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的明君屈指可数,乾隆帝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但令人奇怪的是,在这样的一个贤君身边,竟时刻跟随着一个奸臣,这个奸臣就是和珅,民间有“和珅扳倒,嘉庆吃饱”一说。然而为什么这样的奸臣会受到乾隆的无比宠幸呢
有人认为,是因为和珅善于揣摩乾隆的心思。有名的“乾隆下江南”就是和珅鼓动而成的。一次,主仆二人说起江南秀丽风光,繁华都市,乾隆帝道:“朕也想重游江南。但顾虑南北迢遥,劳命伤财,朕所以未决。”和珅道:“圣祖皇帝六次南巡,非但未招致民怨,反而被颂为圣君。古来圣君,莫如尧舜,《尚书·舜典上》也说‘五载一巡狩’,可见自古巡览就是胜典。但凡圣君,道本相似,何况国库殷实,金银充足,区区巡游不会耗费多少库银。”和珅这一席话,正好逢迎了皇上仿效先祖、学尧舜的喜好,乾隆遂降旨预备南巡。和珅亲自为皇上监督龙舟等南巡的设施,华丽奢侈之极,库银由和珅流水般地挥霍掉了。和珅也因此更加得到皇上的宠信,被升为侍郎。
这种观点认为,和珅论文论武,都没有什么才能,但因为他善玩心理战术,逢迎皇上,才受皇上的恩宠。乾隆五十五年 (公元1790年),有个叫尹壮图的官员向皇上呈奏,各省库金银亏空。和珅对其怀恨在心,上奏请皇上命尹壮图再去查实,暗中派了自己的亲信前往。结果尹壮图被降职,原因是所奏不实,和珅更得宠信。官库虽然空虚,但和珅却以各种名目进行搜刮,所以皇帝不愁没银子花,而和珅也更加受宠。
然而,关于和珅受宠的原因,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记载,在乾隆帝还是宝亲王的时候,曾钟情于马佳氏,而这马佳氏正是雍正皇帝宠爱的妃子。宝亲王时年17岁,情窦已开,常在没人的时候和珅马佳氏调笑。一天,不知为何,马佳氏误撞到宝亲王的眉际,被皇后钮祜禄氏看见,以马佳氏调戏皇子为名,下令将马佳氏牵到月华门勒死。宝亲王听后,流着泪到月华门前,此时的马佳氏已奄奄一息,宝亲王便放声哭道:“我害了你。”便咬破自己的指头,滴一点血在妃子的颈上,说:“我今生无力救你,来生以红痣相认。”话至此,马佳氏淌了两行眼泪便魂归西天。宝亲王又仔细端详了马佳氏的脸面,吩咐用上好的棺木盛殓,并买通宫女把马佳氏贴身的衬衣脱下来,日日同眠。他登基后,这件事渐渐淡忘了。而和珅酷似马佳氏,那颈上也有一颗鲜红的血痣。因此,和珅被乾隆认为是马佳氏在世,开始受到万千宠爱。御书房是他和皇上同榻而眠的场所。和珅做出百般娇媚的样子,使皇帝更加相信他就是第二个马佳氏。
而且,据考证,和珅所居住的恭王府中有一条地道可直接通往皇宫,据说和珅每次就是通过这条地道,直接到达宫中与皇帝幽会的。
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和珅到底由于何种原因受到宠信这些君臣之间的故事只能留给后人评说了。
公元1799年2月22日,嘉庆皇帝带着疑惑来到了阴森的天牢之中,见到了关押在此的和珅,于是二人进行了一番有趣的谈话:
嘉庆:你可知罪?
和珅:亦知亦不知。
嘉庆:你为官二十余载,贪银却有八亿两,我大清国每年的税收,不过七千万两,如此巨贪,还不知罪?
和珅:身不由已而已。
嘉庆:这些钱财可能带到地下?
和珅:不能。
嘉庆:亦能带到国外,逍遥法外乎?
和珅:国外岂能与我大清相比,我和珅生为大清人,死为大清鬼。
嘉庆: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高官得坐,妻妾如云,为何还如此贪得无厌?
和珅:皇上,你彻底搞反了,不是因为我做了高官才贪,而是靠着贪腐才坐上了高官。
嘉庆(沉吟片刻):既是如此,尚且有个度,如此巨财生不用完,死不带去,何苦呢?
和珅:我一人之用度,万分之一足矣,另有他人之用度,如之耐何?
嘉庆:他人用度,此话怎讲?
和珅:先皇如此宠信于我,朝中岂无流言,至于我贪腐之事,凭先皇的英明神武岂能不知?
嘉庆(脸带愤怒状):大胆和珅,死到临头,还敢侮辱先皇。
和珅(跪倒在地):皇上息怒,先皇自视甚高,爱慕虚荣,势要做个十全老人,然而六巡江南、攻灭大小金川、修建园林,哪一项不需巨额用度?先皇若动用国库之钱,势必会被冠于纣王、杨广之名,而内务府的钱才有几何,这一切用度自然落在了我的身上,说到底,我只不过是先皇的一个储钱罐罢了。
嘉庆:这么说,你贪腐之事先皇俱知?
和珅:岂能不知,为了先皇的名节,我只能背着大奸大贪的骂名,全当是替皇上存下了这笔巨额的财富。
嘉庆:先皇的名节段不可有损,如今我欲整顿朝纲,拿你开刀,杀一而儆天下,如何?
和珅: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还望皇上能给留个全尸。
嘉庆听后,一改廷议的结果,将凌迟处死,改为自杀,赐给了和珅一条白绫,便走出了狱中。随后,牢狱之中只剩下和珅的躯体,悬在半空中悠荡。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纪(端起杯子闻了一下杯中的酒):哎呀,好酒,真的是好酒!
和(微笑着):果真不愧是纪晓岚,一闻就知道是好酒。实不相瞒,这酒是我从京城里带来的,一直舍不得喝呀。
纪(大笑):和大人,算了吧,有这样的好酒,你还能不孝敬皇上?
和(微笑摇头):纪先生,说句心里话,这酒呀,只能与知音同享。
纪(微微冷笑):堂堂和大人,你的知音会在牢里?
和(端起羽觞,微笑):三国时,曹操煮酒论好汉,他对于刘备说:天下豪杰,唯使君与操耳。今夜和某有同感呀!
纪(冷笑):和大人,大奸与大善岂能相提并论?和大人这是夸我呢,还是骂我呢?
和(无可奈何地笑着):行行行,君忠我奸,君廉我贪,君善我恶,行了吧?天下清名被你占光,天下恶名被我占光,既然如斯,你我还不当饮上一杯吗?
(纪与和笑着举杯喝酒。)
纪(放下杯子,神色稳重):和大人,咱们仍是得说点正事吧。
和:你说。
纪(脸色愈加庄严繁重):燕城府的大小官吏,居然把皇上拨下来的赈灾粮食换成了麸料发放给灾民,和大人可晓得这件事?
和(漫不经心肠):噢,我晓得。
纪:那和大人不感到愧疚?
和(微微笑了):偏偏相反,我倍感欣慰呀!
纪(吃惊地)为什么?
和(微笑着):纪先生有所不知,这一斤粮食可以换三斤麸料,这也就象征着,原来只能救一个人的食粮,现在可以救活三个人。
纪(口吻慢慢愤怒):可麸料是牲畜吃的,不是给人吃的!
和(不耐心地)唉,ons,灾民也算人吗?
纪(震惊的):你说甚么?
和(轻描淡写地):你不要把眼睛瞪那么大。……你知道不知道,即将饿逝世的人,已经不是人了,那就是牲畜!快饿逝世的时候,还管你什么麸糠呀,那是好东西!草根,树皮,土壤,均可以吃!
纪(万分沉痛地):此话出自堂堂和大人之口,真是使人震惊呀。
和(安静地):你当然觉得震惊。你是一介书生,你只会坐在书斋里读读圣贤书、骂骂当朝者而已!
纪(恼怒地拍案):当朝者不公自然要骂!
和(无可奈何地):你干嘛火气这么大……来来来,饮酒饮酒……少安毋躁……
(纪与和又对于饮一杯。)
和(放下酒杯,慎重地):纪先生,你见过吃观音土活活胀逝世的人没有?
纪(有些困惑地):甚么是观音土?
和(苦笑):看看,你不知道……还有,你见过千里平原,所有树木的树皮都全体被啃光的情景吗?
纪(吃惊地):啊?
和(苦笑着摊开双手):这易子而食……噢,这你当然据说过,那只不过是史书上的四个字而已。可我是亲眼见过地!……这换孩子吃呀,那就是锅里的一堆肉!
纪(说不出话):你……
和(真挚地):你认为我毫无人道是不是?你认为我只顾敛财,是不是?……我亲身到灾区去过,到那儿一看,我心都凉了,那时候我才晓得,不管朝廷拨下多少赈灾食粮,永远也不够!我若不想法变通一下,纪先生此来,看到的就不是灾民,而是白骨喽!
纪:这……赈灾的食粮不够,可以再向朝廷恳求拨放嘛,银翘结毒片+牛黄系毒片!
和(苦笑):朝廷?你知道国库里还有多少银子?你不知道,你基本就不知道!……征大小金川,平准噶尔部,现在国库就是个空壳子了你知道么!
纪(浮躁的)可朝廷仍是发了赈灾粮食!……我看了他们的帐本,大大小小的官员,全体在侵吞着赈灾的粮款!
和(阴森的):救民先救官!官都活不了,还救甚么民!
纪(恼怒地):荒谬,wo野的门非砖门!
和:这是事实!……哎,我问你,这千千万万的灾民呀,救灾的粮食,是你去发,仍是我去?还不得靠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喂饱了他们,他们才肯替我卖命!
纪(冷笑):真乃旷古之谬论!贪污纳贿竟然还有了大道理!
和(无奈的):这是几十年官场生活换来的大道理,这是无数血淋淋的事实换来的金道理呀纪先生!……你怎么就不懂呢!
纪(恼怒地):食君俸禄,为君分忧,点点滴滴皆是民脂民膏呀和大人!你怎么忍心再从灾民的口里,抠出一粒粮食!
和(无奈地):又来了又来了,喝酒饮酒……
(纪与和再次共饮。)
和(放下酒杯):纪先生,这官字两个口,先喂饱了上面那个口,才干去喂下面一个!
纪:宋有包公,明有海瑞,康熙朝有施公,代代清官,愧煞大人!
和:那好,那我问你,这古往今来,多少清官,多少贪官?
纪:清官如凤毛麟角,贪官如黄河之沙。
和:还不是!那我不依附那些贪官,我靠谁呀!我这个军机大臣,若没有那些贪官在下面撑着,那就是个屁!……我轻易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