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麒麟的情商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身为德云社的少班主,身上一点骄纵之气都没有,非常的温和、谦卑,令人非常的舒服。并且郭麒麟的反应能力也超过了许多人,尤其是机智调侃柳岩,简直就是教科书般的回复。当时柳岩让郭麒麟叫自己阿姨,郭麒麟调侃柳岩说道“其实应该是这样,你跟我父亲……”还没有等郭麒麟把话说完,柳岩就急了。不得不说郭麒麟太会了,才两三句就将气氛达到最佳的效果。
一、柳岩当众示爱郭德纲,小迷妹一枚柳岩是娱乐圈中性感女神,但偏偏非常喜欢郭德纲,曾经在公开的场合,柳岩就表示自己喜欢非常幽默又长得胖胖的男生。华少听到之后,开起了柳岩的玩笑,表示说的就是郭德纲。柳岩表示如果郭德纲没有结婚,并且追自己,自己会接受的。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柳岩只是一句玩笑话,没有料到在一次柳岩跟郭德纲的合作当中,柳岩当着所有人的面表白郭德纲,弄得老江湖的郭德纲都不好意思。也因为两人之间亲密的互动,引起外界传来有关两人各种绯闻,但柳岩只是崇拜郭德纲而已,并没有非份之想。
二、郭麒麟打趣柳岩,彰显超高情商无独有偶,在节目《请你跟我这样ZUO》中,柳岩跟郭麒麟一起合作,当郭麒麟喊柳岩为老师,这么一直叫老师怎么都觉得不妥。这时柳岩表示可以叫自己阿姨。没料到郭麒麟听到柳岩这样说,立马脱口而出“其实应该是这样,你跟我父亲……”还没有等郭麒麟把话说完,柳岩就急了,动手打了郭麒麟一下。
这时郭麒麟才马上改口说因为父亲跟柳岩的关系非常好,所以应该叫大姑。最后柳岩还是让大林子直呼其名。
三、高情商并不仅仅会说话,还懂得做事其实郭麒麟可以开这样的玩笑,就表示柳岩跟郭德纲的关系就是十分正常的关系,为父亲解了绯闻这个围。并且可以看出郭麒麟的热场能力真的非常强,只要短短几句就可以让整场的氛围炒热,真的不愧是郭德纲家的公子,继承了父亲幽默的基因。
郭麒麟的情商和反应能力在许多场合都充分的展现出来,像跟钟汉良一起参加节目,当得知钟汉良跟自己的父亲是同年,虽然震惊讶,但是很快将称呼改成了“哇哥“。反应能力太快了,还逗得对方非常开心,真的非常优秀。
总结郭麒麟之所以这么优秀,离不开父亲郭德纲对他从小的教导,虽然在生活当中郭德纲非常的严格,但是对于郭麒麟从小到大的每一个重大的决定都非常的支持。正因为这样,才让我们看到一个严肃又松弛、聪明又非常可爱、努力又十分狡猾的少年。希望郭麒麟的未来可以走得更远,站得更高。
这个年过得真是郁闷极了,不仅是因为疫情的原因不能出门。最主要的是,刚到手还没捂热乎的结婚证,转眼就变成了离婚证。我一个25岁的未婚姑娘竟然成了离异,心里很憋屈。
我和男友感情基础很深,高三那时候就互相有好感。为了激励学习,我俩约定一定要考上大学,高考结束他跟我表白,两个人正式在一起。成绩下来,我们如愿以偿都过了二本线,可惜的是我被省内一家大学录取,他去了省外。
即使这样我们也很高兴了,漫长的异地恋坚持了四年,终于等到毕业。工作很快就走上正轨了,接下来就是结婚的事。
本来事情很顺利的,双方家长都知道我们的存在,四年里寒暑假我们去过彼此家里了,父母都没意见。
男友家是农村的,他们村发展得很好,住的是二层小楼。他有个姐姐,出嫁好几年了。男友父母的意思是结了婚就在家里住就行,不用再另外买房子。这个提议遭到了我们家的反对,我和男友都在城里上班,来回赶太麻烦,再者说跟他父母住在一块,我怕会产生矛盾。
我爸妈提出了在城里买房,我父母的意思是两家全款买,以后我们的压力小一些。如果男友家经济跟不上,那就退一步,共同出首付,婚后共同还贷。男友父母不同意,他们始终坚持说家里没那么多钱。
对于买房这件事,我父母对男方家庭不满意的。我是独生女,父母希望我过得好些。我爸妈商量着,干脆给我们全款买房。不是说我家多有钱,买套房的钱对我父母来说不是小数目,可能是他们大半辈子的血汗钱。我特别感恩他们,为了我,他们真是拼上了全部家底。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男友家,他们很高兴,当即表示会负责装修的费用。男友妈妈还问了我房产证的事,我如实告知,我们家全款买的房,当然只写我的名字。男友妈若有所思点了点头说,应该的。
决定好了之后,我准备跟爸妈一起去看房,可刚过了一天,男友家又改变主意了。他兴奋地打来电话说,他父母决定全款给我们买房,房子的事不用管了,他父母会搞定。我就纳闷儿了,前几天还说没钱,这么快就有钱了?还是全款,太奇怪了。
我想着这不是坏事,不管怎么样,有了房子我们就不用住一块了。谁家买都好,这样我们还省心了呢,既然出钱,当然不会无理取闹要求加名字。男友跟我定好了,周末休息就去看房。
周末公司要求加班,我和男友说请不了假,男友说没事,带他父母先去看看。
这事就这么过去了,两天以后,男友告诉我房子买好了。我很吃惊,过去看了看,果然不错,房子地段和户型都挺好,还是学区房呢。准婆婆表示,这套房不仅把家里的存款花完了,还借了点外债,那彩礼可能给不了,装修的钱我家也得负担一些。
我当时也是脑子抽筋了,实在是没什么心计,我觉得都五年的感情了他们不可能有啥套路啊。痛快答应了男友的要求,在我生日那天和男友领了证。房子手续办好了,我们打算过完年就装修,然后五一结婚。
因为疫情的原因,最近才开始上班,装修的事就耽搁了下来。直到前几天我去新房里看了下,跟物业打好了招呼。根据物业的管理规定,必须由房主跟他们签一个合同保证装修。我告诉男友赶紧去签字,他支支吾吾,一会说不着急,一会说身体不舒服改天。
男友这态度搞得我很烦,第二天男友跟我说办好了,可以动工了。我奇怪那天我俩都在上班,他什么时候去签的字?我悄悄问了物业上的人,这才知道房子是大姑姐的名字,我突然明白了好多事,瞬间觉得心里好委屈。
房子全款买的不假,为了不写我的名字东拼西借的,然后以此为理由让我出装修的钱,彩礼正好也免了。这个买卖合算的很,一分钱没花娶个媳妇,结婚后我还得跟他们一起还账,这是空手套白狼啊。房子是大姑姐的,过两年她的孩子正好上小学用,这是早做好打算了啊!
我不是那很现实的人,这么多年感情了,实在不明白,他们至于这样么?真是被他们伤透了心。想明白了这些,我果断提出分手,已经不是分手的事了,是离婚。不该这么早领证的,肠子都悔青了。
男友不同意,哭着说这都是他父母出的主意,唉,准公婆平时看起来那么老实憨厚的人,对我是客客气气的,怎么背后就这样算计我呢?这更可怕了,我一个外姓人,怎么对付得了你们一家人?不管是五年还是六年的感情基础,咱就到此为止吧。
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谁也不是傻子。我包容你们,你们体谅我,一切都好说,如果只是一味的算计,多好的感情也会泡汤。
关于生命的格言
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 ——卢 梭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米歇潘
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 ——爱默生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罗曼•罗兰
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泰戈尔
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 ——小塞涅卡
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 ——塞涅卡
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 ——伯 克
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 ——达尔文
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 ——谚 语
人生包含着一天,一天象征着一生。 ——谚 语
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 ——库尔茨
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们如能正确地运用它,一次足矣。 ——英国谚语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吕凯特
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 ——海贝尔
没有比人生更艰难的艺术了,因为其他的艺术或学问,到处都有教师。 ——塞涅卡
我们要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居里夫人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 ——歌德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托尔斯泰
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诺贝尔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一生,就太长了。 ——莎士比亚
要体验人生,就要把握现实,相信现实。 ——拉蒂特
史铁生:男,汉族,北京人。1958年如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史铁生初期有的小说,如《午餐半小时》等,带有暴露“阴暗面”文学的特征。发表于1983年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既是史铁生,也是当时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品。它在多个层面上被阐释:或说它拓展了“知青文学”的视野,或称它在文学“寻根”上的意义。在“寻根”问题上,作者表达了这样的见解,“‘根’和‘寻根’又是绝不相同的两回事。一个仅仅是,我们从何处来以及为什么要来。另一个还为了:我们往何处去,并且怎么去”。关于后者,他认为“这是看出了生活的荒诞,去为精神找一个可靠的根据”(《礼拜日•代后记》,华夏出版社1983年版)。
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和另外的小说家不同,他并无对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征的执著,他把写作当作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史铁生《我与地坛》)。这种对于“残疾人”(在史铁生看来,所有的人都是残疾的,有缺陷的)的生存的持续关注,使他的小说有着浓重的哲理意味。他的叙述由于有着亲历的体验而贯穿一种温情、然而宿命的感伤;但又有对于荒诞和宿命的抗争。《命若琴弦》就是一个抗争荒诞以获取生存意义的寓言故事。
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2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约翰库缇斯-----------
曾经多少次跌倒在路上 曾经多少次折断了翅膀
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 曾经多少次破灭了梦想
如今我已不再彷徨!如今我能超越平凡的生活!如今我已不再迷茫!如今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
他没有双腿,却能潜水;他没有双腿,却能驾驶汽车;
他没有双腿,却能成为运动场上的冠军;
他没有双腿又得了癌症,却能环游世界,四处演讲;
他没有双腿,却先后到过190个国家,接受过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接见;
他时时刻刻面对着死亡,却能拥有最完美的爱与生活……
你能做的到吗?如果他能做到,你也一定能!
他是约翰库缇斯,一名38岁的澳大利亚残疾人,出生的时候只有可乐罐那么大,腿是畸形的而且没有肛门,躺在观察室奄奄一息,医生断言他不可能活过24小时,建议他父亲准备后事。当悲伤的父亲给儿子准备好小棺材、小墓地后,发现儿子居然还活着。医生又断言他不能活过一周、一个月、一年……而今天约翰依然健康的在全世界发表演讲。
为什么他能逃脱死神的魔掌?为什么他能战胜癌症的磨难?为什么他最终找到真爱?他是如何用他的双手走出一条不寻常的坎坷道路?走近约翰库缇斯,你就会找到答案。
他用他的生命印证爱之力量、信念之伟大、生命之璀璨与珍贵!
约翰的一生都在和恐惧、孤独、侮辱、折磨、病痛甚至死亡抗争,回想往事,他说:“这个世界充满了伤痛和苦难。有人在烦恼,有人在哭泣。面对命运,任何苦难都必须勇敢面对,如果赢了,就赢了;如果输了,就输了。一切皆有可能,所以永远不要对自己说‘不可能’。”
一个用手走路的人:世界著名激励大师约翰库缇斯专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约翰库缇斯,世界上最著名的激励大师。他,天生严重残疾,但他以拒绝死亡来挑战医学观念。他没有腿,也不依靠轮椅生活,却形成了世界级的自尊、自信和自立。
他去过190多个国家,接受过南非总统曼德拉的接见。他的演讲雄伟壮丽,震撼人心,每到一处都掀起泪海与热潮。曾经在澳洲对超过250,000个人和世界上超过100,000个人的企业及社团演讲过。
最近,这位世界级的激励大师应新加坡成智集团、广州格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邀请,来到南中国作激励演讲,掀起了一股狂潮,《成功》杂志以第一时间对他进行了追踪采访。
他,蹲踞在那里。用一种伟大、优异的风度蹲踞在那里。像狮身人面像,或者某位伟人的上半身石雕像。他,只有一半。但并不让人怜悯,只让人惊异!
上帝铸造他的时候,一定用了另外一副模子。
这个来自澳大利亚的希腊人--约翰库缇斯,脸上有着孩童似的表情--坦诚、无辜、纯净。如果他看着你,他的眼神便可以灼痛你的中枢神经,让心悸动。那是怎样一双眼睛呀!明亮、热烈、赤诚一如太阳。
他没有腿,完完全全的没有。但他却是自由、灵巧而有力的。当他用他的滑板从我们的身边"哧溜"一声滑过,就像一滴水滑过海洋。
他不坐轮椅,他坚持用滑板和手走路,于是,上天给了他一副最孔武有力的肩膀。就是这副孔武有力的肩膀,托着他骄傲的头颅,让他从澳大利亚来到中国,让他登上中国一座又一座城市的演讲台,让他来到我们中间,让他用最最激励人心的语言告诉我们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
生命,生命,生命!
约翰库缇斯一出生,腿就是畸形。医学上称为先天性骶骨发育不全。他没有肛门(医生只好给他割了道深口,让他能痛苦地排便),而且他的膀胱和肠也不正常。
由于腿部完全没有发育,刚刚出生的小约翰看起来只有一个可口可乐罐子那么大。医生们没有指望他能活过24小时。
"抱歉",医生对小约翰的父亲建议道:"看来您需要举行一个葬礼。"
可是,当做父亲的含着泪准备好葬礼之后,却发现他的儿子还活着。小小的生命,挣扎着又维持了一个星期。医生又预言,这个孩子不可能活过一个月。但是,小约翰活过了一个月。医生再次预言,这个孩子不可能活过一年。但是,小约翰活过了一年。(直到今天,这个叫约翰库缇斯的孩子还活着)
小约翰,一天天长大了。乌溜溜的眼睛,一头褐色的卷发。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他那细小的没有发育的腿塞到屁股底下,然后用手支起他大大的脑袋,无辜地坐在那里,像一个小小的瑜伽师。
望着这个特别的孩子,他的父母充满怜惜、微笑或者叹息。但不管怎样,他们都决定像对待所有正常的孩子一样抚养他,给予他人间的爱和美好的品格。
拥有纯正希腊血统的父亲坚强地接纳了这个并不完美的儿子,并且他清楚地知道,儿子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将会遇到怎样的挫折与痛苦。娇惯、宠爱以及过多的呵护,都可能会让儿子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弱者。他必须给他的儿子真正经历生活的机会和开端。
童年的约翰对很多东西都充满了恐惧,特别是对狗。当任何一条狗,摇着尾巴向他走近的时候,他的神经都会垮掉。
他的父亲决定改变这一切。一个下午,他一把将小约翰拎起来,让他和家中那只叫做"肯蒂"的狗一起呆在后院里,并且关上院门。
小约翰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尖叫,尖叫又尖叫。吓得他们家附近的邻居几乎要报警。可是当3个小时候过去之后,他的父亲就展开了欣慰的笑容,因为小约翰正骑在那只狗的背上,挥舞着拳头,在院子里到处走。
"如果你觉得恐惧,那么你就学会去面对它!"父亲给小约翰上足了这堂课。
小约翰也从来没有因为他的残疾而逃脱过父亲的惩罚。当他把邻居家的猫放在火上烧;当他和他的兄弟合作,差点烧掉自家的房子;
他的父亲便对他说:"把手伸出来,不许动。"啪!打下来就是见血的一击。
不过不管怎样,小约翰都承认,父亲对他的惩罚是人道的。因为他从来没有受过不该受的惩罚。
站直!父亲一直都这么对他说。对此他永存感激。
而母亲,母亲那双温暖的手在他每次放学回家都会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我爱你,约翰!""你是我生命中最好的。"
童年是快乐的。约翰的兄弟姐妹都深爱着他。他们一起闯祸,一起玩耍,一起开怀大笑,他们支持他做一切他想做的事情。他们像对待正常孩子那样对待他。 不过约翰也承认,当他还是孩提的时候,他曾嫉妒过他的兄弟们。他想穿上他们的鞋子,做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即使他知道这样的奇迹不会发生。
每当他觉得自己可怜的时候,他就想起父母的忠告:生活不是完美的,但也不全坏。去品味一下玫瑰的芳香吧!
你是我们最美好的一件事
约翰库缇斯终于到了上学的年龄了,他的父亲给他买了一个比他个头还大的书包,并且告诉他,从现在开始,他必须学会承受生活:真实的世界,就在前面。
一场又一场的灾难,在进入小学校门的第一个星期就开始了。约翰不是被几个恶少追得在校园里四处跑,就是被他们折掉轮椅(最少90次)。他们弄坏他轮椅上的刹车,让他失去控制,从学校走廊直接飞进了数学老师的办公室。那些坏家伙们,还把他绑在教室的吊扇上,然后开动吊扇……
更可怕的是,有一次几个恶少逮住了他,把他用一根绳子绑住,并用胶纸封住他的嘴,然后把他拎起来径直扔到了大垃圾箱里。
接着,这群混蛋们在垃圾箱外点起了火。
被胶纸封住嘴的约翰在一卷卷的废纸、垃圾袋和腐烂的食物中间,无法动弹,再加上浓烟和强烈的热度,让他几乎窒息。
他恐惧极了,难道这就是死亡?难道就这样死去?他拼命地晃动着他小小的身体,哀哀地求生。
直到一位老师看见了正在发生的这一幕冲了过来,把约翰从垃圾箱里拉出来,解开他身上的绳子,然后他们一起坐在那里看着垃圾筒烧光……
后来,约翰进入了高中。高中学校有1700个孩子,而对于约翰来说,则是面对着3400条腿。他每天在无数条腿中间谨慎地穿行,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自己的手不被其中任何一条腿给踩伤。
可是,他还是受到了最深的伤害。
在一次上幻灯片的课堂上,约翰突然想去厕所。他举起手,希望老师能够看见他,但是放映幻灯片的课堂实在太暗,而他又太不起眼,所以老师一直没有注意到他。
于是,他悄悄地从椅子上滑下来,开始向课堂外移动。可是,他在黑暗中每移动一步,都感到钻心的疼痛。为什么会这样?当他终于走出黑暗的房间,坐在教室外的地板上,才发现自己的手上满是图钉。一只手上深深地扎入了5只图钉,另一个手上扎入了6只图钉。
12岁的约翰难受极了。这就是他的同学,这就是他那些该死的同学们所做的一切。
他把扎入手中的图钉一个个地拔出来,挣扎着叫了一辆出租车回到家中。
他走进自己的卧室,关上门,然后望着镜子中的自己,嚎啕大哭!
他想起那些恶作剧,想起那些恶毒的笑语,想起自己的处境。他再次看了一眼镜子中的自己,他对自己说,不要再继续下去了!
就在此时,他想起了自杀。
可是,要怎样干?
什么时候干?
就在约翰决定的那一刻,他十岁的弟弟卢克走了进来。
"卢克,"约翰低声说:"我无法再对付下去了,今晚我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的弟弟没有说话,只是慢慢地朝门口走去。
"你到哪里去?"约翰伤心地问道。卢克站在门边说道:"也许我可以帮你,我帮你去拿枪。"
然后,他的母亲走了进来。母亲坐在床上紧拥着他,并看着他。母亲一直在流泪,但她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含泪看着他。接着,她给了约翰一个只有母亲才能给的特别深情的拥抱,并在他的额上亲了一下。
然后,她说道:"约翰,你是我们生命中所遇到的最美好的一件事!永远都是!"
听完母亲的这句话,约翰又哭了一阵。看来情况并不算太糟,还是有人愿意爱他。约翰放弃了自杀,决定继续活下去。
生活,生活,快乐地生活!
约翰库缇斯终于决定把他那两条没有发育完成的畸形的腿给切除掉。
作出这个痛苦的决定,是因为一个痛苦的经历。
在一次地理考试的公开课堂里,约翰用双肘支撑着,伏在课桌上专心地答卷。而他那两条畸形的腿,像尾巴一样翘起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并且如果他不紧盯着他的腿看的话,哪怕它们烧着了他也不会发觉,更何况他正全神贯注地在考试。
当他做完试题,交上考卷,用手走到阳光下,几个女孩惊叫着对他说:"约翰,赶快看你的腿。"
他惊骇而伤心地看着他腿上所发生的一切:他的腿被刮胡刀片割开,用打火机烧过,还有大头针戳在里面。两个脚趾几乎被切断。
他跌跌撞撞地走到学校医务室,一路上都感觉想呕吐。更让他愤怒的是,没有一个人因为这次罪行而受到惩罚!不过,约翰和他的家人并没有在此事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让那些人的良心去为他们承担罪果吧!)
此时的他面临着一个艰难的决定:那就是必须放弃那两条可怜的又小又短的腿。(它们从来就没有真正派上过用场)
1987年7月14日,17岁的约翰库缇斯做了腿部的切除手术,他成了一个真正的"半"人。事实证明,及时进行腿部切除手术是明智之举。因为畸形腿被切除之后,约翰的行动反而更加自如。并且,他还避免了因为畸形腿上的溃疡和皮肤感染及骨髓炎所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当他的两只手真正变成了脚,他将更加懂得如何在生活中前行……
约翰库缇斯离开学校之后,他开始找工作了。这期间,他大概敲开了一百万家店门,问有没有人愿意雇用他?他在五金杂货铺干过,还在一个仪表箱公司扭过螺丝钉。他每天凌晨4:30起床,赶火车到镇上,然后踏上他的滑板从车站赶到几公里之外的工厂。
不能说那段时间他过得不好,毕竟他自食其力,勇敢而快乐地生活着。
命运真正的改变是从运动开始。
我们不要忘记了,这个叫做约翰库缇斯的人身上带着希腊血统,所以他全身上下满溢着竞争和拼搏的奥林匹克精神。他的运动员气质是天生的。
他从十二岁起就开始打室内板球。同时,他还是一位优秀的举重运动员和轮椅橄榄球运动员。当他做完了腿部切除手术出院后不到3天,就出现在打室内板球的俱乐部。虽然他经常把其他球员撞到轮椅外面去,有人也会抱怨他打球太狠,但是他也会反驳有些人缺乏献身精神。
当他带着太阳眼镜和蓝色的运动头盔,得意洋洋地出现在赛场上时,小孩子们会立刻叫起来:"看哪,一个会走路的头盔!"
他的私人医生这样说道:约翰库缇斯的个性中有明显的强迫症特点,这也是他生存下来的唯一方式。正是这种生存方式,让他的运动员生涯成绩斐然。
1994年约翰库缇斯成为了澳大利亚残疾人网球赛的冠军,并作为澳大利亚的板球队的一员被邀请去南非旅行,有幸受到了南非总统纳尔逊曼德拉的接见。
2000年,约翰拿到来自澳大利亚体育机构的奖学金时,从竞技体育中退役,为悉尼2000 Paralympic训练,并在全国健康举重比赛中排名第二。离开赛场后,约翰在4个主要的体育机构:板球、橄榄球联盟、足球和橄榄球协会都取得了2级教练证书。
瞧瞧,他真的让人值得骄傲。
但是,约翰库缇斯对生活的全新体验,却是从一次公众演讲开始的。
在一次由当地"社团"举行的午餐会上,他应邀做了简短演讲。在整个过程中,他一直为自己打气,尽可能让自己站得高。结果15分钟的演讲结束之后,他赢得了全场最持久的喝彩。
一位女士,甚至哭着跑上来对他说:"非常非常感谢你!"
做完演讲之后,约翰库缇斯一个人坐在中海岸的礁石上,望着大海,一会儿颤抖,一会儿哭泣。他坐在海边掐自己,还不时大笑。因为在他的一生中,这是第一次,别人不仅仅是盯着他看,而且还真实地听他讲话,并且愿意听。
他的话有分量了,他的观点有分量了,他的人也有分量了!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当约翰真正开始他的公众演讲事业之后,他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他不同于常人的生理特性会对他的听众们造成一种影响力。但是,如果他不能讲出有价值的话,那么他的演讲事业将会十分短暂,因为类似于"怪物展览"这一类型的演出,从来不会有太持久的票房。
而事实证明,这个没有受过任何公众演讲训练的家伙--约翰库缇斯,天生拥有着演讲家的风采,他在演讲台上,用手踱来踱去,威武得像一头雄狮!并且,他明白真正的演讲,就是忠实于内心真实的表白,源于内心真正的爱。
不,不,不要放弃
这个世界,充满了伤痛和苦难。有的人在烦恼,有的人在哭泣。而他,约翰库缇斯清醒地认识到,对于痛苦的命运,人,应该拥抱而不是与之苦斗。
他曾经亲眼看着自己最亲密的伙伴马修,因为畸形的脊椎压迫住了心房和肺部,在夜里睡去以后,就再没能起来。而在此之前,他们还互道过晚安。
好朋友的死,让约翰库缇斯泪流满面。他陷入深深的自责:"我没能照顾好他。上帝,我能照顾好自己就很幸运了。"
并且,他开始想:"我的脊椎也是变形的,那么我的残疾也是致命的吗?"他开始感到恐惧:"我什么时候会死?"
当他问他的父亲:"爸,我会死吗?"
父亲对儿子说道:"是的,儿子。我们都会死。"
约翰库缇斯咧开大嘴笑了。父亲,我将爱你到死!
可是,一个巨大的灾难正悄悄地向他袭来。1999年的下半年,因为无缘无故的原因,约翰库缇斯在巡回演讲时,常常不得不跑到卫生间呕吐。有时,他非常非常的疲倦。那一年,他已经成为澳大利亚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正做着自己热爱做的事情,并且他已经订婚正准备结婚。
一个晚上,他感到他的腹股沟处相当不舒服,并且他的左侧睾丸整个地肿起来,一碰就痛。
他挣扎着走进医院时,已经痛得不行了。当超声检查报告出来后,医生告诉他,他必须摘除左侧睾丸,因为睾丸错位。可是在摘除完左侧睾丸的一个星期之后,医生又面无表情地告诉他:"约翰,看来你得的是睾丸癌。"
"什么?"他完全惊呆了,"你说什么?!"
"恐怕你的另一个睾丸也得拿掉了。"
他的大脑出现了1分钟空白。他所唯一能想到的是--他还没有孩子,他想要一个孩子!
没有时间了,连保存精液的时间都没有了,唯一可以保存的是对生命的珍爱。
可是,当两侧睾丸全部摘除之后,那个该死的医生又跑来告诉他:"对不起,约翰,你的癌症已经扩散了!我们估计你还有12到24个月可以活。"
"你告诉我什么?"约翰又问了一遍。
"24个月。"那位医生又一次重复,"你的生命……"
约翰库缇斯听完,爬上了那个家伙的桌子,把桌上所有的东西全撞在地下。
"你给我听着,"他怒吼着,"谁他妈给你这个权利告诉我什么时候死?是你脖子上的听诊器吗?还是你脑袋上的眼镜?我会等我准备好去死的时候才会死,而不是像你这样的人来告诉我,我就得死!"
然后,约翰爬下桌子,转身出门。可是那位医生冲了出来,追上他,给了他一个深深的拥抱。并且那位医生也在哭泣,接着约翰听见他说:"你会打败病魔的,只要有这种心态就会打败病魔!"
约翰听完医生的话,像个孩子一样哭着走了。在回家的路上,一个念头一直在他头脑里飞转:我就要死了,我要死了!我如何去告诉我的父母?"
终于,他鼓足了勇气把他得睾丸癌的事情告诉了他的父母。父亲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身体轻轻震动了一下,但是仍然平静地说:"约翰,我无法相信。"他说道,"先是你的腿--砰!它们没了。现在是你的睾丸--砰!它们也没了。我担心,下星期我再过来的时候,你就只剩下一个'头'了。"
约翰听完,咧开大嘴笑了,接着又哭了。但是重要的是,父亲的话,毕竟让儿子在死亡面前又一次笑了。
接下来,是整整一年与病魔的抗争。约翰阅读了大量的关于癌症的资料,他在网上搜索。他什么东西都看。他成了癌症资讯的专家。他四处打听,看看有没有人能给他一些好的建议。一位痊愈的白血病患者打电话对他说:
"听着,就按照医生的话去做,但不要停止生活。"而他从没有停止过。
在2000年的5月,约翰库缇斯结束了治疗,被正式列为癌症痊愈者行列。当死亡离开的时候,他感到了深深的宁静。
爱,爱,永无止境……
总以为,他的爱情会艰苦而绝望,可是他却得到了。2000年,约翰库缇斯结婚了。在拥有美丽太太丽恩的同时,他还拥有了她太太的儿子--6岁的克莱顿。
他什么都得到了,一切的一切。他咧开嘴,幸福地大笑。你知道笑到脸疼是什么感觉吗?笑得你脸颊抽筋,你想停止大笑,可是你却不断地笑,笑得越来越起劲。生活终于对这个受尽委屈和责难的大男孩子展开了最真实的笑颜!
作为记者,看着他们幸福的一家,心中不仅充满了好奇。为什么这一家人会如此如此的相爱?
似乎孩子的笑,他们的快乐,他们的相爱,这才是生活中的唯一、真正需要的唯一。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约翰库缇斯一次又一次地回过头去,对身边的太太说:
"我爱你!""我爱你!"还是"我爱你!"
欢乐贯穿其中,但是至深的痛楚也贯穿其中。也许,他们的爱,每一瞬间都活在死亡的威胁中,爱因此变得更具光芒。
我问约翰:"你们是如何相爱的?你和你的太太。"他又一次咧开嘴笑,望了一眼他那金发碧眼的美人,几乎要乐翻掉。
"她一出现,我就爱上她了。我爱上她,凭借的是我的本能。但是,我的太太则需要经过一番挣扎才能爱上我。"
不管怎样,他们相爱了。当约翰回答完这个问题,他们一家三口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对于爱来说,没有比爱本身更重要的东西了。 我问:"最最天真的约翰库缇斯。你对生活,怀有过仇恨吗?"
他想了想,回答我:"有过。生活曾经伤害过我,我起先只有被迫接受。的确,时间可以治愈所有的创伤,但那只是身体上的创伤。心灵的伤害也许会永存我心。"
伤害是存在的,唯一能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还是爱。
约翰库缇斯很爱他的儿子克莱顿,他说:"我的儿子将来一定是一个国王样的人物!"
并且他的家庭教育只有一个字:爱!
"还有,永远对生活充满最美好的期许!"坐在身边的儿子克莱顿忽然小声地补充了一句。
我们都笑了,而克莱顿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
忽然,约翰库缇斯大声地对他的儿子说:"克莱顿,告诉所有的人,你的残疾是什么?"
克莱顿一字一句地对我们说道:"我有自闭症、肌肉萎缩症、大脑内膜破损、心肌功能障碍。"
这时,我才注意到,这个孩子每说一句话,手和腿都要无法控制地抽动一下。看着这个花瓣一样俊美的男孩子,我的心,骤然疼痛起来。这就是生活的真相吗?
约翰继续沉着有力地说道:"你用眼睛看不到,并不代表那不存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残疾。请你们想想,你的残疾在哪里?"
他说:"正是对残疾的接纳态度,为我打开了人生的大门,造就了我这样一个人。正是这种对生命的态度,让我的太太爱我,让我成为我儿子的父亲。一个人必须勇于面对,勇于尝试,如果赢了,则赢了,如果输了,就是输了。不管怎样都好过,你一屁股坐在家里面,将一事无成!哪怕我的演讲,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去除一个人的无力感,那我就过了美好的一天。"
这个人,这个"半人",这个用手走路的人,巍然坐在那里,用他的生命告诉我们:什么是奇迹!
当他说完这一切的时候,马上回过头去对他的妻子和儿子说:我爱你!
我是独生女,从小我就是被爸妈娇生惯养的女儿,十指不沾阳春水,也就说的是这个意思吧!但自从遇到了老公,跟他结婚我改变了很多,因为我这辈子认定了老公,和他在一起了是我最开心的事。
刚认识老公的时候是在大学时期,老公不爱说话,但老公长得很帅气,学校很多女生都喜欢他,因为我跟老公是同桌,很多女生都让我代送礼物什么的,可最后老公跟我表白了,我当时很惊讶,也并没有回答他,之后慢慢的,我被他感动了,老公不会说什么甜言蜜语,也不懂什么浪漫,但他做的永远比说的多,所以我们成了男女朋友。
毕业后,我们就商量着结婚,可谁知,当我去见他的父母时,他父母就不赞同我们在一起,还说我们还小,谈婚论嫁也还早,可我父母就不那么认为了,我父母说:"他们家就是不想和我们成为亲家,我们的家境没有他们家好,闺女啊!你该好好考虑一下这门亲事了,我们不想你嫁过去受任何委屈啊"。
我当时没有说话,但我不会放弃这份感情,最后我跟老公恋爱了三年还是走进了结婚的礼堂,公婆对我也不错,就是大姑姐好像对我有成见,不过大姑姐是远嫁,我想就算有什么关系不好,也不会有时间相处的,于是我也不与她计较。
结婚后,婆婆对我冷冷的很少说话,相处算是不好不坏,婆婆思想还有些封建,说结婚了的女人就不要出去工作,顾好家里就行,我跟婆婆说:"我以前在自己家什么家务活都不做,也不会做"。可婆婆说:"不会就从现在开始学,毕竟你现在嫁到我们家来了,不会我都可以教你"。虽然有些不情愿,毕竟婆婆是老公的妈,也是长辈,我妈也说了,我在怎么任性,嫁了人就要收敛自己的脾气。
就这样我便做了全职太太,每天跟着婆婆学做饭和做家务,在我刚学会了不久后,婆婆什么都不帮我做,都是我一个人做,我和老公结婚,我一直都认为婆婆对我有意见,所以婆婆肯定是在故意为难我,不过我还是尽心的每天伺候公婆,因为我爱老公,不想让老公两边为难,所以我希望得到婆婆对我的认可。
有一次姑姐回来了,还拿着行李,我想着这次姑姐肯定是回来住一段时间,我也做了好多菜,买了很多水果,姑姐看我就是看一个外人一样,我知道姑姐嫁了一个家境好的家庭,姑姐那种骄傲的态度我以前都不理她,这次她见我,我笑脸相迎,我也并不是怕了她,姑姐却冷嘲热讽的和婆婆说:"妈,你把弟妹教得真好,做儿媳的就该这样好好孝顺妈"。我在一旁并没有说话,只是走开了,婆婆也没说什么。
第二天一早,姑姐就给了我一堆衣服,说让我洗,家里的衣服一般也都放进了洗衣机,姑姐却说她的衣服很贵,只能用手洗,我当时就有些不高兴了,这又不是一两件,这起码也有二十几件,这时婆婆从房里出来说:"衣服贵那就自己拿去干洗店洗,你弟妹又不是给你洗衣服的,你不要以为现在家务事都是你弟妹做,你回来想什么都不做那就回你婆家养尊处优去吧!"
婆婆说完话,姑姐哑口无言,看姑姐的表情,婆婆怕是说到姑姐的伤心处了,不然也不会大老远提着行李来娘家,不过婆婆真的已经拿我当自家人,我之前还认为婆婆对我太过挑剔,其实,平时婆婆对我还是挺好,以后我会好好孝顺婆婆的。
《心居》大结局,海清“蜗居”十三年后,总算把房买了。
谁能想到,最后一集,竟爆出了全剧又一个最佳演技时刻,葛玥在窗外看到冯茜茜和丈夫握手,一边惨笑一边用手锤自己怀孕的腹部的表情绝了。
在我眼里,这场突如其来的演技大戏,甚至可以空降本剧第一,因为海清的演技再好,总还是在观众的预期之中,但没人想得到董晴饰演甜妹葛玥这场戏会这么演。
也是这一笑,为这部开播以来话题不断、观众又气又看的都市家庭剧,划上了完美句点。
播到现在,这部《蜗居》导演滕华涛联手海清的剧集以实打实的收视率和播放量证明:都市家庭剧收视依然好打。
剧集开播首日收视只算平平,爱奇艺站内热度4000出头,但收官当日站内热度破9000,直逼之前播出的年度爆款《人世间》,收视率也占据了多日卫视第一。
观众一边被剧中人物气到天天说弃剧,一边身体力行地成就了又一部都市剧王炸,弃剧是不可能的,看完主要角色的诸般结局再说。
实际上由于原著一早问世,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最终命运,早已透过各种解读陆续曝光,但最终剧版的大结局,还是与原著有较大出入。
或许是因为原著太过残酷,剧版将一些主要人物的结局进行了改编。当然,再怎么改,主要人物命运还是保持了延续性,感到意外的,主要还是读过原著的读者。
而某种意义上,这些人物命运的改变里,又透出该剧最深处的密码。
很少有一部国剧,敢把它的主角塑造地如此不完美。她们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像我们一样,为房,为爱,为一处心安之所,挣扎求存在这人世间。但也正因为如此,观众更想看到他们,每个人的命运,如何各得其所。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看,电视剧的结局和原著小说,有哪些差别,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差别。
而剧集留下的三个疑问,也是时候解开了。
先说和原著命运最一致的一对人物:冯茜茜,顾昕。
原著中两人就没什么好下场,剧版中也一样。
大结局最大快人心的时刻应该就是顾昕说已经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但葛玥却说这段时间会替他照顾好爸妈,等到他出狱后再离婚。顾昕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崩溃大哭。
《心居》中,顾昕就是一个完美渣男。
为了攀高枝,他抛弃了与自己谈恋爱十年的校花孙琦与葛玥结婚。
刚结婚,老丈人就遭遇降职,顾昕连妻子也懒得安慰一句。
母亲对妻子百般刁难,他从未帮她说过一句话。孙琦要去德国,他丢下孕吐不断的老婆跑到机场挽留,好在对方拎得清果断拒绝。
结果他又与冯茜茜勾搭。剧中两人相守到最后一刻,与冯茜茜吃最后一顿散伙饭时,被葛玥看到。
而冯茜茜这边也延续了原著的命运。
托顾昕的福,她的业绩在公司变得出类拔萃,作为姐姐的冯晓琴是既高兴又担心。
冯茜茜和顾昕在一起的事情被冯晓琴知道后,冯晓琴力劝妹妹趁早一刀两断。可冯茜茜果断拒绝。
剧版一个关键的细节变化是:剧中顾昕提到好在冯茜茜没收那套房子,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她可以全身而退。
书中离开上海那天,冯晓琴去车站送冯茜茜。
剧中冯晓琴也去了高铁站,不过是远远地目送妹妹离开。
有人说冯茜茜毫无职业道德,破坏他人家庭,这还能安然全退,葛玥还得给坐牢的丈夫照顾家里。
但现实就是很多道德有瑕疵的人物不会戴着镣铐生活啊。
接下来是和原著命运相差最大的人物:施母。
这个人物应该是剧中最不讨好角色前三名。
虽然有躁郁症和尿毒症等疾病,家中也已经落魄,她依旧保留着几十年前的那种高傲。对所有人都高高在上,包括顾清俞。
顾清俞和父亲第一次来家吃饭那场戏,她以一己之力让观众集体血压上涨了一整晚。
原著中,施源一家继承了海外别墅,施母却高兴过头犯病自我了断,离开人世。
剧中她的结局圆满得多,跟着儿子一起迁住新居,病也好多了。
能看出同为原著作者的编剧手下留情,亲手改写了自己笔下人物的结局,原来的结局太惨烈,已经不适合今天的国剧了。
接下来是表面看和原著结局一样,实际上结局又大为不同的人物。
第一位,是严永瑄饰演的顾老太。
这个人物以不多的戏份,一跃成了《心居》中最令人讨厌的角色之一。
平日对外来的孙媳妇吆五喝六,白眼分分钟能翻上天。
顾磊死后她当众指责媳妇“害死了自己孙子”,还说要专门留在家里“让她不好受”。
日常怀疑晓琴别有用心,就连她妹妹吃个鸭腿,也要计算得一清二楚。
大结局冯晓琴终于搬离了顾家,一次回家拿东西,发现顾老太太倒在了厨房及时送医,但最终顾老太和原著一样去世了。
不过在原著小说中,顾老太临死之前还数落女儿、儿媳,唯独放不下两个儿子,死不瞑目。剧版中她却是人之将走其言也善,面对日夜照顾她的前媳妇,她说出了埋在心里多年的心里话:原来老太太心里明镜似的,她看出冯晓琴太聪明了,所以要时常敲打她。
老戏骨的演技太好了,最后的这场病房对话让老太太顿时变得可爱了,也比原著更多元更让人理解了。
第二位是葛玥。
观众都说大结局葛玥的笑脸比张子枫还瘆人。
戏外的董晴也很可爱,主动替葛玥办好了离婚证,但剧中她还要等渣男三年,出狱再离婚。
相比原著,这个人物命运走向是没变,但人物性格改变太大了。
原著中这个人物后期在顾昕手机上安监控软件,对冯茜茜与顾昕的暧昧关系早就心知肚明,顾昕入狱,她还去找了自己的爱慕者“小卢”,求他帮丈夫。
这些经历虽然很精彩,但也太戏剧化,太刺激了,几乎可以说是重塑了人物。
而剧中的葛玥从头到尾都是最无辜又可爱的天使。
唯一一次爆发是亲眼看到丈夫出轨,隐忍了许久的情绪一下子爆发了出来,发疯似地用手拍打自己的肚子。
和原著一样,葛玥还是到看守所去看望了顾昕。
但最终又撂下电话决绝离开,相比原著剧版的意思更明显了:葛玥是不可能和渣男复合的,渣男退散吧。
第三位:顾士宏。
表面看他的结局和原著相差不大,实际上编剧给了他一个幸福得多的结局。
原著中顾青俞出国,孙子也走了,母亲也去世了,他一个人孤苦伶仃,剧中大结局是一家人围着他吃年饭,孙子拿着成绩单给爷爷,女儿也从新加坡回来了。
剧中顾家三兄妹,他是最平庸的那个,但他也是全剧最善良的那个,顾家所有人中,是他最早原谅了晓琴,最后也是他和女儿一起张罗给晓琴买房。
如果我是编剧,也不忍心给老人一个原著那么孤独的结局吧。
最后是四位主角的结局,也是命运走向和原著一样,但细节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一位:最后和顾清俞和平分手的展翔。
和原著一样,他最后没有跟任何人在一起。
和原著不同的是,原著中他是主动放弃了女神,剧中他是求婚失败了。
原著中顾青俞与初恋施源离婚后,给了展翔一次机会,邀请展翔到家里,展翔却主动放弃了这个大好机会。
剧中他锲而不舍,哪怕凌晨两点睡,也要早晨六点醒来送女神上班。
一身疲惫回到养老院,又要冯晓琴五点叫醒自己,去接女友下班。
最后他包下餐厅精心布置了一场求婚,但顾清俞抢在他表白前面说出了要去新加坡的决定,把他的话硬生生憋了回去。
另一大变化是:原著中他是被半逼着把 “不晚”养老院转给了晓琴。
剧中晓琴只管他要求涨了三千块工资,是他主动给了晓琴10%的“不晚”集团股份,让她升级合伙人。还把晓琴作为养老院的门面。
这个结局我认为比原著更合理了,他和顾青俞在一起做朋友比做情侣更舒服,在一起也不会长久。
白送给晓琴一个不晚简直匪夷所思,将对方升级为合伙人大家一起干才更符合人物逻辑。
但故事到这里其实是留白,未来的路还长。也许他们永远都不会在一起,也许不久后的一天,他会和其中一位水到渠成。
作为全剧除了顾老先生之外最可爱的人物,这是他应得的结局。
第二位:施源。
和原著一样,他最后没和顾清俞复合。
和原著不同:他没收到海外叔公价值2000多万人民币的遗产。
编剧自己说过,“比如施源,我在小说里给他安排了一个有些匪夷所思的结局,就是让他意外地继承了一笔遗产。我当时这么安排自己都觉得挺任性的,好像有点天方夜谭了,但我还是这么写了。电视剧不能这么任性了”。
剧集最后顾清俞知道了施源没有偷过自己的文件,最后是靠本事赢得项目的。
针对一个差一点考上复旦的行业菜鸟是否有本事写出击败行业精英的项目书,也引发了网友一场大讨论。
但故事的重点其实不在这里,顾老太的葬礼上,顾清俞再次见到施源,神情激动,但就算顾清俞终究还是明白了一切 ,他们两个人也已经完全回不去了。
两个人不在一起是彼此永远的白月光,在一起就只能互相折磨,太拧巴。
看他和丽丽在一起相处就知道,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不是有爱就可以的 。
顾清俞20年的梦醒了,可以追寻自己的人生。
施源也可以恢复之前打麻将、喝豆浆吃油条的日子。
这才是皆大欢喜。
第三位:顾清俞。
刚开始追剧观众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点:几乎顾家所有的冲突,到最后都会变成了冯晓琴和顾清俞这两个女人的对决。为什么顾清俞如此防范冯晓琴?
这个谜底后来解开了:因为冯大年。
顾磊和冯晓琴想要结婚的时候,顾清俞去查了冯晓琴的底,发现冯晓琴的弟弟冯大年,不是她的弟弟,而是她的儿子。
所以顾清俞提防冯晓琴是合情合理的。
书中和剧中这个谜底都没揭晓,能看出人物的本质是良善的。
剧中大结局顾清俞借钱给冯晓琴买房子,告诉冯晓琴早知道大年是她的儿子,两个女人的心结终于彻底解开了。
有观众说一开始就借不就啥事都没有了吗?
但人就是要有经历才会成长。
最终她和原著一样去了新加坡,但最终在几个月后回到了上海,留下来陪伴父亲。表面的淡定背后,能看出人物经历了复杂的心理博弈,每个决定背后都是人生。
编剧滕肖澜说:“最终顾清俞选择了谁不重要的,因为她已经达到了心灵上与自己的和解。”
我非常赞同,爱情不必是女人的全部,大结局顾清俞好像什么都没变,其实一切都变了。
最后一位:冯晓琴。
相比原著,现在这个人物变得更可爱,更励志了。但她依然是近年来热门国产都市剧中缺点最多的主角。
她有各种各样的毛病,贪心、算计、脸皮厚,将自己没有学历的妹妹冯茜茜和私生子冯大年都拉到顾家来养。顾老爷子说得好,一家六口人,三个姓冯,不怕人笑话。
但同时她也勤奋、坚忍、坚守骨子里的底线。
原著中这个人物更极端一些,“底线降一降,事情就更容易办些”,这句话是冯晓琴原著中的行为准则。
但剧中冯晓琴没有出卖过底线,一人独闯上海滩,路是蜿蜒而上的,但依然劝妹妹做人要有底线。
大结局她和展翔一起经营“不晚”(敬老院),都完成了人物成长,可以说相互成就。
相比原著,剧版的人物多少柔和了一些,极端化的行为少了,但编剧并没有改变这些人物的本质。
他们其中绝大部分人都是有缺点的,顾清俞的优越感与居高临下,展翔的不思进取,施源过分敏感的自尊心,冯茜茜的缺乏底线,顾昕的凉薄,许多长辈的小市民习气……但这就是普通人,事实就是很多我们的身边人物的事迹比他们还要奇葩,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
世间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只有进退与选择,吵吵闹闹热热闹闹才是人间。相比被美化过的人物,我反倒更爱这个真实的人间。
第二个问题是:到底谁是本剧中的演技之王?
就像张颂文在社交平台上说的那样——“故事是由每个角色支撑起来的”。
大结局最让我惊艳的是董晴的表演。
看着一对男女在餐厅里两人依依不舍,泪流满面的告别,窗外的葛玥,哭着笑着,眼神从开始的呆滞到后来的瘆人,最后是猛击自己的腹部,成就了近年国产都市剧中的名场面。
任何一个妻子面对此情此景都是笑不出来的,但这一笑一打,放到人物身上,竟是如此妥帖,如此精准,简直打进了观众心里。
这场戏也让我注意到董晴这位女演员,其实饰演葛玥她的问题是太漂亮了,现实中她和演小三的女演员都是北电校花,看颜值完全是不相上下,哪怕她在剧中妆容已经扮丑了,还是无法理解渣男脑子里在想什么。
但她用演技把人物演绝了。
她应该走不了甜甜蜜蜜恋爱的老路,但多样化的气质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好演员值得被更多观众看见。
有三位演员的演技我认为是被低估,一是童瑶,二是冯绍峰,三是张颂文。
很多评论都把顾清俞和冯晓琴争吵的那场戏拿出来比较,认为童瑶接不住海清的戏。
我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从气势上吼回去TVB女演员都做得到,童瑶也不会有问题,但人物的清高令童瑶不可能像海清那样,歇斯底里地吼出心中的不满,克制才是她正常的反应。
剧中童瑶其实不乏演技的高光时刻,亲眼看到丈夫说谎时的难过,
对弟媳妇物伤其类的理解,结局再见施源的欲言又止。这都是演技啊。
在海清的主场,她的表现已经及格有余。
至于冯绍峰,施源一出场,观众就能感受到,他身上那种萎靡不振的颓废气质。
冯绍峰把一个消沉的中年男人的脆弱、敏感、孤傲都演出来了。
有场戏是施源忍了很久母亲的躁郁症,终于在争吵中说出如果早点把这旧房子换掉就可以改善家里的问题,片刻的爆发后又缩了回去,从中能看出冯绍峰演技的分寸感。这是个不断进化的演员。
还有张颂文。
滕华涛说他当时找展翔的时候想找一个让大家不能马上联想到此前角色形象的演员,他想找一个新面孔,大家不会一看到就知道“他会怎么演”,结果整部戏我最大的惊喜也是看张颂文演戏。
难得的是这么一个油腻的人物,却被他演得这么欢乐好玩,刚开始观众不适应,后面好评就越来越多。
能看出张颂文很多表演上的设计,比如站没站样坐没坐样。所以他陪着顾清俞看高雅的音乐剧坐立难安。
高手过招中,他可以很好地把对方的演技衬托出来,也不遮盖自己的光芒。
海清饰演的冯晓琴借着酒劲儿,跟展翔表白。一张嘴就是深情的凝视,加“我喜欢你”,张颂文立马说“起得太猛了”。
接下来冯晓琴越说越动情,直接把展翔都给说哭了,鼻涕眼泪都流下来,然后冯晓琴突然话锋一转,故作轻松地说道:“怎么样,说得还不错吧”,张颂文也一秒破涕为笑说:“太绝了,差点儿被你给骗了”。
最后两人笑中带泪的一个对视,把成年人的感情说尽了。
向清俞求婚,戒指明明已经揣在兜里了,却迟迟找不到机会拿出来。即将掏出的那一刻,清俞告诉他因为工作原因要去新加坡三年,张颂文的表演也是太绝了,忐忑、紧张、落寞、无奈,全都演出了,最后还很可爱。
说这是翻车的演技,那不翻车的演技在哪里。
最后我要说海清。
她用实力证明了,在家庭剧领域,她就是绝对的演技女王。
海清的几场高光戏份评论已经很多了。
真正打动我的,反倒不是她那些教科书般的炸裂名场面,而是她对生活细节的还原。
买菜时她会随口和菜贩砍价,做早饭她会尝尝鲜,这些没有生活经历是演不出的。
那一场送外卖的戏,她也是一天奔波拍摄,没有吃饭,饿的前心贴后背,正好剧组给准备了冯晓琴的盒饭,一个豆角和西红柿,她吃得叫一个香,导演喊停,她还在吃。
在我眼中这种朴实无华的表演,比顾磊的意外离世和大姑姐吵架、教展翔表白的高光段落更珍贵,因为太少了。
很多人说生活剧海清演起来驾轻就熟有什么难?但最难的恰恰在这里,因为她演了太多同类的角色。
过去有句老话讲:话剧对演员是滋养,电视剧是掏空。
即使是孙俪、孙红雷、于和伟这样的顶级演技派,也会遭遇观众演技模式化的质疑。
为什么海清的表演没有被吐槽太重复?
我想答案是全剧的大部分时间,冯晓琴都在为生活奔忙。海清演出了那份人物命运的尘土飞扬。演到最后让观众体会到,作为一个外乡人,尊严没有生存重要。
是表演中的生活味为她抵挡了观众的审美疲劳,因为只有生活是百看不厌的。
但海清演得再好,也只是主角中的第一名。
因为本剧的配角演员太强大了,以至于我无法排名。
张芝华演的苏望娣人设那么不讨喜,但却演出了最常见的上海市井妇人,有时可笑,有时 “势利眼”到极致,但也有真情流露的时刻。
节冰饰演的顾士宏听闻女儿要去新加坡,片刻之间想要流泪,却强撑出笑脸让女儿放心追求事业,绷不住了就起身泡茶遮掩情绪,这表情瞬间让观众想起自己的父母。
朴素的真情实感是最动人的。
而本剧多的是这样的好演员,集体精彩的表演成就了一副上海都市的众生相。
最后一个问题:《心居》的剧情闹腾吗?为什么这几年热门的国产都市剧都令观众边吐槽边看?
能看出全剧充满这样那样的戏剧冲突,时刻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及普通人爱情、婚姻和求生的挣扎。
某种意义上,全剧一分钟都不安生。
这背后是现实题材都市剧的现实难题:此类剧集有着稳定的受众基本盘,也非常考验编剧的创作能力,既要取材 社会 话题,又要兼顾剧情的可看性。
有人说不吵不闹没收视吗?
我举个例子,《理想之城》是孙俪这几年口碑最好的剧,也是这几年收视最低的剧,而她上一部剧情闹腾不断的《安家》,是东方卫视年度收视冠军。
这部剧最大的特色就是人物灰色,没有纯粹的好人,坏人也坏得不声不响,但事实证明有观众会看不下去。
同样的例子还有另一部口碑剧《平凡的荣耀》,剧情和表演都很好,行业呈现很写实,也不闹腾,结果只赚口碑不赚收视。
总有人说,我就不信,国剧不夹杂着婆婆妈妈就没人看,非要给故事弄几个歇斯底里的角色,俗不俗?俗,但管用。
老有人拿国剧和韩剧、美剧对比,但现实就是:许多在三大平台播出的高口碑韩剧、美剧,收视连低成本小短剧也打不过,去看看去年横扫美剧奖项的《继承之战3》,播放量多久才破千万?
豆瓣国剧最高分的《大明王朝1566》,夸的人很多,看完的有多少?
电视剧是大众艺术,这才是最大的真实。
这就是为什么国剧中的婆媳、姑嫂关系,娘家与婆家、妯娌、姑嫂、七大姑八大姨亲戚间的故事,会被主创着重刻画,因为现实如此。
观众就爱看这些家庭大戏,因为关心着他们的命运,就像关心自己的命运。看到他们的艰难,就像自己经历的艰难。
《心居》到最后,有的人梦醒,有的人梦碎,有的人圆梦, 滕肖澜说,“写《心居》时就是想写人,写真的人,没有去想她们到底谁对谁错,更多取决于你站在哪个立场说话。”我认为她做到了。
无论是谁,挣扎求生都很艰难,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生活就是因为艰难才生动,把人情冷暖和人世间的凉薄都展示出来,最后才看出人性里的光。
现实就是人们总是高估了人的努力,而低估了命运。一部都市家庭剧能让不知不觉体味这么多人物的命运,久违了。
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去找她,约她出去,然后认真的告诉她:“请不要再给我介绍女朋友了,因为已经有了很喜欢,很喜欢的人了”,如果她恭喜你,祝贺你,那你接下来的话就很简单了,告诉她请她帮忙告诉那个女孩,如果她说她不认识你说认识,她问谁,你说站在面前。如果她不说话,那你就告诉她你准备向你喜欢的女孩表白,然后直接告诉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