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方形纸做的手工简单又漂亮介绍如下:
1、首先准备好折圣诞树的材料,一张正方形的纸,一把剪刀,一支笔。
2、把正方形的纸,上下对边折,打开,在左右对边折,再打开,留下折印。
3、再把正方形的纸上下对角折,打开,再左右对角折,再打开,留下折印。
4、左右手分别捏住正方形中间折印部分,向里挤压,形成一个双正方形。
5、右上边向中心线对折,再打开,然后这个角打开,沿着折印压平。
6、反过来,重复第五步的操作,然后再把其余两边,也这样折叠好。
7、剪去铅笔线以外的部分,形成树根。
8、画出树冠的印记,然后沿铅笔线剪开。
9、沿斜线向里折,折好一面,再折其余三面。
10、打开,又漂亮又有立体感的圣诞树就折好了。
圣诞树,是指用灯烛和装饰品把枞树或洋松装点起来的常青树。作为是圣诞节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近代圣诞树起源于德国,后来逐步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成为圣诞节庆祝中最有名的传统之一。
据说圣诞树最早出现在古罗马12月中旬的所谓农神节。现在通常人们在圣诞前后把一棵常绿植物如松树弄进屋里或者在户外,并用圣诞灯和彩色的装饰物装饰。并把一个天使或星星放在树的顶上。
方法如下:
1、准备好一张长方形信纸。
2、将其中一个角向上翻折,成一个三角形。
3、然后将三角形某面上的角往下折,如下图所示。
4、然后将同一面的角往对侧折,其中一个角被压在下面。
5、将朝外的那个角往回折一部分。
6、将最外侧的小三角形撑开成正方形。
7、然后将最上面的角向下翻折。
8、这样一只信就折好了。
用正方形纸做的手工折纸方法如下:
1准备一张正方形**纸,折出米字折痕。
2捏住折痕折成三角形,把正反两面三角形底角往顶角折成正方形。
3左右两角对齐对折线折叠,上面的两个角往下折,并插到三角形里面去。
4翻面,左右两角往中间折,下边两角往外折。
5把中间撑开,再涂上合适的五官,立体皮卡丘就折好了。
折纸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折纸不只限于使用纸张。世界各地的折纸爱好者在坚持折叠规范的同时,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材料,如:锡箔纸、餐巾纸、醋酸薄片等 。折纸大约起源于公元1世纪或者2世纪时的中国,6世纪时传入日本 ,再经由日本传到全世界。也有说法认为折纸起源于日本和西班牙 。
折纸与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不仅成为建筑学院的教具,还发展出了折纸几何学成为现代几何学的一个分支。折纸既是一种玩具,也是一项思维活动;是一个和平与纪念的象征手段,也是一种消遣方式
20世纪90年代早期,折纸界中开始流行“组合型作品”:把一个模块从另一个模块的空当里穿过,很多个模块就可以扣在一起组成一个复杂折纸作品。
1、取一张正方形纸,可以选喜欢的任何颜色的纸,横竖对折。
2、在对折后,下面一半纸的三分之一处再向上折。
3、在底下左右边的两个角处,往里各叠一个三角形。
4、顺着小三角形竖直的边往内折,两边都是这么折,检查是否对齐。
5、以对折竖直的线为界,把上边两个角分别向里折成三角形。
6、将上面折好的那个角沿着水平方向向下折叠,使最下面那张纸刚好被覆盖。
7、将刚才折下的部分放进下面的缝隙里。这样一个信封就折好了。
扩展资料
信封,一般是指人们用于邮递信件、保守信件内容的一种交流文件信息的袋状包装,信封一般做成长方形的纸袋。
信封在我国出现很早,(战国策·齐策》曾记载说厂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日:“岁亦无恙耳阶民亦无耳阶。”“书未发”,即书信未启封,也就是说当时已有了信封。但当时信封的形状,由于没有查阅到相关的记载,已不得而知了。
汉以后,信封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并产生很多有关信封的故事。清朝的信封和现代的信封大体相同,但写法不同。信封的正反面都写字,而且由于写信的对象身份地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写法。写给平行关系戴长辈,封面应写有表示尊敬的字,若写信给晚辈,通常写“xx谕”。
国内信封的格式:
1、在信封的第一行写收信人的地址。字迹要工整,地名要详细。写地名要由省、市、县,一直写到区、街和门牌号码。如果是给农村写信,还要写上乡名和村名。信封的左上角画着六个方格,应在里面填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
2、在信封的第二行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可以根据收信人的身份,在名字后面写“同志收”或“先生(女士)收”等,此处应避免写称谓,如,不宜写“爷爷收”。
3、在信封的第三行写上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应在信封的右下角填上寄信人的邮政编码,信件万一出现投递困难的情况,邮局可以凭借这些信息,迅速地把信退还给寄信人。
4、信封正面距右边55毫米至160毫米、距底边20毫米以下的区域是条码打印区,不要在这个区域里写字或署名,以免影响投递。
5、信封上的字不能用铅笔写,以防模糊不清;更不能用红笔写,因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