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古代恋爱传说故事

求古代恋爱传说故事,第1张

看看《诗经》里面的150篇国风,都是当时的民歌,全是爱情相关的哦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诗经·陈风——《月出》

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诗经·小雅——《隰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描写男子思念女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描写男子思念女子)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创作,其中描写爱情的篇幅占了很大比重。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纯而自然,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后世的很多爱情诗,浮艳而做作,在文学价值上远远不及《诗经》。

《诗经》中描述的事情跨越时间很大,达五百多年,因此我们分析时也要看到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其爱情诗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整体来说,周代婚姻恋爱的习俗是一个由开放到保守的过程。

周初,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恋爱尚少禁忌,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自由的。

《郑风 溱洧》便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篇。诗写的是郑国阴历三月上旬己日男女聚会之事。阳春三月,大地回暖,艳阳高照,鲜花遍地,众多男女齐集溱水、洧水岸边临水祓禊,祈求美满婚姻。一对情侣手持香草,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享受着爱情的甜蜜。他们边走边相互调笑,并互赠芍药以定情。这首诗如一首欢畅流动的乐曲,天真纯朴,烂漫自由。按封建卫道士的观点,《溱洧》通篇“皆为惑男之语”,实乃“*声”,然以今天的眼光客观地看,这种未经礼教桎梏的、道学家口中的所谓“*”,恰恰是自然的人性,是一种活泼生命的体现,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天地精神的遵从。它标志着和谐、自由、平等,散发着愉快与天真的气息。

《周南 关雎》这首诗作者热情地表达了自己对一位窈窕美丽、贤淑敦厚的采荇女子的热恋和追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达了对与她相伴相随的仰慕与渴望,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现了男女之情的率真与灵动。

《卫风 木瓜》,“投我予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表达了远古时候青年男女自由相会,集体相会、自由恋爱的美好,女子把香美的瓜果投给集会上的意中人,男子则解下自己身上的佩玉等作为定情物回赠给心中的姑娘。这首诗带有明显的男女欢会色彩,一是互赠定情物,表示相互爱慕,一是邀歌对唱,借以表白心迹。

《召南 有梅》是少女在采梅子时的动情歌唱,吐露出珍惜青春、渴求爱情的热切心声;

《卫风 淇奥》这首诗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赞美了一个男子的容貌、才情、胸襟以及诙谐风趣,进而表达了对该男子的绵绵爱慕与不尽幽怀。

《邶风 静女》描写男女幽会: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一个男子在城之一隅等待情人,心情竟至急躁而搔首徘徊。情人既来,并以彤管、茅荑相赠,他珍惜玩摩,爱不释手,并不是这礼物有什么特别,而是因为美人所赠,主人公的感情表现得细腻真挚。虽然都是通过男子表现对于爱情的甜蜜与酸涩,但是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当时女子对于爱情同样是有着美好期盼的。

自由恋爱渐渐受到家庭等各方面的束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迫使许多人不能与心上人结为爱侣,其中失落与心酸,谁能道尽说完!

《郑风 将仲子》里的这位女主人公害怕的也正是这些礼教。“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对于仲子的爱和父母、诸兄及国人之言成为少女心中纠缠不清的矛盾,一边是自己所爱的人,另一边是自己的父母兄弟,怎么办呢?几多愁苦,几多矛盾,少女的心事又怎能说清呢?

《鄘风 柏舟》,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这个女子如此顽强地追求婚姻爱情自由,宁肯以死殉情,呼母喊天的激烈情感,表现出她在爱情受到阻挠时的极端痛苦和要求自主婚姻的强烈愿望。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女性追求恋爱自由、自由婚姻的迫切愿望。

又很多诗细腻地描写出思念情人的忧郁苦闷心理。如《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诗中女子怀念远方的爱人,在采卷耳时心里想的都是他,以致采了许久那个箩筐都没填满。又如《郑风 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里面就含有对情人的埋怨与不满。还有《狡童》,“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情人不理会她,使她寝食难安。《郑风 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写的则是见到情人时的欣喜心情,可见思念之深之切!

《秦风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中写的是单相思,对于所爱的人,可望而不可即,几多愁苦,几多思念!

思念妻子或丈夫的诗也是情深意切,于朴实的语言中透露出那种深厚缠绵的感情。

《邶风 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位出征在外的男子对自己心上人的日夜思念:他想起他们花前月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想起如今生离死别、天涯孤苦,岂能不泪眼朦胧、肝肠寸断?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卫风 伯兮》写了一位女子自从丈夫别后,无心梳洗,思念之心日日萦绕期间,苦不堪言。“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也许为国征战是英勇豪迈的,可是人生的天涯孤苦和生离死别,总是让有情的人们感到撕心裂肺的痛。

《诗经》中也有不少是祝贺新婚女子的,如《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首诗轻快活泼,诗人热情地赞美新娘,并祝她婚后生活幸福。

《诗经》中对美好爱情是歌颂向往的,而对始乱终弃持批判态度,并对受害者予深深的同情。《卫风•氓》这首诗是弃妇自述不幸的诗作,诗中首先以甜蜜的语气叙述了他们的相恋、嫁娶以及初婚的美好生活,然后又以悲凉的语气,叙述了年华的逝褪以及丈夫的变心和丈夫对她的粗暴相向,一种含辛茹苦、人生不幸的感叹以及对青春少年甜美生活的不尽留恋,弥漫在了诗的词句中——而古时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以及妇女生活的不幸,亦由此可见一斑。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还有《谷风》,“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在危难时期,相依相靠,但在安乐时候,却将她抛弃。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其爱情诗更是体现那个时代人民的情感生活,其实其思想内涵从现代的眼光看来仍具有很大的艺术价值。好的事物总是经得时代考验的,千年过去之后,《诗经》仍然以其非凡的魅力感染着人们。

参考文献:《诗经》吴兆基 长城出版社2002

《诗经讲义稿》傅斯年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诗经国风今译》蓝菊荪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诗经今注》高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简介“罗浮使君”这个典故,又名“秦女陌上桑”或“陌上桑”,是汉代乐府诗中歌颂的一个故事,这首乐府诗名《日出东南隅行》或《陌上桑》,诗题名《日出东南隅》的见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卷一,诗题作《陌上桑》的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罗敷乃诗中所叙述的一个美貌可爱的**,说:姓秦,名罗敷,她有次正在南陌采桑,有个坐着五马高车的大官使君从南而来,这个使君被她的美貌吸引住了,于是向她求爱、调情,遭到了她的无情地拒绝。

出典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卷一《日出东南隅行》诗:“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言名罗敷。①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绳,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②绿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③少年见罗敷,脱巾著帩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喜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歭。④使君遣吏往,问此谁家姝?⑤秦氏有好女,自言为罗敷。罗敷年几许?二十尚未满,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⑥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⑦东方千馀骑,夫壻居上头。何以主夫壻?白马从骊驹。⑧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间鹿卢剑,可值千馀金。⑨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⑩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⑾为人洁白皙, 颇有须。⑿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壻殊。”⒀

晋•傅玄有《艳歌行》诗,内容亦述罗敷其事,文字大同小异,此不录。

唐•崔豹《古今注•音乐》:“陌上桑,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郸人,有女子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⒁王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饮酒欲夺焉。罗敷乃弹筝,乃作《陌上歌》以自明焉,赵王乃止。故诗中有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句。”

注:

①好女:美女。倭堕髻:一作“倭鬌髻”,或简曰“倭堕”,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发髻向额前俯偃。

②行者:行路之人。

③捋髭须:用手摸着胡须看望。

④使君:清•吴兆宜注:“汉世太守、刺史或称君或称将,或称明府。”按此使君,即指太守。太守,官名,秦时设郡守,主管一郡政务。汉景帝时更名为太守,为一郡之最高军政长官。五马:汉时规定太守乘坐五马高车,见《汉官仪》。歭 :一作“踟蹰”、“歭蹰”,停步不前。

⑤姝:美女。

⑥谢:此作邀请、请求、求爱讲。宁可:宁愿,愿意。共载:一起乘车。坐上一个男人的车子上和这个男人一起出入,表示这个女子已许嫁、许心这个男人了。

⑦置辞:讲明情况而拒绝。按罗敷这一段表白,可知其丈夫也是当时一个当大官的官人,并且还是朝中大官,而且年纪是个四十开外的人。

⑧夫壻:丈夫。壻,同“婿。”骊驹:纯黑色的马。

⑨鹿卢剑:古剑名。程琰补注引《汉书•隽不疑传》:“古长剑首以玉作井鹿卢形,上刻木作山形,如莲花初生未敷时。今大剑木首,其状似此。”

⑩府:官署的通称。朝:朝廷。大夫:朝廷中大官名,按秦汉时,有御史大夫、谏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职。

⑾侍中郎:协助丞相办理事务的官员。专城居:义不详。按字面上意思,是专门筑城造屋让他居住,言下之意是说夫婿是朝中的大红人,深得皇帝的宠爱。

⑿洁白晳:指皮肤洁白、细嫩。髭:“髯”的异体字。字一作“鬑”。须发稀疏的样子。音lian。须:胡须。

⒀殊:美丽。

⒁邯郸:古赵国都城,即今河北邯郸市。

〖释义〗①罗敷是个非常美丽的**,连大官人使君就一见倾心而向她求爱,她却富贵不*、威武不屈,毅然而然地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后诗文中遂引“罗敷”其人多用作美丽而坚贞的**的代称,也引以为美貌女子的常用之名,未必实有确指。

②使君看中罗敷,遂生邪念而调戏她。后诗文中遂引“使君”这一用典借指爱情上插足的男子,也为女子所恋的情郎或夫婿之谓;由于使君是一个大官名,故也以为官人的美称,但诗文中引用,因使君与罗敷相见于城南的陌路上,故又称之为“陌上使君”、“城南使君”,又因其乘坐五马高车而来,故又称之为“五马客”、“五马贵”、“五马使君”。

③使君乘坐五马之车从南而来于桑树下停车来调戏正在采桑的美女罗敷。后诗文中常见的“使君五马”、“南来五马”、“五马城南”、“使君车”、“五马来游”、“五马风流”、“五马贵”、“五马”等用典形式均本此而来,所言即指乘坐五马车的使君从南而来,诗文中引用,多入古乐府《陌上桑》诗作中以写罗敷其人其事的典实,也用作太守一级官员之出行之盛况以及象太守一级的官员在外寻欢的比喻,引申之用来借指男女两情结合而夫荣妻贵,也用来借作咏写采桑女子的典实;又由于太守一级官员出行是乘坐五马高车,故诗文中多以“五马”借指太守的车驾,因而径作太守一级官员的代称;又诗文中常见的“使君五马谩踟蹰”、“采桑逢五马”等用典形式亦均本此而来,所言即指使君停车调戏罗敷这件事,诗文中引用,多指男子贪恋外情而留连忘返;又使君向罗敷求爱时,罗敷正在陌上的桑间采桑,而古时称男女之*奔多称为“桑间濮上”之行,故古人引用这些典故多结合桑间濮上之事,如常见的“陌上之情”、“陌上桑间”、“桑中陌上”、“陌上桑中”等用典形式即为罗敷陌上和桑间濮上二事合用的结果,诗文中引用为男女*奔、男女偷情之事及其幽会之地的比喻;又“南陌”、“秦京陌”、“城南”、“城南隅”、“城隅”、“东南隅”、“东隅”这些用典本指诗中“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一语及罗敷于城南采桑的这一事而来,诗文中引用,结合桑间濮上之义用来借指两情约会、幽会、*奔之场所,也用来借指两情分离、绝别之地;又“罗敷使君”、“使君罗敷”这两条用典即指罗敷和使君的并称,诗文中引用,借指相恋相爱或偷相欢爱的一对爱侣,也借指一对相亲相爱的夫妇,也用来比喻野外寻艳、遇艳之事以及用作咏写采桑女子的典实。

④诗中有“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之诗句,是罗敷拒绝使君引诱的理由。意即:使君你自己有妻室,我罗敷也有丈夫。后诗文中常见的“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罗敷自有夫”、“使君自有妇”、“罗敷不受使君挑”等用典形式均本罗敷此语而来,诗文中引用借指男子已有妻室、女子也有了丈夫或意中人,多用在一个女子拒绝一男子的求爱或引诱一类的事文上,反之,以“罗敷未有夫”这一用典表示女子尚未有许婚、结婚的比喻;又罗敷拒绝高官引诱而坚守自己的清白之节操,后诗文中所见之“罗敷之节”这一用典形式即指罗敷这一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诗文中引用表示女子守身如玉丶坚贞不渝的贞操。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的情书无人可给,心事无人可听,只好将情书给予山鬼,将心事说与西风,只是山鬼看不懂,西风不解情。内心对于爱情的失落,却又非常的期待。

情书这东西,只要你写,对方绝对会好奇,忍不住打开,关键是让她看下去。引起对方好奇心。开头就提出问题—班级中有许多人在议论你……;学校有三个人最让我心中悸动,但我却不喜欢另外两个(另一个当然是对方了)。通过这种方法,只要对方有看下去的意愿,你就赢了一半。

吸引对方兴趣。用最好的字写最骚的话就是了,重要的不是文采,是对方一眼看得懂,(如果可以写的很美的话,那随你……)如果开头对方都看不懂,看下去兴趣就会下降,尤其是你的相貌并不出彩,想要靠才华开路的时候!

讲讲故事,随便用用典故,像——归来暗写,记取崔徽模样;去年紫陌纤尘;烟光缥瓦,柳花如洒;携伊素手,缓步香茵;梅开半面,情满徐,咳咳这个不太好,这些一大堆。像凤求凰,洛神赋的句子随便举举就是。

  1、你情我愿终不悔,只有共死化蝶飞:梁山伯与祝英台、刘兰芝与焦仲卿。

 2、夫妻恩爱,你情我愿,但爱情最终化为政治的牺牲品红颜薄命:唐明皇与杨贵妃、霸王别姬、吕布与貂蝉。

 3、痴情女子负心郎,皎若云月也枉然典型代表:陈世美与秦香莲、崔莺莺与张生、杜十娘与李甲。

 4、自古佳人多命薄,闭门春尽杨花落典型代表:贾宝玉与林黛玉、孟姜女与万杞梁,你情我愿,爱情美满,却架不住红颜薄命,爱情的一方早亡,导致爱情夭折。

 5、春已暖而花不开,妾有情而郎无意典型代表:《诗经

是用文言文去向心爱的人诉说爱意。

例如:余与汝相恋已有四月有余,余自觉与汝之感情以日剧增,床第辗侧之间,汝之身影时常涌现余之脑海,余始知古人云: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真谛!

余自量,汝之意定于余相近,故余心中甚为欣慰,余之爱汝甚于爱己,虽千言万语,山盟海誓不足道出余之心声,心之与情乃相交,相融之物,余之心尽皆交付与汝,故余与汝之情,亦相交融,心有灵犀一点通,身无彩凤双飞翼。

余乃一貌似坚强,实则脆弱之一大男孩,在余心中,爱情乃至上之物,皆因世上之女孩现多,少之一分单纯,多之一分世故。余之情,汝必不负;汝之意。余定不弃!冷月下,檀窗前,着一盏孤灯,婵光幽暗。观书台,一杆笔,一墨砚,一宣纸。

枯柳随风摇曳,树下孤影谁伴?夜夜夜思念,只盼佳人一眼。伊如银月挂苍穹,我如明星永相伴。伊如流水东逝去,我做浮萍紧相随。伊如大雁南飞奔,我化浮云相拥去。

Ⅰ 古代爱情成语大全

古代爱情成语大全 :

志同道合、

举案齐眉、

海枯石烂、

矢志不渝、

地老天荒、

海誓版山盟、

一见钟情权、

珠联璧合、

心心相印、

一往情深、

天作之合、

窈窕淑女、

至死不渝、

相敬如宾、

相见恨晚、

情投意合、

同甘共苦、

若即若离、

如胶似漆、

花好月圆、

情有独钟、

天长地久、

相濡以沫、

比翼双飞、

青梅竹马、

共度爱河、

琴瑟合鸣、

长相思守、

君子好逑、

情比金坚

Ⅱ 有关爱情典故的成语有哪些

有关爱情的经典故事、成语、古诗词

故事: 梁祝(梁山伯与祝英台)、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七夕鹊桥会(牛郎与织女) 白蛇传(许仙与白娘子)、 董永与七仙女

成语: 青梅竹马、 如胶似漆、 至死不逾、 两情相悦、 比翼双飞

古诗词: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故事: 梁祝(梁山伯与祝英台)、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七夕鹊桥会(牛郎与织女) 白蛇传(许仙与白娘子)、 董永与七仙女

成语: 青梅竹马、 如胶似漆、 至死不逾、 两情相悦、 比翼双飞

古诗词: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望月怀远(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竹枝词(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象征爱情物品:红豆、玫瑰、同心结、鸳鸯、百合 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望月怀远(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竹枝词(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Ⅲ 古代爱情的成语

儿女情长、

暮翠朝红、

比翼双飞、

一见钟情、

天长地久、

相濡以沫、

海誓山内盟、

情窦容初开、

海枯石烂、

举案齐眉、

碧海青天、

如胶似漆、

相敬如宾、

青梅竹马、

男欢女爱、

情意绵绵、

连枝共冢、

百年好合、

情投意合、

红豆相思、

眉目传情、

两相情愿、

卿卿我我、

谈情说爱、

花好月圆、

心心相印、

天作之合、

至死不渝、

含情脉脉

Ⅳ 古代诗词中,表达爱情的典故诗句。看清楚了。是带“典故”的诗句和词句。成语也可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元稹 离思五首 典故:孟子“观于海者难为版水”)权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自李商隐 典故: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出自李商隐 典故:庄子梦蝶 杜鹃啼血)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出自辛弃疾 摸鱼儿 典故:陈阿娇以百斛黄金买司马相如之长门赋)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出自晏殊 蝶恋花 典故:鱼传尺素)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出自李煜 典故:化杜甫诗句“林花着雨胭脂湿”)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出自西厢记 典故:化范仲淹苏幕遮词)

Ⅳ 形容古代爱情的成语有哪些

1、碧海青天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2、连枝共冢 比喻爱情坚贞不渝

3、至死靡它 之死靡它 云心水性 一见锺情 英雄气短 一见钟情 喜新厌旧 无冬无夏 桃花流水 天长地久 山盟海誓 如影随形 弃旧迎新 倩女离魂 情窦初开 暮翠朝红 眉目传情 离魂倩女 流水桃花 恋新忘旧 连枝共冢 佳人才子 红豆相思 好事多磨 海誓山盟 风花雪月 耳闻目染 儿女情长 笃新怠旧 醋海翻波 碧海青天

4、情窦初开 指刚刚懂得爱情(多指少女)。

5、流水桃花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6、恋新忘旧 恋慕新的,忘却旧的;对爱情不专一。

7、佳人才子 年轻貌美的女子和才华横溢的男子。泛指年貌相当,有婚姻或爱情关系的青年男女。

8、红豆相思 红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思。 海誓山盟 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9、风花雪月 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生活。

10、儿女情长 指过分看重爱情。

11、醋海翻波 醋:比喻嫉妒。比喻男女间因爱情而引起的纠葛。

Ⅵ 形容古代爱情的成语

举案齐眉

相敬如宾

白头偕老

比翼双飞

离魂倩女 〖解释〗倩女:美丽的少女旧时指少女为爱情而死

笃新怠旧 〖解释〗犹言喜新厌旧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至死靡它 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云心水性 指女子作风轻浮,爱情不专一

一见锺情 ①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即产生爱情②借指对人或事物一看见就发生了很深的感情

桃花流水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弃旧迎新 丢弃旧人,迎接新人谓爱情不专一

暮翠朝红 形容爱情不专一

眉目传情 用眉眼的活动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意常用来形容用眼色表示爱情参见“眉来眼去”

之死靡它 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英雄气短 指有才能的人因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

Ⅶ 春秋战国爱情成语典故

千金一笑,

拼音是抄qiān jīn yī xiào,汉语成语,意思是犹言千金买笑。花费千金,买得一笑。旧指不惜重价,博取美人欢心。出自宋·张孝祥《虞美人》词之六。

出处: 宋·张孝祥《虞美人》词之六:“倩人传语更商量,只得千金一笑也甘当。”明·汤显祖《紫钗记》第六出:“道千金一笑相逢夜,似近蓝桥那般欢惬。”

宋·张孝祥《虞美人》词之六:“倩人传语更商量,只得千金一笑也甘当。”

明·汤显祖《紫钗记》第六出:“道千金一笑相逢夜,似近蓝桥那般欢惬。”

讲的是:受周幽王喜爱一个女子——褒姒,她长得很美,却不爱笑。周幽王想:褒姒这么美的女人不愿意笑,那可多刻可惜啊!于是周幽王派人贴出:谁能让褒姒笑,就可以得到千两金子(其实是铜)。许多人都来试试,可没有一个人成功。忽然有一天,一个大臣虢石父对想出了一个主意,周幽王听后觉得不错,于是就派人在烽火台上点火。各个诸侯王都带领人马匆匆来救,结果并没有敌人。褒姒看到这种情况,开心大笑。于是赏给虢石父千两金子。 [1]

成语示例

千金一笑,花柳空自来争;十斛片时,风月何曾肯让。——《西湖佳话·西泠韵迹》

Ⅷ 有关中国古代描写爱情的成语

诗词小筑为您解答:

举案齐眉

相敬如宾

白头偕老

比翼双飞

离魂倩女 〖解释〗倩女:美丽的少女。旧时指少女为爱情而死。

笃新怠旧 〖解释〗犹言喜新厌旧。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至死靡它 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云心水性 指女子作风轻浮,爱情不专一。

一见锺情 ①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即产生爱情。②借指对人或事物一看见就发生了很深的感情。

桃花流水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弃旧迎新 丢弃旧人,迎接新人。谓爱情不专一。

暮翠朝红 形容爱情不专一。

眉目传情 用眉眼的活动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意。常用来形容用眼色表示爱情。参见“眉来眼去”。

之死靡它 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英雄气短 指有才能的人因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

一见钟情 钟:集中;钟情:爱情专注。旧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

喜新厌旧 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天长地久 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山盟海誓 盟:盟约;誓:誓言。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表示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情窦初开 指刚刚懂得爱情(多指少女)。

流水桃花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恋新忘旧 恋慕新的,忘却旧的;对爱情不专一。

佳人才子 年轻貌美的女子和才华横溢的男子。泛指年貌相当,有婚姻或爱情关系的青年男女。

红豆相思 红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思。

海誓山盟 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风花雪月 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生活。

儿女情长 指过分看重爱情。

醋海翻波 醋:比喻嫉妒。比喻男女间因爱情而引起的纠葛。

碧海青天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连枝共冢 比喻爱情坚贞不渝

至死靡它 之死靡它 云心水性 一见锺情 英雄气短 一见钟情 喜新厌旧 无冬无夏 桃花流水 天长地久 山盟海誓 如影随形 弃旧迎新 倩女离魂 情窦初开 暮翠朝红 眉目传情 离魂倩女 流水桃花 恋新忘旧 连枝共冢 佳人才子 红豆相思 好事多磨 海誓山盟 风花雪月 耳闻目染 儿女情长 笃新怠旧 醋海翻波 碧海青天

古代和爱情有关的物品

玉佩,同心结,手帕,诗稿,香包,鸳鸯锦,鞋,头发,指甲,簪子,汗巾,鸳鸯剑,鸳鸯鸟,金鱼,蝙蝠,龙凤,都是象征爱情的东西或者爱人之间赠送表达爱意的。

Ⅸ 有哪些关于古典爱情典故的成语或者词至少10个,都知道的就不用写出来了

相濡以沫,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 ” 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为了保住生命,两条鱼吐沫互相润湿。劝说人同在困难的处境里。如何化解分歧。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海誓山盟,解释: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出自:宋·辛弃疾《南乡子·赠妓》:“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3 一见钟情,解释:钟:集中;钟情:爱情专注。旧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也指对事物一见就产生了感情。出自:清·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西泠韵迹》:“乃蒙郎君一见钟情,故贱妾有感于心。”

4 两厢情愿 ,解释:情愿:心里愿意。两方面都愿意,互不勉强。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感情上的事,要两厢情愿。”

天长地久,解释: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出自:《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Ⅹ 成语历史典故爱情故事有哪些

诗词:落花人,微雨燕双飞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版,今宵权胜把银釭照,尤恐相逢是梦中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生死相许

问莲根有四多少,莲心知为谁苦

多,写不完了 文章来源:

原文链接: ;

  梁祝化蝶 这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鄮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鄮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2牛郎织女牛郎织女是中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是中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它是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3白蛇传 “白蛇传”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乃是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发源地在河南汤阴(今河南鹤壁市)黑山之麓、淇河之滨的许家沟村。 许家沟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墨山、大(亻加呸右)山,古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余脉之一。这里峰峦迭嶂,淇水环流,林木茂盛,鸟语花香,环境清幽,亚赛桃源。早在魏、晋时期,左思就在《魏都赋》里记载了“连眉配犊子”的爱情故事传说:“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老时少,时好时丑。后与连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追……”后来这一典故衍化为“白蛇闹许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连眉女”衍变为白蛇。 “白蛇闹许仙”里的白蛇精,当年曾被许家沟村一位许姓老人从一只黑鹰口中救出性命。这条白蛇为报答许家的救命之恩,嫁给了许家后人牧童许仙。婚后,她经常用草药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变得冷落起来,也使黑鹰转世的“金山寺”长老“法海和尚”大为恼火,决心破坏许仙的婚姻,置“白娘子”于死地。于是引出了人们熟悉的“盗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节。白娘子因为水漫金山而触动胎气,早产生下儿子许仕麟。法海趁机用“金钵”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将其镇压于南山“雷峰塔”下。通过此事,许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护塔侍子。18年后,许仕麟高中状元,回乡祭祖拜塔,才救出母亲,一家团圆。

  4 长恨歌《长恨歌》是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5西厢记《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后来张珙赴京应试,得了高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亦相传为元稹假借张生的自传体小说或故事。这个故事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改编成说唱和戏剧,王实甫编写的多本杂剧《西厢记》就是在这样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6凤求凰《凤求凰》传说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古琴曲,演义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即使是后人伪托之作,亦并不因此而减弱其艺术价值。历代同名的诗歌、小说、歌曲、影视很多。

  7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治舒县,汉末迁皖县,均在今安徽境内)的一桩婚姻悲剧。 《孔雀东南飞》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女主人公刘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她对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所作的不妥协的斗争,使她成为文学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妇女形象,为后来的青年男女所传颂。 8天仙配《天仙配》为安庆黄梅戏戏曲传统经典剧目。内容讲的是董永卖身葬父,玉帝的第七女(七仙女)深为同情,私自下凡,在槐树下与董结为夫妇。一百日后,玉帝派托塔天王和四大金刚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夫妻在槐树下忍痛分别。董永行孝故事在魏晋时已见于曹植《灵芝篇》和干宝《搜神记》。戏曲或名《织锦记》、《百日缘》、《槐荫树》。黄梅戏整理本较有影响。有同名**和电视剧。

  9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远古神话,是我国十大古代爱情故事之一。  嫦娥又是怎样奔月的呢在古书上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根据《淮南子》的记载是,后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嫦娥却偷吃了全部的长生不死药,奔逃到月亮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后,很快就后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对她的好处和人世间的温情,对比月亮里的孤独,倍觉凄凉。《淮南子·外八篇》中说,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大羿,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大羿团聚。

  10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之一,属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它的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作者曹雪芹。现通行的续作是由高鹗续全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是:牛郎与识女、孟姜女哭长城、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故事源远流长,是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也是中国传统爱情观的集中体现。小时候看这个,觉得很美好,只是纯粹当神话看的。如今到了谈恋爱的阶段,旧事新看,重有一番认识。

是牛郎诱奸了织女

确实是牛郎诱奸了织女。故事里说,织女下凡到河里洗澡。这河肯定是野外的小河,而不是流经城镇的湘江汉水,周围肯定很安静,一般不会遇到人的。织女是天帝的女儿,在神仙当中是个幼女——从后来她没有什么法力可以看出来,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完全可以认为她品行端庄,下凡洗澡是只为了新奇浪漫,体验新生活,而不是为了勾引男人的。但不幸的是,荒郊野外还是有人在居住,而那个农村破落青年牛郎,姓流名氓,家里有一头牛成了精,唆使他偷看织女洗澡,并把牛郎的衣服藏起来。我不惮往最好的方向去猜测牛郎,所以说他是受妖牛唆使,而不是自已色心大发。结果是,织女洗完澡发现衣服不见了,蹲在水里不敢起来,这时牛郎很及时的出现了,看一眼之后,大吃一惊,努力使自已脸红,赶快用手捂住眼睛,露出的指缝也不超过一厘米宽,慷慨地脱下自已的衣服——注意,只可能是外套和长裤——像一个君子一样,然后小心翼翼地奉上给了织女,并不小心地碰了一下织女的身体,织女一声尖叫之后脸红了,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来。之后的事可想而知了,织女不可能穿着男人的衣服回天庭,所以只有听从牛郎的“善意”劝慰,跟着他回牛棚去了。织女一个女儿家,单纯幼稚,到此人生地不熟,一点办法都没有,加上牛郎对她虚情假意,处处照顾安慰,她对牛郎产生了好感,也就什么都听牛郎的了。终于在当天晚上或者隔了几天,他们行了夫妻之事。这一点,传说中并没有提及,但完全可以猜测得到,因为后面,织女为牛郎生了三个孩子。

按照民间故事所说,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似乎水到渠成、正大光明,那样的美好那样的感人,尽管故事讲得漏洞百出,几千年来也无人对此提出大胆质疑。要我说,我觉得貌若天仙的织女是根本没理由爱上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老光棍!而且她受家庭自小受纲常伦理教育,不可能怀春到了病急乱投医的地步。这只是古代劳动人民的黄粱美梦,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贫民之精神寄托而已。

之后,王母知道这件丑闻了,非常生气,把那不争气的女儿接回了天庭软禁了。牛郎这时还算个男人,千辛万苦去救回织女,最后不得不牺牲他的哥们——那头妖牛,把皮剥了,披在身上,腋下夹着两个孩子,背上背一个,像超人一样,飞上天空。但是来不及了,天上出现了一道浩波万顷的红海——银河,牛郎只好在这里等了,像个傻子一样,带着三个孩子用手一捧一捧地把水舀出来。关于牛郎的傻冒,后人月影轩主有诗为证:

春日花开秋又凋,

年年相望水迢迢。

牛郎若是学精卫,

千载应能架一桥。

所以说,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应定性为:一个农村破落户牛郎贪恋高干子弟织女的美貌与身份(牛郎是沾了织女高干子弟身份的光的,从一个农村破落青年而成为千年不死的神仙,至今还在天上),利用织女的单纯幼稚,设计了一系列的圈套,将织女骗回家并娶妻生子。织女被骗的开始,受牛郎无微不至的关怀,可能对牛郎有好感,但她发现牛棚里藏着自已丢失的衣服时,一切都明白了,一度怒不可遏,但是,又能怎么了,肚子里都有他的骨肉了。还是认命吧,况且牛郎除了穷,对自已还是可以的,特别是自已被天兵天将带走时,他也在后来抓狂似的哭着,追着。虽然你诱奸了我,但此刻你的行动表明,你还是爱我的,今生有你何孤。也正是织女求情,王母才允许他们每年由喜鹊搭桥,见上一面。这种爱情非君子所为,萧猎亦不为。

朴实的乡村爱情

孟姜女是一农村大户人家的女儿,说白了就是一个家庭背影好的村姑。范桤良是一逃避义务工的书生——那时的义务工是修长城,他的文化程度是初中毕业,也没混个什么出息,要不怎么会顶义务工呢?范桤良逃难,被孟姜女救助,就暂住在孟姜女家。那个时候跟现在完全不一样,现在是男多女少,那时男的都去打仗或顶义务工去了,农村里没几个男人,孟姜女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对像,有男人的不是老头子就是小孩子,要么就是缺胳膊少腿,她又不愿意委屈自已。但是她这个大龄姑娘还没有结婚,在当时是要被取笑的,所以一看到范桤良一表人才,举止端庄,又有文化,就跟老父亲一商量,经媒妁之言,把范桤良招为夫君。这就是典型的农村相亲,跟现代的类似。范桤良也同意了,这有什么不同意的,还喜出望外呢。范喜良生性老实害羞,二十多岁了还没有找到女朋友,也不知道怎么找女朋友,要是再他老妈再不介绍他相亲去,可能打一辈子光棍。于是,结婚了,然后谈恋爱了。爱情是美好而短暂的,对老实巴交,重情重义的范桤良是如此,对孟姜女,一个女人家来说,更是如此。

作者: 落旋Q_Q 2008-7-15 21:21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解读

结婚不到三天,范桤良终于被抓义务工的警察逮到了,并送上了遥远的工地——长城上,去搬砖头。这对一个刚成亲不到三天的村姑来说,是一个惊天霹雳。唉,就当自已丈夫婚后打工吧,两千多年后的贫困农村基本上都这样呢。但是这是做义务工啊,而且是凶多吉少,孟姜女成天哭啊,盼啊!可是眼巴巴地盼了一年,不光人没有盼到,信儿也没有盼来。盂姜女实实地放心不下,就一连几夜为丈夫赶做寒衣,要亲自去长城寻找丈夫。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了长城。可是一打听,范桤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而被当农民工使用,于是累死了,尸骨就掩埋在长城的下面做为奠基。听此噩耗,孟姜女手拍着长城,就失声痛哭起来。她只哭得日月无光,天昏地暗,只哭得秋风悲号,海水扬波。哭哇,哭哇,忽轰然巨响,长城象天崩地裂似地一下倒塌了一大段,露出了一堆堆人骨头。她咬破中指,滴血认尸。盂姜女守着丈关的尸骨,又哭得惊天地,泣鬼神。关于孟姜女的节烈,后有网络无名氏以诗赞之:

乱世筑城为山河,万夫熬煎留恨歌;

秦皇凶暴种恶果,孟姜痴情甘受磨;

千里寻夫脚磨破,哭倒长城天地愕;

回眸古今尘缘火,时旺时灭耐吟哦。

孟姜女与范桤良,平淡地相遇,平谈的相亲,平淡的结婚,平谈的恋爱,在结婚前,并没有什么爱得轰轰烈烈的,爱得死去活来,结婚之后却如此相爱,以致连万里长城永不倒的神话在她动情的哭泣面前,一击而破了。他们相处的日子不长,而爱得很深,平时里很平淡,一旦遇到大事,爱情爆发,其力量可通鬼神,其力量源于什么?归根结底,是农村那种保守朴实的爱情观和伦理观。当然,这样的爱情不是非常可靠。但这种爱情的典范,值得每一个农村青年学习。萧猎很幸运,在相亲之前就找到了将要处之一生的人,所以我亦不属此类。

以身相报——不可靠的爱情

一个天真无邪单纯稚的少年许仙,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无意中救了一个有一定社会背景和势力的社会小太妹白素贞,白素贞也因此得继续修炼武功法术,使自已的势力得到扩大和稳固。

白素贞实在是个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人,她实在是太感谢当年无意中救他的许仙了。后来修炼完成,为报达救命之恩,竟然隐瞒了自已的背景,嫁给了许仙。许仙是个老实人,有如此美貌的女子送上门来自愿当老婆,如何不要,欢欢喜喜的把她带回家去了。老实人一般没头脑,许仙也不想想艳遇的前因后果,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白送一个美女老婆,以为天上真掉馅饼啊,幸亏白素贞是来报恩的,要是报仇的或者是暂时找个隐蔽的场所,那许仙就完了。那白素贞也真是的,不就是救一命吗,而且那是许仙无意中救的,许仙当年也没有救她的心态,救她那举动就跟撒泡尿一下稀松平常,就算有心的,费了点力气救她的,在许仙看来,只不过救一个小动物而已。所以对许仙来说,救命这事是举手之劳,转头即忘。但白素贞始终是让许仙救了一命,她实在不愿意被人骂做忘恩,虽然忘恩不一定要负义,但知恩一定要图报,这就是她的人生哲理。所以她不管她的身份背景怎么样,她一定要报答许仙,这种报答,不是给钱给力,而是自已整个人,整个身体,自已的一切,也就是以身相许。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但白素贞这一“丈”,实在是来得太高了。

后来许仙知道了白素贞的真实身份,吓坏了,不敢跟他来往,并且在别人蛊惑之后,就离开了她,并被白素贞的冤家对头法海软禁,作为引白素贞出洞的诱饵。白素贞千方百计想救回许仙,为此目的不择手段,水淹金山寺,犯了大案,最终被法海以人民警察的名义收服,关进监狱。这就是白蛇传的现代版解说。又一网络无名氏诗为证:

千年灵蛇恋人间,断桥借伞话奇缘。

怎奈苍天无情意,水漫金山破誓言。

身怀六甲受世苦,莫想分别雷峰前。

敢问心青为何物?古今神话美名传。

这种报恩的的爱情,是不值得提倡的,这种想法,比较愚昧。首先,身体毛发,受之父母,思想品德,后天形成。身体和思想这两样是作为一个人必备的最基础的东西,是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有什么样的恩情值得把它全盘献出呢。其次,施恩者,一般是不图报的,你不报恩,于他那里也说得过去,如果于已处良心不安,可以寻求别的报恩方法,甚至是自已的生命(生命也很宝贵的)。再者,爱情是神圣不容亵渎的,如果没有爱情基础,为报恩而以身相许,对自已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无味,甚至折磨。

作者: 落旋Q_Q 2008-7-15 21:22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解读

无疑白素贞是幸运的,因为许仙是个老实人,是个正人君子,而她自已有本事,所以她没受什么苦,他们夫妻很恩爱。许仙也基本上算幸运的,虽然白素贞有背景,曾吓了自已半死,破坏了自已平静的生活,但从最后看,白素贞是爱他的,这种超脱了感恩的爱。

一日夫妻百日恩,恩恩爱爱。爱永远是爱情生活中的主题,而恩是辅助。这个道理,萧猎当然懂得。

千年爱情的典范

这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遂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才知英台为女子,便是之前所说的九妹。岂料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有一个问题必须说明一下。那就是:梁山伯对祝英台的爱情是怎么产生的?在同学三年相处期间,梁山伯不知道祝英台的女生身份,一直像对待小兄弟一样关心照顾祝英台,他对她只有兄弟同学的感情,并没有爱情,他的爱情,也只有寄希望于相亲上(从祝英台介绍家里的小九九妹上可以看出来)。而祝英台在慢慢相处过程中,爱上了梁山伯,但碍于现状,不好意思表白出来,尽管十八相送到长亭,一路上,祝英台说了许多隐语表示她的身份和对梁山伯的爱,但梁山伯作为一个老实人和正人君子,并没有想到那地方去,只是感觉祝兄弟今天很怪很变态。梁山伯被介绍与小九妹(其实就是祝英台自已)时,兴奋异常,久藏的爱情一下子迸发了。跟祝兄弟离别后,他一定左思右想,翻来覆去,傻傻在笑着,痴痴地坐着,等待着跟小九妹相亲见面的那一天,就这样,虽未谋面,却有闻名的爱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相思的堆积越来越炽烈起来。但是他一旦得知祝英台是女儿身,那小九妹就是祝英台本人时,虽然诧异了,但想起当时在学校里祝英台种种对异的形为和长亭相送时奇怪的话语时,他一下了全明白了,祝英台对自已的爱有多么深。而这一刻,那也不再把祝英台当兄弟看了,祝英台在他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转变过来了,而且她对“小九妹”的爱,全部转到祝英台这个女生身上去了。这种转变,并不别扭,并没有太多的心理冲击。以前在学校时那些感情,并没有成为形成如今这种爱情的障碍,相反地,是形成今天这种爱情的必不可少的积累。

梁祝的爱情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中最完美的。因为四大爱情故事都是悲剧,所以不讨论结果,只探讨爱情的形成与保持。梁祝有三年的相处磨合时间,虽然这期间,梁一直把祝当男孩子看待,但女孩子再也么装也不像,反而更像女孩子,只是梁傻里傻气,没看出来,所以祝在梁心目中的形像还是好的。事后一经点破,梁山伯恍然大悟,以前兄弟之情一下子全部变化成了男女之情。所以从祝英台点破她的身份三分钟之后算起——三分钟是给时间让梁山伯适应过来——他们有三年的恋爱史了。而且都知书达礼,彼此了解,特别是祝英台情深义重,早就深爱梁山伯,梁山伯老实巴交,也深爱小九妹(祝英台),这样的爱情,难道不稳固吗?萧猎的爱情,同梁祝有几分类似,都是同学同事,唯一不同的是,没有马文才从中作梗。不管有没有马文才,结果料定是个喜剧。关于梁祝的爱情故事,也有一网络无名氏作诗颂之:

月白风清花袭人,纱窗青灯透双影。

阑万类尽无语,犹闻西楼读书声。

风雨共济长相伴,互助互勉同路人。

青梅竹马俩无猜,心心相印是知音。

朝夕相伴几度春,莫知英台女儿身。

待到芙蕖出水日,方悟最苦相思情。

俊逸儒生风流种,窈窕碧玉亦多情。

花前月下常相会,撮土为香山海盟。

玉人有意天无意,金玉良姻几个成?

媒妁之言父母命,棒打鸳鸯俩西东。

笑问世间情何物,生死相许无所恨。

今生无缘同白首,待到来世叙旧情。

生不相守死相从,黄泉路上结伴行。

双双化蝶翩翩舞,恩恩爱爱不绝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015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9
下一篇2024-04-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