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大结局:说一声再见,就是离青春远一点点

《犯罪心理》大结局:说一声再见,就是离青春远一点点,第1张

01

又看了一遍《犯罪心理》最后一季。

最后一集,Emily他们七个人一齐踏进电梯,开始新的工作,Garcia含泪与他们告别,不舍地看着电梯门一点点关闭。

Garcia即将离开,她不再是BAU的一员,她不再协助他们排查嫌疑人。

Garcia默默走回自己的工作间,关闭了一台台电脑,关闭了温暖的灯,这间永远温暖永远安全的小屋彻底陷入了黑暗,耳边是《Soft Dark Nothing》的旋律,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突然就想起了钱德勒在《漫长的告别》中的一句话:“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

追了十五年的剧已经结束了,虽然知道这样结束很好,但还是很不舍,不舍Garcia完全离开了BAU。

她是如此的独特,父母意外离世后,她在网络世界找到了自己,自学电脑成为了顶级黑客,并成为了BAU一员。

在第十季第二集,Garcia因为开枪打伤了要杀害Reid的杀手,患了PTSD,整夜做噩梦,那个被他打了一枪的人,因为杀害了很多人,被判死刑。临刑前,加西亚去监狱看他,陪他说话,说自己原谅了他,并陪他走完了最后一程。

她还原谅了当年酒驾撞死自己父母的人,在知道他真心悔过之后。

Garcia把自己喜欢的可爱小物件都留给了亲爱的伙伴,独角兽女王给了JJ,章鱼马克杯给了Reid,这两个是我最喜欢的小物件,曾经疯狂的在网络上搜索同款,可惜没有找到。

虽然不舍,也能理解Garcia的离开,在BAU这么多年,她至今都无法适应那些血腥残忍的画面,不敢直视,每次都需要看很多可爱小猫咪的照片来缓解,她也无法继续忍受在医院陪伴受伤战友时的煎熬,团队里几乎每个人都曾进入急救室,而Garcia只能独自一人在急救室外面等待。

硅谷是个单纯的地方,适合Garcia这样单纯阳光善良的人,更何况Luke还对他表白了心意,从两人第一次见面就觉得他们挺来电的。

02

除了Garcia,梅芙是最让我念念不忘的一个人,她没来得及和Reid在一起,就被跟踪她的女变态杀死,一直想不通编剧为何要给她这样一个故事。

还好在最后一集,Reid在昏迷中看到了死去的梅芙,梅芙说从不后悔爱上Reid,说这个世界因为有了Reid而更加美好。

梅芙曾和Reid在电话上争辩四个小时,辩论谁是最伟大的诗人,她最喜欢的诗人是卡明斯:

她就是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她永远是Reid心中的朱砂痣与白月光。

03

还有Gideon,他太早离开了BAU,他身上汇集了所有受过重大伤害的BAU成员的经历。

我还记得第一季第14集,Gideon曾经抓捕的一个女人莎拉即将被执行死刑,他已经查明了莎拉是无辜的,但是没有办法帮助她,因为他必须要成全她的母爱。

莎拉知道自己遇到那个变态男人之后,人生就已万劫不复,所以她选择把自己的孩子送给一家好心人收养,随后告发丈夫虐杀十几个女孩的罪行,为了掩饰儿子的踪迹,她承认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做了15年的死牢。

她对Gideon说,“为人父母是我在人世间收获的最宝贵的礼物,我坚持自己选择的路,请不要让我的儿子成为我丈夫的最后一名受害者,我希望行刑时能看到你的脸。”

Gideon答应了,他强撑着笑容看她的死刑,灯光打在他的脸上,是他难过的笑容,下一幕,大提琴响起,观众席上的Gideon看着舞台上莎拉豁出性命保护的儿子,弹奏着优雅的提琴曲,落下了泪。

Gideon经历了太多黑暗、血腥、冷漠和伤害,好友Sarah的残忍被害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选择了离开,只给Reid留了一封信,就消失在了人海中。

他是那么坚定的一个人,一直都知道自己的位置、方向、追求和目标,可是Sarah死后,他无法再信任自己。

他说,侧写需要信念,当你无法相信自己,你也就不再适合这份工作。所以Gideon选择离开。

04

我喜欢《犯罪心理》里面所有顽强不屈的人。

第11季14集,一个8岁的小女孩吉娜被绑架,被囚禁和虐待了整整十年。这十年,她从未放弃逃跑的信念,同时被囚禁的三个小女孩一个已经做了凶手的乖乖女儿和帮凶,帮助他绑架别的小孩,另外一个病得奄奄一息。

只有她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趁着凶手外出,锯断窗外的栅栏,打碎玻璃,逃出了牢笼。

JJ问起她十年前的事情,她清晰的说出了当时的情形:一个男人带着一只可爱的小狗出现,问她愿不愿意喂这只狗,狗粮就在车里,她喜欢小狗,走向了那辆车,被打晕在车里,被绑架10年。

她说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见到过那只小狗。遭受了这么多年的苦难,她依然为10年前那只小狗的遭遇悲痛哭泣,不停地说 I'm sorry。

我惊叹于吉娜顽强的、不屈服的生命力,以及深邃的善良。

还有经历诸多苦难的Reid,他也是顽强不屈的。

他还未成年的时候,父亲留给他一张纸条就离开了他和母亲,后来他的人生导师Gideon也只留了一封信就离开了他,还有更多的人离开了他,Elle,Morgan,Blake,Kate,Hotch,以及他的灵魂伴侣、人生唯一的知己梅芙。

但是他一一挺了过来。

所有的不舍与依恋,在最后Reid的昏迷中一一出现,与Reid告别,也是与观众告别。

在昏迷中与梅芙的谈心,让Reid不再一心追求别人的认同,他终于可以成为自己了,正因如此,Reid的大脑没有崩溃,而是奇迹般的苏醒康复。

这个喜欢魔法、鬼故事、转笔、果冻、金橘、教书、学习、希望和梅芙的天才帅哥,希望建立联系改变世界的Reid,没有离开我们。

《犯罪心理》是我最喜欢的美剧之一,不舍说再见,说一声再见,就是离青春远一点点。还记得大学时每周等待更新的日子,上班后每晚回家只要看一集《犯罪心理》,一整天的疲惫就会消失,每次剧荒的时候,只要随便打开一集《犯罪心理》,就能让心平静下来。

虽然已经大结局了,我依然不会忘记他们:Emily、Garcia、JJ、Geidon、Reid、Hotch、Morgan、Rossi、Stephen、Luke、Tara、Matt,他们是我15年青春的陪伴者,是我永远的伙伴。

是他们让我意识到, 不管你经历怎么样黯淡无光的时刻,世界上总是还有无穷无尽的善意和勇气,等待你去发现。

每个人都有一段悲伤,想隐藏却欲盖弥彰。人生有多幸运,才可以遇见那个为你化解悲痛、疗愈创伤的人。有的人天生就是一个心理治疗师,能在潜移默化里读懂别人的苦,宽慰他人的心灵。

从《那些年》开始,我对台湾的青春片就多了一分的期待,并不是因为它多么的格局精巧,也不是因为它故事多么的百转千回,仅仅只是因为生动自然的代入感。2015年的台湾国语片票房冠军《我的少女时代》由细腻的女性视角展开,讲述的以90年代的台湾高中为背景,平凡少女林真心和校园老大徐太宇的初恋故事。

男主人公徐太宇在国中时,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霸,并且还有两个要好的朋友。然而,在一次游泳的二人竞赛中,朋友意外溺水淹死。徐太宇作为当事人之一,认为是由于自己答应好友比赛才导致其溺水,从此背负上了深深的自责和内疚感。之后,他就判若两人,变成了一个打架斗殴、目无尊长、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校霸。

心理学上认为,当人们遭遇一些 创伤事件 ,一些人幸存下来,另一些人却没能活下来,于是,幸存下来的人们可能会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而对没能存活下来的人们感到内疚,产生 幸存者内疚(Survivor Guilt) 或 幸存者综合征(Survivor Syndrome) 。这些幸存者可能是战争、自然灾难、流行病的幸存者,自杀者的家人朋友,急救人员,治疗师,大范围裁员后的员工。

01  幸存者内疚

沃里克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蒂芬约瑟夫(Stephen Joseph)研究过在“自由企业先驱”号(MS Herald of Free Enterpris)倾覆事故中的幸存者,459人亲历那场事故,其中有193名游客和船员丧生。研究表明,有60%的幸存者都饱受幸存者内疚的折磨。约瑟夫认为,内疚产生的原因包括三种形式:

因为别人去世了,而他们自己还活着。

关于他们没能做到的事情,比如救人。

关于他们做了些什么事情,比如在事故中为了逃离而从其他人身上爬过。

幸存者内疚不是一个特殊诊断,而是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一个重要症状。 幸存者因为其他人的死亡而责备自己,包括那些在拯救幸存者中去世的人,或幸存者尽力去拯救却没有救成功的人。心理学上认为,内疚具有如下三种特点:

内疚的标准私人化 ,因个体不同而不同。有些人撞倒别人会内疚,有些人觉得没什么。

内疚具有内倾性 ,内归因才能产生内疚,如果有人把伤害别人的行为统统归结为外界的原因自然不会感到内疚。

内疚与心理失衡有关。

“趋乐避苦”只是人性的一部分,更重要的人性本质是寻求内心的平衡。阴阳要平衡、一个人能忍受的快乐与痛苦,也要平衡。幸存者内疚的产生与心理失衡有关,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准则产生矛盾不协调,只有 改变外在行为或者心理准则才能重获平衡。

当人们陷入内疚后,往往会有以下行为表现(Maguen,2016):

(非理性的)自责

回避和退缩 :幸存者会试图掩盖关于过去的记忆,不愿意去回想真正发生过的事情。

自我惩罚的行为 :内疚的幸存者会试图“让自己过得不好”,因此可能导致自伤、自杀、酗酒、吸毒、自我设限等等自我惩罚的行为。

在**中,男主人公徐太宇觉得朋友因自己的责任而英年早逝,但是自己却苟活于人间。如此反差的对比,给徐太宇带来了一种悲痛的羞耻感。 他内心处理自己的幸存感时,无意识地把自己过的好,等同于对朋友的背叛。他通过改变外在行为,比如放弃学业、沦为社会上的小混混、变成老师同学眼里的恶霸等自我挫败和惩罚的方式来恢复幸与不幸的平衡。这是他和朋友保持联结、内心交流的一种方式,甚至超越单纯的回忆。

02  疗愈

**中的一个伏笔,女主人公林真心经常被作为校霸的徐太宇欺负,但当林真心偷听到自己暗恋的对象与其他女生的对话时,产生误会,绝望地把自己沉入泳池底部时,徐太宇及时出现,把她救了上来。然而,救上来后他自己却失声痛哭。

得知事情始末的林真心,终于了解徐太宇堕落背后的原因,是一段不为人知的关于友情的创伤。林真心为了化解徐太宇长久以来的内疚感,相邀他进行一场自己不擅长的溜冰比赛。比赛结果,林真心输了,并且还跌倒摔伤自己。然而,她告诉徐太宇, “不管你答不答应,我们都是一定要比赛的” ,并且要求他做回自己。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 是一大类包括了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的心理治疗方法。由ATBeck在60年代研究得出,是通过改变个人非适应性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减少失调情绪和行为,改善心理问题的一系列心理治疗方法的总和。

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RET) ,作为认知治疗方法的其中一种,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的基本理论主要是 ABC理论 ,20世纪50年代由阿尔伯特·艾利斯(A.ElliS)在美国创立。

在ABC理论模式中,

A(Activating events)是指诱发性事件

B(Beliefs)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A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

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C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然而 ABC理论指出,A(诱发性事件)只是C(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才是引起C(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在**中,对男主人公徐太宇来说,A(诱发性事件)是与朋友比赛导致朋友溺水,C(行为反应)是幸存者内疚心理,而B(所持有的信念)是由于他答应与朋友比赛才导致这一切,倘若自己不答应,朋友便不会意外身亡。真正导致男主人公情绪障碍C的原因是他不合理的信念B。

林真心通过比赛的方式,帮助徐太宇重新经历了“过去”,然而却为他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她改变了他的不合理信念B,即无论他是否答应,她都会坚持比赛,就好像他溺水的朋友一样。进而帮助他进行 “责任的重新评估” ,帮助他理解痛苦的真正原因,以此达到疗愈的目的。

哀伤辅导

是指协助人们在合理时间内,引发正常的悲伤,并健康地完成悲伤任务,以增进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的能力。

协助对象包括:

成长性丧失的人 ——源于生命规律和人在生活中做出的选择取舍;例如产后抑郁,弟妹的出生,搬家等

创伤性丧失的人 ——源于生命中一些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的事件;例如天灾人祸,战争,堕胎,小产等

预测性丧失的人 ——源于人的预期,并没有真正发生,也不一定真正出现;例如晚期疾病等

哀伤治疗的辅导技巧包括:

仪式活动 。通常代表结束一个活动,同时开始新的活动;如追悼、写信、鞠躬、写回忆录等。

角色扮演。 让当事人扮演丧失客体的角色,通过扮演,换位思考,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深深理解所扮演角色的想法,体会到丧失客体对自己能够好好生活的期望,以此作为调节消极情绪、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之一。

保险箱技术 。辅导者指导当事人将丧失导致的负面情绪放入想象中的容器里,即将创伤性材料“打包封存”,以实现个体正常心理功能的恢复。

倾诉宣泄式空椅技术 等等。

在**中,由于林真心通过比赛的方式改变了徐太宇过去错误的认知,徐太宇重新回到与好友游泳比赛的意向幻想里,完成了与好友的告别仪式。好友微笑地走向大海,意味着好友不曾责怪他或已经原谅了他。于是,徐太宇也原谅了自己,并且真正与自己和解。

影片的高潮部分是男主用录音带表白道:“林真心,你又矮又傻,还喜欢别的男生,可是就算是这样,我还是很喜欢你。”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被触动落下泪来。可是这时候徐太宇已经去往美国,消失于人海之中了。

虽然影片的结局实现了国人的圆满心理,然而人的一生又有几次机会可以与错过的人重新相遇。如果那个人刚好懂得你的悲伤并且疗愈你,希望你可以一直珍惜!

当然,喜欢我也行。

以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231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3
下一篇2024-04-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