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峡的导游词

关于三峡的导游词,第1张

长江三峡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长江三峡旅游观光。

大家都知道,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它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沱沱河起步,纳百川千流,自西向东,横贯中国腹地,全长6300余公里。它满载四季浪歌,永不停息地直奔东海。长江是仅次于南美亚马逊河和非洲尼罗河的世界第三大河,她是孕育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摇篮。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东起湖北宜昌市南津关,西至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全长193公里。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无数中外游客为之倾倒。朋友们,让我们开始神奇壮丽的三峡之旅吧......

西陵峡

风光绮丽的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称)的西边,故叫西陵峡。西陵峡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奇”、“险”化为西陵峡的壮美。

西陵峡中有“三滩”——泄滩、青滩、崆岭滩,“四峡”——灯影峡、黄牛峡、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虽然现在由于大坝的修建有的景观已经不复存在,但三峡秀丽的风光仍不改色。

西陵峡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滩多水急,自古三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以前船只要经过这一带,便常发生“触礁船破碎,满江尸浮沉”的惨剧。青滩上就有一座“白骨塔”,是专门用来堆积死难船工尸骨的地方。不过现在大家不用担心了,因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已对这里进行了治理,现在已经是有惊无险了。

⊙南津关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南津关——长江三峡的起始点,长江中上游的分界线。这里建有著名的西陵峡口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度假区,主要景点有嫘祖庙、书匕花村、白马洞、三游洞、下牢溪、龙泉洞、仙人溪和五洲休闲乐园等景点。穿过南津关以后,江面由2000多米左右变窄到300米,展现在你眼前的便是色彩斑澜、气象万千的壮丽画卷。

⊙灯影峡

过了南津关,我们就到了灯影峡。

灯影峡又名明月峡,峡虽不长,但景致不凡,可谓“无峰非峭壁,有水尽飞泉”。峡壁明净可人,纯无杂色,如天工细心打磨而出。当这明净的峡壁被明净的天宇映衬着时,酷似一幅水墨国画,崖壁映入江水中,静影澄碧;江水瑟瑟,更添明丽之趣。若晚间过此,月悬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形成的那种“净界”,难以言喻,所谓“明月峡”,由此得名。灯影峡是以形取景,船左方(南岸)的马牙山上有四块奇石,酷似《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高兴归来的生动形象:手搭凉蓬、前行探路的孙悟空;捧着肚皮、一步三晃的猪八戒;肩落重担、紧步相随的沙和尚;安然坐骑、合掌缓行的唐僧。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妙不可言。每当夕霞晚照,从峡中远望,极似皮影戏(当地人叫“灯影戏”)中人物,故名灯影峡。

⊙黄牛峡

乘船继续西上不久,翘首南望,便可于彩云间见一排陡峭的石壁,绝壁下九条蜿蜒下垂的绿色山脊,宛如九龙奔江,气势十分雄伟壮观。那横空出世的石壁便是黄牛岩,岩下河谷便是黄牛峡。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乱石星罗棋布,犬牙交错。其间,河道似九曲回肠,泡漩如沸水翻滚,水急礁险,号称黄牛滩。古歌谣发出了“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这反映了以往木船上水的艰难,因为这段江流,不但水急,暗礁也多,木船上水,十分吃力,又要时刻小心,所以行驶极慢。

黄牛一名的由来,贯穿着夏禹开江治水的神话故事。相传玉帝降生夏禹到人世来治理洪水,同时又派遣天神下界来协助他。当他率民开凿到现在的黄牛峡,天神化为神牛前来相助。一日,天刚麻亮,有一民妇送茶饭给治水的民夫。她来到江边,猛然看到一头巨大、雄壮的黄牛,身绕霞光,扬蹄腾跃,忿怒地以角触山,顿时山崩石裂,响声如雷鸣。民妇吓得瞠目结舌,大声呼喊起来。喊声惊动了神牛,便一下跳下山岩。从此把影像留在石壁间。

⊙香溪宽谷

由于大坝蓄水,著名的香溪河、九畹溪水面比蓄水前要宽3到4倍,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已被江水淹没,永沉江底;牛肝马肺峡经文物部门的全力抢救现已被送到了秭归县的凤凰山文物保护区,修复后今年年底将对游人开放。随着长江水位的不断上涨,峡江两岸前来观赏“高峡出平湖”的游客络绎不绝。

这里就是香溪宽谷。我们可以看到,这里丘陵连绵、沟壑纵横、楼田层层、桔树成林。在宽谷的东端、长江的北岸,我们可以看到一条小溪,当地人把它叫做“香溪”。在这里,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位著名人物:一位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一位是汉代的王昭君。传说有一天,昭君在溪边洗脸,无意中把颈上项链的珍珠散落溪中,从此溪水清澈见底、芳香四溢,水中含香,所以人们叫把这里叫做香溪。听当地人说溪水不仅香甜可口,而且还有美容和养颜的功能呢!不信大家可以试试看。大家请看,在香溪旁边的那座雕像就是王昭君了,她的故乡就在香溪河上游的兴山县宝瓶村。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美人所生活的空气和我们那里有什么不同。近年,那里修复了她的故宅,宅门外耸立着由内蒙古送来的汉白玉昭君雕像,寄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之意。

巫峡

到了香溪口,西陵峡的峡谷段就算走完了。船再行穿过一段山舒水缓的宽谷地带,便进入巫峡。巫峡因巫山得名,东起湖北巴东县的官渡口,西止重庆巫山城东的大宁河口,是三峡中唯一一个地跨两个省市的峡谷。巫峡全长45公里,它同时也是三个峡谷中最完整的一个峡谷,因此人们也称它为“大峡”。

我们可以看到,巫峡峡长谷深,迂回曲折,奇峰连绵,云雾升腾。船在峡中行,时而大山当前,“山穷水复疑无路”;时而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有人把巫峡比喻成一条“迂回曲折的山水画廊”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巴东神农溪

船过巴东县,江北有一支流,就是神农溪。近几年来,神农溪漂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观光客。神农溪发源于神农架的莽莽青山之中,溪水清冽明净,两岸山峰奇峻。在现已开发出来供游客漂流的溪段上,也有三个峡,为绵竹峡、鹦鹉峡、龙昌峡,因而又称“神农三峡”,以区别于长江上的大三峡和大宁河上的小三峡。游客登岸从巴东县城驱车北行,经过约50公里的行程,就到了神农溪的漂流起点叶子坝。坐在一种形似豌豆角的扁舟,在碧水清被上悠然漂流,依次漂过绵竹峡、鹦鹉峡、龙昌峡,会使您感到一种原始的野趣。神农溪上连一只小小的机动船都没有,空气异常清新,峡间格外幽静,只是偶尔有几声鸟鸣,间或有几声纤夫悠长的号子,更使人有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这在神农溪以外是很难找得到的。出神农溪,便又回到了长江三峡。

⊙巫山十二峰

我们都知道,巫峡是以幽深秀丽而闻名的,而其中尤以那排列在大江两岸的巫山十二峰为最。以前船过巫峡时,旅客们总是情不自禁地依栏眺望,兴致勃勃地欣赏著名的巫山十二峰。这十二峰全由石灰岩组成,高出江面千米左右,屹立在峡江南北,有的如腾霄汉,有的如凤凰展翅,有的形似画屏,有的峰若聚仙……千姿万态,引人入胜。

江北六峰连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北岸的集仙峰(即剪刀峰),在它下面的岩壁之上,隐约可见六个大字:“重峦叠嶂巫峡”。旁边还有一些小字,现小字因岩石风化,模糊难辨,相传为诸葛亮所著《隆中对》,所以叫“孔明碑”。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处在淹没线下的孔明碑将移居他乡。其它五峰依此是松峦(即帽盒峰)、神女(即望霞峰)、朝云、圣泉、登龙。

南岸六峰中,在船上能够见到的只有飞凤、翠屏、聚鹤三峰,净坛、起云和上升三峰则必须从长江的支流青石溪上溯十五公里才能望见。因此,宋代诗人陆游有“十二巫山见九峰”的诗句。

大家请抬头看,在那群山之间耸立一峰,峰顶旁有一人形石柱,看上去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深情的俯视着长江,那就是在十二峰中最为挺拔秀丽的神女峰了。船至峰前,仰望峰顶,可以看到有一突兀的石柱,形似矫健的少女,“神女峰”因此而得名。关于神女峰,古代文学作品中曾想象巫山有“朝行云,暮行雨”的神女。另外,还流传有一段“神女导航”的神话。

相传,古时候西王母的小女儿瑶姬,腾云来到巫山上空,看到一群孽龙在天空殴斗,骚扰百姓。她便停了下来,击毙孽龙,为民除害。后又派人帮助大禹凿开三峡,疏通河道,并且自己留下来为行船导航,最后就化成了神女峰。她日日夜夜俯视着江面,第一个迎来朝霞,又最后一个目送晚霞而去。“神女导航”的神话,反映了神女峰下,不知有多少船工和旅客泪洒江中,葬身鱼腹!

⊙大宁河小三峡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到了大宁河小三峡。大宁河发源于陕西省平利县的终南山,穿过重庆市巫溪、巫山两县的奇山峻岭,在巫山县城东侧注入长江。大宁河上也有个三峡: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人称“小三峡”。它比大三峡的风光更为绮丽,因而有“三峡山水甲天下,宁河山水甲三峡”之说。三峡工程截流,水位上升,大宁河小三峡将受影响,其支流的马渡河小小三峡可进入性将大大改善。现在请大家我换乘小船去游览大宁河小三峡的绮丽风光。

现在我们进入了小三峡的第一个峡谷——龙门峡,龙门峡两岸高山对峙,这里的水流很急,涌出一个一个的水涡,像一个个逗号、句号,把我们的船包围了。此处就是大名鼎鼎的“银窝滩”,过去由于水急浪涌,许多客货船沉没于此,无数金银珠宝随之沉没于此,故名银窝滩。

大家看,前方山腰有两个黑黑的大洞,你们配以山的地形仔细的看看,觉得它像什么呢? 对了,就像一双大熊猫的眼睛俯视着大宁河,这就是熊猫洞。

这里是乌龟滩。我们可以看到石壁上有一个酷似乌龟的石头浮雕,这表示我们已经进入了小三峡的第二道峡谷——巴雾峡。巴雾峡长十公里,峡内奇峰突起,流水幽幽,一座座钟乳石似人、似物、似兽。其中,最可爱的要算“猴子捞月”。大家看,这就是“猴子捞月”,您看,一米多长的钟乳石倒悬,好似顽皮的猴子扑向水面。你们觉得像吗?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到了滴翠峡了。滴翠峡峡如其名,峡内青山绿水,山涧郁郁葱葱,倒影和水中的绿苔和在一块,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山光,哪里是水色。仿佛船在画中游一样。

好了,小三峡游完了,我们现在回到游船上继续欣赏三峡风光。

瞿塘峡

过巫峡,船行约25公里的宽谷(大宁河宽谷),便到了以“雄”著称的瞿塘峡。瞿塘峡东起大溪镇,西到白帝城。峡长虽然只有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却有“西控巴蜀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的雄伟气势,是一幅神奇的自然画卷和文化艺术走廊。顺江而上可见风箱峡、凤凰饮泉、孟良梯、倒吊和尚、粉壁墙、夔门等奇景。

⊙风箱峡

进入瞿塘峡,我们可以看到在江北绝壁可见三个白色大字“风箱峡”,这就是风箱峡。风箱峡是一险陡的峭壁,峭壁之上,有几条缝隙,远远望去,有一条较大的缝隙中,搁着一叠长方形的木匣,看上去很象风箱,故称之为风箱峡。传说这里的风箱是当年鲁班存放的。1971年,三位采药人登上风箱峡,解开了“风箱”之谜,原来是2000多年前古巴人留下的岩葬。

⊙凤凰饮泉·孟良梯·倒吊和尚

大家请看在那江南的悬崖上,有一个附岩而建的两层榭台,榭台处就是凤凰饮泉。有一根巨大而突出的钟乳石柱,长约20米,直径约6米,从岩上垂向泉水,如同一只水边的凤凰,正翘起凤冠,伸长脖颈接泉水喝呢!

凤凰泉的上游,便是著名的“孟良梯”,一排人工凿成的比碗口还大的方形石孔,一个接着一个,由下而上成“之”字形伸向顶端,当地群众叫它“孟良梯”。

紧挨“孟良梯”的陡崖上,有一奇石突出,很象光头赤足的和尚倒挂在那里,人称“倒吊和尚石”。相传北宋名将杨业被害后,尸骨埋在白盐山腰的平台—“望乡台”上。其部将孟良为盗尸骨,悄悄驾舟入瞿塘,在绝壁上凿石穿孔,插入铁钎,架木为梯,攀援而上。刚到半山,被一和尚发现。和尚假装鸡叫,欺骗孟良。孟良误以为天将破晓,怕人发觉,只得半途折回,结果功败垂成。孟良一怒之下,便把这一和尚倒吊在山岩上。实际上这些石孔是古代劳动人民修的栈道遗迹,而“倒吊和尚石”,则是石灰岩地区常见的钟乳石而已。

但是2009年三峡蓄水后这三个景点都会被全部淹没。不过大家不用担心,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三峡蓄水后,三峡沿岸也会多出许多心的景点供大家欣赏,三峡的美丽依旧。

⊙夔门关·粉壁堂

峡口处江面宽不到百米,两岸悬崖峭壁如同刀劈,云天一线,水急浪高,山势险峻,山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便是三峡西大门——夔门关了。

我们可以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到这里就突然变窄,最窄处不到10米,形成了“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的壮观景象。自古以来就有夔门天下雄的美称。临江的石壁上刻着孙元良的“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十个大字,此外还有李端号篆刻的“魏哉,夔门”和行书“夔门,瞿瑭”仍历历在目。现在,这个夔门更是身价百倍,成为世界上最值钱的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请看,这是五元和十元的人民币,在它们背后就是这雄伟险峻的夔门了。所以呀,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在这里照一张相,一来可以留作纪念,二来可以将这里的滚滚财源带回家去。

临江两岸峭壁上布满了历代碑刻,篆、隶、楷、行俱全,严如一面挂满书法墨宝的厅堂之壁,所以取名“粉壁堂”。三峡工程蓄水后,粉壁堂的碑刻将被淹没,国家已经采取了就地保护、切割复现等保护措施,部分碑刻将在更高处的地方复现。“粉壁堂”也是在蓄水之后会被全部淹没得景点之一,所以大家应该很幸运,目前还能一睹这几个景点的风采!

⊙白帝城

船过夔门关,便到了三峡的终点——白帝城。位于长江北岸的白帝城自古有“诗城”之称。白帝城原名紫阳城,它是新莽时公孙述割据四川之际建筑的。因为传说城中有井,井中白雾腾空,其形状宛如一条白龙,直冲九霄,于是公孙述自称白帝,城也改名白帝城。公孙述被东汉光武帝刘秀消灭后,后人便在这里修了一座白帝庙。白帝城因三国故事“刘备托孤”的广泛流传,一直名闻中外。三峡工程蓄水后,水将淹至半山腰,形成水雾缭绕、仙山琼阁般的胜境。

女士们,先生们,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不知不觉中壮丽的长江三峡之旅就要结束了,感谢各位的大力支持与合作,预祝大家宜昌之旅一路平安,事事如意!再见!

天问释义——郭沫若

天 问

请问:关于远古的开头,谁个能够传授

那时天地未分,能根据什么来考究

那时浑浑沌沌,谁个能够弄清

有什么在回旋浮动,如何可以分明

无底的黑暗生出光明,这样为的何故

阴阳二气,渗合而生,它们的来历又在何处

穹■的天盖共有九层,是谁动手经营

这样一个工程何等伟大,谁个是最初的工人

这天盖的伞把子,到底插在什么地方

绳子,究竟拴在何处,来扯着这个逢帐

八方有八根擎天柱,指的毕竟是什么山

东南方是海水所在,擎天柱岂不会完蛋

九重天盖的边缘,是放在什么东西上面

既有很多弯曲,谁个把它的度数晓得周全

到底根据什么尺子,把天体分成了十二等分

太阳和月亮何以不坠星宿何以嵌得很稳

太阳是从汤谷出来,晚间落到蒙水边上,

它到底走了多少里程,从清早直到昏黄

月亮有什么本领,为何死了又能够再生

它的肚腹里有个蟾蜍,⑴那对它有何好处

女岐没有丈夫,为什么又生了九个儿子⑵

伯强究竟住在何处,惠气究竟住在哪里⑶

何以太阳落土天要黑,太阳出土天要亮

星星还在天上的时候,太阳又在哪儿躲藏

雨师■号何以能够兴云雨,他的身子只像个蚕子

风伯飞廉何以能够起风暴,他的身体只像只鹿子

何以要使巨鳖在海底匍匐,鼎着五山使它们安稳

何以又让龙伯把巨鳖钓去,使得五山在海上飘零⑷

九州究竟安放在什么上面河床何以洼陷

江河老是向下流,何以总不能够把大海流满

地面,从东至西究竟有多少宽从南至北多少长

南北要比东西短些,短的程度究竟是怎样

昆仑山是天下最高峰,悬圃如何悬在天空

高度到底多少里,最上层的增城还有九重⑸

四面八方有九道天门,到底谁在出,谁在进

西北方的天门开放着,天上人为何特别喜欢冷

太阳有何处照不到,还需要烛龙街火照耀北方

太阳的车夫还没有开车,若木花何以便能放光⑹

究竟有什么地方冬天温暖,什么地方夏天也冷

哪里有野兽能够说人话哪里有石柱子成了林

十一

雄的九头蛇忽然来,忽然去,何处是它的窝

什么地方有不死之国长人在守卫着什么

何处蔓生着苹草,花瓣九出颜色如像■花⑺

大蛇能把大像囫囵吞下,它究竟有多少大

十二

染人的黑水,青鸟居住的三危,⑻今在何地

黑水边有木禾,吃了人长寿,要长到何时

鲮鱼人面鱼身,■雀鸡形虎■爪,⑼谁可见到

后羿在哪儿射了太阳何处落下了金乌羽毛

十三

伏羲立而为帝王,是谁做他的先导而推戴

女娲人面蛇身,一日七十变,又是谁所安排

虞舜舞干羽⑽于两阶,何以便能使有苗⑾来归

有苗们都胸广体胖,是吃了什么东西养肥⑿

十四

说伯鲧不会治水,大众又何以都在推荐他

都说用不着耽心,为什么不让他试验一下

大龟和枭鸟在破坏工程,伯鲧安能听任

筑堤防也是想成大功,何故便处以极刑⒀

十五

道路阻绝,被流东裔,稣何以又越过了岑岩

巫师何能使他复活,死后又化为黄熊作怪

要大家播种黑小米,把萑苻⒁杂草都铲锄开,

何以却要把他流窜,把鲧恨得来这样厉害⒂

十六

长久被囚在羽山,为什么三年都不审判

夏禹是鲧的儿子,为什么待遇又是两般

夏禹承继着鲧的事业而收到很大的成功。

父子同治洪水,所用的方法又有什么不同

十七

洪水深得没有底,夏禹拿什么土壤去填好

地上有着九州,夏禹又拿什么土壤来加高

应龙教夏禹疏通九河,它是怎样用尾巴画地⒃

哪里有无角的虬龙,在背上背着黄熊游戏⒄

十八

鲧到底成就了些什么禹又成就了些什么

共工怒触不周山,大地为什么倾陷了东南⒅

夏禹尽力治水,是天叫他来观看下方的情景,

怎么又找到涂山氏的女子,在台桑和她通*

十九

相怜相爱而成配偶,是为生儿育女以延后嗣,

为什么彼此的嗜好不同,而只图一时的安逸⒆

夏启代替伯益做了国王,而终于杀死了伯益,

从在失意的情况中,启为什么又能够转入得意

二十

未行征诛,同受禅让,为何伯益失败,夏禹繁昌

夏启祭天,演出《九辩》、《九歌》,⒇何以母亲化石而致分剖

上帝把后羿遣下凡尘,为的是革除夏民的忧困,

他为什么射瞎河伯,又把洛神作为自己的妃嫔

二十一

后羿有宝弓珧弧,天赐玉■(21),射死为害的大猪,

为什么用猪肉来献祭,上帝又怪他好吃懒做

寒浞和后羿的妃子纯狐,两人通奸,一道阴谋,

为什么射死了后羿,还把来煮了,吃他的肉(22)

二十三

嫦娥披着白色的霓裳,有着美妙的梳妆,

为何她也是后羿之妻,与妖妇--纯狐相当(23)

是从什么地方得来不死药,她偷进了月亮,

变成了月里的蟾蜍,不能够把自己隐藏

二十三

自然的法式,阴阳的消长,那是无何抵抗;

阳气一脱离了躯体,任何生物都只好下场。

哪里有钟山之神,死后化为大鸟而大张喉嗓(24)

假使神的本领能够那样,为什么神又要死亡

二十四

寒浞的儿子浇,何所求于嫂子,来到她的房门口

少康又何以放狗去咬倒了浇,砍下了他的头首

浇的嫂子女岐替浇缝衣而一同在房里睡觉,

何以女岐的头首也被少康的女间谍去砍掉

二十五

寒浞打算篡位,何以对后羿的左右反而放宽(25)

寒浇与斟寻大战,取什么道路去打翻了敌船

夏桀王征伐蒙山,得到两位女子,有什么稀奇

妹嬉为什么要去出卖,成汤为什么要干夏桀(26)

二十六

夏桀用鸿鹄的羹,玉铉(27)的鼎,来飨祀上皇,

他承受着夏代的基业,为什么终于灭亡

上帝走到人间观察下情,碰到那位小臣伊尹,

把夏室灭了,把夏桀赶了,老百姓为什么高兴

二十七

简狄深居在九重的瑶台,帝喾为什么要去引诱

打发玄鸟送了一对蛋去,简狄为什么吞进了口

舜的妻分明住在家里,为什么说他是个鳏夫(28)

帝尧不先告他的父母,为什么便下嫁了两女

二十八

虞舜顺从他的兄弟,但是象终于傲慢不驯,

何以那样猪狗一般的坏人,反而保全着性命

这坏兄弟想奸*他的嫂子,要谋害他的兄长,

何以那样变化多端的怪物,后嗣反而会繁昌 (29)

二十九

王亥承受着季的基业,(30)学习着他父亲的善良,

为什么终于死在有易,还失掉了仆夫与牛羊

王亥奸*了有易氏的妻,用人们从何处见证

在床上先把王亥砍了,这又是出于谁的命令

三十

王恒也承受着季的基业,于是乎得到了牧牛,

为什么还到有易去请求恩情,不想替兄报仇

上甲微又承继了王亥,有易氏依然不讲和好,

但何以灭了有易氏,却又任意屠戮,施行兽道

三十一

成汤往东方去巡游,一直走到有莘氏的国境,

目的是找那位小臣,为什么却得到一位夫人

那位小臣伊尹是产生从伊水上的一株空桑(31)

有莘氏为何不喜欢,要把他作为奴隶陪嫁姑娘

三十二

汤被夏桀囚在重泉,到底是因为什么罪过

汤本没有心肠讨伐夏桀,到底是谁挑动了他

伊尹开始是成汤的臣下,后来被献给夏桀,

又何以终于事汤,并得到宗室一般的待遇(32)

三十三

殷纣王的性情,是受了谁的迷惑,而变成糊涂

他为什么要听信谗言,讨厌重臣们对他的帮助

他的奢侈开始萌芽时,为何便有人能料到后果

终于筑就了十层的玉石高台,完工的又是谁个(33)

三十四

比干违犯了什么法纪,要剖他的心使他沉沦

雷开有什么守法处,而要封他的官爵,赏以黄金

何以明哲的人,德行本相同,而作风却是两样

梅伯直谏遭了■醢,箕子则披发而假装疯狂(34)

三十五

甲子之朝,八百诸侯何以不约而会师于孟津(35)

飞鸿满野,又是谁把这些苍鹅赶来上了阵

把纣杀了,周公旦不赞成姜太公的大肆屠杀,

亲自访问遗老,何以在咨嗟之间便安定天下

三十六

上帝既把天下给了殷人,是根据什么来施赏

前途倒戈而终至溃灭,罪恶又是在什么地方

是谁动员,使八百诸侯争先恐后地举起武器

并驾齐驱,两翼夹击,又是谁个在担任着指挥

三十七

后稷是第一个儿子,上帝为什么要让人害他

丢他在冰地上,群鸟又为什么用翅膀去盖他

为什么他又做司马,能弯弓射箭,善于打仗

上帝既被他惊骇得透心,为什么又使他繁昌

三十八

文王这位酋长,他披着■衣,(36)拿着鞭子看牛羊,

为什么又让他扩大了势力,公然代替了殷商

凭着什么,老百姓都扶老携幼跑到岐山之阳(37)

殷纣王要宠爱他的妃子妲己,何以遭人反抗

三十九

殷纣王烹了伯邑考,把肉汤送给文王,

文王接受到儿子的肉汤,便向上帝告状;

为什么这样的处分要亲自向上帝请求,

使殷朝失掉了天下,终至于无法挽救

四十

姜太公在朝歌做屠户,(38)文王何以知道而欢喜

武王载着父尸去讨伐殷纣,他何以要那样着急

纣王和他的纪嫔为何要吊死

以衣蒙面,怕见天帝(39)

上帝为什么要把天下给人给了又要让别人拿去

四十一

昭王很高兴巡游,一直走到了南国的境地,

到底有什么好处,他要去接受白色的野鸡

穆王是更加轻佻,他为什么要想周游天下

跑了十九万里想找什么,驾着那八匹骏马

四十二

怪人夫妇在市上叫卖什么,捡到了可怜的幼女

周幽王究竟是被谁杀掉的怎么能够怪得褒姒

天老爷的脾气反复无常,有什么一定的赏罚

齐恒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40)终于被人残杀!

四十三

彭祖八百岁,上帝何以又喜欢他的野鸡汤

活了那么长的寿命,为什么彭祖还要惆怅(41)

四海之中,万国共处,上帝何以要使他们相怒

蜜蜂和蚂蚁尽管微渺,而力量何以又那么顽强

四十四

夷齐采薇,遭到女子讥刺,为何又来白鹿哺乳(42)

聚首在首阳山下的回水,究竟是有什么兴趣

公子■为什么想要他哥哥--秦景公的猛犬

要用一百辆的车子去交换,而却遭了摧残。

四十五

太伯仲雍逃到东吴,一直到了南岳(43)的脚根,

谁想到离开这是非之地,得到了两位好人(44)

寿梦的孙子阖闾,小时候便遭受了流窜,

何以壮年以后,能流传他的英勇,武功辉煌

四十六

藏在岩穴时做了些什么,阖闾终于战胜了我们(45)

■公之女异常*荡,何以又生出了令尹子文

杜敖为什么被弟弟杀了,竟那么地可怜无告

熊恽杀杜敖而自立,何以忠直之名愈高(46)

四十七

天已昏黄,雷电交加,我回去有什么可怕

自己的尊严不肯重视,求上帝又有什么办法

为什么好大喜功,要先出兵去攻打邻邦(47)

如肯悔过自新,痛改前非,我还有什么好讲

天问释义——郭沫若

解题

《天问》是很难理解的。所问到的古代的神话传说,很多已经失传,因此有好些问题得不到完备的解答。脱简窜乱的情形,在这篇诗中,更特别严重。古人的书籍是竹简编成,一简写不上多少字。串简的绳索一断,简篇便容易窜乱。因此,这篇诗的次序很零乱,必须加以整理。前清的屈复曾做过这一工作(48),但很多人反对他。整理的成绩如何,是值得讨论与批评的。但如根本反对整理,那是保守的见解。在封建的旧时代,为了增加经典的尊严,把经典神圣化,不准随便改动一字,甚至不准随便增减一笔。前人崇拜屈原之余,也曾把屈原的作品作为经典,故一般倾向于反对《天问》的整理。这毫无疑问,是封建思想的■遗。我是赞成整理的,进行这篇的翻译工作之前,我也大胆地整理了一遍。当然,整理工作也有很大的困难。本篇脱简现象的严重,自汉以来,就是这样,得不出第二种本子以供参证。整理复原也就没有绝对的依据。因此,各人的意见可能会有很大的出入。我现在只是提出根据我的意见所整理的结果。我的意见,即使有问题,但原文具在,不会因为我的整理而遭受损坏。

这是一篇很重要的作品。虽然都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但我们只要把那些问辞去掉,就可得到古代神话传说的一些梗概。据此,更可以考定传世神话传说的时代性与真伪。凡在《天问》中有其梗概的,我们便可以安心相信是先秦的真实资料,而非秦汉以后人所杜撰。这对于中国的古代,也就提出了很丰富的史料。最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梗概中,有的已由地底发掘出的新史料而得到证明。例如王亥与王恒的传说,帝舜与帝俊的传说,便在"卜辞"中找到了它们的真实的依据。

翻译是非常困难的,很不容易讨好。原作的奇妙是中国文学作品中所绝无仅有的。一口气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从天地开辟以前问到天体的构造,地上的布置,从神话传说时代问到有史时代,从身外的一切问到作者自己,而问得那样参差历落。圆转活脱,一点也不呆滞,一点也不重复,这真表示了屈原的大本领。但尽管困难,却有翻译的必要。因为通过这篇,可以看出屈原思想的博大和它的性质。屈原,毫无疑问,是一位唯物的理智主义者,现实的人道主义者。他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代表着他所处的时代的进步一面。原文很不容易懂,因此也就愈需要翻译。为了不易接近原文的读者便利,我也就不能过多地考虑到专家的责难,大胆地翻译了。

这篇相传是屈原被放逐之后,看到神庙的壁画,而题在壁上的。(49)这完全是揣测之辞。任何伟大的神庙,我不相信会有这么多的壁画,而且画出了天地开辟以前的无形无像。据我的了解,应该是屈原把自己对于自然和历史的批判,采取了问难的方式提出。他是受着强烈的创造欲所驱遣,存心作出一首奇特的诗。关于这些事象的知识,他可能另有散文的著作,可惜已经失传了。

战国时代,在中国的文化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灿烂的时代。屈原以他的地位和才质,吸收了各家学派的精华,而在文学的园地上开放了一簇像千叶牡丹那样芬芳玮丽的大红花。

第二个字是然的成语有:

一、肃然起敬 [ sù rán qǐ jìng ] 

1 解释: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2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原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3 示例:衍举眼观看仲连,神清骨爽,飘飘乎有神仙之度,不觉~。 

二、截然不同 [ jié rán bù tóng ] 

1 解释: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2 出自:宋·陆九渊《与王顺伯》:“从其教之所由起者观之,则儒释之辨,公私义利之别,判断截然,有不可民者矣。”

3 示例: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

三、岿然不动 [ kuī rán bù dòng ] 

1 解释:岿然:高峻独立的样子。象高山一样挺立着一动不动。形容高大坚固,不能动摇。

2 出自:《淮南子·诠言训》:“至德,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也。”

3 示例: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 

四、岸然道貌 [ àn rán dào mào ] 

1 解释:指严肃的神态。

2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3 示例:中国士人,又有一种~,根器特异,别树一帜,以号于众者。

五、哑然失笑 [ yǎ rán shī xiào ] 

1 解释:失笑:忍不住地笑起来。禁不住笑出声来。

2 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禹乃哑然而笑。”

3 示例:王子安方寸之中,顷刻万绪,想鬼狐窃笑已久,故乘其醉而玩弄之,床头人醒,宁不~哉。

死而不僵即使死了也不僵硬。形容坏势力等不容易被清除。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虽然望着,却没看见;虽然听着,却没听到。形容不关心,不注意。

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死而不朽指身虽死而声名、事业长存。

思而不学则殆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思:思考。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就会使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述而不作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食而不知其味东西吃下去,却不知道它的味道。比喻读书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识二五而不知十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

三过家门而不入指夏禹治水的故事,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三过其门而不入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时祀尽敬,而不祈喜祀:祭祀;祈:向神求祷。按四时去祭祀钦敬,并没有求来好事。形容祈求诸神鬼也无济于事。

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比喻失去主导或羽翼,就办不成事情了。

师心而不蹈迹师:效法;迹:前人留下的言论。学习前人的理论只能学习它的基本精神,而不能死守它的具体做法。

恬而不怪恬:安然。指看到不合理的事物,毫不觉得奇怪。

泰而不骄态度舒泰而不骄傲。也指有地位、有权势后不骄傲。

听而不闻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危而不持持:扶助,支持。国有危急之事,不须外力扶助便能安然平息。

威而不猛有威仪而不凶猛。

为而不恃为:做;恃:倚仗。做了好事而不自认为有功。

无往而不胜往:到。无论到哪儿都能取得胜利。形容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取得胜利。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不要;为:做。不要以为是微小的坏事就可以做,不要以为是不大的好事就不去做。

习而不察习:习惯。指常见之事,就觉察不到存在的问题。

笑而不答只是微笑着,不作正面回答。

虚而不淈淈:穷竭。原比喻天地为风箱,愈空虚愈不穷竭,愈推拉愈多排风。多比喻愈虚心求知,知识就越丰富。

谑而不虐谑:开玩笑。开玩笑而不使人难堪。

系而不食系:结。光挂着却不吃。指中看不中吃的东西。

秀而不实秀:庄稼吐穗开花;实:结果实。开花不结果。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实际并无成就。

学而不思则罔罔:蒙蔽。只读书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

学而不厌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厌:满足;诲:教导。学习总感到不满足,教导人从不厌倦。

引而不发引:拉弓;发:射箭。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

言而不信说话不讲信用。

一发而不可收事情一经发生便不能收住

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可收拾。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

有所恃而不恐恃:倚仗;恐:害怕。有所倚仗而不害怕。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周而不比周:亲和、调合;比:勾结。关系密切,但不勾结。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

执而不化指固执己见,不知变通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包而不办包:包揽。把事情包揽下来却不办理。

比而不党比:亲近;党:偏私。亲近而不偏私。

博而不精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避而不谈躲避开而不肯说。指有意回避事实。

备而不用准备好了,以备急用,眼下暂存不用。

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百足之虫,断而不蹶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倡而不和倡:同“唱”。和:响应。领唱无人应和。形容有人领导,但无人响应的冷清局面。

脆而不坚脆弱而不坚实。形容虚有其表。

存而不论存:保留。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存而不议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出污泥而不染比喻生于污浊的环境却不受污染,依然保持纯洁的品格。

出淤泥而不染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道而不径道:走路。径: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险。

掇而不跂掇:拾取;跂:抬起脚后跟站着。就近拾取,不必踮起脚跟企盼远处的。

淡而不厌比喻既不热心也不厌弃。

富而不骄富:富有;骄:骄傲。指很富有但不趾高气扬。

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浮而不实形容知识浅薄,基础不扎实;形容作风浮泛,不深入不踏实。

高而不危身居高位而没有倾复的危险。

敢怒而不敢言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敢怨而不敢言内心怨恨但不敢说出来。

和而不唱赞同别人的意见,不坚持自己的说法。

惠而不费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诲而不倦诲:教诲,教导;倦:厌烦,疲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烦。

华而不实华:开花。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货而不售想卖却卖不出去。货:卖。

和而不同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何乐而不为有什么不乐于去做的呢?表示愿意去做。

久而不匮匮:缺乏。指物资储蓄充足,在很长时间内不缺乏供应。

久而不闻其香在有香草的房子里呆久了,就闻不着香草的香味了。比喻处在某个环境中的时间长了,对周围一切都觉得很平常。

讥而不征讥:稽查,查看;征:征税。指在关卡、市场等处只稽查而不征税。

谲而不正谲:欺诈。诡诈而不正派。

几而不征几:稽查,查看;征:征税。指在关卡、市场等处只稽查而不征税。

困而不学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可望而不可即即:接近。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

可望而不可及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

可一而不可再只可做一次而不可再做。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迷而不反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迷而不返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秘而不露严守秘密,不肯吐露。

忙而不乱在繁忙的工作中或紧急情况下,有条有理,毫不慌乱。

磨而不磷磨了以后不变薄。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磨而不磷,湼而不缁谓极坚之物,磨也磨不薄;极白之物,染也染不黑。比喻不受环境影响,经得起考验。 亦省作“ 磨不磷,湼不缁 ”。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磨了以后不变薄,染了以后不变黑。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秘而不宣宣:公开说出。保守秘密,不肯宣布。

没而不朽没:同“殁”,死。指人的身体虽死,但其精神、业绩、文章永存人间。

苗而不秀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殁而不朽殁:死。人虽然死了,名声或事业长存。

秘而不泄泄:泄漏。严守秘密,不肯吐露。

密而不宣宣:公开。保守秘密,不肯公开宣布

秘而不言严守秘密,不肯吐露。同“秘而不露”。

满而不溢器物已满盈但不溢出。比喻有资财而不浪用,有才能而不自炫,善于节制守度。

廉而不刿廉:廉洁;刿:割伤,刺伤。有棱边而不至于割伤别人。比喻为人廉正宽厚。

劳而不获获:收获。付出了劳动,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

乐而不荒指表现的情感有节制。同“乐而不*”。

老而不死本是孙子骂旧友原壤年老无德可称术的话,后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会国家或拖累后辈。

老而不死是为贼责骂老而无德行者的话。

来而不往非礼也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

乐而不*快乐而不过分。指表现的情感有节制。

劳而不怨劳:劳苦,劳累。虽然很辛苦、很劳累,却没有怨言。形容孝子精心侍奉父母。也指当政者使民勤劳而民无埋怨。

乐而不厌喜爱而不厌倦。

涅而不渝涅:黑泥;渝:改变。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涅而不缁涅:矿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缁: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涅而不淄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同“涅而不缁”。

泥而不滓染而不黑。比喻洁身自好,不受坏的影响。泥,通“涅”。染黑。滓,通“缁”。黑色。

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泛指天下;存:保留;论: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群而不党群:合群。与众合群,不结私党。

羣而不党和以处众而不阿私。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党,助也。君子虽众,不相私助,义之与比。” 朱熹 集注:“和以处众曰羣,然无阿比之意,故不党。”

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柔而不犯犯:侵犯。指性情柔和,但不容侵犯。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芝:通“芷”,香草;兰:香草。好像进入满是香草的房间,闻久了就不能闻出香味。比喻在某种环境里呆久了,习以为常。

施而不费施: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死而不悔就是死了也心甘。

食而不化吃了没有消化。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质而不俚质:朴素、单纯。俚:粗俗。质朴而不粗俗。亦作“质而不野”。

遵而不失遵照先人的典章制度而不违失。

直而不肆直:正直;肆:放肆。虽然耿直却不放肆。

直而不挺指作事按正直之道而行,但有变通。

置而不问

质而不野质:朴素、单纯。野:粗俗。质朴而不粗俗。同“质而不俚”。

知而不言明明知道而不说。

知而不争争:争辩。了解是非却不据理力争。形容不坚持原则。

知二五而不知十知道两个五是多少,却不知十是什么意思。比喻看问题片面孤立。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然:这样,如此。知道是这样,但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不知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

知一而不知二知道一是什么,却不知道二是怎么回事。形容了解事物不够全面。

自知而不自见自知:有自知之明;自见:自我显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炫耀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然:这样。只知道是这样,却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形容只了解表面现象,不了解事物的本质或事情的根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864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8
下一篇2024-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