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一个爱读诗的浪漫的理科男表白?

如何跟一个爱读诗的浪漫的理科男表白?,第1张

首先如果对方是一个爱诗词的浪漫理科生的话,你可以写一首表白的情诗,我相信这种表白方式一定是非常受他喜欢的,并且他一定是非常有文艺范儿的,你可以平时多跟他交流一些关于诗词的知识,慢慢的寻找共同话题,然后和他表白。

百度文库。

表白,或称告白,意为向他人表示自己的想法或心意,特指表达爱意,又称示爱,在这种情况下通常被认为是建立恋爱关系的方式。

表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当面表达,写情书,打电话,网络即时通讯,送礼物如送花等。这些都算是比较传统的表白,更有甚者为了追求创意,而创造出很多另类的表白方法。

 唐 裴铏《孙恪》:“阴阳之盛衰,魂魄之交战,在体而微有失位,莫不表白於气色。”

明 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一·各文之始》:“表者,白也。以情旨表白于外, 汉 则散文, 唐 以后用四六矣。

我厚实的肩膀,仅给你疲惫的依靠。

你可以拒绝我的表白,但我会等到你愿意爱的那天,不管有没有那么一天。

我陪你,只要你愿意,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会在你身边,因为我爱你,想和你在一起。

你若接受我将是世界最幸福的人,你若拒绝我将是世界最痛苦的人。

你在现实中拒绝我的时候,我多希望是在做梦,你在梦里接受我的时候,我多希望那是现实。

我希望,你是我此生,这份爱情故事里的主角。

我的低头沉默只是在考虑,而你却当成是拒绝。

执笔为情,落纸写你,人生浮华,岁月依托,执你一念,倾世永远。

你是我的信仰,我是追逐梦想与幸福的方向。

我想陪你看日升直到月落,从春夏直至秋冬。

我想和你有一句心照不宣的约定,吵闹不分离,一生在一起。

只要你敢说一句一生的承诺,我便敢用一世去等你。

我们那些时常意外的邂逅,皆是我有意的安排。

表白创意情书1

晴晴:

 我喜欢你,我爱你,我爱你爱得死去活来,爱你爱得刷牙拿错了牙刷,洗脸拿错了毛巾,我一分一秒都离不开你,我要跟你长相厮守,白头偕老,不离不弃,永不分离,我就算死也要跟你死一起!!!

 事到如今,我依然没有忘记你,就像燕子离不开春的气息。我没有忘记你,就像鱼儿离不开水的亲吻。别后的光景,没有繁杂的回忆。犹如银瀑月夜,荡漾起清凉水滴。月色,凄凉,宁静

 依恋你那自私的关怀;喜欢你那自私的纠缠,喜欢你自私得离不开;喜欢你因有我而开怀;喜欢你永远得不放开;喜欢你那自私的爱。

 我离不开你,你一会没在我身边,我就好像魂不守舍的,尤其是手摸不到你的时候就不习惯。看着你虽然已经摔破了的脸,虽然有两条很清晰的痕迹,但是我觉得这样蛮有个性的,昨天你手机没电了,联系不到你,害得我一天没睡好觉,下次不许手机没电哦!来!亲一个!

表白创意情书2

 网上说:“爱你的人不一定等得起你,但等你的人一定是很爱你。”

 岁月苍茫,谁为谁一生守候岁月苍茫,情感无常,谁会默默的在未知里一直为你守候啊若不是很爱很爱你,又怎么可能默默的在未知里一直为你守候呢!所以“爱你的人不一定等得起你,但等你的人一定是很爱你。”

 我的一个朋友,有个男孩子追她追了很多年,可她犹犹豫豫的就那么相处着只把人家当好朋友不把人家当男朋友。

 那个男孩子其实挺不错的,是搞广告设计的,挺有才华和能力,就是长得比较矮小,相貌平平,家境也平平,不过看得出,他真的很喜欢她、很呵护她,而且愿意为了给她更好的生活努力去打拼。可惜她总觉得他还不是自己最理想的对象,就这么一直拖着,把人家作为备用男友去期待能遇着更好的。

 有一天她突然很悲伤的告诉我,说那个男孩子喜欢上了另一个女的了,说喜欢上的居然是个离了婚还带着个女儿且比他还大几岁的老女人。她说真是想不通,那个女的有什么好,他居然会为了她而放弃自己。

 都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明天,不放弃谁知道会不会空等一场,得到了不要不珍惜那是不对,都得不到放弃有什么错!

 其实一个人觉得另一个人好与不好,不完全是看外在的条件,更多的是看他(她)对自己的用心,若一个他(她)很用心很用心的爱你,就算他(她)对于大众来说不是很好,可他(她)对你来说却真的很好。

 那男孩子为了一个离了婚还带着个孩子的女人而放弃我的朋友,我觉得这也很正常,人家追了那么多年一点儿也看不到希望,心里一定很累很累,而在这个时候另一个女人出现了,对他关怀备至,他的心出现倾斜那是很正常的。所以一个人觉得另一个人好与不好不完全看相貌年龄和金钱,也看所付出的真心。

 在爱情里,我觉得你好,往往不是你真的有多好,而是你对我很好所以我才会觉得你好。

 我那朋友到现在都还没结婚,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男孩的缘故,如果是,我觉得真的没必要,他对你好时你本该好好珍惜,可你不珍惜,错过了那就不该耿耿于怀,就该放手,就该去选择下一个对你好的人,或去追求下一个值得你对他好的人啊。

 不是说爱你的人不一定等得起你,但等你的人一定是很爱你吗他是爱你,但不是很爱,不然他怎么会等不起呢既然只是爱不是很爱,那何必过多的去惋惜呢!

 人这一生说不准会爱几回,说不准会有几个真心爱过我们的人,缘来缘去要学会珍惜更要学会释然。唯有这样我们才会活得更自在,也让别人活得自在。

 最近在看张爱玲的小说集和散文集,很是让人感慨,一个如此高傲有才气的女人,为着一个懂自己却不好好珍惜自己的男人“低到尘埃里去,并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到最后却不得不凄凉一笑道:“我只是萎谢了。”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就仅仅是因为懂得,所以这爱里头才慈悲得有几分凄凉几分凄苍和几分无奈。

 世人很多都觉得张爱玲的爱到头来不过是一纸空落落的婚书。那婚书很简单:“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生,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据说前两句是张爱玲写的,后两句是胡兰成写的。

 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胡兰成啊胡兰成!岁月真的静好吗现世真的安稳吗滥情的胡兰成啊!你如何能给张爱玲静好的岁月,在那样动乱的年代,做了汉奸的你又如何能给张爱玲现世的安稳

 在爱张爱玲之前他已经爱过很多、甚至还爱着别的女人,他离开张爱玲到武汉后不久,他便又与汉阳医院一个17岁的护士周训德如胶似漆,接着逃到了浙江后,又与寡妇范秀美在一起,这样滥爱的一个男人她让冷傲的张爱玲情何以堪啊!

 不过人的情感真的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就哪怕是爱的如此不堪,从张爱玲笔下的文字里还是能读出在他们相处的那段时光,她是体味到她一生很少体味到的暖暖的幸福的。

 胡兰成只是突然谈起她登在《天地》里的一张照片,张爱玲第二天便取出相片相赠,并在相片背后写了赠语:“见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胡兰成说:不管是说的什么,爱玲亦觉得好像“攀条摘香花,言是欢气息”。可见张爱玲跟他在一起是欢喜的。张爱玲自己也说“…………恋爱…………是放恣的渗透于人生的全面,面对自是和谐”,她还说:“现在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他们还常常把会面的时间当着盛大的节日来迎接。可见恋爱中的张爱玲是快乐幸福的,尽管这快乐幸福如昙花如烟花很短暂,可它毕竟是开过灿烂过。

 岁月苍茫而非静好,滥情的胡兰成不可能一直守候在张爱玲的身边,而爱得悲凉的张爱玲最终也只能凄婉的转身。

 你最爱的人,伤你最深;能伤你最深的,才是你最爱的人。二者何为正解也许,爱与伤害,从来都是相伴而生,这话或许是有几分道理的。

 相对于孤独、冷傲、清高、绝世的大才女张爱玲来说,另外一个才情洋溢的大才女林徽因是个一生幸福的女人。

 大诗人徐志摩用他的爱和最幽美的诗行把她诗化甚至神话,给了她浪漫的情感之爱,对她恋恋不忘。

 梁启超的儿子,建筑家梁思成跟她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他们婚前既笃于西方式的爱情生活,遵从父母之命所结的秦晋之好,是一庄不错的良缘,且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真称得上是锦瑟和鸣,他给了她真实温暖的爱。

 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终生未娶,爱了她一生,她给了她最最纯洁和真挚的爱。

 可见这世上是有真爱的,是有为了爱一生守候的人存在的,只是看谁是幸运之人谁是不幸之人罢了。

 不难看出,喜欢和赞叹张爱玲作品的人很多,但从情感上喜欢、从性格上赞叹她本人的却不太多。林徽因就不同,人们不单喜欢和赞叹她的作品,更多的是从情感上喜欢她、从性格上赞叹她。

 人们对林徽因的评价是这样的:

 在民国时期的著名才女中,林徽因的才艺比萧红和张爱玲等显得更全面一些,人生际遇也更幸运。她几乎标志一个时代的颜色,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情感生活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

 萧乾说:“她的健谈绝不是结了婚的妇人的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她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这种纯学术的批评,也从来没有人记仇。”

 冰心说:“她很美丽,很有才气。”

 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张幼仪知道徐志摩所爱何人时,曾说“徐志摩的女朋友是另一位思想更复杂、长相更漂亮、双脚完全自由的女士”。

 文洁若说:“林徽因在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脱颖而出的一位多才多艺的人。她在建筑学方面的成绩,无疑是主要的,然而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方面,也都有所建树”。

 卞之琳说:“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作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

 费正清说:沈从文眼里的林徽因是“绝顶聪明的**”,晚一代的萧离则称林徽因是“聪慧绝伦的艺术家”。费慰梅认为,林徽因“能够以其精致的洞察力为任何一门艺术留下自己的印痕”。

 “她是具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广博智力活动兴趣的妇女,而且她交际起来又洋溢著迷人的魅力。在这个家,或者她所在的任何场合,所有在场的人总是全都围绕著她转”。

 陈学勇说:“面对这样的女子,倘若还要纠缠她的情感,那么那个据说为她终身不娶的哲学家金岳霖的真诚最能够说明她情感的品质。倘若还要记起她的才华,那么她的诗文以及她与梁思成共同完成的论著还不足以表现她才华的全部,因为那些充满知性与灵性的连珠的妙语已经绝响。倘若还要记起她的坚忍与真诚,那么她一生的病痛以及伴随梁思成考察的那些不可计数的荒郊野地里的民宅古寺足以证明,她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真正的女人。”

 能得到那么多那么真的爱,能得到那么多人对她的好评,林徽因她真的是一个很了不起很了不起,很幸福很幸福的女人。

 岁月苍茫,谁会为谁一生守候其实觉得岁月苍茫是因路太长没有守候没人真心相伴,若有人守候有人真心相伴,岁月是静好、安稳、且暖暖的。

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 (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曾与孟浩然交游,“二人数年同笔砚”(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开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贬谪岭南,途经襄阳时,孟浩然有诗送他(《送王昌龄之岭南》)。经湖南岳阳,他有送李白诗《巴陵送李十二》。次年,他由岭南北返长安,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世称王江宁。在江宁数年,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寄予深切的同情与怀念。安史乱起,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诗在生前就负盛名,人称“诗家夫(一作天)子王江宁”。他的七绝前人往往以之与李白并称。今存《王昌龄集》2卷,辑入《唐人小集》、《唐诗二十六家》,《王昌龄诗集》 3卷,辑入《唐百家诗》。《全唐诗》编录其诗为 4卷。又《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王昌龄《诗格》2卷、《诗中密旨》1卷。现在所见到的《诗格》与《诗中密旨》,收于明人所编的《格致丛书》。但前人也有怀疑不是王昌龄作的(《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五司空图《诗品》提要、卷一九七《吟窗杂录》提要)。考唐时日本僧人遍照金刚所作《文镜秘府论》已述及王昌龄评诗之语。在遍照金刚所作的《献书表》中也说到《王昌龄诗格》 1卷(《唐文续拾》卷十六),可见王昌龄确曾作过《诗格》。至于现存的《诗格》和《诗中密旨》是否即王昌龄原著,则尚待考证。

塞下曲四首 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 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九江口作 初日 宿京江口期刘慎虚不至 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 送郭司仓 从军行七首 出塞二首 采莲曲二首 春宫曲 长信秋词 闺情 听流人水调子 芙蓉楼送辛渐 送单十三毕五归

塞下曲四首

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入塞寒:一作复入塞。共尘沙:一作向沙场。

其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其三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其四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

林色与溪古,深篁引幽翠。

山尊在渔舟,棹月情已醉。

始穷清源口,壑绝人境异。

春泉滴空崖,萌草拆阴地。

久之风榛寂,远闻樵声至。

海雁时独飞,永然沧州意。

古时青冥客,灭迹沦一尉。

吾子踌躇心,岂其纷埃事。

缑峰信所克,济北余乃遂。

齐物意已会,息肩理犹未。

卷舒形性表,脱略贤哲议。

乘月期角巾,饭僧嵩阳寺。

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

槠楠无冬春,柯叶连峰稠。

阴壁下苍黑,烟含清江楼。

景开独沿曳,响答随兴酬。

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

叠沙积为岗,崩剥雨露幽。

石脉尽横亘,潜潭何时流。

既见万古色,颇尽一物由。

永与世人远,气还草木收。

盈缩理无余,今往何必忧。

郴土群山高,耆老如中州。

孰云议舛降,岂是娱宦游。

阴火昔所伏,丹砂将尔谋。

昨临苏耽井,复向衡阳求。

同疚来相依,脱身当有筹。

数月乃离居,风湍成阻修。

野人善竹器,童子能溪讴。

寒月波荡漾,羁鸿去悠悠。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九江口作

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

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

水与五溪合,心期万里游。

明时无弃才,谪去随孤舟。

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

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

初日

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

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

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

宿京江口期刘慎虚不至

霜天起长望,残月生海门。

风静夜潮满,城高寒气昏。

故人何寂寞,久已乖清言。

明发不能寐,徒盈江上尊。

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

本来清净所,竹树引幽阴。

檐外含山翠,人间出世心。

圆通无有象,圣境不能侵。

真是吾兄法,何妨友弟深。

天香自然会,陵异识钟音。

送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从军行七首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独上:一作独坐。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旧别情:一作离别情。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玉门关:一作雁门关。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出塞二首 [第二首一作李白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采莲曲二首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长信秋词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闺情

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听流人水调子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连天:一作连江。

送单十三毕五归

寒江绿竹楚云深,莫道离忧迁远心。

晓夕双帆归鄂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出塞(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古代军歌的一种题目。龙城,一作卢城,唐北平郡(汉代右北平郡)郡治。“秦时明月”两句互文见义,诗人把镜头直拉回到秦汉,为了引起人们对于历史无限久远、空间无限广阔的想象和联想,说明战争从古到今未曾休停,征人的勤苦和牺牲没有尽头。后二句感叹边将无能。沈德潜《说诗卒语》云:“秦时明月一章,前入谁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行,诗歌的一种体裁,从军行,写军队生活的乐府古题,王昌龄共写《从军行》七首,这是第四首。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描绘边地风光,借以渲染战争气氛。后两句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长期参与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壮阔的塞外景色与将士宏伟的抱负融合在一起,气魄雄阔,风格浑豪。“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常被用来表现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中唐诗人戴叔伦写有“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雄豪诗句,同此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塞上曲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萧关,在今甘肃省固原东南,此处泛指边关。幽并,幽州、并州,古时民以尚气任侠、慷概悲歌著称,诗文中常并举。紫骝,泛指良马。这首诗赞颂边塞健儿勇武善战、终老疆场的报国精神,讽刺了那些以骑射为游戏,只知炫耀马匹装备,并不能为国尽力耐劳。诗中以自然环境的荒落寒冷来渲染军士们的吃苦耐劳,形成苍凉慷概的格调。

塞下曲

饮马度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塞外战场严寒荒凉的图画。疾风如刀,黄沙遮天,白骨散乱,揭露战争的残酷,对战死的将士表示哀悼。

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是王昌龄贬为江宁(今南京)丞时所作,诗人送友人辛渐赴洛阳,在芙蓉楼钱别。首句以江南无边的烟雨渲染离情别绪,第二句以孤峙的楚山自比,意象鲜明而新奇,两句虽然抒写凄黯的心情,却大笔挥洒,境界开阔,不作小儿女态。王昌龄为人疏放不羁,屡被贬谪,但他总以傲然的态度对待不公平的命运,三四句就是诗人庄严的自白,他赞誉自己冰清玉洁的品格和操守,并以此昭示远方的亲友,铮铮如金石之声。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茬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此诗描写了诗人赏月时清雅的情趣,以及由月亮盈虚引发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本二句宕开一笔,以虽与友人远隔千里却能感受对方德行的馨香作结,不落俗套。

闺怨

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一位深闺中的**,在春光明媚时,刻意打扮好登上高楼去观赏春色,忽然看见大路上青青的杨柳,许多感触顿时涌上心头:回忆起与丈夫折柳相别的情景,想到如今大好春色无人共赏,继而想到柳色年年依旧,青春却难持久……因此忧从中来,深自悔恨当初让丈夫离家去觅取封侯,那曾被她看作无上荣耀的事,在失落爱情欢乐的今天,忽然变得微不足道,本诗摹写**的心理变化,极其细致深刻,奇而入理,耐人吟味。

春宫怨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平阳歌舞,指汉武帝与卫子夫事。本诗以汉武帝故事隐喻唐朝的宫廷生活,抒写皇帝爱情的不专,宫妃失宠的幽怨。这首诗“只说他人之承宠,而己之失宠可会,此国风之体也”(沈德潜语)。前两句写春风吹开桃花,时气已暖,“未央前殿月轮高”,有好几层意思,一则表明女主人公长夜难寐,再则以他人得意欢乐反衬自己的失意孤寂,连明月也偏照得宠之人,语含忿怨。末句见出天子对新宠的宫人体贴惟恐不及的情状,虽当春暖花开,天子却生怕新人受寒,特赐锦袍。本诗语言委婉含蓄,只从侧面映衬,宫人失宠的幽怨自见,令人玩味不尽。

长信怨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这首诗咏叹成帝时班婕妤的故事。班婕妤曾受成帝宠爱,后来成帝又宠幸起飞燕姐妹,她看到自身处境孤危,自请去长信宫侍奉太后,从此凄寂地度过一生。本诗抒写她失宠的幽怨,在客观上谴责了帝王用情不专,造成宫妃们极大的痛苦。沈德潜说三四句写“寒鸦带东方日影而来,见己之不如鸦也。优柔婉丽,含蕴无穷,使人一唱而三叹。”叶燮《原诗》说这两句是绝不能有其事的情至之语,奇而入理。

从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答五陵太守

仗剑行千里, 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 不负信陵恩。

送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 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 春潮夜夜深。

驾幸河东

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

开唐天盛业?入浦圣恩浓。

下辇回三象,题碑驻六龙。

睿明光日月,千载此时逢。

千庐:众多的房屋。合:闭,收拢。全句说众多的房屋聚集在晋水边上。汾桥句:各国使节跟随圣驾走过汾河桥。开唐:创立唐朝。盛业:大事业。辇:天子的车舆。三象:古乐名。六龙:皇帝车驾的六匹马,马八尺称龙,故称六龙。睿明:睿(音瑞),通达、明智。睿明:圣明。全句说圣上通达明智,如日月的光辉一般。

回答者:赵成 - 经理 四级 4-11 20:24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长信怨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闺怨

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从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答五陵太守

仗剑行千里, 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 不负信陵恩。

----------第二集

送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 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 春潮夜夜深。

塞上曲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塞下曲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塞下曲四首

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入塞寒:一作复入塞。共尘沙:一作向沙场。

其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其三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其四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

林色与溪古,深篁引幽翠。

山尊在渔舟,棹月情已醉。

始穷清源口,壑绝人境异。

春泉滴空崖,萌草拆阴地。

久之风榛寂,远闻樵声至。

海雁时独飞,永然沧州意。

古时青冥客,灭迹沦一尉。

吾子踌躇心,岂其纷埃事。

缑峰信所克,济北余乃遂。

齐物意已会,息肩理犹未。

卷舒形性表,脱略贤哲议。

乘月期角巾,饭僧嵩阳寺。

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

槠楠无冬春,柯叶连峰稠。

阴壁下苍黑,烟含清江楼。

景开独沿曳,响答随兴酬。

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

叠沙积为岗,崩剥雨露幽。

石脉尽横亘,潜潭何时流。

既见万古色,颇尽一物由。

永与世人远,气还草木收。

盈缩理无余,今往何必忧。

郴土群山高,耆老如中州。

孰云议舛降,岂是娱宦游。

阴火昔所伏,丹砂将尔谋。

昨临苏耽井,复向衡阳求。

同疚来相依,脱身当有筹。

数月乃离居,风湍成阻修。

野人善竹器,童子能溪讴。

寒月波荡漾,羁鸿去悠悠。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九江口作

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

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

水与五溪合,心期万里游。

明时无弃才,谪去随孤舟。

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

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

初日

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

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

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

宿京江口期刘慎虚不至

霜天起长望,残月生海门。

风静夜潮满,城高寒气昏。

故人何寂寞,久已乖清言。

明发不能寐,徒盈江上尊。

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

本来清净所,竹树引幽阴。

檐外含山翠,人间出世心。

圆通无有象,圣境不能侵。

真是吾兄法,何妨友弟深。

天香自然会,陵异识钟音。

送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从军行七首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独上:一作独坐。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旧别情:一作离别情。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玉门关:一作雁门关。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出塞二首 [第二首一作李白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采莲曲二首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长信秋词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闺情

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听流人水调子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连天:一作连江。

送单十三毕五归

寒江绿竹楚云深,莫道离忧迁远心。

晓夕双帆归鄂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回答者:haqhzk - 初入江湖 二级 3-21 12:37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Thank you!

速度够快啊,不过,有点乱,整理一下会更好!

这是发生在唐朝的一件事

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相对繁荣开放的时期,盛唐风采让许多人都感到向往。那个时代诞生了许多有名的诗人,他们的经历各不相同,但都为唐诗的兴盛添砖加瓦,其中有一个女道士,她爱上和尚后写了首情诗表白,和尚是怎么回复的呢?

大约在公元730年,四川诞生了一个小女孩,她天生美丽,又有一身才气。6岁的时候,父亲抱着她看蔷薇花,女孩就以蔷薇花为题作了一首诗,其中一句是这么说的:“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这句诗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问题,却引起了她父亲的警惕。

因为“架却”两个字跟“嫁却”谐音,小小年纪就思嫁而心绪烦乱,长大后恐怕会有失妇德!父亲仔细考虑了很久,决定把女儿送进道观出家。于是,唐朝四大才女之一的李冶,就成为了剡中玉真观的一名女道士,改名李季兰。

父亲希望李季兰清心寡欲,但李季兰却天生多情。《唐才子传》记载,李季兰“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在玉真观里待了10年,李季兰非但没有变得沉静,反而更加向往外面精彩的世界,每天弹琴写字烦了,李季兰就开始结交外人。

她美丽脱俗,又才华横溢、擅长诗文,吸引了许多来观中游玩的文人墨客。李季兰常常暗送秋波,被戏称为“风情女子”。她和名士朱放、崔焕、肖叔子、陆羽等人交好,常常在一起举行诗文集会,李季兰的才女名气越来越大,刘长卿甚至夸她是“女中诗豪”。

而经过蓝颜知己“茶神”陆羽的介绍,李季兰认识了和尚皎然。皎然俗姓谢,是南朝大诗人谢灵运的后代,他同样以擅长写诗出名。李季兰、陆羽、皎然3人常常聚会,渐渐地,皎然的风采吸引了李季兰,她暗生情愫,写下一首情诗,托陆羽转达。

这首诗的名字叫《结素鱼贻友人》:“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意思大概是说:我给你写了这封信,把心事都藏在鱼腹中,但我相信,你一定能明白我的心意。事实上,皎然确实明白了,他也做出了回复。

皎然写了一首《答李季兰》:“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皎然是自愿出家,早就修炼得心如止水,俗心不起,面对李季兰的试探,他称李季兰为“天女”,但他已经有了一颗“禅心”,只能把她抛过来的花枝送还了。

李季兰收到回复,感叹自己竟然不能让皎然动心。之后的她一直觉得寂寞无比,虽然有陆羽的情意,但因为世俗身份,两人没办法相守。不过后来,李季兰这首表白的情诗却流传了下来,成为唐朝的经典名作,也常常被后世诗人借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838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31
下一篇2024-03-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