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向都

写意向都,第1张

        站在万福山上,环顾整个向都镇城及周边山峦,想从中找寻,这座古镇,到底以何种姿态,蕴藏着何种古韵。

      向都古称向武州,位于天等县西北部,历史悠久,宋代时州郡建制,民国六年建向都县。向都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著名的的革命老区,1930年3月邓小平同志曾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

        这蕴含着古韵的向都,静静地屹立在群山环绕中,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如果不是先对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有所了解和探讨,人们可能也只是把她当作一个很普通的城镇罢了。

        说到向都就不得不说万福山和万福寺了。万福山位于向都镇中和社区以北半公里处,距县城约45公里,距南宁市220公里。它孤峰挺拔,状若竹笋,圆如卓锥,直插云霄,明朝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万福洞天”,称它是“深藏于桂西群山中的一座小巧玲珑的幽宫”。1637年,向都当地群众为护崖,在万福山半山腰建起了万福寺。万福寺是全广西唯一现存的悬空寺,由弥勒殿、天梯、观音殿、天桥、如来殿、风洞等组成,现属于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依山而立,建有多层,一层多景,层层不同。寺门左侧覆盖着一棵巨大的万年古榕,正门上镌刻着“万福寺”三个字,庙门两侧立着两根木柱,柱上镶有一副对联:“文笔纪春秋万古纲常昭日月,武功扶汉宋两朝义勇壮山河”。天梯由弥勒殿直上左转即是,因险而得名。拾级而上,即有步步登高之感,待到顶端,便有统揽全局之势。天梯右侧石壁上有灵猴献桃、狮子戏球等雕像,是刚建寺时就雕刻的,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在天梯尽头有一钟乳石狮子在此雄踞。天桥位于天梯上部,全部用优质木料制成,悬空而搭。天桥是万福山上之最佳观景台,站在天桥上,视野开阔,凉风徐徐,使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映入眼帘的是阡陌交通的诗情画意、梦幻般的美丽田园风光,而在田间迂回曲折象极草写“寿”字的古榕江,简直是天设地造、鬼斧神工,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奇迹与魔力。风洞位于半山腰,整个洞形象葫芦,前洞塑有如来全身,称为如来殿;后洞有宋朝壮族英雄侬智高的遗迹,此洞洞中有洞,四面皆通,洞内石壁上留下了康熙、乾隆年间不少石刻碑文,天桥上方悬崖峭壁上的石刻“南疆永固”, 至今仍让人叹为观止,让人不得不叹服向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而这也是研究清代南方壮族地区人文景观的重要史料。1037年,徐霞客到向都时曾三游此山,并给予了很高评价。1937年3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此召集向都县委书记陈鼓涛、向都县苏维埃政府领导林柏及赤卫军干部林华封等8名地下工作者开会,运筹部署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工作。

        目光移往镇政府东北方向约3﹒5公里处的百感通天岩,此岩有东、西、南三个朝向的洞口,上通半山顶端,下通地下河水,洞内形状象一螺旋形,下小上宽,洞内有多处竖井直通地下水,险竣异常,最上层之大洞宽阔无比,可容纳数千人口,洞顶倒悬数千各样钟乳石,象龙似凤,又似怪异禽兽。让人浮想联翩。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用了近三千字来描述了百感岩,评价极高,称为“西来第一”。当年住过僧人,也是侬智高大将军据兵驻军过的岩洞。

        侬智高是广西的少数民族首领,于北宋中期在傥犹州(今靖西一带)起兵,领导壮族和其他民族人民反抗交趾(今越南)的掠夺骚扰,曾经领兵路过向都并在此激烈地战斗过,且在今向都福利的都军屯驻扎过。对于这位民族首领,至今民间流传的故事还多有赞誉。现今依然保存的都军屯的侬大将军庙,就是侬智高的衣冠墓葬庙宇,是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民族首领而建的,也是至今田东、德保、靖西等相邻地区各代壮族子女最为信奉的庙宇,内置侬大将军像一尊,坟墓一座,旁边有一眼寺下泉水流出,被称为圣水,据说喝了可治百病,驱除恶魔,所以至今香火兴旺发达。看着侬大将军庙,面对着那不动声色的画面,它似乎只在默默护佑着一方平安,却不时让你如对千军万马,一千年前向都古战场上的血雨腥风、侬大将军的叱咤风云,似乎还在若隐若现、时有时无地撞击着、回荡着,禁不住心惊胆战,崇敬万分,或浮想联翩。

      说到向都,更多的人可能马上想起霜降节。“霜降歌节自古有,为忆长奶奇功勋。故事如歌年年记,哥妹再唱一百年。”这首悠远回旋的歌,是向都山歌手用歌声追忆一个逝去的壮民族女英雄——长奶夫人,以及她率领民众抵御外敌、抗击朝廷镇压的不朽功绩。相传出身武术世家的长奶夫人,因为不满当时朝廷腐败、奸臣当道,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黑暗社会,自发组织起“护乡同盟会”抵御外敌,誓死保家卫国,后因内外盗匪联手镇压不幸牺牲,而她牺牲的这一天恰好是农历霜降节,为了腼怀这位壮民族女英雄,从此,每年霜降节,全镇男女老少都到长奶夫人墓前祭奠,以志不忘这位为民捐躯的民族女英雄。在每年祭奠长奶夫人三天三夜期间,向都镇及德保、靖西、大新、田东等周围市、县、乡镇前来拜祭的青年男女互相认识,攀谈中,一些有缘人渐渐互生爱慕之情,当话语不足以表白彼此心迹时,他们便用民间谚语、山歌婉转表达心中情意,通过对歌互诉衷情,最终喜结连理。而在此期间,许多百岁老人也相聚在一起畅谈和感悟养生长寿之道、交流敬老爱老切身感受。歌节期间,真是歌声如潮,通宵达旦。三天期满,人们不忍就此分离,便留下来互诉心声,从三天唱到九天,如此一年又一年,传播着壮乡深远悠久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最后形成了独特的向都霜降祈福·长寿文化节。

        在向都中和街的最中心,有一座古老的戏台,作为每年霜降节的主会场,见证着一年又一年的霜降节盛会。面对着这座古戏台,让人联想起每年的霜降山歌会,令人似乎沉浸在遍地山歌的抑扬顿挫、委婉缠绵中。一年又一年,那个古典的戏台,一直坚定的屹立在那里,不管刮风下雨、风云变幻,默默守望着向都这座古镇,看日出日落,观月朗星稀,经风历雨,述说着历史的沧桑,见证着世间的变迁,守护着万代幸福的向都人民……

        越过了万福山、百感岩及古戏台,我思想的小鸟继续在向都这块风水宝地上盘旋,飞到了清风岩、白水滩,鸟瞰情侣山、仙人奶,又从猫头山、石龟山到呼泉水、古榕江树银桥……天设地造,万物生灵,大自然赐予了向都物华天宝,也造就了向都人民憨厚淳朴、古道热肠、义侠好客的品性。

        沧海桑田,世间变幻。古曾为今,今终成古。时间的飞逝,日月的更替,依旧那样的匆匆忙忙。一切最终都将成为过去,成为历史,成为回忆;或者成为古迹,成为古韵,一切都将渐渐的被自然收藏,被历史收藏。向都,正带着她的古韵和现代,带着她的传统和开放,在金色的阳光里,坚定地走向未来……

余秀华表白李建的诗《我喜欢你,李健》。

原文如下:

写下这个题目,我笑了起来。

玫瑰开始吐蕾了,

你知道在鄂中丘陵,气候要晚几天。

你知道遇见一个人也许要晚好几世。

你知道我要做好久的准备,

至少准备好不在自己的残疾面前露怯。

我喜欢你。

我喜欢这人间所有的美好傍晚,

一只喜鹊落上阳台阳光里,

它腹部炫目的白我想送给你,

我想送给你满天星宿。

而这些也是你送给我的

我想送给你的,

还有这一个村庄的蛙鸣。

这花没谢完就结籽的油菜。

我还想送你一个姑娘,

尽管我不知道你拿她怎么办。

那天她和一个男诗人一起喝酒,

她那么芬芳,

以至于我忘了,

这个男诗人曾被我所爱!

简评:

余秀华的诗作总让人捉摸不透,一首《穿越半个中国去睡你》让她被推到风口浪尖。

在她的事业巅峰期,又做了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那就是给歌手李健写情诗,让人惊掉了下巴,不禁让人感叹没见过这样的诗人。

1、闻你高升,喜上眉梢,发来贺电,锦上添花:愿你开怀,心情愉悦;祝你好运,前程似锦;愿你发达,节节高升;祝你顺心,前途无量;愿你幸福,快乐无忧;祝你如意,一切顺利!

2、诚心是根基,信心是基石,耐心是考验,专心是态度,今昔是挑战,未来是希冀。朋友,祝升职愉快,愿君展无限风采,让事业步步高升,未来更辉煌。

3、送你一帆风顺如意船,送你平步青云登天梯,送你前途光明指路灯,送你节节高声祝福信,愿你鲲鹏之志得施展,万事如意皆开心。

4、闻君升职送祝福,温馨短信传情意。经年辛苦结硕果,百尺竿头更向前。幸福常伴左和右,好运布满天与地。祝你前程似锦绣,步步高升万事顺。

5、芝麻开花节节高,祝你高升心依旧。神九飞天步步高,祝你事业成功身体好,再接再励再登攀,新起点事业越干越好!

6、成功的时候有人与你分享快乐,失意的时候有人给你鼓励安慰,实乃人生一大喜事!朋友,在此真心的为你快乐,恭喜贺喜,节节高升!

7、人生有三喜:“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但我认为应再添一喜,就是“升迁晋升时”,恭贺晋升啦!

8、芝麻开花节节高,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终可成大业!高升之时,切不可骄傲,应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继续加油,笑到最后!

9、(祝)福声声传捷报,(君)逢荣升寄情调,(前)途光辉耀日月,(程)鹏万里搏去霄,(似)花年岁怀壮志,(锦)绣前程人逍遥。

10、送你一艘船,愿你一帆风顺;送你一架梯,愿你平步青云;送你一盏灯,愿你前途光明;最后送你一颗祝福心,愿你节节高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803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31
下一篇2024-03-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