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青海方言有哪些?

常用的青海方言有哪些?,第1张

攒劲:有本领、能干 逮:说人有本领    干散:办事利落、    漂亮: 岗掉了、   霎掉了:跑掉了     机溜:机灵      麻骚:动作快      硬叫:说人厉害    活泛:不呆板     松泛:轻松    胡都:很,非常        受瘾:舒服     停停儿:平均     旋旋:渐渐、慢慢      款款:小心   不得济:弱智,体质差     干旦:希望不大、不济事      跌拉:没本事       红丢丢:很红 绿湛湛:很绿       明几溜光:干净,明亮      黑乌乌:不明亮       蓝汪汪:很蓝       黑洞马虎:很黑,看不清      红不及及:不好看的红      黄不下下:病态的黄       白刺拉挂:不好的白     灰不楚楚:浅灰色      黑漆挖缺:又黑又脏       高厥厥:突出的高        辣嘘嘘:辣 酸啾啾:适口的酸       苦及及:苦涩       秀溜:秀气、苗条       心疼:希奇、漂亮       展板:大方       扎挖:厉害        饥脸:贪食

青海土话

爸爸----青海方言---阿大

叔叔------爸爸,阿爸(民和县)

他------加

怎么了-----阿门了(liao)

哪里啊-----啊里啊

非常-----弧度

在哪呢----阿扎里

农村人-----壮指头(本指农村人干活有力气,相对读书人手粗,后来也有形容没文化,什么都不懂,诙谐调侃用法)

没有-----冇有

青海话里姑舅 是表哥、表弟的意思

晒太阳---- 赛阳娃

女朋友--------联手

赶紧---------拉展

速度慢--------然

清楚、明白------瓦清

就是--------啊来

干什么------局撒俩

美女-------欢蛋

小孩----尕杂

语音特点

以青海方言为主的西宁方言,与普通话相比,最明显的特点是:不分前后鼻音,如在口头发音上"成就"和"陈旧"难分,"真"、"蒸"同音,"秦"、"情"同音,"心"、"兴"、"新"同音,"卖"、"买"同音等等;在声母方面,普通话凡读为"zh"、"ch"、"sh"的翘舌音在青海话里明显地分为两类,一类仍读"zh"、"ch"、"sh",与普通话相同,一类却读成平舌音"z""c"、"s",例如"栈"、"沾"等字与"占"、"战"等字普通话读音完全相同,而在青海话里前一组声母读"z",后一组读"zh",二者有明显的区别。再如"生"、"牲"、与"声"、"升"等同音。

爸爸-------阿大

叔叔------爸爸,阿爸(民和县)

他------加

怎么了-----阿门了(liao)

哪里啊-----啊里啊

非常-----弧度

在哪呢----阿扎里

农村人-----壮指头(本指农村人干活有力气,相对读书人手粗,后来也有形容没文化,什么都不懂,诙谐调侃用法)

没有-----冇有

青海话里姑舅 是表哥、表弟的意思

晒太阳---- 赛阳娃

女朋友--------联手

赶紧---------拉展

速度慢--------然

清楚、明白------瓦清

就是--------啊来

干什么------局撒俩

美女-------欢蛋

小孩----尕杂

1描写“青海”的句子有哪些

1、位于青海东北部的海北景色旖旎,全州各地风光各有千秋,在这里出土的“虎符石匮”见证了曾经的辉煌,仿佛像世人述说着远古的故事。

2、海北有集沙地、湖泊、湿地为一体的沙岛;有菜花飘香、群蝶飞舞的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有群峦叠翠、林海涌涛的祁连山风光、黑河大峡谷。

3、青海湖的天空,有着城市天空不曾见过的透明;青海湖的湖水,有着城市江水不曾有过的澄净。

4、州府西海镇位于美丽的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金银滩草原的真实写照。

5、金银滩不光是富饶、浪漫的,还有其极其庄严、厚重和更加传奇的色彩;它的富饶,是让藏族群众拥金抱银,它的浪漫,是让王洛宾载入爱情和音乐的史册。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7、站在青海湖边向远处望去,蔚蓝色的湖水连着淡蓝色的天空,大朵大朵的白云在上面变幻着图案,小鸟扇动着翅膀在湖上、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8、美丽的青海湖在夏秋季节的时候,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都披上了绿装,青海湖畔山青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

9、每年夏季6至7月份,青海湖湟鱼逆流而上,在数十里河道挤满产卵,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观。

10、青海湖环湖有神圣的五世达赖圣泉,它是大天鹅的栖息地和世界七大湿地之一,富有传奇色彩的年钦夏格日山更是环湖最吸引人的地方。

11、青海湖在寒冷的季节,四周群山和草原会变得一片枯黄,有时会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

12、结冰时的青海湖,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如同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13、文成宝镜映山水,日月同辉暖九州。

14、要说西湖是江南美女的话,那么青海湖就是高原姑娘卓玛,她是一位具有浓郁西部风情,而又极具藏族特色勤劳善良的姑娘。

15、青海湖被藏族人民称为“高原上的蓝色海洋”,它一望无际,碧波万顷,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大地上,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青海,位于中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 。是中国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简称青,省会为西宁。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公报显示,青海省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为7210万平方公里 。

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长江、黄河之源头在青海,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也在青海,因此而得名“青海”。

2形容青海的句子有哪些

1青海的天阴沉沉的,乌云密布,寒风呼啸,树叶被吹得“啪啪”直响,听得人心烦气躁,草也被风吹弯了腰,花儿也吹败了,那灿烂的笑容也被夺走了,一切都是那样的可怜与丑陋。“轰”地一声,雷像爆竹一样炸开了。

2一轮弯弯的月亮冷清地挂在青海的天空中,散发着一丝又一丝凉气,月亮旁没有一颗星星,只有那深得发黑的幕。大地上一切都显得那样灰暗。

3青海,不愧有“时尚都市”、“浪漫都市”、“夏都”之美誉。

4青海的春天有一片浓郁的春气。夏天,绿树成荫,花开了、草绿了、小树长高了,气温不冷不热,是最适宜人类度夏的避暑胜地。

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6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7秋天,秋高气爽,果实压弯了树枝,树叶如同雨一般往下落,草枯了,树叶黄了,但这不是再为自己的枯死而感到悲痛,那是在启示我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呀!天高云淡,果实累累,这是青海的秋天。

8春天,春回大地,各色花儿竞相含苞待放,春风仿佛在唤醒大地沉睡的生物,青海的春天有一片浓郁的春气。

9青海,从尘土飞扬的土路到平坦光滑的沥青马路;从一个平凡的小镇到一个闻名遐迩的古都;从几座矮小的土房到一幢幢高楼大厦。

10青海的时尚在于一幢幢高大的楼房、琳琅满目的商品;浪漫在于都市的山水及梦幻般的青海湖,湖水蓝而晶莹剔透,那里是鸟儿的天堂、鱼儿的乐园。

11青海很美,可可西里是千万野生动物的天堂,环境并没有很恶劣。

12在青海高原上,蓝蓝的湖水平静的像一块碧玉,透明极了。

13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14青海靠近海岸,有很多丰富的海鲜产品。

15青海高原一株柳:不抱怨、不畏怯,坚持抗争、顽强生存 。

由于青海历史上人口迁徙和多民族杂居等因,青海方言中既保留了一些古语词汇,如“黑来”(昨天)、“央 及”(请人帮忙)、“主腰”(棉袄)、“花泛”(灵活)、“型口”(乞丐)、“头勾”(牲畜)、“扁食”(饺子)、“年思”(去年)、“孽障”(可怜)、“增死扒命”(很吃力)等。又保留了一些吴越方言,如“机溜”(敏捷、机灵)、“懊躁”(烦恼)、“勤谨”(勤快)、“眼热”(羡慕、眼红)、“面色”(脸色)、“松活”(毛笔)、“虚话”(假话)、“对过”(对面)、“水滚了”(水开了)等。同时还有大量的藏语借词译音,如“囊玛”(内部)、“卡码”(恰到好处)、“阿卧”(哥哥)、“阿咪”(爷爷)、“没拉宁”(没本事)、“杠趟”(步行)、“骨叉”(兀鹫)等。

少数民族语借词

青海的语言除汉语外,还有藏语、蒙古语、土族语、撒拉语。汉语青海话在多语言环境中吸收了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许多成分,与汉语其他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有一定差异。借词受语言习惯、语言意识和思维模式的影响与制约,使原词的读音、词义产生偏移或转化。借词的读法迁就母语的语音,给每一个借词以一定的声调(安多藏语、蒙古语、土族语和撒拉语等,都没有声调),原词义也可能发生某些变化,如使原词义概括范围缩小、扩大和转化等,从而使借词基本具有了汉语的“资格”而被认可。 青海方言中的程度副词“糊涂”

汉语青海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的一支。从现状看,青海是一个拥有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六个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省份,而历史上少数民族活动一直占主导地位。因此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相互影响、语言上的互相交融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表现在语法和语汇方面,青海方言个性突出,呈现出许多既明显不同于其他西北方言,又区别于普通话的特点。仅以青海方言里表示程度的副词“糊涂”而言,就是十分突出的一例。它在青海方言口头语言中使用十分普遍,而且使用频率也很高。

西宁讲的方言就是青海话。

土豆网青海方言视频:http://sotudoucom/isearchdokw=%C7%E0%BA%A3%B7%BD%D1%D4

西宁方言(青海土话)叫法:

街——该(“街”念“该”街道就是“该道”)

爷爷——爷儿

奶奶——读“内”“内内”

妈妈——阿妈(或妈,但“妈”读四声)

哥哥——勾勾(或叫阿勾,标准的普通话读出“阿勾”或“勾勾”就是西宁话的哥哥)

姐姐——阿积(“姐”读ji一声)

妹妹——米子(读“米”mi三声,不是mei四声)

表哥(姐、妹、弟)——姑舅(统称姑舅,因为表哥、表弟、表妹、表姐、不是姑姑的孩子,就是舅舅的孩子)

唐哥(姐、妹、弟)——党家子(叔叔,伯伯的孩子全是“党家子”)

女孩——丫头(只要是没结婚的女性,不管年龄多大都称“丫头”)

男孩——尕娃(尕是小的意思)

老婆——统称“尕媳妇”

农村人——壮指头(有点损人的意思)

老公——我的(“我的”念作“闹子”尤其是女人们在一起聊天说“我老公”时就用“闹们子”代替。意思是,我的,我们家的)

没有——毛有

怎么了——阿门了(“了”字读“聊”liao而不是le)

离开——旦决(译音为藏藏语,藏语旦决是“走吧”“离开这里”和英语的“go go go ”差不多)

帅气——攒劲(“攒劲”就是长得一表人才的意思,女的漂亮有气质也用“攒劲”来形容)

美女——欢蛋(“欢”是对一个女孩外表最高的评价了)

青海的——茄子

吸烟——拉虚

打人的东西——家私

小子——鞭娃

旧式打火机——搓烂手

女朋友——婉子

快速——拉展

小灵通——歪歪操

实事求是——四四求四

湟源人让你先去洗衣服——你先死刺,你死吊了脑死(西宁湟源话)

阳光男孩——日头鞭娃

这个——直勾(西宁话把“这”读“直”比如:“直里”就是“这里”的意思,“个”读“勾”)

那里——呐扎(比如:你家在那?西宁话回答:“呐~~~~~ 扎”如果远的话“呐”字拉的特别长,离的近的话后面拉的短。“扎”也就是这里的意思,只说一句“扎”就是这里的意思,当然,“直扎”就是“这里”的意思)你————你(和普通话不一样,这里读一声,同“妮”,而普通话读三声)

我——脑

我们——脑们

他——甲

他们——甲们

舒服——服谈

遗憾——求多(这算是一句脏话,用的地方比较多,心情不好时就说这句,讨厌一个人也会说,求多谁谁谁)

糊悠——皮赞(“皮”有时候是骂人的话,有时候是指“嘴”)

谗嘴——皮紧(意思是什么都爱吃,嘴上抓的紧,有时也认为是脏话,但很多时候西宁话中的脏话与否,没有明显的标准)

非常——忽毒辣(打个比方,说“这个小伙特别帅”就说成“直勾尕娃忽毒辣攒劲”,“我特别讨厌他”说成是“脑忽毒辣求多甲”)

你好——妮好摘撒(意思是“你还好吧?”,“摘撒”是语气词,一般普通话说的不好的西宁人就是因为扔不掉这两个字。可想而知,这两个字是说得最多的,“妞好”读作ni一声,好读作hou一声同“吼”)

干什么呢——句撒摘(“句”是“做”的意思,“撒”是“什么”“摘”语气词)

后天——后日(后日读作“后仁”意思是后天一天时间)

脖子——半斤(可千万别认为,脖子只有“半斤”,我个人认为可能是脖子上的筋比较多而且粗,所以叫“板筋”)

腋窝——给造哇

小腿骨——野狐梁梁

小腿肉——鱼儿肉

膝盖——波漆盖蛋蛋

大腿后面——懒蛋湾

臀部——勾子

屁股蛋——勾蛋

笨蛋——皱市(或叫“囊损”)

别——薄(所有的“别”都念“薄”)

棉鞋——鸡窝

背心——汗夹夹

棉衣——主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902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8
下一篇2024-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