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绑架式表白女网红道歉:“运营”找上门策划,真的对不起

道德绑架式表白女网红道歉:“运营”找上门策划,真的对不起,第1张

  5月20日,成都春熙路街头一场“道德绑架式表白”被推上热搜,大家纷纷斥责男子的这种表白行为,并称“**姐太可怜了”。截至目前,该事件话题已超6亿阅读量。

  之后,从蛛丝马迹中,事情开始出现反转,事件女主角——在抖音拥有100多万粉丝的网红 德桑(原名翁女士)也被质疑炒作。事发后,红星新闻独家对话翁女士,其坚决表示“不知情”,并表示自己没有机构、没有公司,账号都是自己在运营。

 对此,抖音官方则向红星新闻表示,男女双方当事人账号存在同一运营者,该事件系策划拍摄,存在恶意炒作行为,已永久封禁男女双方的账号。此事件真相经红星新闻独家调查披露后,再度引发网友热议,纷纷指责双方炒作无下限,哗众取宠,并建议对炒作造谣的男女双方进行拘留。

 5月28日晚,该事件女主角网红德桑——翁女士向红星新闻独家发来澄清视频,讲述了此事件的来龙去脉,并称自己目前已被各平台封杀。在视频中,翁女士表示,此事是“运营”主动找上门策划,多次鞠躬道歉表示真的做错了,占用了公共资源,并希望自己的家人不要受到伤害和影响。

  两次登上热搜,在“道德绑架式表白”系策划炒作经红星新闻独家披露发酵一整天之后,5月28日晚,翁女士给红星新闻独家发来一段6分多钟的道歉视频。视频中,她首先向网友鞠躬道歉,并称要讲清楚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据她介绍,今年她和朋友准备给画室做一个抖音蓝V账号,在运营时她在后台看到该账号 德桑在3年前曾加入一个公会,并于今年5月份到期,她称自己曾申请了两次退会都被拒绝。后来有一天,几个自称是运营的人通过抖音上留下的画室地址找到她,并表示希望和她续约,之后又有一个运营多次来到画室再次表示想要续约。

  翁女士说:“有一天,他无意间拍了一个我喝奶茶的视频,文案是海底捞人。”但没想到这个视频就火了,后来就有了阿壮的出现。

 翁女士表示,她自己在此前确实不认识阿壮,他是运营的一个朋友。在看到首发视频火了之后,当时运营就提出,他有一个方案可以迅速提升人气,同时也能让她画室的生意好起来。

 她称,“大概内容就是男孩表白,我拒绝这个男孩。”并计划在后期剪辑一些搞笑的视频内容。而她称,在5月20日当天的表白现场都是“临时的”,没有台词,“我就按照我真的遇到这件事我会如何面对(来做)。”但没想到这件事被路人拍下来在网上迅速发酵,同时在微博上引发道德绑架式表白的讨论,影响面也越来越广,也让有的女生因此感到恐慌。

一直以来,都是男生追求女生,女生幸福地被追求着!但现在是21世纪了,一个开放的时代,难道女生还要一如既往吗?

如果你是女生,你有很喜欢的男生,希望您看后可以勇敢表白,或许那个喜欢人也在为这份爱忧郁,幸福靠我们自己抓取的,加油,女生们!

偶然的邂逅,镇静住自己

每次聚会,每次Party,每个新学期,都有形形色色的人出现,或许你喜欢的人就在这些场合和你邂逅了。见到了独特的他,内心肯定是小鹿乱撞了哦,不过记住自己是女生,是独特的女生。即使是兴奋的时刻到了,你也要保持自己冷静,别一下子表现出对他的喜欢,不然他以后就会越来越被动了,你就会很累,只要和平常一样保持那个状态,Hold住自己的小内心。如果觉得自己气场足以,那还可以稍微加点冷漠,味道更好!

邂逅过后,确定喜欢了,开始传达信息

虽然爱情大部分都是要男生主动追求的,这样的女生以后才会幸福。但是男生的一个特质,或许身为女生的你,已经遗忘九霄云外了,那就是男生爱面子,不做没把握的事情,爱也需要靠谱有把握的,不然怎么去表白呀。

男生能接到女生发的主动信息,内心是可想而知的(我是男生,有同感),如果是加点关心的话语,那这时候,他就不会把你想象成一般朋友了哦。多来几次,相信他已经是接到信号了,这时候就要停住了,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就行。然后在遇到的场合,给他一个微笑的眼神,让他肯定接到的信号是正确的,这时候就可以等候了

等候佳音,幸福牵手

如果是一般的男生,那么对于收到了这么有效的信息,没多久,相信他就会展开爱的保卫战了,勇敢出击,追求爱情,这时候你只要顺舟顺水就好了,别太过于主动,恰到好处。

如果真的是一个很内向。很木讷的男生。但又是你喜欢的类型,那看来你不主动,人家是不会主动了哦。通过你们长时间的交往,如果他有表现出好感,但是一直没说喜欢,可能是他怕被拒绝,那这时候你也不要太急,等着特定的节日,比如光棍节啊,愚人节啊,给他发个短信,说喜欢他,看看他的态度,如果是肯定的(比如“真的假的”“怎么可能”),那你们就成了,如果是很执意的说不喜欢,那么你就说忘记今天什么节日了吗,然后说个节日快乐,安全脱身,这是最好的方法!

注意事项

女生追求男生,切莫心急,不然以后的爱情生活,他就显得很被动,你会很累的。

传达“我喜欢你”的爱情信号,让男生表白,最为上策。

幸福靠自己掌握,女生们,有时候也是我们主动的时候了,加油!!!

1做自己

最近不是有个段子说当年女生都喜欢大叔,等熬成了大叔女生又开始喜欢小奶狗。用不着去迎合女生的喜好,你永远不知道她们下一秒会喜欢哪一款。拥有健全的三观,不随波逐流,能信奉自我的处事原则(当然得是对的原则)才有魅力。

2有魄力

男人顶天立地,可以不高可以不帅,最重要是魄力。魄力体现在不卑不亢,喜欢什么就去争取,争而不得也莫强求。不要被恋爱小事迷失了心智,不跪舔不暴躁不歇斯底里,保证自己每一步做的事都是对的,即便结果不如愿也能坦然接纳。

3多提升

不要把感情当作生活的全部重心。学业事业社交爱好,能兼顾这些方面的人,感情上基本不会太差。反而是那些整天情啊爱啊,好像离开了对方就不能活的,到头来却往往难以善终。好在过一段时间他们就会发现还是能活下去的。

4多认可

女生天性缺乏安全感,尤其是对感情投入多了之后经常会莫名担心哪天你会离开她。所以在日常相处过程中尽量多给予一些积极的鼓励和认可,必要的关心和报备也有助于稳定她的情绪,减少双方的争执。5讲情绪

男女思维天差地别,男生喜欢讲道理,而女生则注重情绪。很多时候女生看似无理取闹,并非她们不懂得道理,只不过是被情绪主导了思维,这时候如果继续讲道理只会让她觉得你不在乎她,所以当务之急是安抚对方的情绪,等矛盾和解以后再表达自己的想法。

6别冷战

冷暴力在恋爱中属于核武器级别,危害远大于普通争吵。男性思维一般是在碰到无法解决的冲突时就喜欢回避,但对于女生而言越是没有交流就越容易暴躁,长期以往很容易消耗感情。所以尽量避免冷战,实在想要冷静一下也和对方商量提出个时限。

7重承诺

满口甜言蜜语的男人或许在一开始可以吸引到女生,但如果长久不能够实现的话只会让对方逐渐积累失望。不要轻易许下承诺,答应的事情就尽量做到,如此一来在感情中树立起威信就容易产生信赖感,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争端。

8树规划

感情中最可怕的事情是看不到未来。如果双方抱着长久考虑谈恋爱的,务必对未来树立起规划并按部就班去执行,尤其是对于异地恋,有个共同的规划就相当于给感情充值信仰,激励彼此共同将恋爱关系维系下去。

9担责任

无聊到需要玩弄感情甚至以此来谋色谋利的男人可以算是超级loser了。尊重每一个愿意喜欢你的女生,对每一段感情负责,想玩的就不要轻易谈恋爱,谈了恋爱务必定下心来,实在谈不下去那也好好说分手。你所图的一时刺激对女生而言有可能是一辈子的阴影。

台词

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时才后悔莫及。人生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要在这段感情前加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经典台词

1、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前头可我猜不着这结局。

2、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3、清风舞明月,幽梦落花间。一梦醒来,恍如隔世,两眉间,相思尽染。

4、喜欢一个人需要理由吗? 需要吗? 不需要吗? 需要吗?

5、骗就骗吧,就像飞蛾一样,明知道会受伤,还是要扑到火上,飞蛾就这么傻。

6、——我很仰慕你。 

——仰慕我? 

——岂止是仰慕?简直是害怕失去你。

7、你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哎。

8、原来那个女孩子在我心里留下了一滴眼泪,我完全可以感受到当时她是多么的伤心。

9、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就不再是妖,是人妖。

10、我从来都不知道,原来爱一个人是这么痛苦。

天蝎座的男生都是敢爱感恨,当他发现爱情的到来时绝对不会娓娓缩缩。

所以,他现在对你可能还没到爱的程度,你现在需要坐的就是时刻体现出你温柔的细心的一面。

天蝎座的男人最容易被小细节所感动,虽然他们不善于表达情感,但是他们会默默的记住你的好,当他觉得心里已经有了你的位置,到时候他们就会全力出击,爱情也就到来了。

天平座的女孩子一般都是优雅型的,这从气质方面就很容易吸引天蝎的男生,还有天平的女孩子也要抓住自己幽默风趣的这一点,这会很大程度打动冷漠的天蝎。

天蝎是水象星座,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亲近,只要你对他保持住热情,他就逃不出你的手掌心。

摘要:在中国,由于受种种误解、歧视和传统观念的困扰,同性恋者生存状况的艰辛不容小觑。作为反映社会生活变化、为受众提供信息的新闻媒体不应该漠视这个现实,而应当为改善该群体的社会地位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新闻媒体对同性恋现象进行的报道,并指出其可改进的地方,希望能对现实操作有所启示。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7/view-2982660htm

  关键词:新闻媒体 同性恋 新闻报道

  

  在中国,同性恋作为一种现象的存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只是在这个崇尚生育文化的国度里,同性恋因被看做是对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和世俗价值取向的颠覆,而被有意识地屏蔽和边缘化。尽管与一些西方国家对同性恋者曾有过的残害相比,我国似乎要宽松一些,但官方政府模糊的态度又使得同性恋者在自我认同或他人认同上困难重重。因此,同性恋者在中国的生存地位仍旧是一个敏感而尴尬的话题,长期以来他们不得不处于一种隐秘的状态。

  近年来,随着社会民主法制的进步、人们思想的开放和眼界的拓宽,中国社会整体上对同性恋的客观存在持越来越宽容的态度。2009年6月13日,上百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同性恋情侣参加了上海一家酒吧里的同性恋骄傲周派对,这是在中国大陆举行的首个同性恋文化节。《中国日报》稍早在报道中称:“此次文化节使得LGBT人群‘引来更多关注’。”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同性恋为社会学、人类学和性学所感兴趣;作为一种行为现象,同性恋引起医学、遗传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的重视;而与此同时,新闻媒体也不再对这一曾经的“禁区”避而远之。2009年6月10日,《南方周末》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出柜――首对大学生同志情侣公开身份始末》,记录了广东省首对公开身份的大学生同志情侣。这是继5月14日《十字路口的“秘密花园”――“人民公园是人民的,同性恋为什么不能来呢”》之后《南方周末》短期内又一篇关注同性恋的新闻报道。事件同样发生在广州,报道对象同样是男同性恋者,不同的是前者透着一些希望和曙光,后者则更多是困境与迷茫。

  

  国内新闻媒体同性恋报道状况简析

  

  由于一直被偏见、歧视和世俗伦理重重围困,许多同性恋者不敢公开承认自己的性倾向,所以对于我国同性恋者的数目也只是估算。1995年,社会学家刘达临在《中国当代性文化》中强调在中国有一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同性恋群体。1998年,社会学家李银河在《同性恋亚文化》中指出中国同性恋者人数在3600万-4800万。

  这样一个数量并不小的群体,新闻媒体怎么能够忽视它的存在呢如果没有忽视,那么相关报道的情况又是如何呢笔者就目前国内新闻媒体对同性恋的报道所做的简析如下:

  报道有所增多,但总体数量不多。相比较于曾经的“默不作声”,我国的新闻媒体已然有所进步。最近几年一些主流媒体也制作了专门的节目播出,比如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等。2005年8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播出了《以生命的名义》这样一期节目,首次公开报道中国社会中的同性恋现象。这期节目甚至还被境外一些新闻媒体称为“同性恋解放运动的一个里程碑”。

  然而就笔者的阅读及收听、收看经验来看,整体上国内媒体对于同性恋的新闻报道并不多,而传统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新闻媒体更为罕见。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媒体在同性恋亚文化的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同性恋群体在传统媒体上所处的被动地位以及传统媒体在同性恋现象常规传播上的缺位。主流新闻媒体是能够影响公众意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而恰恰由于它们的缺位让同性恋话题仍然几乎局限于某些特定场合,还不便在大庭广众之下自由谈论。

  报道存在对同性恋人群的偏见。笔者在搜索同性恋的相关新闻报道时发现,一些媒体尤其以都市报和网络为主,喜欢侧重于纠纷、色情、抢劫、凶杀、吸毒和艾滋病等负面事实,并常常在标题中凸显出来,这样的报道很容易给受众带来一种暗示,即同性恋与丑恶、犯罪等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这样的“潜移默化”会使人谈虎色变。道德和法律对于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的,为什么一旦报道与同性恋有关的负面新闻时,媒体便要大肆渲染呢也许新闻媒体在主观上并没有“妖魔化”同性恋的意图,但在客观上却对受众起到了某种误导作用。

  对男同性恋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女同性恋。由于男同性恋是易感艾滋病的高危人群,这一点也便不难以理解。2004年11月30日,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联合国中国艾滋病专题组联合发布的《2004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中一组数据显示,处于性活跃期的中国男同性恋者,占性活跃期男性大众人群的2%~4%,也就是说,中国有500万1000万名男同性恋者。2007年清华大学艾滋病研究中心与云南疾控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男同性恋者或男男性行为人群的HIV感染率从2005年的04%增长到了2007年的33%,短短两年内增长8倍,这显然是一个值得警惕与高度关注的数字。

  然而并不能仅仅因为这样就忽视同性恋中另一部分――女同性恋者的生存状态,她们同样需要被关怀、被理解。新闻媒体出于对防治艾滋病的考虑而关注男同性恋者本身并无过错,但不该止步于此,因为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方面,还有很多能为这一群体做的事情。

  同性恋频频成为娱乐新闻的标签。如今,新闻娱乐化似已成了一个愈演愈烈的趋势,多数媒体都没能逃过此劫,或者说是积极投身其间比较准确,娱乐新闻更是名正言顺。不少媒体在对众多公众人物尤其是明星进行报道时,将“同性恋”作为吸引公众眼球的一个标签,无论是确有其事,还是捕风捉影,频率较高。如《关之琳频与年轻女友相会

  同性恋情传闻四起》,《体坛同性恋明星揭秘:毛瑞斯莫携跳高名将人选》等。媒体的屡试不爽正是契合了公众对同性恋群体的猎奇心理,这也从另一面显示了同性恋者被视为异类的处境。

  新闻报遭的“内外有别”。这也是国内新闻媒体对同性恋报道的一个较为明显的现象。其表现为,对境外同性恋的新闻事件诸如游行集会、议员竞选等能迅速、如实、公正地报道。而对国内的往往讳莫如深或者给予不同的“待遇”。如若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由于官方不明朗的态度或不允许的禁令,媒体似也无计可施,只好“内外有别”了。

  

  国内新闻媒体在同性恋报道中仍需改进的地方

  

  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而这样一个数千万人口的同性恋群体如何能被排斥在外呢这个群体稳定和健康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理解和包容。事实上,大部分人并不特别关注抑或是无暇关注有关社会学、医学及法学等专家在同性恋这方面的研究,自然是难以理解同性恋者的真实面貌,无法进人他们隐秘的世界,那么,要说理解和包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我们不能忽视受众获取信息的一

个重要渠道――新闻媒体,它们理应承担起正确引导受众这一重任。新闻媒体与其犹抱琵琶半遮面,不如干脆像对待其他领域的新闻一样对同性恋现象进行报道。

  主流媒体应将对同性恋的报道纳入常规传播。各类新闻传媒都应该抱着科学、客观和公正的态度。将同性恋纳入日常传播视野,如适当辟出栏目介绍医学、社会学等学科在这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向受众客观报道同性恋的新闻事件和生存状态,展现他们的生态原貌,让受众更深入地了解其喜怒哀乐、呼声要求,同时引导受众正确看待这种社会现象。

  而拥有强势话语权的主流媒体更不应该缺位,它们客观公正的报道能够带来的强大舆论导向作用。这对于同性恋群体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中心城市是新闻媒体集中之地,也是同性恋较活跃聚集的地方,如重庆、上海、成都、广州和北京等地。许多民间的同性恋团体经常会举行各种集会或活动争取平等的权利和社会的包容,对于这样的事件媒体要进行积极、客观的报道。

  不肆意渲染负面信息。如同社会生活中其他事物有好坏之分一样,同性恋者的行为活动亦然,有人遵纪守法崇尚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也有人违背社会道德甚或违反法律。但这不能成为媒体从业人员对同性恋群体中发生的负面事件大肆渲染、夸张甚至歪曲的原因。媒体从业人员作为新事物、新观念的传播者,必须采取公正、无偏颇的态度对同性恋现象进行报道,给普通受众以知情权,给同性恋群体以充分的媒体接近权。

  把握好同性恋新闻报道的数量及细节。任何事物都存在着质与量两方面,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便会引起质变,新闻报道概莫能外。同性恋在我国目前毕竟是缓慢浮出水面,即便新闻媒体是客观公正的报道,其传播量也不应该过多,否则易给人造成“泛滥”的印象。这与社会生活也是吻合的,因为现实中异性的结合仍占绝对多数,同性之爱只是一小部分。这种数量对比已然是事实。

  在新闻细节描述问题上,同性恋与异性恋一样也属于个人隐私。新闻报道如果在涉及某些具体行为方式时,除非经个人同意,没有必要大肆铺陈、渲染细节。此外,相关新闻报道在遣词造句上也应该多加注意,避免使用伤害到同性恋者情感的字眼。如“同性恋患者”,同性恋早已被公认为不是一种疾病了,那么这个称呼便是不合理的。

  传统媒体应与新兴媒体互相协作。网络媒体在传播同性恋文化中有其自身的优点,但这并不代表这种传播方式完全有利于同性恋群体社会地位的改善。事实上同性恋者在网络上的活跃恰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压抑和苦闷。此外,网络媒体信息良莠不齐,只有同公信力好的主流媒体充分融合才能进一步影响广大受众,从而帮助同性恋者获得更多人的理解与包容。

  

  媒体报道应避免陷入的误区

  

  新闻媒体对同性恋现象进行积极全面的报道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进步,同时也是媒体传播思想多元化的体现。但多元化本身便意味着非强迫。传播领域的多元化指的是平等、公正、客观与负责的表达,其目标是让公众进行自由选择与淘汰。如若将多元化作为媒体吸引眼球追逐利润的借口,成为鼓吹同性恋的思想标签。很有可能会滑向“一元化”的那端。即片面突出、宣扬同性恋,强制社会认同、接受,而非公众自由选择,这便背离了多元化的初衷。

  此外,权利和义务始终是相对应的。媒体在强调同性恋者及其权益的同时,也应当呼吁他们对自身负责,尊重异性恋者、家庭成员及其权益。反之,片面、极端的传播必将造成“社会损伤”,使传媒走向责任的反面,这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同性恋现象作为一个不可变更的事实、同性恋群体作为合法的社会人,却没有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新闻媒体不能漠视这些。正视同性恋现象,是新闻媒体题中应有之义。真实地了解这个潜藏在我们周围的群体,关注他们的心灵状态,消除误解、偏见和歧视,呼吁社会尊重他们平等的生活权利,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这既是新闻媒体的义务,也是充分发挥新闻传播功能的重要体现。

  让我们的新闻媒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实实在在地为同性恋群体做些事情,使他们不再只是生存在黑暗的王国里,而能够重返阳光之下。

  

新年新气象,2014年第一期的《新闻联播》结束语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大都觉得变化很大,赞扬氛围的

变化值得鼓励,有网友说“配着这温暖的背景音乐,和这文字,觉得真是温馨”。

CJ的ID:看了好几期的新闻联播,变化真的很大

Sue-心:配着这温暖的背景音乐,和这文字,觉得真是温馨

官人有点喜欢Hotpot:氛围的变化值得鼓励

-生于深秋-:这期应该由欧阳夏丹来说

你这个女人C:刚好打开电视听到这段。。我还真以为听错了。。

我的小心肝儿呦:我听到了的,有点吃惊,接着就是感觉温暖,好有爱

LY闹哥不重回世界第一不改名Nole:其实藕脚得最后那句更多信息请关注官方微博和微信挺搞笑滴。

Scarlett_sxm:新年新气象!喜欢这暖暖的正能量!

--Travel--:改变,希望我们国家变得更好。我们都很期待 《新华日报》观点:其实,《新闻联播》的变化不可谓不大。大家都还没有忘记央视街访时,那些经典的雷语:像“你幸福吗?我姓曾”这样的答非所问,“人民币对不起中国人”一般的市民心声…这样的新闻之所以能引发社会各界热烈讨论,除了新闻联播本身的超大影响力之外,说明老百姓对新闻联播以及国家发展变化还有更大期待。“变脸”也好“卖萌”也罢,背后反映的是整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自信度的提升。曾经,“国富民强”、“万众一心”之类的“大词”充满了新闻联播的主流话语体系,而严肃严谨也成了新闻联播给观众留下的印象。然后,时代在变化,当下,一些卖萌和幽默更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感,这种变化,反映的是国家的发展进步和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民族自信。期待《新闻联播》和春晚这样的节目能够更加接地气,多些卖萌和幽默,希望我们的国家发展越来越好,这才是我们每个人的中国梦!

《人民网》观点:细心的网友会发现,《新闻联播》正在逐渐改版,改版后的节目更接地气、更有亲和力和活力,一改过去较为严肃、拘谨、呆板的形象,被称之为《新闻联播》的“变脸”。青春偶像剧也陆续登陆《新闻联播》的预告片,比如2013年的3月份,《新闻联播》中播出了《媳妇的美好时代》斯瓦西里语版片段。随后在7月份,电视剧《非缘勿扰》居然也上了《新闻联播》,有网友惊呼调侃“苏有朋好大牌啊!”

其实新闻联播的“变脸”也好,“卖萌”也罢,背后反映的是整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自信度。不可否认,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积贫积弱,那个时候需要一种力量和精神给大家打气,所以“国富民强”、“万众一心”之类的“大词”成为了新闻联播的主流话语体系,而严肃严谨也成了新闻联播给观众留下的印象。然后,时代在变化,如今中国的GDP总量成了世界第二,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令世界发达国家瞩目,这样的时候,一些卖萌和幽默可能更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感,这背后的变化,其实反映的是一种国家的发展进步和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民族自信。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经过了“爱你一生一世”的跨年,我们每个人和这个国家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征程。我们期待《新闻联播》和春晚这样的节目能够更加的接地气,甚至卖卖萌,幽一默,其实背后是希望我们的国家发展越来越好,这才是我们每个人的中国梦!

《新华网》观点: 昨晚,2014年第一期《新闻联播》引发了网友热烈讨论,这档一向被誉为央视最严肃的节目在结尾时玩起了“浪漫”,向全国观众“表白”:2014爱你一世。

当晚的《新闻联播》在最后播放了一段全国各地新年日出景象的风光片,主播康辉的画外音适时响起:“朋友们都在说,2013就是爱你一生,2014就是爱你一世,那就让新闻联播和您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吧!”

网友们纷纷对这种接地气的行为表示欢迎,有人感叹“今天的新闻联播太浪漫了”,也有人调侃道:《新闻联播》你这么萌!央视知道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722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7
下一篇2024-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