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201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第1张

1、朱光亚:遥远苍穹中最亮的星

  

  颁奖词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事迹2011年2月26日,“两弹一星”元勋、著名核物理学家朱光亚因病辞世。巨星陨落,德艺留芳,以他名字命名的“朱光亚星”在苍穹中绽放恒久的光芒,激励科学道路上的后人。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朱光亚在核领域奉献了大半辈子,直至2005年退休。

  

  “祖国的父老们对我们寄存了无限的希望,我们还有什么犹豫呢?”——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还在密执安大学读书的朱光亚组织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然后毅然选择回国,先进入北大教书,后转到核武器研究所。

  

  1964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朱光亚望着腾空跃起的蘑菇云,禁不住潸然泪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当晚,作风严谨的他竟然喝得酩酊大醉。三年后,朱光亚与同事们又将中国带入了氢弹时代。

  

  重要的核试验,朱光亚几乎都会亲临现场指导,不解决问题不罢休。对待需要撰写或修改的文件,朱光亚力求深入浅出,字斟句酌,连一个外文字母、一个标点符号都保证准确无误。

  

  淡泊名利,身边人喜欢用这个词来评价朱光亚。1996年,朱光亚获得一笔100万元港币的奖金,转身就捐给了中国工程科技奖励基金会;1997年,又将积攒的4万余元稿费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解放军出版社曾策划出一套国防科学家传记丛书,报请审批时,他毫不犹豫地划掉了自己的名字。

  

  2、胡忠/谢晓君:怒放高原的并蒂雪莲

  

  颁奖词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事迹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胡忠留在福利学校照顾孤儿们,谢晓君带着女儿回成都探亲。“能够担的就多担一些,春节嘛,让老师们都回去,我来陪着。”作为校长,胡忠眼中的福利学校是另一个家,这里的孤儿都是他的孩子。进藏至今,一家三口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过年。

  

  “成都少了一个我这样的老师,没有任何损失;但对藏区的孤儿而言,我的到来或许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在颁奖典礼现场的胡忠,比视频中看起来更显苍老。11年前,这位成都中学的化学老师辞掉工作,告别妻子与刚出生的女儿,来到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支教,每个月仅有300多元的生活补助。

  

  福利学校海拔3800米,甘孜州13个县、4个民族的143名孤儿被安排在这里寄宿制读书。除了上课,胡忠每天清晨5点多打开校园广播,叫大家起床、做操,平时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一听说哪里有孤儿,他立马赶过去接人。久而久之,当地百姓把胡忠叫作“菩萨老师”。

  

  丈夫离家的前两年,谢晓君都是利用假期过去探望,教音乐的她偶尔还客串几回代课老师。与孤儿们接触的次数多了,川妹子动了留下来的念头。2003年,谢晓君报名支教,在旁人不解的目光中,她抱着女儿,与丈夫在福利学校“会师”。

  

  从盆地到高原,适应的过程充满了委屈。刚来的几个月,3岁的女儿整晚咳嗽,谢晓君也因缺氧头疼,无法入睡。尽管也会抱怨,但不服输的性格让她迎难而上,“既然来了,说什么也不能打退堂鼓。”

  

  通过自学朋友寄来的教材,谢晓君尝试过音乐老师以外的4种角色——数学、生物、生活老师以及图书管理员,顶替离开的支教同行。“这里只有老师适应孩子,只要对孩子有用,我就去学。”2006年,谢晓君调去了位置更偏、条件更苦的学校“木雅祖庆”。她把工作关系转到康定县,许诺“一辈子待在这儿”。

  

  3、吴孟超:坚守肝胆事业的医者

  

  颁奖词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事迹在中国医学界,肝脏医学曾长期处于荒芜。上世纪50年代,从同济医学院毕业的吴孟超投入了肝脏外科研究,与同事做出了中国第一个肝脏解剖标本,提出了“五叶四段”肝脏解剖理论。1960年3月1日,他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例肝癌切除手术。

  

  半个多世纪的呕心沥血,吴孟超推动了中国肝脏医学的起步与发展。1999年建立的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每年收治逾万名患者,年均手术量达4000例。肝癌术后五年的生存率,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16%上升到今天的53%。

  

  年近90岁,他依然坚守在一线。据统计,吴孟超做了1。4万余例肝脏手术,完成的肝癌切除手术9300多例,成功率达到98。5%。2006年1月,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吴孟超是医院院长,平时不但忙于院务,还要经常外出主持学术会议。(励志名言 wwwlz13cn)即便如此,他仍坚持在每个星期二的上午看门诊,若是出差错过了,回来还得补上。

  

  从医近70载,吴孟超始终认为医德比医术重要,“德”是他挑选弟子的首要标准。吴孟超定下规矩:在确保诊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用便宜的药,尽量减少重复检查。据说这样做,每年能给病人节省7000多万元。

  

  4、刘伟:用灵魂演奏生命音符

  

  颁奖词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事迹当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是刘伟的青葱梦想,但10岁那年的一次触电事故,不仅让他失去了双臂,更剥夺了他在绿茵场奔跑的权利。

  

  耽搁了两年学业,妈妈想让刘伟留级,他死活不干。在家教的帮助下,刘伟利用暑假将两年的课程追了回来,开学考试,他拿到班级前三名。重回人生轨道的刘伟,一直对体育念念不忘,足球不行,那就改学游泳。12岁那年,他进入北京残疾人游泳队,两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金一银。

  

  “在2008年的残奥会上拿一枚金牌。”刘伟跟母亲许诺。谁知厄运又来纠缠,过度的体能消耗导致免疫力下降,他患上了过敏性紫癜。医生警告说,必须停止训练,否则危及生命。无奈之下,刘伟与游泳说再见,走进了后来带给他成功的音乐世界。

  

  练琴的艰辛超乎了常人的想象。由于大脚趾比琴键宽,按下去会有连音,并且脚趾无法像手指那样张开弹琴,刘伟硬是琢磨出一套“双脚弹钢琴”的方法。每天七八个小时,练得腰酸背疼,双脚抽筋,脚趾磨出了血泡。三年后,刘伟的钢琴水平达到了专业七级。

  

  “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刘伟演奏了一首《梦中的婚礼》,全场静寂,只闻优美的旋律。曲终,全场掌声雷动,他是当之无愧的生命强者。去年,刘伟又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

  

  5、杨善洲:不负群众的草鞋书记

  

  颁奖词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事迹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生前曾任保山地委书记。在任期间,面对家属“农转非”的多次机会,杨善洲要么直接推脱,要么将申请表藏进抽屉,直到去世后才被发现。“大家都去吃居民粮了,谁来种庄稼?我们全家都乐意和8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到了退休的年纪,组织上想安排杨善洲去昆明安享晚年,他又一次婉言谢绝。

  

  长期乱砍滥伐,大亮山生态受到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我要为百姓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冲着这句承诺,杨善洲在卸任后一头扎进了荒草丛生的大亮山,住竹篾搭的屋子、睡树桩搭的床,他希望给乡亲们再造山清水秀。

  

  自那以后,杨善洲与林场职工同吃同住,每天从早忙到晚,雨季植树造林,旱季巡山防火。创业初期资金短缺,老书记把平时种下的几十盆盆景全部移栽到大亮山上,他甚至跑到大街上去捡别人丢弃的果核,积少成多,用马驮上山。

  

  担任林场负责人的20多年间,杨善洲不要分文报酬,只肯接受每月70元的伙食补助。他为林场争取了近千万资金,却从未私自动过一分钱。走了不知多少路,吃了不知多少苦,杨善洲带领工人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超过87%,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

  

  6、阿里木:烤羊肉串的爱心巴郎

  

  颁奖词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事迹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辈子,阿里木都不会忘记刘老二,这位素昧平生的酒吧老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借了100元给他。一次微不足道的义举,让阿里木在异乡站稳了脚跟,也成就了后来那位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2001年,新疆青年阿里木只身来到贵州毕节,摆起地摊卖烤羊肉串。热情风趣的吆喝,使他的生意渐渐红火起来。收入增加了,但他的日子依旧过得寒酸:租每月100元的房子,每天花10元钱填饱肚子。

  

  如此吝啬为那般?阿里木自有打算。刚到贵州时,他参与扑灭了一次山火,当地政府奖励他300元。他随后就找到毕节的妇联组织,连同自己身上的200元,全部捐给了一个因贫困而濒临辍学的学生。阿里木与“草根慈善”结缘后,烤羊肉串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得知大方县一所小学的学生没有书包,阿里木买了181个新书包,翻山越岭两个多小时,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另一所学校的41名学生交不起学杂费,他随即冒雨送去了5000元……

  

  这么多年,究竟帮助了多少学生,阿里木已经记不清了。可以这么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处处都有阿里木资助过的对象。这位“草根慈善家”还拿出积蓄,在贵州大学与毕节学院设立了助学金。据说每串羊肉串可以赚3毛钱,阿里木迄今捐出了15万元,相当于烤了50多万串羊肉串。

  

  捐资助学并非阿里木事迹的全部。汶川地震与贵州雪灾,他都踊跃捐款。玉树地震发生后第三天,阿里木携带装有行军床、被褥以及锅碗瓢盆的两大包行李,从贵阳赶往西宁,购置了8000多元的牛肉与蔬菜送到灾区。

  

  7、张平宜: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

  

  颁奖词蜀道难,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跨越海峡,跨越偏见,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事迹初见张平宜,打扮时髦,举止优雅,没有任何理由将她与四川麻风村的“疯婆娘”划上等号。唯有事实,才能颠覆印象。在凉山州越西县的大营盘村,当地人都认识这位台湾来的“张阿姨”,她每年都会来:把辍学的孩子“抢”回学校、为征地与政府官员吵架……衣食无忧的张平宜,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

  

  “我是一个金牛座的女人,热情固执,会为正义两肋插刀,为理想勇往直前。”张平宜曾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记者,1999年进驻大凉山采访麻风村现状,目睹被遗弃的病人与无知的眼神,她决定亲手改变这个群体后代的命运。

  

  在麻风村小学教了12年书的民办老师王文福打算转行了,因为日子过不下去了。张平宜出面挽留,“你千万别走,我来想办法。”为了筹款,她写文章、做演讲,甚至在圣诞夜的街头卖蜡烛。2002年,破落的麻风村小学盖起了6间砖木结构的教室与2间学生生活用房,这是张平宜用30万元善款换来的。

  

  腼腆的孩子露出了笑容,她继而又萌生了更大胆的想法。2003年,张平宜辞去了报社的工作,在海峡对岸创办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致力于打造大营盘村的希望工程。十余载的奔波与操劳,张平宜在大凉山当地建立了国内麻风村第一所正规学校,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大营盘也于2005年成为正式的行政村。

  

  麻风村走出的初中毕业生越来越多,为了解决他们的出路,张平宜委托弟弟在青岛的工厂建立了职业培训中心。在那里,孩子们白天学技术,晚上学文化。张平宜最看重英语与电脑,以及完善的人格教育。

  

  “在学校坡地高处兴建一座书香亭,亭子四周要种蔷薇,花季时蔷薇灿烂绽放”。这是张平宜的浪漫情怀,她想象自己坐在那里听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与友人诉说大营盘的前尘往事。

  

  8、孟佩杰: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

  

  颁奖词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事迹命运对孟佩杰很残忍,她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

  

  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身亡,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去世。在新的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刘芳英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绝望中,刘芳英企图自杀,但她放在枕头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发现。“妈,你别死,妈妈不死就是我的天,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劲,有妈就有家。”

  

  从此,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刘芳英微薄的病退工资。当别人家的孩子享受宠爱时,八岁的孟佩杰已独自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个头没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无数次却从没喊过疼。

  

  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孟佩杰总是来去匆匆。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替养母穿衣、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中午回家,给养母生火做饭、敷药按摩、换洗床单……有时来不及吃饭,拿个冷馍就赶去学校了。(励志** wwwlz13cn)晚上又是一堆家务活,等服侍养母睡觉后,她才坐下来做功课,那时已经九点了。

  

  “女儿身上最大的特点是有孝心、爱心和耐心。”刘芳英说,如果有来生,她要好好补偿女儿。为配合医院的治疗,孟佩杰每天要帮养母做200个仰卧起坐、拉腿240次、捏腿30分钟。碰上刘芳英排便困难,孟佩杰就用手指一点点抠出来。

  

  2009年,孟佩杰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权衡之下,她决定带着养母去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大一那年暑假,孟佩杰顶着炎炎烈日上街发广告传单,拿到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养母最爱吃的红烧肉。

  

  “我只不过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不少好心人提出过帮助,都被孟佩杰婉拒了,她坚持自己照顾养母。孟佩杰的毕业愿望是当一名小学老师,安安稳稳,与养母简单快乐地生活。

  

  9、吴菊萍: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

  

  颁奖词危险裹胁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

  

  事迹物质生活富足的时代,信仰迷茫、价值紊乱的新闻接踵而来,吴菊萍用柔弱的臂膀,托起了生命奇迹,唤醒了普罗大众对传统美德的自觉。

  

  2011年7月2日下午,杭州滨江白金海岸小区。两岁的妞妞趁奶奶不注意,爬上了窗台,接着被窗沿挂住,随时都有坠落的可能。这可是在10楼,楼下的邻居都惊呆了。坚持了一分钟左右,妞妞还是掉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刚好路过这里的吴菊萍踢掉高跟鞋,张开双臂,冲过去接住了妞妞。

  

  被紧急送往医院后,吴菊萍被诊断为左手臂多处粉碎性骨折,尺桡骨断成三截,预计半年才能康复。逃过一劫的妞妞在10天后苏醒过来,开口叫了“爸爸、妈妈”。

  

  “这是本能,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躺在病床上,吴菊萍一脸平静。事件发生时,她的孩子只有七个月大,尚在哺乳期。

  

  荣誉铺天盖地,吴菊萍保持了清醒的认识,“我只是普通人,问心无愧就好。”公司奖励了20万元,她留作自用,为此背负了不少压力。“我需要好好生活,好好工作,才有能力去帮助身边的人。”赡养父母、培养孩子、还房贷……任何普通人,都无法对这些现实问题视而不见。

  

  “我会把重心调整回工作、家庭中来,减少媒体活动。”吴菊萍年后将重返工作岗位,她最大的心愿是看着妞妞与自家孩子健康长大。

  

  10、刘金国: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

  

  颁奖词贼有未曾经我缚,事无不可对人言。是盾,就矗立在危险前沿,寸步不退。是剑,就向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

  

  事迹回忆起“7·16”大连新港火灾事故,许多人心有余悸。

  

  2010年7月16日傍晚,大连新港的输油管线在油轮卸油作业时发生闪爆,造成管线内原油泄漏发生火灾,火势顺排污渠蔓延。火情就是命令。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刘金国第一时间率领专家组赶赴现场,指导救灾。面对长达数千米的火线、数十个储量巨大的油罐随时爆炸的危险,刘金国在前沿连续指挥了七个小时,直至将大火扑灭。

  

  每逢重大突发事件,刘金国都亲临一线指挥。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救援中,他担任公安部前线总指挥,紧急调集、指挥全国2万多名公安专业救援力量,从废墟中搜救出被埋压人员8335人。

  

  铁血将帅的另一张面孔,是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1995年,刘金国调到河北省公安厅,搬家时他的全部家当只有半卡车旧家具,和一台黑白电视机。单位分给他一套房子,需要交4。6万元的集资款,但刘金国硬是拿不出这笔钱,最后只能找银行贷款。担任领导职务的几十年,刘金国亲手审批过近20万个“农转非”指标,可他自己的38个亲属无一跳出“农门”。

  刘伟:用灵魂演奏生命音符

  颁奖词: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推选委员陆小华说:

  脚下风景无限,心中音乐如梦。刘伟,用事实告诉人们,努力就有可能。今天的中国,还有什么励志故事能赶上刘伟的钢琴声。

  当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是刘伟的青葱梦想,但10岁那年的一次触电事故,不仅让他失去了双臂,更剥夺了他在绿茵场奔跑的权利。

  耽搁了两年学业,妈妈想让刘伟留级,他死活不干。在家教的帮助下,刘伟利用暑假将两年的课程追了回来,开学考试,他拿到班级前三名。重回人生轨道的刘伟,一直对体育念念不忘,足球不行,那就改学游泳。12岁那年,他进入北京残疾人游泳队,两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金一银。

  “在2008年的残奥会上拿一枚金牌。”刘伟跟母亲许诺。谁知厄运又来纠缠,过度的体能消耗导致免疫力下降,他患上了过敏性紫癜。医生警告说,必须停止训练,否则危及生命。无奈之下,刘伟与游泳说再见,走进了后来带给他成功的音乐世界。

  练琴的艰辛超乎了常人的想象。由于大脚趾比琴键宽,按下去会有连音,并且脚趾无法像手指那样张开弹琴,刘伟硬是琢磨出一套“双脚弹钢琴”的方法。每天七八个小时,练得腰酸背疼,双脚抽筋,脚趾磨出了血泡。三年后,刘伟的钢琴水平达到了专业七级。

  “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刘伟演奏了一首《梦中的婚礼》,全场静寂,只闻优美的旋律。曲终,全场掌声雷动,他是当之无愧的生命强者。去年,刘伟又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刘伟,“断臂钢琴师”、音乐人、第一季《中国达人秀China’s Got Talent》总冠军。

  刘伟点滴记录(10张)一句人生感悟“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被广为传颂,坚韧不拔、积极乐观的精神感动了全世界,外媒争相报道,成为世人心中新一代的“精神偶像”。10岁时因触电意外失去双臂,12岁学习游泳, 14岁获得全国游泳亚军,16岁学习打字, 19岁自学钢琴,仅用一年即可弹奏出相当于手弹钢琴7级水平的钢琴曲《梦中的婚礼》。2008年,与刘德华共同为奥运加油,合作歌曲《天意》。2010年,摘得东方卫视第一季《中国达人秀China’s Got Talent》总冠军。2011年,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中国名曲《梁祝》,受邀前往英国伦敦与前首相夫人切丽布莱尔会面。首部励志电视剧《我的灿烂人生》于东方卫视播出。由其自身经历为蓝本改编的**《最长的拥抱》已经杀青,预计于2012年4月上映。首本自传《活着已值得庆祝》同年发行。

 刘伟故事的观后感

 第一次听到刘伟的励志故事,还是在电视上看达人秀的时候。当刘伟在达人秀的舞台上用双脚弹奏钢琴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这个无臂青年能够励志成为今天的成就,他的故事一定会很辛苦,也很励志。

 其实,刘伟并不是天生的没有双臂,他是在十岁的时候,跟小朋友们玩游戏,不小心触到了高压电,从而永远的失去了双臂。这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啊,可是小小的刘伟并没有因此对生活放弃了希望,他开始用脚洗脸、刷牙等等,虽然开始的时候并不是那么灵活,但是后来随着刘伟的不断练习,他已经会很好的运用他的双脚了,后来,当他上学后,由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他开始学习游泳,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后来,他迷上了音乐,跟老师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开始自学,在学音乐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用脚弹钢琴已经过了七级。这是一个神话,我们都知道,即使是我们正常人用手学习钢琴,这也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刘伟用脚又是怎么做到的呢我想这跟他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分不开的,当他知道自己没有了双臂的时候,他没有否定自己的梦想,相反,他积极的利用自己的身体去拼搏,这样的励志成功的故事正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所需要的,这是一个真实的励志故事,当我们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我相信只要想起刘伟,我们的内心就会重新获取力量,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困境,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我们就一定会找到解决的办法,从而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刘伟这样励志成功的故事会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带来希望和光明。

 刘伟故事的观后感

 刘伟,男,1987年10月7日生,出生于中国北京,钢琴师、音乐人。第一季《中国达人秀》总冠军,2012年2月3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并获得“隐形翅膀”的称号。

 开口说自己的故事之前,我想先把两个词撂在这儿:命运和幸运。

 1998年2月12日,那年的我刚10岁,作为大院里的孩子王,带领着一群发小捉迷藏。我和一个小伙伴很快发现了一个绝佳的藏身之所——院子角落里的配电室。我们老老实实地猫在那里,直到听见了胜利的号角声:“刘伟你们快出来吧,我认输了!”于是,我俩迫不及待地向外爬,他躲在靠外边的位置,先于我爬上了红砖墙,把脚下的一块砖踩得松动了,当我再扒着那块砖往上爬的时候,它毫无预兆也是毫不意外地整块脱落下来,我立刻失去了支撑,整个人向后仰了过去,双臂搭在了中间变压器的裸线上,“砰”的一声,变压器爆炸了,我的记忆也就开始变得一片空白……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就一无所知了。

 恢复一点儿意识后,我挣扎着睁开眼睛,看到妈妈满是泪痕的脸突然对着我笑了。我想伸出手去,帮妈妈擦擦泪,但是在裹着纱布的躯体上,却怎么都找不着自己的手臂了。依稀记得上手术台之前,我的两只手都焦了,还有一股煳味,我以为,它们烧坏了,要拿去治疗吧,像变形金刚一样,修好的零件还是会拿回来安上的。

 慢慢地,我就知道,我的手臂再也不属于我了……

 知道是一回事,但接受是另一回事。有时候妈妈出去忙了,就剩下我自己。只要醒了,我就对着天花板上的白炽灯默默流泪,不知不觉地哭到实在累了就睡过去。记得有一次妈妈从外边回来,我当时睡得不沉,我意识到,她动作很轻地在帮我抹去眼角的余泪。我试图努力睁开眼睛,看见妈妈已经是满脸的泪水,却还要百般克制不让自己哭出声来……那一刻我发誓,要做一个男子汉,不要哭了,也不要让爱自己的人再哭了。

 所以哪怕是为了妈妈,我也要赢。当我躺在床上的时候,刚好能触到床的底板,为了防止肌肉萎缩,我就经常用力去踩它。度过了生命危险期的第二天,我就想下地试试。

 我挣扎着想自己站起来,却一下瘫坐在了地上。妈妈扔下轮椅,赶紧把我扶起来,像以前闯祸以后被老妈发现了一样,我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当时正值三月,本是春寒料峭的季节,我那天出去却感觉一点儿都不冷,阳光就像老朋友似的,好久没见觉得特别亲切,暖洋洋的,像这之前所有的霉气都被晒干了一样。

 “我又活了。”多年后,妈妈想起这句话,还会感动地落泪。她说,你知道我那一刻的心情吗那一刻我感觉我跟你一起又活了,你就是我的命根子啊!看来无论命运这家伙跟你开了多过分的玩笑,你都不能翻脸,因为翻脸了就可能再也看不到明天的阳光,再也看不到妈妈的笑容了。

 我本是一个死过一次的人,10岁以后每多活一分钟都是赚的,从那时开始,我的一生不管还能活多久,都将是一场稳赚不赔的交易。

 刘伟故事的观后感

 断臂钢琴师—刘伟的故事!(感动)

 在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节目中,北京23岁小伙刘伟用脚演奏钢琴震惊全场,同时,也震惊了电视机前的每个观众,他的钢琴名曲弹得十分棒,全场观众为他热烈鼓掌,感动了所有人,一句“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用脚弹钢琴的“折翼天使”刘伟淡然说出的话成为前晚《中国达人秀》的金句。

 刘伟,一位23岁的北京男孩,如果镜头只停留在他肩膀以上的部分,你一点都不会察觉他与常人有何不一样,事实上,他除去比我们少了一双臂膀,也的确没有太多不一样。打小看过太多张海迪式的故事,这些被过度包装的事迹变成了一些遥远的符号,固然使你惊叹,却也很难动人,更难亲近,永远只当它是一段被渲染被放大书写的传奇,与己无涉。刘伟不一样,他阳光明朗,没有正因残疾而格外的敏感自尊,更没有正因残疾而悲情孤绝。他落落大方地站在舞台上,灿烂地微笑,说着他“必须要成为最优秀的音乐人”的梦想。然后,他缓缓走到舞台中央的钢琴前面,坐到比正常琴凳略低的位置上,抬起他的双脚,他的脚趾伸展,轻盈地放在黑白的琴键上——就这样,随着双脚的移动,一曲行云流水的《梦中的婚礼》居然就从他的脚底舒缓地流淌出来。所有的人都惊呆了,高晓松诧异至极:“我们练琴的人都知道,就是用手练琴都十分的困难。你是怎样做到的”然后,我听到了整个晚上最令我震撼的句子:“在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没有人规定钢琴只能用手弹。”哪怕这是提前精心设计好的台词,在这样的氛围底下,在这样一个怀抱梦想,拼命追逐梦想的男孩面前,他的粲然自信,他的淡定自若,会让你完全

 忘记他的悲惨经历,你会觉得他的这种精神,并不因其经历的异常而距离遥远,反而很亲近,正因我们都有梦想,区别只在于你找到了吗你是否以前为了你的梦想执着过发奋奋斗过是的,“没有人规定钢琴只能用手弹。”高晓松感慨地说,如果我们原来对自己的生活有各种各样的抱怨,当我们看过刘伟的故事,我们的抱怨都能够停止了。放下我们的抱怨,精彩地活着。

 刘伟故事的观后感

 在中国达人秀的现场,刘伟空着袖管走了上来,坐到钢琴前。那首《梦中的婚礼》响了起来。曲子结束,全场起立鼓掌。当评委高晓松问他这一切是怎样做到的时候,刘伟说了一句:“我觉得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命运给了刘伟一个美妙的开局,却迅速地吹响了终场哨。对刘伟而言,10岁时的记忆,永远是那么残缺不全,1997年,10岁的刘伟因触电意外失去双臂。“怎样触电的其实我自己是记不起来了,我的这部分记忆已经丢失。”刘伟说,根据别人的说法,刘伟家附近有一个简陋的配电室,墙是用土砌的,很矮,一翻就能进去,里面的电线裸露在外。3个孩子玩捉迷藏,刘伟往墙上爬的时候,触到了高压线。醒来的时候,刘伟已经彻底的失去了双臂。“当时我的脑袋一片空白,傻了。”刘伟描述着自己当时的情绪。

 但是,失去双臂的刘伟没有放下,没有绝望,刘伟开始重新做回自己。

 在医院做康复的那段时刻,刘伟遇到了生命中的一位贵人,带给了刘伟截肢后第一次改变。那是一位同样失去双手的病人,他叫刘京生,北京市残联副主席。他能自己吃饭、刷牙、写字,而且事业上也十分成功,他教了刘伟很多。刘伟很感谢刘京生,正因有着同样的遭遇,刘伟开始向刘京生学习,“如果你一出生就有两个脑袋,别人都觉得很个性,怎样有两个脑袋呢无所适从。但当你遇到一个同样有两个脑袋的人,而且你发现他过得很好,那你肯定会想,他过得好,我也能够。”半年以后,刘伟已经能够自己用脚刷牙、吃饭、写字。

 两年之后,刘伟回到了自己原来的班里,到了期末考试,刘伟仍然拿到了全班前三名的好成绩。“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发奋学习了。任何事情我只要想学,都能学得很快,做得比别人好。”没有双臂的刘伟开始应对别人的议论。他的同学对他很好,看到谁对他指指点点,“他们立马会过去把别人胖揍一顿。”刘伟说。

 刘伟的第二次改变出此刻2002年,那一年,世界杯正在火热进行中,刘伟也第一次看到了世界杯直播。从小刘伟就憧憬着能够成为职业球员,他出生的1987年,那之后的几年正是中国足球职业化的肇始。这个理想的开局同样异常完美,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10岁的他已经是绿茵俱乐部二线队的队长,司职中场。他欣赏的球队是巴西,但偶像是哥伦比亚的“金毛狮王”巴尔德拉马,“正因他够狂野。”看到世界杯后,虽然自己的足球梦已经破灭,但是刘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12岁时,刘伟开始学习游泳,并且进入了北京残疾人游泳队,两年之后,他就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了两金一银。2002年的事情了,北京已经获得了举办奥运会的资格。刘伟对母亲许下承诺:在2008年的残奥会上拿一枚金牌回来。

 然而,命运仍然是那么的无情,在为奥运会发奋做准备时,高强度的体能消耗导致了免疫力的下降,患上了过敏性紫癜。医生告诉过他母亲,高压电对于刘伟身体细胞有过严重的伤害,不排除以后患上红斑狼疮或白血病的可能,他务必放下训练,否则将危及生命。“只能放下,不能为了比赛,命都不好了吧

 19岁时,高考临近,刘伟的成绩并不差,但是他的内心却有了疑虑,“内心有激烈的冲突,到底要不好上大学”在放下了足球、游泳之后,他把期望置放在他的另一项爱好上――音乐。家人反对他走音乐这条路,但没有成功。刘伟最终没有参加高考,获得了家人借钱买来的钢琴。“人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能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因此我最终选取了音乐。”刘伟说。

 确定了自己的音乐路后,一个问题是,去哪里学习音乐呢刘伟找到了一家私立音乐学院,然而学校的校长却说,刘伟进我们学校学音乐只能是影响校容。”刘伟对此回应说谢谢你这么歧视我,我会让你看看我是怎样做的。

 刘伟开始用脚来学习练琴,能够想象这需要付出多大的发奋,要知道很多正常人用手练了很多年都不必须会有起色。为了能够有收获,刘伟每一天练琴时刻超过7小时。“我是三点一线的生活:练琴、学音乐、回家。我家在五道口,练琴的地方在沙河,学音乐的地方在四中,那时真是精神和体力的双重考验。”在脚趾头一次次被磨破之后,刘伟逐渐摸索出了如何用脚来和琴键相处的办法。如同在足球、游泳上的表现,他对音乐的悟性同样惊人。“没有手,用脚一样能弹钢琴。”刘伟说。

 2008年,只学了一年钢琴的刘伟在北京电视台的《唱响奥运》节目中,当着刘德华的面,弹了一曲《梦中的婚礼》。之后,他弹着钢琴,与刘德华合唱了一首《天意》。双方拥抱之后,刘德华和他约定合作一首歌曲,于是,刘德华新专辑里多了一首叫做《美丽的回忆》的歌,其中有这样的歌词:“我站在那里送给你/送你我最美丽的回忆/送你我的发奋/你的鼓励永远都清晰/我站在那里拥抱你/抱你我最真实的身体/抱你我的约定/你的美丽永远都很清晰”这个歌词就是刘伟填的。

 在对自身不放下的同时,刘伟还用心的融入群体社会,他用心的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为自己加油。除了北京唱响奥运节目外,2009年12月3日,刘伟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全国双上肢障碍者书画及才能展示活动;2011年5月,参加了湖南卫视《快乐男声》济南唱区预选赛;2011年7月,参加了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2011年9月,参加《开学第一课》录制。

 当然,刘伟也遇到过挫折,参加了《快乐男声》济南中赛区预选赛,“我的歌还没唱几句就被打断,当我们把钢琴抬进来表演时,不到一半,评委就很不耐烦地打断了演奏,然后一句话也不说。我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眼前的天空会出现5个字:多大点事啊。”让刘伟感到惊讶的是,参加中国达人秀后,他的人气开始暴涨,从上海回到北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在QQ和人人网上的好友申请成千上万,好友被迅速加到极限。只要电脑开着,各种信息都在不停地闪烁。他不敢轻易回复,看看就行了。

 这一切,都正因8月的那场比赛,在中国达人秀的现场,刘伟空着袖管走了上来,坐到钢琴前。那首《梦中的婚礼》响了起来。曲子结束,全场起立鼓掌。当评委高晓松问他这一切是怎样做到的时候,刘伟说了一句:“我觉得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当刘伟被命运再一次放到一个耀目的舞台上,刘伟有些像自己写的歌词那样:永远都清晰。“我一向为自己的梦想发奋,此刻演奏方面算是一般般吧,创作上正在学习,制作也学了一点儿。人不能把自己说得太好,光环越大,里面的空心越大。我要的只是做好自己,这就OK了。”

 比赛后,刘伟的生活开始变得拥挤。应对进屋的记者,母亲王香英开始展露愁容,她期望儿子能够做他喜爱的事情,同时期望他的生活是简单而平静的。“这段时刻,情绪很矛盾。”王香英在家看不到东方卫视,儿子在中国达人秀上的表现,她是在网络上看的。“看的时候不是很激动,经历的事情太多了。”

 刘伟故事的观后感

 刘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诠释了生命的真谛。看完视频,你收获了什么呢下面是名言网我精心为你整理刘伟的故事观后感,希望你喜欢。

 横遭不幸地命运一次又一次的降落在这个二十三岁的男孩身上。在一次意外中,他失去了两条胳膊。那是十年前,就是他十三岁时。没有了胳膊,就像鱼儿没有水一样,他哭了三个月。三个月之后,他又重新找回自信。学习了游泳。在学了不长时间后,他的学习有很大的进步。他经过不断努力,最终可以参加比赛了,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然而,医生说:他得了过敏性的一种疾病,不能再继续游泳了。刘伟听了,非常沮丧。

 后来,他又喜欢上了钢琴,自己的脚因为够不到琴键,只能迅速移动脚,经过刘伟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不断学习,他成功了!

 有人说:假如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一定会给你打开另一扇窗。

 刘伟还写了一本书。这本书里经常出现“活着”这两个字,因为活着才会幸福,你的生命才会精彩,你才会活的有价值。

他影响了我 

              “刘伟”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他影响了我,让我不再自卑! 

一次我数学考砸了,考了全班倒数第三名,那天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害怕,想着一到家妈妈拿出妈妈之必杀术—披衣架,加上“这个月扣50元零花钱”我心里忐忑不安又自卑,以前走3分钟的路,现在好像走也走不到家似的…… 

 到了家我悄悄进了门,放下书包,到妈妈面前支支吾吾地说:“妈—妈妈我数学考试考了全班倒数第三名”。我的小眼儿滚出了一颗颗的珍珠似的眼泪哇哇大哭了起来,妈妈和蔼可亲的对我讲了个故事:“刘伟—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 

 上小学时,他非常钟爱篮球,放学时总爱一个人在学校操场,尽情享受着篮球带给他的乐趣,他幼年时脑海里蕴藏着一个大梦想:那就是像篮球明星一样,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 

 他10岁那年,老天对他开了个不经意的玩笑,他触摸了高压电线他昏过去了,幸好老天为刘伟捡回了一条生命,但他醒来后,幼小的刘伟得知了自己的大梦想破灭了,因为他失去了双臂,他在医院康复的日子他整天以泪洗面,母亲请了一位同样残疾的残联主席“刘京”去开导刘伟,刘京同样搬进了刘伟那间病房,刘京没有主动跟他谈谈话而是每天正常的生活,刷牙、洗脸…… 刘伟看到了别人虽然残疾但也可以正常的生活,刘伟学会了用脚写字,12岁那年,他重新掂量着自己的梦想,果然进了北京市残疾人游泳队,他凭着他的爱好,仅仅两年杀出了属于他的一片蓝天,他在2008年的奥运会夺得了游泳冠军,但是他因为过度消耗,患了病,他不得不挥泪告别那个让人充满希望的赛场。 

 他退出了训练场他没有自卑,依然对自己有希望。他的父母亲用多年存下来的积蓄为他买了一架钢琴,他克服了很多困难最后在2010年10月10日,终于登上了《中国达人秀》决赛的舞台。凭着他精彩表演获得了《中国达人秀》冠军,达人中的达人!他用才华和梦想诠释生命真生的达人! 

  我听了妈妈给我讲的这个故事,我不再自卑,只要有志气,不怕困难你一定会找到自己的理想

刘伟是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带着母亲上大学的女生是孟佩杰,也是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

1、刘伟

刘伟,1987年10月7日出生于北京市,中国内地男歌手、演员、钢琴师。

刘伟10岁时因触电意外失去双臂,12岁时开始学习游泳,并加入了北京市残疾人游泳队。刘伟14岁时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了两金一银的成绩。刘伟16岁时学习用脚打字。

2005年,获得“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百米蛙泳项目的冠军 。2006年,蝉联“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百米蛙泳项目的冠军。

同年,他加入了北京市残疾人艺术团 ;同年,开始学习用双脚弹钢琴,仅用一年即可弹奏出相当于手弹钢琴专业7级水平的钢琴曲《梦中的婚礼》 。

2012年2月3日,出席“感动中国2011年度颁奖盛典”,并获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及“隐形翅膀”的称号。

2、孟佩杰

孟佩杰 ,1991年11月出生于山西省交口县,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现任山西省临汾市隰县文物旅游局干部。

孟佩杰生长于农村,5岁时生父因车祸去世。生母因生活所迫,将她送给隰县老干部局职工刘芳英收养。1998年,养母刘芳英患上了椎管狭窄症瘫痪在床。

养父无法忍受困境悄然离家出走。从那时起,年仅8岁的孟佩杰便开始承担起照顾瘫痪养母的重担,用孝心和毅力支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2007年,孟佩杰初中毕业,养母的病情却开始恶化,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为就近照顾养母,孟佩杰主动选择在临汾学院隰县基础部学习。

2009年,按照学校的安排,在隰县基础部上完两年后孟佩杰要去临汾上学。她毅然决定:带上养母去上学!

她在离学校最近的地方租了房屋,并向学校申请了走读,利用一切课余时间,克服了同龄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不离不弃地悉心照料养母。

孟佩杰十几年来,4000多个日日夜夜,知孝感恩、无怨无悔照顾养母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她曾获得“2011感动中国人物”、“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扩展资料:

2011年感动中国其他人物:

1、张平宜

张平宜曾经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资深记者。2000年,为了采访大陆麻风康复村的现状,她来到了四川省西部一个叫大营盘的小村庄。

2002年,她履行自己的承诺,为村庄小学兴建了“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致力于大营盘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

11年来,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张平宜将一个供麻风村子女上学的教学点一点点地建成为完善正规的学校,2005年至今已培养百余名毕业生。

2、吴菊萍

2011年7月2日下午,杭州滨江白金海岸小区。两岁的妞妞趁奶奶不注意,爬上阳台外的晾衣杆,突然从10楼坠落,楼下过往的人们望见便厉声尖叫起来,这一叫把吴菊萍给唤了过来,只见她踢掉高跟鞋,张开双臂,冲过去接住了妞妞。

被紧急送往医院后,吴菊萍被诊断为左手臂多处粉碎性骨折,尺桡骨断成三截,预计半年才能康复。逃过一劫的妞妞在10天后苏醒过来,开口叫了“爸爸、妈妈”。

“这是本能,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躺在病床上,吴菊萍一脸平静。事件发生时,她的孩子只有七个月大,尚在哺乳期。

荣誉铺天盖地,吴菊萍保持了清醒的认识,“我只是普通人,问心无愧就好。”公司奖励了20万元,她留作自用,为此背负了不少压力。

“我需要好好生活,好好工作,才有能力去帮助身边的人。”赡养父母、培养孩子、还有房贷……任何普通人,都无法对这些现实问题视而不见。

“我会把重心调整回工作、家庭中来,减少媒体活动。”吴菊萍年后将重返工作岗位,她最大的心愿是看着妞妞与自家孩子健康长大。

3、刘金国

2010年7月16日傍晚,大连新港的输油管线在油轮卸油作业时因原油泄漏发生火灾,火势顺排污渠蔓延。火情就是命令。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刘金国第一时间率领专家组赶赴现场,指导救灾。

面对长达数千米的火线、数十个储量巨大的油罐随时爆炸的危险,刘金国在前沿连续指挥了七个小时,直至将大火扑灭。

每逢重大突发事件,刘金国都亲临一线指挥。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救援中,他担任公安部前线总指挥,紧急调集、指挥全国2万多名公安专业救援力量,从废墟中搜救出被埋压人员8335人。

铁血将帅的另一张面孔,是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1995年,刘金国调到河北省公安厅,搬家时他的全部家当只有半卡车旧家具,和一台黑白电视机。

单位分给他一套房子,需要交46万元的集资款,但刘金国硬是拿不出这笔钱,最后只能找银行贷款。

担任领导职务的几十年,刘金国亲手审批过近20万个“农转非”指标,可他自己的38个亲属无一跳出“农门”。

——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

22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分钟打出了231个字母,成为世界上用脚打字最快的人;23岁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刘伟

刘伟是在10岁的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双臂,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凭着超凡的毅力每天坚持7个小时的练习,一年内就达到了钢琴7级的水平。刘伟还在2006年加入了北京市残疾人艺术团,并开始自己编曲。 当袖管两空的刘伟走上舞台时,所有人都知道他要表演什么,但没人能想象他究竟要怎样用双脚弹奏钢琴。

  颁奖词: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推选委员陆小华说:

  脚下风景无限,心中音乐如梦。刘伟,用事实告诉人们,努力就有可能。今天的中国,还有什么励志故事能赶上刘伟的钢琴声。

  耽搁了两年学业,妈妈想让刘伟留级,他死活不干。在家教的帮助下,刘伟利用暑假将两年的课程追了回来,开学考试,他拿到班级前三名。重回人生轨道的刘伟,一直对体育念念不忘,足球不行,那就改学游泳。12岁那年,他进入北京残疾人游泳队,两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金一银。

  “在2008年的残奥会上拿一枚金牌。”刘伟跟母亲许诺。谁知厄运又来纠缠,过度的体能消耗导致免疫力下降,他患上了过敏性紫癜。医生警告说,必须停止训练,否则危及生命。无奈之下,刘伟与游泳说再见,走进了后来带给他成功的音乐世界。

  练琴的艰辛超乎了常人的想象。由于大脚趾比琴键宽,按下去会有连音,并且脚趾无法像手指那样张开弹琴,刘伟硬是琢磨出一套“双脚弹钢琴”的方法。每天七八个小时,练得腰酸背疼,双脚抽筋,脚趾磨出了血泡。三年后,刘伟的钢琴水平达到了专业七级。

  “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刘伟演奏了一首《梦中的婚礼》,全场静寂,只闻优美的旋律。曲终,全场掌声雷动,他是当之无愧的生命强者。去年,刘伟又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琴凳上之后,优美的旋律从他脚下流出,十个脚趾在琴键上灵活地跳跃着,全场陷入了一片安静。在刘伟表演结束之后,所有观众和三位评委都起身鼓掌。

他说:“我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养活自己,虽然我体会不到拥抱别人的幸福感,但我能够在琴声中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有人说,一生谈三场恋爱就好,一次懵懂,我们成长;一次刻骨,我们铭记;一次一生,我们一起。一辈子不长,谈三次恋爱就够了。

                              (1)

      我和莎莎是高中的同学,高中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有不同意义,十几岁的年纪懵懂、任性还有些小叛逆,然而那时候我们也有紧张、拼搏、努力、斗志,毕竟那时虽然年少轻狂,但也有高考那座大山在前面尼。

     莎莎是重庆人,父母离婚后,跟随母亲来到福建,经过中考后重新组合,我和莎莎成了同班同学。 莎莎有很重的娃娃音还有可爱的娃娃脸,还有重庆特有的晳白皮肤,性格像个小孩子活跃、天真、可爱,不知道为什么,老师把我们安排在前后桌,然后我们就很自然而然的熟络了。

     我和莎莎讨论的从来不是学习,我们讨论帅哥、讨论小说、讨论溜冰、讨论游戏、讨论购物、讨论旅游……仿佛所有的兴趣爱好都一样。

                              (2)

      那时候莎莎喜欢班上一个男生陈超。陈超在莎莎位置旁边的旁边,可能看过去的角度正好阳光洒在陈超脸上显得好看吧! 莎莎有这重庆女生的火辣直接,她在班上扬言一定要追到陈超, 而陈超好像很享受被追的感觉,或者他觉得莎莎说追她只是玩笑,所以陈超和莎莎做起了好朋友,和莎莎暧昧着。

      莎莎每次都装出一副要了她命的感觉说“你说陈超怎么还不答应我啊~是不是我不够好啊?” 还没熬过一学期,陈超谈起了恋爱,但是女主角不是莎莎,是陈超的初中同学小菜,小菜也在这所高中,以成绩优越选入实验班,和我们仅仅只隔了一堵墙的距离。莎莎失恋了,天天哀哀怨怨的和我说着她心情有多不好,我听得耳朵起茧,就差没有打莎莎了。

       莎莎偷偷去实验班看过小菜,比她高、比她瘦、比她漂亮,尽管如此莎莎还是不服气,但是莎莎收敛了,毕竟人家在谈恋爱,她什么也搀和不了。莎莎没有放弃,只是没有再继续纠缠,和陈超真的做起了朋友。

                             (3)

     莎莎的高中三年除了读书,就是在好好的喜欢着陈超。 她知道陈超喜欢早上一瓶早餐奶一个馒头,她知道陈超在食堂点的永远是香菇炒肉和茄子肉末还有西红柿,她知道陈超和女朋友分分合合,她知道陈超喜欢的动漫是火影忍者,她知道陈超喜欢抽烟喝酒,她知道陈超喜欢黑色和白色两个色调……

       其实,作为旁观者,我一直不理解莎莎为什么会喜欢陈超,陈超有些驼背,有些邋遢、还会吸烟喝酒,而且性格有些爱炫耀、爱装逼,所以我对陈超一直没有抱有什么好感,甚至高中三年我都没和陈超说过一句话,毕竟我和他不是同一道路上的人,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很多时候,我甚至觉得陈超配不上莎莎,当然,后来我发现不只有一个人那么觉得。

                             (4)

      莎莎有多喜欢陈超,从一件事上就可以看出了,那时高二的暑假,莎莎跑到我家的时候是晚上十一点多,我有些惊讶,大晚上的一个人跨越了三个镇区来我家也是够拼的, 和莎莎去吃麻辣烫,辣得我眼泪直流,而莎莎眼泪直流并不像是被辣的,而是整个人很压抑难过的样子。

     当天晚上莎莎并没有打算在我家留宿,而是让我陪她去通宵,她说她心情不好。 我那时才注意,莎莎的长发已经一刀剪了,凌乱而又有些可爱的丸子头,我说“怎么那么狠心把长发剪了”莎莎带着哭腔说“因为陈超伤了我的心”我瞬间无言以对。

      其实,莎莎剪了丸子头比较可爱,至少配上她的娃娃脸娃娃音显得更加可爱了,像极了十三四岁的初中生。

     陪她通宵那天,她买了一包烟,抽的时候被烟呛到眼泪直流,然后哭着说“你说陈超为什么那么爱吸烟啊?我想了解他,可是我了解他并没有什么用,我想靠近他,可是我根本靠近不了。” 我没有回答她,任她宣泄着她的情绪,默默给她递纸巾和饮料水,我不知道那个时候陈超怎么伤害了她,是因为陈超的女朋友还是其他?我看着莎莎这样子虽然很心疼,但又无能为力。谁让她说喜欢陈超就真的喜欢上了尼,谁知道她那么在乎陈超啊?

                            (5)

     后来高考的倒计时一刻一刻提醒我们要努力拼搏,在所有书本和试卷里穿梭,我和莎莎文理文科后就不同班了,所以那个时候我们都在各自的世界里埋头复习着。 高中毕业后,遵循高招属地原则,莎莎要回重庆读大学,所以我和莎莎就此分道扬镳,我甚至庆幸再也不用听她唠叨陈超了,我想回到重庆她应该可以忘掉陈超吧,应该不会再为了陈超而哭泣吧。

      其实这中间有很多事我没提起,莎莎的妈妈离婚后来到这里打工,在莎莎高二的时候,莎莎的妈妈找了一个当地的男人复婚,然后生了一个女孩叫依依。但是莎莎在大学还没毕业的时候,那个男人就去世了,具体莎莎提过,好像是疾病还是车祸我记不清了。

      莎莎的妈妈喜欢呆在福建,具体原因我也不大清楚,总之无论莎莎怎么劝说妈妈回重庆,妈妈就是不肯,所以莎莎毕业后又兜兜转转回到了福建。 莎莎一回来就找我聊天,谈谈这四年各自的经历和改变,我们好像都没怎么变,我们还是可以畅所欲言。莎莎在我们镇上找了个小学老师的工作成了班主任,闲下来就找我喝茶聊天。

                             (6)

      就在莎莎回来的那年,陈超主动联系了莎莎,甚至还表白了,莎莎想起高中的一切,毫不犹豫的答应了。然后莎莎很自豪的和我炫耀说“ 我终于相信了那句,是你的就算绕了世界一个圈还是会回到你身边的。 “我不置可否任由莎莎在我面前雀跃开心的样子。

     那个时候,陈超和她表白了,简单的一句“我想和你处朋友!”就掀起了莎莎高中所有记忆还有悸动。陈超是莎莎的初恋,是那份爱而不得的故事主人公。 这份表白虽然隔了七年,但依然能让此时的莎莎毫不犹豫点了头,让莎莎脑袋里飞快幻想着以后结婚生子的场面,那个时候的她笃定陈超会给他一个未来,会陪她走漫长的以后。

     当然陈超告白的时候,真诚得就像明天要和莎莎结婚的样子, 甚至自报家底,把家里的所有情况和莎莎说得清清楚楚,说结婚后的话会怎样怎样。莎莎当时简直幸福得冒泡,时不时打电话和我汇报他们的甜蜜进展。

                               (7)

     然而,七年前陈超伤了她,七年后陈超依然伤了她。 陈超突然闯入莎莎的世界说一句在一起,然后在一个月后,热恋期还没过的时候,毫不犹豫推开她,莎莎去找陈超的时候,陈超冷冰冰的说了一句“我还没想好以后,莎莎你不要这样子,我们又不一定会结婚,我只是说我们处处朋友……”那句话说得好像莎莎死缠烂打一样,说得好像莎莎很卑微的祈求陈超和她在一起一样 。也是那句话,莎莎彻底的放下了,放下了那段让她伤痕累累的初恋,莎莎哭着去动车站买票回来,冷冰的风吹着,她的心也是被那句话伤得冰冷刺骨的绝望了。

    当然作为听故事的我,毫不犹豫给他打上渣男的标签,然后对莎莎说着“世界上还有那么多选择,何必只想他”。我说“莎莎,你那么优秀,陈超一点也配不上你,你怎么那么喜欢他啊“莎莎依然带着哭腔”我也不知道,可是我就是喜欢他啊“

    今天莎莎结婚了,我很庆幸新郎不是他。

                              (8)

       其实我这中间我忘了提一个人,是莎莎的前男友。莎莎回到重庆读大学的时候,一个人在重庆生活,大学的时光很充裕,没课的时候一个人就会显得无聊,所以莎莎经常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和舍友一起出去玩耍。

       她认识了舍友的初中同学刘伟,刘伟眉清目秀的样子一下子就引起了莎莎的注意,当然舍友有意撮合,一来二去就那么给成了。

                             (9)

      刘伟是汽车修配技术师傅,初中学历,莎莎是本科大一学生,教师专业,如果单从学历上看,两个人其实显得挺格格不入的,但是刘伟很宠爱莎莎,光凭这一点就让我觉得莎莎和刘伟很般配。

       和莎莎高中三年,我知道莎莎是一个很懒得做家务的人,而且性格有些迷糊容易丢三落四。莎莎和刘伟在一起没多久就同居了,但只是很单纯的同居关系,刘伟帮莎莎收拾房间,帮莎莎洗衣做饭,帮莎莎准备好出行的东西,提醒莎莎今天要做什么事,生怕莎莎丢三落四给忘了。

       刘伟的工资一个月五六千,全部交给莎莎处理,莎莎去玩耍或是买衣服包包鞋子吃饭全部都是刷刘伟的工资卡,甚至莎莎的同学朋友结婚的份子钱给是刘伟出的,莎莎还报了学车驾考,钱依然是刘伟出的。 扣去出租房的房租费水电费剩下的钱一分不差几乎全部花在莎莎身上,而且刘伟很乐意把钱花在莎莎身上。

       莎莎喜欢溜冰,而刘伟不喜欢,但是刘伟依然会陪莎莎去溜冰场,有时只是坐着看莎莎溜,有时也会试着去学着溜,刘伟企图试着喜欢莎莎喜欢的所有东西。 只要莎莎喜欢的东西刘伟都会试着去喜欢,但是刘伟喜欢的东西,莎莎却可以选择不喜欢。甚至只要莎莎讨厌的,刘伟都一一改了。

       大二那时,莎莎和舍友同学合开了一个兴趣班,教小孩子唱歌跳舞还有语数英,莎莎每次教完后,回到他们的小房间,刘伟都煮好了吃的等莎莎了。那段时间两个人就犹如小夫妻一样,刘伟的工资用来支付他们两人的生活费,而莎莎赚的钱却全部汇给了莎莎的妈妈,这也是刘伟答应的, 刘伟说“你的钱你可以全部交给你妈妈,我来养你,就算结婚后也是可以一样。“

      他们恋爱那会儿,几乎都是幸福的回忆,毕竟刘伟那么宠着她,她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来不干涉她。 刘伟的爱,让莎莎觉得她一直被宠爱在两个人的小世界里,所以大学四年,莎莎从不用QQ微信,甚至也没电话联系过我们。关于她和刘伟恋爱那些事,都是她回来的时候在我耳边唠叨的。

      莎莎在重庆过着被宠爱成女王的日子,她说她根本没时间来理会我们,除了上课去兴趣班,莎莎几乎都是和刘伟腻在一起, 周末一起找个景点旅游,或者一起去逛街买东西,俨然就像两个新婚小夫妻的生活。

                               (10)

       直到莎莎毕业,莎莎的母亲依然还在福建,男朋友在重庆,她无法从中做出更好的选择,她决定回到福建了。

       莎莎的妈妈一个人带着六七岁的依依,莎莎的妹妹,莎莎怎么忍心看着妈妈那么辛苦,怎么忍心选择不回来帮妈妈分担点?在莎莎读大学的时候,依依都是由莎莎的外公外婆带着的,但是外公外婆年纪大了,带不动了,而且外公外婆想回到重庆养老,毕竟一大把年纪了,经不起这样折腾。

       刘伟的爸爸在莎莎大四快毕业的时候去世,那时刘伟很难过,但是他只是宠溺的对莎莎说“这几天你要乖点儿,不要和我闹。” 刘伟爱莎莎,爱到尽管难过也会依然以宠爱莎莎为主,好像一直就是一个没有脾气的暖男。

      莎莎每次想到刘伟为他做的一切,就有种冲动要回重庆和刘伟在一起。 莎莎求过她妈妈,甚至吵的面红耳赤两个人哭了,妈妈就是不打算回重庆。可能妈妈怕想起那段失败的婚姻吧!

       刘伟有一个还读初中的弟弟,家里也同样离不开他,他得在家工作,家里有什么事才能方便照应。 刘伟的妈妈尽管喜欢莎莎,但是也希望儿子留在身边。

                              (11)

       刘伟在帮莎莎买好福建的机票,送莎莎去机场的时候说 “如果你找到合适的人就不要考虑我了,只要你幸福就好。但是只要你需要我的时候,我会一直都在。” 其实,再送莎莎去机场前,他们谈过很多,刘伟感觉莎莎不会回来了,刘伟甚至哭了,刘伟比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可以给莎莎幸福。

       他真的是一个把莎莎宠溺到,所有人都觉得,不会出现第二个比他还爱莎莎的人。

       他依然那么爱着莎莎,除了上班的时候,就电话给莎莎,和莎莎说着重庆的天气和故事。由于时差,有时候福建已经五六点吃晚饭的时间,重庆依然艳阳高照二三点的模样。这如同是几千里的异地恋,莎莎的学校有暑假和一些节假日,刘伟总会和莎莎商量帮她买回重庆的机票,莎莎以太折腾为由拒绝了。

       刘伟后来曾跨越几千公里来找莎莎,那是五一的假期,莎莎把刘伟带到我的面前,眉清目秀的真的比陈超好几万倍的样子。我看到莎莎幸福笑着,刘伟的宠爱一直显露无疑,我不忍接着看他们秀恩爱虐狗,坐了一会儿就还他们二人世界了。

       其实刘伟来过几次了,每次都只是和莎莎一起吃吃饭逛逛街,然后又匆匆赶回去重庆上班,尽管很折腾,刘伟却觉得很幸福。

                             (12)

      莎莎和我说,其实她很迷茫,刘伟是个安逸的人,倘若他们结婚会很累,首先经济问题,如果生孩子以后肯定费用高,以刘伟的生活水平根本没办法给孩子最好的未来,而且刘伟虽然是个技术师傅,但是总是那么耗着,不自己出来创业,真的永远只是技术师傅而已。

      而且隔着几千公里,刘伟因为家里原因来不来福建和她生活,她也是,她得回来照顾她的妈妈和妹妹,她也不能回到重庆去生活。

       刘伟的妈妈几次暗示莎莎回重庆,说是刘伟是家里的长子不可能来福建。而莎莎的妈妈表面上不反对他们在一起,但是也会劝莎莎在福建找个人嫁了。

      福建的人顾家观念比较重,尽管婚姻出现问题也不会轻易想到离婚,而重庆敢爱敢恨,喜欢谈着恋爱,没有婚姻顾家概念,甚至离婚率高。莎莎犹豫了,最后和刘伟闹着分手,分分合合,莎莎沉溺刘伟给的所有宠爱,但是现实和距离又不得不让莎莎觉得未来没有希望。

      当然,陈超是在莎莎和刘伟分手的间隙出现的,陈超本地人,自己在厦门开了间果蔬公司,在厦门有套房子,论经济还是距离亦或是曾经喜欢多年的记忆, 莎莎都觉得和陈超在一起会比较幸福,只可惜陈超只是客串了她的爱情而已,匆匆来匆匆走。

      莎莎每次和我说“你看陈超驼背,还邋遢,比起我男朋友,真的可以甩他好几条街去,可是他怎么可以那样,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其实,我知道无论是喜欢多年的初恋,还是恋爱多年的前任,那都是她的青春,他们没有可比性,她都爱过。

                              (13)

      其实,在现实里,爱情有时候真的很奢侈。无论是学生时代喜欢多年的陈超,还是宠爱她到极致的刘伟,莎莎一个也留不住。

      冬天得气候差异其实很明显,比如莎莎所在的福建艳阳高照,而重庆已经开始下雪了。莎莎挣扎了很久,在那个冬天里,他们分手了。莎莎的家需要她,她不能离开福建,而刘伟的家里也是离不开他,他又怎么能跨越几千公里来她的城市?

    今天莎莎结婚了,我很可惜新郎不是他。

                              (14)

        今天莎莎结婚了,不是那个喜欢了整个学生时代的初恋,不是那个宠溺她,到把她当成全世界的前任,而是一个还认识不到一个月的罗阳。

     罗阳和莎莎是在同学的介绍下认识的,那时莎莎已经对陈超失望了,莎莎也已经和刘伟彻底分手了。当时罗阳坐在莎莎对面,莎莎第一次相亲觉得紧张,局促的见面,只一件事让莎莎认定了他。

      莎莎有些紧张的拿着茶杯,差点手抖掉了,罗阳尽管大莎莎五岁,在听到有人给他介绍的时候,特地匆匆赶回来见的,但是看到莎莎那刻,也有些紧张,罗阳细心看到莎莎紧张,于是为了打破紧张给莎莎讲笑话。笑话不可笑,但是罗阳讲笑话的时候很搞笑,紧张局促断续的拼接着笑话原身,却拼得很像在个演讲稿,逗得莎莎真的不紧张了。

                               (15)

      有人说,一生谈三场恋爱就好,一次懵懂,我们成长;一次刻骨,我们铭记;一次一生,我们一起。一辈子不长,谈三次恋爱就够了。

       莎莎和我说:“这一次终于要把自己嫁了”像是叹了一口气,也像是松了一口气。我问莎莎“为什么会这么快决定是他?你们认识还不到一个月尼”莎莎说着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时间对了,距离对了,然后就这么草草的把自己收拾扔了,可是就在快把自己扔给别人的时候,突然有些难过尼?”

       罗阳是个什么样的人,说实话我并不清楚,但是莎莎赌上一生信了他的那一刻,我不得不承认在那一刻, 莎莎笃定他是最适合的人。没有初恋的懵懂,没有前任的深爱,只是平平淡淡的喜欢,甚至来不及再给自己更多时间去了解,简单的认定他是唯一那个适合用一辈子细水长流去陪伴的人。

       后来,我总想到这么一个问题,有个傻子,遇到了另一个呆子,他们就这样喜欢上了彼此,不假思索的就这么在一起了,到底是会变更呆呢,还是会变更傻呢?想着想着我笑了,也许这就是最简单的幸福吧!

      今夕何夕,空气里都充满了醉人的甜蜜。谨祝我最亲爱的莎莎,从今后,爱河永浴!

2004年的一天,刚刚结束演出的冯巩一回到后台,便接到助理递来的“粉丝来信”,

见此,他喜不胜收,忍不住跟身旁的同事们炫耀一番,

骄傲道:“爷们儿,就是这么有魅力”。

然而,当他兴致勃勃地翻开信件后,却顿时大惊失色,

原来,这压根不是什么“粉丝来信”,而是一道“索命符”!

只见,上面写着一段简单,却依然杀伤力十足的话:

“冯巩,我手上有咱俩的限制级视频,想不想让观众们看一看你的身材?”

2004年,一位名叫张慧的女子公开在媒体前爆料自己曾是知名演员冯巩的“Qing妇”,

并狂抖对方黑料,一时间引得舆论纷纷,不少人对此将信将疑。

彼时,冯巩已然47岁,在演艺圈里享名已久,本人也是政协委员,是个妥妥的正向人物。

俗话说得好: “人的一生不在乎站得有多高,关键在于能否平稳降落”

而 娱乐 圈里的东西,白的黑的往往纠缠不清,出淤泥哪有不染的青莲?

因此,对于那时候的冯巩而言,花钱消灾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可身为一个大男人,无故地忍下这不白之冤,实在是有些咽不下气!

就在这冯巩感到进退两难的时候,他的妻子却用一句话惊醒了他,让其幡然醒悟。

那么,当年的事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妻子到底说了什么呢?

别急,且听馆长为您细细分晓!

01 童年的“累赘”

上个世纪之初,华夏大地风云变幻,英雄豪杰辈出。

借着“洋务运动”的浪潮,冯家的“先祖”冯国璋迅速崛起,从“小卒”爬上了总统的宝座。

都说:“得了势的人特别爱修家谱”,冯国璋也不例外,为了彰显自己的爱国情怀,

冯国璋满怀壮志地写下了 “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 十个字,并以此作为自己家族的辈分。

然而,彼时的他一定没有想到,在三代之后,他的这一“祖荫”险些害得自己绝了后。

1957年,冯国璋的曾孙出生在了天津,

彼时距离属于冯家的时代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世界早已物是人非,

因此拥有冯国璋这样一个 历史 名人作为祖先,并不能为这个孩子带来什么好处,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他人生的一个“累赘”。

正是因为这样,冯家人违背了祖训,给这个孩子起名为冯明光,

后来更是为了彻底避嫌,干脆改成了冯巩,

可尽管这样,源自于血脉的联系,还是让其脱离不开先祖的余晖。

1968年,狂风呼啸,冯家自然首当其冲地受到了波及。

由于冯巩的父亲49年入了“国军”,因此在这场风暴中成了严打的对象,发配原籍劳动。

于是,在那段时间里,冯家上下七口人,全靠冯巩母亲刘益素一人的工资艰难维系。

眼看着家里光景惨淡,冯巩作为家里稍大点的孩子,自然会想着帮衬母亲。

为了补贴家用,冯巩除了每天上下学时顺道挖点野菜之外,

每到了赶集的时候,他还会带着弟弟妹妹们一起去捡一些别人挑剩的,扔在泔水里的菜叶。

“或许在现在的人们看来,捡吃得很不卫生,

但对于那时候的我,或者说我们一家人而言,那却是救命的稻草。”

后来回忆起那段人生经历,冯巩显得很是难以启齿。

“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再苦的日子,只要适应了,就不觉得苦了。”

这是母亲刘益素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哪怕许多年过去了,冯巩依然记忆犹新,

“如果不是母亲乐观的人生态度,我们早就坚持不住了。”

或许正是源自于母亲的教育,年幼的冯巩在苦难的日子里养成了乐观幽默的性格。

尤其是在那个缺乏 娱乐 的年代,他的这种特质更是为其带来了不少好处。

每逢街坊、学校有什么文艺汇演,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必然是他。

于是,这就使得冯巩在“风紧”的十年里,

不仅没有因为出身而受到“歧视”,反而得到了不少人的赞誉。

1973年,也就是冯巩16岁这年,他凭借着一部自创的相声《尊师爱徒》,一战扬名。

由于这部剧“笑果”很足,因此被天津市文化局选中,进入到了当年的市优秀节目汇演。

在那时,各类文艺活动被严格把控,饶是再小众的舞台也会有一大堆人挤着想上,

因此在得到自己入选的消息后,冯巩紧张得好几天都没能睡好觉。

在这个世界上,人遇到大事时难免会紧张,

但不同的是,有些人在这种关头往往会“掉链子”,各种难得一见的失误频发,

有些人则会超常发挥,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潜力。

而碰巧,冯巩便是这后者。

在汇演真正到来的那天,站在舞台上的冯巩,望着的观众,心中的紧张感顿时化作激动,

因此他的这场表演不仅全程没有出错,甚至他还临场加了几个“包袱”,逗得全场笑声不止。

看见观众们的反应,冯巩喜不胜收,

然而当时的他一定没有想到,在这场演出结束的几天后,还有一个更大的喜讯在等着他。

原来,那天冯巩在台上演出的时候,碰巧一位“国宝级”相声大师,马季先生正好坐在台下。

望着冯巩那惟妙惟肖、收放自如的表演,

马季先生顿时起了爱才之心,当场便动了要收其为徒的心思。

虽然,在那个时代里,搞艺术并不“光彩”,

但像马季先生这样早已享誉已久的大师,还是会受到不少人的尊崇。

尤其像冯巩这样本来就特别喜欢相声的人,马季先生简直就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

所以,在得知马季先生要收自己为徒后,冯巩想都没想便答应了下来。

不过,彼时的他一定没有想到,正是从这时开始,他的人生路已经悄悄发生改变。

02 “雨后”的彩虹

不知是冯巩真的天赋异禀,还是收个徒弟来之不易,

马季先生对待冯巩的态度那是相当的认真,

以至于马季的儿子都忍不住对其投来“嫉妒”的目光:

“感觉在我爹的眼里,冯叔才是他亲儿子!”

而也是正因为这样,在跟随马季先生之后,冯巩的相声愈发娴熟,很快便在圈里小有名气。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或许是由于身处“火热年代”,成年后的冯巩也变成了一名积极青年,想要应征入伍,

可在中国,全民拥军的 社会 里,想成为一名军人又岂是那么容易的,

像冯巩这样“身份敏感”的人,更是难上加难。

果不其然,等到冯巩报名参军时,第一轮便被刷了下来,

就连检查他履历的审核员,望着他那“显眼”的祖辈们,都忍不住吐槽:

“您来报名,也算是违背‘祖训’了!”

第一次尝试去做某个事情,结果上来便被泼了一盆水,还是滚烫的沸水,

若是换作一般人,或许早就选择放弃了,

可冯巩却并没有因此气馁,

此后每隔一段时间,没事的时候他都会去征兵处碰碰运气,

一来二去,兵没有选上,倒是跟征兵处的人混熟了。

1977年,风波结束。

在经过了漫长的等待之后,冯巩终于如愿以偿地入了伍。

不过,这段部队的经历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帮助,

如果非要说的话,也就是两年后退伍时给他分配了一份当钳工的工作。

1980年,在拜师马季,潜心研究相声七年后,

冯巩迎来了自己人生的转机,被调入了铁路文工团。

现在人们都说:“世界的尽头是编制”,在那个时代这句话也同样适用,

有了编制之后,冯巩他自然是可以纵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很快便得到了团里人的一致认可。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

这边事业刚刚有了转机,那边爱情便找上了冯巩,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为他带来爱情的这个人,却是令其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她,便是艾慧。

其实,如果非要深究的话,冯巩与艾慧之间也算是一对青梅竹马,

因为两人都曾在一所中学念过书,又都是宣传队的成员,

朝夕相处几年后,难免会心生好感,彼此暗恋。

不过由于年少时对情爱懵懵懂懂,加上周围人对早恋的反对,

使得他们都没能在毕业前,把那句挂在嘴边上的表白说出口,徒留下青春的遗憾。

可,有时缘分就是这么奇妙。

在毕业七八年后,两个没有彼此****的年轻人,却意外的在生活中再度相遇,

而此时的他们自然是没有了曾经的那些顾虑,

如今的他们,郎才女貌、韶华正好,最是谈情说爱的好时候,于是很顺利地走到了一起。

或许是由于当年的相处,两人都对彼此知根知底,

因此再续前缘没多久后,两人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1983年,冯巩与艾慧正式完婚。

此时的冯巩虽然圈内名气不错,可并没有多少观众缘,

因此他的相声表演往往叫好不叫座,赚不到什么钱,

这样掏光口袋也摸不出一个钢镚的冯巩,自然是无法给艾慧带来一场理想中的婚姻,

甚至就连一套像样的婚纱与礼服都租用不起。

可艾慧却对此毫不在乎,她安慰着冯巩:

“我从来便不是一个物质的女人,只要你肯上进,对我好,那便足够了。”

得此贤妻,夫复何求,

面对艾慧的话语,冯巩自然连连称是,

他向着艾慧保证:“从此以后,非你莫属,如若有朝一日我负了你,我冯巩天打五雷轰!”

说罢,冯巩与艾慧彼此相望,两人的感情再度升温,

彼时的冯巩一定没想到,正是他的这句誓言,在未来将会拯救他的婚姻。

03 成功,来源于坚持

为了给妻子,也是为了给自己博取一个未来,

结婚后的冯巩开始长期与妻子分居两地,经常需要在京津之间辗转来回,

而这也让他错过了不少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就连妻子生产的那天,他都未能陪在身边。

望着一脸憔悴的艾慧,冯巩心里百感交集,

他想,自己这么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是不是对妻子,对家庭的一种不公平呢?

似乎是看到了他的踌躇,艾慧紧紧地握住了冯巩的手,不顾身上的疼痛向他挤出一个微笑,

“你得记住,你是一个演员,首先得对观众负责。”

冯巩听罢,痛哭流涕,

他知道,妻子心中一定是有百般委屈没有明说的,

可因为他,因为他的那份执着,妻子最终选择咬着牙关忍耐下去罢了。

为了表明自己对妻子忠贞不渝的信念,冯巩给儿子起名为“诚诚”,

而在这之后,冯巩开始更加努力的工作,因为他的肩上,现在又多了一份责任。

在这一年,或许是家逢喜事,时来运转,

冯巩在师傅马季先生的帮助下,成功进入了北京广播艺术团,

并以此得到在央视露面的机会。

在很多时候,不少人会很疑惑,

为什么事业单位的工资并不算高,还有那么多人挤着想要进去呢?

其实,这就是忽略掉了事业单位带来的 社会 资源,而这些资源,往往拿金钱都换不来。

例如那年的冯巩,就借助北京艺术团的这层关系,成功地将妻女的户口调到北京,

要知道放到现在,将身份证号开头变成“11”,这不知道的是多少人毕生追求的梦想。

在这之后,解决了家庭的问题,有了妻儿陪在身边,冯巩干事也更加动力十足,

哪怕他们依然居无定所,只是在排练厅的一角拿着帘子搭起一间棚屋,

依然食不果腹,蹭着食堂免费的汤水,咽着馒头,

可这已经让冯巩感到无比的幸福满足,

而这,便是家庭的力量,是人为何要组建家庭的原因。

1986年,在蚕伏了数年之久后,冯巩终于等来了人生的转机,

他被艺术团推荐去了春晚,这是他第一次登上这个会被全国人民注视着的舞台。

要知道,那是在八十年代,可不是如今,

相较于现在的春晚人见人嫌,那时候的春晚可是真的能够赢得万人空巷的。

可以说,那是的你只要上了春晚,

哪怕就是演一个花瓶,也能成为最受人喜爱的花瓶!

如之前一样,面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冯巩再次发挥出了他“大心脏”的优点,

在那一年的春晚上,他通过与刘伟合作的对口相声《虎年说虎》一炮而红,

不仅拿下了当年春晚节目的一等奖,还让他彻底将“冯巩”这个名字享誉全国。

自此,冯巩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

04 身正,何须怕影斜?

从1986到2019,三十三年里,冯巩从未缺席过一年的春晚舞台,

既然在巅峰时来,那自然不会在低谷时离开,

可以说,在一众表演大师傅选择离开,在春晚最为窘迫的时候,

冯巩用一己之力撑起了最难的那段时光,

他那一句“想死你们了”,更是成为如今人们回忆中永恒的记忆。

可俗话说得好:“人红是非多”,在 娱乐 圈这样一个靠曝光度“吃饭”的地方更是如此。

如今,伴随着社交媒体的风靡,许多时候是非曲直往往混淆不清,

大多数吃瓜群众并不在乎一件事背后的真相如何,他们只希望看到自己想看的戏码。

在戏开演时上前围观,时不时还吆喝几声,

可当戏演完了,他们却并不待那台上人道白,便意兴阑珊地离开,

随后又将自己所见的一半故事讲给旁人,最终使得故事内容完全变了一副模样。

而也正因如此,不少明星在面临负面新闻时,大都选择息事宁人,

可谁又能料到,恰恰是这种“忍让”态度,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2004年的一天,冯巩意外收到了一位叫张慧的女子寄来的“勒索信”。

对方扬言,必须要冯巩给出五十万元作为封口费和分手费,否则就将他的丑闻揭露出去。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胁迫,冯巩感到既愤怒又疑惑。

因为他跟这个叫张慧的女人压根没有半点瓜葛,更别谈有什么不正当关系了。

因此,拿到这莫名其妙的信件后,冯巩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

毕竟,空口无凭,还能说啥是啥?

可冯巩没有想到,这件事并没有就此完结,

一段时间后,张慧竟然真的找到了媒体,当着镜头的面痛斥冯巩。

在电视上,张慧声称自己是冯巩的粉丝,

有一次冯巩外地演出的时候,约了她出去,与其有了一夜的关系,

在这件事后,冯巩声称会对她负责,而她也选择相信偶像,等待对方的处理

可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等便是一年杳无音讯。

面对张慧的述说,冯巩觉得可笑万分,

这种俗套的故事,交给一个成熟的编剧一天能编出上万个,

还真有人相信?

因此,冯巩此时依旧固执地觉得这种拙劣的伎俩不会影响到他。

可冯巩显然是小瞧了舆论的威力。

眼看着他迟迟不肯对此事做出回应,

一时间弄得市面上到处都是有关于冯巩的黑料,

以至于不少本来对此事将信将疑的人,也开始动摇起来,

甚至就连央视的高层,都不得不下令暂停冯巩的演出,约谈他询问此事的真相,

这才令冯巩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可此时,俨然已经过了危机公关的最佳时刻。

面对外面的群情激愤,冯巩感到很是手足无措,

他想要去解释,可却不知该从何开始,

的确,张慧是凭借着一张嘴污蔑他,并没有实际证据证明和他的关系,

可换而言之,他也并没有证据去证明自己是真的清白,

况且如今大部分人都站在张慧那边,就算他解释了,也未必有人相信。

就在冯巩急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他的妻子艾慧突然出现在他的身边,

尽管外面的质疑声势浩大,但艾慧依然选择了相信丈夫冯巩的为人,

只见她拉起冯巩的手,说道:

“咱不想惹事儿,可也不怕事儿!身正不怕影子斜,既然她污蔑你,咱们就用法律说话!”

一语惊醒梦中人,

显然,冯巩是急昏了头,竟然忘记了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找警察”,

当面对百口莫辩的困局之时,只有找到公正的第三方,才能还自己清白,

而说起公正,在中国,谁也无法亵渎“人民警察”四个字!

最终,经过警察的调查,事件的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时间倒回到一年前,彼时,冯巩的一位好友因为车祸出事,

出于对朋友的关心,冯巩第一时间赶了过去,向其致以问候,

而当时,这位朋友的身边并没有人陪伴,只有一位花钱聘请来的保姆,也就是张慧,

于是乎,张慧便借出事了能够及时联系为由,向冯巩索要了电话,

而正是这一不起眼的小事儿,最后竟然酿成了大祸。

在看望了朋友之后,冯巩又回到自己的生活中,

可张慧却隔三差五地向他发来短信,

从最开始汇报朋友的情况,到后面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最后内容竟然越来越露骨。

眼看着情况不对,冯巩连忙劝解对方,说出他已有老婆孩子的事实,

可让他没有想到,这不仅没有让张慧打消念头,反而愈发变本加厉,

向他致函: “家花哪有野花香,不闻闻,哪里知道其中美妙呢!”

看着对方发来的文字,冯巩顿时感觉对方不可理喻,索性直接将其拉黑,

而他的这一举动却是让张慧感到恼羞成怒,

一气之下便纠合一位律师,也就是张连,合谋编造了冯巩的“丑闻”。

实际上,在此之前,张连便是一个惯犯,

凭借着明星不敢闹事这一心态,他敲诈勒索了不少人,由此获利颇多,

因此接到张慧的邀请,他信誓旦旦地认定冯巩也会妥协。

可俗话说得好,再厉害的养鹰人,也免不得被鹰啄,

他的这份盲目自信,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

随着法庭的宣判,事件最终尘埃落定,

作为主谋的张慧与张连分别被判刑五年和四年,

自此,冯巩的冤情终于得到昭雪。

尾声

实际上,在保姆门事件里,冯巩能够全身而退,

除了他本身“身正不怕影子斜”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便是他妻子对他的信任,

如果换做其他人,在面对伴侣“出轨”时,难免会怒上心头,

且不说能够帮助丈夫做出正确的判断,能不添乱,就已经是做得相当好了,

因此,人们才会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永远都会站着一个“贤内助”。

所以啊,朋友,当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

我们或许并不要急于追责,不妨且等一等,多给予他人一些信任,

给予对方述说事实的机会,

如此一来,或许很多事情都会变得简单许多,能够迎刃而解。

2018年以后,出于身体上的原因,冯巩告别了春晚舞台,

不过这并不代表他告别了观众,

如今的他开始在短视频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用另一种方式带给观众快乐。

前段时间,冯巩在路上被粉丝认出,被人又是索要签名,又是合影,

弄得同行其他人都有些不胜其扰,

对此,冯巩却是认真的说: “千万别烦,那是咱的上帝!”

“顾客是上帝” ,这句话很早之前便有了,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

很多人总是把自己的所得看得理所应当,认为是自己做得好,才得到的报酬,

可殊不知,是别人的选择,才成就了他,

正如之前的酸菜厂事件,但凡他们有一点点对顾客的尊重心,

就不会做出那种事情,落得人人喊打的地步。

尊重带给你收益的人,这才是做事的基本,不是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971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8
下一篇2024-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