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干冰的资料,急需!

求干冰的资料,急需!,第1张

分类: 资源共享

问题描述:

如题,越详细越好,详细的会追加悬赏分!

解析:

这种固体二氧化碳在常温下融化时,能直接气化为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很快就销声匿迹,

而周围仍旧干干的,不像冰融化后会留下水迹,因而又名“干冰”。论外貌,干冰和普通

的冰确实很相像,只是干冰的温度要比普通冰更低(一785°C)。在这样低的温度下,

难怪钻探队员的手会冻坏。干冰的用途可多呢!可以用作强致冷剂;用干冰冷藏鱼、肉之类食品时,

运输途中不会弄得到处湿漉漉的;食物在地窖中用干冰冷藏,可以存放更长时间,

更奇妙的是,在许多影片和电视剧中那些云雾燎绕的景象也是干冰的功劳呢!

因为干冰在空气中气化形成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就是一片”白茫茫”的景象。

此外,干冰还是人工造雨的能手呢!

三二氧化碳与人工降雨

用人为的方法,增加云中的冰晶或使云中的冰晶和水滴增大而形成降水。目前人工降雨是一种用飞机把冷却剂(干冰或其他化

学药剂)撒播到云中,使云内温度显著下降,使细小的水滴冰晶迅速增多加大,迫使它下降形成降水;另一种是在云中撒播吸湿

性强的凝结核 (如食盐、氯化钙等),使云滴增大为雨滴降落下来; 还有利用**、土箭向云层轰击产生强大的冲击波,使云滴与云滴发生碰撞,合并增大成雨滴降落下来。不论用那种方法进行人工降雨, 云的存在是首要条件,这是内因;向云中输送催化剂则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人载降雨有一定的局限性。

人工方法促成云层产生雨雪。当由过冷却水滴组成冷云时,由于没有冰晶,很难有降水。如果在云中制造适量的水晶,就会破坏云的稳定结构,有可能产生降水。基于这一原理,可以通过飞机或高炮在云中引入干冰等致冷剂,利用局部云体剧烈冷却而产生冰晶,或者引入碘化银等人工冰核,由人工冰核产生冰晶。像我国南方夏季出现的大块积云,属暖云,一般很难降雨为了改变云滴谱分布的均匀性,以利于重力碰并过程的进行,导致降水,常在云中播撒吸湿性物质,如食盐,尿素,硝酸铵等。在我国的一些干旱地区,人工降雨(雪)的作业开展得较普遍。

固态的二氧化碳即“干冰”,主要用作致冷剂,用飞机在高空喷撒“干冰”,可以使空气中水蒸气冷凝,形成人工降雨;在实验室里,“干冰”与乙醚等易挥发液体混合,可以提供-77℃C左右的低温浴。“干冰”还可以做食品速冻保鲜剂。

参考资料:

zhidaobaidu/question/1940274

1.什么是干冰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不经熔化就可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

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如制造冰淇淋.“干冰”还是良好的保鲜剂.鱼、肉和其他易腐烂的食物装船运送几千里远,可用“干冰”保鲜这些食品.鸡蛋用“干冰”冷冻保鲜几乎是无限期的.把玫瑰花放在二氧化碳气体中,花蕾可保持三天不开花.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闷热的夏天迟迟不下雨,就可将装有“干冰”的炮弹射到乌云密布的天空.不一会儿,瓢泼大雨倾盆而下.这足由于“干冰”气化吸热,促使水蒸气凝结成水滴,造成了人工降雨.

2.升华和凝华

物态的变化并不总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或者气态、液态、固态的顺序进行,有的时候,有些物体的物态变化也可以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进行.在热学上,物体由固态直接转化为气态,叫做升华;物体由气态直接转化为固态,叫做凝华.

升华或凝华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在严寒的冬天,洗后的衣服挂在室外,由于气温在O℃以下.湿衣服上的水很快就结为冰.尽管这些冰不会熔化,但时间长了,衣服还是会干的,这就是因为冰升华为水气跑掉了.放置在衣箱里的卫生球或樟脑块,会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只剩下一些黑色粉末状杂质,这也是升华现象.春天和秋冬早晨出现的霜,这是在温度下降到O℃以下时,由水蒸气直接凝固而成的,是一种凝华现象.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升华现象很不明显.只有部分固体物质容易升华.在生产中,人们常常用升华的方法来提纯一些容易升华的物质.例如,在化工生产中,就是利用升华的方法来提纯樟脑、碘、硫等物质.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一些人就会利用升华和凝华的方法.来提纯一些化学药品.所谓的“炼丹”就是一个例子,具体方法是:

把天然的红色硫化汞放进炼丹鼎里煅烧,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分离出金属汞;汞又和硫黄化合,生成黑色硫化汞.黑色硫化汞受热后升华,把它的蒸气收入一个容器中冷却凝华,就形成了结晶的红色硫化汞.

结晶的红色硫化汞可以说是人类最早通过化学方法制成的产品之一,也是我国古代“炼丹”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成果.虽然炼丹家在炼丹活动中渗进了一些迷信色彩.如把红色硫化汞叫做还丹,反复加热和凝华后,又叫做九转还丹,还说人吃了它会长生不老,这是错误的.骗人的,应该摒弃.但是占代的“炼丹”活动,还是为人类积累了不少有用的知识,提供了一些化学药物.

3.玻璃窗上结的冰,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花纹

数九寒天,早晨起床一看玻璃窗.呀!上面净是白花花;有的像兰花,有的像马尾松,也有的像一朵朵的花.

是谁在一夜之间,在玻璃上描绘了这么美丽的图画呢

除了大自然,还有谁呢这是严寒用冰描绘出来的.

冰吗,我们谁都看到过,要不是结在水里一块一块的.就是像雪花那样六角形的,可谁看到还像兰花,马尾松……那样的冰呢

是的,结在水里的冰是一块一块的,那是因为水分子比较密,大量的水在结冰的时候,冰晶都互相缠结起来了;雪花是六角形,主要是水蒸气分子比较疏,在凝结时,又没有受到外界不均衡的压力,冰晶以它自有的角度构成它的外形.其实,大块的冰,它的冰晶也是六角形的,因为彼此纠缠着.我们看不出罢了;就像小粒的盐,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呈六面形的结晶体,而大块的盐,看不出它的本来面目一样.

玻璃窗上的冰花,原来也是六角形,当最初的冰晶形成之后,就逐渐向四周发展,这时候的情况就复杂起来丁;有的时候风力大,有的时候风力小;而且玻璃有的光滑,有的毛糙,有的玻璃上积有微垢,有的一尘不染.这样水蒸气蒙上去的时候.就不均匀了;有的地方水蒸气积得多些,有的地方少些.也有的地方十分少.当冰晶向四周延伸的时候,遇到水蒸气积聚多的地方,水就结得厚些.少的地方就薄些,十分少的地方就结不起来,或者是结了,遇到一点点热或压力,又融化了.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花纹.这就跟我们画画一样,颜料用的多些,画上的颜色就浓些,少些就淡蝗,不着颜料的地方.就只剩画纸的原来颜色.

4.冬季话雪

我们都知道,云是由许多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雨滴和雪花是由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增长变大而成的.那么雪是怎么形成的呢

在水云中,云滴都是小水滴.它们主要是靠继续凝结和互相碰撞合并而增大成为雨滴的.

冰云是由微小的冰品组成的.这些小冰晶在互相碰撞时,冰晶表面会增热而有些融化,并且会相互沾合而重新冻结起来.这样重复多次,冰晶便增大了.另外在云内也有水汽,所以冰晶也能靠凝华继续增长.但是,冰云一般都很高,而且也不厚.在那里水汽多,凝华增长很慢,相互碰撞的机会也不多,所以不能增长到很大而形成降水.即使引起降水,也往往在下降途中被蒸发掉,很少能落到地面.

最有利于云滴增长的足混合云.混合云是由小冰晶和过冷却水滴共同组成的.当一团空气对于冰晶来说已经达到饱和的时候,对于水滴来说却还没有达到饱和.这时云中的水汽向冰晶表面上凝华。而过冷却水滴在蒸发.这时就产生了冰晶从过冷却水滴上“吸附”水汽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冰晶增长的很快.另外,过冷却水是很不稳定的,一碰它,它就要冻结起来.所以,在混合云里,当过冷却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时候,就会冻结附在冰晶表面上,使它迅速增长.当小冰晶增大到能够克服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时,便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雪花.

在初春和秋末,靠近地面的空气在O℃以上,但是这层空气不厚,温度也不高,会使雪花没有来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这叫做降“湿雪”或“雨雪并降”.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做“雨夹雪”.

同样,雪的大小也按降水量分类.雪可分为小雪、中雪和大雪三类,24小时降水量小雪25以下,中雪26~5O,大雪50以上;几小时降水量小雪1O以下.中雪11~3O,大雪大于3O.

那为什么雪花的基本形态是六角形的柱状或片状呢

这和水汽凝华结晶时的晶体习性有关.水汽凝华结晶成雪花和天然水冻结的冰都属于六方晶系.我们在博物馆里很容易被那纯洁透明的水晶所吸引.水晶和冰晶一样,都是六方晶系,不过水晶是二氧化硅的结晶,冰晶是水的结晶罢了.

六方晶系具有4个结晶轴。其中3个辅轴在一个基面上,互相以60度的角度相交,第4轴(主晶轴)与3个辅轴形成的基面垂直.六方晶系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几何学上的一个正六面柱体.当水汽凝华结晶的时候,如果主晶轴在其他3个辅晶轴发育的慢,并且很短,那么晶体就形成片状;倘若主晶轴发育很快,延伸很长,那么晶体就形成柱状.雪花之所以一般是六角形的,是因为沿主晶轴方向晶体生长的速度要比沿3个辅晶轴方向慢的多的缘故.

对于一片六角形的雪片来说,由于它表面曲率不等(有凸面、平面和凹面),各面上的饱和水汽压力也不同,因此产生了相互间的水汽密度梯度,使水汽产生定向转移.水汽产生转移的方向是凸面→平面→凹面.也就是从曲率大的表面、移向曲率小的表面.六角形雪片六个棱角上的曲率最大,边棱部分的平面次之,中央部分曲率最小.这样就使六角形雪花一直处在定向的水汽迁移过程中.由于棱角上的水汽向边棱及中央输送,棱角附近的水汽饱和程度下降.因而产生升华现象.中央部分由于得到源源不断的水汽而达到饱和,产生凝华作用.这种凝华结晶的过程不断进行,六角形雪片逐渐演变成为六棱柱状雪晶.

这是假定外部不输送水汽的理想状况.事实上,事物与周围环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空气中总是或多或少存在着水汽的.如果周围空气输入水汽较少,少到不够雪片的棱角向中央输送 水汽的数量,那么雪片向柱状雪晶的发展过程继续进行.在温度很低和水汽很少的极地地区和高纬地区,便因为这种原因经常降落柱状雪晶.

空气里水汽饱和程度较高的时候,出现另外一种情况.这时周围空气不断地向雪片输送水汽.使雪片快速地发生凝华作用.凝华降低了雪片周围空气层中的水汽密度,反过来又促进外层水汽向内部输送.这样,雪片便很快地生长起来.当水汽快速向雪片输送的时候,六个顶角首当其冲,水汽密度梯度最大.来不及向雪片内部输送的水汽.便在顶角上凝华结晶;这时.顶角上会出现一些突出物和枝权.这些枝权增长到一定程度.不会分杈.次级分杈与母枝均保持60度的角度,这样就形成了一朵六角形星形的雪花.

在高山或极地的晴朗天气里,还可看到一种冰针,像宝石一样闪烁着瑰丽的光彩,人们把它叫做钻石尘.冰针的生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严寒下(-30℃以下)湿度很小时水汽自发结晶的结果,另一种是在温度较高(-5℃左右)湿度较大时沿着雪片某一条辅轴所在的顶角特别迅速生长的产物,是雪花的畸形发展.

形形 的雪花晶体在天空形成的,当它们的直径达到50微米时,便能克服空气的浮力而开始做明显的下降运动,一边飘逸下降一边继续生长变化.这样一来,便产生了形式纷纭繁多的雪花.我们只要把它们接纳在黑呢子或黑天鹅绒上,就能用肉眼初步辨别出它们的形态来.

5.云雾产生诺贝尔奖

1894年秋天,英国物理学家威尔逊在苏格兰一个山上度假.山顶上经常云雾缠绕.变幻万千,游客们都被这迷人的景色所陶醉,威尔逊却突发奇想,要在实验室里制造云雾.

回到实验室·威尔逊研究归纳了产生云雾的条件:一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必须处于饱和状态,否则水蒸气不会凝结成小水珠;另一个条件是空气中要有一些“凝结核心”,通常.空气中的尘埃起凝结核心的作用,这些微小颗粒上面经常聚集了一些电荷,这些电荷会将过饱和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无数直径很小的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构成了云雾的雾滴.

作为物理学家的威尔逊,除了弄清楚云雾的生成条件外,还想能否利用这个发现来研究物理现象呢威尔逊在一个干净的瓶子里(即里面没有任何凝结核心)形成过饱和蒸气.这时如果有一个带电的微观粒子闯了进去,那么在其周围会凝结成一个雾滴、随着粒子的运动,在其运动轨迹上,就有一连串雾滴组成为一条径迹,这样,就把人们闭眼看不见的做观粒子的运动轨迹,变成了人眼能看见的由一连串雾滴组成的径迹.威尔逊发明的这个装置叫“云室”,他因这项发明而荣获192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干冰气化时吸收的热量可能使水结冰,另外就是CO2溶于水生成碳酸的反应,温度加的越高,干冰变成雾状效果越更快。

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把干冰和热水放在一起,干冰就会直接从固体变成气体,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沸点大约是零下58度,当固体二氧化碳遇到比更热的物体时,会迅速蒸发并变大。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切记在每次接触干冰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并且用厚绵手套或其他遮蔽物才能触碰干冰,如果是在长时间直接碰触肌肤的情况下,就可能会造成细胞冷冻而类似轻微或极度严重冻伤的伤害。

2、使用干冰的时候,请勿直接用手触摸,否则有可能会导致烧伤或窒息。所以应该使用绝缘手套、毛巾、锅架等物品来移动干冰。

3、干冰不可以存放在标准冰箱、冷藏箱或者专为食物储存设计的冰柜中。

-干冰

人民网-保温杯里千万不要装这6种喝的 小心伤身

固态二氧化碳。为白色分子晶体;熔点-56.6℃(5.2´ 101325Pa),-78.477℃升华(101325Pa),密度1.56g/cm3(-79℃);具有面心立方晶格。

在室温下,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到约60´ 101325Pa时,当一部分蒸气被冷却到-56℃左右时,就会冻结成雪花伏的固态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的气化热很大,在-60℃时为364.5J/g,在常压下气化时可使周围温度降到-78℃左右,并且不会产生液体,所以叫“干冰”。常见的干冰呈块状或丸状。

干冰主要用做制冷剂。在低温实验、人工降雨、模制橡胶部件去毛刺和高速研磨等场合,都用干冰做制冷剂。干冰还可做食品的速冻保鲜剂。在实验室里,干冰与一种挥发性液体(如乙醚、丙酮或三氯甲烷等)组成的混合物,可形成-77℃左右的低温浴。

实验器材:

烧杯

木条

酒精灯(为了点木条)(或者直接写

烧杯

火柴)

实验步骤:

将他们分别放在烧杯里,当开始熔化时,将燃着的木条(或火柴)靠近烧杯口,观察现象,同时在完全熔化后,观察烧杯。

预测现象:

干冰所在烧杯,火柴会熄灭,而熔化后烧杯里可能没有残留,冰所在的烧杯,火柴可能不会熄灭,而融化后烧杯里可能有大量的水。

结论:

干冰所在烧杯,火柴可能会熄灭,而熔化后烧杯里没有残留,冰所在的烧杯,火柴不会熄灭,而融化后烧杯里有大量的水。

所以,干冰和冰不是同种物质,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而冰是水固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439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9
下一篇2024-03-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