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不为人的故事
2007-09-27 15:51
宋美龄,一个耀眼然而专横的政治家
据台湾外交部昨天报告,蒋夫人于星期三在曼哈顿去世,享年105岁。在日本侵略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结果中,国民党和***为争夺中国后帝政时代的控制权而斗争,这是二十世纪的一部伟大史诗,而她是这部史诗的一个关键角色。
蒋夫人是一个耀眼然而专横的政治家,对国民党中国施加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她和她的丈夫最终由于***的胜利而被迫流亡台湾,在那儿,她作为头号贵妇而多年主持国民党政治。在蒋介石于1975年死后,她退居纽约市,在此度过了她生命中的剩余时光。
堪与她的海外老影响相比美(或许还超过)的,是她和她的丈夫对华盛顿的无休止的巧妙游说努力,他们通过经由律师事务所和公关公司散发的未曾统计过的数以百万计美元,促进台湾的事业,维持美国政府的承认。
在1950年代,蒋夫人和他的丈夫指责美国要为国民党丢失中国而负责,并且继续活动寻求华盛顿的帮助,以重新夺回大陆。尽管这个希望最终凋零了,美国对台湾的强力支持仍然保持了多年,延迟了华盛顿对北京的承认,直到1979年,即***夺取权力后三十年。
作为一个流利的英语使用者,作为一个基督教徒,作为一个许多美国人期望中国成为那样的模特儿,蒋夫人从1930年代开始周游这个国家,募集资金并游说支持其丈夫的政府,打动了美国观众的心。在很多美国人看来,她是他们渴望出现的那种摩登的、受过教育的、亲美国的中国的一个楷模,――正如很多中国人将她作为他们想要逃避的过去的一个腐化、渴求权力的楷模一样。
最后,她感觉到的(蒋死后的)差异,可能是她离开日益民主的台湾的原因之一。台湾的很多民众辱骂她,而且当本土台湾人超越离乡背井的大陆人时,她很少有家的感觉。
蒋夫人是现代中国最著名家族(宋氏家族)的最著名人物,这个家族在20世纪的一半时间左右着中国的政治和财政。然而,在中国,是其美国背景和风格使得宋美龄与众不同,Soong Mei-ling是她出嫁前的名字,有时也拼写作May-ling。
对很多美国人来说,她的最美丽时刻出现在1943年,当时,她在美国作巡回演说,寻求对国民党抗日事业的支持,无数美国人着迷于她的激情、决心和迷人容貌,掏囊捐助。她在国会一次联席会议上的演说极大地感动了华盛顿,赢得了几十亿美元的援助。
她帮助建立了美国战时的对华政策,运作国民党政府的宣传活动,而且作为国民党政府的最重要外交官出现。然而,她也深深地涉入对其丈夫的无穷无尽的操纵中,他艰难地领导着与中国军阀结成的数个不稳定联盟,力争控制这个当时极度支离破碎的国家。
蒋夫人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带着一点南方口音,这是她在佐治亚洲做学童时习得的,而且她在与日本侵略和***颠覆的斗争中,代表了一个开化、富有人情味的勇敢的中国。然而,历史学家已经写入史册的是:蒋介石在其赢取权力、保持权力最终丧失权力的努力中,走的是一条凶残的道路。而且越来越清楚的是,在其统治的后几年,蒋氏家族把数亿美元的美国战争援助装进了腰包。
蒋夫人起初跟她的丈夫,然后跟他前次婚姻所生的儿子蒋经国(他在蒋介石死后成为台湾的***)有一种臭名昭著的动荡关系。她没有孩子。
作为一名政治家,她的技巧要么是娇媚,要么是邪恶,这使她成为一种可怕的存在。在蒋经国于1988年去世后,她与台湾***进行竞赛,虽然她已经90岁而且居住在纽约。
尽管她身患多数疾病,包括乳腺癌,她还是比其所有同时代的竞争对手活得更长。据说,她把自己的健康归因于其宗教信仰――她告诉朋友说,她每天于黎明时分起床,作一个小时的祷告。
约瑟夫·史迪威将军在战争期间指挥在华美国军队时,曾经跟她密切共事。他把蒋夫人描述为一个“聪明、多智的女人”。
“直截了当、富于力量、精力充沛,”他写道,“爱权力,占尽风头和谄媚,但她的历史是十分虚弱的。只要乐意,就可以装出魅力,而且她也知道这一点。”
宋美龄权力的上升,始于她1927年在上海的一个富丽婚礼上嫁给蒋介石,这次婚礼把中国的明星军人和这个国家最杰出的家庭结合在一起。
三姐妹
她的大姐宋霭龄指导着这个家族的事务,并在其丈夫孔祥熙的帮助下经营家族难以计数的生财事业。孔是中国最富有的银行业家族的后裔。
蒋夫人的二姐宋庆龄,是中国1911年推翻帝制后第一位总统孙逸仙的妻子。孙死后,宋庆龄将旗帜倒向***阵营,导致了这个家族不可修复的破裂。
1949年,当被打败的国民党撤退至台湾后,宋庆龄留在了大陆。******把她称作宋氏家族中唯一真正的爱国者,并在1980年(她去世前一年),任命她为人民共和国的名誉主席。
今天,中国人仍然用一段生动民谣回忆这三姐妹:“一个爱钱,一个爱权,一个爱中国”,分别指霭龄、美龄和庆龄。
蒋夫人的长兄宋子文,常常被称为国民党政府的财政巫师,在不同的时期担任财政部长,代理行政院长和外交部长,主要角色是从美国筹集资金。
尽管蒋夫人在美国公众中树立了一个明星般的形象,罗斯福总统和其他***越来越对她和她的丈夫的暴政和腐败行为感到幻灭。在一次白宫的晚宴上,当宋美龄被问及中国政府如何处理煤矿工人罢工时,埃莉诺·罗斯福对她的回答深感震惊。当时,蒋夫人无语地用一个留有尖指甲的手指划过她的颈项。
“她能够很漂亮地谈论民主,”罗斯福夫人事后说,“但是她不知道如何实现民主。”
在战争结束时,由于政府日益严重的腐化,以及财政上背信弃义、滥印货币,致使中国通货兑换率下跌至几百万元比一美元,民众对国民党官员的忠诚灰飞烟灭。很多国民党士兵由于没有军饷,被迫乞讨求生,然而美国外交官发现,从美国运往中国的军事供应品有时在到达中国后就出现在黑市上。
1950年代,蒋夫人及其丈夫继续活动争取来自华盛顿的帮助,以夺回大陆,尽管这个希望最终破灭了。
在纽约,蒋夫人居住在曼哈顿格蕾丝广场的一套住宅中。1999年3月,当她度过101岁生日时,听力困难但是仍然反应敏捷,她告诉来访者,她每天都要读圣经和纽约时报。
宋氏家族的传奇,穿越了现代中国历史的许多脉络,始于蒋夫人的父亲宋查理12岁远渡美国。宋先生来自于南中国海的海南岛的一个商人家庭,北卡罗林纳州的一个卫理公会教派徒收养了他并被将其转化为一个基督教徒,希望把他送回中国传播耶稣的话。
在1886年回到上海后,宋先生作为一个天才的车轮经营商,放弃了传教生涯,开始了印制圣经的生意,赚取了一笔财富。他也为孙逸仙秘密印制政治小册子,当时孙正致力于推翻中国最后一个皇帝。1912年1月,孙成为中国第一个总统。
孙在职仅仅几个月,然后他的同盟瓦解了,在其逃往日本后,他请宋的第二个女儿宋庆龄担任秘书。他们很快结了婚,尽管年龄悬殊:他50岁,而她21岁。
在美国接受教育
宋美龄于1898年3月5日生于上海,尽管有一些资料把1897年作为其出生年份,因为中国人通常认为每个人出生时就已有一岁。在10岁时,她跟着大姐到佐治亚州梅坎的威斯理安女子学院。
她于1913年进入波士顿附近的威斯理学院,她的兄长宋子文被哈佛录取。她主修英语文学,在其同班同学的记忆中是一个丰满、活泼而且有决断力的学生。她于1917年毕业并回到上海,她的英语讲得比汉语好。
她于1922年被介绍给其未来的丈夫。这时,她已经长成为一个苗条美女,开始穿着紧身长(旗)袍。
蒋介石,是孙中山的一个外表严肃的军事助手。孙在中国南方创建了一所军官学校。对于蒋来说,宋家的财经和政治联系可能跟他家小女儿一样富有吸引力。他的首次求婚被回绝,在孙中山于1925年去世后,蒋接过了总司令的头衔,并试图继承孙中山的衣钵,成为国民党事业的领袖,他向孙的年轻遗孀宋庆龄求婚。她说
“不”。
蒋在华南和华中跟军阀结成联盟,还跟苏联结盟,苏联的斯大林认为国民党比仍然控制北京和华北的军阀更为进步。这时还未由毛泽东领导的***起义者,觉得他们值得莫斯科的支持。但是斯大林坚持支持国民党。
1927年,蒋在上海对左派实施大屠杀,震惊了他的苏联支持者。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估计蒋的军队处死了超过5000民众。
大屠杀导致了宋氏家族的永久裂痕。孙中山的遗孀宋庆龄,领导国民党的一个派别投票开除蒋的一切职务。宋子文辞去财政部长职务,但是他随后被劝说恢复了跟蒋的联盟。
当蒋于1927年重新对宋美龄产生兴趣时,她告诉他,只要他能够取得她母亲的同意,她会答应跟他结婚。宋美龄的母亲对一个既不是基督徒又不是独身者的男子有所保留。蒋在14岁时被包办婚姻,此时已做了一个儿子的父亲,而且收养了第二个儿子,娶了第二任妻子Chen
Chieh-ru。蒋许诺皈依基督教,最后还把陈送到了美国,她在那儿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还获得了一个博士学位。
蒋宋婚礼于1927年12月1日在上海举办。在撒母尔路的宋家大楼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基督教仪式,随后在Majestic旅馆的孙中山画像下搞了一个政治庆典。
作为其丈夫的政治伙伴,蒋夫人制定出她所称的新生活运动,这是通过社会纪律、礼仪和服务而使中国现代化的一系列原则。她设计了公共卫生运动,并谴责传统的迷信。
尽管很多普通中国人抵制它,但这一运动很受外国人的欢迎,特别是时代杂志的出版人亨利·卢斯,他在中国生于一个传教士家庭。作为蒋的一名长期支持者,卢斯把这对夫妇提名为1938年“年度男女”。
在同日本的战争中,蒋夫人推动她的丈夫建立国民党空军,并帮助陈纳德,后者指挥着一支雇佣空军,后来以“飞虎队”而知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与史迪威将军的关系方面,蒋和蒋夫人之间被证明是存在争论的。这位将军指责说,蒋囤积物资、精心避免跟日本军队作战并用其军队打***。
蒋夫人处于中间地位,在抵制史迪威将军关于美国取消(对华)支持的威胁时,她有时还调解史迪威将军的立场。但她也策划反对这位将军,告诉新闻记者说他是没有能力的。她和她的丈夫游说华盛顿撤换他,而且他确实于1944年被撤换。
在日本于1945年被击败后,国民党与***的内战升级,***迅速将其控制范围扩大到东北。
统治中国的国民党接受了大量的美国援助,但是在华的美国官员警告说,国民党存在大量的贪污行为。战争期间,超过30亿美元被拨给中国,但是绝大多数被通过宋子文转交,他当时是驻华盛顿的中国外交部长。后来,很明显的是,宋氏家族在挪用物资中进行了邪恶的勾心斗角。
蒋夫人于1948年再次前往华盛顿,恳求反共战争所需的紧急援助。然而国会最近已批准了10亿美元给中国,而且杜鲁门总统对蒋氏夫妇很不耐烦,支持国民党政府显然变得越来越没有希望。蒋夫人没有再回到中国。
“我不会要求美国人民更多的东西,”她说,“要么你们的心爱我们,要么你们的心背离我们。”
由于受到挫折,她公开把美国政治比作“不讲礼貌的乡巴佬”。这发生在美国给予慷慨支持的年头之后,激怒了杜鲁门。
“他们是窃贼,他娘的每个人都是,”杜鲁门随后说,指国民党***,“在我们送给蒋的几十亿美元中,他们偷窃了75亿美元。他们偷窃,并用来在São
Paolo投资房地产,还有一些就投资在纽约。”
1949年,蒋将军辞去国民党中国的总统职务,并于这年5月逃往台湾,随身带走了一批国宝级的艺术珍品,它们在台湾被多年存放在一些柳条筐里,因为蒋坚持他最终破灭的希望,即有一天他会带着它们回到北京。
她的最后岁月
在这些年岁里,蒋夫人的健康变化不定,她于1976年被诊断出有乳腺癌并做了乳房切除手术,而且随后做了第二个。
即使是她永久移居纽约后,她仍然把握着国民党政治的脉动。她在其继子于1988年1月去世后回到台湾。尽管她已经90出头,还是试图联合她的旧盟友。由于是台湾本土人也由于被国民党同僚认为是软蛋而被选为副总统的李登辉,却证明在政治上比预期的更为灵活,而且逐渐巩固了其控制。
蒋夫人在纽约活过了她的最后几年。她带着一帮黑衣卫士,他们在她每次进入或离开时清理她在格蕾丝广场的住宅。她于1995年回到国会,作了最后一次亮相。
在今年之前,蒋夫人在其生日时总是要保持着邀请很少几个朋友到其曼哈顿住宅的年度传统。但是据当地华文媒体报道,今年她因得了肺炎而无法这样做。
她的最后一次露面据信是在2000年1月,当时她参加了《世界报道》(当地一家著名的中国报纸)在奎因斯总部举办的她的一次传统中国风景水彩画展览。她坐着轮椅,但是据报道精神状态很好,她告诉人们那天她很快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美、苏、英等大国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盟友,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抗击侵略者的英雄篇章。
在中国,陈纳德的名字家喻户晓,他是宋美龄请来的美国空军飞行员,宋美龄在邀请函中写道:"您将有权驾驶中国空军的任何一架飞机。"
宋美龄用娟秀的字体写的英文信里的这句话特别打动陈纳德,他接受邀请来到中国驾驶战鹰帮助中国人民打击日寇,美国造的鹰式战斗机成为抗战初期中国空军最犀利的作战武器,干的第一个漂亮仗就是在淞沪会战"八一四"空战中大获全胜。
2015年 5月9日,美国华盛顿隆重举行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胜利70 周年纪念活动,华盛顿的上空飞翔着一架架二战时期使用过的B-29轰炸机,这种美产四引擎涡桨轰炸机,世称"超级空中堡垒""史上最强的轰炸机",在轰炸东京等二战及之后的战场上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用这样的方式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别开生面。
1944年9月8日,美国航空总队3架 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从四川广汉起飞,前往伪满洲国轰炸日本人在鞍山的昭和钢铁厂,完成任务后返回时遭到日本战斗机的截击,一架飞机中弹起火,眼看着飞机即将坠毁,11名机组人员立刻准备跳伞,有的人在胸前画十字祈祷:上帝啊,请保佑我们降落到安全地带。
机长欧文通用手捏了一下鼻子,勇敢地跳了下去,其他人也都跟随他跳了下去。刹那间,飞机坠落在被日军占领的昌黎县后七里庄,机上有4人跳到海里,开始并没有死,他们在海里挣扎,但日本人不让渔船出海营救,这4人在深海里终因体力不支不幸遇难。
在跳伞的一刹那,副驾驶乔治·汉龙中尉仿佛悬在空中,他睁大眼睛清楚地看见四周的大海和农田。
突然,他惊讶地发现大地出现在自己眼前,来不及多想,他撞上了地面,一个大马趴往前摔倒了,胸前感到尖锐的疼痛,肋骨摔断了一根。他解开降落伞,拿起紧急跳伞救生包,机智地把降落伞拖进附近的灌木丛,以免被飞过的敌机或者搜索队发现。
他听到了喊声,看见雷达员欣斯德尔上士在一个沙丘上面向他挥手。尾枪手史密斯上士和左枪手麦克布里德上士也在附近着陆了,他们集合在一起,四处查看,没有看到其他的机组成员。此时,除了跳到海里的人以外,欧文通、兰道斯和吉雷3个飞行员跳伞也安全着陆,不远处就是敌人据点。中控枪手兰道斯上士跳伞落地时,左脚踝和右腿受伤,走起路来十分困难。这时,天下起雨来,他们被浇成了落汤鸡。
欧文通上尉、兰道斯上士和吉雷上士,是被昌黎县一个叫刘锦成的老乡,赶着家里的老牛拉的铁轱辘车,离开后七里庄,送往八路军驻地的。执行轰炸任务前上级军官告诉飞行员: 如果在中国日占区紧急跳伞,就应该往山区走,设法联系中国游击队。
为了躲避日军,他们夜间赶路,白天睡觉,一直走到凌晨两点,实在走不动了,突然发现在浓密的灌木丛中可以藏身,于是,4个飞行员筋疲力尽地躺了下来,很快就睡着了。
美国军人训练有素,虽然不会说中国话,但是事先准备得很细致,每个飞行员身上都有个小本,上面详细记载了中英文对话。不知等了多久,终于走来了一个农民,汉龙中尉用手指着小本子上的汉字说:"我们是同日军作战的美国人,是从轰炸机里跳伞出来的,你能否把我们藏起来不被日本人抓住,然后把我们送到山里的游击队那里?"
虽然昌黎县的老乡不懂英语,可认识汉字啊。老乡给飞行员们送来食物。自从前一天在飞机上吃过午餐后,汉龙一行就再也没吃过东西了。接过热茶、煮鸡蛋、苹果和葡萄,飞行员们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些从来没见过白种人的中国农民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懂得一个朴素的道理: 日本人是侵略者,帮助中国人打击侵略者的人是朋友,我们要善待他们。
在陌生的地方,看到同伴是最大的惊喜。汉龙一行坐在牛车上走了几个钟头,突然听到身后有人用英语呼喊,定睛细看,是欧文通等3人,他们跳下牛车高兴地拥抱在一起。
欧文通上尉、兰道斯上士和吉雷上士当天得到了农民刘光第的救助。刘光第的妻子赵艳兰急忙给他们做小米饭,摊鸡蛋饼,煮鸡蛋,这是当时冀东农家最奢侈的饭菜了。当天晚上,欧文通等3人就住在了刘光第家,中国农民睡觉是躺在炕上脚冲窗户头朝炕沿,美国人个子高,是横着睡在土炕上的。
老乡和游击队与冀东的八路军联系上了。八路军急忙向延安报告,延安方面的答复是: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确保这些美国飞行员的安全,把他们送到延安来。
两辆牛车载着7个飞行员行走,大约10个穿制服的游击队员护送他们在昌黎的铁路以南平原地区,风尘仆仆地向北行进,第二天下午到达一个村庄,当时,兰道斯的左脚扭伤走路一瘸一拐,连上厕所都很困难,村里人就把会推拿治疗骨伤的许发春医生的妻子找来,给兰道斯推拿,他疼得直咬牙,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儿,可过了一会儿,感觉这种古老的推拿手法对踝关节扭伤很管用。
一个叫小顺的八路军通信员让飞行员们穿上农夫的衣服,装扮成农民,用牛车把他们送往冀东八路军驻地。他们休息到午夜时分,偷偷越过铁路,于凌晨4点抵达一个小山村。
7个美国飞行员在冀东12 团团部驻地卢龙县东华台村,受到了团长曾克林等八路军官兵的热情接待。曾克林团长想了解他们的情况,可当时团部只有一个姓杨的教员略懂一点英语,无法顺畅地交谈,只好在地上书写简单的英语单词进行笔谈。为了表示对美国飞行员的欢迎,曾克林团长特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宴,有鱼、虾、肉、鸡蛋和清炖鸡等。为了感谢八路军的盛情,有几个美国飞行员在吃饭时,特意把从清炖鸡上剔出的小三岔骨头收起来,留作纪念。
饭后,负责接待的 12团党总支书记朱彦陪同飞行员们在村里散步,刚巧看到团部机关一些八路军在场院竖起梯子,在梯子上绑上篮球筐,兴高采烈地打篮球。朱彦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邀请飞行员们参加,他们既好奇又高兴地上了场,与12团的八路军官兵在简陋的篮球场上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美篮球友谊赛。美国人个子高,打篮球有优势,大家你争我夺打得很激烈,场院里不时爆发出欢快的笑声。
一来需要养伤,二来赶上了"九一八"纪念大会,美国飞行员在冀东卢龙县住了一段时间,和12团的八路军官兵一道参加了"九一八"纪念大会,共同声讨日本侵略者。
当时,北平被日寇占领,美国飞行员不可能从北平机场起飞,稳妥的路线是从昌黎来到阜平晋察冀军区所在地,从阜平奔延安,从延安乘飞机到达重庆,再从重庆乘飞机飞回美国。
从昌黎到延安要经过冀东、平北、平西3块抗日根据地,上级指示沿途各部队和群众一定要照顾好这些美国飞行员的饮食起居,把他们从冀东昌黎县经平北、平西,安全护送到晋察冀军区所在地。八路军内部做了分工,冀东部队负责把飞行员送过白河,平北部队由10团接应,负责将飞行员从白河送过平古路、京绥路,交给平西部队。
1944年 10月19日,10团从冀东部队手中接过这7名美国飞行员后,由团政委兼昌延联合县县委书记曾威负责指挥具体护送细节。好似传接力棒,但这回传的接力棒不是木棒儿,而是7个金发碧眼的美国人。首先是相貌上的异样,八路军化装后,鬼子辨不清是伪军还是老百姓,但美国人不同,高鼻子、蓝眼睛、黄头发岂能是轻易遮掩的?10 团的八路军给飞行员找来7身农民的衣服,给他们戴上白羊肚儿毛巾,脸上抹点灶灰,算是解决了化装问题。
其次是行路的难题,兰道斯崴了脚,汉龙折断了一根肋骨,不能走长路,必须骑马,八路军就给他们征集牲口,牲口脾气暴躁,牲口的主人也要跟着行进,一来便于驾驭牲口,二来护送完飞行员,牲口还要还给老乡。由于飞行员白天很容易被识别出来,只能昼伏夜行。
最后是饮食上的困难,美国人不习惯吃中餐,而根据地的八路军连小米和玉米都吃不饱,上哪儿去寻觅西餐?
10 团的八路军下了决心,不管有多大困难,他们一定要招待好这些"蓝眼睛"。曾威出面接待这些客人,由于八路军中多数人不懂英文,他就派昌延联合县县委组织部部长方明全程陪同,方明是南开大学的毕业生,会一些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在接送美国飞行员的过程中始终由他担任翻译,对沟通中美官兵之间的感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7个飞行员的安全,他们选择了一个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地形好的村庄,就是北平长陵西北4公里处的锥石口村,打算在那里休息几天再送美国飞行员去平西。10团经常住在这个村,对那里了如指掌。长陵是比较大的据点,八路军常驻的是泰陵,锥石口在山口里面比较安全。
10月 22日,当飞行员们到达锥石口村时,10 团部队和老百姓惊奇地望着这些黄头发蓝眼睛的大鼻子议论纷纷:"这些美国飞行员真棒,帮助咱们打日本鬼子!"
八路军官兵们排成整齐的队伍热烈欢迎,还一个劲儿地喊口号:"中美人民联合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打倒法西斯!"
10团官兵热情地邀请美国飞行员参观两个连的装备,他们的装备比别人先进,清一色的日本三八式步枪,每个连还配有六七挺机枪。接着,又请飞行员们观看了民兵的装备。
欧文通机长是美国南方人,来自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的贵族家族,他在美国已经娶妻,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他毅然决然地放弃贵族生活来到中国,对中国人民充满感情。参观完部队和民兵的装备,他兴奋地说:"想不到你们部队的装备和素质会这么好,你们的民兵有这样高的战斗力。平时是农民,打起仗来都是兵,人民这样齐心,你们一定能打败日本侵略者。"
锥石口村的张惠芳是妇女队长,她丈夫的侄子宋玉臣是曾威政委的警卫员。张惠芳当年22岁,她的丈夫年龄大,八路军都叫她三婶。她看到飞行员的衣服很脏,就组织妇女给他们洗衣裳。
经过摸底,曾威与锥石口村的地方干部协商,请他们派出经常进入北平经商的人,经德胜门到北平去采购西餐用的各种食品:酱牛肉、腊肠、面包、果酱、黄油……虽然当时八路军没有多少钱,但是曾威还是下了血本设宴招待美国飞行员,此外还准备了大米饭、馒头、饺子等中国饭菜。
饮食文化是无声的语言,这些飞行员既不是嫌院子窄,也不是嫌桌子脏,他们只是不太习惯中国农家院的随意。当他们听到曾威亲切的问候,看到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主人还能为自己端上可口的家乡饭菜时,他们的心被真情融化了,气氛变得融洽了,客人也变得活跃了,雷达员欣斯德尔一边用刀叉吃着面包、牛肉、香肠,一边诧异地问道 :"你们是从哪里弄来的西餐?"
方明笑着说:"西餐是从北平买来的,中餐是我们自己做的。"技术军士兰道斯惊叫起来:"北平,北平离这里有多远?"曾威回答道:"从这里到北平有五六十公里。"
副驾驶汉龙中尉瞪圆了眼睛:"这么远的路,你们没有 汽车 ,怎么可以买来?"曾威热情地说:"没关系,北平到这里通火车,早晨去晚上就能回来。铁路上、城里都有我们的人,村里的老百姓都有日本人发的'良民证',日本人封锁不住我们。"欧文通上尉万分感慨:"真想不到你们有这样严密的组织。"
史密斯上士由衷赞叹:"跑 60公里路为我们采购西餐,我们真是太感动啦!"曾威真诚地说:"你们降落之后,从海边走到这里,将近千里的路途,都有我们的根据地。老百姓是和我们站在一起的,你们走了这么远,没有进过县城,没有看到多少穿军装的兵,但是凡是你们经过的路线,沿途每天晚上都有民兵站岗放哨,搜集敌人情报,监视敌人行动,你们过去后,这些人员就撤了。所以你们走了这么远,日本人一点也不知道,你们是很安全的,今后我们要继续这样做,一直将你们送到延安,从那里坐飞机回四川,再飞回美国去。"
一番掏心窝子的话说得飞行员心里热乎乎的,美国人性格外向,他们边吃边喝酒,最后竟然唱了起来,那是一首美国乡村歌曲,旋律很美。张惠芳见状高兴地说:"美国人得吃美国饭,看把他们高兴的。"
一个八路军战士端来了一大碗猪肉炖粉条,热情地说:"猪肉炖粉条是东北菜,饺子也是北方食品,我们这支队伍北方人居多,大家都爱吃北方菜。来,你们快趁热尝尝!"
美国飞行员不会用叉子夹粉条,八路军就教他们使用筷子,欣斯德尔军士高兴地赞叹:"嗯,中餐很好吃,我要学会使用筷子。"
方明说:"行,等打败了日本鬼子,我们请你们来做客,让你们用筷子吃个饱!"
一句话逗得大伙儿哈哈大笑。大家正吃得高兴,麦克布里德上士突然问道:"我们现在离日军有多远?"
曾威说:"只有5 公里,在我们房子的后山上,就能看到日军的碉堡。"曾威说的是大实话,没想到这句话引起了飞行员们的不安,有的放下刀叉,饭也不吃了,急切地说:"这里离日本人太近了,我们走累了,日本人来了,我们走不过他们,那就要做日军的俘虏,就不能回国,不能同家人团聚,我们必须马上走。"
看来,日寇的残暴令人不寒而栗, 美食 的诱惑抵挡不住对豺狼的恐惧,飞行员们无心吃饭了,一定要远离这个村子。曾威劝说道:"不要怕,日本人不敢轻而易举地出来,在他们驻地周围有我们的民兵、游击队看着他们。我们有经验,他们一出来我们就会知道,交通要道上埋有地雷,他们踩上就会被炸死。如果日军真的出来,我们可以进山。一进山,他们就找不到我们,保证你们在这里当不了日本人的俘虏,一定会安全地把你们送到晋察冀军区去。"
追溯到1944 年的10 月没有不透风的墙,日本鬼子追上来了,他们在找这些美国人。飞行员离开锥石口那天,天上下小雪,老百姓在跑,飞行员在跑,八路军 10团的官兵也在跑,村北边有条小道,只能过小车,大车都走不开,八路军大声喊:"大爷大妈你们往后点,先把美国人放过去,让他们头里跑。"
飞行员一行先到了锥石峪,白天在根据地内行军,黄昏时接近了居庸关。八路军和美国飞行员在靠近铁路不远的密林中休息了一阵,整理行装,派出哨兵侦察了行进的道路,天黑时顺利地从居庸关北一公里处通过了京包铁路,翻山进到西关沟,又走了七八公里就宿营了。
经过妙峰山时,恰巧遇到了挺进剧社在演出,演员们还专门为飞行员们表演了节目。经过3天的行军,10团官兵于1944年10月25日顺利地将这7位美国飞行员护送到平西根据地中心宛平县政府所在地斋堂。10团的八路军和美国飞行员经过几天的相处,相互间增进了了解,建立了友谊,最后分别时,都恋恋不舍,美国飞行员喜欢上了这些像田野里的红高粱般朴实的八路军。
10月27日起,从斋堂到阜平县由平西军分区部队负责护送。这个季节是北平最美的季节,百花山上姹紫嫣红,枫叶黄栌层林尽染,这段路都在抗日根据地内,都是白天行军,飞行员们骑马疾驰,沿途受到八路军部队和根据地人民最高礼遇的接待和护卫。
过拒马河时,山高路险,一匹马摔下山崖,八路军派人下山把飞行员的衣服和东西捡起来,把摔伤的马杀了,炖了一锅马肉款待飞行员。
到了阜平后,美国飞行员受到根据地军民的热烈欢迎,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亲自接见,在阜平的庙台村,晋察冀军区的指挥官还亲切地与飞行员们合影留念。
为了让美国飞行员抵御寒冷,八路军把自己仅有的羊皮大衣、连指手套和军装送给他们,就这样,有时候骑着牲口一天要走80 里路,跋涉1500英里,历时5个月,终于到达延安,受到了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在延安住了一段时间,飞机把他们接到重庆,飞行员们从重庆乘飞机返回美国。史密斯回到印度后,仍然舍不得脱掉那身八路军送给自己的 18 集团军的军装。
这7名美国飞行员都是大学毕业生,在反法西斯战争的召唤下投笔从戎,他们个人的家庭出身、职业和政治信仰大相径庭,有的是商人,有的是农场主,有的是实业家,党派上有的是民主党,有的是共和党,有的是***,但对待反法西斯战争的态度是一致的。
欣斯德尔的妻子阿玛莉亚·欣斯德尔,是美中人民友好协会洛杉矶西区分会会员,她说这几个飞行员回到美国后,都是促进中美人民友好的积极分子,每人都写过文章回忆这段往事。
1978年 5月,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叶剑英、聂荣臻、邓颖超、康克清等***兴致勃勃地接见了美军驻延安观察组成员,会客厅茶几上的瓶子里插着一枝浅**的玫瑰花,美国朋友惊讶地问:"中国也有和平玫瑰?"
邓颖超同志微笑着讲述了一段难忘的往事:当年这7个飞行员回到美国后,欣斯德尔始终想回中国看望曾经救过他命的老朋友。可是直到去世,中美关系也没有解冻,他遗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1972年,中美之间开始破冰之旅,一年之后,欣斯德尔的妻子带着女儿来到中国,随身带着两株和平玫瑰,分别送给毛泽东和周恩来。
邓颖超把其中的一株种在院子里精心培育,这来自大洋彼岸的玫瑰花一点也不认生,在中国的大地上开得格外茂盛。
导读: 1943年开罗会议时,按照会议主持者英国参谋总长布鲁克将军的说法,这是男人开的三国领袖会议。但中美英三巨头正开会, 一 就坐下了,说什么也要参加。书中引用布鲁克的话说:「我看挡也挡不住,她一进门就说我帮我先生翻译,我最清楚我先生的想法了。」结果蒋介石的翻译员话讲一半,就被 打断说「你讲得不对,我老公是这么这么讲的」。于是,翻译只好到一边凉快去了。> 美国作家汉娜·帕库拉在书中描述,宋美龄非常懂得运用女性自身的魅力,比如,她在开会时穿旗袍,腿一露,年轻的英 官都在看她的腿。随后她两手一遮,军官们看不到了,不禁纷纷叹气。> 除了国际场合,宋美龄在家庭生活中也显得非常强势。《宋美龄新传》中称,迁居台湾后,蒋介石如果是一个人的日子都是吃中餐,但只要宋美龄在,每天必须有一顿是西餐。宋美龄说蒋介石吃得太快,西餐是用完一道才上下一道菜,可以逼得蒋介石慢慢吃饭。之后宋美龄邀功说,如此下来「委员长的健康大有进步」。家庭生活之外,宋美龄忙着筹备「妇联会」,尽管这个组织号称是「志愿组织」,但是「很少有国府官员的太太们胆敢不参加」。这个组织后来还吸收岛内企业家的太太们参加,主要目的是让她们拉丈夫捐款。> 《宋美龄新传》中对宋美龄的多重性格着墨颇多。比如当时有国际媒体称宋美龄「多面皇后」,形容她「娇艳又令人敬畏」,是「美丽高贵勇敢的代表人物」。但对于不喜欢宋美龄的人而言,她则「专横傲慢、工于心计」。书中的不少事例也佐证了这一点。美国医疗援华事务局执行助理曾向宋美龄的好友艾玛抱怨,「蒋夫人在这儿是帮倒忙,要她最好回家去」。艾玛完全同意这一点,她在日记里写道,「她肯定是被惯坏了,提出要求时毫不体恤别人,不察觉别人的感受。她觉得可以任意拜访任何人,不管别人是否已有约会」。> 这部书中还披露,宋美龄最讨厌别人讨论她的年龄。一次访美期间被人提及此事,她勃然大怒称:「我是64还是67,关你什么事判断一个人的年龄不是以日历来算,而是他活得有没有意义、有没有意愿服务世界。」据悉,宋美龄跟蒋纬国的太太比跟蒋经国的夫人处得好,因为俩人一样爱时髦。宋美龄七八十岁了,婆媳俩还能讨论衣着和发型。宋美龄最自豪的是自己的身材,她曾经对蒋介石的私人医生说:「你瞧,熊大夫,我还能穿30年前的衣服呢!」>
宋美龄是因为一次意外,导致孩子流产,自此受到刺激,再也不能怀孕了。不过,对于宋美龄来说,她并不渴望孩子。这个从宋美丽的教育背景就能知道,她从小就去美国了,所以她的价值观并不传统。而且,嫁宋美龄与蒋介石在一起的时候,就说自己是不想要孩子的,蒋介石也同意了。
因为,蒋介石他有孩子,所以并不指望宋美龄给她生孩子。蒋介石在宋美龄之前,是有妻子的,也有两个儿子,蒋经国和蒋纬国。再者,他们后期没有孩子,跟蒋介石也有关系,蒋介石年纪也大,在生育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所以他们后来再没有过孩子了。否则,宋美龄那么年轻,怎么可能没有孩子呢。
宋美龄与蒋介石的爱情蒋介石是40岁的时候,娶了宋美龄。彼时的宋美龄,年轻貌美且聪明。最开始,两个人的婚姻其实是政治联姻,蒋介石需要宋家的支持。后来,两人也是有了爱情。比如,蒋介石被囚禁在西安的时候,宋美龄带着枪去看她。她还对身边的人说,如果有人对她无礼,请打死她。蒋介石也说,女子护卫男子。说的就是,宋美龄保卫她。蒋介石还为宋美龄盖了个房子,叫做“美庐”。
如何评价宋美龄虽然,历史对宋美龄的评价并不高,但其实,宋美龄也不完全是个坏人,她还是做过一些善事的。比如,沦陷区难童保育院的理事长,就是她。她也知道这个保育院的真实背景,但还是答应做理事长。
宋美龄有个特点,就是很爱钱。1934年的报纸上就有写宋美龄的财产,有3500万银元,相当于现在21亿元,富可敌国啊。宋美龄敛财的手段就不多说了,她的身份和地位,敛财手段太多了。
宋美龄的晚年生活宋美龄活到了一百岁,她一直都保持着精致的生活。比如,不管家里有没有人,她都会化好妆。她丈夫去世后,她就在美国住了。宋美龄人生最后一段日子,是在曼哈顿的一处高层公寓度过的。那是一座有点破旧和简陋的公寓,不过,这个公寓里的护士、秘书陪伴周全,照顾着宋美龄的生活。
随着年纪的增长,宋美龄的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差,这所公寓虽然老旧,但是里面的配套设施很健全,适合宋美龄。宋美龄也是在这个公寓里去世的。其实,宋美龄这一生是没有吃过什么苦的,她的出生就是上上签,有所有人没有的东西。她的丈夫又是位高权重的,即使是丈夫去世之后,她到美国去生活,也依然过得不错。
当钱学森准备从美国回国时,美国国防部副部长金贝儿告诉司法部:“千万不要放走钱学森,不管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钱学森回国后,毛泽东紧紧握着他的手说:“听说美国人把你当五师了。”我明白了,你比五师强!"
钱学森1911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59年8月加入中国***,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34年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1935年,他去美国学习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从事火箭研究。
1950年,钱学森准备从美国回国时,美国国防部副部长金贝儿通知司法部:“绝不放走钱学森。”他知道的太多了。我宁愿枪毙这家伙,也不愿让他离开美国,因为不管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在美国,钱学森是世界航空航天权威冯卡门的得力助手,也是美国火箭领导小组四人组的成员之一。他掌握了有关军事装备和火箭技术的重要信息。当然,他的回国遭到了美国政府的强烈反对,但他的爱国热情让钱学森下定决心回国。
1950年8月29日,钱学森买票回家,但8月30日,人们得到了钱学森被FBI拘留的消息。洛杉矶海关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在钱学森托运行李中发现近800公斤的草图、笔记和照片,均为技术资料。这意味着钱学森是一个即将偷渡机密回国的红色间谍,所以他在FBI的监狱里。
后来经过加州理工学院的努力,钱学森以15000美元保释出狱。然而,他在美国的生活开始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并多次受到相关部门的质疑。当被问及忠于哪个政府时,钱学森严厉地回答:“我来自中国,当然忠于中国人民。”我忠于有益于中国人民的政府,我敌视任何有害于中国人民的政府。"
1955年8月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五次中美大使级会谈中,中美双方终于就两国平民回国问题达成一致。第二天,移民局通知钱学森,对他的管制令已经撤销,他可以自由出境。
钱学森回国后,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领着周恩来钱学森走进菊香书屋,他笑着说:“主席,我想邀请您一直在等待的贵宾!”
“啊!钱学森同志。”毛泽东上前握住钱学森的手。“我已经期待你很久了!听说美国人把你当五师了!”毛泽东伸出五根手指。“我明白了,对我们来说,你比五师更强!现在我正在研究你们的工程控制论,以指导我国的经济建设!”
世界著名的火箭专家钱学森非常关注他的回归。他的归来使新中国的***将导弹发展计划提上日程。由于钱学森的努力,东风-2导弹于1964年6月29日发射成功。这是中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技术设计和研制的第一种中短程导弹。三个月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1966年10月27日,中国两弹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意味着中国拥有了真正的核武器。外国势力有评论说,罗布泊的巨响震动了整个世界,中国的快如闪电的进步像神话一样不可思议。
1970年,中国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飞向孔台。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
钱学森为中国的导弹和火箭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1991年,钱学森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他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获此称号的科学家。
相关阅读:
宋美龄与30个美军师的一夜情?宋美龄既有中国的古典气质,又有西方的风采,但同时又有一种犀利精明的风格,让西方人又爱又恨。罗斯福、威尔基、史迪威、陈纳德、魏德迈、马歇尔、麦克阿瑟、露丝、霍普金斯、雷德福等二战前后的美国军政要员和传媒大亨,都对江夫人有着复杂而难以言喻的感情。蒋介石的抗日、“剿共”、保台,处处需要美国的帮助,宋美龄是他从美国获得物质援助和道义支持的最大资本。
宋美龄让美国人倒下了。
美国人从来不欣赏蒋介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一直怀疑他会与日本有暧昧关系,也质疑他没有尽全力抗日以保持对抗中共的实力;国共内战期间,美国人不满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在罗斯福与宣彤博士和杜鲁门的谈话中,马歇尔和艾奇逊的谈话中,他们都鄙视蒋介石和国民党的态度。
尽管如此,宋美龄抛弃美国人支持国民党中国,军事和经济援助随之而来。直到1949年蒋介石战败,美国援助才暂时中断。然而,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东亚局势危急,美国恢复了对蒋介石政权的援助。美国开始“协防台湾省”,第七舰队在台湾省海峡巡逻,从而改变了台湾省的命运。
宋美龄在外交舞台上最大的表现是1943年“征服”美国的访问和同年11月举行的中美英开罗会议。但就影响和影响力而言,他的美国之行远远超过了他的埃及之行。
一个“完美的大使”[S2/]
1940年美国大选中,代表共和党竞选总统的威尔基获得2200多万张选票,但只输给罗斯福500多万张。第三次当选总统的罗斯福是一个慷慨的人。得知威尔基才华横溢,具有国际视野,痛恨殖民主义,便作为总统特使应邀出访英国、中东、苏联和中国,推行战时外交。1942年9月底至10月中旬,威尔基的中国之行给重庆的首府重庆带来了兴奋和鼓舞。“有朋自远方来。”蒋介石夫妇热情款待了热情健谈的美国总统特使。
席间,威尔基建议江夫人访美,向美国朝野宣传中国军民反抗的决心。他说,美国人民了解亚洲问题和亚洲人民的观点是极其重要的。世界未来的和平取决于战后东方问题能否得到公正解决。威尔基出生于印第安纳大学法学院,被誉为“华尔街的赤脚仙女”。她告诉江女士,凭借她的才华、智慧、说服力和魅力,美国人民将会更加了解中国。他说,只有宋美龄能完成这项任务,她将是一名“完美的大使”,美国人民“恰恰需要这样的来访者”
消失后的一段时间
当时陪同威尔基访华的《迪莫因纪事报》记者、《展望》杂志创办人麦克考尔斯在未出版的回忆录《迈克回眸》中透露,在蒋介石为他们举行的盛大招待会上,威尔基偷偷溜走,宋美龄到重庆中央妇幼保健院的顶楼公寓幽会。威尔基和蒋介石夫人从招待会上消失后,蒋介石愤怒地到处寻找威尔基。威尔基半夜回到机舱,告诉考尔斯,他将与江夫人同机返回美国,考尔斯催促道。第二天早上,考尔斯奉威尔基之命告诉江女士,威尔基不能带她去美国。江太太生气了,用长长的指甲抓住考尔斯的脸颊,在他脸上留下了一个星期的爪印。4个多月后,江夫人借赴美之机,邀请考尔斯到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共进晚餐。会见中,江建议考尔斯放弃新闻工作,全力协助威尔基参加1944年总统选举,并愿意承担考尔斯的全部选举费用。江太太对考尔斯说:“迈克,你知道吗,如果温德尔当选,他和我将统治整个世界。我统治东部,温德尔统治西部。”威尔基在威斯康星州共和党初选失利后退出竞选。罗斯福秘密邀请他加入民主党,并承诺提名他为副总统候选人。考尔斯敦促威尔基不要期待什么。1944年11月,威尔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享年52岁。
事实上,是《闽南话》的著名专栏作家皮尔逊首先披露了蒋夫人与威尔基的婚外情。1957年6月13日姜维日记中记载的情史与考尔斯描述的略有出入。皮尔逊说,蒋介石派了60个宪兵去搜捕蒋夫人和威尔基;在威尔基离开重庆的那一天,她与江女士会面了1小时20分钟,并在机场亲吻了她。
时任《地平线》新闻局纽约办事处主任的陆以正说,当姜女士得知《培生日记》披露了她与威尔基的一夜情,并准备在美国各大报纸上发表反驳声明时,非常气愤。在卢的劝说下,她将这家出版公司告上了纽约法院。经过多年诉讼,双方达成庭外协议。不过,陆一正回忆说,他和当年陪威尔基去中国的考尔斯,查过姜维有没有暧昧关系。考尔斯说:“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在鲁的要求下,考尔斯口述了一封信,鲁带走了这封信作为诉讼的证据。令人费解的是,考尔斯在1985年出版的回忆录中,大谈蒋夫人与威尔基的恋情,称“什么都没发生”。
蒋介石持枪强奸的真实内幕
1985年,美国人加德纳米尔克考尔斯出版了一本名为《米尔克回顾》的回忆录,书中记载,1942年10月,美国罗斯福总统的特使温德尔威尔基访问重庆时,宋美龄与其发生了“婚外情”。蒋介石发现后,
由于考尔斯是威尔基访华期间的随行人员,上述阴谋很容易赢得人们的信任。1986年香港杂志10月号《90年代》翻译了考尔斯的回忆。1995年,李敖等人在合著的《蒋介石评论》一书中引用过,并做了详细的论证和分析。后来李敖单独署名,写了《宋美龄偷洋养洋》,《蒋介石抓奸》,《宋美龄与谁通奸》的文章,发表在《万岁评论丛书》,《真理丛书》,《乌鸦评论》,《李敖电子新闻》,《李敖大全集》,0755。近年来,大陆出版的一些书籍、期刊和网站也愿意传播这种说法,争相宣传。一个著名的编剧甚至在一部电视剧中写道。
如果是瑞安的孩子之间,就不值得关注了。然而,它发生在中美三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之间。被上述刊物渲染后,不得不严肃查处。
考尔斯细致而生动的记忆
为了便于调查和读者思考判断,作者必须先引用考尔斯的相关回忆。写道:
我们旅程的下一站是中国。宋子文,蒋介石夫人的弟弟的现代豪华大厦,是我们在重庆的六天总部。
六天的活动相当紧凑,威尔基与国民政府的***蒋介石主席进行了几次长谈。政府官员的电话活动;以及主席夫妇每晚举行的宴会。其中,我妻子的行为举止让我和温德尔感到不安。
在重庆的一个晚上,主席为我们举行了盛大的招待会。在一些欢迎辞之后,主席、他的妻子和威尔基组成了一个接待小组。大约一个小时后,当我和客人们在一起闲逛时,一名中国副官告诉我,温德尔想见我。
我找到了威尔基,他低声对我说,他和他的妻子将在几分钟内消失。我会代替他,尽我所能去报道他们。当然,十分钟后,他们离开了。
我像站岗一样把它钉在主席身上。每当我感觉他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我立刻慌慌张张地问一系列关于中国的问题。过了一个小时,他突然拍手叫副手离开。然后我被我的副手送回了宋的家。
我不知道温德尔和他的妻子去了哪里,我开始担心了。饭后不久,中庭传来一声巨响,董事长怒气冲冲地冲了进来。在他的三个保镖的陪同下,每个人都带了一把自动步枪。主席强压怒火,沫沫慢慢向我鞠躬,我回礼。
“威尔基在哪里?”仪式结束后,他问道。
“我不知道。他不在家。”
“威尔基在哪里?”他又问。
“我向你保证,主席。他不在这里。我不知道他可能在哪里。”
警卫跟着我,主席穿了整个房子。他检查了每个房间,探查了床下,打开了橱柜。最后,他确信那两个人不在屋里后,没有留下告别的话就走了。
我真的很害怕。我看到温德尔站在一排持枪者前面。我睡不着,起来一个人喝酒,期待着可能发生的最坏的情况。凌晨四点,一个快乐的威尔基出现了,像一个刚和女朋友共度良宵的大学生一样骄傲。在一一描述了他和妻子之间发生的事情后,他高兴地说,他已经邀请妻子和他一起回华盛顿。我生气地说:“温德尔,你真是个傻瓜。”
我列出了反对他疯狂想法的所有理由。我完全同意姜女士是我们见过的最美丽、最聪明、最性感的女人之一。我也知道他们彼此很有吸引力,但是重庆的报圈里关于他们的传闻已经够多了。我说:“你在这里代表美国总统;你也想竞选下一任总统。”我还说他的妻子和儿子当时可能会在机场接他,他妻子的出现会造成相当尴尬的场面。威尔基愤怒地跺着脚走了。当时我累了,就睡着了。
当我八点钟醒来时,威尔基已经在吃早饭了。我们有自己的食物,一声不吭。他在九点钟有一个演讲。就在他要起身离开的时候,他转过身来对我说:“迈克尔,我想让你见见我的妻子,告诉她,她不能和我们一起回华盛顿了。”
我能在哪里找到她?我问。他羞涩地说:“她在市区妇幼医院顶楼有一套公寓。这是她引以为豪的慈善机构。”
大约十一点钟。我去了医院,要求见我的妻子。当我被介绍到她的客厅时,我愚蠢地告诉她,她不能和威尔基**一起回华盛顿。
“谁说没有?”她问。
“是我,”我说。“我告诉温德尔不要和你一起去,因为从政治上讲,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我还没来得及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她的长指甲就抓住了我的脸颊。她那么努力,在我脸上留下了整整一个星期的疤痕。
考尔斯是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论坛报和爱荷华州得梅因的注册记者,后来创办了《迈克尔评论》。应该说,他的故事很详细,很生动,但确实是一个充满缺陷,荒诞笨拙的故事。
威尔基的重庆之行充分证明了考尔斯“记忆”的谬误。
威尔于10月2日从成都抵达重庆,10月7日下午离开重庆,飞往Xi,期间他的旅程充满污点。为了用确凿的证据揭露考尔斯“谣言”的荒谬性,作者现根据重庆《展望周刊》的报道和当时的有关档案,对威尔基和考尔斯在重庆的活动进行梳理:
10月2日下午3点46分,威尔基一行从成都抵达重庆。立即开车进城参观。六点,我会在旅部休息。
10月3日上午9时,班纳斯、鲍佩在美国大使高斯、威尔基及其随行人员考尔斯的陪同下,先后拜会了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炳昌、行政院副院长、中央军委总参谋部部长何。
10点40分,他拜访了蒋介石和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夫人宋美龄,一直谈到11点15分。
11时03分,威尔基、考尔斯、伯纳斯、鲍佩前往国民政府,拜会国民政府主席林森。12点,汤姆林森为威尔基举行了宴会。参加会见的有居正、于右任、孔祥熙,美国大使高斯、考尔斯、贝恩斯、梅森少校、皮埃尔少校等。
下午3点30分,威尔基参观了中央集训团,并做了一个多小时的演讲。
5:00-6:00,美国大使高斯在重庆嘉陵宾馆举行茶会招待威尔基。孙克、于右任等300多名中外嘉宾出席了会议。会议于6点钟休会。
晚上八点钟,蒋介石和宋美龄在军委礼堂设宴欢迎威尔基。参加者包括威尔基及其随行人员、考尔斯伯纳斯、梅森少校、皮埃尔少校、美国大使高斯、史迪威将军、陈纳德司令、苏联大使潘心有、英国大使慕雪,以及澳大利亚、荷兰和捷克共和国的外交使节和夫人。中国的参与者有宋庆龄、夫妇俩、夫妇俩、居正、于右任、冯玉祥、何。
10月4日上午,在翁的陪同下,威尔基参观了重庆工厂。中午,翁在中央造纸厂设宴款待。下午,威尔基回到了城里。
下午4点,宋美龄假借外交部名义,以美援会名誉主席的名义举行茶会,欢迎美国总统代表、美援会名誉主席威尔基访华。宋庆龄、孔祥熙、孙克、史迪威和威尔基的随员考尔斯、拜纳斯、派尔少校、梅森陆军少校和中外记者100多人参加了招待会。首先,威尔基参观了儿童幼儿园和反归属工厂的作品展览,宋美龄一一进行了解释。参观结束后,茶话会开始,儿童幼儿园的孩子们表演了歌曲、舞蹈和合唱。茶后,宋美龄发表了欢迎辞,威尔基回答。会议在六点钟结束。
后来,蒋介石和威尔基进行了长达三个半小时的长谈,宋美龄担任翻译。
10月5日上午9时,威尔基在顾毓_的陪同下参观了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中央理工大学和南开中学。2点钟,他回到城里参加教育部部长陈立夫举行的宴会。从下午到晚上,蒋介石和宋美龄继续与威尔基会谈。当天,威尔基还会见了史迪威、胡林、张伯苓、周恩来等人。
10月6日上午9点,在大卫的陪同下,威尔基参观了阿森纳。
中午,军委为威尔基举行了宴会。下午4点,中美、中英、中苏、中法文化协会等18个团体在嘉陵宾馆举行联合茶话会,欢迎威尔基一行。美国大使高斯、苏联大使潘、王世杰、冯玉祥等300多人出席,吴铁城致欢迎词。
5时50分,最高国防委员会秘书长王宠惠看望了威尔基。
下午7时,孔祥熙以行政院副院长、中美文化协会会长的身份,在重庆范庄故居举行宴会。宋庆龄、邓、冯玉祥,美国驻华大使高斯、史迪威、陈纳德,以及威尔基的随行人员伯纳斯、皮埃尔、等100多人出席了宴会,他们都在席子上搭起了草坪,称之为“新生自助餐”。
10月7日上午,蒋介石和宋美龄会见了威尔基,并一起吃了早餐。
9点,威尔基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媒体讲话,回答问题。
10时,威尔基在董宪光的陪同下参观了妇女指导委员会,宋美龄上前招待并指导办公室工作。十一点结束。
下午4:30,我从重庆飞往Xi。
从上述日程可以看出,威尔基访渝期间,蒋介石主持、宋美龄出席的欢迎宴会仅在10月3日晚举行了一次。这次,威尔基和考尔斯都参加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次宴会,而不是一次“招待会”。考尔斯回忆说,他不得不在“晚餐”后回到宋家补上会议。会后,事情并没有考尔斯说的那么好。客人们分散了他们的谈话,这样威尔基就可以趁机会见宋美龄,然后溜出去作弊。关于宴会后的情况,《大公报》报道,宴会结束后,中央广播电台播放了国乐。“音乐节目进行的时候,韦克斯勒会认真听,非常注意。每一个节目结束后,韦克斯都要问江太太很久,江太太详细解释,“所有音乐节目结束后,韦克斯勒上台参观乐器。大使们紧随其后。韦克斯勒仔细研究了每一件乐器,江夫人很乐意一一讲解。蒋夫人还亲古琴以示姓氏,魏大为惊讶。“10点半,一个晚上的活动就要庆祝散了。与此同时,威尔基和宋美龄有机会调情,满足和溜走吗?
重要的是,威尔基在来中国之前从未见过宋美龄。到达重庆后,他仅在3日中午与江夫妇进行了35分钟的交谈。晚宴上,威尔基和宋美龄的关系怎么会迅速升温,达到默契和欺骗的高度?
人的记忆往往不准确。其他日子发生了什么?考尔斯的部分记忆是错误的吗?不完全是。
第四个。这一天,宋美龄为威尔基举行了欢迎茶会,考尔斯是参与者之一。今晚会发生吗?然而,根据档案记载,蒋介石当晚与威尔基进行了会谈,宋美龄充当了翻译。双方进行了三个半小时的长谈,威尔基不可能藏在考尔斯和宋美龄一起逃跑。
第五个。根据记录,蒋介石、宋美龄和威尔基的谈话开始于下午5点15分,结束于晚上8点15分,地点是重庆九龙坡的蒋介石官邸。谈话结束后,我去曾家吃饭,饭后继续谈话。宋美龄总是存在,这是不可能逃脱威尔基。
六号。孔祥熙在威尔基私人住宅的草坪上设宴欢迎他。宴会采取“自助餐”的形式,有点像考尔斯回忆中提到的“招待会”。然而,蒋介石没有出席宴会,考尔斯也没有出席。自然不可能制造出威尔基要求考尔斯掩盖事实,纠缠蒋介石转移视线的情节。据《重庆大公报》报道,那天的情况是:孔祥熙致欢迎词。8点15分,威尔基作了答复,然后在范庄向全中国发表演讲。话说,继续吃。晚饭后,将放映一部**。八点钟,晚会结束了。根据威尔基的自述,晚餐后,他在宋美龄的邀请下一起进入房间,并在晚上11点左右与宋蔼龄交谈。这时,孔祥熙走了进来,加入了“龙门阵”。这是威尔基等人在重庆度过的最后一晚。第二天下午,威尔基离开了。
由此可见,威尔基在重庆的六天时间里,考尔斯的《回忆》所描述的情节是不可能的。
此外,现存的蒋介石和威尔基的谈话记录表明,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融洽。据蒋介石自己统计,他与威尔基谈了十多个小时。在此之前,江亲切地告诉威尔基,旅顺和大连将来可以供中美使用。这种情况也说明他们之间并没有隔阂。
考尔斯《回忆》中的其他明显缺陷
考尔斯的《回忆》还有许多其他明显的缺陷。
第一,蒋介石举行了一次“盛大招待会”,来宾众多。贵宾很多,蒋介石要一一接见。就像考尔斯威尔基的随员,怎么能用“一系列有关中国的问题”纠缠蒋介石“一个小时”?
第二,蒋介石只在“招待会”上不见了威尔基和宋美龄。为什么他轻率地断定他们互相欺骗,所以他们“愤然而去”,并导致武装警卫冲进威尔基的住所,亲自搜查他们?蒋介石有许多间谍。想知道魏和宋在哪里,为什么非要自己努力?这样的事情,越秘密越好。蒋介石带着卫兵,在考尔斯面前搜了一遍。事情一旦发生,他就被当场抓住。一个是罗斯福的特使,另一个是他的妻子。蒋介石为什么放任不管?
第三,蒋介石作为中央军委主席和中国最高军事统帅,非常生气。他怎么能先向考尔斯鞠躬呢?
第四,威尔基是共和党领袖,也是罗斯福的特使。考尔斯怎么可能侮辱他:“你是个该死的傻瓜”?
第五,作为蒋介石夫人,宋美龄访美是一件大事。中美都需要做很多准备,签证也需要时间。威尔基定于10月9日离开中国。如何邀请宋美龄“重返华府”?作为蒋介石的妻子,宋美龄自然明白她的来访绝非小事。几天之内匆忙开工是不可能的。在听说她不能和威尔基一起走路后,她怎么能用她的长指甲挠考尔斯的脸颊?
第六,考尔斯对威尔基说:“重庆的报纸圈里关于他们的谣言已经够多了。”威尔基只在重庆呆了6天。就算魏和宋有“恋情”,报业又怎么会知道?怎么传播的这么快?那么“够了”吗?
以上六条和规则足以证明考尔斯的《回忆》是虚构的,是极其低劣的。
宋美龄的美国之行不是因为威尔基
威尔于1942年10月14日回到美国。同年11月26日,宋美龄逐一来到美国,开始了他为期7个月的美国之旅。是因为威尔基吗?答案是否定的。
据记载,罗斯福总统和他的妻子邀请宋美龄访问美国。1942年8月22日,罗斯福打电话给蒋介石,表示他和夫人非常期待“蒋夫人立即来我国”9月16日,罗斯福夫妇再次致电蒋介石,重申这一邀请。两个邀请都是在威尔基访华之前发出的。可以看出,宋美龄访美既不是由于威尔基,也不是依靠威尔基的力量。
威尔基确实积极促成了宋美龄对美国的访问。根据威尔基对《一个世界》等材料的回忆,可以得知,10月5日,威尔基在与宋美龄的谈话中,建议宋美龄对美国进行友好访问。10月6日晚,在与孔祥熙交谈时,威尔基解释了他的理由:美国人需要更多地了解亚洲和中国,有头脑和道德力量的中国人应该帮助教育美国人。姜女士将是一个完美的大使。她很有能力,会在美国产生非常有效的影响。他说,江夫人“机智、神奇、慷慨、体贴的心、优雅、美丽的举止和热情的信念,她正是我们需要的客人。”威尔基回到美国后,还向罗斯福转达了宋美龄希望访美的消息。然而,威尔基的所作所为都是在执行罗斯福总统的政策和指示。长期以来,美国采取孤立主义政策,无视中国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威尔基反对日本侵华,对华友好,积极主张协助中国抗日。1940年,他竞选美国总统时,主张“给予中国经济援助”。1942年,他多次发表演讲,指责日本“野蛮侵略、软弱无能”,坚称“日本是我们的敌人”,“中国是我们的朋友”。他高度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说:“在过去的五年里,美国人民很少知道中国的抗日战争对我们所有文明的意义。”在这些方面,他和罗斯福完全一致。
至于宋美龄访美,一是向美国人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寻求美国的援助,二是治病。
抗战爆发后,宋美龄积极参与对外宣传,尤其是对美国的宣传。她积极利用报纸、杂志、电台和外国记者的采访,在中国宣传抗日战争。她的宣传受到美国舆论的高度重视和赞扬。1942年秋,中国抗日战争仍处于困难时期,自然要争取美国的进一步支持。
与此同时,在此期间,宋美龄健康状况的恶化迫使她下定决心去美国接受治疗。抗日战争初期,宋美龄去松湖前线,突然遭到一架日本飞机的袭击。宋美龄的汽车匆忙翻车,宋美龄不幸受伤。从那以后,宋美龄病了很长时间。1942年10月下旬,宋美龄健康状况不佳。蒋介石担心宋得了癌症,决定送他去美国治疗。同月二十七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夫人体弱多病,找不到病因。她很担心。”29日,日记中写道:“老婆身体虚弱,胃怕得癌症,很担心。”30日,日记中写道:“我害怕妻子得癌症,心里很不安。”我特意嘱咐梅妃去看医生,结果被剪掉了。"
可见,宋美龄访美与她
1917年夏,宋美龄结束了在美国的八年留学生活,并于当年8月独自回到上海。回到上海之初,她渴望在社会上工作。然而,由于父亲宋嘉树的坚决反对,宋美龄在上海的家中过着悲惨的生活。直到1918年5月宋嘉树在上海去世,宋美龄才有机会与外界接触。当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二姐宋庆龄在她母亲倪面前的忠告。
宋美龄她的第一份职业是在上海青年女子学校当英语老师。美国基督教协会。宋美龄直到她母亲接受了一个朋友的建议,她才加入了基督教女青年会。宋她的母亲公开宣布她想为宋美龄找份工作。一些学校甚至给她开出了丰厚的薪水。但都被倪婉拒了。她唯一看中的是上海年轻女性美国基督教协会。
她在宋美龄的基督教女青年会上做了精彩的演讲。她在韦尔斯利女子学院学习时大学的时候,她经常当众读英文课文,所以她没有作为老师,我不会怯场。当时在基督教青年会听讲座的都是上海的名媛,还有一些高官的女儿或夫人。
她不仅每周两天在基督教女青年会讲英语,还参加基督教女青年会组织的一些其他社交活动。
最初,宋美龄想继续在基督教女青年会教书,但很快一名高级官员听了宋美龄她在基督教女青年会的讲座把她推荐给了上海社会工作局。本来上海要成立**审片机构,缺少懂西方**的人才,所以由宋美龄提名。
宋美龄对上海市社会保障局派来的官员检查她感到惊讶。当有人问她在美国学习时是否喜欢看**时,宋美龄回答不出我一时猜不出主动来看她的官员是谁,但她还是坦率地承认:我最喜欢**。我在皮埃蒙特读中学的时候喜欢看**,可惜在那里看**的机会很少。后来我去了波士顿郊区的小镇韦尔斯利,那里有**院,可以随时看美国**。
负责检查的官员告诉宋美龄:中国**现在也在寻找发展的道路。特别是,上海是中国发展的重要基地因此,上海成立了一个具有全国指导意义的机构,这将是未来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它的任务是审查全国各地**制作公司制作的各种**。有声**和无声**都需要考察。总之,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了。当时,**审查机构急需一名熟悉美国**、还会说英语的工作人员,而宋美龄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
1919年3月,宋美龄加入了国家**审查委员会。
这时候,宋美龄的主要任务是作为一个委员会,审查外国**的英语翻译,并协助**检查员观看和审查所有的英语进口**。这样她只能把YWCA的英语老师当副手,全身心投入到评审委员会中。不知名的宋美龄从年轻女性身上跳了下来美国基督教协会,一个不被社会注意的非政府组织,担任审查委员会,引起了上海**界的广泛关注。这在所有人眼里都是奇迹。有些人甚至认为宋美龄的进入**系统与当时在上海的孙中山有关。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孙中山从不干预妻子和妹妹的工作。
然而,在宋美龄参加社会工作后,许多与孙中山有关的社会名人对宋美龄表现出了热情的关注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杰出人才。当然,这不仅是因为是孙的妻子和妹妹,还因为宋美龄与生俱来的社交能力和她在美国多年积累的优秀知识为她在上海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半年后,我在**审查委员会工作,上海参议院的一批同盟会的朋友开始关注和了解宋的情况。他们知道宋美龄在**审查委员会中表现出色,不愧为韦尔斯利女子学院的优秀学生。s大学,一所名校,并对宋赞不绝口的英语和法语水平。因此,他们极力主张聘请宋美龄到上海参议院任职。在他们看来,聘请宋美龄在协会任职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她的到来可以与已经赴穗的孙中山保持密切联系;第二,像宋美龄这样优秀的英语翻译家在当时的上海并不多见。
当消息传到宋美龄的耳朵,她感到极其厌恶。第一,她满足于在上海**审查委员会任职,并且没有我不想在短时间内频繁地改变她的职业。第二,她听过各种关于她工作的猜测。当时,她想有机会崭露头角,但她没有我不想成为众矢之的。所以参议院派来讨论此事的人明确表示无意进入参议院。但是,宋家并没有我不赞成宋美龄尤其是她的姐姐宋蔼龄。她是宋美龄进入政坛的主要力量。据信,宋蔼龄三姐她进入上海参议院可能会改变她未来的命运。她开导妹妹说,上海元老院并不是一个权力很大的机构,但是自从清廷覆亡,民国成立以后,上海元老院就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机构。
宋美龄拒绝了这种款待。她认为如果她听她姐姐的话。的建议,并加入上海参议院,她必须至少从年轻女性基督教协会和**审查委员会,否则她可以她不能安排自己的时间。
尽管宋美龄的意思是适可而止,宋蔼龄还是打算爬上一层楼梯来支持他的妹妹。于是我说出了原因:是参议院的一个朋友在一次外事活动中看到宋美龄给一名军官当翻译。他认为宋美龄的英语翻译水平不仅在上海,而且在当时的中国都是一流的。她的英语翻译甚至让外国客人对她赞叹不已。那位朋友认为宋立科美玲这个人才在**检查委员会工作是浪费,所以他极力主张把宋美龄调到参议院去,因为当时上海参议院缺一名英语翻译。
许多美国人在上海参议院担任重要职务。这时,一个儿童工作委员会美国劳工应该成立。主要职责是帮助中国的贫困儿童。至于为什么参议院一定要邀请宋美龄兼职,那是因为这个工作委员会时不时会遇到外国人,英语翻译尤其重要。
得知这个消息后,宋美龄突然被感动了。她非常关心儿童和劳工的工作。她在美国读大学时,喜欢研究世界儿童和妇女的现状。宋美龄韦尔斯利女子学院的毕业论文美国的一所大学致力于提高妇女和儿童的社会地位。最后,宋美龄同意辞去**审查委员会专职翻译的职务,加入上海参议院。
一九一九年秋,宋美龄正式成为上海儿童会的执行秘书他的工作变得更加繁忙。
然而,1920年夏天,由于某种不为人知的原因,宋美龄突然辞去了所有的职业,包括儿童秘书美国劳工在上海参议,并独自悄悄地去了广州。在那里,宋美龄遇到了蒋介石,他后来改变了她的生活。
蒋介石的“家族遗嘱”早在晚年就应该得到充分说明。真的是蒋介石自己授权的遗嘱,还是蒋介石生病时颤抖的右手写的十六字。它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置个人生死于度外。
宋代诗人黄庭坚曾写过一首诗清明,诗中说:“清明时节桃李笑,野田荒葬只悲。雷声刺痛了龙蛇,雨水让郊区原本的植被变得柔软。人们乞求牺牲玉娇妾,但石干被不公正地烧死。愚人千年知是谁,满眼黄花蒿。”
1975年4月初的一天下午,89岁的蒋介石正斜靠在士林官邸卧室的电动升降床上。蒋介石这一天精神很好。他打电话给台北荣民医院的值班护士罗**。蒋介石说两三天就清楚了。请给我读一些关于清明节的古诗吧!罗**翻开蒋介石常读的唐诗三百首这本书,在目录里搜索与清明有关的诗词。一开始她读的是清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丧魂。问当地人哪里买酒省心?木瑶指杏花村。”
蒋介石对这首诗了如指掌的诗句也没觉得太特别,只让罗**念了一遍,然后换了其他诗句。接下来看黄庭坚写的清明。当护士读到最后一句,——,“智者几千年知其人,满眼龙蒿”时,蒋介石脸上的肌肉突然微微抽动了一两下。他说,这首诗写得好。多读几遍。罗老师起初不太明白这首诗的意思。她一边看着书上的翻译,一边体会到这句话“圣贤愚人千年知是谁,满眼黄花蒿”,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不管你是圣人还是庸人,到了生命的尽头,世界上剩下的都只是长满杂草的小土堆。
蒋介石的病拖了至少五年半,从体弱多病到昏迷卧床,再到醒来卧床,一波三折。他身体不好的原因是1969年9月16日下午5点的一场车祸。事故发生前,蒋介石的车队刚从闹市区驱车返回,正在返回阳明山官邸的路上。说来也巧,一位少将军长刚刚开完一个军事会议,正开着一辆军用吉普车从阳明山一路开往山下的闹市。当蒋介石车队的领队看到这辆吉普车疾驰过中线时,领队赶紧刹车。虽然没有和吉普车相撞,但跟在后面的蒋介石的司机却一时心不在焉。他无法做出反应,所以他应该站出来
“总统”的车一直很安全,很安全,路口红绿灯都是绿灯。所以,蒋介石和宋美龄在车里从来不系安全带,但是灾难从天而降,碰撞如此激烈。据汽车警卫事后回忆,撞车的一瞬间,坐在后座的蒋介石和宋美龄突然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他们的身体先是向上撞击,然后向前相撞。宋美龄在车里痛苦地尖叫,她的脖子和脚严重受损,但幸运的是它们没有骨折。蒋介石虽然极力保持冷静,但还是受到了重创。初步检查显示,他的下体只有红肿。起初,他认为没什么大问题。三个月后,荣民总医院的心内科医生给蒋介石做健康检查时,发现了车祸后遗症的迹象。医生发现蒋介石的心脏动脉发出异常响声,证实他的心脏主动脉瓣可能在车祸中受伤,没有及时发现。
从1969年底到1970年初,看不出问题的严重性。1970年5月29日上午,蒋介石的健康翻红。“总统府”会在这一天举行每月例会。蒋介石弱的时候,就想扶持他。被“秘书长”张群劝阻后,忍痛决定请假,会议一度被叫停。5月30日,蒋介石甚至陷入了低位昏迷,被紧急送往荣民总医院的专用“第六病房”。这次病情还是比较轻的,大概两个星期后会逐渐稳定。
在旧社会,中国的学者习惯用毛笔写字。蒋介石一生只用两种笔。一种是在指示重要的官方文件、发布命令和写正式信件和日记时使用毛笔。一种是在一般公文上批示或写笔记时,偶尔用红蓝铅笔书写。从一个人的笔迹可以看出他的健康状况。
1970年6月15日,病情好转的蒋介石用毛笔给蒋经国写了一封信。从字迹上看,很明显他握笔的时候手肘一定抖得很厉害,和他过去的用笔力量不太一样。蒋介石在信中告诉蒋经国:
静:体力渐渐恢复了,但握笔还不如生病时稳。所有其他体操活动照常进行。唐夫人应该会亲自吊唁牺牲,所以你可以在金门多呆几天休养,21号回台北。不要违背你父亲在1959年6月15日的指示。
据说蒋介石花了近半个小时才写完这封只有80个字的信。然而,4个月前,在1970年农历新年,蒋介石还写了一段话作为他的春节讲话,声称:“这一年,在世界形势大变大乱,我国困难最险恶的情况下,我们将积极争取打破这一难关,收复大陆,挽救同胞,重建耻辱的三民主义新中国。”蒋介石写这段话的时候,笔还是苍劲的,可见蒋介石的精神还是很足的。
但比起孙小武两个月前发来祝贺新婚儿子的信,在力度和精神上都差了一点。这可能是蒋介石给孙辈们的最后一批毛笔书信。
吴荪:我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和长诗的英文信。外婆生病后右手不能握笔写信,所以不能回信。但是最近几天她有进步了,就不要看了。在外地结婚,不能亲自参加仪式,但希望你们早点结婚,回国能见一面。当你母亲来美国主持婚礼时,我想请她带着这封信向你表示祝贺。我期待着所有的欢乐,并祝愿我的祖父母在1958年12月9日生日。
蒋介石的健康状况真正恶化是在1972年夏天,他住进了阳明山新建的“中兴宾馆”。很多服务员都说这里风水不好。有一次,蒋介石在一家旅馆的走廊里散步,喘着气,走了一小段路就再也走不动了。当时轮椅还没准备好,医官只好拿来一把椅子,让蒋介石扶着椅子走回卧室休息。鉴于蒋介石日益恶化的心脏病,经、授权,荣民总医院医生陆被派往美国,邀请中国心脏病专家俞南庚来台主持蒋介石医疗队任务。南耕,江西人,解放前毕业于上海医学院,获庚子赔款奖学金资助。他在英国热带学院学习传染病,然后去剑桥大学专攻心脏病学,最后转到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郁南庚之所以慷慨赴台,主持救治病危的蒋介石,据说与他在“中央训练团”受训,以及对蒋介石的赏识有关。
7月22日,蒋介石就任第五任“总统”两个月后,在中兴宾馆昏迷不醒。
这是另一个重要的插曲。早在蒋介石昏迷前一个月,荣民总医院就为蒋介石做过全身检查。从仪器数据报告中,陈耀翰博士意识到蒋介石的心脏增大比以前更明显了。如果他没有好好调养,恐怕会出事。诚实坦率的陈耀翰因此向蒋介石陈述了自己的病情,建议他立即停止一切活动,休假半年。蒋介石听了,非常沮丧。当他回到官邸时,他和宋美龄商量了一下。宋美龄害怕一旦蒋介石请假,他将不会靠边站。他立即招来陈耀翰,严厉斥责他不要在蒋介石面前“危言耸听”。宋美龄的态度显然给人一种错觉,他害怕医疗,权力远比健康重要。从此医官中无人敢请蒋介石休息,最终被铸成一个月后蒋介石的昏迷事故。
蒋介石昏迷严重,医生不敢轻易搬动,只好把他留在中兴宾馆就地治疗。一个以十二位荣民总医院医生为主力的医疗队正式成立,俞南庚到台湾省后,由俞南庚指挥医疗队。8月6日晚9时40分,蒋介石熟睡后,被押上一辆进口崭新救护车,沿途实行交通管制,禁止人车通行,以每小时20公里的慢速行驶,将蒋介石送往台北荣民总医院“第六病房”。
8月11日早上八点,于南庚在荣民总医院主持召开医疗会议。宋美龄是主座,蒋经国是副座。郁南耕报告,蒋介石心脏恢复正常,但肺部有积水,体力衰弱。当时蒋介石虽然已经恢复进食,但体重只有46公斤,比以前瘦了近10公斤。
为了挽救蒋介石的健康,荣总经理在、的命令下,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等医疗资源。孔松家聘请的一位美国名医,在台北荣民总医院亲自看了蒋介石专用的“第六病房”。他召集岛上的名医和护理人员组成医疗队,24小时轮流看护。当局甚至投入大量先进设备和仪器,将中兴饭店和士林大厦相继改建为“小医院”。印象深刻的美国医生说,世界上只有台湾省会为一个老人投入不可估量的医疗资源。
1973年7月23日,蒋介石病重一周年刚过,岛内小道消息盛传蒋介石病危甚至已不在人世。为了扫除外界的各种流言蜚语,蒋经国当天利用蒋孝勇在士林皇宫举行婚礼,并安排新婚夫妇蒋孝勇、方志毅前往荣宗6号病房与蒋介石、宋美龄合影。摄影师胡崇贤将照片冲洗出来后,宋美龄和蒋经国挑选出蒋介石面部表情最强烈的一张,送交国民党“中央社”在全世界公开发表,证实蒋介石仍然健在。
在拍照前,随行人员发现,暂时脱离重病阶段的蒋介石已经可以坐在椅子上了,行动还算灵活。然而,他的右手疾病缠身,多年来一直接受注射和输液,肌肉已经严重萎缩。坐在古色古香的红木椅子上,左手勉强能握住椅子的把手,右手却严重萎缩,不仅握不住把手,还因为不听使唤而频频下垂。为了不让人们看到姜的右手已经失去了正常的功能,的侄女命令随从用医用胶带将姜的右手固定在椅子的把手上,以免拍照时露出破绽。
说到蒋介石的右手,在他的肌肉萎缩之前,他的
你生病的时候写了“以国家兴亡为己任,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这十六个字,由国家保管。这是这位受到国家礼遇的前君主留下的最后一块墨迹。你先死,全世界哀悼。在国五中悼念真的很尴尬!自从先王去世后,我每天都坐着看书,以便了解先王的革命生活。我真的不在乎它是一天,所以我敢在你的手里写十六个字,崇拜这个世界。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作为一种责任,蒋介石给蒋经国的十六字箴言应该是他父亲给儿子的具有公私两方面意义的遗嘱。
蒋介石的中兴饭店陷入半昏迷状态后的一天,值班医官注意到蒋介石在喃喃自语,声音很微弱。此外,姜的宁波口音很难理解。侍从医官立即要求值班的侍从副官翁源把耳朵贴近蒋介石的嘴,仔细听他在说什么。翁源仔细听了一两分钟,告诉医官,“总统”说的是:“反攻大陆救救我们的同胞反攻大陆救救中国反攻大陆救救中国”
蒋介石是不是意识到自己在发生性关系,所以用自己软弱的思想来表白遗言?不得而知。
根据医疗队的治疗报告,1975年4月5日晚上八点一刻,蒋介石立即入睡。他睡熟后,值班医官郑步飞注意到蒋介石脉搏变慢,立即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并注射药物进行急救。一两分钟后,心跳和呼吸恢复正常。5分钟后,心脏再次停止跳动,医生进行了心脏按摩、人工呼吸和医疗急救。但心脏虽然跳停了,但呼吸始终没有恢复,三次出现心室颤动。电击后,蒋介石的脉搏和血压无法测量。经过3个多小时的急救,4月5日晚11时30分,蒋介石瞳孔散大,心脏仍有微弱跳动。最后医生直接用电极刺穿心肌刺激心脏,还是无效。宋美龄最后下令放弃急救。医生宣布死亡时间是4月5日晚上11点50分。在目睹了急救的无效后,蒋经国当场大哭起来,而宋美龄保持冷静,反对静静地坐着流泪。
根据蒋介石的医疗报告,1975年4月5日夜,蒋介石在睡梦中心脏停止了跳动,所以临终时,他没有留下任何口头遗言,也没有命令他的文书侍从在死前立下任何书面遗嘱。
秦孝仪在宋美龄的紧急召唤下,于4月6日凌晨2时,即蒋介石逝世后近3小时,抵达石林公馆。当时,秦孝仪被宋美龄命令连夜写遗嘱,这纯粹是摆在桌面上的官方版本的“政治遗嘱”。那不是真正的遗嘱,也不是蒋介石留给亲人的“家族遗嘱”。
秦孝仪从4月6日一大早就没合眼,连夜写下了这份“政治遗嘱”。初稿写好后,被送到宋美龄看。宋美龄特别告诉秦孝仪,你应该加一句,老师信仰基督教。因此,蒋介石政治遗嘱的开头就说:“自虞书法以来,我就跟随总理革命,我一直把自己看作耶稣基督和总理的门徒”这份在蒋介石死后“增补”的遗嘱,一直备受争议。有几个问题:明明写的是4月6日上午,遗嘱末尾却写着“秦孝仪于1964年3月29日被许诺并铭记”,特别是最后。即使这是宋美龄的命令,也不符合遗嘱记录死者生前遗言的一般规则。
正因如此,侍从以为是参考汪精卫写孙中山遗嘱。这种说法就更没道理了。毕竟,姜和孙的遗嘱大相径庭。汪精卫为孙文写了一份遗嘱。首先,遗嘱的内容是口述的
1975年10月31日,蒋经国下令出版总统蒋公哀思录。在蒋介石的这份政治遗嘱中,“秦孝仪接受并接受”的字样和负责人的签名都不见了,但“耶稣基督”的字样还在,遗嘱的日期还是“中华民国64年3月29日”。
至于蒋介石的“家族遗嘱”,早在他晚年,蒋氏父子与夫妻之间,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就应该有充分的说明。总的来说,真的可以看作是蒋介石自己授权的遗嘱,或者是蒋介石生病时颤抖的右手写下的十六字,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不顾个人死活。
在蒋介石最后的日子里,他似乎对清明节有着很深的感情,尤其是他反复念到黄庭坚的诗清明:“智者愚者千年知其人,满眼黄花蒿。”他早就应该意识到,这辈子的名利得失荣辱得失,现在都没有了!不立遗嘱对蒋介石来说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宋氏家族非常显赫,宋家三姐妹也都嫁给了政治家和财阀,宋美龄是宋家三姐妹的老二,嫁给了民国总统蒋介石,她的一生可以说也是一段传奇,是那段历史的见证人。
众所周知,蒋介石有两个儿子蒋经国和蒋纬国,但都不是宋美龄亲生。
蒋介石遇到宋美龄的时候,被她的气质折服,于是开始穷追不舍,宋美龄被感动,终于在1927年成为蒋介石的新娘。
可是直到1975年蒋介石去世,宋美龄都没有生过孩子,这一点让很多人都大惑不解。
喜欢孩子是女人的天性,而且自己老了还可以陪在身边,欢度天伦之乐。而且宋美龄也是个充满慈爱之心的人,生前多次表示自己喜欢孩子,非常想要个孩子。宋美龄对专访她的美国记者海斯说过:“我一直考虑生育孩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我真正成为一个女人,同时也可以让我作为母亲很好地履行我的社会义务。可惜的是,我到现在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孩子。这是我作为蒋夫人的遗憾。”
宋美龄为什么没有孩子,什么原因不生孩子?
关于宋美龄没有孩子的原因,坊间有许多传闻,人们莫衷一是。
民间有一种传闻说,主要是蒋介石的原因,说蒋介石早年曾经染上一种病,导致自己不能生育。还有一种说法,说蒋介石本身就没有生育能力。
关于以上两种传闻,上世纪九十年代,台湾省的《联合报》发表过一篇署名宋美龄外甥女、孔祥熙女儿孔令仪的文章,专门对此澄清,说蒋经国就是蒋介石亲生。
而且蒋介石对宋美龄的感情也是非常专一的,二人感情也很好,宋美龄也确实曾经怀孕。蒋介石去世后,他的侍卫说,蒋介石三十年代在上海差点遇刺,导致蒋夫人受到惊吓流产。
《解密蒋介石日记:宋美龄在婚后曾经不幸流产》一文所说:“说起宋美龄,不得不提到她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从小接受西式教育的她,已经成为近代的传奇女性之一,而她和蒋介石的婚姻,更曾被视为有政治目的,因为两人婚后一直没有生育。但是在已经解密的蒋介石日记摘本上,却记载了‘夫人小产,病益甚’这段话,透露出宋美龄曾经流产的内幕。蒋介石也曾在日记中表示,希望上天能让妻子生儿育女,弥补人生的不足……”
1929年7月26日蒋介石在致陈立夫的密电中,也提到过夫人宋美龄流产一事,电报的原文是“中(指蒋中正)到沪目疾渐愈,而家人小产病剧,故须告假数日。”
多方印证,说明宋美龄确实曾经怀孕,但却不幸流产。而宋美龄的确是第一次怀孕就流产,随后又因为习惯性流产,导致她从此再也没有怀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