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会是什么意思

法会是什么意思,第1张

法会是佛教仪式之一。

法会又作法事、佛事、斋会、法要。乃为讲说佛法及供佛施僧等所举行之集会。即聚集净食,庄严法物,供养诸佛菩萨,或设斋、施食、说法、赞叹佛德。印度古来即盛行此类集会,其种类名目甚多。

法会之仪式每视其性质而有不同,一般进行之方式乃以各种法物幢幡庄严佛殿,复于佛前献上香华、灯烛、四果等,并行表白、愿文、讽诵经赞等。

程序介绍:

一般较常举行之法会为光明灯会、报恩会、金刚禅坐会、妇女法座会、念佛会、消灾会、福寿会等。此类法会大多于农历初一、十五举行;其进行程序,先由僧众讽诵经典,信徒随众礼拜,再由有德师僧开示佛法,其后并于寺院中用斋。

又有传授三坛大戒之法会,每年由各寺院轮流承办。此法会之目的在使有志于深入经藏,或从事弘法利生之佛子,经三师七证为授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等三大戒,俾使成为正式之出家人。戒期由一个月至五十天。

前人论及唐太宗与佛教之关系,历来有二说:一谓太宗弘赞佛教,如欧阳修曾责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图”(《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一谓太宗实不以信佛见称。对唐太宗和佛教之关系的看法,何以大相径庭?盖因有关史料往往有相互矛盾之处,于是就见仁见智,各持一说了。其实,这些史料之间的矛盾,并不在于对同一事实记载上的出入,而是客观地反映了唐太宗对待佛教的态度本身存在的种种矛盾。概而言之,一为太宗对佛教的政策在他一生中前后有矛盾,二为太宗对佛教的信仰和政策有时又有矛盾。因此,只有全面深入地分析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才能得出比较确切的结论。

有唐一代奉行儒、佛、道三教并存的政策,唐太宗正是这一政策的奠基人。但三教并存不等于三教并重,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唐太宗和他的子孙们对儒、佛、道是时而有所偏爱的。在唐太宗统治期间,他时而表示“己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贞观政要》卷六);时而宣布“先道后佛”;但在更多的时候,他似乎对佛教寄注了更多的热忱。

在隋末的战乱之中,佛教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诸寺湮灭,不可目见”,“佛寺僧坊,并随灰烬;众僧分散,颠扑沟壑”。李唐开国以后,限于当时的经济条件,也对佛教的发展作了一定的限制,如武德九年,唐高祖接受傅奕的意见,颁布了《沙汰僧道诏》。但是太宗继位后,立即宣布废止这一诏令。开始“度僧立寺,广事弘持”,为佛教的振兴颇费心血。贞观三年,太宗诏令全国普度僧尼,诸州有寺之处共度僧尼三千。同年,为报母恩,舍旧宅通义宫为尼寺。以后又陆续修建了不少佛寺。贞观元年至十年,太宗亲自敕建的佛寺就有普光、慈德、弘福等十余处。贞观三年还下令恢复隋朝设在大兴善寺的译场,命印度和尚波颇主持译经;中国沙门慧乘、慧赜、慧净、法琳等十九人助译;并命大臣房玄龄、杜正伦、萧璟等监护勘定。贞观六年,译成《宝星经》、《般若灯》、《大庄严论》等佛典三部共三十五卷。太宗敕写十部,并命大臣李百药制序。此外,太宗又在宫廷内外大兴佛事:或为超度祖先,召僧尼设斋祈福;或因风雨失时,命僧尼诵经行道。而每次佛事完毕,都要大量布施。《续高僧传》卷二二《玄琬传》载:他在贞观初年先后为皇后六宫授戒,“授纳法财,日逾填委”。

唐太宗的崇敬佛教,对当时一些上层僧侣的优礼,如贞观六年(632),太宗诏请华严宗初祖杜顺进宫,下殿亲迎,赐号“帝心”,以致宫廷上下对杜顺礼敬如佛。贞观九年(635),佛教律学大师智首死,太宗敕令为他举行葬礼,由朝廷供给葬具,命房玄龄、杜正伦等大臣亲往吊祭。总览贞观初的十年间,唐太宗对佛教的政策是积极扶持。有的学者认为太宗“所修功德,多别有用心”。此说固然不是毫无道理,但如果太宗对佛教并无信仰,恐怕也不会有此番用心吧。自佛法东来后,并不是每个帝王都利用佛教的形式“忧五谷不登”,“申孺慕之怀”,或为“圣朝点缀”的。应该说,这一时期唐太宗对佛教的政策是和他的信仰一致的。

太宗的少年时代正是佛教风靡全国的时期。其时,隋文帝、隋炀帝父子笃信佛教,“天下之人,从风而靡,竞相景慕。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隋书》卷三五《经籍志》)佛教的影响已经广泛地渗入到社会各阶层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时崇佛已经成为朝廷内外的一种普遍风气。李氏这个大贵族家庭当然也不会例外。大业二年(606),九岁的李世民患目疾,他的父亲李渊曾亲自到长安草堂寺拜佛,以求保佑。李世民疾愈后,李渊即造石佛一尊,送入寺内供奉。这些在李世民幼小的心灵里不能不打下烙印。后来他始终念念不忘儿时的这段经历,曾亲自撰诗赞颂草堂寺祖师鸠摩罗什,表达对前代高僧的崇敬和追念。李世民在参与其父建立唐朝的过程中又得到过佛教方面的支持。武德四年(621),在围攻据守洛阳的王世充这一关键性战役中,嵩山少林寺僧志操、慧旸、昙宗等主动协助破城,并俘获王世充的侄子仁则。这种特殊关系使他不能不对佛教产生某种特殊的感情。因此,他在登位之前就和佛教僧侣交往密切,《续高僧传》卷三《慧赜传》载,武德年间,慧赜和三论宗吉藏法师辨难,李世民“亲观论府,深相结纳,拟为师友”。此外,他与慧休、慧乘、明瞻、智实、法顺等人的交往,也见于《僧传》。

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以及个人的经历,使唐太宗产生了对佛教的信仰。他曾经多次表白过自己的这种信仰。在《弘福寺施斋愿文》里,他自称“皇帝菩萨戒弟子”,发誓“惟以丹诚,皈依三宝”。表示自己平生的终极信仰是“愿心悟无为,神迁妙喜。策绀马以入香城,蹑金阶而升宝殿。游玩法乐,逍遥净土。永荫法云,尝餐甘露。疾证菩提,早登正觉。”在《大兴善寺钟铭》里,他又自称是“金轮天王”的化身,而今降生帝王之家,是要普度众生,使“云和之乐,共法鼓而同宣;雅颂之声,与梵音而俱远。”“希声旦发,键槌夕震。莫不倾耳以证无生,入神而登正觉。”唐太宗对佛教实行的扶持政策使唐初的佛教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起来。被战火焚毁的佛寺重新修复,在战乱中流散的僧尼又回到寺院,大规模的译经事业得到重兴,佛教各宗派相继创立。贞观年间,全国寺数已达三千七百十六所。“天下僧尼,数盈十万”。这虽不及隋代的僧尼数目,但当时全国人口“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那也已经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了。总之贞观时期佛教已得到相当的恢复和发展。

有些史学家在谈到唐太宗对佛、道的不同态度时,似乎很少分析就认为始终是先道后佛。其实,直到贞观十一年(637)为止,李世民从来没有偏爱过道教,他曾明确表白过:“自有国以来,何处别造道观?凡有功德,并归寺家。国内战场之始,无不一心归命于佛。今天下大定,唯置佛寺。朕敬有处,所以尽命归依。”(见《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这是贞观初唐太宗并不重视道教的明证。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颁布《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以后,他对佛、道的政策才发生了变化。这位“皇帝菩萨戒弟子”突然一反常态,宣布“自今已后,斋供、行法、至于称谓,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诏下之后,在社会上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沙门智实、法琳、法常、慧净等伏阙上书,要求太宗收回成命。太宗令中书侍郎岑文本宣敕严戒,众僧只得忍气吞声。唯有智实仍向太宗力争佛教的地位,结果遭杖责放还。贞观十四年,道士秦世英指控法琳著论毁谤皇室,太宗遣刑部尚书刘德成等下法琳于狱按问。法琳被判流徙益州,病死在流放途中。

佛道先后诏和法琳事件的发生,虽然表明唐太宗对佛教的政策发生了变化,但决不能因此断言他对佛教的信仰也已经改变。在《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里,唐太宗只是强调佛道的夷夏、亲疏之别,以及天下初定,他在政治上需要采取老子无为而治的主张,以求得“经邦治国、反朴还淳”。至于信仰方面,他明确指出:佛道之间虽然“汲引之迹殊途”,却是“弘益之风齐致”,对佛教并无任何贬责。就在智实遭杖责的同时,太宗还召请沙门法恭和法宣等到洛阳,深降恩礼,入侍宴筵,特诏留住,传送京师。也就在法琳下狱的同时,太宗为了维护佛陀的尊严,还诏令工匠不得预造佛像鬻卖,其现成之像也令分送寺院,从众酬价。

唐太宗既然没有改变对佛教的信仰,为什么对佛教的政策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呢?这是因为唐太宗作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封建政治家,当他的宗教信仰和政治需要发生矛盾时,他是宁可抑制自己的信仰,服从政治的需要。当各地的农民起义相继被镇压下去,统治秩序已经基本稳定以后,唐太宗面临的任务一是要打击统治阶级内部的异己力量,二是要恢复和发展封建经济,只有这样,唐朝的统治基础才能巩固。唐朝开国之初,统治阶级为了镇压农民起义暂时保持着合作。但当阶级矛盾由于彼此力量的悬殊缓和下去以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就相对地突出了。当时山东士族地主的力量相当强大,他们并不把以李氏为首的新统治者放在眼里。贞观时,三品以上朝臣欲与山东大姓为婚“纵多输钱帛,犹被偃仰”。贞观五年,太宗令高士廉等修《士族志》,“全无冠盖”的山东士族崔干犹被列为第一等,居于唐室的勋臣贵族之上。这些现象当然是唐太宗不能容忍的。他一方面在政治上打击山东士族势力,另一方面就抬出了李老君。贞观十四年五月十四日,太宗亲临弘福寺,召见上层僧侣,对他们解释了“先道后佛”诏令里不能明言的道理:“比以老君是朕先宗。尊祖重亲,有生之本,故令在前。……彼道士者止是师习先宗,故应在前。今李家据国,李老在前;若释家治化,则释门居上”。(《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这一番表白的关键在“李家据国”。说明尊重“老君”是为了抬高新君,“先道后佛”实际是要先君后佛。法琳不识其中奥秘,还要不厌其烦地考证李唐非“老君”后代,难怪要惹得唐太宗勃然大怒了。唐太宗需要追宗论祖,自称为李老君之后,以抬高李家的地位。借尊崇道教,集君权和神权于一身,以此抵消山东士族势力的社会影响,巩固李唐王朝的统治地位,这是他宣布先道后佛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寺院经济的过分膨胀,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与封建国家的根本利益发生了矛盾。而在寺院经济中,佛寺的比重又远远超过道观,故佛教经济力量和国家利益的矛盾更为突出。

贞观初年,社会经济仍然凋残破败,“田园荒废,饥馑洊臻”。但是佛教寺院经济却得到迅速发展。如嵩山少林寺拥有太宗所赐地三十顷,水碾一具。京师清禅寺“水陆庄田,仓廪碾硙,库藏盈满,……京师殷有无过此寺”(《续高僧传》卷二九《慧胄传》)。在全国范围内,更是“广置伽蓝,壮丽非一;劳役工匠,独坐泥胡”;“女工罗绮,剪作*祀之幡;巧匠金银,散雕舍利之冢。秔粱面米,横设僧尼之会;香油蜡烛,枉照胡神之堂”。(《广弘明集》卷十一载傅奕《上废省佛僧表》)。正如傅奕一再上疏所言: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已经造成了“割截国贮”(同上)的严重危害。唐太宗作为一个封建大政治家,对社会现实问题的体察,比当时统治阶级中的一般成员当然要深刻得多。他始终注意各种势力的发展及它们的关系,他非常懂得只有当社会上各种势力的发展保持着相对均衡的关系时,才有利于唐王朝的统治。如果一方特别突出,就会打破彼此间的相对均衡,就必然要引起一系列的矛盾,而这对他的统治是极为不利的。他要控制各种势力的发展,不断调节各种势力之间的关系,以保证自己的统治。因此他不能不考虑到由于佛教的过分发展而引起的社会问题,不能不对以往的政策作一定的调整。

当时虽已出现佛教问题,但还没有发展到需要采取极端措施的地步,从整个社会来看,还不是主要问题。同时,在一个普遍信仰佛教的社会里,问题复杂,牵涉面广,处理不妥,不但会影响当时主要问题的解决,还会引起新的矛盾。何况太宗思想深处对佛教还是信仰的。所以他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像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后来的唐武宗那样灭佛毁法,而采取了“先道后佛”的政策。前面说过,所谓“先道后佛”实质是先君后佛,李世民不是作为一个道士来与和尚争教席,而是作为唐朝的最高统治者来处理佛教方面的问题,其目的是怎样有利于唐王朝的统治。他宣布“先道后佛”,稍抑佛教之势,是为了使佛教的发展不要超过一定的限度,而绝不是要抛弃他所信仰的佛教。

唐太宗在晚年虽然没有明令取消“先道后佛”诏,但事实上却重新恢复了弘扬佛教的政策。这从他和玄奘的关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贞观十九年(645)正月七日,玄奘由印度求法归来,抵达长安。唐太宗时在洛阳,准备发兵征辽。他敕令西京留守房玄龄遣官奉迎,安置玄奘于弘福寺内。二月,太宗在出征前夕,召玄奘入宫“谈叙真俗……从卯到酉(早上五时到晚七时),不觉时延,迄于闭鼓”(《续高僧传》卷四《玄奘传》)。玄奘在会见时,请求搜擢贤明,组织译场。太宗允其所请,令有司按玄奘条陈所需优给。并延请全国高僧如道宣、神泰、辨机、玄应等十二人证义;又征集缀文、字学、证梵学者和笔受、书手等数十人襄助译事,大臣于志宁、许敬宗、杜正伦等也参与了译事。在玄奘所住的弘福寺内建立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国立译场。即使如有的学者所说,太宗这时礼敬玄奘,“实亦由于爱才”,而非出于信佛。那么在征辽失败后,太宗对佛教的一系列作为,恐怕难以再作这样的解释了。

贞观二十年,玄奘将所译佛典五部及《西域记》奉表上闻,太宗亲自答书,奖誉有加。贞观二十二年,太宗披览玄奘所进新译《瑜伽师地论》,对侍臣说:“朕观佛经,譬犹瞻天俯海,莫测高深。法师能于异域得是深法,朕比以军国务殷,不及委寻佛教。而今观之,宗源杳旷,靡知涯际,其儒道九流之典比之,犹汀滢之池方溟渤耳!而世云三教齐致,此妄谈也。”(《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六)随即敕令秘书省缮写九部,分发雍、洛、并、相、荆、兖、杨、凉、益九州,以“展转流通,使率土之人同禀未闻之义”(同上)。又亲撰《大唐三藏圣教序》,称颂佛教“微言广被,拯含类于三途: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同上)。以后太宗对佛教愈发护持情深。应玄奘之请,令京城及天下州寺各度五人,弘福寺五十人,仅这一次就度僧尼一万八千五百余人。同年,为长孙皇后新建慈恩寺成,又度僧三百,请高僧五十人入住。别造翻经院,请玄奘移居翻译,并任上座职。玄奘移住之日,太宗及皇太子、后妃等于安福门楼亲执香炉临送,仪式非常隆重。观礼者数万人。唐太宗直到临死前仍和玄奘谈论佛法,问因果报应及西域先圣遗迹。深以相见之晚,不得广兴佛事为叹。

征辽失败后,唐太宗对佛教的信仰弥深,其实并不仅仅在于玄奘的影响,而是由于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贞观后期封建经济开始出现繁荣局面,国家和寺院在经济上的矛盾已暂时趋向缓和。使他打消了在这方面的顾虑,可以允许佛教的发展。同时,国内逐步安定之后,唐太宗开始留意经营西域。西域诸国大多信奉佛教,玄奘西行途经这些国家受到盛情接待。西域诸国由玄奘闻知唐土佛法隆盛,无不仰慕备至,纷纷遣使入朝。尤其是当时统一了北印的戒日王数度遣使,贞观十五年命李义表及王玄策等报聘,这种形势自然会使唐太宗对佛教格外重视。

我们在分析了唐太宗对佛教政策的前后变化及其原因之后,不难看到所谓“三教并用”,其前提和基本倾向则是奖挹佛法。只在政治需要和思想信仰发生矛盾时,唐太宗对佛教的政策才稍背其信仰。这只能表明唐太宗作为一个封建政治家的高明之处,而决不能由此得出他不信佛的结论。

改变命运的五大法

改变命运的五大步骤

人活的是心灵!命运由心灵来主导,心灵由心情来表现。现代人偏偏不注重修习自己的心灵,以为肉体正常就是健康,这是大错特错了。既然人活的是心灵、是心情,干嘛不让自己的心情直接安详快乐呢?

一、了解自己的心情

你对自己的心情了解吗?(了解?又好像不了解!)很少有人会去了解自己的真实心情。不了解心情的真实性,也就难怪你不了解自己的心灵了;不知道自己的心灵,当然不了解自己,因为心灵才是你的主体。对自己都不了解,那才叫“无明”,不明白自己、你就把握不了自己;不了解世界的真实性,你还妄想把握世界吗?

要了解自己,先从了解心情开始。心情似乎是可以自己做主的,即使一时做不了主,也是有适宜的方法的。

心情有几个特点:

第一,心情超时空。

第二,心情超光速。

第三,心情没有质量。

第四,心情是意向性,想到哪里就到达哪里。

第五,心情具有残留性。所有的心情都会有残留,残留到一定程度就会由量变达到质变。

第六,心情是无常的、可变的、非恒定的。

第七,心情是人的主导和支撑。

第八,心情是可以修正的,失去的心情也可以重新捡回来。

第九,心情是对物质具有转化力。坏心情会转化成出灾难,好心情会将癌症消除;心情能滋养健康,心病了身体才会生病。

通过心情这一窗口,了解自己的心灵,了解真实的自己,从中你会发现甚至让你惊讶的奥妙。

二、寻找命运规律

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咱们的命运也是如此。只要找到了一一对应的规律,然后对照每一个规律找出自己的毛病所在,一一加以修正,命运也就随之改变。

理是这个理,做起来可能有些难度,这就要用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了。何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找到自身的规律,你就能改变命运。

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做到!因为“佛性人人具足,个个圆满”,它听你的!到底什么是佛?不是雕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处不在。

什么是规律?科学界称之为真理。他没有大小,没有形相。信佛的称之为如来、真如、佛陀,信道的称之为“道”,信主的称之为“主”,此中虽然对规律的认识深度不同、境界有别,但总体上是用不同的名词而已。

我们不必去追究他们的境界如何有别,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对规律有何认识。我们不妨先来认识一下规律的几个显著特点:

一具有待开发性。需要用智慧来启发。谁觉悟、谁德厚、谁自然、谁平静、谁能发现它,谁就先得益。人生犹如一场戏,可别真的进去,谁进去谁倒霉。回头一看,10年前跟人争个高低有什么用呀?30年前当个干部又怎么样呢?回头看才明白,这也叫“回头是岸”。我们今天不能站在未来回顾今天,要是今天就在当下反观自照多好呢?(当下反观不了?那就站在80多岁的立场反观人生不就明白了嘛)。

二具有不二性。雄居真理的主体地位。

三具有平等性。对整个世界、对任何个体或人群都是不偏不倚,都是公平、公正地对待。

四具有不可违背性。谁违背它就会受到惩罚。

五具有友爱性。特别是对善良的人,能使你逢凶化吉。

六人生规律具有增长性。随着时间推移,有放大效应。所有的障难,越往后障碍或灾难就会越大。你越想躲、越不想受、只能越躲越多。很多人希望算命解灾,不知道命越算越薄,越想躲灾,灾难会越大。

七具有考验性和提示性。一般地招灾前肯定有一个闹心或不顺的心情。比如伴随着一次吵架,然后灾难发生了。也就是说拿一个小事来考考你,要是没引起警觉、不觉悟,大的灾难就出来了;要是过关了,灾难也就避免了。如果遇祸不反省,祸会不单行。如果在灾难面前反观自照,灾难自行化解。

当得到提示的时候,应赶紧找自己的毛病,这就是提醒你别再较劲,不然疾病和挫折继续惩罚你。疾病和灾难本无分别,在身体上表现的是疾病,在命运上表现的是灾难、挫折,所以通过这个方法既能治疗疾病,又能改变命运。当遇到“规律”来提示的时候,一定要反省。其实,规律无时无地在提示我们,只是我们愚痴、不觉察,无知而已。

八具有冷酷性。规律没有老者相、年轻相、幼儿相,没有你、我分别。你是什么样的心态,就让你受哪个心态下的受用,或受哪个心态的惩罚。

三、认识心性与命运:

心性决定心态。不明白自己的心态,也就难以见性!一定要明白我是谁,我犯了什么错误,才得到如此报应。不管什么事情、什么疾病都有因果,所有的因、起源于心,心就是内因。医院用的是外因治疗法,我们使用的是内因治疗法,是从根本上治疗,来个釜底抽薪么。既然用心,佛都能修成,难道还治不了老毛病、改不了坏习性?关键在于你是否真的下决心去治、去改!只要你有决心、有方法、对症的药,什么都可以治疗得彻底干净。什么性格、什么命运,都会随着你的心性而改变。

一般人以为用心爱人就好,结果却给别人添乱,越爱对方越倒霉。圣人真正关爱人不用我们的狭隘心、颠倒心,而是用慈悲心。让所有的颠倒心、私心都放下,没心没肺,此心非心方是真心。爱恨不起、才叫中庸之道,才入中道。话语激烈、爱走极端、爱偏执的人有命好的吗?走中道才走得稳健啊!

化解事业、命运的灾难也是一样。人家为什么骗我?原来我爱撒谎;为什么有人打我、骂我?因为我骂过别人;为什么爱人有第三者?因为我怨恨别人生活作风不好……烦啥、招啥,一一对应。为什么你家孩子不听话?因为你小时候也不听话,或者因为你烦不听话的孩子,还笑别人:“他家那孩子怎么那样?假如我摊上这孩子……”好呀,就把那样的孩子摊到你家来,看看你能怎么着。

现代科学发展了计算机,我们人体也是一台“计算机”——人体计算机,我们的念头就是程序信息。如果你认为“我就是干活的命,又伺候老的又伺候小的”。好,越说越灵,就让你“又伺候老的又伺候小”。如果你要认为病没法治了,他就真的没法治了!很多癌症患者为什么不能治?因为他接受了这样的程序——完了,治不了了,我要死了!

人是万物之灵,你的心最灵啊!人有这么大的灵性你不知道,盲目地发牢骚,那你的命能好吗?不可能好!有的人说:“我命不好啊,我这辈子倒血霉了”。好,越说越灵,让你倒个够。

如果说:“哎呀,这事肯定不行。”越说就越不行。你可别说好心不得好报,千万别说身边没好人。有的女人说:“是男人都没好东西”。那能有好东西安排到你身边吗?因为你要求的就是“男人没有好东西”,这是你的愿望,是你下的定论。

你天天输入信息,程序越输越长,你的“八识田”就是你的程序库。你将程序库输满了坏信息,你不但这辈子麻烦,下辈子都改不完了。为什么多少人天天忏悔,忏了几十年,还是改变甚微?就是以前像你现在一样的无知惹得祸。前车之鉴、前车之鉴哪!

有些人还误以为担心是好心。不知道担心几乎等于咒骂、诅咒。我们下任何结论都要谨慎。所以中庸的中字是口字上贴个封条,告诉你别乱说,先把嘴封上。咱们应该输良性的程序:“我身边都是好人”,“我吃亏就是福”,“这人对我不好就是要我转运了”,“我越病越感冒越排毒” ……谁听说越感冒越短寿啊?这可不一定。所以我们要输入好的程序信息:“丢钱了?财运要来了”,“着凉了?越冻越健康”;别人打你?你要是能以感激之心去接受,就会给你种下以后当人上人的机会……

要让孩子训练心胸,我们自己也要训练这个胸怀,要放开胸怀,迎接未来。人体这个程序应用很多,既有尊重自己的意志,更要输入好的程序信息。要平静对待,不能生盼望心也不能生担心,因为盼望什么、什么不来,担心什么、什么就来。为什么呢?你看看盼望的“盼”字是怎么写的,左边是“目”字,右面是一个分离的“分”字;“眼看着分开”,你还指望什么呢?。咱们老祖宗很伟大,每个文字都蕴寓很深的哲理。你越盼望的孩子、越指望不上,越疼爱的孩子身体越弱。一看这家孩子身体弱,保证是特别心疼、特别盼望的孩子。古人知道越不在意的孩子越顺,越在意的孩子越不顺,“爱子如杀子”。但现在很多人颠倒了,学错了。

如果你真的要帮助孩子、帮助父母,就要有平静心、平等心。

爱是牵挂,牵挂的“牵”字上面是个“大”字,下面是个“牢”字。你越爱,对方越闹心,你越对他好,他就越像坐大牢一样闹心。这说明,爱不是正向作用。很多家长显得不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比较冷落,孩子却特别有出息(这样的情况很多)。你爱谁,谁倒霉,爱得深、能把他杀了。你要爱你的孩子、他一定跟你较劲;你爱他、能把他爱出一溜儿挫折来,能给他爱出一身毛病、以及三、五十年的不顺,他不跟你较劲,跟谁较劲去——虽然他说不出道理,冥冥之中,就是要与你较劲。

现在许多家长喜欢溺爱孩子,拼命地溺爱:“我这一辈子受了那么多苦,我可不能让我的孩子再受苦了”,先让他拼命地享福,不知道享的是未来的福。古人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让他提前享大福,能把他这一生的福在短短的几年内消耗殆尽,未来等待他的就只有挫折和苦难了。你想想,古人为什么要在孩子刚出生不久,就要给他偿偿黄连,就是为了要让孩子感到今后的生活都是甜的。如果该吃的都吃到了、都满意了,他这辈子胃就差了,吃什么都不香了,等于伤害或剥夺了他今后三、五十年饮食享受的机会。

如果你要是走后门让孩子当个班长、学习委员等班干部,孩子再一亢奋,能把今后当局长的福报给消耗干净。其他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大家自己去展开吧。

四、逆向思维 -- 做一位觉悟者

我们要在这一生解脱烦恼,做个觉悟者。了生脱死,才是真正的长寿(如阿罗汉可以住世一劫,一亿三万多年)。

与生命、与命运背道而驰的事例很多,伤害命运的因素也不少,如担心、害怕、嗔恨、妒忌,乃至不卫生的饮食等等。不能担心过多、害怕过多,害怕多了,或许会怕出精神病;有的人仇恨过多,招的是横祸。你要是爱生气,好,先让你的父母跟你较劲,父母整不过你,安排你的爱人跟你较劲,也较不过你?再让你的孩子甚至公检法上来。总之,非给你绞倒为止,不能让你的气白生呀,是不是。什么?你不犯法!行,安排汽车撞你;汽车撞不上?安排疑难疾病、甚至绝症来折磨你。因为你执着,执着你的担心、害怕、嗔恨、妒忌、乃至不卫生的饮食等等。不怕你强硬,就怕你随和谦让。瞋恨心重的人命运就得很惨;随和谦让的人命好。

瞋恨心重是人类的第一大灾难,世界大战就是因他而起的,我们必须完全戒除。生一念的瞋恨心,以后就会有一个跟你生气的人,发生一件生气的事。

我们深深地忏悔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你少生气了,今后遇到生气的事就会少了;身体的污浊之气减少了,健康状况缓解了,命运也会跟着发生变化。

认识自我是一种觉悟能力。谁越能觉察到自己的毛病,谁的觉悟能力就越强。我们不必找别人的毛病,修道人“不见他人非,只见自己过”。我们这一辈子活得很惨,因为天天找人家的毛病。帮人家找毛病,也没人感激你;不但不感激,还会以怨报德。因为那是你以怨恨心去找的,有事就怨别人,从来不怨自己,好像整个世界都在与自己过不去;天天跟别人争,不知道好争的人争来争去一场空。不知道越随和、谦让的人自己的空间就越大,命运也就越好。

到底命运是怎么回事?“运随心转,命由心生”。我们今天要学的是禅门的反参——改变命运,同时治疗疾病,一举两得。修心的人就是改变命运的人。很多高级领导都是修心的人,他们能忍,经常要忍受群众的不解、抱怨与指责。反参就是清除心灵垃圾,了解自己的心性,进入平静、平和、平等的境界,让命运、让人生品位得到平稳升华的机会。

真理往往在俗人认为的相反之处。常人好争,“圣人不敢为也”,随和谦让。常人追求美好的东西、美味的食品、爱情……不知道美好伤人。好吃的东西吃过多了,以后就再也不能吃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表面是假的,心灵是真的。真理讲的是心,不能离心找身外的原因。有不染之心才能有不染之身,让自己成为命运的主人。

佛门拜忏是让我们在佛前生起惭愧之心、忏悔罪过。也就是彻底反省自己,重新做人。而现在的人们大多像做生意那样,花钱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佛门处理,丝毫不求反省(还将拜忏变成了超荐佛事,真是阴阳颠倒),这样的忏悔能转变命运吗?

五、更改生命程序

什么叫更改生命程序、改变命运?首先,要确立正确的观念,正确地面对所有的挫折、灾难、疾病、打击、不顺和不如意等等。要感恩这些挫折、打击、疾病和不顺……是它们消除了我们的罪业,将让我们今后变得美好。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恩,尤其在惭愧心基础上产生的感恩,改变命运的速度相当快,且能治疗大量疾病。

据说,有个人工作特别卖力,却被所谓的小人给挤下去了。正在他为此耿耿于怀时,有贵人告诉他说:“是这个小人把你的命救了,你知道吗?”他不解地问:“什么意思?”那位贵人说了:“你那么积极肯干,天天操心工作、认真负责,要不是他把你蹬下去,你将会得心脏病死于工作岗位”。这多可怕,要是下岗能免于死亡或生病,你会选择下岗吗?(会!那你们还是明智之人唻)要知道,面对挫折或打击,只要你能放下执着心,你就会因此得度。有时候伤你也是帮你。

有人离婚后,得贵人指点才醒悟过来:“以前的丈夫那样待我,是为了让我对爱情不要那么执着,让我开始轻松地关心自己”。这辈子老是关心对方,越关心越伤心。

有人当了老板以后理解了:“原来单位领导整我,是提示我该调走了,让我出来发财当老板。原来他是在度我,是我的恩人,我得感激他。”

当时吃亏是给将来积福,我们要知道“吃亏是福”的道理。在挫折面前看你能否平静,越能平静灾难越小。假如在挫折面前怨天尤人,挫折可能会越来越大。回顾往昔,有观察力的人们会发现,挫折好像有灵性似的,你要害怕它,它会更加疯狂;你要与它较劲,它就会像你家的宠狗那样撵上来,翻着番地与你较劲。

会修行的人,面对灾难时能平静对待,甚至将“坏”事转化为好事。要知道“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过去出家人出去化缘,不是为了要钱,只是随缘接受布施,并为人解答疑难。遇到人家骂他,他欣然接受;遇到人家恭敬供养,也是平静对待,心情如如不动。你要是想方设法躲灾,回避你讨厌的东西,这就不是随缘的心了。

更改程序是为了扭转灾难,将过去失去的福报捡回来。你不妨可以试一试。

当你将要去求人为你办事,还没见面以前你得动动念头:“他是贵人,是好人,是菩萨化身……乐于助人”你这么念,他的善性或许就在你与他交谈时,真的显现出来了。你要把善性真的放射出来,激发起周围的善性因素,对方也会报以善性。千万不要激发相反的信息,比如“这人肯定会坑我、害我、逆我、损我……”要是发出这样的信息,你就干脆不要出门,以免麻烦上身!

你的承受力有多大,你的福报就有多大。给你福报之前或许会出现化身——类似灾难的考验。也可以说灾难是福报和功德的化身,正面是灾难,反面是福报,本是同根生,都是业报的孪生子。要让你享用福报之前,得考验一下你的心性、你的觉悟能力和承受力。否则,你一旦受不住,是不是会把福报给糟蹋啦。类似灾难的考验一出现,有些人怨了,越怨灾难越多,每次出现都是灾难这一面。但是福报也是灾难的化身。有人小时候享福太过,总吃好的,导致以后再也吃不下去了;小时候当官,长大下岗了;有人搬新房亢奋,进去就大病一场,有些老人就再也没起来……

有些做父母的孩子几岁就祝大寿,这要不得。尤其在孩子懂事之前,没有一丝必要。有人曾问一位老人:“八十岁生日就值得庆祝吗?”老人回答说:“有时候一个大寿能消耗八到十年的寿命,我不主张祝寿,但人家要给我过生日,我往往很无奈,不得不过。”此时你要平静,谁都可以乐,你可千万别乐 (生日可是母难之日,哪里还有庆祝之心?60岁前没有资格过生日)。祝寿不会增寿,假如杀鸡宰羊地杀生、食肉,只会折寿损命,甚至影响后世的寿命、健康和处境。

要记住:“居安思危”呀!在享福的时候,往往会埋下重大的灾难种子。一般地,顺利的时候往往会自满、飘飘然,在得意忘形的背后必定隐藏着悲伤,这就是“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有人真是好人做尽,就因为爱生气,挫折累累,不明白做了这么多好事为何命不好。其实:“你做好事,果在将来;你这辈子命不好,挫折多,是因为过去做的坏事多;偿报来啦,又何必当初呢!”有些人就喜欢夸自己行善,夸完了即时回报掉啦,当下一笔勾销,你还指望什么呢。有的人做完好事后悔了,功德也就回头走啦。心性决定一切,不是事物决定一切,事物是由人去摆布的。

人生规律只会偏袒尊重它的人,“顺其者昌、逆我者亡”,你尊重、你遇到的永远是好事,要做一个真正顺其自然的人,常常给自己输入良性的生命程序。人生有那么多灾难,你愿意早受报呢、还是晚受报?我是选择早受报的,趁年轻体力不错,多承受一点儿灾难还扛得住,小的时候承受点儿灾难、比大了受强多了。何况早来的是考验,晚来的才是灾难;早来的是销福,晚来的才是享福,人称“大器晚成”。如果年轻的时候发达,人家会说你的祖上积德、或你的前世福报大;年老有福才是你自己的功劳、说你修心的功夫高。

有灾难时要做有以下几种心态:

一生欢喜心、感恩心。

二要分析因果、看能否找到平衡点。

三保持平静心,也要同时具备警觉心,静观其则变,随时做好应变准备。

四顺其自然,直面当下,“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谁降伏灾难的能力大,谁的福报就大。天黑至极就要转向黎明,人走出灾难极处、必定时来运转。

为什么命越算越惨呢?因为我们凡夫一说到他将来会好就乐,一乐就消福;算出他有灾就惴惴不安、就担心害怕,灾就增加。算命的道破天机,横插他人因果就会很麻烦;一旦添油加醋,造业就大了,尤其是以此赚钱、邪命自活的,命运都不好。

面对生死要平静。老子讲“出生入死”,人一生下来就进入死道了,从这个门进来,不久就要从那个门出去。上了年纪的人就会有体会——原来人生这么短,几十年一下子就过去了。

为什么小时候没脸没皮的孩子长大出息了?老师不明白原因——他心大呀!老师批评他、甚至冤枉他也没感觉,心里平静着呢,心胸宽阔能没出息吗?有的同学让老师说两句,脸一红眼泪下来了,心眼儿小呀。为什么社会上,男的当领导的多?因为男的心胸确实比女的平均要大一点儿,女人虚荣心重,活得比较累。当然了,近些年女子男性化的好像多起来了,继续努力,看看能否转女成男。

要有大丈夫的心量,对待他人:一要待佛一般。如果你面对最难容忍的人、能发现他的好处,当他是好人,待如上宾,那么你的佛性就出来了,佛就是魔帮他才修成佛的(当然,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你要待得起)。二要当作是自己的镜子,发现别人的缺点时,要能反省自己。遇到别人不守信用时,反省自己是否:“也是说完了话不算数”。

有人问:“什么是福?”你说:“什么叫幸福?”幸福的“福”字怎么写?不就是一件衣服一口田吗?告诉你够吃够穿、知足常乐才是真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精神状态,不是物质,物质最多只是产生感觉的道具。

要想时时刻刻拥抱幸福,必须要有一颗安详的心,要能微笑面对你当下的境地。这样,你就是一位永恒幸福的人。

有一些人拥有整个世界都不会幸福,不是说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也有自杀的吗?说明富有不等于满足、不等于幸福。为什么?心灵空虚!

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有的父母拆散孩子找的对象,非要按自己的意志找女婿、找儿媳。结果找着了,成了自己的对头。你也不想想,又不跟你过,是孩子跟他过。你帮着找的,孩子没感觉、心里难受、别捏,你知不知道啊!要做到理解别人,不做孩子命运中的绊脚石,更不要做“眼中钉、肉中刺”——放下你那过分的、自作多情的关爱吧!

除了意业、身业、还有口业,不能乱说话。古人讲“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一般地,贵人们说话总是慢悠悠的,而且不轻易表态。

爱打小报告者,将来也会被诬陷。爱说别人作风不好、乱搞男女关系者,那你自己家里就会招上一个。爱说人家笨者,自己孩子容易更笨,将来自己也容易比人家笨,如老年痴呆。爱浮夸者,一生很难以得到真心赞扬,好心不得好报,冤枉委屈也会多。爱吹牛者,一生不得志——“吹”字就是口欠缺。爱说脏话者,痰多。爱说刺激话者,容易牙疼、口腔溃疡。爱说绝话者、极端话者,往往会断送自己的机会,一生易大起大落,灾难也会较多。爱说大话者,往往是没什么能力的人。爱说狠话者,更易招横祸。爱承诺而难以兑现者,易遭欺骗。爱发牢骚者命苦,怨什么来什么。越是表白自己是好人者,越不得好报。喜欢争辩是非、议论是非者,更得不到别人的认同,一生只能当小市民,让人看不起;真正有修为者不会常与人争辩,只是点到为止,不愿意抬杠。爱找人家毛病、嘲笑别人者,最终更不如人。喜欢夸自己家人者,更会发生丢人现眼的事。语言上喜欢证明自己者易让人误解。喜欢夸夸其谈的,再多落一个能说会道的美名。喜欢说谎者,不易得到别人的重用和信任,而且会口臭、记忆力易减退。说话不留余地者,遇到困难和灾难将不易化解。喜欢别人夸奖者,事业上更难得志……

六、走上吉祥大道

外面的世界很大,义务和责任不到你眼前时,不必瞎管闲事,一切随顺因缘条件去做。不要自作多情地管孩子、管爱人、管民族、管国家、管南非、管美国……你操那些心干什么呀?要把自己的心管好,要让自己的心安住当下,把眼前要做的、能做的做好,尽心尽责。做一切事情,身体力行;与心灵垃圾告别,与不顺的过去告别,走上眼前的吉祥大道。

古人为什么一点化即能觉悟?一是他能亲近善知识,二能依教奉行,三是报恩心重,更能开发出自度度人功能和心性。

在此,谨将南传至尊的经典之一 ---《吉祥经》转录于右,代为祝辞,愿大家每天持诵,天天吉祥!

《吉祥经》

出自南传巴利文《尼帕塔经》古达卡巴达

不交愚痴人,亲近明智者,礼敬有德士,是为最吉祥。

居住适宜地,善行尽力为,身心乐康健,是为最吉祥。

博学工艺精,禁戒严律己,言辞人愉悦,是为最吉祥。

赡养父母亲,摄护妻与子,事业正无害,是为最吉祥。

宽厚又正直,关怀众亲友,不损公益业,是为最吉祥。

不怀邪恶意,远离酒毒品,言行无瑕疪,是为最吉祥。

谦让与恭敬,知足并感恩,适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

忍耐与随顺,亲近众沙门,及时释疑网,是为最古祥。

摈弃诸恶习,领悟八正道,实证解脱法,是为最吉祥。

八风不动摇,清净无忧恼,安心于圣道,是为最吉祥。

依此而行持,所到无不利,时时皆得乐,是为最吉祥

 《受戒》是汪曾祺的代表作之一 ,华夏出版社2008年出版。是一篇饱含诗情的小说,表现的是纯朴健康的人性之美。通过一个世俗化的佛门 故事 ,描写了普通人的人生欢乐,表达了对纯朴的民间日常生活的肯定与赞美,同时也含蓄的表现出对清规戒律的否定和批判。下面就让我为大家来阐述一下受戒的主题。

 阐述小说受戒的主题

 《受戒》通过一个世俗化的佛门故事,描写了普通人的人生欢乐,表达了对纯朴的民间日常生活的肯定与赞美,同时也含蓄的表现出对清规戒律的否定和批判。小说是农家孩子明子当和尚及其朦胧的 爱情故事 以及菩提庵和尚的日常生活的描写表达这一主题的。在小说中的人们包括和尚们看来,做和尚和种地、经商、做工一样,不过是一种职业,并不把和尚看作是一种异常的事件。菩提庵(叫讹为荸荠庵)的和尚们,也和常人一样,娶妻生子、赌钱吃荤,率性随意的生活。对待佛事,也只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明子当小和尚很自由自在,老往邻居小英子家跑。两小无猜,性格都纯朴可爱、乐观开朗。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共同劳动中萌发了朦胧的爱情。尤其是小英子,个性活泼,一天到晚叽叽呱呱像个喜鹊,对爱情大胆追求,要明子将来不要做方丈,“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作者对小和尚明子和英子的纯真热烈的爱情,做了细腻的诗意描绘,表达了由衷地赞美之情,充分肯定了佛门子弟一对小儿女的这种普通人的感情、欲望。

 推荐:

 从《受戒》的艺术风格看寻根小说的创作

 ““””期间的小说,地域、风俗的特征趋于模糊、淡化。主流的文学观念是,历史运动,人的行为、情感的基本构成和决定性因素,是阶级地位和政治意识。 其它 的一切,都是无足轻重的。在80年代受到普遍认可的小说观念则是,特定地域的民情风俗和人的日常生活,是艺术美感滋生的丰厚土壤,并有可能使对个体命运与对社会、对民族历史的深刻表现融为一体。寻根小说创作思潮的出现,是新时期文学题材,主题变迁与深化,是大变革时期中华民族在世界现代 文化 大背景上自我反省,自我确证的历史性要求的产物。这篇 文章 ,将结合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受戒》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浅谈一下我对寻根小说创作的一些认识和理解。

 一、 寻根小说的创作,大都依托于自己的故乡或自己熟悉的一个领域的描写,创造出一个自己的天地。

 汪曾祺的《受戒》就是以他的家乡苏北里下河地区风土民俗为背景的。关于高邮水乡,作者显然是倾注了热情,带着最亲切的回忆和最深刻的理解来描绘她的一切。那里的风光最自然亲切,那里的寺庙和农家最悠闲最温馨,那里有人们总是做着最充实最诗意的事情,连和尚都是有人情味的。其中零零总总的关于"放焰口"、"受戒"的细节描写都给人好奇和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们很贴切地将整篇小说填充得饱满丰富意趣盎然。作者让我们看到的是生灵活现的人们,他们没有尔虞我诈的心计,没有追名逐利的欲望,没有太多的琐碎和市侩,怎样是最透明的他们就是怎样的。

 不仅汪曾祺是这样,这一派的作家都是以开放的意识致力于自己的一方水土,一方天地的营造。他们把各自理解的关于民族文化的思考笼罩和渗透到那一处处“邮票大小的地方”。通过对民族的某一地理、人文领域的开掘,来思虑和拷问整个民族;由各个的特殊风情,独特意趣,来浓缩民族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也寄托作家自己的忧患和沉思。

 二、 在审美意识上,寻根作家对民族艺术精神的认同,对传统的审美 经验 的重视,复活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给新时期文学灌注进我们民族 所特有美学气韵和情致。

 汪曾祺先生曾经说过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他在《受戒》中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将一副美丽的,诗意的水乡风俗画展现在我们面前。芦苇的清香轻衬的那块忘俗的天地,幽静寺庙中小和尚明子青涩拘谨少年的影子,农家女小英子水乡里养出来的率性天真,以及一段纯美得惊世骇俗的初恋故事,让人心甘情愿地深入深陷于那个"出世"的幻境。作者写的是和尚的生活,但有趣的是,却无神秘幽玄的气氛,也无枯寂虔诚的信念,更无娇柔虚伪、道貌岸然的戒律清规;在这里,佛门弟子与世俗红尘并无不可逾越的深沟,倒是充满了人间的情趣与生机。作者那支现实主义的笔,不想给他所写的对象增添什么圣洁的色彩,他所精刻描画的是真正触动过他心弦的本色生活。原来,这个旧社会的江南水乡,当和尚也不过是谋个“管饭的”地方。在这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纵横肆意的笔,剥去了神冷漠的庄严妙相,还以一个人的,温暖的情趣世界给读者……

 其次,汪曾祺的小说结构,并没有我国传统小说的那种有头有尾,情节曲折,故事性强的特点,但它却是充满着“骨子里的中国气”,体现了我国悠久的美学传统的潜在力量。汪曾祺是个迷惑人的高手,他在《受戒》中尽由自己不紧不慢地茧中抽丝,便让读者适应了遥远的故事。在恰如其分的背景中,可爱的男女主人公进行着他们的故事,也许我们要惊诧于其中对于世俗伦常的背叛,但作者的本意是假设这样一个空间,他要带领我们超越伦理道德造成的误区,展示给我们一种过滤了种种尘埃的至纯至性的生活方式,因为它远离现实,所以弥足珍贵。它告诉人们应该保护向往这种美的能力,这种表达是透过文字透过整个简单的故事情节的,省略去掉了一切修饰,剩下和就是追求美的意图。

 另外,他的语言艺术也同样是来自于这种统一的感情色彩,自然,淡朴,独具明澈的光辉。他不用一个警句,不使用一点做作,有的只是平淡不饰之笔,写真挚不隐之情。作者的笔所到之处是冷静,客观,含蓄。(程培德:《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读汪曾祺的短篇近作》,《上海文学》1982年第二期) 罗譞在《论 传统文化 对汪曾祺小说创作“母语化”的影响》一文中认为在新时期的“寻根文学”中,汪曾祺的小说给人印象最深的乃是其语言的运思与运作方式上的“母语化”倾向:言说结构自由灵便,省俭笔墨、限制夸饰,随物赋形,含蓄节制、除尽火气,富于活力、灵性与诗性,表现出一种迥然有别“欧化”色彩的、极具“母语”特色的语言风格。

 三、寻根小说创作的思想主体中,对人性真善美有了重新的审视,并进行了讴歌和赞颂。

 人对于爱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它不会因任何环境的束缚而消逝;相反地,只要一点真情的触动,这种人性便会蓬勃地苏醒。无论是未受禁锢的常人,还是消心寡欲的出家人,都拥有着最原始的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和对精神生活的渴望。人正是由于认识到了爱和被爱的美好,才能让自己和别人的世界亮丽多彩起来。相反地,若只有对人对事只有怨恨,他的世界将会漆黑一片。

 《受戒》里的二师父仁海公接师母住在荸荠庵里消夏;三师父仁渡因为要飞铙的绝技而使相好的不止一两个;就连资深的老方丈,也在绣花方丈里藏了一个19岁的小老婆。在这种解放人性、和谐温婉的环境里,小英子和明海的恋情的诞生也就显得水到渠成,合乎情理了。17岁,一个美好的年龄,也正是一个对于人生、爱情有了慒懂的认识和向往的年龄,难怪,只在看到一个小女孩的小脚印后,便会心乱了。但他的天生的羞涩却使他不敢表白,这份朦胧的爱只好在他的心里孕育、成熟,他的心还是纯真和美好的。他虽始终只是在被动地等待和接受初恋的到来,但他坚定地相信自己对小英子的爱的小英子对自己的爱。于是,在他等到了爱狂风暴雨般来袭时,他大声说出了心里话,虽然,这还是小英子的鼓动下,而这一次,他的勇敢已战胜了怯懦。复苏的人性让他把幸福紧紧攥在了自己手中。 相比之下,小英子更直白,更大胆。她毫无顾忌地坦露心迹,但她并不鲁莽。她是在确定了明海的心后才以身相许的。她很直白,但很真诚;她很大胆,但很谨慎。她深信自己的可爱灵巧一定可以打动明海,她也清楚自己早已对那个漂亮温顺的少年暗暗倾心,于是她把这种爱表达出来,释放出来。正是这种主动的交流和呼唤,才让她和明海走到了一起。有时候,人与人心灵的交汇就在那么一刹那,错过了那一刹那,恐怕两个人的手永远也不会牵在一起。聪明的小英子用她的果敢赢得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真爱,她身上蕴含着的那份至真至纯的人性之善让她获得了生命中最珍贵、最美好的幸福。

 人性中,有最原始的欲望和索取,但同时更有最简单的付出和给予。为什么要用看不见的东西,即所谓的论理道德来捆住它呢人与人的交往中,人的生存中,若没有人性的自由来参与,则再自由的物质世界也无法填补这种心灵世界的虚空。人的脸上始终是面具,看不见下面真实的表情:人的生活像被囚禁在笼子里的野兽,即使给它最鲜最美的肉,也无法比拟自由给它的无上的快乐。或许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可以被束缚的,但人性却是永远无法被束缚的,它会用尽所有力量冲破一切阻碍,寻找到心灵的归宿。这是它的天职,是它历尽困顿辛苦仍不懈的追求和目标。有时,情感会战胜理智,或许这就是人性苏醒的时候。人最初的善良和勇气,才是真正健康的人性,这种人性下的追求,才是美好的追求;这种人性下的胜利,才是正义的胜利。

 人性之善,是世间生命的精髓;人性之善,是社会灵魂的梁柱。宣扬着复苏的人性,引领着人性的复苏,这正是《受戒》的伟大之处。

 通过以上几点略显杂乱的论述,可以看出寻根小说所要“寻”的就是民族文化这个根。社会的发展,使寻根派作家感受到了民族使命的责任感,体会到了民族文化的不可否弃。在现代社会的现代科学发展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民族的力量,调适民族的心灵,挖掘民族生命的内核才是创作的要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612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6
下一篇2024-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