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7#《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曾仕强)

读书笔记7#《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曾仕强),第1张

以下为个人阅读书籍的心得,仅代表个人观点的分享,可讨论,勿较真

曾仕强先生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任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著有《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中国式管理》《家庭教育》等,让我知道他是从百家讲坛开始的,也是机缘巧合见到了这本书。

其实读曾先生的书,有种将人生读通透以后的感悟。他的话很简单,也很直接,但是再咀嚼起来会有种嚼了薄荷后的清新感觉。

本书目录看下来就会发现作者是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主要脉络进行阐述。

首先,如何定义人性?曾先生认为 人性就是一般情况下人类共同的性质 。人性虽然是相近的,但是每个人因各自不同的人性所采取的策略并不相同,以致产生的行为习惯也各有不同,有些甚至相去甚远——“ 性相近,习相远 ”。人性的弱点是什么,都有哪些?作者从大方向上将 人性的弱点归为求生存、自私、求快乐 三方面:

1、 人性的弱点说起来最重要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人人都要求生存 。人人都要求生存,所以大家的弱点也都相近。只不过求生存的方式不一样,因此各自的习惯相去甚远。而求生存这个弱点逐渐衍生为贪生、怕死,最后变成了只顾自己。

2、 顾自己顾到一定程度,就成为自私 。如果说求生存是人性的第一层弱点,那么自私便已经进入了人性的第二层弱点。自私的表现,以贪利、贪名为代表,贪利、贪名的结果,最后都会归结到贪图享受上面来。

3、 贪图享受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追求个人的快乐 。于是求快乐成为人性的第三层弱点,这层弱点以刺激、争夺和征占为重点,导致各种明争暗斗的花样,令人苦恼不堪。

那人性 为什么会有这些弱点 呢?作者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所在:

1、生命有限而求长生

2、物质有限而谋利益

3、本能需求而逐快乐

4、因为有理想,所以有弱点

同时,作者也借用历史来印证这些观点——自古以来,一切都在变,唯有人性没有变,人类历史就是彼此利用弱点的历史。神权时代利用鬼神让人敬畏;君权时代利用纪律让人服从;民权时代利用观念控制自由;网络时代利用媒体渲染弱点。

那 如何客观看待人性的这些弱点 ?

1、 研究人性的弱点,主要在于明辨适应的策略,将弱点运用和被运用到合理的程度,以求化弱点为优势,助己助人。

2、人性的弱点并不全是人性的缺点,因为 求生存、自私和求享受,基本都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 所有的企图心,实际都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只要保持合理,求生存、自私和享受,不但没有害处,反而有好处。

3、人性的弱点不过是人潜在的欲望。求生存、自私、求快乐,分析起来,都没有问题。它们之所以形成人性的三大弱点,主要是人本身的问题,才使得没有问题的问题变成严重的问题。

4、 人生是人性弱点的攻防战。对于人性的弱点,不论攻击或防备,最好采取适应、运用的心态 ,不要存有控制、利用的念头,因为动机纯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动机纯正与否,完全是个人问题,与他人无关。尊重人性的弱点,适当地攻击或防备,以求达成合理的效果。基于这样的念头,便是动机纯正。

5、 弱点不一定是缺点,有时候弱点还可能变成优点。 事在人为,一切靠自己运作。人类的弱点在于具有选择的能力,却缺乏判断的素养;有创造的能力,却往往走错了方向,把生存环境改造得愈来愈对人类的生存不利。 人的一生,不过是在证明自己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命。

再者,作者谈到了媒体利用人性弱点的六大策略:

1、营造悲观气氛,使大家感受到生存、自私和享乐的压力,不停地向最坏的方向设想,媒体才能持续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2、提供新奇事物,大众迎合媒体求新求变的策略,竭尽心力玩出各种花样,以吸引媒体的高价收购或优先播出;

3、塑造新的权威,媒体的策略是把最能配合的人捧成权威;

4、丑化权威人士,一般大众眼见媒体把某人捧成权威,又将他击落下去,更觉得媒体具有生杀大权,因而更加重视媒体;

5、制造各种偶像;

6、凸显性与暴力。

最后,作者从几个具体的方面阐述了如何去做:

1、有钱时多想别人,才会懂得赚钱又懂得花钱,不会沦为钱财的奴隶,也不会因财富而被害。没钱时多反省自己,才能及早悔悟,重新出发,建立健康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不卑不亢,不怨天不尤人,不自怜也不厚颜。

2、得意时不炫耀,失意时不诉苦。必须把得失看作是人生必经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过程会改变,要使得意延长而失意逆转,需要含蓄而有涵养,有实力而不随便展现,能隐人所不能隐,藏人所不能藏。

3、锻炼,再锻炼,是体衰者的唯一法宝。心理上的配合也十分重要。有病就应该就医,诊治服药之后,就要忘病。有信心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暗示自己、鼓励自己,很快就会恢复健康。

4、年轻要谦恭,年老忌固执,是对于年龄的一种因应策略。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不同的成长背景和时代经历,最好彼此尊重,不要勉强别人一定要和自己具有同样的感受和观点。

5、进时想退路,退时想东山再起,自然进退两可。

6、为主时要宽宏大量,附从的人才会尽心尽力;当附从的时候,不可自我主张过分强烈,必须合理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巧妙地引例,使主人明白自己的意思,因而改变初衷,以免错误。

整本书下来,曾先生对于人性弱点的理解颇为至深,能让人深感其对中国古代的理论理解之深刻。本书个人觉得最深刻的话是“ 站在隐藏的立场来显露,把自己的人性弱点暴露得恰到好处,既可以激励自己,也能够让别人有合理因应与适当互动的机会。人性的弱点也可以看成人性的需求,要具有层次性。 ”

借用作者曾先生的点睛之笔来对本书做个总结—— 最合适的心态还是老子那句话“万物将自化”。人要活得逍遥自在,只有承认人性的弱点不好不坏,让它自然地、适度地、合理地展现和别人利用,自己自然而然地因应,做到动静相宜。

曾仕强说家里有男孩的说什么

1 背景介绍

曾仕强是著名的香港导演和演员,他的作品在国内外都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在他的一次采访中,提到了他有一个男孩,这让人们非常关注他的家庭状况。

2 谈及个人家庭情况

曾仕强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他说自己有一个儿子,并且获得了现场观众的掌声。他还表示自己很爱儿子,会尽全力给予他最好的关爱和教育。

3 对于家庭教育的看法

曾仕强在采访中还提到了对家庭教育的看法。他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引导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成长为自立、有道德、有良好习惯的人。

4 对于男孩子的教育

当被问及对男孩子的教育有何看法时,曾仕强表示男孩子需要更多的锻炼和磨练,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同时,父母也需要告诉男孩子如何成为一个好男人,要有责任心,有担当,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为社会做出贡献。

5 关于家庭的重要性

曾仕强还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陪伴。家庭不仅是孩子成长的温床,也是夫妻情感交流的重要平台。因此,他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够和睦相处,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6 总结

曾仕强作为一位成功的导演和演员,不仅事业有成,在家庭生活方面也非常幸福。他积极关注家庭教育,尤其是对男孩子的培养,希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家庭成员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更加有担当、有爱心和有责任感的人。

7 提醒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石,希望每个人在家庭中都能够得到平等、尊重和关爱。同时,也希望每个人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家庭的和睦、幸福做出一份力量。

一个人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但只能你自己改,改你的心,改你的观念。

    每一个人都有盲点,这个盲点就是你自己看不清楚的那一点。你要能勇敢地面对自己,找出自己的缺点。记住,你的缺点就是你这辈子的功课。

    每个人都要记住四个字:适可而止。任何时候都要有“知止之明”,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切勿得寸进尺。

    人有时候是需要有人来点醒的。不是谁聪明不聪明的问题,而是看自己的事情经常看不清楚,看别人的事情反而看得很明白。

    你干吗要去说服别人?你凭什么去说服别人?有谁愿意被你说服?“说服”这两个字要从我们脑海里彻底清除掉。我们没有资格去说服任何人,也很少有人真正愿意接受我们的说服。我们只能说,“我做了,你可以参考一下”。

    现代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我知道,我知道,就是做不到”,不要拿这句话当借口,真正知道的人,一定做得到。只有做到的人,才有资格说他知道。凡是做起来、行起来有困难的,就是没有彻底地知道。

    一个人要老实,但是不能太老实;一个人要认真,但又不能太认真。

    人生是阶段性的调整。我们走一段就会遇到瓶颈,那个瓶颈就是转折点,或者叫拐点。你拐不过去,就会栽跟头。你要好好考虑怎么转得好、转得顺、转得有效,这就叫调整。

    每个中国人生下来都是一条龙,都是龙子龙孙,只是死后是龙是虫的区别。

    中国社会是一个完全没有秘密的社会,中国人是全世界对机密的传播最感兴趣的人,而且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非说不可的人。

    中国人的民族性就是四个字:能屈能伸。我们团结的时候是全世界最团结的,我们不团结的时候又是全世界最不团结的。

    你这辈子长成什么面相,是根据这辈子要做的事情配搭好的。你去整容,整到最后连任务都忘记了,那这辈子就白来了。看相是用来调整自己的。

    凡事都要慢慢地走弧线上来,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就是曲线,而不是直线。

    凡是能够在企业界实施的东西,没有一件是高深莫测的。

    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是最早退化的?耳朵。人一出生,耳朵就开始退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对别人的话越来越听不进去,所以越老越固执。

    在任何时代,勤劳、谦虚、礼让、节俭都绝对没有错,一定要坚持。

    中华民族的老祖宗、圣人所讲的话,都是对的。是我们看错了,悟不透,才做错,这是我这四十年来最宝贵的经验。

    “明哲保身”不是怕死。一个人如果不爱惜身体,连自己都保不住,又怎能保别人?

    “慎独”就是好好做你自己,走你自己的路。而不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单独一个人要小心。这个“独”是你特有的、独特的,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如果你的特色老是跟别人格格不入,那你就需要好好去调整。

    每一个人都应该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情,不要觉得这不好。你本来就应该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分内之事。

    “求新求变”会害死我们的子孙,因为这会让下一代感觉新的就是好的,旧的就是不好的,就会让他们进一步产生喜新厌旧的习惯。

    以前讲“开卷有益”,没有错,因为过去的人写书是很谨慎的,是要负责任的。但现在就不一样了。要记住,凡经过的必留下痕迹,你所听到的话都会有痕迹,不好的话一定会害你。

    “边带边教”,其实父母的责任就是这四个字。

    每个人一辈子只喝两杯酒,一杯苦酒,一杯甜酒,关键看你怎么喝。你先把甜的灌下去喝光,后面就是受罪。因此我们宁可年轻的时候受点罪,吃点苦。所以父母不要怕孩子吃苦。父母不可能跟随子女一辈子,这句话应该牢记于心。

    从古至今,圣贤没有谁不是由勉强到自然,由稚嫩到成熟的,没有天生的圣人。所以父母一定要教孩子,该勉强的时候就要勉强,人都是懒惰的,都喜欢轻松,你不管他,他就会顺势整天嘻嘻哈哈过日子,也就难有大成就了。

    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人没有忧患,是成长不了的。

    年轻人刚进入社会,我是主张你可以改来改去的。但是不能超过五年,五年以后你就大概知道这辈子要做什么了,然后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刚开始变是应该的,那叫调整。但是如果一直变,那就表示你根本没有定向,你还不成熟。

    孝是根本的,一个人不孝敬父母,其他的都免谈。

    我不太赞成用“孝顺”这两个字。你爸爸叫你做坏事,你还要顺他,还要听他的吗?如果懂《易经》,你就会知道,站在不顺的立场来顺,才会顺得合理。不要盲从,盲从是很可怕的。你一定要有警觉性,要有独立清醒的判断。

    凡是当老板当得很辛苦的人,都是缺少“中国式”这一部分的修养。

    领导者只需在一件事上检讨自己,那就是用对人没有,你把人安排在合适的地方没有,这是你的责任。

    一个老板只有两件事情要做:第一,把场子做大,让每个人都有升迁的希望;第二,让跟你的人都有饭吃。

    作为一个领导,一定要恩威并济,不可以好到底,好到底就变成烂好人,也不能坏到底,坏到底就是硬心肠,肯定会不得人心。

    当领导最忌抢功。总是恨不得把所有功劳都归给自己,这是用人大忌。

    精于管理的人也经常会死于管理,为什么?因为他把管理看得太万能了。其实管理只是一种工具而已,真正的关键还是管理者的品德。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作主。”“险阻重重,寸步难行”时该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冷静下来,想想自己有什么做得不对、不够的地方,怎么去调整。只有修德,才可以逢凶化吉。

    “命可改,惟有自己改。”用什么来改?用学习来改,但先决条件是要学对。我们很多人有的毛病,曾国藩曾经也都有过,但关键是后来他自己改了,这才厉害。一个人最了不起的不是说“我天赋异秉,我有什么好的遗传”,而是说“我不管怎样,都要把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这才是最大的修炼。

    “一生成功,全在受辱受挫之时”,它其实正好是你快速成长的机会,你不要怪天,不要怪别人。“凡事皆有极难之时,打得通、忍得住,便成豪杰。”

    “吾辈既知此学,便须努力向前,将一切闲思维、闲应酬、闲语言扫除净尽,专心一意钻进里面,安身立命,务要换一个人出来,方是进步功夫。”要想办法了解自己的缺点在哪里,然后勇敢地把自己换出一个人来,这才是进步的功夫。

    怎样会败家?“礼仪全废者败,兄弟欺诈者败,妇女*乱者败,子弟傲慢者败。”“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

    “平生只为不静,断送了几十年光阴。为什么如此交游往来,无非是为了好名,希望别人说自己好”,为虚名浪费时间和精力。现在很多人追求的一夕暴红,毫无意义。

    “凡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这就是他自己下定的决心,然后才慢慢地将自己的命运转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174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0
下一篇2024-04-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