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彭梅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彭林魁简介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彭德怀元帅侄女彭梅魁是谁演的
剧名:《彭德怀元帅》
角色:彭梅魁
演员:单文芊
简介:饰演彭德怀侄女
《彭德怀元帅》是由宋业明执导,董勇、杨童舒、唐国强、罗钢、刘劲、王伍福主演的重大革命历史电视剧。该剧于2016年5月20日在央视一套首播。
该剧以彭德怀生平经历为主要内容,从平江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建国后的抗美援朝、庐山会议,塑造了一个血性、正直、一心为民的彭德怀。
彭梅魁的介绍
彭梅魁(1929—2005),女,湖南省湘潭人,彭德怀同志的侄女。在革命战争时期,彭德怀南征北战,为革命胜利立下赫赫战功,赢得了“彭大将军”的美名。在他的带领下,他的两个弟弟也都投身革命,直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个革命家庭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巨大的牺牲。戎马一生的彭德怀没有一个子女,他最亲近的孩子就是两个烈士弟弟的儿女,彭梅魁可谓是最为突出的一位。“人云牡丹显富贵,我赞寒梅占花魁”。彭梅魁这个名字让人联想到梅花,她的人生经历更让人联想到梅花:破寒而出,立雪临风,从容待春。
浦安修:主动提出和彭德怀离婚,拒绝见最后一面,晚年后悔不已
文|晨夕
1974年7月,彭德怀元帅已经陷入病危状态,此时只有他的侄女彭梅魁在身边。
有一次,组织上有人问道:“梅魁,你们家还有什么人来看彭德怀吗?”
彭梅魁含泪摇摇头,随后那人追问:“不是有浦安修吗?”
彭梅魁说:“他们离婚了。”
不过既然组织上提到了,那天晚上,彭梅魁还是跑到了北师大,将组织上的谈话转告给了浦安修,让她有个思想准备。
但彭梅魁没想到,直到大伯去世,浦安修也没有露面。
其实,在彭德怀大限将至的时候,组织上曾去问过浦安修:“彭德怀生病住院,你是否去看他,由你自己决定。”
当时浦安修心神不定,非常害怕,心想:“为什么要让我自己决定?难道这是考验我立场是否坚定。”
她犹豫了一下,随后轻声回了一句:“我还是不去了吧。”
就这样,浦安修不顾二十多年夫妻的情面,拒绝见彭德怀最后一面,她那时不会想到,自己会为这个决定遗憾终生。
晚年的浦安修也为自己当年的选择而后悔,人生最后二十年,她都在忏悔中度过。
她和彭德怀的故事,还要从1938年说起。
1938年,彭德怀已经40岁了,但整天忙着革命的他依然是个单身汉,虽然之前有过婚姻,却没留下一儿半女。
此时,革命进行的如火如荼,彭德怀并没有刻意去想成家的事,但缘分就是这么奇怪,有时候你苦苦追寻未必能得到,如果顺其自然,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那年深秋,彭德怀从太行山回到延安参加会议。
会场设在了延安桥儿沟天主教堂内,气氛异常的活跃,彭德怀也非常兴奋,在大会上侃侃而谈。
会议期间,彭德怀接受了陈赓的邀请观看了一场排球比赛,在赛场了,彭德怀却被一女子深深地吸引了。
此女子二十左右岁的年纪,长得眉清目秀,皮肤白皙,仪态文静,一看就是知识分子。
这位让彭德怀一见钟情的女子就是浦安修。
浦安修祖籍上海,家境富裕,是典型的大家闺秀,还接受了高等教育,在校期间曾多次参加学生爱国运动,经过多次的磨练后,她毅然放弃了大**的生活,来到了延安,参加革命。
她万万没想到,在延安会和彭德怀结为革命伴侣。
彭德怀的眼神没有逃过老友李富春的眼睛,随后他就介绍道:“这是小浦,是北平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卢沟桥事变后到山西参加抗日救亡,是山西党组织派到延安来的,别看年纪小,已经有三年党龄了。”
彭德怀主动开口:“这么说,你在大学的时候就加入了党组织?”
浦安修略有害羞,连忙回道:“我在高中的时候就参加了民族先锋队,进到北平女师大就入了党,担任地下交通员,负责文件、情报的传递。”
她的履历让彭德怀刮目相看,原以为她只是一个柔弱的知识分子,没想到竟有也是一个勇敢的同志,还有勇气参加地下工作,让人佩服。
那次见面后,浦安修就落在了彭德怀心里,他主要一闲下来,浦安修的音容笑貌就会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放映。
性格直爽的彭德怀并没有压抑自己的情感,当他发现自己爱上浦安修后,就决定表白。
在李富春和陈赓的牵线下,彭德怀来到浦安修住的窑洞前,正式地介绍了自己,从出生到参加革命的经历以及婚恋史,都毫无保留地全盘托出。
那次之后,没过几天彭德怀又给浦安修写了一封情书,这次他很明确地表达了自己要和她结婚的愿望,直言:”我爱你的家乡,愿与你同归。”
面对彭德怀的表白,浦安修也很感动,她也是一个非常有主意的女子,很快就同意了彭德怀的追求。
他们从相识到恋爱、到结婚,不超过半个月,是名副其实的“闪婚”。
1938年10月10日,彭德怀和浦安修举行了简朴但又热闹的婚礼,几个消息灵通的战友,主动赶来祝贺,大家围坐在一起出了一顿比平时稍微丰盛点饭菜,就算他们的证婚人了。
从此后,战斗队伍中又多了一对革命夫妻,而有了妻子后,彭德怀打仗的劲头更足了。
虽然二人之间有着二十岁的年龄差,但彭德怀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缘分,对浦安修疼爱有加。
据彭德怀身边人工作人员回忆:
“彭德怀家里头对浦安修是百依百顺的,虽然他们性格差异很大,但凑到一起反倒很和谐。”
浦安修也如此,不但照顾彭德怀的饮食起居,还非常支持丈夫的工作,同时她还保留着自己知识分子特有的矜持和独立,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婚后的他们,因为革命需要,经常分居两地,但浦安修毫无怨言,她深知丈夫身上担子重,自己不能给他增加任何思想负担。
别看彭德怀脾气大,但对浦安修他确实铁汉柔情。
1942年,日本“五一”大扫荡,浦安修不幸和组织走散了,整整五天才找回来,此时她的脚下都是水泡,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
战士们都说:“彭总,您该照顾照顾浦安修同志了。”
彭德怀却嘴硬说:“知识分子,就该锻炼锻炼。”
可是到了晚上,警卫员传出:“彭老总不但亲自给浦安修洗脚,挑了水泡,还边挑边心疼地说,你以后走路,可要找平坦路走。”
其实,彭德怀对浦安修总觉得愧疚,自从结婚后,他们经常分居两地,他曾说:“自己给浦安修的亲情太少,欠下的情债太多,她长得美,心也美,可是我给她的关照太少,每次想起这些,我心里都不安。”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彭德怀是一个重情义的男人,其实他又何尝不想多陪伴妻子,但战争面前,哪有时间团圆呢?
彭德怀和浦安修的婚姻生活,可以说是美满的,在一起的日子,他们从来没有发生过争执,一直都非常体谅对方。
他们一起走过了战火纷飞的岁月,一起经历了许多生死考验,感情也非常坚固,可以说是相敬如宾,举案齐眉。
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被授予开国元帅,浦安修则成为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副教授,日子总算安稳下来了。
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该有多好啊,只可惜天意弄人,一起走过了苦难岁月,却在太平时走散了,他们婚姻的开头是好的,但结尾却不尽人意。
在那个特殊年代,彭老总的处境很艰难,浦安修也备受牵连,她多次被刁难,她的精神世界崩塌了,那些暴风雨也摧毁了他们原本温馨的家庭。
1962年,浦安修决定和彭德怀结束夫妻关系,她将离婚报告交到了北京师范大学,邓小平在离婚报告上写下了:“这是家务事,我们不管。”
浦安修无颜面对彭德怀,她找到彭德怀的侄女彭梅魁,让她向大伯传达离婚的意思。
对于浦安修的选择,彭德怀很心痛但并没有挽留,二十年的夫妻,就此别过了。
在正式分手的那天,彭德怀拿出一个特别大的梨子,怀着沉痛的心情,亲手切成均匀的两大半,放在一个盘子里,随后推到浦安修的跟前。
中国夫妻是忌讳“分梨”的,因为谐音是“分也,离也”。
浦安修犹豫了片刻,最后拿起梨子吃了,伤心欲绝的彭德怀却没有吃,而是愤恨地将梨子扔到地上。
彭老总的一生太苦了,他没有自己的儿女,原本妻子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可最后她也离开了。
尽管他们曾经风雨与共,但不能否认的是,在彭老总遭遇危机时,浦安修没有选择和他共患难,而是提出了离婚,给彭老总带来的伤害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当然,在那个人人自危的时代,一个弱女子在风雨如晦的日子里处境是艰难和无助的。
但作为一个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元帅夫人,浦安修表现出来的恐慌和软弱多少让人无法接受。
晚安的浦安修,对自己的行为非常后悔,但斯人已去,悔恨也无济于事了。
因为当时他们离婚没有去法院,在法律上依然是夫妻,组织上最后原谅了她的失误,承认她和彭老总的夫妻关系,但她却无法原谅自己。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为了告慰彭老总的在天之灵,晚年的浦安修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来整理彭德怀生前的著述,在著述中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彭老总光辉灿烂的一生,让青年一代对彭老总有了重新的认识。
与此同时,她还将所获得的稿费和彭老总补发的工资,都捐赠出去了,也算是以另一种方式,替彭老总为党和人民做一些事。
1991年5月2日,浦安修因病去世,终年73岁。
也许地下重逢,她见到昔日的丈夫,也会忏悔地说声“对不起”吧!
彭梅魁的人物生平是什么?
彭梅魁(1929—2005),女,湖南省湘潭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彭德怀大弟弟彭金华的女儿。
她不仅积极参与党的地下活动,还担任了由湘潭县地下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护乡团”宣传员,为党的宣传和联络,做了大量的工作。
1949年,在党组织的关怀下,彭梅魁被组织安排上了小学、中学、师大附中,后被培养成了一名优秀的医生;她于1954年加入中国***,苦难的生活造就了她爱憎分明的个性,磨练了她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彭梅魁年幼时就从大人们的嘴里听过很多关于伯父彭德怀的传奇故事,从那时起,她就对伯父充满敬佩,一直就想追随伯伯去南征北战。
当时彭德怀已经身居我军要职,正马不停蹄地率领着我大军转战南北,抗日寇、保延安、驰骋大西北,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戎马劳顿,因此直到1950年全国解放,彭梅魁才第一次见到了伯伯:彭梅魁还记得,当伯伯见到这失去亲人的6个孩子时,他像一个慈爱的父亲一样和他们这6个孩子同挤在一间房里的地铺上度过了几个充满亲情与欢乐的晚上
从那天起,彭梅魁开始近距离地审视伯父,审视这位中国史上的传奇人物;也就从那天起,彭德怀这位政治人物曲折的命运成了彭梅魁生活的一部分,并伴随她走完自己的一生。
彭梅魁于2005年9月13日病逝,享年76岁;她的骨灰安葬于湖南省湘潭市乌石寨,与1998年安葬于此的彭德怀同志的墓地相距10米。
彭德怀元帅有几个子女?
没有亲生子女。
人民网:_淼禄吃_墙夥啪拇词既酥唬且晃怀嗥冻錾淼脑В皇谴蛘淌奔渥畛さ脑В皇俏ㄒ幻挥星咨优脑В皇切愿褡钗樟业囊晃辉А
彭德怀的两个弟弟彭金华和彭荣华早年牺牲,是革命烈士。解放后,他把两个弟弟的孩子接到北京,用自己的工资资助他们读书。同时他还把黄公略烈士的女儿黄岁新、左权烈士的女儿左太北视为己出,资助她们读书、生活。彭德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74年11月29日在北京去世,终年76岁。
扩展资料:
彭德怀一生有过二次恋情,都是只开花不结果。
他的初恋对象是他的表妹周瑞莲。周瑞莲是彭德怀舅舅所抚养的一个孤女,从小受到彭家的关爱,与彭德怀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舅舅曾给他们订下了婚事。但不久,少年彭德怀却惜别了自己的未婚妻,从军去找穷人的出路了。淳朴、善良的周瑞莲以两双绣着“同心结”字的鞋作为定情物,送给彭德怀。
三年后,当上湘军连长的彭德怀,准备返乡与表妹成婚。突然噩耗传来:地主向舅舅逼债,舅舅无钱偿还,狠心的地主竟要周瑞莲做抵债品,表妹宁死不从,跳崖身亡。得知消息的彭德怀独自跑到山上,失声痛哭。
1922年,24岁的彭德怀经人撮合,与一位货郎的女儿刘细妹结婚了。彭德怀婚后的第一件事是让刘细妹放足,并改名为刘坤模,意味女中楷模也。随后,彭德怀在湖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升为湘军营长,他把妻子接到湘潭,让她进女子职业学校读书,夫妻之间开始了新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加入***的彭德怀领导了平江起义,走上井冈山,离别了家乡。刘坤模在彭德怀音信全无、生死不明的情况下,在武汉,又与他人再结连理。
参考资料:
人民网-揭秘彭德怀的“致命”缺陷与浦安修“婚变”真相首曝光湘潭的名人
1、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2、齐白石(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3、彭德怀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55)。军事家。原名彭清宗,字怀归,号得华。湖南省湘潭县石潭镇乌石寨人。
1928年加入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师长、军长、三军团总指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长征后期担任过以毛泽东同志为政治委员的陕甘支队司令员;到达陕北以后,担任过红军前敌总指挥。
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副总司令,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4、彭梅魁
彭梅魁(1929—2005),女,湖南省湘潭人,彭德怀同志的侄女。在革命战争时期,彭德怀南征北战,为革命胜利立下赫赫战功,赢得了“彭大将军”的美名。在他的带领下,他的两个弟弟也都投身革命,直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个革命家庭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巨大的牺牲。
戎马一生的彭德怀没有一个子女,他最亲近的孩子就是两个烈士弟弟的儿女,彭梅魁可谓是最为突出的一位。“人云牡丹显富贵,我赞寒梅占花魁”。彭梅魁这个名字让人联想到梅花,她的人生经历更让人联想到梅花:破寒而出,立雪临风,从容待春。
5、罗典(清乾辛未进士)
罗典(1718-1808),字徽五,号慎斋,湘潭人。乾隆丁卯(1747年)举乡试第一,辛未(1751年)进士,授编修擢御史,历官鸿胪寺少卿。归主岳麓书院讲席二十七年,卒祀乡贤祠。著有《凝园五经说》及诗文集。
参考资料
—毛泽东
—齐白石
—彭德怀
—彭梅魁
—罗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