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心计与杜拉拉升职记的分集剧情

美人心计与杜拉拉升职记的分集剧情,第1张

窦漪房

西汉初年,幼年时期的窦漪房(原名云汐)因母亲卷入后宫斗争被追杀,导致满门抄斩,长大后误打误撞被选入宫为奴成为家人子。她设计将周采女生的儿子换给吕后的外孙女—皇后张嫣,吕后欣赏她的聪明干,以赐婚为名派往代国监视刘恒母子。为天下苍生不再受苦,也为吕后能更信任她,漪房提议刘恒以修陵寝为名秘密练兵,令所有人都觉得她是祸水。只有刘恒始终相信她并封后,夫妻俩走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成就千秋大业。而母仪天下的她发现,拥有权力的同时感情却在渐渐流逝,她努力挽回丈夫的心,阻止儿子们互相残杀,运用女性独特的手法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并且为西汉创立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她的名字也载入史册,为后人所称颂。漪房聪明也算幸福,因为她同时拥有着刘恒的爱和历史的丰功伟绩!

窦漪房是一个给人雍容华贵之感和端庄气质的女性角色,温和古典却又不是失高雅端庄。林心如饰窦皇后,妆容姿态堪称完美,用该剧编剧于正的话就是“出色的演技, 还有如水般清澈的容颜, 让所有的人都为之动容”。

刘恒

刘邦四子,母薄氏,原代国之王,为人坚定、有勇有谋、壮志雄心,他善于隐藏自己的锋芒,在遇到窦漪房后,志同道合的两人一拍即合。在窦漪房协助下,仿照越王勾践,暗地招兵买马,操演兵士。经过多年磨练,刘恒不再是当年那个只能隐忍的代王,他带领着自己的军队扫清吕氏政权,成功压制住齐王刘襄,最终登上汉宫朝堂,成为君临天下的汉文帝。

作为帝王的文帝刘恒,仁德、勤俭、圣明,是历史上有名的好皇帝。

而作为丈夫的刘恒,虽然有众多美人环绕,却对窦漪房情有独钟。初次见面,就被窦漪房吸引住双眸,从此这一生心里就再没有了其他女人的位置。刘恒与窦漪房相约一生永不相问的约定,感人至深。在面对朝中上下对窦漪房怨声四起的时候,刘恒无条件、毫不质疑地选择了什么都不问,相信窦漪房的一切,他总是在危机来临的时候,第一个也是第一时间站在窦漪房身边,相扶相守。就算窦后患眼疾,而看不清东西,刘恒还是只宠窦漪房一个,甚至废六宫,对于窦漪房,他想要给她一切。而在后期刘恒晚年重病时,每一次窦漪房与刘恒回忆起两人之间深厚的爱情是,更是令人感人肺腑,种种情节,都催人泪下。

陈键锋首次饰演皇帝,他透露为拍戏看了很多历史书。陈键锋说,《美人心计》中皇帝刘恒是一个大好人,他爱他的老婆、母亲、儿子和女儿。有的时候别人可能觉得他笨笨的,但其实他心底里是知道的。因为他之前从来没有拍过一个古装正剧,所以觉得演一个皇帝是不容易的事情,是个挑战。

刘盈

新晋小生罗晋,在《美人心计》中饰演西汉的第二代皇帝汉惠帝刘盈。作为一代君王,身边佳丽三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此,在剧中罗晋与林心如、王丽坤、陈怡蓉等一干美女都有着众多的对手戏。帅哥美女的超豪华阵容也成为影迷们最为期待的看点之一。

然而历史上的刘盈,在其母吕后的扶植下十六岁登上皇位,成为西汉的君王。这其中的欢乐悲喜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据了解在《美人心计》中,罗晋饰演的汉惠帝刘盈,不仅体现出作为一代君王的勤政爱民,更是诠释出了在吕后“垂帘听政”下他的无奈与无助。当然最大的看点还是他与其挚爱之人的情感纠葛及展现出的爱恨情仇。

刘章

由华谊当红小生冯绍峰颠覆性出演的铁血男儿、能文能武素有汉皇族第一硬汉之称的刘章,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在剧中携手胡杏儿共谱一段汉宫传奇。两人爱得坎坷,却无碍冯绍峰倾情付出,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他最终成就了胡杏儿一生幸福。

剧中,冯绍峰扮演的刘章与林心如扮演的窦漪房争夺皇位,刘章一角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力量虽然戏份不多,却是个极有光彩的人物。

周亚夫

由何晟铭饰演的周亚夫是刘恒身边得力的大将军,和雪鸢情投意合,不过最后因为图谋叛乱而被抓,做为惩罚,命他和死去的雪鸢冥婚。

莫雪鸢

用编剧于正的话来说,莫雪鸢是“吕后身边最得力的杀手,她的身份在深宫里成谜,她掩藏着绝世的容貌,却只求家人能平安,但是无欲无求仿佛寒冰般的人生却在遇见窦漪房的那一刻彻底瓦解,因为她,她开始学着相信,因为她,她放弃了爱情,姐妹二人在三十年的沉浮中携手并进,没有别的依托,唯有信任。”窦漪房说过,莫雪鸢是这世上最疼她的人,也是永世最好的姐妹。

但雪鸢的一生是悲剧的,在友情和爱情的两难选择下,选择了吞金自杀,了结自己。

聂慎儿

《美人心计》是首次全景讲述汉朝第一位皇后“窦漪房”故事的影视作品,看王丽坤如何从“傻女”优雅转变为富有心计的慎夫人,慎儿这个角色给王丽坤极大的挑战,用编剧于正的话来说“慎儿这个角色,精彩却难演”。王丽坤所饰演的“慎儿”和林心如饰演的“窦漪房”本是情谊深厚的好姐妹,但漪房的善良和慎儿的自私形成了很大的对比,也造就了她们不同的人生。

馆陶长公主

剧中由戚薇饰演的馆陶长公主的女儿就是陈阿娇,她在戏中泼辣阴险,后期为了刘启的皇位,阿娇能当上太子妃,与妙人共同策划杀害了自己弟弟刘武,陷害自己的母亲窦漪房。

馆陶长公主名叫刘嫖,是中国汉朝孝文皇帝和窦皇后的长女,是汉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同时也是汉武帝的姑母兼岳母。汉景帝时封馆陶长公主;汉武帝时,升为馆陶大长公主尊称窦太主。

李美人

陈怡蓉在戏中饰演了一个无城府、没有心机又单纯的李美人,李美人是皇帝刘盈最爱的一个妃子,受到皇上的宠爱,被吕太后妒忌,在一次玩耍中不慎遗留手帕,被吕太后认为是别国派来的细作,后来怀孕,有恃无恐,激怒吕太后,最后被吕太后派人推进水池淹死。

张嫣

刘盈的外甥女,鲁元公主的女儿,小小年纪便被立为皇后,母亲鲁元公主嘱咐张嫣不能说太多的话以免犯错,张嫣便从此不说话,直到遇见云汐,才开口说话,云汐设计将周采女生的儿子换给张嫣,使得她小小年纪便有了儿子,孩子名唤刘恭。长大后的张嫣爱慕周亚夫,中年的她嫁给了周亚夫,但因病去世。

[编辑本段]剧情简介

《美人心计》改编自瞬间倾城的小说《沉浮》,后出版更名为《未央·沉浮》。

西汉初年,幼年时期的窦漪房(原名云汐)因母亲卷入后宫斗争被追杀,导致满门抄斩,长大后误打误撞被选入宫为奴成为家人子。[3]

她设计将周采女生的儿子换给吕后的外孙女—皇后张嫣(嫣儿),吕后欣赏她的聪明能干,以赐婚为名派往代国监视刘恒母子。为天下苍生不再受苦,也为吕后能更信任她,漪房提议刘恒以修陵寝为名秘密练兵,令所有人都觉得她是祸水。只有刘恒始终相信她并封后,夫妻俩走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成就千秋大业。

母仪天下的她发现,拥有权力的同时感情却在渐渐流逝,她努力挽回丈夫的心,阻止儿子们互相残杀,运用女性独特的手法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并且为西汉创立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她的名字也载入史册,为后人所称颂。

●潜伏代国

西汉初年,幼时的云汐和慎儿因为一场变故成了孤儿,两个人成为最好的朋友,然而却不得不天各一方。长大之后,云汐误打误撞被选入宫为奴成为家人子,而慎儿也因缘际会地与云汐相遇,冒名顶替来到汉宫。云汐深知一入宫门深似海的道理,处处小心谨慎,运用智慧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的危机,博得了皇后张嫣的信任和皇帝刘盈的喜爱。慎儿机关算尽,却总是不能达到目的,渐渐对云汐产生了误会。太后吕雉很欣赏云汐的冷静聪慧,拿慎儿的性命做要挟,假意赐死云汐,要她改名窦漪房到代国做细作,监视代王刘恒和薄姬母子俩的一举一动。

护送漪房去代国的是代国的将军周亚夫和宫人雪鸢,在周亚夫心中,漪房不可信,而在漪房心中,雪鸢也是来监视她的,三人之间充满了防备之心。漪房来到代国,她发现代王刘恒表面虽然轻浮浪荡,实际上却是一个至情至性、心怀天下安危的人,便改变了初衷,用假消息蒙骗吕雉,暗中帮助刘恒。刘恒亦被漪房深深吸引,向她许下了不相问的誓言。

●正房托孤

刘恒的母亲薄姬曾经为了向吕后表明心迹而故意毁容以示决心,多年来一直隐忍地活着,深居简出,韬光养晦,在她心里只有刘恒的正妻子冉才是她的儿媳妇。子冉是周亚夫的妹妹,一个深明大义的女人。婆婆的厌恶,后宫的斗争,一次次地压得漪房喘不过气来,幸好刘恒一直信她、体贴她,才让她迈过了一关又一关,她一边应付着吕后,企图保住慎儿,一边协助丈夫借修皇陵为名,秘密练兵,所有的大臣都说她是祸水,只有刘恒明白,她把所有的责任都担下来,只为了他们能有美好的未来。

不久子冉生下儿子难产而死,临死前把儿子托付给漪房。而漪房也生下了女儿馆陶和儿子刘启,她待三个孩子一视同仁,不想子冉的孩子被宫人紫苏陷害致死。一时间所有的脏水都泼向漪房,薄姬更是欲杀她而后快,而漪房正是利用这层关系,很好地平衡了吕后和代国之间的矛盾,为刘恒争取了时间。

●后宫暗战

皇帝刘盈一心向往着宫外自由自在的生活,慎儿帮助他逃到了宫外,吕雉派人追赶。刘盈向吕雉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吕雉最终将自由还给了他,对外宣称刘盈驾崩,立刘恭为帝,并下令所有的嫔妃都要殉葬。慎儿想办法接近吕雉的侄子吕禄逃过了劫难,一心想做人上人的她一刻也没有停止自己的野心,她让吕禄派兵软禁了吕雉和刘恭,准备另立新帝。刘恒和刘章联手出兵,吕雉带着遗憾死去,吕禄和慎儿趁乱逃了出去,慎儿的女儿王娡被宫人莫离抱走,流落民间。战争结束,刘章和刘恒争抢皇位,漪房巧妙地帮助刘恒赢得了人心,并用刘章的妻子吕鱼做人质,帮助刘恒顺利登上了皇位。

成为皇后的漪房寻访到了慎儿的下落,将她接到了身边,慎儿表面忏悔苦恼,其实步步为营,想要侵占漪房的皇后宝座,她故意设计让漪房和刘恒产生隔阂,自己则趁虚而入得到了刘恒的宠幸,生下儿子刘武。为了儿子的将来,慎儿将漪房的儿子刘启视为眼中钉,处处设计陷害。漪房得知一切,故意在食物里下毒,诬陷慎儿,慎儿这才知道漪房不是不敢跟她斗,而是不屑跟她斗。为了儿子能活,她跟漪房做了个交易,她认下一切罪名,漪房保她儿子一命,漪房答应了。这一次,漪房没有流眼泪,因为这件事其实没有赢家。

●母子反目

刘启在一次意外中打死了吴王刘濞的小儿子刘贤,漪房为顾全大局,将刘启交给了刘濞,刘启虽然保住了性命,却对漪房心灰意冷,渐渐疏远,他私自出宫认识了王娡,并被深深吸引。刘恒久病难治,常常夜不能寐,漪房因为操劳,双目失明,刘恒为了隐瞒自己的病情,将吐血的手帕偷偷藏起,而漪房也不揭穿,每每为他换新手帕。终于,到了离别的时刻,刘恒告诉漪房,这一生没有遗憾。

刘恒驾崩,刘启即位,成为汉景帝,立美人王娡为后,产下一子取名刘彻。刘彻自幼聪慧,深得刘启的喜爱。漪房对慎儿唯一的儿子刘武十分疼爱,由于怕刘武遭害,漪房强迫刘启立刘武为皇太弟,答应百年之后让弟弟即位。馆陶公主与王娡结下联盟,答应帮助刘彻取得帝位,但事成之后必须娶自己的女儿阿娇为妻,便有了金屋藏娇之约。

不久刘武被杀,漪房怀疑是刘启动的手,从此闭门不见。刘启从小体弱,再加上日夜操劳国事,很快就病入膏肓,临死前,他想见母亲一面,漪房却始终怀着恨不肯相见,刘启将龙床抬到门口,漪房还是不肯见,刘启口中唤着母后,气息慢慢地弱了下来,漪房的眼中这才落下了泪。

刘彻即位成为汉武帝,漪房变成了太皇太后。

上元节那天,漪房帮刘彻和皇后阿娇调解矛盾,无意中听到刘武是被馆陶派人秘密杀害的,为的只是想让刘彻平安即位而已,漪房难过地哭了起来,都是她的亲人,却都在互相残杀。

王娡请漪房一起去看新进宫的家人子。漪房看到了卫子夫,像极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往事一幕幕地浮现在她的眼前。卫子夫的出现是后宫的另一个传奇,新的“美人心计”将再一次上演……

[编辑本段]分集剧情

第1集[4]

西汉初年,天下刚刚平定,吕后和皇长子及被迎回了后宫,在皇宫中遇到了薄姬娘娘之子刘恒及其奶娘(杜云汐之母)。吕后见刘恒渐渐长大,怕其威胁自己儿子的皇位,便召刘恒奶娘入椒房殿问话,后送一凃毒女粉送与奶娘,想毒死太子。奶娘转手送给薄姬娘娘,谁知宫中闹鼠,误服女粉而亡,奶娘大惊,薄姬娘娘命奶娘带着自己的幼女赶紧逃离宫中,谁知途中遭遇吕后派人追杀,被一打猎壮士巧妙搭救,暂居猎户家中。谁知追杀之蒙面人又至,紧急时刻,猎户夫妇阻挡蒙面人被杀。奶娘将云汐和猎户家的独女聂慎儿藏于水缸中,并嘱托云汐,如果见不到她,就去少陵原找舅舅。

奶娘为引开蒙面人,跑到悬崖,跳崖自尽。薄姬怕吕后加害刘恒,入椒房殿面见吕后,以自毁容貌为代价,求得吕后答应自己带着刘恒去封地代国避祸。

云汐带着慎儿去少陵原找当亭长的舅舅田大业收留,谁知田家也很贫穷,田妻不愿收留。在田大业的据理力争下,田妻答应只收留云汐一个孩子,田大业无奈答应。次日,田大业骗着慎儿躲猫猫,中途丢下慎儿离去,慎儿遇见妓院老鸨红姨,因见其长的漂亮,诱骗慎儿去了妓院。

云汐和慎儿都长大了,云汐在舅舅家一直受着舅母的虐待,但云汐很聪明好学。某日,云汐表哥想调戏云汐,被云汐使计捉弄。而慎儿在妓院中也成了红姑娘。

第2集

刘公子在与云汐相亲前夜在妓院看上了慎儿,和慎儿约定今生。次日,云汐为了考验刘公子,故意化了浓妆,把自己装扮的很丑。而云汐表哥也来捣乱,反被刘公子教训了一顿。刘公子想把自己的心事和云汐说清楚,突遇大雨,冲淡了云汐的浓妆,露出了云汐的清丽容颜。刘公子一见心猿意马,马上改了主意,要取云汐为妻。慎儿听闻刘公子娶妻的消息,找到刘公子,一怒下杀了他。

云汐未嫁夫死,更遭舅母白眼。恰逢新皇登基选秀女,少陵原还差一个名额,如果不够,舅舅家要满门抄斩,云汐为救舅舅,选择去当家人子。云汐在去宫中路中,在自己房间里发现了逃命的慎儿,帮慎儿逃过了官府的追捕。刚好入选的家人子有一个投河自尽,慎儿被代替了上来。慎儿告诉云汐杀刘公子的真相,激动下,晕了过去被太医查出来得了瘟疫。詹士大人要杀了慎儿,云汐过来求情,在自己悉心照顾下,慎儿好了起来。

在宫中遇见皇后娘娘(皇帝的外甥女),云汐猜得皇后娘娘的心事,得到娘娘的赞赏。夜晚,云汐遇见宫中一个家人子的惨事,心里感叹自己的命运。

某日,云汐、慎儿在宫中遇见皇上赶羊车经过。听见皇上说羊走到哪里,就到那里就寝。慎儿想早日得到皇上的宠幸,云汐为了帮助慎儿,想到了在竹叶上洒盐水吸引羊的办法。吕后听说皇上的荒唐事,感到奇怪,就坐着上了羊车。反被羊牵着吸引着到了云汐、慎儿的房间。太后询问羊车的事,云汐为了慎儿,承担了所有的罪责。

第3集

李美人很受皇上宠爱,遭人妒忌,某日误丢掉了刺绣被吕后捡到,吕后发现图案特别,认为李美人是敌人奸细,更加想让嫣儿早日怀上龙种好安心。吕后要求皇上留在椒房殿,直到嫣儿诞下龙嗣为止。皇上感觉自己失去了自由。嫣儿要求云汐玩捉迷藏,云汐不小心碰到皇上。嫣儿很怕皇上,皇上给嫣儿讲自己的故事,安慰嫣儿。夜晚,皇上思念李美人,想去李美人处,云汐帮助皇上逃离椒房殿。

某日,李美人来请安,吕后不喜,用言语责怪他。李美人言自己怀上了龙种,吕后说没有宫廷记录,皇上来求情,证实李美人怀上的是自己的骨肉,皇后以没有宫廷记录为由推责。关键时候,云汐说是自己放走了皇上,吕后大怒,想杀了云汐,嫣儿(平时不说话)开口求情,吕后饶过了杜云汐死罪,杖责一百。吕后告诫云汐:在宫里不要强出头。让云汐多教教皇后,好让皇后早怀龙种。夜里,嫣儿回忆当年小时候看见的惨剧,母亲告诫嫣儿不能乱说话,乱说话的下场就是死,恐惧一直占据了嫣儿小小的心灵,使嫣儿恐惧说话。

李美人被吕后派人推下了水,淹死了。云汐听到消息后马上找到皇上,好语安慰。皇上开解之余大赏云汐,遭到慎儿误会。云汐不想成为众矢之的,夜里找到皇上宽衣解带向皇帝诉说自己的想法。皇上开解,不再专宠一人,后宫众女争宠,顿时变得热闹起来。吕后看到后,大为烦心,用往事来告诫皇帝。皇上责问吕后为什么要加害李美人,吕后拿出李美人的刺绣,告诉皇上自己的推测:李美人私通敌国。

第4集

皇上崩溃中,向吕后诉说了事情的真正经过。只是一个偶然事件,但吕后草木皆兵,导致皇帝和吕后的之间感情的裂痕更加明显,吕后反思自己所做之事。为了消除潜在的隐患,吕后派杀手阿丑(雪鸢)杀了贩卖兵器的人。

吕后派阿丑常驻皇宫,做自己的细作,监视皇上。慎儿洒了特殊香料,用小伎俩吸引了皇上的注意。被皇上抱进了寝宫,云汐听闻大惊,闯进大殿。劝谏皇上放过慎儿。皇上听从了云汐的意见。云汐拉着慎儿跑进椒房殿中,慎儿怪云汐破坏自己的好事,恰逢嫣儿(皇后娘娘)经过,告诉云汐,近来被皇上临幸的家人子,除了有名分的,全部失踪。慎儿听后很惊奇,向云汐道歉。阿丑施展苦肉计骗得了云汐的好感,吕后暗示皇上,必须要让正宫嫣儿出生第一个皇子。夜里,皇上请求云汐为皇帝跳支舞,好留下美好的回忆。

周采女怀了身孕,吕后听闻大怒,召来云汐斥责,责怪云汐没有办好事(教导皇后怀孕),吕后要棒杀周采女,云汐建议让嫣儿假装怀孕,然后把周采女的孩子交给嫣儿抚养。

云汐去开解阿丑,阿丑不相信后宫里的女人会有感情,云汐让阿丑试着走出去。怕被人看穿假怀孕,吕后不让嫣儿出宫,嫣儿生气,皇上为了逗嫣儿开心,强带着嫣儿出去放烟火,云汐带着阿丑加入玩耍队伍,阿丑颇为感动。

吕后找阿丑问话,阿丑隐瞒皇后放烟火的事,吕后惩罚自己的贴身宫女莫离(阿丑的姑姑)来警告阿丑,阿丑只好屈服,道出放烟火经过。吕后大怒,找来云汐杖罚。吕后怕泄露嫣儿假怀孕的真相,让云汐带着阿丑把看见他们放烟火游玩的人通通灭口,并令嫣儿禁足。

第5集

云汐以为慎儿已死,晕死了过去。夜晚,皇上召唤云汐,好语安慰。

某日,云汐把太医送到的安胎药倒是花盆中发现异样,怀疑有人对嫣儿不利。于是去试探各位娘娘,最终检测出周采女是下毒之人。云汐讲了一个故事告诫周采女,周采女惊恐万分,再也不敢对嫣儿有异动了。 嫣儿戴着假肚子和云汐完闹着,宫人报告说周采女要生产。周采女终于生下了皇子,但却马上被莫离(奉吕后命令)用白绫绞死。嫣儿在房里焦急等待着,云汐抱着装着孩子的食盒进来,孩子哭了起来,产婆忙去吕后那里报喜。皇上知道周采女死讯,昏死过去。

匈奴屡犯大汉边境。吕后大怒,准备召集兵马攻击匈奴。但军队不好聚集,吕后想到古书有言:兵符可以快速召集军队。遂命吕禄制作兵符并派他去代国查看薄姬母子的近况。

在代国吕禄看见代王刘恒白日荒*无度,夜晚,刘恒又带着吕禄来到春风楼找妓女玉莲。吕禄看着刘恒浪荡的样子。不禁放下心来。吕禄走后,刘恒和玉莲进入地道,薄姬在等待着刘恒,刘恒一扫轻浮的样子,告诉薄姬自己已经部署妥当,派周亚夫和细作配合,一定会拿到兵符。

吕禄的新婚妻子素问是代国的奸细,新婚之时她和周亚夫联系,利用血液把兵符印在手中,然后自杀,周亚夫骗过阿丑(雪鸢),取得了虎符的摹印。

第6集

吕雉将五位家人子——姜姒、墨玉、子冉、漪房、锦瑟赏赐给刘恒,并让雪鸢恢复了原本美丽的容颜同去代国。她告诉雪鸢五位家人子中有一个是细作,要雪鸢协助她完成任务,雪鸢猛然发现其中一个家人子跟云汐长得一模一样……

云汐陷入回忆中,原来吕雉给她喝的并不是毒药,她要慎儿留在汉宫做人质,命云汐改名为窦漪房,到代国监视刘恒和薄姬的一举一动,并且告诉她代国的青宁王后也是细作,会协助她完成任务。

马车离汉宫越来越远,云汐也将开始她一段全新而传奇的人生。

亚夫护送着五位家人子来到行馆门口,几个人各怀心思,锦瑟告诉漪房自己并不想到代国,而是想回家乡赵国,漪房劝她要安于现状。

亚夫为试探五个家人子哪个是细作,故意放火,漪房早已洞察先机,没有上当,锦瑟不知是计,跑了出去,漪房暗暗为她担心。锦瑟找漪房谈心,将亚夫送给她的玫瑰露转送给漪房,漪房发现玫瑰露里有毒。

马车到了代赵两国的边境,漪房劝锦瑟趁机逃跑,锦瑟以拉肚子的借口逃跑了,亚夫见她许久不回忙去追赶,锦瑟误以为是漪房出卖了她。

亚夫护送着五位家人子到达了代国,偷偷地带着子冉去见薄姬,原来子冉是薄姬派在吕雉身边的细作,亦是亚夫的妹妹。

五位家人子沐浴更衣打扮,去朝见代王刘恒,刘恒一脸好色的样子,漪房却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他并不是一个荒*无道的人。

雪鸢提醒漪房去拜访青宁王后,漪房为免招摇,约了其他几个家人子一同前往,青宁却以身体不好为由拒绝了。漪房找机会试探青宁,青宁却仿佛置身事外一样,毫不理睬。

第7集

漪房故意喝大寒汤将自己弄病,又故意放纸鸢让刘恒看到,使得刘恒对漪房另眼相看,锦瑟借故发难,对漪房大打出手,雪鸢为保护漪房,被罚去杂役房做苦力。

废宫里经常会传来哀怨的歌声,雪鸢借着在杂役房给宫里人送菜的机会欲进去查看,不料被亚夫当成细作刺伤。雪鸢说自己只是送菜人,亚夫认为自己冤枉了雪鸢,十分自责。

雪鸢偷偷地将这个消息传递给漪房,漪房要她继续查看。

子冉送药给薄姬,薄姬将一块玉佩赏赐给她,子冉发现玉佩竟然是假的,原来是宫人们以假乱真,将珠宝通过御河运出去,换取钱物给家人。薄姬大怒,派人将御河堵上,却无意中发现河里的红叶有些异常,仿佛是一种文字信息,她找来刘恒商议,刘恒决定引蛇出洞,查出到底谁是细作。

废宫失火了,雪鸢混在救火的宫人、舍人中,亚夫带着代兵护送着一个戴手铐脚镣、黑纱蒙面的女人从里面出来,风吹起了面纱,雪鸢猛然发现那个人竟然是青宁王后。

雪鸢求亚夫替自己将一笼包子送给漪房,让她回到漪房身边,雪鸢趁机将情报藏在了第二笼包子中。

漪房拿起一个包子吃了起来,里面竟藏着一颗珍珠,这一幕被进来的刘恒看到了。漪房为免怀疑将珍珠送给刘恒,刘恒没有看出端倪,又将珍珠还给了漪房。漪房通过特殊的方式看到了珍珠上的字迹,知道了废宫里被囚禁的人是王后青宁。

第8集

中秋佳节,漪房和刘恒准备一起去佛堂诵经,漪房精心安排,锦瑟大哭大闹缠住了刘恒,使得漪房可以有机会一个人去佛堂。她偷偷地换上了宫人的衣服溜了出去,不料却被锦瑟发现,悄悄地跟了上去。

雪鸢让亚夫陪着自己去街上,使计支开了亚夫和漪房会合,前往废宫见青宁,青宁告诉漪房代王是一个有情有义、心怀天下的人,自己多年来用鹦鹉给吕雉传递的消息都是假的。

薄姬和刘恒接到了有人闯废宫的消息,前往废宫一探究竟,青宁为保住漪房,拉着锦瑟冲了出去,二人被乱箭射死。

翌日清晨,漪房和雪鸢分别回到原处,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一样。

薄姬和几个家人子训话,突然接到吕雉的圣旨,赐刘恒饼饵一盒,与家人分享。刘恒和薄姬怕饼饵有毒,争抢着要先吃饼饵,漪房突然起身把饼饵吃了。刘恒怕来人怪罪,只好命人将她重打三十大板,关进杂役房。刘恒悄悄地去看望漪房,表示理解她的一片苦心。

刘盈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慎儿无意中听到太医说回龙散可以救刘盈,只是药性太凶都不敢用。慎儿认为机会难得,决定冒死一试。

吕雉亲自给刘盈煎药,慎儿进来将药罐摔碎,说自己可以让刘盈起死回生。慎儿将回龙散给刘盈吃下,刘盈果然醒了过来,吕雉大喜,让慎儿留在刘盈的身边照顾。

刘盈告诉慎儿如果帮助自己出宫,可以封她为夫人。慎儿以为刘盈祈福为由请来百戏班,戏班里有一个叫麻鲁的人擅长学人的声音。刘盈化了妆,穿上了和麻鲁一样的衣服,加入了舞蹈的人群,悄悄和麻鲁调换了,众人丝毫没有察

一、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原文: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

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愿大王孰察之。昔玉人献宝,楚王诛之;李斯竭忠,胡亥极刑。是以箕子阳狂,接舆避世,恐遭此患也。愿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后楚王、胡亥之听,毋使臣为箕子、接舆所笑。

臣闻比干剖心,子胥鸱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愿大王孰察,少加怜焉。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樊於期逃秦之燕,借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

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慕义无穷也。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何则?诚有以相知也。苏秦相燕,人恶之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__;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赐以夜光之璧。

何则?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昔司马喜膑脚于宋,卒相中山;范雎拉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交,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

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不容于世,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故百里奚乞食于道路,缪公委之以政;甯戚饭牛车下,桓公任之以国。此二人者,岂素宦于朝,借誉于左右,然后二主用之哉?感于心,合于行,坚如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

故偏听生奸,独任成乱。昔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宋任子冉之计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秦用戎人由余而伯中国,齐用越人子臧而强威、宣。此二国岂系于俗,牵于世,系奇偏之浮辞哉?

公听并观,垂明当世。故意合则胡越为兄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则骨肉为仇敌,朱、象、管、蔡是矣。今人主诚能用齐、秦之明,后宋、鲁之听,则五伯不足侔,而三王易为也。是以圣王觉寤,捐子之之心,而不说田常之贤,封比干之后,修孕妇之墓,故功业覆于天下。

何则?欲善亡厌也。夫晋文亲其雠,强伯诸侯;齐桓用其仇,而一匡天下。何则?慈仁殷勤,诚加于心,不可以虚辞借也。至夫秦用商鞅之法,东弱韩、魏,立强天下,卒车裂之。越用大夫种之谋,禽劲吴而伯中国,遂诛其身。是以孙叔敖三去相而不悔,於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

今人主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堕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则桀之犬可使呔尧,跖之客可使刺由,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然则荆轲湛七族,要离燔妻子,岂足为大王道哉!

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_投人于道,众莫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蟠木根柢,轮_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以左右先为之容也。故无因而至前,虽出随珠和璧,祗怨结而不见德;有人先游,则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

今夫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羸,虽蒙尧、舜之术,挟伊、管之辩,怀龙逢、比干之意,而素无根柢之容,虽竭精神,欲开忠于当世之君,则人主必袭按剑相眄之迹矣。是使布衣之士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

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而不牵乎卑辞之语,不夺乎众多之口。故秦皇帝任中庶子蒙嘉之言,以信荆轲,而匕首窃发;周文王猎泾渭,载吕尚归,以王天下。秦信左右而亡,周用乌集而王。何则?以其能越挛拘之语,驰域外之议,独观乎昭旷之道也。

今人主沈谄谀之辞,牵帷_之制,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_,此鲍焦所以愤于世也。

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私污义,底厉名号者不以利伤行。故里名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回车。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笼于威重之权,胁于位势之贵,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于左右,则士有伏死堀穴岩薮之中耳,安有尽忠信而趋阙下者哉!

二、释义

臣子听说忠心不会得不到报答,诚实不会遭到怀疑,臣子曾经以为是这样,却只不过是空话罢了。从前荆轲仰慕燕太子丹的义气,以至感动上天出现了白虹横贯太阳的景象,太子丹却不放心他。

卫先生为秦国策划趁长平之胜灭赵的计划,上天呈现太白星进入昴宿的吉相,秦昭王却怀疑他。精诚使天地出现了变异,忠信却得不到两位主子的理解,难道不可悲吗?

现在臣子尽忠竭诚,说出全部见解希望你了解,大王左右的人却不明白,结果使我遭到狱吏的审讯,被世人怀疑。这是让荆轲、卫先生重生,而燕太子丹、秦昭王仍然不觉悟啊。希望大王深思明察。

从前卞和献宝,楚王砍掉他的脚;李斯尽忠,秦二世处他以极刑。因此箕子装疯,接舆隐居,是怕遭受这类祸害啊。希望大王看清卞和、李斯的本心,置楚王、秦二世的偏听于脑后,不要使臣子被箕子、接舆笑话。

臣子听得比干被开膛破心,伍子胥死后被裹在马皮囊里扔进钱塘江,臣子原先不相信,今天才清楚了。希望大王深思明察,稍加怜惜。

俗话说:“有相处到老还是陌生的,也有停车交谈一见如故的。”为什么?关键在于理解和不理解啊。所以樊於期从秦国逃到燕国,用自己的头交给荆轲来帮助太子丹的事业;王奢离开齐国投奔魏国,亲上城楼自杀来退齐军以保存魏。

王奢、樊於期并非对齐、秦陌生而对燕、魏有久远的关系,他们离开前两个国家,为后两个国君效死,是因为行为与志向相合,他们无限地仰慕义气。因此苏秦不被天下各国信任,却为燕国守信而亡;白圭为中山国作战连失六城,到了魏国却能为魏攻取中山国。

为什么?确实是因为有了君臣间的相知啊。苏秦做燕相时,有人向燕王说他坏话,燕王按着剑把发怒,用贵重的马肉给苏秦吃。白圭攻取中山国后很显贵,有人向魏文侯说他坏话,魏文侯赐给白圭夜光璧。

为什么?两个君主两个臣子,互相敞开心扉、肝胆相照,岂能被不实之辞所改变呢!所以女子无论美不美,一进了宫都会遭到嫉妒;士无论贤不贤,一入朝廷都会遭到排挤。从前司马喜在宋国受膑刑,后来到中山国做了相。

范雎在魏国被打断了肋骨敲折了牙齿,后来到秦国却封为应侯。这两个人,都自信一定会成功的计谋,丢弃拉帮结派的私情,依仗单枪匹马的交往,所以不可避免会受到别人的嫉妒。

因此申徒狄自沉雍水漂入黄河,徐衍背负石头跳进大海,他们与世俗不相容,坚持操守而不肯苟且结伙在朝廷里改变君主的主意。所以百里奚在路上讨饭,秦穆公把国政托付给他;甯戚在车下喂牛,齐桓公委任他治国。

这两个人,难道是向来在朝廷里做官,靠了左右亲信说好话,然后两位君主才重用他们的吗?心相感应,行动相符合,牢如胶漆,兄弟都不能离间他们,难道众人的嘴就能迷惑他们吗?所以偏听会产生奸邪,独断独行会造成祸患混乱。

从前鲁国听信了季孙的坏话赶走了孔子,宋国采用了子冉的诡计囚禁了墨翟。凭孔子、墨翟的口才,还免不了受到谗言谀语的中伤,而鲁、宋两国则陷于危险的境地。为什么?众人的嘴足以使金子熔化,积年累月的诽谤足以使金子熔化,积年累月的诽谤是以使骨骸销蚀啊。

秦国任用了戎人由余而称霸于中原,齐国用了越人子臧而威王、宣王两代强盛一时。这两个国家难道受俗见的束缚,被世人所牵制,为奇邪偏颇的不实之辞所左右吗?听各种意见,看各个方面,为当时留下一个明智的榜样。

所以心意相合就是胡人越人也可以视为兄弟,由余、子臧就是例子;心意不合就是亲骨肉也可以成为仇敌,丹朱、象、管叔、蔡叔就是例子。现在人主要是真能采取齐国、秦国的明智立场,置宋国、鲁国的偏听偏信于脑后,那么五霸将难以相比,三王也是容易做到的啊。

因此圣明的君王能够省悟,抛弃子之那种“忠心”,不喜欢田常那种“贤能”,像周武王那样封赏比干的后人,为遭纣王残害的孕妇修墓,所以功业才覆盖天下。为什么?行善的愿望从不以为够了。

晋文公亲近往日的仇人,终于称霸于诸侯;齐桓公任用过去的敌对者,从而成就一匡天下的霸业。为什么?慈善仁爱情意恳切,确确实实放在心上,是不能用虚假的言辞来替代的。

至于秦国采用商鞅的变法,东边削弱韩、魏,顿时强盛于天下,结果却把商鞅五马分尸了。越王采用大夫种的策略,征服了强劲的吴国而称霸于中原,最后却逼迫大夫种自杀了。因此孙叔敖三次从楚国离开相位也不后悔,於陵子仲推辞掉三公的聘任去为人浇灌菜园。

当今的君主真要能够去掉骄傲之心,怀着令人愿意报效的诚意,坦露心胸,现出真情,披肝沥胆,厚施恩德,始终与人同甘苦,待人无所吝惜,那么夏桀的狗也可叫它冲着尧狂吠,盗跖的部下也可以叫他去行刺许由,何况凭着君主的权势,借着圣王的地位呢!

这样,那么荆轲灭七族,要离烧死妻子儿女,难道还值得对大王细说吗?臣子听说明月珠、夜光璧,在路上暗中投掷给人,人们没有不按着剑柄斜看的。为什么?是因为无缘无故来到面前啊。

弯木头、老树桩,屈曲得怪模怪样,倒能够成为君主的用具,是靠了君主身边的人先给它粉饰一番呀。所以无依无靠来到面前,即使献出随侯珠、和氏璧,也只能遭忌结怨而不会受到好报;有人先说好话,那枯木朽枝也会立下功勋而令人难忘。

当今天下平民出身、家境贫穷的士人,即使胸中藏着尧、舜的方略,拥有伊尹、管仲的辩才,怀着关龙逢、比干的忠诚,可是从来没有老树桩子那种粉饰,虽然尽心竭力,想要向当世的君主打开一片忠贞之心,那么君主一定要蹈按着剑柄斜看的覆辙了。

这就使平民出身的士人连枯木朽株的待遇也得不到了啊。因此圣明的君主统治世俗,要有主见像独自在转盘上制造陶器一样,而不被讨好奉承的话牵着鼻子走,不因众说纷纭而改变主张。所以秦始皇听信了中庶子蒙嘉的话,因而相信了荆轲,而暗藏的匕首终于出现了。

周文王出猎于泾水渭水之间,得到吕尚同车而回,从而取得了天下。秦轻信左右而灭亡,周任用素不相识的人而成王。为什么?因为文王能跨越卷舌聱牙的羌族语言,使不受任何局限的议论发表,自看到光明正大的道理。

当今君主陷在阿谀奉承的包围之中,受到妃妾近侍的牵制,使思想不受陈规拘束的人才与牛马同槽,这就是鲍焦所以愤世嫉俗的原因。

臣子听说穿戴着华美服饰进入朝廷的人不用私心去玷污节操,修身立名的人不为私利去败坏行止。所以里闾以胜母为名,曾子就不肯进入;都邑以朝歌为名,墨子就回车而行。

现在要使天下有远大气度的人才受到威重的权势的囚禁,受到尊位显贵的胁迫,转过脸去自坏操行,来侍奉进谗阿谀的小人,而求得亲近君主的机会,那么,士人只有隐伏老死在山洞草泽之中罢了,哪会有竭尽忠信投奔君主的人呢!

三、出处: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四、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释义

原指众口所责,虽坚如铁石之物,亦告熔化;毁谤不止,令人难以生存,而遭毁灭。后喻舆论作用极大。

扩展资料

一、赏析

《狱中上梁王书》是西汉文学家邹阳下狱后给梁孝王写的一封书信。该文讲述了作者被囚狱中,身罹杀身之祸,但他用铮铮铁骨和不卑不亢的高尚气节证明自己的侠骨和节操,体现出邹阳正直的品格,也透露出人言可畏的道理。

文章历举史实,运用比喻,纵横议论,刻画了一个个面对死亡不盲从不苟合的光辉形象,雄辩地揭示了君王沉谄谀则危、任忠信则兴的道理,具有借鉴警示意义。

二、创作背景

邹阳是西汉前期的辞赋家,早年在吴王刘濞手下任职。汉景帝时,吴王蓄谋反叛朝廷,他上书以谏,劝诫吴王勿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不见用,乃改投梁孝王门下。梁孝王刘武是景帝的同母弟,有嗣位之意,母亲窦太后也希望景帝能将帝位传给孝王。

但是西汉的帝位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遭到大臣们的极力反对。当时邹阳虽在孝王门下,亦力争以为不可。于是孝王旧臣羊胜、公孙诡乘隙进谗。孝王怒,将其系于狱中,欲杀之。这封上书便是他在狱中所写。

三、作者简介

邹阳(约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29年),临淄(今山东淄博)人,是西汉文学家。汉文帝时,是吴王刘濞门客,以文辩著名于世。吴王阴谋叛乱,邹阳上书谏止,吴王不听,因此与枚乘、严忌等离吴去梁,为景帝少弟梁孝王门客。

邹阳“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后被人诬陷入狱,险被处死。他在狱中上书梁孝王,表白自己的心迹。梁孝王见书大悦,立命释放,并尊为上客。邹阳有文七篇,现存两篇,即《上书吴王》、《于狱中上书自明》。

—狱中上梁王书

孔子的所有弟子中,他最喜欢的自然是颜回颜回何以成为他的得意弟子从《论语》里关于颜回的记载,我们可以做个小小的分析

首先,颜回是个聪明而勤奋的学生聪明人一般都会受到老师喜欢,自古皆然孔子曾经赞扬子贡,说他是"告诸往而知来者"的聪明人但孔子问子贡他和颜回谁更强十,子贡自称不如,说颜回是闻一以知十,而自己不过闻一以知二孔子听了也说,我赞成你说比不上他侧面反映了颜回的聪明颜回的聪明不仅是天资问题,而且因为他非常勤奋在颜回英年早逝之后,孔子谈论他时,还惋惜的说,可惜他死太早了,我只看到他不断的进步,没有见过他停滞不前在和季康子等人谈论时,孔子也屡屡说起颜回的好学

但聪明的学生在老师眼中,往往也是非常危险的人青出于蓝尚且不论,恃才傲物的人古今都有,比如三国之杨修,玩弄知识是非常危险的但颜回并不骄傲他尊敬老师,恪守学问之道在尊敬老师方面,孔子都感到惊异孔子曾经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没提出过什么不同的意见,像个愚笨的人但观察他私下和别人谈论,才发现他对我的见解发挥得很好这种尊重老师,不轻易从知识上当面辩驳老师的做法,大概在颜回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颜回之所以尊重老师,是他佩服老师的学问他曾经感慨道:

老师的思想和学问,我抬头仰望它,愈望愈觉得高,我研究它,愈钻愈觉得深看见它好像在前,一忽儿却又好像在后面去了老师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我,用文献典籍丰富我的知识,用礼节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也不能我已经用尽了自己的才力,它好像仍然矗立在我的前面虽然想攀登上去,却感到没有路可上去这无疑是对孔子学问、教学的最高赞美了,这种发自内心的赞美,自然赢得了孔子的由衷喜爱所以孔子说,颜回对我的话是无所不喜欢并且有点遗憾的说,颜回非助我者也但一个老师,能够找到在学问上"狂热"追随自己的人,无疑是一件幸事

在恪守学问之道上,《论语》记载了这么几件事首先,颜回谈论自己的志向时,明确表示,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这种谦虚的态度,使他远离了聪明带来的危险孔子在和鲁哀公谈论学生中谁好时,赞扬颜回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不犯同样的错误(不迁怒,不贰过)那时颜回已经死了孔子还把颜回和其他弟子比较,说他的思想能够长期不离开仁德,而其他弟子只能短时间想到仁德颜回曾经问孔子什么是仁德,引出了孔子那段经典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点头道:"弟子即使不才,也要照先生的话切实去做"

颜回之所以受到孔子喜欢,其中可能含有孔子爱怜的成分颜回一生学问虽高,但并无政治成就孔子说颜回贤德,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其中显示出的不仅仅是颜回的贤德,而且有他的穷困孔子因此愤愤不平的说,颜回的道德和学问都差不多了吧,可他却那么贫穷!颜回也曾经向孔子问怎样治理国家(问为邦),表现了他有意在政治领域一展才华的抱负谁知天不予人,竟让他英年早逝!孔子回忆起来,自然充满了悲痛和爱怜之意

但是这些都不是孔子喜欢颜回的最重要原因实际上,孔子真正喜欢颜回,是因为他从颜回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样,颜回也是比照老师而行事的

对孔子而言,他的思想与行动是一致的而在弟子中,大概只有颜回才能做到比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固穷的做法,只有颜回能够与他相比在政治理想上,孔子对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只有我和你能这样了这简直是孔子看到了跟随自己一身的影子!所以他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学习多年却不以做官为意,这种人太少了)时,简直就是在说自己和颜回!颜回大概也知道自己和老师不仅是师生关系,更是知音关系孔子出游列国时被囚禁在匡地,颜回落后了,后来赶到时,孔子不无欣慰与忧虑的说,我以为你死了呢颜回既安慰孔子又尊敬道,老师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

在颜回死后,孔子表达了自己最沉痛的哀思《论语》记载道:"颜渊(即颜回)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孔子说,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还为谁悲伤呢在安葬颜回时,孔子又以一个知音的角色出现了颜回的父亲和孔子的弟子都想以较富贵的礼节安葬颜回但孔子不同意,因为按照礼节,他和颜回都恪守的礼节,这是不可以的最终孔子的弟子依然以厚礼埋葬了颜回孔子心知这违背了礼节,于是说,颜回把我看成父亲,我却不得把颜回看成儿子,这不是我的本意啊当年孔子的儿子孔鲤死时,也是薄葬的说明孔子并不以不厚葬为无礼而弟子的行为恰好违背了他的意思假如颜回还活着,一定会反对这种行为

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和颜回从德行上给我们做出了师生的最好榜样如今,我们惟有心向往之……颜回孔子的最得意的弟子是颜回就是最得意的那个,不会有错!!!你去问他!!!(幽你一默)都是 孔子是真正的圣人不会不平等的对待的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渊, 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不幸早死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孔门十哲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颜回(前521年-前491年),字子渊,一作颜渊,又称颜子,孔庙大成殿四配之首——人称复圣,鲁国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子七十二门徒之首,孔门十哲德行科的高材生,是孔门弟子中德行修为最高者,所以得到特别的尊重《孔子家语》中有颜回一篇据说颜回非常聪明,深晓推理之术他主张为人要谨慎,克己,多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而不应该严以待人但是孔子门下的学生中,最有聪明才智的却不是颜渊,而当以子贡等人为代表,所以颜渊不是以智慧才华而出众,而是以德行修为取胜他在与孔子谈论志向时,曾说我无伐善,无施劳(我希望我不炫耀自己的长处,有功劳,也不夸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805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7
下一篇2024-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