷162_10 「飞龙引二首」李白

  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黄金,

  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宫中彩女颜如花。

  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登鸾车,侍轩辕,

  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

  后宫婵娟多花颜,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

  造天关,闻天语,长云河车载玉女。载玉女,过紫皇,

  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后天而老凋三光。

  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

  卷162_11 「天马歌」李白

  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嘶青云,振绿发,

  兰筋权奇走灭没。腾昆仑,历西极,四足无一蹶。

  鸡鸣刷燕晡秣越,神行电迈蹑慌惚。天马呼,飞龙趋,

  目明长庚臆双凫。尾如流星首渴乌,口喷红光汗沟朱。

  曾陪时龙蹑天衢,羁金络月照皇都。逸气棱棱凌九区,

  白璧如山谁敢沽。回头笑紫燕,但觉尔辈愚。天马奔,

  恋君轩,駷跃惊矫浮云翻。万里足踯躅,遥瞻阊阖门。

  不逢寒风子,谁采逸景孙。白云在青天,丘陵远崔嵬。

  盐车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伯乐翦拂中道遗,

  少尽其力老弃之。愿逢田子方,恻然为我悲。

  虽有玉山禾,不能疗苦饥。严霜五月凋桂枝,

  伏枥衔冤摧两眉。请君赎献穆天子,犹堪弄影舞瑶池。

  卷162_12 「行路难三首」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

  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烂草,

  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

  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卷162_13 「长相思」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卷162_14 「上留田行」李白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一鸟死,百鸟鸣。

  一兽走,百兽惊。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交柯之木本同形,

  东枝憔悴西枝荣。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卷162_15 「春日行」李白

  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佳人当窗弄白日,

  弦将手语弹鸣筝。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因出天池泛蓬瀛,楼船蹙沓波浪惊。三千双蛾献歌笑,

  挝钟考鼓宫殿倾,万姓聚舞歌太平。我无为,人自宁。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輧。帝不去,留镐京。

  安能为轩辕,独往入窅冥。小臣拜献南山寿,

  陛下万古垂鸿名。

  卷162_16 「前有一樽酒行二首」李白

  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落花纷纷稍觉多,

  美人欲醉朱颜酡。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

  君起舞,日西夕。当年意气不肯平,白发如丝叹何益。

  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催弦拂柱与君饮,

  看朱成碧颜始红。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笑春风,

  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

  卷162_17 「夜坐吟」李白

  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冰合井泉月入闺,

  金缸青凝照悲啼。金缸灭,啼转多。掩妾泪,听君歌。

  歌有声,妾有情。情声合,两无违。一语不入意,

  从君万曲梁尘飞。

  卷162_18 「野田黄雀行」李白

  游莫逐炎洲翠,栖莫近吴宫燕。吴宫火起焚巢窠,

  炎洲逐翠遭网罗。萧条两翅蓬蒿下,纵有鹰鹯奈若何。

  卷162_19 「箜篌谣」李白

  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贵贱结交心不移,

  唯有严陵及光武。周公称大圣,管蔡宁相容。

  汉谣一斗粟,不与淮南舂。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从。

  他人方寸间,山海几千重。轻言托朋友,对面九疑峰。

  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管鲍久已死,何人继其踪。

  卷162_20 「雉朝飞」李白

  麦陇青青三月时,白雉朝飞挟两雌。锦衣绣翼何离褷,

  犊牧采薪感之悲。春天和,白日暖。啄食饮泉勇气满,

  争雄斗死绣颈断。雉子班奏急管弦,倾心酒美尽玉碗。

  枯杨枯杨尔生稊,我独七十而孤栖。弹弦写恨意不尽,

  瞑目归黄泥。

  卷162_21 「上云乐」李白

  金天之西,白日所没。康老胡雏,生彼月窟。巉岩容仪,

  戍削风骨。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

  华盖垂下睫,嵩岳临上唇。不睹诡谲貌,岂知造化神。

  大道是文康之严父,元气乃文康之老亲。抚顶弄盘古,

  推车转天轮。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

  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

  散在六合间,蒙蒙若沙尘。生死了不尽,

  谁明此胡是仙真。西海栽若木,东溟植扶桑。

  别来几多时,枝叶万里长。中国有七圣,半路颓洪荒。

  陛下应运起,龙飞入咸阳。赤眉立盆子,白水兴汉光。

  叱咤四海动,洪涛为簸扬。举足蹋紫微,天关自开张。

  老胡感至德,东来进仙倡。五色师子,九苞凤凰。

  是老胡鸡犬,鸣舞飞帝乡。淋漓飒沓,进退成行。

  能胡歌,献汉酒。跪双膝,立两肘。散花指天举素手。

  拜龙颜,献圣寿。北斗戾,南山摧。

  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长倾万岁杯。

  卷162_22 「白鸠辞(一作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李白

  铿鸣钟,考朗鼓。歌白鸠,引拂舞。白鸠之白谁与邻,

  霜衣雪襟诚可珍。含哺七子能平均。食不噎,性安驯。

  首农政,鸣阳春。天子刻玉杖,镂形赐耆人。

  白鹭之白非纯真,外洁其色心匪仁。阙五德,无司晨,

  胡为啄我葭下之紫鳞。鹰鹯雕鹗,贪而好杀。

  凤凰虽大圣,不愿以为臣。

  卷162_23 「日出行(一作日出入行)」李白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入海,

  六龙所舍安在哉。其始与终古不息,

  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裴徊。草不谢荣于春风,

  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之波。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逆道违天,矫诬实多。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卷162_24 「胡无人」李白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

  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

  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

  卷162_25 「北风行」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

  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

  遗此虎纹金鞞靫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卷162_26 「侠客行」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

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祖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稚,哀帝时为广平太守。

  彪性沈重好古。年二十余,更始败,三辅大乱。时隗嚣拥众天水,彪乃避难从之。嚣问彪曰:“往者周亡,战国并争,天下分裂,数世然后定。意者从横之事复起于今乎?将承运迭兴,在于一人也?愿生试论之。”对曰:“周之废兴,与汉殊异。昔周爵五等,诸侯从政,本根既微,枝叶强大,故其末流有从横之事,势数然也。汉承秦制,改立郡县,主有专已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至于成帝,假借外家,哀、平短祚,国嗣三绝,故王氏擅朝,因窃号位。危自上起,伤不及下,是以即真之后,天下莫不引领而叹。十余年间,中外搔扰,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刘氏,不谋同辞。方今雄桀带州域者,皆无七国世业之资,而百姓讴吟,思仰汉德,已可知矣。”嚣曰:“生言周、汉之势可也;至于但见愚人习识刘氏姓号之故,而谓汉家复兴,疏矣。昔秦失其鹿,刘季逐而羁之,时人复知汉乎?”

  彪既疾嚣言,又伤时方限,乃着《王命论》,以为汉德承尧,有灵命之符,王者兴祚,非诈力所致,欲以感之,而嚣终不寤,遂避地河西。河西大将军窦融以为从事,深敬待之,接以师友之道。彪乃为融画策事汉,总西河以拒隗嚣。

  及融征还京师,光武问曰:“所上章奏,谁与参之?”融对曰:“皆从事班彪所为。”帝雅闻彪才,因召入见,举司隶茂才,拜徐令,以病免。后数应三公之命,辄去。

  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间。武帝时,司马迁着《史记》,自太初以后,阙而不录,后好事者颇或缀集时事,然多鄙俗,不足以踵继其书。彪乃继采前史遗事,傍贯异闻,作后传数十篇,因斟酌前史而讥正得失。其略论曰:

  唐、虞三代,《诗》、《书》所及,世有史官,以司典籍,暨于诸侯,国自有史,故《孟子》曰:“楚之《梼杌》,晋之《乘》,鲁之《春秋》,其事一也。”定、哀之间,鲁君子左丘明论集其文,作《左氏传》三十篇,又撰异同,号曰《国语》,二十一篇,由是《乘》、《梼杌》之事遂E63D,而《左氏》、《国语》独章。又有记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号曰《世本》,一十五篇。春秋之后,七国并争,秦并诸侯,则有《战国策》三十三篇。汉兴定天下,太中大夫陆贾记录时功,作《楚汉春秋》九篇。孝武之世,太史令司马迁采《左氏》、《国语》,删《世本》、《战国策》,据楚、汉列国时事,上自黄帝,下讫获麟,作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百三十篇,而十篇缺焉。迁之所记,从汉元至武以绝,则其功也。至于采经摭传,分散百家之事,甚多疏略,不如其本,务欲以多闻广载为功,论议浅而不笃。其论术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道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此其大敝伤道,所以遇极刑之咎也。然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诚令迁依《五经》之法言,同圣人之是非,意亦庶几矣。

  夫百家之书,犹可法也。若《左氏》、《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太史公书》,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由观前,圣人之耳目也。司马迁序帝王则曰本纪,公侯传国则曰世家,卿士特起则曰列传。又进项羽、陈涉而黜淮南、衡山,细意委曲,条例不经。若迁之着作,采获古今,贯穿经传,至广博也。一人之精,文重思烦,故其书刊落不尽,尚有盈辞,多不齐一。若序司马相如,举郡县,着其字,至萧、曹、陈平之属,及董仲舒并时之人,不记其字,或县而不郡者,盖不暇也。今此后篇,慎核其事,整齐其文,不为世家,惟纪、传而已。传曰:“杀史见极,平易正直,《春秋》之义也。”

  彪复辟司徒玉况府。时,东宫初建,诸王国并开,而官属未备,师保多阙。彪上言曰:

  孔子称:“性相近,习相远也。”贾谊以为:“习为善人居,不能无为善,犹生长于齐,不能无齐言也。习与恶人居,不能无为恶,犹生长于楚,不能无楚言也。”是以圣人审所与居,而戒慎所习。昔成王之为孺子,出则周公,邵公、太史佚,入则大颠、闳夭、南宫括、散宜生,左右前后,礼无违者,故成王一日即位,天下旷然太平。是以《春秋》“爱子教以义方,不纳于邪。骄奢浮佚,所自邪也”。《诗》云:“诒厥孙谋,以宴翼子。”言武王之谋遗子孙也。

  汉兴,太宗使晁错导太子以法术,贾谊教梁王以《诗》、《书》。及至中宗,亦令刘向、王褒、萧望之、周堪之徒,以文章儒学保训东宫以下,莫不崇简其人,就成德器。今皇太子诸王,虽结发学问,修习礼乐,而傅相未值贤才,官属多阙旧典。宜博选名儒有威重明通政事者,以为太子太傅,东宫及诸王国,备置官属。又旧制,太子食汤沐十县,设周卫交戟,五日一朝,因坐东箱,省视膳食,其非朝日,使仆、中允旦旦请问而已,明不C841黩,广其敬也。

  书奏,帝纳之。

  后察司徒廉为望都长,吏民爱之。建武三十年,年五十二,卒官。所着赋、论、书、记、奏事合九篇。

  二子:固、超。超别有传。

  论曰: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彼将以世运未弘,非所谓贱焉耻乎?何其守道恬淡之笃也。

  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

  永平初,东平王苍以至戚为骠骑将军辅政,开东B22B,延英雄。时固始弱冠,奏记说苍曰:

  将军以周、邵之德,立乎本朝,承休明之策,建威灵之号,昔在周公,今也将军,《诗》、《书》所载,未有三此者也。传曰:“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豫在视听之末,私以蝼E149,窃观国政,诚美将军拥千载之任,蹑先圣之踪,体私懿之姿,据高明之势,博贯庶事,服膺《六艺》,白黑简心,求善无CA75,采择狂夫之言,不逆负薪之议。窃见幕府新开,广延群俊,四方之士,颠倒衣裳。将军宜详唐、殷之举,察伊、皋之荐,令远近无偏,幽隐必达,期于总览贤才,收集明智,为国得人,以宁本朝。则将军养志和神,优游庙堂,光名宣于当世,遗烈着于无穷。

  窃见故司空掾桓梁,宿儒盛名,冠德州里,七十从心,行不逾矩,盖清庙之光晖,当世之俊彦也。京兆祭酒晋冯,结发修身,白首无违,好古乐道,玄默自守,古人之美行,时俗所莫及,扶风掾李育,经明行着,教授百人,客居材陵,茅室土阶。京兆、扶风二郡更请,徒以家贫,数辞病去。温故知新,论议通明,廉清修洁,行能纯备,虽前世名儒,国家所器,韦、平、孔、翟,无以加焉。宜令考绩,以参万事。京兆督邮郭基,孝行着于州里,经学称于师门,政务之绩,有绝异之效。如得及明时,秉事下僚,进有羽翮奋翔之用,退有杞梁一介之死。凉州从事王雍,躬卞严之节,文之以术艺,凉州冠盖,未有宜先雍者也。古者周公一举则三方怨,曰“奚为而后已”。宜及府开,以慰远方。弘农功曹史殷肃,达学洽闻,才能绝伦,诵《诗》三百,奉使专对。此六子者,皆有殊行绝才,德隆当世,如蒙征纳,以辅高明,此山梁之秋,夫子所为叹也。昔卞和献宝,以离断趾,灵均纳忠,终于沉身,而和氏之璧,千载垂光,屈子之篇,万世归善。愿将军隆照微之明,信日昊之听,少屈威神,咨嗟下问,令尘埃之中,永无荆山、汩罗之恨。

  苍纳之。

  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先是扶风人苏朗伪言图谶事,下狱死。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着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迁为郎,曲校秘书。固又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之。帝乃复使终成前所着书。

  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太初以后,阙而不录,故探撰前记,缀集所闻,以为《汉书》。起元高祖,终于孝平王莽之诛,十有二世,二百三十年,综其行事,傍贯《五经》,上下洽通,为《春秋》考纪、表、志、传凡百篇。固自永平中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

  自为郎后,遂见亲近。时京师修起宫室,浚缮城隍,而关中耆老犹望朝廷西顾。固感前世相如、寿王、乐方之徒,造构文辞,终以讽劝,乃上《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侈之论。其辞曰:

  有西都宾问于东都主人曰:“盖闻皇汉之初经营也,尝有意乎都河洛矣。辍而弗康,实用西迁,作我上都。主人闻其故而睹其制乎?”主人曰:“未也。愿宾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博我以皇道,弘我以汉京。”宾曰:“唯唯。”

  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左据丞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防御之阻,则天下之奥区焉。是故横被六合,三成帝畿,周以龙兴,秦以虎视。及至大汉受命而都之也,仰寤东井之精,俯协《河图》之灵,奉春建策,留侯演成,天人合应,以发皇明,乃眷西顾,实惟作京。于是CB3C秦领,CB3D北阜,挟酆霸,据龙首。图皇基于亿载,度宏规而大起,肇自高而终平,世增饰以崇丽,历十二之延祚,故穷奢而极侈。建金城其万雉,呀周池而成渊,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内则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傍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于是既庶且富,娱乐无疆,都人士女,殊异乎平方,游士拟于公侯,列肆侈于姬、姜。乡曲豪俊游侠之雄,节慕原、尝,名亚春、陵,连交合众,聘鹜乎其中。

  苦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杜、霸,北眺五陵,名都对郭,邑居相承,英俊之城,黼冕所兴,冠盖如云,七相五公。与乎州郡之豪桀,五都之货殖,三选七迁,充奉陵邑,盖以强干弱枝,隆上都而观万国。 封畿之内, 厥土千里,CD35荦诸夏,兼其所有。其阳则崇山隐天,幽林穹谷,陆海珍藏,蓝田美玉,商、洛缘其隈,鄠、杜滨其足,源泉灌注,陂池交属,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曰近蜀。其阴则冠以九C869,陪以甘泉,乃有灵宫起乎其中。秦、汉之所极观,渊、云之所颂叹,于是乎存焉。下有郑、白之沃,衣食之源,堤封五万,疆埸绮分,沟塍刻镂,原隰龙鳞,决渠降雨,荷BD4C成云, 五谷垂颖, 桑麻敷B14B。东郊则有通沟大漕,溃渭洞河,泛舟山东,控引淮、湖,与海通波。西郊则有上囿禁苑,林麓薮泽,陂池连乎蜀、汉,缭以周墙,四百余里,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神池灵沼,往往而在。其中乃有九真之麟,大宛之马,黄支之犀,条枝之鸟,逾昆仑,越巨海,殊方异类,至三万里。

  其宫室也,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据坤灵之正体,放太、紫之圆方。树中天之华阙,丰冠山之朱堂,因瑰材而究奇,抗应龙之虹梁,列棼DF3B以布翼,荷栋桴而高骧。雕玉D57B以居楹,裁金璧以饰珰,发五色之渥采,光爓朗以景彰。于是左F838右平,重轩三阶,闺房周通,门闼洞开,列钟D73B于中庭,立金人于端闱,仍增崖而衡阈,临峻路而启扉。徇以离殿别寝,承以崇台闲馆,焕若列星,紫宫是环。清凉宣温,神仙长年,金华玉堂,白虎麒麟,区宇若兹,不可殚论。增槃业峨,登降B058烂,殊形诡制,每各异观,乘茵步辇,惟所息宴。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合欢增成,安处常宁,茝若若椒风,披香发越,兰林蕙草,鸳鸾飞翔之列。昭阳特盛,隆乎孝成,屋不呈材,墙不露形,D23E以藻绣,络以纶连,随侯明月,错落其间,金釭衔璧,是为列钱,翡翠火齐,流E771含英,悬黎垂棘,夜光在焉。于是玄犀扣切,玉阶彤庭,彊 E041采致, 琳珉青荧,珊瑚碧树,周阿而生。红罗飒纚,绮组缤纷,精曜华烛,俯仰如神。

  后宫之号,十有四位,窈窕繁华,更盛迭贵,处乎斯列者,盖以百数。左右廷中,朝堂百僚之位,萧、曹、魏、邴,谋谟乎其上。佐命则垂统,辅翼则成化,流大汉之恺悌,荡亡秦之毒螫。故令斯人扬乐和之声,作画一之歌,功德着于祖宗,膏泽洽于黎庶。又有天禄石渠,典籍之府,命夫谆诲故老,名儒师傅,讲论乎《六艺》,稽合乎同异。又有承明金马,着作之庭,大雅宏达,于兹为群,元元本本,周见洽闻,启发篇章,校理秘文。周以钩陈之位,卫以严更之署,总礼官之甲科,群百郡之廉孝。虎贲赘衣,阉尹阍寺,陛戟百重,各有攸司。周庐千列,徼道绮错。辇路经营,修涂飞阁。自未央而连桂宫,北弥明光而絙长乐,陵墱道而超西墉,混建章而外属,设璧门之凤阙,上瓜棱而栖金雀。内则别风之嶕峣,眇丽巧而竦擢,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阖。尔乃正殿崔巍,层构厥高,临乎未央,经骀荡而出馺娑,洞兮诣与天梁,上反宇以盖戴,激日景而纳光。神明郁其特起,遂偃蹇而上跻,轶云雨于太半,虹霓回带于棼楣,虽轻迅与CD6B狡,犹愕眙而不敢阶。攀井干而未半,目C558转而意迷,舍棂槛而却倚,若颠坠而复稽,魂怳怳以失度,巡回涂而下低。既惩惧于登望,降周流以彷徨,步甬道以萦纡,又杳B268而不见阳。排飞闼而上出,若游目于天表,似无依而洋洋。前唐中而后太液,揽沧海之汤汤,扬波涛于碣石,激神岳之嶈々,滥瀛洲与方壶,蓬莱起乎中央。于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岩峻崔崒,金石峥嵘。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轶埃E349之混浊,鲜颢气之清英。骋文成之丕诞,驰五利之所刑,庶松、乔之群类,时游从乎斯庭,实列仙之攸馆,匪吾人之所宁。

  尔乃盛娱游之壮观,奋大武乎上囿,因兹以威戎夸狄,耀威而讲事。命荆州使起鸟,诏梁野而驱兽,毛群内阗,飞羽上覆,接翼侧足,集禁林而屯聚。水衡虞人,理其营表,种别群分,部曲有署。罘罔连B163,笼山络野,列卒周匝,星罗云布。于是乘舆备法驾,帅群臣,披飞廉,入苑门。遂绕酆镐,历上兰,六师发胄,百兽骇殚,震震龠々,雷奔电激,草木涂地,山渊反覆,蹂EC3A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尔乃斯门佽飞,列刃钻鍭,要C739追踪,鸟惊触丝,兽骇值锋,机不B270掎,弦不再控,矢无单杀,中必叠双,飑飑纷纷,矰缴相缠,风毛雨血,氵丽野蔽天。平原赤,勇士厉,猿狖失木,豺狼慑窜。尔乃移师趋险,并蹈潜秽,穷虎奔突,狂D9EE触F96D。许少施巧,秦成力折,掎CD6B狡,扼猛噬,脱角挫B140,徒搏独杀,挟师豹,拖熊螭,顿犀牦,曳豪罴,超迥壑,越峻崖,F96DB357岩,巨石隤,松柏仆,丛林摧,草木无余,禽兽殄夷。

  于是天子乃登属玉之馆,厉长杨之榭,览山川之体势,观三军之杀获,原野萧条,目极四裔,禽相镇厌,兽相枕藉。然后收禽会众,论功赐胙,陈轻骑以行BC4D,腾酒车而斟酌,割鲜野食,举燧命爵。飨赐毕,劳逸齐,大辂鸣鸾,容与徘回,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崖,茂树廕蔚,芳草被堤,兰C15F发色,晔晔猗猗,若摛锦布绣,烛耀乎其陂。玄鹤白鹭,黄鹄鹳,鸧鸹鸨B06B,凫B26B鸿雁,朝发河海,夕宿江汉,沉浮往来,云集雾散。于是后宫乘戋路,登龙舟,张凤盖,建华旗,祛黼帷,镜清流,靡微风,澹淡浮。翟女讴,鼓吹震,声激越,B26E厉天,鸟群翔,鱼窥渊。招白间,下双鹄,揄文竿,出比目。抚鸿幢,御矰缴,方舟并鹜,俯仰极乐。遂风举云摇,浮游普览,前乘秦领,后越九C869,东薄河华,西涉岐雍,宫馆所历,百有余区,行所朝夕,储不改供。礼上下而接山川,究休祐之所用,采游音之欢谣,第从臣之嘉颂。于斯之时,都都相望,邑邑相属,国借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士食旧德之名氏,农服先C549之畎亩,商修族世之所鬻,工用高曾之规矩,粲乎隐隐,各得其所。

  若臣者,徒观迹乎旧墟,闻之乎故老,什分而未得其一端,故不能遍举也。

解释翻译[挑错/完善]

  (班彪) (自东都主人以下分为下卷)

  ◆班彪传,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祖父班况,成帝时做过越骑校尉。父亲班稚,哀帝时做过广平太守。

  班彪性格沉重,喜好古代文化。二十多岁时,正值更始败逃,京城附近大乱。当时,隗嚣带领众人在天水起事,班彪跟着他避难。有一次,隗嚣问班彪道:“从前周朝灭亡,战国纷争,天下四分五裂,经过好几代才得安定。是合纵连横的事又将出现在今天呢,还是承受天命,在某一个人身上呢?望先生谈谈看法。”班彪答道:“周朝的废兴,与汉朝不同。从前周朝分爵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掌握自己的领地各自为政,正像一棵大树,本根很弱小,枝叶很茂盛,所以到了后来,出现合纵连横的事,是形势促使它那样。汉朝继承秦朝的制度,改封建为郡县制,国君有专制的权威,臣下无百年的大柄。到了成帝,假借外戚的势力,哀帝、平帝在位时间很短,三帝无子,所以王莽篡位,窃取国位年号。危险来自上边,伤害不及下面,因此,王莽真正篡位之后,天下人没有不伸着脖子在叹息。十多年间,中外发生搔扰,远近都在行动,各自打着刘氏的旗号,会合响应,众口一词,不谋而同。现在英雄豪杰统治各州县的,都没有像七国传统的资本,可百姓却异口同声,想念汉朝的恩德,发展趋势已经可想而知了。”隗嚣道“:先生分析周朝与汉朝的形势是对的;至于只看到愚蠢的百姓习惯刘氏姓号的缘故,而说汉家一定复兴,这就不见得了。

  从前秦朝失去天下,好比一只鹿逃走了,刘邦追鹿到了手,当时人又谁知有什么汉朝么?”班彪一方面痛恨隗嚣的狂言,一方面又感叹时局艰难,于是著一篇《王命论》,认为汉德是继承唐尧,有灵验的王符作证,王者登上宝座,不是凭欺诈能成功,想用这来感动隗嚣,可是隗嚣始终不觉悟,于是避走河西。河西大将军窦融用他作从事,十分恭敬地待他,用师友之道接待。班彪就替窦融出谋划策,敬事汉朝,总领西河一带来抗拒隗嚣。后来窦融奉诏回京师,光武帝问道:“你所上的奏章,是谁和你参谋?”窦融答道“:都是我的从事班彪做的。”皇帝一向听到班彪很有才干,于是召见班彪,举他作司隶茂才,叫他作徐州令,因病没有就位。后来几次应三公的命令,就去了。

  班彪既有高才又好写作,于是专心在史籍方面下功夫。武帝时,司马迁著了《史记》,从太初年间以后,缺了没写,后来有些好事者把当时的事迹连缀起来,但是文笔鄙俗,不配为《史记》的后续之作。班彪于是继续采集前朝历史遗事,还从旁贯穿一些异闻,写下后传数十篇,参照前面的历史而评论得失。其略论写道:“唐虞三代,据《诗经》、《书经》的记载,每代均有史官,管理经典著作,到了诸侯各国,每国均有历史,所以《孟子》上说‘楚国的历史叫《木寿杌》,晋国的历史叫“乘”,鲁国的历史叫《春秋》,他们记载历史都是一回事’。鲁定公、哀公的年代,鲁国君子左丘明收集当时的历史,作《左氏传》三十篇,又根据各种不同的材料,写成《国语》二十一篇,从此《乘》和《木寿杌》的事就不行于时,而《左氏》、《国语》就得到人们的重视传习。又有记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代帝王公侯卿大夫事迹的书,叫做《世本》,共一十五篇。

  春秋之后,七国纷争,秦国吞并诸侯,就有《战国策》三十三篇问世。汉朝兴起,平定天下,太中大夫陆贾记录当时情况,作《楚汉春秋》九篇。孝武皇帝的年代,太史令司马迁采集《左氏》、《国语》,删削《世本》、《战国策》,根据楚、汉列国时事,上自黄帝起,下至太始二年获应为止,作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共一百三十篇,而有十篇缺了,司马迁所记,从汉朝开国至武帝时绝笔,这是它的功绩。至于采取经传,搜罗分散于百家的材料,很多粗疏简略之处,不如原来的真实详细,它是以多闻广载见长,论议肤浅而不厚实。他论学术就推崇黄帝、老子而轻视《五经》;写货殖传,就轻仁义而以贫穷为耻;写游侠之士,就轻视那些节烈的人而推崇世俗建功之士。这就是大毛病,有伤正道,所以遭到腐刑的缘故。但是他善于叙述事理,文笔畅达而不华丽,质朴而不粗野,文质相称,不愧为良史之才。如果让他遵照《五经》的礼法之言,符合圣人的是非标准,那就差不多了。“那些百家的历史书籍,都有可取之处。如《左氏》、《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太史公书》,读了之后,今天的人能够知道古代历史,后世的人可以知道前代的事,实在是圣人的耳目呀。司马迁替帝王作传就称为本纪,写公侯传国就称为世家,写卿士特起就称为列传。他把项羽、陈涉列入本纪和世家,而淮南王、衡山王降为列传,写得细致委婉,很有条理。司马迁的著作,采自古今的轶闻,贯穿经传的史料,实在广博得很。凭一个人的精力,内容复杂而繁重,所以他的收删削繁芜之处还不太够,有些多余的语言,不够整齐划一。例如写司马相如,举出郡县,写出他的表字,至于写到萧何、曹参、陈平等人,以及董仲舒同时的人,就不记载他们的表字,有些只写了县而不写郡,可能是没有顾及到吧。今后写历史,必须严格核对事实,修饰文字,统一体例,写世家,只要纪、传就够了。古书上说:‘杀虫见极(按:此四字不好理解。“杀”,作“杀青”讲,引申为“写历史”。“极”可作“标准”讲,译为“写历史是为了使人们见到一些标准”。

  解释很勉强,供参考。)平易正直,是《春秋》的本义。’”班彪又调升到司徒玉况府。当时太子的东宫刚建立,诸王国同时开辟,而官吏没有配齐,师保齐缺。班彪又上言道:“孔子说:‘人们的天性是差不多的,而习俗的影响就差得很远。’贾谊认为:‘经常与善人打交道,不能不做好事,犹如生长在齐国,不能不说齐国话。经常与恶人接触,不能不做坏事,犹如生长在楚国,不能不说楚国话。’因此圣人严格选择邻居,特别注意环境的影响。从前周成王做孺子时出外就由周公、邵公、太史佚等人辅佐他;在朝内就大颠、闳夭、南宫适、散宜生等人辅佐,他的左右前后,没有违背礼节之义,所在成王一登上王位,天下空前的太平。

  因此《春秋》提出‘:爱儿子应该教育他走正路,不走邪门歪道。骄傲奢侈,*逸懒惰,邪门歪道的根源。’《诗经》上说“:留给孙子的好主意,就是安敬之道。”就是指周武王留给成王的宝贵遗产。“汉朝兴起后,太宗派晁错用法术教育太子,贾谊用《诗经》、《书经》教育梁王,到了中宗,也使刘向、王褒、萧望之、周堪等人用文章儒学教育东宫以下的人员,没有不选择合适的人,促成他们的品德和才具。现在皇太子诸王子,虽然年轻时就在学习,修习了礼乐,但是做太傅的尚未遇到贤才,官属很少熟悉旧典。应该广泛挑选有威望、懂政事的名儒,用他们做太子太傅,东宫和诸王国,官属应该配齐。按旧规定,太子有十县作汤沐邑,设保卫人员,五天一朝见,坐在车厢,检查膳食,不是朝见的日子,使仆、中允每天问安罢了,表明举动不随便,处处讲究恭敬哩。”书奏上后,皇帝采纳了。后来选司徒廉作望都长,得到官吏百姓的爱戴。

  建武三十年(55),班彪年五十二,死在官位上。他所著的赋、论、书、记、奏事共九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461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2
下一篇2024-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