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以焦仲卿为第一人称作文800字数

孔雀东南飞以焦仲卿为第一人称作文800字数,第1张

刘兰芝:坚强、持重,不为威逼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

⑴第2节:自请谴归

①“十三能……十六诵诗书”说明刘兰芝是一个多才多艺,知书达礼,富有教养;②“鸡鸣…夜夜…三日断五匹”说明勤劳能干;③“大人故嫌迟”这—“故”字既显示了焦母的异常挑剔,也显示了兰芝洞察世情的聪慧。④兰芝不等对方开口便自请谴归:一则不堪凌辱,二则她明白焦母的意图,深知谴归之事已无可挽回。⑤这一节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

(2)第9节:兰芝鸡鸣欲曙即起表示她不愿在焦家生活的决心。③打扮时“事事四五通”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既是对焦母无言的抗议与示威,也表现了她对爱仲卿,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④这一段作者对刘兰芝的外貌进行描写,旨在描写她的美,更表现了她从容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也为下文太守为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3)第10节:拜母别姑

①姑嫂关系本不易相处,可是兰芝“却与小姑别”时却“泪落连珠子”,这说明兰芝与小姑关系融洽,正表现了她的懂礼仪、易相处。这也同焦母的不容形成对照。②辞小姑时落泪,辞焦母时不落泪,不卑不亢,足以见出兰芝倔强

虽然作者极力写刘兰芝的善良和温顺,但善良和温顺之中别有一种掩盖不住的具有反抗意味的刚性,这种刚性广泛地散布在兰芝全部言行的细节里,自请谴归是如此,严妆打扮、拜母别姑也是如此。

(4)再来看夫妻誓别时,仲卿对着她哭不成声,一筹莫展,她便说:“勿复重纷纭。”仲卿劝她回娘家,再图后会,她便说:“何言复来还!”她看清问题,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表现了一个普通人的人格的尊严。然而她爱仲卿,也知道仲卿爱她,儿女深情使她对冷酷的现实仍然不得不抱着一丝幻想,幻想团聚。“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她被仲卿的真挚的情义所感动于是“感君区区怀”;她对仲卿体贴谅解,认为两人“同是被逼迫”;她对爱情更是忠诚,“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5)县令差人做媒,她这样婉言拒绝:“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6)哥哥逼婚时,刚性又立刻占据了兰芝的灵魂,处于弱者和被压迫者地位的那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感在她心底升华,她决定以结束生命来表示最后的抗议,所以“仰头”回答,很快便应允了。“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外柔内刚,自有主意,忠于爱情。再嫁期作定时,裁衣做裳乃至“举身赴清池”,没有一点迟疑和犹豫。她从来没有向恶劣的环境低头。

2、焦仲卿:忠于爱情,忍辱负重,但胆小怕事。

他是笼子里长大的金丝鸟,养成了拘谨懦弱的个性,是一个比较善良的白面书生。他忠于爱情,又守礼尽孝。他深爱兰芝却又不敢直接与其母抗争,只是消极反抗,忍辱负重。当他知道母亲要驱逐兰芝的时候,先是“婉启”,继是“跪告”:“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可见他对爱情的坚贞不渝。等到“母槌床便大怒”时,他就“默无声”地退了出去,一面劝兰芝暂回娘家,一面约定将来再去接她。其实,他只有一点幻想的期待并无实际行动。兰芝被逼改嫁,他声言要独个儿自杀。兰芝死后,他以爱兰芝之深,终于以身殉情。诗中写了他在“庭树下”“徘徊”了一阵,然后上吊,活生生地刻画出了这个怯弱书生的性格和面貌。这最后的反抗令人感动。他的反抗性格还表现在回家辞母的那段话里:“今日大风寒……勿复怨鬼神!”这番话无异于晴天霹雳,而“自挂东南枝”,既违背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也是对封建礼教最有力的抗争。

他的思想经历了一个由幻想到绝望,由软弱到坚强的过程。这位忠于爱情的人物,跟兰芝一样是充满叛逆精神的。

3、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典型。她极端的蛮横无理,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独断专行,强行拆散。她对仲卿是软硬肩施,一会儿(逼谴时)是恶语威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谓,何敢助妇语!”一会儿(阻死时)又是好言诱哄:“东家有贤女……阿母为汝求。”目的是要仲卿速谴兰芝,除去眼中钉,以维护她的家长权威。这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丑恶本质。

4、刘兄:反面形象,性行暴戾,趋炎附势,丑态毕露,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帮凶。他对兰芝粗暴训斥,“作计何不量!”显得盛气凌人。“先嫁……足以荣汝身。”足见他趋炎附势,见利望义。“不嫁义郎体,其欲往何云?”一句弦外之音是:“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吗?”这分明是在下逐客令,可见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面孔。 回答者:一番春梦 - 举人 四级 11-15 14:45女主人公刘兰芝美丽、聪明、勤劳,知书达礼。诗的一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铺排,立即令读者对她产生这种印象。随着故事的展开,这种印象不断得到充实和加强。如“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表现了她出众的美丽,下文里写县令、太守纷纷派人到她家求亲也从侧面表现了她的美貌远近皆知。又如“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等,表现了她的勤劳、能干。她向焦母辞行时,虽然对焦母不无怨言,可最后还是说“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与小姑子告别时,则说“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温柔的话语里,见出她的善良、懂礼。

兰芝忠于爱情,不为荣华所动。仲卿送她回家,两人告别时,她自比“纫如丝”的“蒲苇”,将仲卿比作“无转移”的磐石,以此表白她忠于爱情的心意,后来她确实做到了。回到娘家后,县令、太守两家先后来求亲,都不能令她动心。最后在拒婚不成的情况下,以死捍卫了她与仲卿的爱情。

同时,兰芝身上还有很可贵的一点,就是不卑不亢,头脑清醒,行动坚决。诗前小序里说她“为仲卿母所遣”,而诗歌的一开头写她主动提出离开焦家。当然,她不会无缘无故地让焦母将她“遣”回娘家,很可能是焦母长期的百般挑剔,让她认识到焦母根本不喜欢自己,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会博得她的欢心,甚或是焦母近来脾气愈加坏,已经向兰芝暗示或明说她不愿再让她做儿媳妇。可是,从诗歌一开头兰芝向焦仲卿提出请求的话语看来,完全是她不堪忍受焦母的无理指责而主动要求回娘家的口吻。这是长期忍让、顺从后的爆发,她的话里有委屈、不满,又坚决有力,毫无伪饰。后来焦母也对仲卿说“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虽然焦母对兰芝的评价不免是偏颇之词,但也透露出兰芝确实不是低眉顺眼、任人摆布的小媳妇。兰芝向焦母作别时说,“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同样让读者隐隐体会到兰芝不是一个标准的封建时代儿媳妇的形象。后来面对兄长的逼嫁,兰芝更进一步表现出清醒、坚决而不露声色的性格特征。从这个角度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女性人物形象长廊里,刘兰芝形象是独特的“这一个”。

和兰芝相比,男主人公焦仲卿的性格展现得不是那么丰富,忠于爱情、敢于为爱情献身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方面。对于母亲的威逼、诱哄,他坚决地回应道:“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他迫于焦母的压力将兰芝送回娘家,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按照当时的社会风习,他只能这样做。今天的读者难以责怪他软弱。自缢前他“徘徊庭树下”的举动,符合他特殊的处境——他是家里的独子,赡养母亲的责任无人可交付。因此,也不能据此认为他性格软弱,优柔寡断。

焦母是一个突出的反面形象。她是一个极端蛮横无理的女性,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对仲卿,她一会儿恶语威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一会儿又是好言诱哄:“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软硬兼施,目的是要仲卿遣走兰芝,除却眼中钉。

另一个反面形象刘兄性情粗暴,趋炎附势。他对兰芝说:“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作计何不量!”粗暴训斥,语气凌人。“先嫁得府吏……足以荣汝身。”沈德潜评论这几句诗道:“小人但慕富贵,不顾礼义,实有此口吻。”

散文标题: 从孔雀开屏到月亮不见了

关 键 词: 不见 月亮 孔雀

散文分类: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sanwen

1、故事:立春其实还是在冬天

《水怎样开始演奏》

——[英]休斯

“每年的春天一来,实际上也不意味着什么,但我总觉得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似的,我的心里总是蠢蠢欲动。可等春天整个都过去了,根本什么也没发生,我很失望,好像错过了什么似的。你能明白吗?”

……

上世纪九十年代,北方小城鹤阳的一个清晨。周瑜在汹涌的自行车流里捏闸停了下来,路旁电线杆子上的广播匣子传来的女高音咏叹调吸引了他,他听得仔细而动容,市电台说演唱这首歌的是市师范学校音乐教师王彩玲。三十多岁的炼钢工人迷上了这声音,找到发小儿黄四宝,一个一心想考美院却屡战屡败的家伙,让他陪着去拜王彩玲为师。身材臃肿、面带粉刺的王彩玲高傲地拒绝了他:“我在这里只是暂时落脚,我马上就要调北京了。”

“我马上就要进中央歌剧院了”,这几乎成了王彩玲的口头禅,其实在北京进修过的她连进歌剧院当个打杂的都未能如愿,因为那也得要北京户口。王彩玲动用了所有积蓄办一纸北京户口,一次次的北京之行,成功的希望仍是渺茫。

不想在小城发生爱情的王彩玲,对长相粗鄙的周瑜自然兴趣不大,可是英俊的艺术青年黄四宝就不一样了,似乎真有那么一缕春风拂过心田。王彩玲找到黄四宝,大胆地表白自己愿意帮助他的一番诚意,甚至连自己无比看重的北京户口也可以让给他。艺术青年黄四宝心中的一个夙愿是画一幅真正的女裸体,王彩玲毫不犹豫地答应愿意做他的人体模特。一个是完成期盼已久的创作,一个是以为爱情就要来临。误解就不可避免了,尽管黄四宝在进京的列车上拒绝了王彩玲,但她仍然认为他是这死气沉沉的小城里的上苍的恩赐。当黄四宝再一次从京城败北喝得酩酊大醉来到她身边时,王彩玲主动献出了贞操。黄四宝第二天醒来之后到学校的无情喝骂和羞辱,使王彩玲穿上了自己缝制的华美演出服,在夜半时分的古塔顶决绝跳了下去。

可是,却没有死成。对于小城来说,只是增加了一些话题和笑谈,而愿意同王彩玲来往的人也各有各的目的:邻居小张老师和她打交道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幸福生活,获得更多的优越感;曾经的文艺青年周瑜追求她是为了老老实实过日子,都喜欢艺术都条件不咋地;小城另一个笑柄群艺馆舞蹈教师胡金泉,为了把自己这根卡在人们喉咙里的刺拔掉想和她假结婚;找上门来的绝症女孩高贝贝则利用她取得全国业余歌唱比赛中出名……

这些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走进王彩玲的生活,又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离开,似乎都想逃离这个小城,却最终又回到这个小城:黄四宝开了个欺骗性质的婚介所;小张老师的丈夫弃她而去,她也在一个深夜搬家离开;周瑜娶妻生女,过上了世俗生活;胡金泉故意猥亵妇女进了监狱,证明了自己不是二胰子,同时也让自己拔掉了卡在人们喉咙里的刺;高贝贝获得了歌唱比赛第二名后跪求王彩玲原谅自己的欺骗——毕竟出名太难了……

王彩玲到福利院领养了一个有点兔唇的小女孩,取名王小凡,平凡的凡。后来,在又一个立春的日子,王彩玲带着已经修复好嘴唇的女儿来到北京,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带着寒意的北风里,她似乎又听到了熟悉的歌声——舞台上,王彩玲身着华丽的演出服,深情演唱《为艺术,为爱情》,此时不知是在北京,还是巴黎。

2、命与运:不是谁都能看到孔雀开屏

水想活着

它走向太阳又哭着回来

《立春》与其说是顾长卫的,还不如说是蒋雯丽的——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李樯的。在看这部**的时候,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孔雀》,想到《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如果单单想到《孔雀》,或许和顾长卫能扯上点关系,毕竟这两部**都是他导演的,可是《姨妈》不是,《姨妈》是许鞍华的。三部**的编剧都是李樯,三部**都是关于梦想与现实的,说得好听是理想,但理想总也不能实现,那就是一场梦,姐姐的梦,姨妈的梦,王彩玲的梦。

梦做了,梦醒了,没有梦了,又做梦了,“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人生如一梦,所谓理想,所谓事业,所谓追求,所谓爱情,都不过是梦中之梦。

谁的一生没有做过梦呢?只是有的人很快就醒来,有的人终生沉浸在梦中,更多的人则处在半梦半醒中。因为,更多的人认为命运是上帝个给予的答案,少部分的人执著地以为上帝也有算错的时候。王彩玲幸或不幸地属于了这少部分人。于是,很多人的生活就是按照现成的答案去抄袭,而不去动心思地想象和计算;王彩玲想象了,更去计算了,却得出了她看起来错误的答案;黄四宝一次又一次地努力了,追求了,结果没能成为凡高那样的艺术的疯子,而成了俗世生活中的现实的骗子;胡金泉一梦二十多年发现自己已成为小城的笑柄,主动冒犯主流社会规范投入权力的监禁,在牢笼中踮起脚尖跳起《天鹅湖》。

既然生的意义只是死,那么梦的意义也只在于醒来。表面看来王彩玲们在小城成为异类,是他们执迷不悟,边缘不需要高雅,世俗不需要艺术,在我看来,小城代表的边缘抗拒北京代表的中心,进入不了主流,便对抗主流。当然,对抗是各种各样的,王彩玲选择了温和的,不去结婚,领养一个孩子,时而不时地再去北京重温一下旧梦;黄四宝则以欺骗的方式对抗着那些他眼中的俗世;胡金泉则选择报复自己,然后以变态的方式报复了社会。

在**《孔雀》的结尾,孔雀开屏了,可是姊们三人谁都没有看到,同样,在这部**里,春天过去了,什么都没有发生。

命,就是你出生在农村、生活在小城的那个芸芸众生的一分子;运,就是你想追求的不一定是你能得到的,你想得到的不是你要追求的。与生俱来的命,后天冥冥之中的运,主宰了每个人有梦,没有梦,梦的长,梦的短,梦的美,梦的恶。

当周瑜指着黄四宝跟王彩玲说:考美院考几年都没考上,他就是运气不好。王彩玲说:凡高运气也不好。

凡高的运是不好,但他的命好,他是天才。

3、艺术与环境:我们有时须要幌子

水想活着

它走向树林它们燃烧它又哭着回来

它们腐朽了它哭着回来

王彩玲执着歌剧,黄四宝痴迷油画,胡金泉沉醉芭蕾。在鹤阳小城,艺术似乎成为一种对于平庸生活的坚强反叛,并且成为照亮心灵的温暖阳光。但是,艺术的功利一面却又张扬得如此极端。

王彩玲那美妙的歌喉似乎只有进入中央歌剧院,到北京、到巴黎才算成功;黄四宝只有考入美院才能实现离开鹤阳小城,才能满足他那出人头地的、扭曲的渴望;胡金泉本来黑天昏地地跳了十几年的芭蕾,忽然发现自己成了人们眼中的二胰子,于是他不能纯粹地跳下去了,他要改变俗世眼光的自己,他以极端的方式——强奸来达到顺从。

艺术和环境一旦不和谐,人们往往责怪环境,而不是艺术。在所有不得志的艺术青年眼中,也许都会厌恶和仇恨周围的环境,都会或多或少地以无比热爱艺术来对抗生活,甚至视大众如蛆虫,而大众也回之以“不正常”。一旦得志,获得功名和利禄,情况可能完全改观。所以,很难说王彩玲们是真正热爱艺术,真心热爱歌剧,在一个小城做音乐教师,完全可以自娱自乐,而不是功利地进入中央歌剧院;考不上美院,不妨碍炼钢工人成为画家;不在意世人的眼光,照样昏天黑地地跳芭蕾,只要自己喜欢。

“看见每一个拎着包离开这个城市的人,我都很羡慕。”也许我们都在借艺术之名发泄我们的想发泄的吧,总得找个幌子,比如作为编剧的李樯,比如作为导演的顾长卫,作为演员的蒋雯丽,乃至作为本文作者的本人。

4、爱情与自恋:文艺青年的通病

水想活着

它走向鲜花鲜花皱皱巴巴它又哭着回来

“我不丑,只是有点儿古怪。”王彩玲根本不想在鹤阳小城发生爱情,没想到爱情却不请自来。 [1] [2] 下一页 喜欢

一位猎人在追杀一只藏羚羊时,将羚羊逼向悬崖,使其走投无路。突然,这只藏羚羊不再奔跑,回头面对猎人跪下了。“奇怪,动物还会求生?”猎人思忖着,但他并未因之而动恻隐之心,依然举枪将近在咫尺的藏羚羊打死了。

拖着猎物回到住地,猎人解剖时发现,这只羚羊的腹中竟有一个胎儿。猎人怔住了:“这是一个即将生产的母亲!难怪她跪下求饶,原来是为了保全孩子的性命!”猎人的铁石心肠被感动了,“我干什么呀?真是禽兽不如!”终于,猎人丢掉猎枪,金盆洗手。

南湾猴岛是我省著名的旅游景区,这里住着1800多只大大小小的猴子。该景区办公室苏主任告诉记者,猴子是胎生动物,怀孕期为6个月,一年一胎,一般是单胎,双胞胎的机率是1%,成活率是1%,因此万分之一机率存活的双胞胎是非常罕见的。虽然猴子跟人类非常接近,但怀孕时却不需要过多地人为增加营养。母猴怀孕后,饮食仍像平时那样,水果、花生、大米、新鲜的树叶等都是它挚爱的食物,还会上蹦下跳不担心流产。小猴子出生后,母猴会给小猴子喂奶。

  在小猴出生后的6个月内,母猴对小猴子宠爱有加。无论母猴走到哪里,在干什么,它都会紧紧地搂抱着小猴子。一旦6个月后,小猴子就必须离开母猴,一个人去找食物。母猴也有责任锻炼小猴子的自生能力。在猴界,抢食物是本能。小猴子要跟别的猴子一样,跟其他大猴子抢食。但是,当小猴子抢不到食物时,母猴不忍心看着它挨饿,也会把自己抢到的储存在嘴巴下方食囊的食物吐出来给小猴子吃。

  猴群里,1-2岁小猴子夭折后,母猴会抱着它,自己吃东西时也舍不得放在一边。那几天,母猴会很哀伤。母猴丝毫不理会饲养员的使唤,一直到小猴子的尸体腐烂,母猴才抱着尸体跑到深山老林里,找一个隐蔽的地方将小猴子埋葬。在埋着自己的亲生骨肉时,眼看着黄土一点点地淹没小猴子的尸体,不知道母猴会不会像人类一样掉泪呢?

5月6日,在海南热带飞禽世界,树枝盘绕绿叶成荫之下,一只母孔雀带着4只一个月大的小孔雀在悠闲地散步,小孔雀一稍微跑远,它就会发出一种与它美丽外表极不相称的声音,大概是呼唤小孔雀回到身边来。

  向导告诉记者,每年春天,母孔雀会找一个比较隐蔽的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的地方抱窝,木梯子下面经常是它们选择的地方。孵蛋时,母孔雀们会轮流孵化,每只孵蛋的母孔雀饿了,其他母孔雀会马上顶班,因此孔雀蛋上总会蹲着一只母孔雀。这样的工作要持续25-30天。

  母孔雀带着小孔雀找食物,除了园里提供的高粱、玉米、蔬菜、水果等,令记者出乎意料的是,孔雀偶尔也会吃肉。母孔雀在漫步时,不忘用爪子刨地,挖出植物新鲜的根来喂小孔雀。当本报摄影记者在拍摄时,母孔雀突然停下来,警惕地看着摄影记者。而小孔雀却因为好奇,齐凑到镜头面前,个个仰着小脑袋,在探索眼前这个黑边有亮亮镜片的是啥玩意。母孔雀见状,叫了两声,但小孔雀却正感新鲜中,丝毫没有理会妈妈的叫唤。

  接着,母孔雀快步踱过来,记者分明看到,它眼睛里明显流露出不满和敌意。内导说:“母孔雀生气了,赶紧撤退。”如果摄影记者还不走,它可能会挥起翅膀拍打人,愤怒时还会啄伤人。

自从翟潇闻开始考驾照以来,他所受到的关注就没有断过。最初翟潇闻一直被卡在科目一上,在经过许多次考试都失败了的情况下,他也并没有放弃,最后他终于考过了科目一。而这个好消息,他也第一时间的发了微博炫耀。同时也向网友们表达了一下自己此刻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然而紧接着当他的一位好兄弟姚琛终于考到了驾照之后,也特意发了微博,并且艾特了翟潇闻。而翟潇闻也在评论区表达了自己的酸意,并且评论到原来驾照长这样啊。而当翟潇闻终于拿到了驾照以后,他也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告诉了大家这个好消息,并且向大家炫耀了一下。

炫耀

除此之外还有一段视频中,翟潇闻也一直在得瑟自己的驾照。他将驾照举到镜头前面,并且表示自己不认识上面的字,一直要求工作人员帮他念一下上面的字。而最终工作人员终于熬不住翟潇闻的坚持练了一下驾照上面的字的时候,翟潇闻表现的非常的得瑟。

得瑟

而后视频中翟潇闻又走到了一群羊驼面前,对着这群羊驼来炫耀他的驾驶证。他将驾驶证对着羊驼左右的晃悠,并且问他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可见是非常得瑟的了,然后他就走到了广场上,打开了一包小零食,撒在地上喂那些小鸽子,并且让小鸽子跟着他读手上的机动车驾驶证,并且打开驾驶证,让鸽子们看着她的照片说这是他本人,可见是小朋友的炫耀行为了。

最后又遇到了一只孔雀,他又将他的驾驶证摆在孔雀的眼前,让孔雀看一下,这是他的驾驶证。并且对着孔雀说他可以开车了,认为这是孔雀永远都不懂得快乐。这段视频可以看出翟潇闻是非常的搞笑,因为她的一些做法堪称是小学生式的炫耀行为。

  大海、游轮、钢琴——如果只这三个事物就构筑起一个人的一生,那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在深邃的蔚蓝中颠簸飘泊,在悠扬的音乐中领悟人生。世界很小,从船头到船尾,在舞厅中的那架钢琴前,从左到右,总共88个琴键;世界很大,那一片碧海蓝天下,用心灵演绎出的乐曲融入世间百态,宽广无边。朱赛佩·托那托雷的《海上钢琴师》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段诗意浪漫的人生传奇。

  故事从一个潦倒的小号手麦克斯的独白中娓娓道来,一段唱片中的钢琴独奏沟沉起了他脑海中的无限往事。1900年1月1日,黑人船工丹尼在弗吉尼亚号游轮一等舱舞厅的钢琴上捡到了一个弃婴,他将这个小孩起名叫1900。1900从小在丹尼细心的关怀和善意的谎言中自由健康地成长。丹尼因意外事故不幸去世后,1900一次无意间鬼使神差地来到一等舱舞厅的落地窗外,他第一次见到了那与他一生命运交织在一起的乐器——钢琴。夜深人静之时,1900悄悄溜入舞厅,坐在钢琴前,双手落在了琴键上——于是1900的传奇正式开始!没有任何人的指导,没有任何人的传授,甚至刚刚才听到钢琴的演奏,绝对是上天所赐,无师自通,1900就这样与他的宿命不期而遇,展示出了他超凡脱俗的钢琴演奏天赋。

  麦克斯初登上弗吉尼亚号的一个夜晚,狂风大作,波涛汹涌。整条船在不断的左右摇摆,麦克斯也被整的东倒西歪,呕吐的一塌糊涂。就在这时,麦克斯遇上了那个令他一生难忘的人。那个人带他来到了舞厅,坐在钢琴前,放开了脚闸,弹起了钢琴。在轻盈动人的旋律中,他们两个随着钢琴一起在大厅中如流水般滑行回旋。那样悠然自得,那样轻松洒脱,仿佛两个天使在童话世界中自由地飞翔。他们在飘飘仙乐中冲破了落地窗,滑过了走廊,一直撞进了船长的房间。那是怎样的轻舞飞扬,怎样的诗意浪漫!那个弹奏出天籁之音的人——就是1900。

  一等舱舞会上的各色人等:谋杀亲夫的老女人、沉湎于往事的中年人、看破红尘的妓女、偷穿礼服期待艳遇的三等舱乘客……这些都成了1900演奏钢琴时取之不尽的灵感来源,1900也用这些灵感演绎着芸芸众生的内心世界。人间万象如同弗吉尼亚号上的乘客一般,上船,下船,再上船,下船。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在船头与船尾之间来回颠簸。对于1900来说,整个世界从他身边擦肩而过,而任何的伪装与面具在流动的音乐面前都是那么不堪一击、一览无余,1900只需伸伸手轻抚琴键,便可将一个人的一生在乐声中灵性地写意出来,所以他虽身在海上,但却早已看尽了陆上人世间的繁华与落寞,辉煌与凄凉。

  爵士乐开山鼻祖谢利上船来向1900挑战。三个回合的较量是全片音乐的高潮。谢利弹奏了三段技艺精湛的爵士乐,可谓得心应手,驾轻就熟,本以为足可把1900杀个人仰马翻,落花流水。孰知1900却一步一个台阶,先弹奏简单清新的“平安颂”,然后将谢利第二回合中弹奏的曲子按照原样弹了一遍。第三回合中才显示自己的最高水平,达到顶峰。尤其是第三段如闪电般迅俚慕谧啵�缤�剿�衷谕�毖葑啵���酱饲�挥μ焐嫌校�思淠艿眉富匚牛恳磺�樟耍���烊耍��≌鹁��蝗肝奚�V敝900将预先准备好的香烟放在因飞速演奏而摩擦生热得滚烫的琴线上引燃,然后放在早已目瞪口呆的谢利嘴中,淡淡地说了一句:“这烟给你抽,我不抽烟。”全场才如梦初醒,掌声雷动。老女人恍然意识到自己掉了假发,胖绅士方才感觉到掉在裤子里依旧燃着的雪茄。而谢利的名誉也随着他嘴边的余烬灰飞烟灭,落在他皮鞋上的烟灰如同1900登峰造极的琴技一样——神秘莫测而不可思议。整个高潮部分一气呵成,精彩绝伦而又妙趣横生。充分体现出导演深厚的功力与剧本的精巧构思。如此酣畅淋漓之感,不由教人看得大呼痛快。

  音乐制作商得知了1900的超凡琴技,于是来到了弗吉尼亚号上为1900录制唱片,打算借此大发横财。恰巧在1900录制唱片时一位清纯的少女无意间进入了他的视野,舷窗外少女的面容在蓝天碧海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纯洁动人,1900凝望着那天使般的面庞,手指间流淌出的曲调也变得轻柔舒缓,如细语呢喃,无限惆怅又无限向往。就这样,那张现场录制的唱片模版记录下1900那甜美而又青涩的初恋。他只想把这张唯一记录下自己杰作的唱片赠送给这位少女,因此他失去了使自己流芳百世的机会,也粉碎了音乐制作商的发财美梦。

  然而1900终究没能把唱片送出,他只是在少女熟睡时轻吻了她那花瓣般鲜艳的双唇,他只是在少女将要下船时请她替自己向她的父亲(那个会拉手风琴,曾经与1900攀谈过的农夫,事隔多年后1900还是认出了那少女就是那农夫的女儿)问好,少女礼节性地吻了他,并告诉1900她们家在纽约的住址。等到1900要表白自己的用意时,他的话语已经淹没在周围嘈杂的人声中。1900在失落中掰碎了那张唱片,也掰碎了那段没有任何结果的初恋回忆。

  后来1900曾想要踏上陆地,想在那片陌生的地方寻找自己的爱情婚姻事业生活。但当他提着行李走下舷梯的一半时,只见那远处纽约城的摩天大厦鳞次栉比,烟雾缭绕中一眼望不到边际。他迷惘了,最终还是回到了船上。正如1900自己所说的:“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在哪里?我能看到吗?就连街道都已经数不清了,找一个女人,盖一间房子,买一块地,开辟一道风景,然后一起走向死路。太多的选择,太复杂的判断了,难道你不怕精神崩溃吗?陆地,太大了,他像一艘大船,一个女人,一条长长的航线,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反正,这个世界现在没人知道我。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见……”。是的,虽然他所在的那座海上浮城空间是有限的,但他在88个琴键上营造出的音乐世界是无限的。他凭着他对音乐的挚爱可以在那个无止境的国度里自由地翱翔。而尽管他看透了大千世界的众生百态、世俗名利、人情冷暖、悲欢离合,可是到头来他在陆地上依旧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把握自己的未来。他只可能在那个他自己认为是无限的陆地世界中过着有限的生活,在有限的生活中一步步走向穷途末路。如果我们是1900的话,恐怕也会做出和他一样的选择吧。

  所以当最后弗吉尼亚号已经报废并要被炸毁时,1900依然选择了与巨轮共存亡,麦克斯的劝说也无法使他回心转意。这个落入凡间的精灵终于要回到天堂去了,天堂里有钢琴吗?一定有的,因为有钢琴的地方才是天堂。在巨轮被炸毁的前一刻,1900的双手在凭空弹奏,那纤巧的手指随着影片背景音乐的节奏在上下轻盈地起伏,仿佛在演奏着扣响天堂大门的乐曲。

  “轰”,冲天的火焰奔腾而起,恍若一朵盛绽的生命涅盘之花。为这个诗意浪漫的传奇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从此1900流传世间的,只有那一张由麦克斯藏在钢琴里,又由乐器店老板拼粘起来的神秘唱片模版。

  其实希望还是尚存人间的,正如1900所说:“只要你有一个好的故事,并有人听你诉说,就仍有希望。”影片结尾麦克斯的身影在尘世中渐行渐远,他依然有他的小号,他依然有他的故事,他依然有他的希望。相信这时1900正在天堂里一边弹着钢琴,一边注视着麦克斯,向他发出会心的微笑,而这微笑也向着我们每一个历尽沧桑的世人。

  意大利导演托纳托雷的三部作品——《天堂**院》(又译星光伴我心),《海上钢琴师》(又译声光伴我飞),《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又译真爱伴我行),我们可以将它们定义为“时空三部曲”或者是“寻找三部曲”。导演运用了一种相同的叙事结构——“回到”。

  在《天堂**院》里是多多回到童年的小镇,他回到**的真实与自己似乎已经消逝的爱里;在《海上钢琴师》里是落魄的小号手回到曾经与“ 1900”相处的废弃轮船上,回到最贴近“人”的音乐里;在《玛莲娜》里是当玛莲娜跟随丈夫重新回到带给她耻辱的小镇,回到她存放在小镇上的对一个人的爱里。

  《海上钢琴师》—大海与JAZZ

  这是一部令人震撼的传记**。不同的是,它并非是对一个具体人物人生的描绘,而是对众多灵魂的某一侧面的纪录和表达。正如小说《约翰 克利斯朵夫》的开篇作者深情地写道:献给世界各国受苦、斗争、必胜的自由灵魂!

  当穷苦的黑人船工在富丽堂皇的客轮舞厅中抱着寻宝的心情发现这个被遗弃的男婴时。一个精彩人生的起点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他的未来如何,他最终能获得幸福么?他能发现自我人生的价值么?他人生开始的地方是满载着充满期望充满雄心的人们开往新大陆的客轮,他人生开始的时间是世纪之交新老更迭之刻—1900年。

  充满变数的**恰似无从把握的人生,善良乐观的养父—黑人船工在事故中突然死去。这个被称为1900的无名无籍的男孩从此便不受管束无人怜爱。但他奇迹般地有着惊人的音乐天赋。从小就饱尝孤独的灵魂,早慧的心灵在充满变化与象征的音乐中找到了永恒的寓所。人生的变奏从此开始—他是那么得与众不同,那么得缥缈璀璨。

  故事的讲述者,是一个吹得曲目都不知道的潦倒小号手。若干年后这种包含辛酸与惆怅的即兴演奏音乐被称为—JAZZ。身无分文的他登上这艘在20世纪初往返于美国与欧洲的客轮--弗吉尼亚号。在风雨飘摇广袤黑暗的大海上,在灯光幽暗倍加诡异的客轮中,在吐得迷迷糊糊孤独无比的时刻,他遇见了传说中海上钢琴师—1900。他被带入即兴的演奏与疯狂的旋转之中。给这位丧失前途烂命一条的小号手带来了生命的乐趣,两人成了莫逆之交。

  展现在小号手眼前的钢琴师1900,是凌驾于演奏者之上的音乐精灵。他有着毋庸置疑的自信与令人钦佩的才能。他往往不顾平庸的乐队的反对,即兴演奏精彩华丽的乐章。他用钢琴敏锐地刻画出这条充满希望与骚动的船上,船客们无法言喻的失落与无法表达的喜悦。他与小号手一起将即兴演奏的音乐推上了使人欢乐使人哭泣使人震惊的巅峰。他甚至用发红的琴键赶走了华而不实的“JAZZ”大师。

  但他那为人共知的“缺陷”—永不登岸,也逐渐发展为**的主要悬念。为什么?小号手问他,他不置可否。他独处之时,忧郁从容的神情也丝毫不肯透露这一悬念的答案。他的人生轨迹是否与大陆永不交错呢?直到他遇见一个姑娘,准确地说,应该是一件令他心颤的东西。仿佛一下子瓦解了他孤独的心灵防线,他决定登岸。

  姑娘的父亲是早年客轮上的乘客。在寻梦的旅途上,他向与之合奏的1900讲述了,在他绝望时使他新生的东西—海潮声。那是在长期生活在陆地上的人所听见的海潮声。它仿佛洗刷了父亲身上所有的悲怆与重负,还给他生活的勇气与希望。

  纯真清丽的姑娘的脸,是客轮上只有一次的东西。1900要下船去寻找。不确定的冒险是为了那永恒的美丽,多么令人振奋、令人向往的转变。面向大陆的城市站在下船的悬梯上,1900,你再次让我们失望。你竟如此一身轻松地回到你的家、你的牢笼、你的一切之中。沧桑的弗吉尼亚号客轮再度斩波劈浪,驶回大海。

  1900沉默了,他在思索,他在衡量。那久违的海潮声,带有拯救与忘却的海的声音,永远留在他的幻想与放弃中了。他并非不想追求,而是这种追求如同在环形跑道上跑步一样没有意义,因为,起点就是终点。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他一脸轻松地诚实地对小号手说:“我不想登岸了,永远。”

  很多年过去了,不停旅行的小号手依然潦倒。

  当他痛惜地卖掉最后的伴侣—小号时,也传来了古旧的客轮—弗吉尼亚号即将报废被炸的消息。那里有他的挚友--1900,那里有他的青春—JAZZ岁月。他疯了一般的在废墟般的船上寻找着,被1900传说吸引的废船处理公司经理与乐器店老板也与我们一起关注1900最后的命运。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1900像早已存在那儿似的出现了。仿佛一个不受时间管制的天使,他丝毫没有老去。故友重逢时,忧郁从容的微笑依然漾在脸上,他轻轻的问候抚慰着小号手伤痕累累疲倦的心灵。悬念揭开的时候到了,小号手为了劝他上岸再次展望了1900登岸后他俩今后辉煌的人生。然而小号手似乎没那么自信,他疲惫的眼神反映了语言的苍白无力。许久,1900静静地说出了那个埋藏了一生的理由:我能控制钢琴,它只有88个键。我能在有限的琴键上创造无限的音乐。我能理解客轮中的一切,因为它无一不是有限的。我甚至可以理解大海,因为在船上看到的大海也是有限的,我可以望见它水平线的尽头……而在陆地上,城市是无限的,它每一条路都望不到头,每一幢建筑后还有建筑,每一个街区后还有街区。这种无限让我不知所措,我每天都要面临选择,凭什么选这个,为什么选那个。光想想这个都令人害怕!我在有限的海上用有限的琴键演奏无限美妙的音乐,这里才是我的人生。

  小号手面对天使般的海上钢琴师1900。他的心无法抑制的颤动着,他的眼中没有泪水,只有清醒的惆怅。他离开了客轮,离开了城市,离开了我们的视野,继续那永无归宿的清醒的漂泊。

  而1900,在音乐的幻想中,伴随着爆破,他传奇的人生终于落下了幕布。

  解读1900,仿佛是在体验每个清醒的灵魂中悲剧性的感伤。这种存在于人内心中对自由的质疑,对家的渴望,对漂泊的坚持,对孤独的偏爱。它们统统融化在JAZZ感伤而破碎的旋律中,它们的存在使**中的大海不再是冒险者的天地,不再是冷漠无情的大陆边缘,不再是由致命莫测的海况与汹涌浑浊的巨浪说组成的意象;而是文明的起点与终点,生命的诞生与归宿,心灵的真情放纵与坚固依托。影片中的大海是永恒的家的象征。在新世纪(20世纪)伊始,大海承载着骚动迷茫的人类,将他们从破落荒寂的村庄田园送至光怪陆离的现代城市。他们自认为能建立起牢固崭新的家园。而这部**深刻的揭示出,这种努力的徒劳与这种自豪的荒诞。也许,这就是JAZZ的精髓。

  海上钢琴师:感伤的海上传奇

  生于船,

  长于船,

  死于船,

  这是一个虚幻的奇迹,一个伤感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他的传奇。

  大海、轮船、钢琴、陆地、孤独、友情与天才交织的故事。

  孤独,自从他被抛弃在维珍尼亚号开始就注定了他一生的悲剧,

  乐者,自从在丹尼的海葬听到音乐时就注定与音乐的一生纠缠,

  传奇,自从他无师自通流出的第一首曲就注定了他一生的传奇,

  他有个好长的名字叫丹尼·伯特曼·T·D·林蒙·1900。

  音乐是他对人生的感悟

  他的一生是无根的,终生都在飘泊的维珍尼亚号上,至死也没有踏足陆地,他的一生就是一艘船与音符所组成。与他最不可分隔的就是音乐,他用率性而为的灵感,谱出最有情的音乐去解读人生。

  他有惊人的音乐天赋,那是一种超忽常规的能量,是一种超敏锐的洞察力,与灵歌之王雷·查尔斯不同,雷·查尔斯是用音乐来完成对生命的依托,而他却是用音乐去解读生活,感悟人生,虽然他们对音乐都有异乎常人的感悟力,但却有着不一样的执着,雷·查尔斯将一生都放在了音乐这个精神生活上,而对于1900来说,音乐就是他的语言。他用心灵演绎融入了世间百态的乐曲。

  他是音乐演绎的天才,轻巧的手指流水般的滑过琴键,在他的指尖下所流淌着的就不仅仅是音符,而是对生活的真诚。深情飘逸的曲风,唯美、优雅的飞扬,他的音乐时而精巧,时而大气,时而细腻,时而磅礴,时而小心,时而大胆,时而激情,时而委婉。他以音乐来体现人物,用音乐来表达情感,用音乐来讲述人生,他用音符来代替语言来触及人们的心灵,听着他的音乐,就像是听着人生的经历,听着人生总总,他的手在键上,但是心如痴迷的乐者一样随着自已的音乐一起翱翔。我第一次强烈地感觉到音乐的世界是这么广阔,原来音乐讲述的世界是这么的迷人,这种音乐与人生的立体结合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对于音乐也有了另一番的认识。

  孤独的寂寞与他的海上宿命

  他一生都在海上,那艘客轮就是他的家,他的执着就是对海的依恋,海是他的宿命。

  周而复始的人来人往、悲欢离合、人间万象,一幕一幕的在他面前上演,他似乎已看尽了人间的繁华、冷漠、凄凉与虚伪,也看尽了人生。

  “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见……”。

  在陆地上,他掌握不了自已的命运,他也无法操纵那幺多的选择,他的能力仅限于用88个键子所创造出来的世界,所以他选择了不变。船就是他保护自已,囚禁自已的地方,同时也是他与红尘隔离的地方。没有身份证,没有出生证明,这些都不是阻止他去陆地的牢笼,真正是牢宠却是他的心,是一个在他的心中永远的家。对于外界的不可知与不确定,他只有幻想、好奇与极大的恐惧。而维珍尼亚号才是他唯一的方向,在这里,他有时像个顽皮自在的孩子,有时却又孤独的叫人心酸,孤独的艺术人生与无尽的大海也就是他的宿命。

  我本不信宿命,命由人改,但深思后醒悟,性格岂非宿命,决定人一生,性格就是宿命,而对于1900,他宿命的一生岂非正是他的性格所定。

  他是纯粹的天才,他的个性是天才与幻想交融,他没有下船,他选择了他的幻想世界,他的懦弱似乎有些不正常,有些不可思议,但什幺是正常的?最起码,他选择了自已的路,为自已而活,而我们是不是还在为了一些遥不可及的所谓理想而奋斗,是不是还在为了压力、为了别人而活,对一些唾手可得的却没有珍惜,对这些身边的美好都没有触摸过。这岂非也同样不正常。

  友情是世间赐予他的唯一的温暖

  自从出现了光影的留念后,影片里就从来就不缺爱情,但偏偏这个海上钢琴师却没有这样的好运,对海的依恋,对选择的恐惧,使他错过唯一一次去爱的机会,他掰碎了那张记录了初恋的唱片,他也掰碎了那段没有结果的回忆。

  还好,宿命在剥夺了他爱情的权力后,又给了他一段难得的友情。

  这也是一个没有女主角的**,影片就是随着胖子麦克斯的旁白开始,麦克斯也成了他主动与社会相关联的唯一钮带,而与胖子麦克斯的友情也是1900在影片中除了大海与音乐外的最重要的感情寄托,也正是由于这个老友的存在,我们才会觉得他这孤独的一生有了些许的温暖。

  当胖子抱着唱机,播放着柔情似水的无名乐曲在即将炸毁的维珍尼亚号上寻找他时,随着影片的剪辑,胖子与柔情的音乐出现在了船上的一些旧地,这时与其说他的行为是寻找,倒不如说是缅怀,缅怀与1900一起走过的日子,缅怀对过去光影的留念。

  你为什么晕船浪?这是两人多年后再次重逢的第一句话,这也是他们友情最开始的记忆。

  胖子最终没有劝阻1900的最后决定,理解的面对他不归之路的选择,这是一种什幺深度的感情,换了是你,你会怎幺做,是自私的拉他下船还是放手让他达到灵魂的升化。当麦克斯默默地含泪离开即将炸毁的维珍尼亚号时,1900叫住了他,给他讲了一个不好笑、但动人的笑话,我也发觉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倾诉竟也感性、如此动人,也如此伤感,这时我有了一种莫名的悲伤,是一种孤独的伤感。

  吸引你眼球的影片灵魂

  整部影片的气氛都是由这个男人来营造的,从来没有看过蒂姆·罗思这样的儒雅,从来没有见过他这样的朴实,他的表演是那幺的不着痕迹,洗尽铅华、浑若天成,骄而不躁。

  他赋予了1900最大的生命力,并不年轻帅气的他,用了富有童稚化的表演,将与红尘疏远的海上钢琴师的无世俗、轻松、自然、雍容的性格进行了最有力的诠释。他的眼神,亲密而疏远,清辙且忧伤。他将人物进行细节的刻画,用点托起了人物,“隐”而不发的霸气,悠然自得的优雅气质,却又略带童稚纯真。

  在他的演绎下,这个海之子,就像是一个惹人怜爱、顽皮反叛、随性而为的孩童,却又有着叫人伤感的孤独宿命。这会是一个不朽的角色,这会是一个真正的演者,至少是在我的心中。

  影片透露出沉静的欧州风格,非现在一些狂轰烂炸的好莱坞影片可比,虽然有几段因要带出剧情的而设置的回忆也稍嫌突兀与冗长,但这些并没有影响我对影片的喜爱。它虽有看似稍有荒诞的剧情,但演员出色的表演赋予了影片太多,将你带入了故事,让人完全忘了这是一出戏,只是一个关于奇迹的传说。 当他平静的抬头望向天空,那清辙直透入人心灵的眼神至今叫我难忘,看着他随着爆炸的像涅盘一样的维珍尼亚号号沉入了海底,留下的唯有心酸与感叹。

  从来没有一部片子能带给我这样的感伤,我想把文字写的伤感,细腻一些,奈何我生硬的文笔无法达到。这部影片的原声音乐应该是最有价值,因为每一段流水般的音乐都记录着他一生中的故事,精彩却不矫情,平淡却又不失回味,而他的故事就像是这部片子的直译名《1900的传奇》一样,这是一个奇迹,是一个海上传奇,伤感的。

  此曲只应天上有——观《海上钢琴师》

  1900是一个被人遗弃在维吉尼亚号蒸气船上的孤儿,一位善良的黑人烧炉工收养了他。那天,正好是1900年元旦,于是烧炉工给孩子取名为1900。然而烧炉工在一次海上意外事件中丧生,只有8岁大的1900再度成为了孤儿。

  1900无意间鬼使神差地来到一等舱舞厅的落地窗外,他第一次见到了与他一生命运交织在一起的乐器——钢琴。从此,维吉尼亚号载着他用心灵演绎出的乐曲在欧美大陆间往返航行。

  从未上过陆地的1900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他说,陆地是一艘太大的船,太漂亮的女人,太长的旅程,太浓烈的香水,无从着手的音乐。他看不到陆地的尽头。纵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他仍然不能迈下舷梯。直到最后,唯一的好友迈克斯告诉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最后,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殉船于海底。

  看过《海上钢琴师》后,我有一种想要理解1900的冲动,那怕只是一点点。虽然隔着电视屏幕,隔着遥远的年代,隔着汪洋大海,所幸的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清晰的看到1900纯净得如同婴儿般的蓝眼睛。演员蒂姆·罗斯的精湛演绎使我确信,真的有那样一个没有亲人、没有户籍和国籍的天才钢琴师曾在海上飘泊过。人世间的诱惑,功名利碌,他都视若无睹。即使是爱情,或可曾让他魂牵梦萦,但就算那样,他也只让毕生之爱凝聚在瞬息:舷窗外移动的少女的倩影,破碎的唱片上梦幻般轻柔舒缓的乐曲,三等舱里胆怯忐忑的一个轻吻。此外,便是钢琴、游船和大海,还有浪涛中的平稳与宁静。八十八个琴键上创造的无限的、美妙的、自由自在的音乐,充实了他有限而单纯的生命。

  1900是优雅的男人。丝纹不乱的深金头发,纤尘不染的衣帽领结,风度翩翩的举手投足,才华出众的自信风采,纯净脱俗的天使面容。他的钢琴前曾有多少美女为他倾情?他一定是沉浸于自己的音乐而无暇为琴音外的事物分心。

  1900的生活单纯但不乏人性之美。与养父间短暂的亲情,与偶遇的少女瞬息即逝的爱情,以及陪伴他最长时间的迈克斯的友情,都曾滋润过1900孤寂落寞的心。1900是感情细致而深邃的男人,他的精神和才情都倾注在钢琴的八十八个琴键上。谁能理解他的心声,谁能读懂他忧郁而温柔的眼神,谁是他不离不弃的爱人?惟有流淌于他指间的动人乐符。

  若与俗世的生活来对照,影片中1900的言行似乎有不真实的地方。比如,他从未接触过钢琴和音乐,但当他的手第一次放在琴键上的时候,那些动人的旋律竟能天然一般流泻而出;他从未受过正统的教育,却能说出那么诗意而蕴涵丰富的语言;甚至最后,当朋友迈克斯在那条残破不堪的,显然已废弃很久的游船上找到他时,1900哪来的食物维持生命?

  我想,也只能以一颗诗意而浪漫的心去理解这部影片和1900。影片有意撇开物质的喧嚷,而突出了1900灵魂与音乐的交融,同时引导观众与片中或精彩绝伦,或妙趣横生的音乐达到共鸣。

  最后,当天上的一缕光线投射下来。1900仰起平静的脸,似乎在问上帝,天堂里有钢琴吗?

  1900举起双手在空中虔诚的弹奏,轻盈悠扬的旋律流水般在寂静的空气里回旋。顷刻间,一声轰响,巨大的火花在海上开放——1900带着他尚未凑完的乐曲飞升至天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221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0
下一篇2024-04-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