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怎么表白比较好 520如何告白浪漫又独特

520怎么表白比较好 520如何告白浪漫又独特,第1张

说起520这个节日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而因其的谐音是我爱你更被大家称作是网络情人节,而每到这天更是恋人们最好的表白时机,那么520扎堆表白的成功率大吗 ,520如何告白浪漫又独特?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为什么大家喜欢扎堆520表白求婚 一、网络情人节

以前大家都知道中国情人节是七夕,西方情人节是2月14号。而随着网络的普及跟信息化的发展,现在我们将每年5月20号(有的也加上5月21号)定义为网络情人节,这是一种信息时代的爱情节日。所以在这个时髦化,年轻化,精神化的时代,大家明白仪式感的重要性,会在这个被赋予特殊含义的日子举行表白求婚仪式

二、寓意好

中国人做什么事都喜欢看下日子,找下寓意好的时间,520就是直译就是“我爱你”三字。“520”这一天被誉为“表白日”“求婚日”“求爱节”等跟爱情相关的日子,像惊喜求婚,浪漫表白这如此贴合日期的仪式,在这一天做是最好不过了,起码心理上大家更能接受一些。

三、社会生活的影响

每年的520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开始,各大**院,酒店,餐厅,商场,花店,电商平台等开始大肆宣传关于520这个特殊日子的优惠活动,什么**票情侣打折,餐厅推出情侣套餐,珠宝钻石优惠等等,当你们长时间接触这些信息,自然就会主动意识到520这一天的来临,自然而然的多思考如何给女朋友一个节日惊喜,一些感情基础成熟的情侣,机会萌生借此良机,浪漫求婚的想法了。、、

520如何告白浪漫有独特

我建议将表白的地点放在你们初次见面的地方(在你能记住的前提下)。因为这个地方是你们缘分的开始,所以在这里表白,真的是相当有寓意,颇具创意的。当然,你要是已经记不清楚初次相遇的地方了的话,那也没关系,**院、游乐场、山顶、西餐厅之类的,都是值得推荐的表白场所,你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随意选择。最后,在这份520表白攻略中,我得给大家强调一下表白词的问题,你一定得提前想好自己在表白的时候说什么,别到时候紧张的语无伦次,那就掉价了。

520怎么表白比较好  文艺表白:武大三行情书

曾经三行读不懂的诗风靡整个网络,带来了情书的新革命。武汉大学一文艺学生,用三行诗句表达出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你读懂了说明你有这个细胞,不是文艺范不要乱用哦!

科幻表白:摘下月亮送给你

一个女孩说她有个梦想:就是能站在月亮上跳舞。男孩听到后花了五天五夜的时间做了一个超像的月亮送给女孩。这不是传说,他做到了赢得了女孩的心!

吃货表白:羊肉卷做鲜花

一小伙为了获取女孩的芳心,竟然用羊肉卷先俘获了她的胃,这一招对付吃货真的是百发百中啊,一次性搞定,不过前提先你是一个超级大厨!520表白怎样才浪漫?可以添加导师微信:huazhen00715教你撩到命中注定的另一半!

浪漫表白:竹签编织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一直都是浪漫的,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目睹的,为了心爱的姑娘,一小伙花了200根竹签编制出了迷你版的埃菲尔铁塔,多么心灵手巧的小伙啊,女生都感动哭了!

壮观表白:宿舍楼亮灯组示爱

需要动员一整栋楼的人去配合,这不仅需要多大的勇气,还需要能说服别人的能力。这好是能在大学宿舍楼里完成,同龄的人也好说话,能做出这一举动的男生是个很好的归宿!

520表白方式大盘点,要脱单先表白,祝福你早日脱单。表白的同时记得带上礼物,520最适合表白礼物,就是你的真心,只要用心,一定都能告白成功,抱得美人归。

意思: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出自《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二、释义

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雾忽明忽暗间有人可以看见。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天台山虽高一万八千丈,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随我到了剡溪。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半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叫声。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晚。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

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

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们成群结队密密如麻。忽然魂魄惊动,我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告别诸位朋友远去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三、注释

1、天姥山:在浙江新昌东面。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得名。

2、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和方丈)。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确实,实在。

3、越人:指浙江一带的人。

4、明灭:忽明忽暗。

5、向天横:直插天空。横,直插。

6、”势拔“句: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城。拔,超出。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赤城,山名,在浙江天台西北。

7、天台(tāi):山名,在浙江天台北部。

8、”对此“句:对着天姥这座山,天台山就好像要倒向它的东南一样。意思是天台山和天姥山相比,显得低多了。

9、因:依据。之:指代前边越人的话。

10、镜湖:又名鉴湖,在浙江绍兴南面。

11、剡(shàn)溪:水名,在浙江嵊州南面。

12、谢公:指南朝诗人谢灵运。谢灵运喜欢游山。游天姥山时,他曾在剡溪这个地方住宿。

13、渌(lù):清。清:这里是凄清的意思。

14、谢公屐(jī):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南史·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特制的木屐,屐底装有活动的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木屐,以木板作底,上面有带子,形状像拖鞋。

15、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

16、半壁见海日: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

17、天鸡:古代传说,东南有桃都山,山上有棵大树叫桃都,树枝绵延三千里,树上栖有天鸡,每当太阳初升,照到这棵树上,天鸡就叫起来,天下的鸡也都跟着它叫。

18、”迷花“句:迷恋着花,依靠着石,不觉天色已经很晚了。暝(míng),日落,天黑。

19、”熊咆“句: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殷(yǐn),这里用作动词,震响。

20、”栗深林“句: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栗、惊,使动用法。

21、青青:黑沉沉的。

22、澹澹:波浪起伏的样子。

23、列缺:指闪电。

24、洞天:仙人居住的洞府。扉:门扇。一作“扇”。

25、訇(hōng)然:形容声音很大。

26、青冥:指天空。浩荡:广阔远大的样子。

27、金银台:金银铸成的宫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28、风:一作“凤”。

29、云之君:云里的神仙。

30、鸾回车:鸾鸟驾着车。鸾,传说中的如凤凰一类的神鸟。回,旋转,运转。

四、作者朝代

唐代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作于李白即将离开东鲁南游吴越之时。

二、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诗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

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感慨深沉激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三、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开元十四年(726年),李白二十六岁。春往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秋,病卧扬州。冬,离扬州北游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至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结识孟浩然。

开元十五年(727年),是年诏令“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秋,全国六十三州水灾,十七州霜旱。李白二十七岁。居于安陆寿山,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逐家于安陆。是年王昌龄进士及第。

开元十六年(728年),土蕃屡次入侵。李白二十八岁。早春,出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与孟浩然相会于斯。开元十七年(729年),八月五日,唐玄宗为自己四十岁生日举行盛大的庆贺活动,并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

诏令天下诸州宴乐,休假三日。以宇文融管理全国财赋,强制税法,广为聚敛,供朝廷奢侈之用。李白二十九岁。在安陆。

乾元二年(759年),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

到了江夏,由于老友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阵。乾元二年,李白应友人之邀,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发思古之幽情,赋诗抒怀。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他往来于两地之间,仍然依人为生。

上元二年(761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上元三年 (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 “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 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邱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而当大梦初醒来,幻境消失,又引出了对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这种想落天外的特点,大大发展了庄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现手法,也融汇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惊叹不已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一代「诗仙」的赞誉。

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他的七言古诗(《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 ); 五言古诗(《古风》59首); 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早年

李白的祖籍是陇西成纪(在现在甘肃秦安东)。他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位于今日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据《新唐书》记载其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皓)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实际上同宗。幼年时期,李白和他的父亲李客迁居到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他在青年时期开始在中国各地游历。其后李白曾经在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供奉翰林。但是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决定了他不能够为权贵所容,所以仅仅不到两年他就离开了长安。

中年

后来他在洛阳和中国唐朝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甫相识,并且成为了好友。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在756年12月,李白为了平复叛乱,曾经应邀作为永王的幕僚。永王触怒唐肃宗被杀后,李白也获罪入狱。不久以后,他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在流放途中遇赦,此时他已经59岁。

晚年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带漂泊。在他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领大军讨伐安史叛军,于是他北上准备追随李光弼从军杀敌,但是中途因病折回。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当时在当涂(今属安徽)当县令的李阳冰。同年11月,李白病逝于寓所,终年62岁。

作品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他的诗歌创作涉及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而且在不少题材上都有名作出现。他所钟好的体裁主要是古体诗,包括古风和乐府诗,但他在近体诗体裁如律诗、绝句中往往也有绝唱留存。在唐代尚未普及的词,有两首被认为是李白的作品,即被南宋人黄升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菩萨蛮》与《忆秦娥》。也有少数人怀疑它们不是李白所作。

考据

据《旧唐书》记载,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其父为任城尉。青年时期的李白显示了超凡的才能,并且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其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

又《旧唐书》记载,李白流放虽然遇赦,却由于途中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

李白的生平和性格

李白(701—762)字太白,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约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父李客(或谓真名不详,“客”是对外来者的泛称),不求禄仕而家境富裕,所以人们猜想他可能是一位巨商。李白的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他自幼读书就广为涉猎,所谓“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年轻时仗剑任侠,《与韩荆州书》云: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魏颢说他“眸子炯然,哆如饿虎……少任侠,手刃数人”(《李翰林集序》)。崔宗之在《赠李十二白》诗中也以“袖有匕首剑”、“双眸光照人”这样的句子描述其风度。很久以后,他和朋友叙旧,还兴致勃勃地回忆当年杀出五陵恶少重围的往事(见《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他还很早就向往游仙问道的生活:“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之五)十八、九岁时,李白曾隐居于戴天大匡山,并从赵蕤学。赵蕤是个以“王霸之道见行于世”(孙光宪《北梦琐言》)的学者,所著《长短经》十卷即主经邦济世的事功之学。李白二十岁遇到苏颋,又深得这位“朝廷大手笔”、文章巨公的赞赏。开元十二年(724)秋,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他从峨嵋山沿平羌江南下,到荆门、游洞庭,接着又到了金陵、广陵和会稽等地,不久回舟西上,寓居郧城(今湖北安陆)。当时著名的道士司马承祯在江陵遇到他,夸许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大鹏赋·序》)。开元十五年,他娶故相许圉师孙女为妻。三年后,即开元十八年(730),李白由南阳启程入长安,这时他正好三十岁。

李白初入长安为期约三年。他隐居在终南山,广为交游,希望得到王公大人的荐引。那时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别馆就设在终南山,常有文人雅士(其中包括王维、储光羲等名诗人)去作客。李白结识了这位公主,却未能如愿以偿,终于怏怏离去。开元二十年(732)夏,李白沿黄河东下,先后漫游了江夏、洛阳、太原等地。二十四年,又举家东迁,“学剑来山东”(《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他在寓居任城时,曾与孔巢父等人会于徂徕山酣饮纵酒,人称“竹溪六逸”。后又漫游河南、淮南及湘、鄂一带,北登泰山,南至杭州、会稽等地,所到之处,形诸吟咏,诗名远播,震动朝野,最后连天子也被惊动了。

天宝元年秋,由于玉真公主的荐引,唐玄宗下诏征李白入京,并待以隆重的礼遇:“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李阳冰《草堂集序》)命李白供奉翰林。李白应召入京时,颇为踌躇满志,《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有心作一番事业来报答玄宗的知遇之恩,但这位傲岸的诗人很快就遭到了宫廷权贵们的忌恨。一年后他就开始遭到谗毁,“白璧竟何辜?青蝇遂成冤”(《书情赠蔡舍人雄》),“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玉壶吟》),这些诗句都是他当时险恶处境的写照。天宝三载春,李白被放还乡。这一次他在朝中任职的时间只有一年多,但却使诗人对社会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

李白离长安后,沿商州大道东行,至洛阳与杜甫相识,后又与杜甫、高适一起畅游梁、宋一带,过着饮酒论文、追鹰逐兔的放逸生活。翌年,在山东兖州,李白又与杜甫相遇,同游泗水、东蒙等地。随着天宝年间政治形势每况愈下,李白对国事的倾危深感忧虑和不安。他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远别离》等诗中,对李林甫、杨国忠等人的擅权和诛杀异己公开表示抗议,对险恶的政局发出悲怆的呐喊。他四处浪游,飘泊在梁园、鲁郡和金陵一带,还到过幽蓟等地。一路上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地东南,来往于宣城、当涂、金陵、溧阳一带。后隐居于庐山。当时玄宗之子永王璘率师由江陵东下,“辟书三至”(《与贾少公书》),以复兴大业的名义恭请李白参与其戎幕,李白遂满怀热忱毅然从戎。不料肃宗李亨和永王璘之间又祸起萧墙,李璘军败被杀。李白也因此获罪下狱,不久被长流夜郎(今贵州铜梓一带)。当时诗人正陷于“世人皆欲杀”(杜甫《不见》)的危险处境之中,以至杜甫还误信了流言写诗寄托沉痛的哀思。李白溯江西上,至巫山时遇赦放还。这时他已年近六十,但仍壮心未已,上元二年(761),又一次踏上征途,准备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军队,途中因病折回。宝应元年(762),李白病死于当涂族叔李阳冰家,结束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有《李太白集》。

李白生平浪迹天下,而大起大落的身世遭遇又使他广泛接触了生活的各个层面。他的鲜明的个性就是在充分吮吸时代气息的基础上形成的。李白自年轻时就慷慨自负,不拘常调,“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彼渐陆迁乔,皆不能也”(范传正《唐右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他具有很强烈的任侠作风:尚武轻儒,脱略小节,轻财好施,豪荡使气。年轻时“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接济之”(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喜豪饮纵博,又精于骑射。他不屑于走一般士子由科举入仕的常轨道路,而希望一举成就大业。他又不无虔诚地求仙学道,采药炼丹,独孤及说他出门的行装是“仙药满囊,道书盈箧”(《送李白之曹南序》)。甚至,他还从山东尊师高如贵受道篆,履行了正式成为道教徒的仪式。他对排难解纷的策士颇为倾心,有纵横家的气派,崔宗之说他“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绝倒。分明楚汉事,历历王霸道”(《赠李十二白》)。《新唐书·文艺列传》也说他“喜纵横术”。总之,“志尚道术,谓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当世之务自负”(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而上述各个方面,又正是盛唐时代社会习尚和文化精神的显著特征所在。因此,李白也就很自然地成为当代人们所心仪的人伦风范。例如为了一瞻李白的丰采,任华、魏万不远千里追踪相从;“四明狂客”贺知章一见李白,惊呼为“谪仙人”,解下随身所佩的金龟相赠;门人武七则甘愿赴汤蹈火,越过安禄山叛军的占领区至东鲁接回诗人的子女,等等。李白的诗歌正是通过他的个性投影,折射出时代的风容神采,从而成为盛唐的最强音的。

时代理想的艺术升华

李白的诗歌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把握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如果说,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诗风的主要特征,那么,李白是以更富于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李白的诗歌丰富和发展了盛唐诗歌中英雄主义的艺术主题。他和同时代的其他文士一样,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所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就是他最执着的人生信念。李白是否具有在复杂的权力结构中从事政治活动的实际能力,也许是很可疑的,但作为诗人,这种信念更多地成为他追求和歌颂壮丽人生的出发点。他从无数古代英雄的风度、气派中吸取力量,把现实的理想投影到历史中去,从而在诗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画廊。他歌颂崛起草泽、际会风云的英雄,如《梁甫吟》写太公望:“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八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歌颂视功名富贵如草芥的义士,如《古风》其十写鲁仲连:“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歌颂爱才若渴、礼贤下士的英主,如《行路难》其二中的:“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赞美傲岸不驯、坚持布衣尊严的名臣,如《梁甫吟》中的郦食其:“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他笔下的英雄大多是在动荡变乱的非常时期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和抒情主人公打成一片,浑然而不可分。例如他在赠酬友朋的诗中说:“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在醉醒后自抒其志云:“傅说板筑臣,李斯鹰犬人。欻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安史之乱起,李白视形势如楚汉相争,并以张良、韩信自况:“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猛虎行》)他入永王璘幕府后,又以谢安自比:“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直至他六十岁投军时,还以西汉大侠剧孟自许:

“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生在盛世的李白而对乱世英雄致以礼赞,当然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因为通过这类人物,诗人更能够抒发自己“心雄万夫”的气概和热情,表现在历史中建立辉煌功业、积极创造自我价值的人生愿望。同时,这也成为时代理想的人格化写照。

李白把排难解纷的济世理想和纵放不羁的个性自由统一起来,以求得圆满的人生。他对人生道路的设计是分两步进行的:首先是建立奇功伟业,如云:“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赠韦秘书子春》)“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而功成之后,却又不贪恋富贵名位,而以“五湖”、“沧州”为家,向往自由的生活。他早年在干谒求仕期间不讳言这一点:“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玉真公主馆苦雨》)在仕途最得意时不放弃这一点:“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翰林读书言怀》)“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直到晚年,他仍矢志不移:“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赠韦秘书子春》)这种人生理想集中表现了诗人“羞伐其德”和热爱自由的意识:“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这些诗句都是诗人心迹的自我表白。由于他的自由意识是如此强烈,当遇到现实生活中丑恶力量的阻梗时,他的愤怒和抗争也表现得格外强烈。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李白的个性之活跃和解放是少有的。

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的。在早期,主要表现为“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正如他在诗中所说:“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流夜郎赠辛判官》)“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玉壶吟》)他有时也发出轻蔑权贵的豪语,如“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等,但主要还是表现内心的高傲。而随着对高层权力集团实际情况的了解,他进一步揭示了布衣和权贵的对立:“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第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古风》第三十九)“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蝘蜓嘲龙,鱼目混珍;嫫母衣锦,西施负薪。”

(《鸣皋歌送岑征君》)并对因谄事帝王而窃据权位者的丑态极尽嘲讽之能事,如《古风》之二十四: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发出了最响亮的呼声: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个艺术概括在李白诗歌中的意义,正如同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在杜诗中一样重要。在天宝末日益恶化的政治形势下,李白又把反权贵和广泛的社会批判联系起来。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既为屈死的贤士仗义抗争,也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和轻蔑:

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在《书情赠蔡舍人雄》、《古风》第五十一、《登高丘望远海》等诗中,李白甚至借古讽今,对玄宗本人提出了尖锐的斥责。

总之,可以说他把唐诗中反权贵的主题发挥到了淋漓酣畅的地步。任华说李白“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杂言寄李白》),这种在权贵面前毫不屈服、为维护自我尊严而勇于反抗的意识,是魏晋以来重视个人价值和重气骨传统的重要内容,李白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秀传统而成为诗坛巨星的。

李白的诗歌充满热烈的人生之恋。他的诗往往于旷放中洋溢着童真般的情趣,如:“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中太守醉起舞。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落日欲没岘山西,倒着接蓠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襄阳歌》)生活如同馥郁的浓酒使诗人心醉,这当然不是说生活中没有悲哀和痛苦,但诗人的乐观精神足以使他超越和战胜忧患意识,所谓“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襄阳曲》之四),就是他旷达心态的写照。他的《行路难》三首之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即使写失路的忧愁,也没有丝毫寒促蹇涩的危苦之词,诗中出现的黄河、太行、海上、日边等意象,以及拔剑四顾的雄姿,扬帆渡海的遐想,都具有着壮美的情采。他永不安于寂寞和孤独,如《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只有充溢着生命活力的诗人才能发出如此的奇思妙想。他有一首《短歌行》,诗中构想道:“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富贵非所愿,为人驻颓光。”这里没有嗟老叹卑的哀惋,却用“劝酒”的天真想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这些诗篇以其纯真的情趣,感召着被庸俗的生活所淹没了的美好的人性,并因此而获得永久的魅力。

李白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笔下的山水丘壑也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在《日出入行》诗中说:“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又说:“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具有英风豪气,又追求单纯高洁的心境,这些不同的性格侧面也就形成了他的山水意境的两大类型:一类是在气势磅礴的高山大川中突出力的美、运动的美,在壮美的意境中抒发豪情壮思;另一类则着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丽的意境中表现纤尘不染的天真情怀。例如他笔下的黄河、长江,奔腾咆哮,一泻千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横江词》)。他笔下的山峰高耸峻拔,峥嵘奇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他用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对自然伟力的讴歌,也是对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礼赞,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浑然一体的。同时,李白又写了许多具有晶莹透剔的优美意境的山水诗。例如“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寻阳送弟昌岠鄱阳司马作》);“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山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西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等。这些诗以明朗纯净取胜。

李白的山水诗与其说是对自然形貌的逼真描绘,不如说是按诗人个性被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图景。他只求把握整体的气势或氛围,凭倏来飙起的感兴泼墨写意,而略去具体的细节,甚至连观照景物的视觉转移的顺序也往往毫不在意。李白的山水诗又是无往而不抒情的,他善于把山水物色和特定的情绪渗透、交融在一起,在“景”的形势和“情”的特征之间有着“同构互感”的微妙的呼应关系。例如他初出蜀时写的《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革命的诗歌是时代的号角,它负有鼓舞千百万群众进行革命斗争和生产建设的光荣使命。而诗歌朗诵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我国诗歌的民族化群众化,使诗歌进一步和群众结合,发挥它更强大的战斗力量。的确,不论是毛主席的一首旧体诗词,或是五四运动以来进步和革命诗人的新诗,或是解放以后群众创作的新民歌,一经朗诵,诗的意境、诗的形象、诗的激情和诗的语言的音乐美,就更加鲜明突出感人了。 诗歌朗诵,它是三十年代以及在革命斗争的风暴里发展和成长起来的,在我国历次革命斗争中的作用,在历史上早有其光荣的记载: 抗日战争时期诗朗诵活动就很活跃,在前线、在解放区、在国民党统治区、许多革命诗人、文艺工作者就经常用诗朗诵向群众作抗日宣传,激发群众的抗日热情。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这是奴隶”!(《田间短诗选》)当这样的诗句在群众中朗诵时,它就像一团怒火燃烧着人们的心灵,它不像隆隆的战鼓,激励着人们英勇地冲向民族解放的战场,像这样的街头朗诵往往使听众愤怒的心情顿时沸腾起来,情绪热烈,就是那些反动派暗中派来监视会场的特务、警察也无可奈何。我国维吾尔族青年爱国诗人黎·穆特里夫,就是用他那火热的革命诗句在伊犁、在阿克苏,在青年中,在农民中到处朗诵,唤醒人民起来向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全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统治区诗朗诵更发挥了它的战斗作用。在昆明的许多次朗诵会上,人们可以经常看到著名爱国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穿着灰布长袍拿着自己的诗稿站在那里,以严峻而深沉的目光,那洪亮的使你不能不跟着他一起斗争的声音、愤怒地控诉着蒋介石反动统治的血腥罪行。在上海,无数青年学生朗诵着马凡陀的歌谣或讽刺诗在街头、在课堂、在示威游行的行列中。在那时有许多革命同志遭到了敌人的逮捕,但这些同志在敌人的法庭上、监狱里、刑场上也运用了诗歌朗诵向敌人作了最后的斗争,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伟大气魄。他们的惊天地、动鬼神的朗诵声,同志们听了精神振奋,敌人听了胆战心寒,这里不妨再讲一个小故事:一九四七年三月,党中央从延安撤出,在向北转移的路上,有一支队伍遭到了敌人严密的包围,临时隐蔽在一个小山洼里,经过五天五夜的苦战,已是精疲力尽,弹尽粮绝,这时支队长下了一道命令:把剩下的手榴弹分配给战士们,准备等明日天明,和敌人拼命。在这样的时刻,支队长多么想再听一听党中央的声音,向党告别,于是他打开了一架即将准备毁掉的三灯收报机,不一忽儿出现了一个女播音员的声音:各位听众,在这次播音时间里我们将播送毛泽东同志的词,紧接着一个男性的声音,以他饱满的情绪、铿锵的音调开始朗诵: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那诗句充满着乐观的战斗的力量,给人以生的信念,鼓舞人们要活着,要战斗着,为了战胜敌人,支队长还没听第二首词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地宣布说:“同志们!前令撤销,刚才毛主席说了,枪在我们手中,我们就能战胜敌人,我们不回到纵队就不算好汉。”战士们顿时精神奋发,信赖着刚才从电波里传来的朗诵之声。这支队伍终于设法越过了敌人的封锁线,相互扶持着,向目的地胜利走去。 全国解放以后,诗歌朗诵运动继承了它光荣的革命传统,并且在党的领导下,我国诗人、文艺工作者和广大诗歌朗诵爱好者还大大发扬了这种传统精神。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在土改、镇反、三反、五反、反右派斗争运动中,在支援亚、非、拉美各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反对美帝国主义者的斗争中,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经济斗争中,诗歌朗诵都起了密切、迅速、有力的配合和推动作用。在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中国人民支持古巴兄弟英勇斗争,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的声势浩大的斗争中,诗歌朗诵的战斗作用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那段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里,诗朗诵的声音遍及街头、广场、学校、工厂和各种群众集会上。北京刚刚开完首都各界人民支援古巴、反对美帝的群众大会,不一会儿,在广播里,在电视中就响起了支援古巴的诗歌朗诵之声,而在十字街头、天安门广场上文艺工作者演出的节目里,诗朗诵又成了一项主要的内容。不几日首都诗人们举行了支援古巴诗歌朗诵大会,到会群众通过诗人演员铿锵有力、爱憎分明的朗诵、激起了强烈的共鸣,特别是当诗人光未然朗诵他连夜赶写出来的诗《钢骨铁胆》时,许多听众都紧握着拳头,好像随着这战斗的号角,越过高山越过大海,和英勇不屈的古巴人民一起共同抗击万恶的美国强盗。接着,上海、天津、武汉、南昌、合肥、福州、哈尔滨、银川等地都先后开展了支援古巴的诗歌朗诵活动。一九六三年八月,在全世界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迫害黑人的吼声中,首都又举行了支援黑人斗争诗歌朗诵会,我国许多著名诗人、演员和应邀参加朗诵会的许多外国诗人都用火焰般的诗句,表达了他们同仇敌忾,坚决支持黑人兄弟同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的决心和感情。诗歌朗诵会上的声音,通过强有力的广播,不仅传遍我国每一座城市、每一个乡村,也传到了世界各国还在受苦受难的人民的心中,它代表了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支持受压迫人民斗争的心声,也使我国人民进一步认清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更加激发起对美帝国主义斗争的决心,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党,热爱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诗歌朗诵,它既是对敌斗争的有力武器,同时它也是对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工具:许多地方的文化宫、青年宫、少年宫、大、中学校举办的“毛主席诗词朗诵会”、“革命诗歌朗诵会”、“革命烈士诗钞朗诵会”、“向雷锋学习诗歌朗诵会”、“忆苦思甜朗诵会”、“把青春献给祖国诗歌朗诵会”、“我们是红色接班人诗歌朗诵会”、“我爱我的红领巾诗歌朗诵会”、……一时数不清的名目繁多的朗诵会,深深吸引着广大的青少年。有一次,在一个大学举行的革命诗歌朗诵会上,当一个演员刚朗诵完了李季同志的诗《只因为我是一个青年团员》,从台下忽然传到台上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亲爱的演员同志:我近一个时期,正在为了和一个女同学的友谊问题而情绪非常苦恼,但是在今天听了你们的朗诵以后,对照自己,实在感到太渺小了,谨向您保证,我今后一定振作起来,学习诗中的石虎子那样坚强、勇敢、热爱集体、热爱祖国。”还有一个在农村的青年女社员在听了一首歌颂雷锋的诗朗诵以后,第二天一早就以急切的心情向我们诉说道:“同志,我昨晚一夜都没睡着,翻来复去地在想着诗中的那一句话‘自己活着,就是为了别人生活得更好’。而我过去想的老是缝纫机、收音机,和一个舒适的小家庭,这不是一个新中国青年应有的想法,我一定要学习雷锋同志那种高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朴素而深诚的表白,代表着千万个青年听众的心情。 在北京、上海、合肥、太原等地还经常举行“工人诗歌朗诵会”、“工人革命诗歌朗诵比赛会”。广播电台、作家协会、图书馆等单位,为了纪念某一诗人,或者为了集中介绍当代某一诗人的优秀作品,还曾举办过:“杜甫诗歌朗诵会”、“鲁迅作品朗诵会”、“马雅可夫斯基诗歌朗诵会”以及“贺敬之诗歌朗诵会”,还有在花园乡农民举行的赛诗会,少先队员们在烈士墓前举行的朗诵会,运输工人在深山里举行的朗诵会,南京路上好八连在营房里举办的朗诵会,防汛大军在天津子牙河畔举办的赛诗会,在《大公报》社专门为财贸、商业职工举行了朗诵会,许多少数民族兄弟在西藏、新疆、内蒙古、云南等地区用自己的民族语言也在朗诵着革命的诗歌。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四月《诗刊》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组织了许多诗人、演员到北京郊区、红星人民公社西红门大队举行了一次诗歌朗诵演唱会,舞台就搭在一个露天广场上,虽然已过了清明,而天气仍然很冷。但为了听一听诗朗诵,不管天有多冷,社员们收工以后,吃过晚饭,换了一件干净衣服加上一件棉袄,拿着小板凳,远的骑着自行车,从四面八方涌来了,三千多社员从八点开始一直听到十一点多,始终气氛热烈、精神集中。朗诵会以后,有的社员说:“这些诗里说的都是咱们农民的事情,对青年人太有帮助了,希望以后多来演出。”有一位七十岁贫农出身的陈德龙老大爷激动地说:“这诗朗诵太好了,我们能听懂又能记得牢。”他对《手拍胸膛想一想》这首诗最感兴趣。他又感慨地说:“好,这首诗是叫咱们不要忘本,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啊!”他一边说着一边竟把那首诗一字不差地背诵了好几句。 诗朗诵为五亿农民服务的道路打开了,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诗歌只要它的内容是革命的是反映现实的,只要它的思想感情可以和农民交流,只要它的语言可以为农民所理解,那么诗歌朗诵不仅可以为农民所接受,而且随着农村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将会受到更大的欢迎。 为了更好地发挥诗歌朗诵的艺术效果,近几年来,广大诗歌朗诵者们,在除了单人朗诵外,还别出心裁地创造了双人朗诵、小组朗诵、集体朗诵、化妆朗诵、表演朗诵、配乐朗诵、配画朗诵、雕塑朗诵、朗诵诗剧、火焰朗诵剧等等多种表现形式,诗歌经过有声有色,有情有演的朗诵,更加丰富了它的感染力量,使人得到更深刻的印象,和更美好的艺术享受,同时在朗诵者准确地传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技巧、表演方法上也都有了提高,朗诵的作品除了各种内容形式、风格的诗以外,还有散文、小说、寓言、剧本、报告文学、特写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为了能经常满足广大群众听诗朗诵的需要以及能研究、探讨朗诵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许多地方都先后成立了朗诵组织。如:北京成立了话剧、**演员朗诵研究小组,广州成立了诗歌朗诵演唱工作委员会,许多地方的工人文化宫、青年宫、少年宫、俱乐部、文化馆、学校都比较普遍地先后成立了朗诵团、朗诵队、朗诵组。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等地的一些专业表演单位还举行了不定期的“星期朗诵会”、“朗诵座谈会”、“朗诵观摩会”“朗诵表演会”。为了培养训练更多的朗诵人才,有些地方还开办了朗诵训练班、举办朗诵报告会等活动。这些群众性的活动,是把我们革命诗歌广泛流传的好办法。 随着革命诗歌朗诵运动的大发展,广大朗诵者需要得到更多更好的能够适合朗诵的诗歌,许多群众反映说:“我们爱诗、而我们更爱诗朗诵,正由于我们是那样热烈的喜欢听诗朗诵,也因此使我们感到在生活中、在斗争中更需要诗了。”这也是对诗作者提出了一项新的要求:希望能多写出一些从内容思想感情到语言形式都适合于朗诵的佳作,以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不仅能朗朗上口,而且朗诵起来有节奏、有音韵、生动、流畅、好听、好懂、好记,既富有宣传鼓动力,又富有艺术感染力,使人听了,久久不忘,百听不厌。如近年来的一些好诗:《祖国颂》《三门峡——梳妆台》《黄山松》《雷锋之歌》《钢骨铁胆》《论“进攻性武器”》《战斗的最强音》《祝酒歌》《接近》《重返杨柳村》等等作品,都是深受听众欢迎的朗诵节目,并在群众中广为传诵,但仍然适应不了形势的需要和群众的需要。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应该感谢诗人们在过去已作的许多有效的努力,如有些诗人在写诗前就已考虑到了朗诵的效果,他们还特意地注上了“朗诵诗”“集体朗诵诗”“少先队员朗诵诗”等等字样。有些诗人虽然没有这样的注明,但朗诵起来仍然很好。上海、广东、四川有些诗作者为了使诗歌能为更多的人服务,能使不会讲普通话、或听不懂普通话的人也能朗诵诗或听懂诗,他们还根据地方语音的特点创造了“沪语朗诵诗 ”“粤语朗诵诗”“四川方言朗诵诗”等,这些新的创造又为诗歌百花园开辟了新的园地。诗人们说得好:“诗,只有通过朗诵,才能使自己的诗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和群众结合,及时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受到群众的检验,知道自己作品思想内容、语言、感情是否符合时代的精神,是否符合群众的需要,哪些地方好,哪些句子不好,需要及时修改,……特别是对新诗来说也才能解决它的语言形式问题,使新诗真正成为群众的、民族的、社会主义的新诗,所以诗人们就更加重视朗诵的意义。袁水拍同志的《论“进攻性武器”》,第一次发表在《光明日报》,后来他听了一位演员的朗诵后,有些句子为了适应朗诵的需要又作了修改,这样《人民日报》在再度发表这首诗时,就是用了诗人第二次改后的稿子,果然朗诵起来效果更好。可以肯定地说诗歌朗诵事业的大发展,也促进了诗歌创作的民族化、群众化以及它的数量与质量。诗歌需要朗诵就像歌曲需要演唱、剧本需要表演一样。诗歌和朗诵是一对双生兄弟,如果把诗比作上膛的子弹,那么朗诵就是射手,诗歌只有通过朗诵才能更发挥出它的战斗力量。 诗歌朗诵工作近几年来虽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它毕竟还是一项新的年青的艺术,还有许多问题等着我们去研究解决,许多工作等着我们去做。如:如何更好地配合党在各个时期的宣传任务?如何尽可能地满足群众对欣赏朗诵的需要?如何进一步扩大朗诵演员的队伍?如何培养训练出更多的新的有水平的朗诵人才?专业人员如何对群众业余朗诵组织给予辅导?如何进一步扩大它的服务对象?如何更好地为农民服务?诗朗诵如何进一步民族化、群众化和表演形式的多样化?如何提高朗诵的语言技巧与表演?对于各种不同内容、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诗应如何朗诵?如何吸收说唱艺术的经验和旧诗吟咏的方法?……虽然问题很多,在今后工作中也会碰到一些困难,但前途是光辉的,只要我们坚持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的方向,在党的领导下,在诗人、演员、朗诵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群众的支持、关怀下,我们坚信,诗歌朗诵 ——这一锐利的文艺武器,必定在我国革命事业中发挥出更大的战斗威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401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1
下一篇2024-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