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热爱,所以追求

因为热爱,所以追求,第1张

因为热爱,所以追求

花一生,追求值得追求的。

现代主义画派大师毕加索,儿时的画作便可和大家拉斐尔相较,但他却花一生追求儿童个性画法;

杰出的考古学家,用尽一生去解释孙子轻易辨别的希腊文字。

这些别人看来头脑发热的傻瓜行为,他们做,因为他们热爱。

毕加索热爱绘画,如果他像拉斐尔一般画圣像,惊世之作《格尔尼卡》又怎么诞生朗朗热爱钢琴,如果他与很多小孩一般考个十级就结束,世界琴坛又怎会有位中国大师姚贝娜热爱音乐,如果她仅局限于唱军旅歌曲,又怎会有春晚上一首《天耀中华》的惊艳

因为热爱,所以追求。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追求。

毕加索渴望像孩子那般自由作画,考古学家辨别铜镜文字。穷尽他们的一生,那是因为,追求就要执着。

水滴石穿,可镂金石向来是执着者的目标。

以《如给我三天光明》而闻名的海伦凯勒,她抚摸盲文而长满茧子的双手,是她对爱的执着追求。

历史大作《史记》的作者司马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年代,忍受宫刑还依旧苟活写书,那身体的破缺,意志的坚定,是他对爱的追求。

国际性文学奖“节杖奖”的得主牛汉,在遭受无数苦难之后,依旧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那些诗歌和散文,是他对爱的追求。

看看如今这社会吧,喧嚣繁杂,人们在追赶快节奏生活的同时,忘记了去锲而不舍地做一件事,想找到穷尽一生追求某物的人,太难太难。

甚至连青少年的追星也变换多端。前一秒爱他爱的死去活来,下一秒又被另一个他吸引眼球。

写到这里,环顾四周,多少奋笔疾书的学子,也许最终的功成名就不是所有人一生的目标,但我们不愿或甘心用了十几年去追求它。

你不用为毕加索感叹,为老考古学家担心,我相信,哪怕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秒,心中所有的不是恐惧而是满意。

我也一样,一直喜欢和执著着自己认为的对的人和事。

迷惘的孩子,抬头看看天吧,细细冥想:什么是你向往的,什么是你愿意穷己一生追求的。

毕加索看着一个个熟悉的朋友纷纷去世:他惧怕死亡,老年时,他每天念一遍越来越长的死去的友人的名字,作为一种迷信的方式乞求自己避开死神。晚年,毕加索的自画像也荒唐可笑,没有年轻时代自画像里的那种尊严感;他还把自己想象为逝去的拉斐尔等大师,正在偷窥*乱的卧室,卧室里的强健的公牛退化成旁观意*的无能的老人。

这是毕加索最后一张画,日期是1973年2月18日,临终前不到两个月;可以想象垂老的他坐在床上,用铅笔在纸上描绘了这对男女,爱与情欲的主题无法释怀。

根据雅瑞安娜•哈芬顿的传记 《毕加索:创造者与毁灭者》 ,1973年4月8日的清晨,私人医生从巴黎赶来的时候,毕加索正穿着米**的睡衣,靠在枕头上,呼吸急促,手指肿胀成青色,杰奎琳穿着红色的袍子,在屋里焦躁地走来走去。透视的片子显示毕加索左肺大面积的淤血,这是肺水肿发作的迹象。已经在场的本地医生已经束手无策,杰奎琳对私人医生说:“你要救他,他不能对我这么做,他没有权利离开我。”她不断重复着这句话,好像是咒语。"杰奎琳,你在哪儿?”毕加索叫着,他已经口齿不清、胡话里隐约提到诗人阿波利奈尔,那是他的青春时代的朋友。他对身边的医生说:" 你不结婚是错的,结婚很有用 。"这是毕加索最后可以听懂的话。

据不同的资料记载,毕加索的死亡场景还有两种:

披头士成员之一的保罗•麦卡特尼根据《时代》杂志的报道,曾即兴写了一首歌曲《毕加索的最后的话》“为我干杯,为我的健康干杯,你知道我再不能喝酒了。”这是毕加索晚上宴请宾客时说的话,上床以后,他在睡梦中死去。

他的私人律师罗兰•杜马斯在纪录片里陈述:毕加索床上躺着,用铅笔画画的时候安静的去世了。

毕加索死在自己在法国穆冉Mougins的别墅里,这里被称为 “牛头怪之窟 Den of The Minotaur” ,他从1958-1973年期间在此居住。老年的牛头怪还温柔地栽培了一种奇异玫瑰,也许是回味曾经陪伴自己的所有温柔、脆弱、娇媚的情人们。玫瑰至今绽放,院子里欧洲最大的紫藤树仍然郁郁葱葱。这里曾是丘吉尔的避暑别墅,2017年以至少两亿美金出售给一位银行家。

节选自 直播《爱虐毕加索-牛头怪的情歌》 --精心谋划的与少女的偶然邂逅、在画室迷恋她血迹斑斑的蕾丝手套、爱之白鸽用粉笔勾勒在陶艺工坊墙壁上…穿越巴黎、罗马和法国南部的阳光,狂躁的毕加索追寻着女性的芳踪,在死神挥舞镰刀收割少女花季之前,他必须用艺术让她们不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172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0
下一篇2024-04-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