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山中来信是写给伏尔泰的吗,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谢谢

卢梭的山中来信是写给伏尔泰的吗,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谢谢,第1张

不是

一七六二年六月八日是卢梭一生中一个重大的转折点。那天夜里,卢梭被人从睡梦中叫醒。他的居停主人卢森堡元帅夫人派人前来通知他,巴黎最高法院即将于次日下令查禁他那部在十多天前开始发售的《爱弥儿》,并要逮捕作者。第二天,六月九日下午,卢梭只身出走,逃离法国国境,开始他长达八年的流亡生涯。他先在瑞士伯尔尼邦的依弗东住下。在他到达依弗东以前,日内瓦小议会就已下令查禁他的《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不久并将这两部作品焚毁,同时下令通缉作者。伯尔尼当局接着下令将卢梭逐出它的辖区。卢梭在依弗东居住未及一月,即被迫迁居普鲁士国王治下的讷沙泰尔邦的莫蒂埃村,在卢梭居住莫蒂埃村期间,日内瓦在通缉卢梭这个问题上意见分歧。宗教界的正直人士以及广大公民和市民认为通缉令违反教会法,起来保卫卢梭。掌握行政权的小议迷醉与遐想会则与法国政府亦步亦趋,坚持对他进行迫害。小议会的检察长特龙香在一七六三年九十月间发表《乡间来信》,为议会辩护。卢梭针锋相对,在一七六四年十二月发表《山中来信》作为答辩。此书发表未及十日,日内瓦就出现了以《公民们的感想》为题的匿名小册子,揭露卢梭抛弃亲生的几个孩子,并以十分恶毒的语言对卢梭进行人身攻击。这份谤书出自伏尔泰之手。早在一七六一年底,出版商雷伊就建议卢梭写一部自传。这时卢梭眼看自己身后的名声将遭到玷污,为使世人认识他的真正面目,决心撰写他的《忏悔录》。

伏尔泰的名言

1、书读得多而不思考,你会觉得自己知道的很多。书读得多而思考,你会觉得自己不懂的越多。

2、预言从来都只是为大人物而作的,小民无此必要。

3、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4、说出一个人真实的思想是人生极大的安慰。

5、即使没有上帝,也要创造一位上帝。

6、这里是我的心脏,但到处是我的精神。

7、书读得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很少。

8、爱情之中高尚的成分不亚于温柔的成分,使人向上的力量不亚于使人萎靡的力量,有时还能激发别的美德。

9、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希望。

10、任何人想以道理晓喻他的同胞,都会受到迫害,除非他是最强者。然而最强者却几乎总是加强无知的锁链,而不是去把它砸断。

11、在理想的最美好世界中,一切都是为美好的目的而设。

12、人类最宝贵的财产——自由。

13、有学问的傻瓜,要远比无知的傻瓜还要愚蠢。

14、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15、注:“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扞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一直被误传是伏尔泰所说的,其实这句话是在一个名叫《伏尔泰和他的朋友》的话剧里出现的,并非本人所言。

16、天分就是持续不断的忍耐。

17、美德与过恶,道德上的善与恶,都是对社会有利或有害的行为;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代,为公益作出最大牺牲的人,都是人们称为最道德的人。

18、几个苍蝇咬几口,决不能羁留一匹英勇的奔马。

19、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

20、激情是使航船扬帆的骤风,有时也使它沉没,但没有风,船就不能前进。

21、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与一个老朋友重逢。

22、神谕的最了不起的作用在于保证战争的胜利。

23、天赋的力量大于教育的力量。

24、人,如果没有记忆,就无法发明创造和联想。

25、无论天资有多么高,他仍需学会了技巧来发挥那些天资。

26、一个家庭没有书籍,如同这个房间没有窗户。

27、图书馆是人类知识与谬误的宝库。

环保名言阅读欣赏

环保名言

1、因为人类的恶作剧,所以地球母亲在痛哭,快止住妈妈的眼泪。

2、使“母亲”成为乐园,需要“儿女”携手努力。

3、门前院后种棵树,室内阳台养盆花,健康幸福到你家。

4、让水更清,让天更蓝,让花更艳,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

5、保持地球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数自身。

6、请爱护每一棵树,否则我们看到的将是泛滥的洪水和贫瘠的沙漠。

7、树木正在为净化空气而加班加点,请勿让绿色工厂倒闭。

8、地球的命运掌握在人们的股掌之间,稍不留神,将会被毁灭。

9、你是否听见,地球妈妈在哭泣。

10、人类就是花的根,环境是未绽的花苞,根努力就能开出美丽,反之只有枯竭、谢落。

11、让我们为地球妈妈共同撑起一把绿伞。

12、朋友,请给鸟儿多一片温暖的天空,请给鱼儿多一点娱乐的天地。

13、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保护环境是无限的。

14、少抽一支烟,多栽一棵树。

15、爱护环境,保护地球,让我们托起双手共同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16、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必须保护环境。

17、利用地球资源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保护地球环境是人类为了生存得更久。

18、地球—“母亲”难堪,人类—“儿女”惭愧。

19、人类需要的是绿色,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拥有绿色。

20、小草刚钻出地面,请自觉保护弱小。

21、让风沙不再猖狂,还地球一片绿色铺垫。

22、如果没有花草树木,我们还能吸收氧气吗?让我们保护花草树木吧!

23、用我们的双手,保护我们的地球。

24、那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命。

25、保护环境,人人戒烟。

26、地球不该是黑色的,让天空湛蓝,河流洁净,花儿娇艳!

27、我们为天然资源越来越少而伤心,地球为我们破坏资源而哭泣。

28、带着欢乐舞步,让风沙停止,让小鸟起舞,让绿色腾飞。

29、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30、让我们来保护花草树木吧!看,花草树木在向你挥出希望的小手。

31、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间仙境,非常美丽。

32、快快行动起来,保护自然生态!

33、斩断飞向天空的“黑龙”,拥有湛蓝的天。

34、保护我们的家园,让地球充满绿色。

35、绿化是我们生存的希望,美化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36、天空是小鸟家,河流是鱼儿的家,地球是我们的家。

37、绿树成荫,花香扑鼻——理想家园靠大家。

38、让绿色在生活中洋溢,让心灵在绿色中放飞。

39、地球只有一个,失去它,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家园。

40、倾听大自然母亲甜蜜的絮语,多么美好,岂能让母亲哽咽。

41、只有保护环境,明天,美好的明天!就指日可待了!

42、谁不爱家?谁不爱妈妈——保护地球。

43、爱绿护绿,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44、莫踏青草,勿采红花。

45、娇娇小草,请足下留情。

46、陆地、天空、大海,我们都要保护。

47、我是一朵花,请爱我,别采我。

48、参与绿色行动,保护美丽家园。

49、小草正睡觉,勿入草坪来打扰。

50、把绿色还给地球。

51、请高抬贵脚,听,小草在哭泣!

52、多栽一棵树,就给人类多增添一丝生存的希望。

53、留住草的美,体现你的美。

54、放下千斤斧,快去勤植树!

55、捡起一张纸,创造一个美的环境。

56、保护环境,要你十分留心,十分细心,十分有心。

57、请别乱坎树林,让空气更加清新。

58、地球不仅仅是人类的家园,更是所有生物的家园。

59、让天更蓝,让水更清,让我们从小事做起。

60、地球的梦想,给自己穿上一件漂亮的“绿衫”。

61、看,蓝色的地球多美呀!千万不要让她变成单调的**!

62、把绿色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让绿色流入人们心中。

63、是水哺育我们,是空气给我们生命,是地球给我们灵魂,难道我们要恩将仇报!

64、绿化做得好,染污就减少。垃圾分类放,环境有保障。

65、爱祖国,护绿化,保清洁,爱家园。

66、一个地球,够了,一个海洋,够了,不够的是—环保。

67、含一滴水,还一份真情!

68、止住您的脚步,留住一片绿茵!

69、风清水绿天蓝,我们美丽的家。

70、保护环境,就是爱惜生命。

71、淡水用完—南北极取,冰山用完—过滤海水,海水用完—?!!!

72、地球是我们的妈妈,我们是妈妈的孩子,热爱妈妈吧!

73、一个地球,够了,一个海洋,够了,不够的是—环保。

74、保护环境,有益健康。

75、多种一棵翠绿的小树,还我一片蔚蓝的天空。

76、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会更美丽。

77、没有绿色,生命就没有希望。

78、请脚下留情,别伤害一棵小草。

79、手下留情,足下留青,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80、植树造林,功在千秋。

胡雪岩名言阅读欣赏

胡雪岩名言

1、当你得到什么东西,你就失掉什么东西。

2、信用是人的第二性命。

3、好好工作其实是对自己好,不是对别人好。

4、人生要随着自己的发展,不断地进行阶段的调整

5、当事情太顺利的时候,需要更加格外小心。

6、做人要先学会听话,然后在学会讲话。

7、一个人的信用是最重要的

8、结果不重要,原因,动机才重要。

9、一个人应该时时刻刻充实自己。

10、家庭教育决定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

11、任何一段经历对每个人都是很宝贵的经验。

12、遇到困难时,人要自己找到行得通的路

13、人的一生,不是留下任何把柄,否则迟早变成致命伤。

14、要跟比你强的人在一起,才能有所收获,学到东西。

15、先想到义,再想到利,未雨绸缪,谋定而后动

16、商业竞争的胜负最终决定在经营者本身的修养上

17、满脑子都是钱的人,一辈子都赚不到钱。

18、人最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就是落魄的时候。

19、对一个人来讲,常识比知识更重要。

20、一个人的信用是你自己坚持出来的。

21、看一个孩子是看他的品德,不是看他的才干。

22、学历史应该反复地把它做各种不同的模拟,你才会知道那条路是合适的。

23、读历史的目的,是要从中得出一些道理。

24、赚钱不是目的,钱只是做人做事的工具。

25、当得到好处时首先要想到别人,而不是只想到自己。

26、读历史千万注意要把以前的缺失改过来,而不是一味照以前来做

27、花钱去做广告不如用实际行动使大家品耳相传。

28、一件东西有没有功效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如何使用。

29、一个人要替自己的所作所为担负全部的责任。

30、一个人的品德基础良好,一生会很稳固。

31、人要经得起严格的考验,才能出人头地。

32、人生只有一个规律,自作自受

33、人的所做所为,都是要经过仔细考虑

34、人生就要不断做出合理的阶段性的调整

35、任何人你要尊重他,要城心待他

36、你只要没有污点,就不怕人家打击。

37、人生最大的价值就是死了以后还被人们怀念。

38、要请别人帮忙,就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

39、读书如果不明白道理等于白读。

40、处顺境其实非常危险,处逆境反而比较安全。

41、一个人应当具备四识:知识1、常识1、胆识1、见识

42、道理是直的,但是路经常是弯的。

43、处逆境容易因为小心,处顺境很难,因为大意。

44、圆通就是随机应变,圆滑就是投机取巧

45、有好就有坏,因为有阴就有阳。

46、命运就是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47、最大的奖赏就是给你工作的机会。最大的恩惠就是不断地给你提供表现的机会。

48、要抓住机会让别人了解你有什么本事。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伏尔泰的名言阅读欣赏》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名言名句 专题。

伏尔泰

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年):伏尔泰原名弗兰苏阿,马利·阿鲁埃(François-Marie Arouet);伏尔泰是他的笔名。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他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父亲是法律公证人,希望他将来做个法官,但他对文学发生兴趣,后来成了一名文人。伏尔泰经历了路易十四、十五、十六三个封建王朝的统治,目睹了封建专制主义由盛转衰,一亲身感安到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腐朽和反动。他深刻地;预见到革命必然到来,他对朋友说:“我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正在撤下革命的种子,尽管我自己未必成为革命的见证人,但它是必然要到来的。”

伏尔泰才思敏捷,一多才多艺。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专制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书被列为禁书,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国门。1725年他被迫流亡英国,对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研究英国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研究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

伏尔泰写过大量文学作品,其中著名的有史诗《亨利亚德》、《奥尔良少女》,悲剧《欧第伯》、喜剧《放荡的儿子》,哲理小说《老实人》。他又写过不少历史著作,如《路易十四时代》、《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等。在哲学方面,他的代表作有《哲学辞典》、《形而上学论》、(4牛顿哲学原理》等著作,其中最有影响的一本书是《哲学通信》被人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

伏尔泰非凡的才智,锐利的思想以及他对黑暗的封建专制主义所作的揭露,使他在人民中间享有崇高的声望。统治者也念利用他。路易十五请他当过宫廷史官,普鲁土国王腓特烈二世把他待为上宾,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曾接见过也,但最终都由他的叛逆由思想而不欢而散。痛苦的经历使他决心不再与任何君王往来。

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夫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他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狂热作斗争,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另一些人踩住他的肚子,还有一些人从远处痛骂他。”不过伏尔泰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县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认为要统治人民;宗教是不可缺少的。他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

伏尔泰信奉自然权利说,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他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又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他把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想化了,认为最理想的是由“开明”的君主按哲学家的意见来治理国家。在哲学上,他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肯定认识采源于感觉经验,但他又认为神是宇宙的“第一推动者他对劳动人民是十分鄙视的,认为他们只能干粗活,不能思考,说“当庶民都思考时,那一切都完了”。

伏尔泰作为资产阶级思想家,在他的各个方面都有局限性,这是毫不奇怪的。因为在他的身上也深深地打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和阶级的烙印。不过他在反封建的启蒙运动中作出的巨大的贡献,还是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

伏尔泰的文学观点和趣味,基本上承袭17世纪古典主义的余风,主要表现在诗歌和悲剧创作上。他的史诗《亨利亚德》(1728)以法国16世纪宗教战争为题材,写波旁王朝亨利四世在内战中取得胜利后登基为王,颁布南特赦令以保障新教徒的信仰自由。史诗中的亨利四世被当做开明君主的榜样来歌颂。伏尔泰的哲理诗说理透彻,讽刺诗机智冷隽,有独到之处。伏尔泰毕生主要从事戏剧创作,先后写了50多部剧本,其中大部分是悲剧。伏尔泰的文学作品中最有价值的是哲理小说。这是他开创的一种新体裁,用戏谑的笔调讲述荒诞不经的故事,影射和讽刺现实,阐明深刻的哲理。

伏尔泰晚年定居在法国和瑞士边境的费尔奈庄园。

其间,法国发生宗教上的派性斗争,造成大批逃亡者。伏尔泰在自己的庄园内,先后收留过上百户难民。他还多次打抱不平,替穷苦人伸张正义,平反冤案。影响最大的一次,莫过于卡拉事件。

1761年10月13日,图卢兹市菲拉蒂埃街的一个住家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悲剧。这家的主人让·卡拉是颇受人尊敬的胡格诺派的商人。当天深夜,让·卡拉发现长子马克—安东尼在店铺悬梁自尽,一时全家慌了手脚,母亲失声痛哭,惊动四邻。突然,在围观的人群中有人说道:“马克—安东尼是被他父母杀死的,因为他选择了天主教。”天主教与新教经历了16世纪的宗教战争,至今已有两百多年,但对立依然十分尖锐。图卢兹一位法官闻讯赶来,一不调查,二不审讯,甚至连现场也没看上一眼,便将“谋杀”事件那天晚上在家的人全部拘捕归案。马克·安东尼为什么自杀?原来,这位28岁的青年曾学过法律,一心想当律师,但因无法弄到天主教徒的证明书,被迫从事商业。他想从父亲那儿得到一笔钱作生意,遭父亲拒绝,失望之余,天天上咖啡馆借酒浇愁,后因债务缠身,更觉前途渺茫,一念之差便寻了短见。头发斑白、年近古稀的老人怎能吊死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谋杀”之罪显然难以成立。检察官迪库大义凛然,出庭替老卡拉辩护,却被停职三个月。律师絮德尔想阐明事实真相,但陷入狂热兴奋中的法官却不屑一听,反倒认为这位律师无能。审判长滥施权力,逼迫卡拉供出同谋,卡拉义正辞严,断然地说:“既然没有犯罪,何来同谋?”1762年3月10日,法庭不顾一切无罪的证据,粗暴地判决卡拉车裂之刑。临刑前,老卡拉悲愤地说:“我已经说明真相,我死得无辜……”事发不久,伏尔泰便听到各种传闻。他对教会历来持怀疑态度,认为无论天主教还是新教,都是无耻之徒。卡拉老汉的悲惨遭遇,激起了他对教会和司法当局的无比愤慨,他决心为维护人的尊严、为争取信仰自由而奋斗。他通过各种渠道,沉着冷静地亲自调查和搜集证据,并将被流放到日内瓦的卡拉的两个儿子召到费尔奈,根据他们两人提供的详情和从过往旅客中听到的反映加以比较,从而对整个事件作出个人的判断。其间,他发表了卡拉两兄弟的口供,写了揭露这起惨无人道的冤案的小册子,并为卡拉太太提供一切费用,把她接到巴黎,以引起舆论的注意。1763年2月3日,伏尔泰亲自写了上诉书,作出“我敢肯定这家人无辜”的结论。3月7日,枢密院下令重审此案,蒙受不白之冤的卡拉老汉及其一家终于得到昭雪。

这年年底,伏尔泰发表了著名的《论宗教宽容》,猛烈抨击反动教会的宗教迫害和专制政体草菅人命的黑暗现象,阐述了他的理想主义和唯物主义思想。

嗣后,他还曾为同样遭到教会迫害的一位19岁的骑士拉巴尔和一位年过半百的风水先生西尔旺奔走呼号,并使这两起冤案终于得到平反。

在整个晚年,伏尔泰以更加旺盛的斗志从事大量的创作,先后为《百科全书》撰写了613条辞目,并于1764年汇编成册,以“哲学辞典”为题公开发表。此外,他还出版了哲理小说《查第格》《天真汉》,历史著作《彼得大帝治下的俄罗斯史》和《论议会》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费尔奈定居期间,他一直与欧洲各国的各阶层人士保持频繁通信。据统计,仅保存下来的伏尔泰的信件就有一万多封,和他通信的计七百人之多。他利用这种方式,跟通信者讨论各种社会问题,宣传他反专制反教会的启蒙思想。伏尔泰所作的不倦斗争,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的名字响彻整个欧洲的上空,不少社会名流慕名而来费尔奈求见。费尔奈成了欧洲舆论的中心,当时的进步人士尊称伏尔泰为“费尔奈教长。”

1778年2月,84岁高龄的伏尔泰回到阔别28年的巴黎。消息一传开,全城都轰动起来。一些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年轻人更是欣喜若狂,纷纷涌到他的下榻处,使周围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妇女们趁他经过时,偷偷地从他的皮衣上拔下一两根毛,当做圣物保存。

到了巴黎,伏尔泰因过于激动,加之尿毒症发作,被迫卧床。但他仍然坚持口述最后一部五幕诗体悲剧《伊雷娜》。剧本虽写得平平,但演出时,巴黎和凡尔赛反应都十分强烈。王后出席了演出,伏尔泰也拖着病体临场领略这最后的荣誉和幸福。

教会人士心怀鬼胎,想利用伏尔泰的威望抬高自己的身价,因此趁伏尔泰病笃之机,企图从中捞点油水。

一天,一个神甫鬼鬼祟祟地窜入伏尔泰的病房,要求伏尔泰作临终忏悔。伏尔泰虽然不是无神论者,而是自然神论者,但他一贯与教会势不两立。他深知这位神甫的来意,毫不客气地把他打发走了。

没过几天,又有一位叫莫雷的修道院长重演故伎。伏尔泰一见他进来,便问:

“神甫,您从何处来?”

“啊,先生,我从上帝那里来!”

“真的?您能给我出示上帝的诏书吗?”

伏尔泰虽重病在身,但仍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他特有的辛辣讽刺,无情地揭露这些“披着僧衣的豺狼”的丑恶嘴脸。

5月12日,伏尔泰不住咯血,体温急剧上升,黎塞留公爵不忍看到自己的老朋友这般受苦,给他送来了阿片酊。伏尔泰糊里糊涂,竟把这种药效显著的镇静剂全喝下去了。三个神甫趁他昏迷之际闯了进来,待他稍为清醒后,问他是否承认基督的神圣。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本来已作了否定的回答,一听见“基督”“神圣”这两个字眼,他勃然大怒,做了个惊人的动作撑起病体,愤然地推了神甫一把,说:“让我安静地死去吧”。

1778年5月30日晚上11时,伏尔泰与世长辞。反动教会对这位亵渎宗教的宿敌恨之入骨,下令连夜将他的尸体运出巴黎,弃之荒冢。

可是,伏尔泰在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功绩是抹杀不了的。他大半生被公认为人民的领袖和导师。他的思想和学说将教育好几代人,为反封建斗争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武装了法国人民的头脑。

在资产阶级大革命后,伏尔泰的骨骸被移葬到伟人公墓。

===========================================================================================

启蒙运动是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所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自由,提倡科学技术,把理性推崇为思想和行为的基础。“启蒙”一词,德语为Aufkl�rung,英语为Enlightenment,意为启迪,在启蒙运动中引申为用近代哲学和文艺的文化知识的光辉照亮被教会和贵族专制的迷信与欺骗所造成的愚昧落后的社会,恢复理性的权威。启蒙运动不仅在文化部门展开,同时也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科学、哲学乃至社会制度和社会风尚等各个方面。

启蒙运动发生在法国路易十四逝世之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之前。文艺复兴虽然从13、14世纪到15、16世纪已将反对教会和封建统治的斗争进行了三、四百年,但是基督教会和封建贵族在欧洲统治了千余年,根深蒂固;当时工商业还没有大规模地发展,资产阶级还处于无权地位,力量薄弱,没有彻底的革命性,容易和反动势力妥协。西欧各国社会发展很不平衡。法国在17世纪处在所谓“伟大世纪”即路易十四的世纪,也是封建贵族和教会高级僧侣联合专制的势力最盛的世纪。资产阶级和平民合为“第三等级”,还处于无权地位。文化和教育完全掌握在天主教的耶稣会僧侣手里,独尊《圣经》和少数拉丁古典著作。一般民众处于相当愚昧的状态。这就是启蒙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18世纪,经济和政治的形势开始有很大的转变。法国和英国隔海相望,法国比英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落后了一个世纪。英国已拥有海上霸权,工商业发达;资产阶级已走上政治舞台,开始进行产业革命;工人阶级日渐活跃;政治上兴起宪章运动,奠定了议会民主制基础。文学上在莎士比亚之后出现了理查逊和斯特恩等人的以市民为主人公的新型小说。法国百科全书派领袖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曾留居英国。他们与英国经验派哲学家洛克和休谟等人结下亲密的友谊。他们都欣赏英国的三权鼎立和议会民主制。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编纂法国《百科全书》(即《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与手工艺大词典》)曾受到英国张伯斯主编的传播近代哲学科学知识的《百科全书》的启发。

在法国百科全书派活动的20年中,他们一直不断地受到反动势力的反击和迫害,有些人被关进监狱,有些人被迫流亡到国外。百科全书被禁止发行,或被烧毁。当时检察官在最高法院对百科全书派进行公诉中提出的罪名是“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但百科全书终于在1772年问世。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百科全书派领袖之一孔多塞参加了这次革命,被选入革命政府任法院议员,革命中两次“人权宣言”都宣布人权是人类自然的(即生而就有的)权利,包括“平等、自由、安全和财产”四大项,体现了百科全书派的理想。由此可见,启蒙运动为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作了必要的思想准备。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引论中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启蒙学者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

=======================================================================================

伏尔泰(1694 —1778),法国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本名弗朗索瓦—玛丽·阿鲁埃,生于巴黎一个公证人家庭。在耶稣会学校受中学教育。毕业后与贵族子弟交游。由于写诗讽刺权贵,曾两次入狱。1726至1729年避居英国,潜心考察英国的政治制度、哲学和文艺,回国后发表《哲学书简》(又名《英国书简》, 1734),宣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成就,抨击法国的专制政体。书简出版后即被查禁,巴黎法院下令逮捕作者。他逃至女友爱特莱夫人在西雷村的庄园,隐居 15年。这期间他一度被宫廷任命为史官,1746年并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伏尔泰抱着对开明君主的幻想,应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的邀请,于1750年来到柏林。他本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弗里德里希二世却把他当文学侍从看待。这一时期他接近年轻一代的启蒙思想家,为《百科全书》撰稿,文稿后来收入他的《哲学词典》(1764)一书。1753年离开柏林,寄居瑞士,1760年起定居法国和瑞士边境的费尔奈庄园,与欧洲各国人士保持频繁的通信联系,并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撰写大量小册子,揭露宗教迫害和专制政体下司法部门的黑暗。1778年为出席他的悲剧《伊雷娜》的首次公演返回到巴黎,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

伏尔泰在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中,反映上层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开明君主制。他在哲学上信奉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的经验论。伏尔泰是自然神论者,提倡对不同的宗教信仰采取宽容的态度,终生与宗教偏见作斗争,但又认为宗教作为抑制人类情欲和恶习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他的主要历史著作有《查理十二史》(1731)、《路易十四时代》(1751)和《风俗论》(1756)。他的历史观点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把历史发展看做理性对谬误、特别是对宗教狂热的斗争,并且过分夸大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伏尔泰的文学观点和趣味,基本上承袭17世纪古典主义的余风,主要表现在诗歌和悲剧创作上。他的史诗《亨利亚德》(1728)以法国16世纪宗教战争为题材,写波旁王朝亨利四世在内战中取得胜利后登基为王,颁布南特赦令以保障新教徒的信仰自由。史诗中的亨利四世被当做开明君主的榜样来歌颂。伏尔泰的哲理诗说理透彻,讽刺诗机智冷隽,有独到之处。伏尔泰毕生主要从事戏剧创作,先后写了50多部剧本,其中大部分是悲剧。伏尔泰的文学作品中最有价值的是哲理小说。这是他开创的一种新体裁,用戏谑的笔调讲述荒诞不经的故事,影射和讽刺现实,阐明深刻的哲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840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7
下一篇2024-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