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的历史演变

王姓的历史演变,第1张

  王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二位大姓。王姓分布在全国呈现北多南少的局面。王姓人群大约占了总人口717%,总人口大约9000万。

  王姓的起源与演变

  构成汉族王姓主要有三大来源:子姓、姬姓和妫姓。

  第一支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来“三仁”,纣王荒*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遂以王为氏,子姓王氏的历史有3100年,历先秦至汉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第二支系出自姬姓。周武王灭商,定都镐,史称西周。传二十一世于周灵王,国都成周,即是今河南洛阳,已是东洲时代,周灵王之子太子晋,也称王子晋和王子侨,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从此,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至第八代孙王错拜魏国将军,这支王姓重新显贵。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秦朝武城侯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涉迁到山东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天下最著名琅琊和太原的两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群体。姬姓王氏至少有2600年的历史。

  姬姓王还有三个分支。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晋国司徒,功高位重而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后裔中最有威名的是战国时代“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秦灭魏后,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进京做官,封为兰陵郡。当时因其是王家之后,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200年的历史。

  另一分支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猗氏王姓,也有2700年的历史了。

  再一分支为东周考王的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这支王姓也有2400年的历史。

  各姬姓王是组成王姓的最大成分,据估计全国有家谱的王姓大约90都出自姬姓王。

  第三支源自妫姓。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战国七雄之一齐国为秦所灭,秦末项羽封齐王田建的长孙田安为济北王,随后项羽为刘邦所灭,田安也随之失去了王位,子孙遂改田姓为王姓。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一直以山东原齐国的土地为活动领地,也有2300年的历史。

  外族基因的融入

  第四支源自外族。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外族的血液,最著名的外族用王姓的有:汉时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高丽拓王氏族,鲜卑族乌丸人,隋唐时西域月支国胡人,唐朝回纥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时女真人完颜氏、耶律氏、夹谷氏,北宋西夏国党项人,元时蒙古人,清时满洲八旗姓完颜氏、伊喇氏等氏族。这些外族王姓随着时阔褥荫延多数同化为中国北方的汉族王姓。我国北方地区多王姓与北方民族改用汉姓时优先用王姓有密切关系。

  历史上王姓的分布和迁移

  王姓在先秦、汉晋时期一直以华北地区为主要的活动地区,发展十分迅猛。隋朝时期王姓各支派向各地迁播之外,最重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审知南迁福建,建立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之一,是福建王姓的总开山祖,史称开闽王氏。明永乐年间,这支王姓始入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王姓大约有5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7%,为宋朝第一大姓。王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4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四川、河南、山西,这五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55%,其次分布于江西、陕西、浙江,这三省的王姓又集中了255%。全国形成了陕晋冀豫鲁、赣浙以及四川三大块王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王姓大约有6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7%,仍为第一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山东,这三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江西和山西,这二省又集中了17%。浙江一跃成为王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37%。南方王姓在宋元明600年中有了大的发展,两广和福建的王姓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宋朝。而宋朝的王姓大省河北、河南和四川,这个比率已经降了一半。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皖、鲁豫晋冀陕两大块王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王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王姓的人口已达到9000万,为全国第二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17%。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甘肃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为王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区。而北方区又以太行山为分水岭,东部为高密度的王姓地区。西部为低密度的王姓区。

  王姓分布很广,但很不均衡。王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王姓在东北、内蒙古大部、山东、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大部、宁夏、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和西中部、新疆喀什地区、海南大部,王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88%以上,有的达到16%,其覆盖面积仅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9%,大约54%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长江以北其他地区、青海东部、新疆北部、云贵川、广西西部,也是王姓常见的区域,王姓在人群中的分布比例为44--88%,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63%,大约36%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

  王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王姓因支派众多,人口也多,故望族也多。王姓的郡望多达26个,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海、高平、京兆、河间、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汲郡、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冯翊、营州、安东等普遍使用的堂号为三槐、槐荫。“三槐”堂号典出宋朝的兵部尚书王佑,王佑在五代时汉周之际最为显耀,他历事宋太祖、宋太宗。他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文武忠孝集一身,天下都盼他当宰相。由于他为人太正直,一时受到奸臣的嫉妒。他在自己的后院中栽了三棵槐树,既气氛又有信心的说:“我的子孙蒋来一定会有做三公的。”后来他的儿子王旦果然做到了宰相,他的孙子王素做到了工部尚书。大文学家苏东坡为王素写了《三槐堂铭》。

  家乘谱牒

  全国:太原王氏会通世谱十三卷首一卷、王谢世家三十卷、王氏族谱不分卷、王氏宗谱、王氏通谱。

  天津:王氏宗谱不分卷。

  河北:清苑王氏家谱九卷、新城王氏世谱不分卷、王氏谱图一幅、王氏族谱十卷。

  上海:王氏世谱四卷、南汇王氏宗谱不分卷、云间王氏族谱二十二卷、嘉定王氏续修支谱二卷。

  江苏:王氏三沙全谱不分卷、王氏三沙统谱不分卷、王氏族谱八卷、王氏修族谱十六卷、三槐王氏宗谱十二卷。

  浙江:任和王氏重订家乘不分卷、王氏家乘、萧山王氏族谱十四卷、新发王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广东:新丰王氏族谱不分卷、太原堂王氏族谱世系不分卷。

  聚集地(迁徙分布)

  王姓早期主要在北方发展繁衍。周灵王后裔王元避秦乱,迁于琅邪,后徙至临沂。河内王氏,其先为太原人,世居祁县,后徙平州,又迁至河内温县。魏公子无忌之孙卑子悼,悼生贤,西汉时徙居霸陵,遂为京兆人。

  王氏迁往江南,始于西晋末年。唐僖宗时,河南故始人王潮、王审知入闽,王审知被封为闽王,同时王氏又有迁居四川、安徽、江西者。北宋末,中原人多次大规模南流,其中不少王氏族人迁徙至浙江、江苏一带定居。宋末元初,居住在福建的一支王氏迁往广东,其后裔散处广东、广西各地。王姓移居海外,始于明清之际,主要分布在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在台湾排第六,源于福建和广东两支(此两地来自琅琊即山东和太原的五氏世族),福建的是王潮的后裔。来自广东的王氏祖先是清雍正年间入台的。明末开始,王氏陆续有人迁往台湾。较早的王忠孝惠安人,入台时曾受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厚遇。

  堂号

  王姓堂号有"三槐"、"槐阴",其中"三槐堂"比较有名。

创业故事:小伙为女友去创业

 吴阳在2014年年初还是个一穷二白的小伙子。可就是这短短5个月的功夫,吴阳就从一无所有,变成名副其实的高富帅,截止记者去采访时,他5个月已经创造500多万元的销售额。

 为女友去创业 5个月卖货500万元

 “我叫吴阳,今年28岁,来自江苏连云港。喜欢健身,在韩国生活学习3年。在5个月前我还是个一穷二白的小伙子。”

 这天一早,就下起了大雨。上午九点半,记者在吴阳家楼下见到了他。

 今天,吴阳要办一件人生中的大事。

 吴阳:没睡好,有点紧张。

 一路上吴阳都显得有些不安。如果是在一年前,这件事他是说什么也不敢做的。

 吴阳:我想请你嫁给我。

 原来,吴阳今天要向女朋友求婚,女朋友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她能答应吗

 之前,在公开场合,吴阳连女朋友的手都不敢牵。

 吴阳:遇见人跳开,怕被发现。

 没车没房,没钱没事业,吴阳始终不敢去见女朋友的父母。为了把女朋友娶回家,吴阳开始创业,用短短5个月时间,就创造了销售额500多万的财富传奇。

 朋友葛超:十年不开胡,开胡吃十年。

 朋友温志远:一年,房子、车子都买了,我们不敢想象。

 吴阳:你愿意吗

 吴阳出生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99年父母下岗后,开起一个足疗店维持生活,供吴阳上学。2004年,吴阳考上了河南一所专科学校。

 大姑:当时心里不太好受,平时成绩也学习蛮好的,后来考试没考好,考个专科,出来分数大家心里都不太高兴。

 2004年9月,吴阳进入洛阳理工学院,开始大学生活可他变得对未来毫无信心。

 2007年,临近毕业,母亲的一个电话,让吴阳瞬间兴奋了起来,家里想拿出全部积蓄7万块钱,作为第一期学费,送他去韩国留学。希望能让他以后能找个好工作。

 母亲:总觉得二十出头,找个工作,结婚生孩子,有点失落,想让他见见世面。

 2007年11月27日,吴阳坐上去韩国的飞机,到韩国外国语大学读国际贸易本科。在韩国生活学习3年,吴阳花了家里十多万,可这段留学经历,并没有给吴阳带来他和家人期待的高薪工作和大好前途。

 2010年,吴阳留学回国,只在连云港的一家小型外贸公司,找到了一份月工资两三千块钱的工作。干了两年,要业绩没业绩,要前途没前途。

 大姑:钱白花了,还不如不出国买房子结婚。

 那时的吴阳对生活失望透顶,直到一个女孩的出现。这个女孩叫孙芳,也是本地人,和吴阳认识9年,一直都默默喜欢着对方[来源:wwwcyonEcomcn/]。2012年10月25日,吴阳终于鼓起勇气跟孙芳表白,确定了恋爱关系。吴阳原本颓废迷茫的人生,自从有了孙芳,开始有了色彩。可说起一件事,两人总是有些不愉快。

 吴阳:走在路上不能牵手,遇到熟人马上闪开。

 吴阳怎么也不明白,孙芳为什么要这样做。直到有一天,孙芳突然在路上哭起来。吴阳才知道了真相。

 吴阳:她之前半开玩笑告诉她父母之后跟我在一起,她当时父母的态度还是比较强硬,就是说不行那种。所以她就说,担心会因为父母的反对而导致我们分开

 孙芳:压力比较大,父母觉得应该有个房子才有家。

 原来,孙芳和吴阳家住的很近,孙芳父母从邻居那儿听说,吴阳花了家里十几万出国留学,回来还是一事无成,就说什么也不同意两人交往。

 吴阳母亲:我们心里也急,这么大了,要什么没什么。

 孙芳想和吴阳在一起,又不想伤父母的心,才一直不愿意把恋情公开,但这却让吴阳很受伤。

 吴阳:当时其实特别难受,就觉得女朋友因为我顶着这么大的压力。当时我就说你放心好了,别人有的我也会有,别人有的你也会有,我会努力奋斗,让你父母接受我。

 “别人有的我也会有”,吴阳向孙芳立下承诺。这天,吴阳一个人去了海边,坐了3个多小时,做了人生中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他要辞职创业,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然后再去拜见孙芳的父母。可让他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朋友:我老婆说我闯祸了。

 杨秦和吴阳在健身房认识,又恰巧是孙芳家的邻居,一次和孙芳父母聊天时,无意说漏了嘴,把吴阳和孙芳谈恋爱的事告诉了孙芳的父母。

 孙芳父亲:你是不有什么事瞒着我啊,她说没有。

 眼看着瞒不过去,2013年国庆节,吴阳干脆直接找到孙芳的父母,告诉他们,自己决定创业。要通过创业来证明自己,然后把孙芳娶回家。

 吴阳:要创业但是没方向。

 有了创业的想法,吴阳一直在不停的寻找商机,2013年10月底的一天,正在为怎么创业烦心的他刚从自己家出来,走出小区正好接了个朋友的电话。

 吴阳:我家就住在这边,那天无意间看了一眼。

 正是这无意的一瞥,让吴阳无比兴奋,也因为这无意中的一瞥,成就了他5个月500多万元的财富传奇。

 朋友葛超:鼓励确实挺大的,天无绝人之路。

 这里是东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办的大学生创业园,现在,吴阳就是这个大家庭里的一员,也正是这里开启了他5个月销售额达到500多万的传奇人生。

 2013年10月,吴阳无意间在宣传栏上看到的,正是创业园的宣传海报。

 吴阳留学回来打了两年工,做的就是外贸,这是他最熟悉的领域,有了创业的想法以后,他也想自己开一家贸易公司,可是最大的顾虑就是高额的房租。而创业园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

 徐局长:我们想提供一个环境,让你拎着包就可以来创业。

 吴阳马上准备了自己想做贸易公司的项目规划书,报名参加了创业园的筛选面试。2013年11月,他正式接到创业园的入园通知。

 要做国际贸易,最关键的是找到可以提供给自己订单的客户。吴阳购买了专业的付费软件,只要在这里输入国家和产品名称,就能查询到需要这种产品的客户的邮(创业网:wwwcyonecomcn)。

 吴阳:你看,这里显示的,第一页有1086个。每天坐在这里就是发邮件,直到发到邮箱提示我不能再发了。

 11月、12月、1月,吴阳每天都这样做着重复的动作,却没有一个客户愿意给他下订单。

 吴阳:等待一个希望,总会出现有人的货供不上。

 付出还是等来了回报,从2014年2月起,吴阳陆陆续续接到一些小订单,有的三万,有的五万,2个月卖了30多万元的货,他买了车,信心更足,吴阳知道,离兑现对女朋友的承诺又近了一步。

 2014年5月一天,一个电话让吴阳高兴地差点跳起来。

 吴阳:幸福冲昏头脑。这单做好,可能房子的首付就有了。

 正像他说的那样,“被幸福冲昏头脑”的吴阳,根本没有想到,这个从天而降的馅饼,却差点让吴阳陷入了绝境。

 这是吴阳2014年5月接到这笔大订单之前的照片,现在的他比照片中足足瘦了将近20斤,而这样的变化就发生在短短一个月中。这一个月,吴阳究竟经历了什么

 2014年5月的这天,吴阳接到一个韩国客户的电话,对方要订购一批70多万元的石墨增碳剂。这么大的订单,是他之前从没接到的,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吴阳马上找到自己在贸易公司打工时认识的上海的一家生产增碳剂的工厂,签订了订货合同。本来想着这一单生意做成,就可以马上买房,生意上一个台阶,可幻想变成了泡影。

 上海老总:第一次合作,要付全款,因为中间商没有抵押。

 全款,就是将近60万元现金,这对吴阳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但他还是签下了订货合同。为了帮吴阳做成这笔生意,父母用房子作抵押,拿到近40万元贷款。可还差20万左右到哪里去找呢。

 吴阳:打了很多电话之后,发现借不到了这笔钱了。

 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着觉,最喜欢的健身房也再没有去过。不到一个月功夫,吴阳就瘦了将近20斤。

 一天开车回家,车里随机播放了一首歌,吴阳的眼泪开始在眼眶打转。

 吴阳:回去的路上正好听到了,我觉得自己是不是就是笨小孩。

 就差一步,自己的人生可能就不一样,就差一步,自己就可以兑现对女朋友的承诺。可是也就差这一步。

 回到家,吴阳绝望极了。爷爷看出来他情绪不对,就找他聊天。已经年过80的爷爷,说了一句话,让吴阳觉得惭愧不已。

 吴阳:爷爷说把房子给我抵押了。

 爷爷:谁的孩子能不心疼。

 吴阳:愧疚多于感动。

 爷爷的支持和鼓励让吴阳振作起来,可他说啥也不能拿爷爷的房子去做抵押。生意陷入僵局,吴阳想到了最后一条路,他去了上海。

 他叫王威宇,是吴阳订货的那家工厂老板的儿子,现在已经独立负责公司的一部分业务。吴阳来上海找的就是他。

 吴阳把自己的状况一五一十告诉王威宇,因为都是年轻人,想碰碰运气,希望能得到王威宇的支持,不用自己付60万全款,先付40万就可以拿货,余款以后再付。

 吴阳:我说,能不能先发货后付款,我保证一收到货款,就把钱给你。

 王威宇:做我们这行年轻人很少,看到吴阳觉得很高兴。

 有王威宇为自己担保,吴阳这才得以顺利发货。

 2014年6月底,吴阳收到韩国客户打来的全部货款,这笔生意不仅让他付了买房子的首付,还让他拥有了足够的流动资金。很快吴阳又接连接下几笔大的订单。其中一笔62万元,不少人觉得这单有问题,一再劝他不要做,可吴阳却一意孤行,非做不可。

 同行:我劝他不要做,还是走稳一点。

 朋友:我也劝他不要做,风险很大。

 所有人都劝吴阳不要做,这单生意究竟隐藏着什么危险,吴阳又是为什么一定非做不可呢

 2014年6月,吴阳接到一个韩国客户的订单,要订购一批62万元的硅铁。这种产品,吴阳之前也只是听说过,完全没有过接触过。拿到订单后,他临时在网上联系了国内3家生产硅铁的厂家,按这个韩国客户的要求,选择了其中一家,马上跟那家韩国客户谈好了交易价格。

 7月,韩国客户发来合同,本来这单生意可以就这么顺利完成,可吴阳万万没想到,意外发生了。

 吴阳:涨了200块一吨,我当时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变化这么快。

 一吨涨价200块,这就意味着,吴阳如果按合同价格发货,不光本来六七万元的利润泡了汤,还要自己赔上1万多元。吴阳马上通过网络联系到韩国客户,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对方。

 客户:如果这笔生意不做,以后也不会再合作。

 合同已经生效,没有更改价格的可能。这单生意吴阳要么就认赔钱按合同的定价做,要么就干脆放弃不做。摆明了是赔钱买卖,周围人都劝吴阳不要做。

 同行:刚创业只能赚得起,根本赔不起。

 朋友:有亏损的风险为什么还要做。

 但吴阳还是决定要做。这批货7月刚刚发货,吴阳一分钱没赚,还倒贴了1万多元。

 他偏偏要做这笔赔钱的生意的原因,正是因为给自己下订单的这个客户是韩国的一家贸易公司,如果维护好这个客户,就相当于在韩国拥有众多的采购商资源。

 吴阳:不能见面,不能通过沟通,只能通过邮件,这是一种很生硬的方式。他可以在韩国替我拜见客户

 正如吴阳所预料的那样,韩国的那家外贸公司,接连给他介绍了很多客户。从2014年2月到现在,吴阳在短短5个月,创造500多万销售额。2014年7月,记者去采访时,吴阳决定鼓起勇气,在镜头的见证下,向女朋友求婚。

 吴阳:你愿意吗

 孙芳:我愿意!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政治家,也是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天下大乱,骁骑校尉出身的曹操,在家乡招募人才,南征北战,成为一方割据的诸侯。之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通过剿灭袁术,战败袁绍,逐步确立其北方的霸主地位。随后曹操挥师南下,刘表之子刘琮拱手让荆州,曹操已拥有百万之众。

虽然赤壁之战失利,但后来败马超、灭张鲁,夺取雍凉、汉中之地,尽显其英雄本色。纵观这些战争,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每逢征战,曹操都喜欢亲自指挥,难道其下属就没有能统兵征战的了吗?个人认为,曹操这样做是有着深刻宣原因的,以下做简要分析。

首先曹操亲自带兵征战,有利于稳固军权。三国时期最为珍贵的就是军权,控制了军队就控制一方政权。刘表就是个例子,没有压制住蔡瑁张允,才导致荆州之乱。曹操亲自指挥战斗,有利于控制军权,以下从三个方面分析。

其一曹操虽然是最高领导,如果派大将军去征战,又失去军权的危险。毕竟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三国正逢乱世,如果军队倒戈,或者被其他诸侯围困而投降,都是曹操的损失。再者说一但将军们发展壮大,很有可能称霸一方,脱离曹操统领。因此在当时,派遣将军外出征战是有很大风险的。

其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遭到诸侯们的非议,政权不稳定,曹操更要严格控制军权。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谓指哪打哪,想指挥谁都可以,虽然其他诸侯们不听,但也不敢违抗。曹操就是靠着献帝这张王牌,才成功称霸一方。但曹操此举,却遭到了诸侯的指责,都说曹操有不臣之心。西凉马腾韩遂就曾想诛杀曹操,赤壁之战,周瑜也说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因此曹操并不得人心。如果派遣大将外出征战,没人监督,很有可能被别人说服而倒戈。

再者说操营有两个领导,一个事曹操,另外一个是汉献帝。献帝虽然没有实权,但大家都承认其地位。如果有哪位将军出征后,受献帝血诏讨伐曹操,岂不自讨苦吃,要知道刘备就曾成功骗去曹操五万大军。再比如伏皇后事件,董承衣带召事件,都可以表明曹魏内部人心不稳。因此曹操要严格控制住军权,就要亲自只会战斗。

其次曹操亲自带兵征战,有利于提高其威望,树立王威。曹操带兵征战,是军队的最高领导,而曹操的军队又是以献帝的名义出师的。因此每一次征战沙场,曹操都扬名立万,表面上能说明其是为献帝而战,为大汉而战,曹操忠臣的形象就会更高大。这也就是为何曹操爵位一直在提高,最后竟然做上了丞相,继位为王。如果不是曹操四处征战,劳苦功高,估计没人会服。

再者说曹操四处征战,就避免了其他将军夺取战功。曹操也可以更好的与军队保持默契,对将军们严加提防,毕竟曹操是个疑心很重的人。曹操在军队中树立良好的威望,也能更好的控制军权,让将士们誓死效忠曹操,而不是汉献帝。

再次曹操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其他人不可替代。曹操不仅是三军统帅,更是卓越的军事家。官渡之战,一举奠定曹操的三国地位,也是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而潼关与马超对峙时,曹操也能成功使用反间计,一举击溃西凉军。讨伐荆州兵不血刃,灭张鲁也是毫不费力。纵观曹操征战史,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无人可替代。

曹营中,以曹仁的军事才能最好,有上将军之才。但曹仁大多数战事,都是模仿曹操,而且画虎不成反类犬。最主要是曹仁连续吃败仗,被徐庶大败而归。博望坡新野,又被诸葛亮火烧,片甲不留。赤壁之战后,曹仁镇守南郡,又被赵云偷袭。因此以曹仁的军事才能,无法征战其他诸侯。而其他的将军们像张辽、徐晃、许褚等都没有独立统兵作战的才能。

郭嘉早亡,荀彧、荀攸、杨修等一批文臣谋士,提出指导意见尚可,不具备带兵打仗的能力,再说他们在军队里也没有威望,曹操更不放心让他们外出征战。因此曹操卓越的军事才能,让他无可替代,而自己带兵打仗更放心,所以曹操每逢战事,都喜欢亲自指挥。

隋炀帝大业七年,准备征伐高丽,使社会各种矛盾迅速激化,年底终于爆发了王薄农民起义。隋炀帝仍然我行我素,大业八年、九年、十年三次征高丽,使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农民起义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起义浪潮席卷了全国。看到政权摇摇欲坠,官僚地主纷纷组织武装趁火打劫:他们一方面镇压农民起义,窃取起义的胜利果实;另一方面又互相厮咬,争夺最高统治权。在众多地主武装中,举旗于晋阳的,在公元618年建立了唐朝,开创了李唐290年的基业

李渊自称是时凉武昭王李的后代,七岁袭父李爵唐国公。其母独孤氏,是隋文帝的姐姐,所以他是隋文帝的姨外甥,隋炀帝的姨表兄。李渊为人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无贵贱咸得其欢心。李渊在隋朝先后担任过刺史、太守、卫尉少卿等职,在历试中外的过程中积累了政治经验和政治资本,培植了相当势力。大业十三年,炀帝为镇压山西境内的农民起义和防止突厥南侵,命李渊为太原留守,驻守晋阳。炀帝对李渊并不放心,于是同时任命郡丞王威、武牙郎将高君雅作为李渊的副将,命令他们对李渊进行监视

炀帝的担心并非多余,李渊确有亡隋之心,尽管太原留守任务艰巨,他却不无得意地对次子说:唐固吾国,太原即其地焉。今我来斯,是为天与。与而不取,祸将斯及。尽管近有王威、高君雅的监视,远有炀帝的猜忌,尽管自己生病时炀帝可得死否的警告还在耳边回响,但隋历将尽的现实与天与不取,祸将斯及的信念使他迅速筹划起兵事宜

李渊起兵的第一步是解除太原外围的威胁,稳固起兵基地

当时,太原处在魏刀儿领导的历山飞农民起义军和突厥的南北夹击之中,为了摆脱这种南北受敌的局面,李渊决定由他和副留守王威率军镇压南部的历山飞农民军;对北部的突厥则命高君雅和马邑太守王仁恭拒守。李渊在西河郡的雀鼠谷大败历山飞起义军,解除了太原南面的威胁。李渊趁机收编溃散的农民起义军,扩充实力。高君雅和王仁恭对突厥的战争遭到失败,但南面农民军的威胁已解除,太原不再有受南北攻击之虞

隋炀帝对李渊疑心极重,在其身边安排了自己的亲信王威、高君雅进行监控。李渊为清除王、李,策划发动了著名的晋阳宫事变。王威、高君雅对李渊网罗死党、招兵买马等异常举动早有警觉,他们决定在晋祠举行祈雨大会时袭杀李渊。李渊获知此事后,决定。大业十三年五月十四日夜,李渊令李世民伏兵于晋阳宫城外,严密封锁消息

次日清晨,李渊与王威、高君雅一起处理政事,李渊同党晋阳令刘文静把开阳府司马刘政会带至庭中,刘政会手拿纸张对李渊说:有密状,知人欲反。李渊明知是告王威、高君雅谋反,却故意要王威先看,刘政会不给,说:所告是副留守事,唯唐公得看之耳。李渊故作吃惊地接过密状,内容是控告王威、高君雅等密引突厥入寇。李渊以此为借口将王、高二人捕杀,遂起义兵。晋阳宫事变揭开了李渊父子起兵的序幕。解决王、高之后,李渊要妥善处理的问题是,北面虎视眈眈的突厥

隋唐之际,突厥强盛,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属焉。控弦百余万,北狄之盛,未之有也。高视阴山,有轻中夏之志。北方有如许劲敌牵制,南下问鼎中原只能是一句空话。然而,李渊此时尚无足够的时间和力量与突厥进行抗衡,于是李渊便对突厥采取了拉拢、利用的策略。他用臣下的语气致书突厥始毕可汗:当今隋国丧乱,苍生困穷,若不救济,总为上天所责。我今大举义兵,欲宁天下,远迎主上,还共突厥和亲若能从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必以路远,不能深入,见与和通,坐受宝玩,不劳兵马,亦任可汗。始毕可汗对李渊的态度十分满意,不但同意了李渊的请求,而且还建议李渊取炀帝而代之。北面的威胁终于暂时得以缓解,李渊起兵的时机成熟了

大业十三年六月,李渊传檄诸郡,称自己的军队为义兵。西河郡郡丞高德儒抵制义兵。李渊乃命大郎、二郎率众取之。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很快攻下了西河郡,处死了高德儒,前后仅用九天时间。西河告捷之后,李渊又大量招募兵丁,扩充队伍。同时,还组建了军事、政治机构:设大将军府,分为三军:李渊自称大将军,统领中军主力;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领左三军;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领右三军。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唐俭、温大雅为记室,长孙顺德和刘弘基等为统军

七月,李渊率军三万在太原誓师,正式起兵问鼎中原。他以四子李元吉为镇北将军、太原留守,负责太原的有关事宜,自己率领主力向关中进发。同时,发布檄文,指责隋炀帝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致使民怨沸腾,豺狼充于道路,宣布尊炀帝为太上皇,拥立其孙代王杨侑为帝。李渊化家为国的理想转变为实际的军事行动

李渊刚从太原起兵,瓦岗军首领李密的信就到了,信中邀请他为盟津之会,殪商辛于牧野,执子婴于咸阳。很明显,李密目的是想让李渊尊他为反隋盟主。而李渊刚刚起兵,正向关中挺进,随时都有可能因中原隋军西进而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李渊决定得利用他们:瓦岗农民军和东都隋军相持不下,你争我夺,自己可乘虚挺进关中,直捣长安;两虎相斗,必有死伤,待他们斗得两败俱伤时,自己回过头来收拾他们就容易多了。于是,李渊回信给李密,对李密极尽吹捧之能事:一则说李密应天顺民,必登大宝;二则说自己年过半百,无心夺取隋政权,只求李密事成后恩准自己继续做唐王。李密居然相信了李渊,遂注意东郡,无心外略。李渊利用瓦岗军拖住东都隋军主力的有利时机,迅速率军入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238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0
下一篇2024-04-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