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和嫦娥的故事(山海经嫦娥为何要奔月)

后羿和嫦娥的故事(山海经嫦娥为何要奔月),第1张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极广。关于嫦娥奔月,自古以来就有不少诗家作评,像唐朝大诗人李商隐就曾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在李大诗人看来,嫦娥之所以会独居广寒宫,与丈夫后羿两地分居,婚姻破裂,其主要罪责在嫦娥。是嫦娥**灵药在先,独自飞升,辜负了后羿。

故此,千百年来,嫦娥幽居于广寒宫,饱受寂寞折磨,都是她自寻苦果。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嫦娥的丈夫到底是谁。

在民间传说中,嫦娥的丈夫名叫后羿,是一位精通箭术的大神。实际上,嫦娥丈夫的真正名字叫做羿,或者说大羿。后羿是夏朝有穷氏部族首领,他因为箭术高明,与古时羿神一般,被时人尊为后羿,在夏朝,后并非“后来”之意,而是指王者。

这位后羿因为兵强马壮,一度挟持夏朝天子,主持国政,但后来被禹王后人少康推翻。历史上将这段故事称为“少康中兴”。

也就是说,羿是尧帝时天神,后羿则是夏朝部落首领,二者不能混同。

古之羿神与嫦娥都是天神,他们为何会降临人间呢?这就要提到古代另一段著名神话,羿神射日了。

在《淮南子》中曾经记载: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 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

古时有三皇五帝,尧帝正是五帝之一。相传尧帝在位时期,天上有十颗太阳同时出现,照耀人间,河流干涸,土地干裂,百姓倍受其苦。同时间,人间又有许多妖兽作乱,残害民众。

关于太阳,在《山海经》中记载,古时有天帝名为帝俊,他与妻子曦和生下十个儿子,这十个儿子就是十颗太阳。

曦和每天带着十个儿子在阳谷洗澡,洗澡之后,儿子们就在旁边一棵大桑树上乘凉,每天清晨,那在大桑树最顶端的一个孩子就与母亲曦和一起,乘坐六条神龙拉着的马车从东方升空,向西方飞行,周游整个世间。

在父母的严格监督下,每天只有一颗太阳可以外出,如此就能保证既能给人间带来温暖,又不至于太过酷热。然而,十个孩子对于这种安排并不满意,这种怨恨长期积压,终于爆发:十颗太阳找到机会一起离开大桑树,来到外界游玩。他们身为太阳神,个个神通广大,十日齐出,使得人间犹如火海。

《山海经》中记载:“帝俊赐羿彤弓素缯,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尧帝见民众痛苦,率众向天帝祈祷,帝俊于是派下羿神带着宝弓宝箭下界,希望羿神好好教训他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帝俊的本意只是让羿神教训教训他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将那些多余的太阳带回阳谷就了事。

没想到,羿神下界之后,亲眼看到十颗太阳如何肆虐,无数百姓在酷热中死亡,他深感痛心,于是张弓搭箭,竟一口气将九颗太阳射落。

九颗太阳中箭之后,化为三足金乌从天坠落,落到人间砸出巨大深坑,其余火化为温泉。在《西游记》中提到的蜘蛛精就常去九泉之一的濯垢泉洗澡。

羿神射杀九日,让天帝勃然大怒,他找寻借口,剥夺了羿神的神位,让他不能重返天庭。从此后羿神只能在人间游荡,他见到四方有妖兽作乱,于是又主动将那些妖怪除去。

《淮南子》云:“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在建立赫赫功勋后,羿神在民众中威望极高,成为无数部落的大英雄。在人间众神中,羿神也拥有超然地位。

羿神的妻子嫦娥与丈夫同时下界,她本以为此回下界只是一次短暂的旅行,没想到羿神擅自行事,违背帝俊命令,致使她也无法返回天庭。

对此,嫦娥颇有怨念。羿神无法忍受妻子的唠叨,于是借口除妖,整日不归。

就在他在江湖游荡之时,遇上了一位超级美女,那就是洛水水神雒嫔,这位洛神雒嫔本是伏羲的女儿,因为溺水而死,然而成为水神。她已经与河伯冯夷成婚,羿神乃有妇之夫,洛神为有夫之妇,二人本该谨守礼仪,可是两人一见倾心。

羿神对洛神倾心不已,加上当时的洛神神情凄凉,郁郁寡欢,更让羿神心动。原来,洛神的丈夫冯夷生性风流,时常拈花惹草,在民间就有传说,说他每年都要娶一位新娘子——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西门豹治邺中的河伯娶妇故事。

羿神知晓洛神的遭遇后,倍感气愤,他主动出头找到河伯,一箭将河伯射伤。然后就与洛神双宿双飞。

河伯自然不服,将此事上告天庭。天帝本就对羿神不满,借机又加重了对羿神的处罚。

此事传扬开去,人间各部落对羿神流言纷纷,羿神的风流举动,也让他伟岸的形象大损。

《楚辞·天问》中,屈原写道:“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屈原的意思是说,天帝派羿到下界,原来是要他替夏朝的百姓解除痛苦,为什么他竟然射伤河伯,霸占了河伯的妻子雒嫔?

作为羿神的妻子嫦娥心中的悲愤可想而知,她越来越厌恶留在人间,多次闹着要回天庭。羿神受到天庭责罚,被迫与雒嫔终止了这段私情。他心中多少有些愧疚,于是找到西王母,向西王母讨取灵药。

西王母就住在高高的昆仑山上,羿神一路跋涉,终于见到了西王母。也不知道羿神付出了什么代价,西王母终于答应,送给羿神嫦娥一个葫芦。她告诉羿神,这种不死药,足够他夫妇一起服用,可以永生不死,如果一个人吃了,甚至可能飞升成神。

西王母又叮嘱羿神,务必要好好保存:不死药太过珍贵,就算是她西王母,也只有独此一份。

在汉代张衡写的《灵宪》一书云:

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羿神将不死药带回家中,想着与嫦娥选定一个吉日,同时服下。没想到嫦娥听了羿神讲述,对飞升成神极为渴望,她找到一个名叫有黄的巫师,替她占卜,卦象显示,她若服下不死药,将会大吉大利。也就是说,嫦娥极有可能重新飞升成神。

于是趁着羿神不注意,嫦娥将不死药全部服下,她果然飞上空中,一直飞升到月宫。原本嫦娥还要继续飞行,可是她的身体却忽然发生了变化,肚子腰身迅速膨胀,嘴巴眼睛都在变大——原本绝美的嫦娥竟然变成了一只丑陋的癞蛤蟆!

这也是民间传说中月亮被称为“蟾宫”,说其中有三足金蟾的原因。

羿神没有了不死药,失去了永生不死的最后可能,他大感气愤,又无可奈何。后来,他经常酗酒,到处胡为,从一个斩妖除魔的英雄变成人人唾弃的酒鬼,最终羿神被他的弟子用桃木穿胸刺死。

羿神毕竟是上古大神,就算是在死后也是一代鬼帝。相传羿神死后,魂魄化为宗布神,桃木也因为曾经杀死过羿神,而被后世认为有驱邪杀鬼之能。

后羿射下太阳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但杀了天帝的儿子,天帝怪罪于他,把他和嫦娥贬到凡间做了凡人。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后羿觉得对不起嫦娥,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并说:“天上等级森严,在人间倒也逍遥自在。不过凡人终将一死,若要长生,就必须渡弱水,翻火山,登上昆仑,去向西王母求取不死灵药。”

后羿凭着盖世神功、超人意志,越过炎山、弱水,攀上悬崖峭壁,来到昆仑山顶。西王母钦佩后羿的作为,同情他的遭遇,但仙药只剩一颗,便说:“不死药是用不死数结的不死果炼得,不死数三千年开一次花,三千年结一次果,炼药又需三千年。现仅剩一颗,两人分享俱可长生不老,一人独食即能升天成仙。”

后羿回来和妻子嫦娥商议想找个吉日分食,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当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你给对面嫦娥送人头,还想你的队友被这一举动打动。你怕是想多了,大家玩游戏要么奔向胜利,要么有游戏体验,好了,你整这一出,给队友增加游戏难度,降低游戏体验,还增加游戏失败的几率,谁不举报你。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要像你的亲人朋友一样惯着你的。还有,本来就是七夕节,单身狗被各种喂狗粮,来玩游戏发泄发泄,结果你整这一出,不举报你,举报谁。

中秋节的故事 中秋节和月亮紧密相关,按照中国农历,八月是秋季中间,而十五日又在八月中间,所以八月十五就被称为“中秋”。而中国农历是以月球绕地球运转一圈为一个月,每月十五日,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最圆。由于秋季天高气爽,人们在中秋这天看到的月亮也就最亮。中国民间过中秋节的活动也围绕着月进行,有祭月、拜月、赏月等。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有很多古老的传说,其中“嫦娥奔月”流传最广。传说,嫦娥的丈夫后羿是一位为民除害的英雄,两人希望能够长生不老,永远恩爱。于是后羿历经千辛万苦,向天后求得长生不老的仙药。后羿的徒弟知道后,在八月十五这一天,乘后羿不在家的时候,要挟嫦娥交出仙药。嫦娥被逼无奈,将仙药一口吞下,结果立刻身轻如烟,飞上了天,从此成了长住月宫的仙女,与后羿天各一方。后羿回家知道了此事,他万分悲痛,便在院中供上瓜果食品,寄托对嫦娥的思念。乡亲们敬重后羿与嫦娥的感情,也纷纷效仿拜月。 中秋节演变为赏月活动是从七世纪唐朝时候开始的。传说,多才多艺、风流倜傥的皇帝唐明皇很喜欢赏月,有一年八月十五日,唐明皇望着明月突然心血来潮,想要到月亮上游历一番,便凭借仙术来到月亮上,在一座写着“广寒宫”的宫殿前,有一群仙女随着美妙的音乐翩翩起舞,唐明皇看得如痴如醉。回到人间后,他把在月宫听到的音乐谱成优美动听的《霓裳羽衣曲》,成为传世之作。如此风雅的故事一经传播,民间也纷纷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共赏人间美景。久而久之,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赏月节日。 由于秋季是农民收获的季节,所以对于农民来说,中秋节实际是“秋收节”,农人们在这天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王公贵族、文人书生则将中秋节视为浪漫的节日,他们宴请歌舞,吟诗作对,以明月抒情寄怀。不论显贵豪门,还是民间百姓,都以赏月为快事。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的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就是明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799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7
下一篇2024-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