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卧底”非常成功的电视剧?

有哪些“卧底”非常成功的电视剧?,第1张

很多电视剧都是在讲成功卧底的一些事件,一来呢,是为了表彰呢些默默无闻在卧底奉献的警察精神,二来就是讲述现在的犯罪分子已经无处可逃了,都是在我们人民警察的监控之下,但是这些电视剧有些就是很成功的,但是有些也让人感觉没有什么起色,

相比于国内的关于卧底的电视剧,我感觉《余罪》这部网剧就是很成功的,无论是张一山的演技还是剧情的渲染,都是特别符合当代大众的审美和观剧的品味,我就是从余罪这部电视剧喜欢上张一山这个明星的。评价一下《余罪》这部剧,我觉得那就是相当成功的,

在这部电视剧中,我们能够充分的认识到一个卧底警察的不容易,让人们都觉得警察是一个相当危险的职业,卧底警察也是一个很难当的角色,有时候卧底的时候,是所有人都不能够知道的。要知道,罪犯的嗅觉都是很灵敏的,无论有什么风吹草动,

罪犯是第一个知晓的人,而且,罪犯作为犯罪的人,都是细心的存在,除了跟着自己一起发家的人,半路穿插进来的人都是容易被怀疑的。就像是一开始剧中说的,有多少个卧底已经死在了罪犯的枪下。有时候在卧底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父母都不能说认识,因为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当看到余罪被打的,被折磨的时候,我的心也跟着揪在了一起,实在不忍心啊。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中小学禁毒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中小学禁毒主题班会教案1

为加强学校的禁毒宣传 教育 工作,使学生深入了解禁毒常识以及毒品的危害,树立防毒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我班组织开展了主题为“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育活动。通过禁毒宣传班队教育活动,使学生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坚决做到不与吸毒的人交朋友,真正从行动上拒绝毒品。认识到只有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一、活动目的:

1、使同学了解毒品对社会、家庭、个人的危害,从而珍惜宝贵的生命,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2、激发同学的社会责任感,使每位同学以后对有关毒品的言行等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二、活动准备

1、同学查找毒品相关历史资料、毒品危害的资料以及禁毒法的相关资料。

2、负责讲解的同学把收集的资料作成幻灯片展示,全班一起讨论。

三、活动过程

导入:一百多年前,林则徐为什么要进行硝烟运动

现在白色恶魔依然危害着人类,请看下列几组数字: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1991年为148万,1996年上升到52万,1999年为681万,2000年达86万,2002年底达100万人, 2003年已达105万人。

1999年全国涉毒的县(市、区)达2081个,2002年达2148个县市(区)。

据统计,9月底,我市吸毒人员登记在册的有31191名,其中温州市占全省的53%。而且,吸毒人员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75%。

那么什么是毒品请学生把搜集的资料进行展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甲基苯丙胺(_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鸦片、吗啡、***、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有一位吸毒者这样形容毒品害人的感受,他说:“都说地狱有18层,谁要是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死后就会被打入18层地狱,受尽下油锅、割舌头、挖眼睛、掏心窝等酷刑,永世不得再生。自从毒品在这个世界上出现和泛滥后,地狱就多了一层——第19层,这一层是专为吸毒人员而设的。因为他们在这里不仅要受到肉体上的痛苦和摧残,更要受到灵魂上生不如死的折磨。”

辩一辩 :曾有一个吸毒者说 “吸毒给吸毒者本人及其家庭都带去巨大的危害,但对于这个家庭以外的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影响,也就是说对于社会并没有多大的危害”,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案例分析:

案例一:

张某品学兼优,有一天放学后,他看到两个高年级的同学正躲在一处隐蔽的地方抽烟,一副神秘兮兮、飘飘欲仙的样子。因为学校曾组织过禁毒教育,他立刻意识到这两个同学吸的是毒品。那两个学生发现了他,招呼他过去试试。于是,在好奇心地驱使下,张某走了过去。在两位同学的极力怂恿下,他终于吸了第一口……

案例二

16岁的男孩小华爱玩好动,特别爱打游戏机。在游戏机房里,小华认识了一群“哥们”,平时称兄道弟。有一次,他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一“哥们”拿出一小包白色粉末,给大家一起享受。小华面对“肝胆相照”的朋友,根本没有疑心,不假思索地凑了过去。开始,小华吐得厉害,但 “哥们”“孜孜不倦”地劝导他,多吸几次就好了。当他终于找到那种“飘逸感”的时候,“白色幽灵”已牢牢擒住他……

案例三:

北京市某学生何某从小到大在班上一直是第一名。然而班上转来的新同学,成绩更胜一筹,“威胁”了他的优越地位,使他自尊心严重受挫。在期末考试时,他为了争取第一名,采取作弊的方式,结果被发现,检讨、处分、批评、嘲笑接踵而来。一帆风顺的他,一时无法承受和面对这一切,最终选择了毒品,以求解脱。

案例四:

林某是广州市一位16岁的女中学生,曾经获得全市手风琴大赛的冠军。因为父母关系不和,终日大吵大闹,在她的心灵投下了学生的阴影。导致她学习成绩迅速下降,并频繁出入网吧、舞厅等娱乐场所,结识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并在别人的引诱下走上吸毒之路。

讨论得出: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

①受好奇心的驱使;

②交友不慎及盲目的从众心理;

③错误的压力排解方式;

④家庭因素的不良影响;

⑤被他人蒙骗;

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构筑拒绝毒品的心理防线

①正确把握好奇心,抑制不良诱惑;

②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

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④追求健康、幸福的生活。

附:禁毒宣誓词:我坚决响应政府的号召,保证做不吸毒、不贩毒、不制毒、不种毒,珍惜生命,远离毒品,遵守国家、政府的法律、法令。积极检举揭发违法罪行为,坚决与毒品犯罪行为作斗争,为彻底消灭毒品危害,净化社会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小学禁毒主题班会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组织观看禁毒教育**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青少年禁毒的问题

出示课题: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教师:毒品损害健康,残害生命,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断是非能力差,容易成为毒品侵袭的人群。

据调查,在我国的吸毒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0%以上。而且,近年来中小学生群体吸毒现象有所增加。特别是随着“摇头丸”的出现,青少年吸毒人数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吸毒年龄也更加“年轻化”。如果把毒品比做猛兽,那么它最容易下口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如果把毒品比做瘟疫,最容易感染的也是青少年。青少年一旦“染毒”,其身心健康受到的损害,远大于成人。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甲基苯丙胺(冰_)、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鸦片、吗啡、***、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组织观看禁毒教育**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问: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结合)

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四、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 故事 ,使学生受到教育

(例文)

五、讨论,交流体会

1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自由发言。

六、让学生了解防毒的 方法

1问:当有人向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学生发言。)

2防毒有五种 措施 :

一是直接拒绝;

二是找借口溜走;

三是提出反意见或转移话题;

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

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七、 总结

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中小学生从小要又防毒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中小学禁毒主题班会教案3

设计背景:

吸毒严重摧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它使人体神经系统产生高度的毒性和生理破坏。吸毒上瘾后,不仅仅心理变态,人格解体,不知廉耻,而且传染和导致各种疾病,正因为青少年年轻,无知、好奇、冲动,明辨事非的潜力十分薄弱,极易受一些不法分子的引诱,从而染上毒瘾,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本节班会课力求结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以学生扮演的毒品的方式,让学生来深入认识毒品、了解毒品的特性,之后透过吸毒者的表白让学生明确认识到吸毒的危害,并且学会拒毒的方法,最后透过全体队员宣言,让学生懂得我们就应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

2、加强毒品预防教育,增强小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低御毒品的潜力,明白拒绝毒品的方法,懂得在危急时刻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3、弘扬禁毒精神,帮忙学生树立用心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了解毒品知识及其危害,了解拒绝毒品的方法;

教学难点:加强毒品预防教育,增强小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低御毒品的潜力,明白拒绝毒品的方法,懂得在危急时刻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认识毒品和毒品的危害

1、导入:同学们,明白这天是什么日子吗(国际禁毒日)

师:这天有一个家族的成员个性想来 拜访 一下我们班的同学,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好吗

2、毒品的自诉(由学生扮演的毒品介绍,同时投影展示)

***:我是毒品家族的掌门人,听说过我吗对了我就是赫赫有名的世界毒品大王***,我们家族的成员众多,其中骁勇善战,威猛无比,能使人类患病的大将多达20多位。看,我带来了我最宠爱的几位大将。有了这些心爱的大将的辅佐,我对于登上“世界顶级杀手”的宝座,充满了信心。亲爱的朋友,快点和我们家族交朋友吧!只要你吸了毒,保管你的身体慢慢会有意想不到的疾病发生。

吗啡:我的伤害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麻醉作用,吸食后产生欣快感,有时会出现幻觉和妄想,长期吸食会引起精神障碍、思维迟钝,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摇头丸:同学们,快来认识我吧,我就是能让人陷入昏昏沉沉状态的摇头丸,我但是家族中的顶梁柱呢,只要跟我交了朋友,必须会摧毁你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消化和呼吸系统,让你的肝脏病变,心脏肥大,肺萎缩,血管损伤,传染性疾病,皮肤伤害,肾损伤,性功能丧失,精神症状等。引起你的极度兴奋,心力衰竭而死亡。

2、中队长补充:除了上面这些成员之外,毒品的家族还有可卡因,鸦片、大麻等等,同时,杜冷丁、美沙酮、盐酸二氢埃托啡、三唑化等其他一切列入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一旦被非法使用便是毒品。

二、倾听吸毒者的表白

师:同学们,刚才认识了毒品家族的成员,大家想明白和他们交上朋友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吗

投影分别显示吸毒案例给家庭、社会带来的危害。

教师投影总结出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

自伤、自杀、自残

加速死亡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

败坏社会风气

三、在生活中遭遇毒品时,你就应怎样做

小组讨论,拒绝毒品的方法,然后全班汇报,总结。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状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推荐。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靠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忙。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必须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四、全体起立,齐读预防毒品十戒

齐读《青少年预防毒品十诫》:

一、不要因追求刺激而吸毒。

二、不要因好奇而吸毒。

三、不要因贪图享受而吸毒。

四、不要因解愁而吸毒。

五、不要听信吸毒者的话。诸如吸食某一类毒品或者用某一种吸食方法不会成瘾等谎言。

六、不要结交有吸毒行为、贩毒行为的人。碰见亲友吸毒,一要远离;二要劝阻。

七、不在吸毒场所停留1秒钟。

八、不理解与毒品有关人员传递的香烟。科学试验和受害者的经历者证明,三根***的香烟就足以令人上瘾。

九、不要听信毒品能治病的谎言。毒品决不能治病,只能添病。

十、发现吸毒,贩毒者,速向公安机关 报告 。

五、宣誓并签名

1、班主任总结并带领全体少先队员宣誓:为了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前途,为了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繁荣,终生远离毒品,拒绝毒品诱惑。

2、全体少先队员在“拒绝毒品,珍爱生命”条幅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中小学禁毒主题班会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的形式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

2加强毒品防御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懂得在危害急时运用法律意识保护自己。

3弘扬禁毒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活动重点

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形式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增强禁毒意识。

三、活动难点

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

四、活动准备

1全校学生已观看过以禁毒为主题的展览。

2禁毒课件、多媒体教学、实物、资料、卡片。

3师生协作设计禁毒主题班会的环境。(禁毒主题班会的标题横幅等)

五、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1、教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呢“国际禁毒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介绍有关知识:

“国际禁毒日”的由来:联合国于1987年6月12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关爱生命、远离吸毒”的 口号 ,与会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2、教师根据学生设计和创设的禁毒主题环境入手,揭示活动的主题——“热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自主探究,深入了解

学生讨论观看禁毒的感受,自主探究,了解毒品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

老师提问:什么是毒品毒品包括哪些毒品对个体、对家庭、对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教师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讨论观看禁毒录像的感受 ,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引导学生 归纳总结,集体朗读毒品的含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_ )、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使学生对毒品的知识和危害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毒品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依赖性、非法性、危害性。吸毒严重危害身心健康,毒品损害人的大脑、心脏功能、呼吸系统功能等,并使免疫能力下降,吸毒者极易感染各种疾病,吸毒成瘾者还会因吸毒过量导致死亡,吸毒过量引起死亡占吸毒死亡的50%以上。据调查统计,吸食***成瘾的吸毒者平均存活时间是8至10年。

(三)成立“向毒品Say No”专案组,学生角色转换,以“霹雳警察”的身份分析典型案例中人物染指毒品的主要原因,重点商讨遇到紧急事件的处理对策,探求预防毒品和拒绝毒品的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1:吸毒人董昆先是对吸“白粉”(***)好奇,想尝试一下,结果成瘾后不能自拔。为找钱,他弄了一把手枪,于1997年12月8日,在贵州省贵阳机场持枪抢劫出租车时,被公安机关抓获。(主要原因:对毒品的无知,好奇)

案例2:李红曾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9岁入选省少年体校,17岁入体育学院学习。曾在比赛中获得过第一名。后来在好朋友的影响下吸毒成瘾。后来公按机关曾两次送她强制戒毒,均告失败,她的学业也荒废了。(主要原因:他人的不良影响)

案例3:他曾是一位三好学生,有一次在学校路上轻信一个坏人的话,请他帮忙送一袋东西给别人,他把东西送给别人后,那个人给了他很多钱,他觉得这钱太容易赚了,慢慢地他开始了逃学,最后在坏人的利诱下学会了吸烟,染上了毒瘾,最后不可自拔,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主要原因:轻信别人,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吸毒容易由吸烟引起。)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要提高警惕,善于分辨形形色色的坏人,懂得在危急时刻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四)发扬主人翁精神,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在实际生活中创造性地以实际行动支持禁毒运动。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向学生简介我国在禁毒运动中取得的显著成效,倡导“向毒品Say No”禁毒计划,学生交流合作,商讨并以实际行动(取得家长的合作与支持,共同设计宣传画报、禁毒专刊、向周围社区、村里宣传)支持禁毒运动。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六、课后实践

1、 课后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

2、 找机会参加有关禁毒的宣传活动。

中小学禁毒主题班会教案5

教育主题: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教育形式:主题班会

教育目的:

1、借助本次活动,了解毒品知识。

2、深刻认识、理解毒品等社会问题对个人乃至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

3、学习一些预防和抵制的措施和方法,从生理和心理上建立和巩固对毒品等恶习的防线,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完善人格,促进自我的健康成长。

教育过程:

一、引入

腾飞中也“阴暗”(视频:播放——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腾飞面貌。)班主任: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大跨步的走向世界,昂首行进在科技之林。在吃饱喝足后,人民精神生活又有了新的向往和梦想。如何释放休闲的激情和苦闷于是一些娱乐场所酒吧、舞厅、迪厅成了精神栖息的家园,可是这里往往隐藏着享乐主义的精神垃圾——毒、赌、色,这些堪称摧毁一个人思想意识和精神的“糖衣炮弹”!今天我们先来认识第一颗令人生畏的“炮弹”——毒。下面我们掌声欢迎主持人上台为我们主持这次主题班会!(班长仇玉柳上台)

二、认识——毒品真面目

主持人:几斤烟土可使一个民族沦为亡国奴,真可谓触目惊心,悚人毛发。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竟会被它所支配,驱使左右,乃至俯首称臣。下面我们就一睹它的容貌。

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

(一)毒品的种类介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_ 、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危害介绍。(结合学生自己讨论,老师归纳小结)

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1、毒品毁人毁健康

a摧毁人的消化功能b摧毁人的神经系统c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d传染性病及“艾滋病”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a丧失工作能力b倾家荡产c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三)毒品的成瘾性介绍。(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

毒品的成瘾性是对毒品产生强烈的渴求欲望,并反复的使用毒品,以取得快感,或避免出现痛苦,使吸毒者处在一种特殊的精神和病态状况,可分为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两种。

(四)讨论,交流体会。

1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自由发言。

(五)让学生了解防毒的方法。

1问: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学生发言。)

2防毒有五种措施:一是直接拒绝;二是找借口溜走;三是提出反意见或转移话题;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三、结束语

主持人:禁毒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的责任,鲜艳美丽的花季怎能有**的盛开幸福的生活绝不能被毒品破坏。请谨记:每年的6月2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口号。我就为大家朗诵这首诗作为这次活动的结束吧。

《我们拒绝毒品》

毒品—— 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一条紧勒咽喉的绳,一潭污染生命的水,一盏导向“死海”的灯。

吸毒——如同把自身变成了傀儡,如同把灵魂交给了魔鬼,如同任生命在风中泯灭,如同任青春如花般凋零。

君不见——“瘾君子”们死去活来的惨状君不闻父母亲朋无泪的哭声害已害人害家害国,毒品啊,损害了全人类数千年的健康与文明!

曾记否/百年前民族的劫难曾记否“东亚病夫”这耻辱的名称历史的教训,国家的重任,应该铭刻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青少年朋友们,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是地球未来的主人,面对疯狂的毒流,让我们同声疾呼:不!我们拒绝毒品!

全班诗朗诵《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这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地,

摇曳曙光那支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觉得很有意义。知道生命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珍惜的东西,也知道了该如何来面对。大家都知道了该珍爱生命,健康成长。“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永远是我们打击毒品响亮的口号。同学们的积极展示,勇于合作,热情探讨,使我看到了大家对这次活动的激情和对毒品的深刻理解。我相信同学们能铭记诗中的劝告会成长为健康向上承担起民族复兴大业的接班人。

中小学禁毒主题班会教案相关 文章 :

★ 初中生禁毒知识教育教案

★ 禁毒主题教学教案

★ 学校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方案范本

★ 小学生禁毒安全教育知识

★ 2019中学生禁毒主题班会记录 国际禁毒日主题班会记录

★ 禁毒班会班主任讲话稿

★ 禁毒主题活动方案

★ 2022国际禁毒日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总结(10篇)

★ 2019学校国际禁毒教育日活动方案,加强禁毒教育,构建无毒社会

★ 中小学校园禁毒活动工作计划范文5篇

-1-

这是最好的时代,亦是最坏的时代。

科技的发达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可是,美的韵味却淡了。

从前,相隔两地的小情侣只能靠书信来传情达意,所以写信、等信、回信都是极其隆重的盛事。

如今随时随地打开微信就可以视频,反倒没了什么分量,不值得激动了。

再从前,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甄嬛传》里,允礼微服北地,专程转道去宁古塔,不远万里带回了甄远道的一封信。虽说允礼强调与娘子知交,不必见外,可是在甄嬛的心里,这封家书确是一件沉甸甸的厚礼。

如今报平安这件事,一个电话就解决了。想打电话,随时抓起来就播,于是那份期盼的心情便少了很多。

书信被彻底尘封在了过去,邮局更是变换了营生。我也早已淡忘了读信是一种什么感觉,直到遇上了《见字如面》。

对爱人的思念、与挚友的深谈,一封封信被娓娓道来的同时,那个尘封已久的时代仿佛重又开启了大门。

-2-

见不得面,所以把我的字送上。希望你见到我的字,便如同看见我一般。

你看,写信本身就已暗藏了足够的深情。

当面纵有万般好,有一点却足够糟糕。有时大脑一热,想到什么就脱口而出了。可是出去之后,再怎样后悔也做不得主了。白白惹得一顿伤心,更得饶上好一番解释,反倒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

而写信则省却了很多麻烦。只要是提笔落下的,即便算不得遣词造句,也总是要掂量掂量才行,自然是比张口即来要用心太多。

甚至有时为了写一封信,可能前前后后要废掉很多稿,总觉得这么说不合适,那样讲不确切。非要想破脑袋,得出一个最妥帖的法子才行。如此,个中的花样儿便多了。

于是,便有人专门做起了代笔的营生,好去解救那些表白无路的人。

看看那些堪称范本的情书,到底好在哪里?

一是得将细节描绘得活灵活现。第一次见到你,那天的风是多么的暖,你穿着一条怎样的裙子,如何对我微微一笑。越是丰富的细节,越显得自己记忆深刻。

二是坦白交代内心活动。乍见之时,心里是如何起了涟漪,开始怦怦直跳;甚至是吃不下,睡不着;抑或是心仿佛寸寸地断了,相思多么难熬。

三是一定得旁征博引,考究文采。好好的“你我相隔两地”不说,非要谈一句“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好好的一句“我想你”不说,一定要写“螃蟹在剥我的壳,笔记本在写我”。

四是一定要约好反馈的信号,这样方才体现实用之功效。譬如请你可怜我的一片真心,明天见我一面吧。又或者,给乡下人喝杯甜水吧。

难怪有人说,情书是最能体现文字之美好的。

-3-

我常常觉得,通信就如同一场暗恋。十分的美妙,有八分都在等待和期盼之中。

清晨醒来第一件事,便是去信箱瞧瞧。即便没有,也会不死心地翻上好几遍。一旦接到了信,就像接到了圣旨一般,小心翼翼、窃喜连连。

期盼得越久,等待便越煎熬。由此,在无形当中就已经营造出了一种渴求的情愫。再加上一点点幻想,便愈发衬得那个人无限美好。

所以,通信是最容易生情的。

苏青在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里曾写,女主人公怀青在婚前,与不曾谋面的未婚夫便开始了书信的往来。每每提笔回信的时候,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赵云这个自己幻想中的爱人。

两人结婚之后,很不幸,现实中的丈夫没能满足怀青对爱情的想象,于是,满心的期待统统化作了失落。

在怀青的这场婚姻悲剧中,通信往来生出的许多美好的假想,是对现实的致命一击。

这就是等待和期盼强大的催化效应,它轻而易举就能让你爱上对方。

-4-

除了书信本身的力量,《见字如面》最动人的一点,是读信的人。

我终于明白声音的魅力之大,竟可以在抑扬顿挫之间,将每个人的特点淋漓尽致地挥洒。

其中一期,《见字如面》选中了徐志摩与陆小曼之间的通信。其实我在很久之前早已读过两人的书信集《爱眉小札》,知道徐志摩的信是怎样的炙热,满满的情感简直要从纸上呼之欲出。

所以,当徐涛开口“我的心寸寸地断了”,两个寸字之间各自强调,而且留有空余。话音刚落,我就知道找对了人。

那样有质感的声音,考究的顿挫,瞬间就拉我入戏了。也许有人会说,徐涛用力过猛了。可是,徐志摩在感情上分明就是一个不遗余力的情痴。他都想拉小曼一起去死,读着还能够轻描淡写地平铺直叙吗?

显然不够分量啊。

还有张国立。一个好的演员,从头到脚,一字一句都是戏。

他念韩愈写的治理鳄鱼的讨伐书,没有怎样的严肃和正经,声音也不大,有时甚至是隐忍着发声的。可是嬉笑怒骂之间,却传递出了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感觉。

四两而拨千斤,凡能举重若轻者,必是高人。

-5-

如今的综艺节目琳琅满目,让人笑的、让人哭的都有。可是,独独缺了一种:能让人回味的。

所以当我发现了《见字如面》之后,如获珍宝。

好的文字,自带韵律和节奏;而好的声音,则可以愈发凸显那份韵律。

《见字如面》提供了一个穿越的契机,让人从繁杂的生活中抽离出来,沏一杯茶、听几封从前的信。

感受一下过去那样缓慢的时代中,不能秒回、不能说见就见,人们又如何用文字传递自己的情感。

然后,我再一次领略了书信的魅力。它于悄然之间便流露出了这样的一番告白:我写信给你,那是因为,我把你放在了心上。

如果你相中了我的文章,可以联系我的大军师 扣舷 哟,嘿嘿,祝你成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318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1
下一篇2024-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