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4661字 读书碎碎念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压抑着感受着《无声告白》中的每个人物,理解其中的冷暖,却无法释然那份“期待”。读小说就这样,一旦走进去和他们“混”在一起,就变得“不(gan)分(tong)你(shen)我(shou)”。
好在故事的结局像是朗夜的星空,尽管深邃如网,却也星光如水,荡漾着希望,这希望不是给别人的,也不是别人给的,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成为自己的希望。这希望,就是群星深处的那一颗,你抬头便一眼认出的星,它刻进我们的生命里,永不消散,看见时心很疼,但这疼将指引我们成为自己。
莉迪亚死了,一个刚过完16岁生日的的中美混血女孩儿,那一年她高一。她生活在中美混血家庭,父亲是一名中国移民(冒名顶替),母亲是一名美国人。她还有一个哥哥(内斯)和一个妹妹(汉娜),她长得最“像”妈妈,也是父母的“最爱”。
可是,她死了,是自杀。警察在离她家步行5分钟的米德伍德湖底找到了她。她的死无疑是在这个五口之家的中心轰出了一个黑洞,直插地心,而她就在洞底。她的死让家庭成员变得悲伤、绝望,不安、恐惧,愤怒、迷惑,安静、孤独,每个人都挣扎着走向莉迪亚,他们需要死亡真相,想揪出那个该对她的死负责的人。但结局是,就在某一刻他们每一个人都读懂了她,也因为真的读懂了她,所以他们开始变得柔软起来,可谁能说这“懂”是早还是晚呢?
詹姆斯·李是米德伍德大学的历史教授,十八年来他年复一年的讲授着历史导论。詹姆斯从很小冒名顶替成为移民,父亲是学校的修理工,母亲是学校食堂的帮厨。种族、阶层、样貌……让他觉得自己是学校的“异类”,他努力让自己变得普通融合,他的口语没有口音,他的成绩门门优异,他考入哈佛,本有机会留校成为“哈佛教授”却意外被淘汰,只得进入一所不入流大学任教,他努力让自己变得平凡普通,竭力回避着自己的“特别”。
她的妻子玛丽琳,是一个对自己充满“期待”的美国女孩,她鄙夷妈妈围着家务打转,她热爱科学,希望成为一名医生;她喜欢“与众不同”,希望自己掌控命运,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她努力改变,畅想着自己成为医生后的彩色生活。她进入哈佛,离梦想越来越近。可无论她多么坚定梦想,多“厌恶”妈妈,她都记住了她说的那句:你知道,你会遇到多少优秀的哈佛男人”。
就是这样两个人,在哈佛相遇并相爱了,一个渴望融入,一个追求特别,看似完美的互补,却为每个人物走向埋下伏笔。因为故事的开始,他们就把自己的期待给了“别人”。
玛丽琳是詹姆斯的学生,当她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就被他的“与众不同”所吸引了。但她不知道的是,对于她,詹姆斯毫无注意,以至于当她走进他的办公室和他面对面时都没有认出来。玛丽琳鼓起勇气隔着办公桌吻了詹姆斯,故事开始了。
既然是故事就不会“顺理成章”,詹姆斯失去了留在哈佛的机会,玛丽琳因意外怀孕终止了学业,选择结婚。面对突如其来的改变,玛丽琳压抑着自己的“梦想”选择了柴米油盐,而詹姆斯小心翼翼的呵护着这份难得的融入。没有释然的期待有时像地里的种子,只要具备足够的条件就会拱土而出。
玛丽琳未了的心结,在妈妈去世后被激活,她离家出走了。那时,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不想成为围着厨房、孩子丈夫的家庭主妇,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她“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用人间蒸发的方式,逃离家庭回归了学校。她走时,谁都没告诉。她没和丈夫说再见,没告诉孩子们她什么时候回来。她一边惦记着家庭一边安抚着自己,倔强又充满希望的等待着毕业。可就在她马上就要完成自己最后的课时,一场意外的晕倒让她错过了考试。她的第三个孩子到来了,她的到来再一次将它从“理想”的边缘拽了回来。最终,她回家了,在消失九个星期之后。生活一如从前,可这个九星期却成了决定每个人命运的节点。
“离开你”—最“真”的恐吓
但她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件事,为什么短短一天之内一切都变了样,为什么她如此真爱的人前一分钟还在那里,下一分钟就“走了”。
对于5岁的莉迪亚来说,母亲的出走是晴天霹雳。尽管父亲一再说“这不是任何人的错,尤其和你们无关”,但对于幼小的莉迪亚来说,这就是他们的错,是他们做错了事,惹她生气了,他们没满足她的期待。
莉迪亚想:如果她母亲能回家,让她喝完自己的牛奶,她一定会喝完。她会自己刷牙,医生给她打针的时候也不哭,母亲一关灯,她就睡觉。她再也不会生病。母亲说什么,她就做什么。她要实现母亲的每一个愿望。
做这一切,她只想留住妈妈,她每一刻都在害怕妈妈不声不响的突然离开。离开和失去的恐惧萦绕在莉迪亚幼小的心间,仿佛告诉她“满足妈妈的心愿吧,那样你才能得到她的爱”。就这样,时间将这道“心愿”刻痕越拉越深,直到穿透生命的厚度。孩子,你真的没有错,只是你太小了,这也许是你唯一能想到并做到的吧。
我们一旦错过了铺垫“值得被爱、被保护”的时光,就可能要用更久的时间去学会“爱自己”,有可能是一生。
“为你好”—最“毒”的魔咒
从玛丽琳回来的那一刻起,她开始给莉迪亚特殊的爱。她把算数题带进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里,她送她听诊器当玩具,给她买各种各样的科学书,把爱因斯坦的明信片和听诊器挂在墙上,和她做化学实验,帮她批改物理作业,给高一的她报高二的物理课,和邻居女医生夸她聪明……,她把她以为的好统统给了自己的女儿。她的用心良苦,只为看着女儿穿起白大褂,脚蹬高跟鞋,手里抱着病历夹,脖子上挂着听诊器,嗒嗒嗒地走过医院的走廊,每一个见到她的医生护士都向她微笑致意,然后问她一堆别人难以解答的医学知识,那可是她梦寐以求的。
可她从来没问过女儿,这是你想要的吗?你的感受是什么?也或许,即使她问了,莉迪亚也会说:“是的,妈妈”,然后对着她的耳朵,扯起她的嘴角,露出一个微笑,那个笑是假的,这种笑她5岁那年就学会了,也或许比这更早。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物理成绩直线下滑,直到不及格,她讨厌科学,烦透了那些公示和计算,但她不能说,因为她许了心愿,满足妈妈所有的期待。
詹姆斯则极力的提供所有“找朋友”的帮助,他送给莉迪亚关于交友和受欢迎的社科书,促成孩子们的约会,他希望莉迪亚拥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希望他受人欢迎,希望他不要像自己那样被排挤,被视为“异类”,就连送给女儿礼物他都不忘加一句“大家都喜欢这个”,他相信他的期望一定能够实现,因为莉迪亚的蓝眼睛像极了玛丽琳。直到莉迪亚死了,他都不明白,莉迪亚怎么可能会是孤独的,没有朋友的“异类”呢?他明明每天都能听到楼梯转角处莉迪亚在和“朋友”愉快的聊着天,他明明看到餐桌前莉迪亚谈论学校见闻时神采奕奕。
他不知道的是,电话那头可能是不友好的调侃,也可能是忙音……。
詹姆斯对内斯的冷漠、对汉娜的忽略和对莉迪亚的热情本质上或许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他都是为他们好,他要教会他们如何混入人群中,告诉他们他们都不特别,他们可以可大家一样。这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
“为你好”听起来很温暖,但它却有着冷漠的压抑,它恐怖的像一个有毒的魔咒,裹挟着你完成别人的期望。这魔咒到了极致,就变成一把“尖刀”,它顶着你喉咙,冲着你笑,你说不出话,只能还以微笑,笑着笑着脸就僵住了,所以那一刻有的人委曲求全,有的人向前一步,但我更希望有的人能手握刀刃,收起微笑,破了魔咒,那可能会很疼,但至少能自由呼吸。
“看不见”—最“远”的距离
汉娜跪坐在脚眼上,想象着姐姐跪下来解开缆绳,然后把船推离岸边,推出很远很远,以至于根本看不清小船周围黑暗的水面。最后,她躺在码头上,轻轻地摇晃着身子,望着头顶的夜空。那天晚上,这片夜幕和她姐姐的距离应该也是如此接近。
不知为什么,我总会想起那个蜷缩在餐桌底下,感受每个人的汉娜。她搜集家里每个人人无关紧要的物品当成信物,她能读出每个人的表情和感受,她最小,可她却最能看到事物背后的秘密,她敏感,善良,渴望被看见,渴望被爱,她用自己的方式靠近每个人,感受他们所感受的,拥抱他们不愿拥抱的,可却被每一个人都忽略,他们看不见她。她不是故事的主角,我却和她走的最近,她像站在故事之外的天使,把每一个人物都串联了起来。
孤独却快乐是真快乐,快乐却孤独是真孤独,汉娜会享受孤独的快乐,她期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却又不抱太多希望,所以只要对方走近一点点,她就愿走近一大步,即使对方无动于衷她也不会太过失望,她那种淡然超出了年龄,好在因为莉迪亚的离开,她被看见了。
看不见的事太多太多了,有时是不愿看见,有时是视而不见,有时是没有看见,有时是藏着不被看见……,但事实就是事实,不会因为“看不见”就消失,它只会酝酿,发酵,将彼此拉的更远一些。詹姆斯是如此,玛丽琳是如此,莉迪亚是如此,内斯是如此,汉娜是如此,杰克也是如此。
事已至此,每个人都在回忆莉迪亚离开前的种种,他们会说,如果看见……,也许就……,可一切已经晚了,莉迪亚已经走了;可一切又都不晚,至少只有莉迪亚离开了。
“不再提”—最“痛”的记忆
“结婚的时候,詹姆斯和玛丽琳曾经约定,忘记过去,共同开启新的生活,别再回头看。”
詹姆斯不愿面对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愿记起玛丽琳母亲在他们婚礼时说的那句“这样不对,玛丽琳,你知道这样不对”,不愿回味这些年来他受到的“特殊”对待,他以为绝口不提,这一切就不存在。但事实,越是不再提起的记忆,越是深刻;越是被压抑的感受,越会变本加厉。他什么都没忘,他只是用“不再提”的借口逃避这一切。
玛丽琳的梦被一次次地揉碎,丢进生活的垃圾桶;她试图翻越现实的藩篱,却被现实一次次的绊倒;她的不甘心不再提,但却变成了对莉迪亚的期许,那浓浓的期许让“不再提”的现实永远摆在眼前,没有一刻忘却。
内斯和莉迪亚的“不再提”,是屋顶上爸爸的皮鞋印,是莉迪亚落水的惊恐,是妈妈出走的旧伤,是他们彼此心知肚明的“期望”,是杰克欲言又止的神情……
还有杰克,一个公认的花花公子,却从“不再提”关于内斯的那份爱,即便内斯视他如敌。就像汉娜看见的一样,内斯汗珠落在他的手背,他凝视了好久……。
还有詹姆斯的华裔女助教路易莎·陈,我想没人再提。
………
但在故事结尾的尽头,我似乎看见了詹姆斯和玛丽琳提起了关于詹姆斯的中国家庭和中国的文化;玛丽琳和詹姆斯提起了关于自己的梦想;汉娜和大家提起关于她看到,感受到的那些细节;内斯和杰克提起了关于童年的误会;杰克和内斯提起了她和莉迪亚;他们每个人又都提起了莉迪亚,而莉迪亚想提起的,他们每个人也都知道。在那一刻莉迪亚似乎已经不再是所有人的禁忌,她是星空最亮的那颗星,明亮的闪烁着,那光刺的人们的心隐隐作痛,但又心存慰藉,就如题目一般《无声告白》。
故事终有结束,感受五味杂成。小说的结尾有哭泣,有拥抱,有看见,有放下,有伸出的手,也有抹不去的伤疤…这些微小的细节,像是穿透云层的光,撕开了包裹着人们外表的真相,它让每个还活着的人褪下“伪装”,变得真实又柔软。这柔软在我看来更像是和解,和彼此和解,和自己和解,和那为此付出生命的人和解。当然,这柔软也像放下的期望。
我想,不只与孩子的关系是如此,我们生命中的每段关系皆是如此,他们因“你我”成为“我们”,但绝不受制于“你我”,你有你的期许,我有我的期许,可我的期许绝不强加给你,你也一样,我们彼此辉映但也独立自由。正如封面所言: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但我还想说:我们的一生充满期待,放下对别人的期待,但别放弃对生活的期待。
初听到“无声告白”的书名,以为是个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随着故事情节开展,才明白主要是指家人之间情感、心灵的告白。
书看到一半时,才注意到原版书名: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内心一颤,恍然明白了本书的主题,感慨这个名字如此动听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深深的遗憾。
相比之下中文名字真是含蓄婉约了,也才感受到这是个非常动听的翻译。
故事以“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开篇,采用插叙回忆式讲述李一家的成长故事,一步步揭露莉迪亚死亡的真相。
全篇行文行云流水又温婉细腻,看似平淡和谐的家庭日常中,涉及到种族歧视、婚姻伦理、教育理念、性别取向的痛点,家庭各个成员心中对彼此的结缔却无声无息地滋长,并随着岁月的积累越来越深,最终爆发之后才惊觉自己小心翼翼隐藏的心结原来是那么地深刻、哀怨。
李先生致力于合群、不被区别对待,李太太梦想独立、出类拔萃,内斯也希望得到家人的关注和支持,莉迪亚害怕失去父母而伪装讨好,汉娜习惯被忽视但也渴望和谐与爱(杰克喜欢内斯)……
无声告白导致了矛盾不断深化。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最终酿成了悲剧。
悲剧中的悲剧,是莉迪亚终于找到了自己,她向湖水许下重新开始的承诺,然而湖水无情地将她淹没。
她没有获得重生的机会,但她也就此解脱。而生者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承受这一变故。
莉迪亚的死亡作为爆发点,家人们寻找真相的过程中揭开一份份无声又沉重的告白。
不知不觉中深情力透纸背,故事节奏越来越快,越接近真相越痛苦……在真相即将浮出水面的时候(当然确切的真相也只有莉迪亚知道),突然间大家都意识到了问题所在,猛然发觉将莉迪亚一步步推入深渊的人竟是自己,原来是自己放开了她挣扎的双手。
父母热切的期盼成了莉迪亚最沉重的负担,逆反心理和失去父母的恐惧使她透不过气来,一直被自己视为求生圈的哥哥渐渐忽视自己而一心追求自己的梦想,妹妹则一直很擅长隐身……
幸好,汉娜的存在为李一家找到了救赎,痛心疾首之时,猛然注意到了一直被忽视的小妹。
她乖巧机灵,她了解真相,可是没有人和她交流。
终于大家目光落到了一直在身边的汉娜身上。阳光洒下,温情升起,故事进入尾声,可以预见大家的伤口会慢慢愈合,一个美好温馨的结局。
(意外地很喜欢杰克这位人物,他是吊儿郎当的坏学生,同学眼中的坏蛋,而他不屑于当好学生,不在意他人的看法。
他成熟独立,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与莉迪亚、汉娜的相处可见他确是正人君子。
与莉迪亚相比,他自由快乐,勇敢坦荡。
唯有在内斯面前小心翼翼,沉默而温柔,即便一次次地被内斯误解为羞辱、嘲弄,他依旧温柔地对待内斯。
他的喜欢是成熟的,纯真的,酸酸的。)
If everything I have told you,只希望你依然支持我,爱我。
不知大家看书有没有这样一个习惯,在看正文之前会根据书名,作者,封面上的文字等对内容进行一些遐想,然后再打开书,一点一点的去探寻作者真正想为我们展现的世界,就像拆开礼物的包装一样,渴望得到惊喜。而一本好书永远不会让你失望,这本书也是一样。
《无声告白》是译名,英文名是《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看到这样的译名,只能再次感慨汉语的优美,但当我看完全书,我开始觉得还是原名更适合,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
这本书叙述了美国一个混血家庭在遭遇了女儿莉迪亚出乎意料的死亡后发生的一切。作者围绕着莉迪亚的死亡展开叙述,带领读者探寻却又从不指出莉迪亚之死原因到底何在,唯一的提示只有印在封面上的那句话:
故事开头,作者便告知了读者莉迪亚的死亡。
在随后的叙述中,作者将过去与当下交叉着向读者呈现,为我们一点一点的揭开莉迪亚死亡的真相,同时揭开还有主角们内心的自己,当真相在读者面前一片片拼接完整,莉迪亚的父母也渐渐开始醒悟,莉迪亚的母亲始终不相信她的女儿会自杀,要找到人对女儿的死亡负责,无尽的泪水终于让她看清了现实,
他们意识到"还不算太晚",小女儿汉娜推门而入,玛里琳(母亲)毫不犹豫的张开了双臂,这一切终将回复平静,但他们永远不会忘却一个事实:莉迪亚正是在他们的期待中溺水而亡!
期待,这个给人希望又让人畏惧的词,到底具有何等的力量,导致了一个年轻女孩的死亡?抛开书本,提到期待,对孩子而言最容易想到的应该就是大学,而对于年轻人,同样有许许多多的期待,每年逢年过节,面对家里的乡亲父老,最怕的就是闲来碰到一起拉起家常:工作如何?薪水多少?处对象了没啊?等等等等,就像围巾一般,一条条系到你的脖子上,关心着你的冷暖,却使你能呼吸的空气越来越少,你大口的呼吸,感谢他们的关怀,希望他们满意,他们兴奋的发现你很需要这样,于是又给你围上了一条条围巾,直到有一天你带着这些围巾窒息而亡。他们始终不明白: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这样了?
上面的文字可能有些极端,希望大家不要介意,这样的极端,正是作者在书中想为我们呈现的,书中的几个小片段我想呈现给大家:
等我死了,沉重的词汇,对莉迪亚而言更是如此,她最担心的就是失去母亲。看到这些,我仿佛看到了一条条厚重扎实的围巾,一圈又一圈的,紧紧绕在莉迪亚的脖子上,还不忘系上一个结,本身这个结是活得,可当莉迪亚突然醒悟,匆忙的想解开这个结,却意外将它系死,最终导致了她的死亡。
礼物,在这时候看到它已经不再美好,在莉迪亚眼中,礼物永远是"一本新书",是沉重的负担,可她还是要"微笑起来","是的,我很喜欢!"。
有人会说,毕竟在书中,毕竟是故事,可是,这样的故事真的只存在与书中吗?我给大家提几个常见的词:,高考,大学,专业,工作,相亲,生活的城市,所有这一切都需要面临选择,那么,在选择时,有多少成分取决与你的内心,又有多少成分取决于他人对你的期待呢?这些期待不会让我们窒息,但久而久之,你会为当初没遵循自己的内心而感到遗憾,感到不甘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阻止他人对我们有所期待,这是他们给我们的爱,这些期待有可能是父母曾今的梦想,有可能是师长为我们深思熟虑了一晚上而做出的选择,也有可能只是朋友的随口一说,他们爱我们,相信我们,为你做着美梦,因为我们爱他们,我们不打破他们为我们做的梦,但是,我会向他们诉说我自己梦,诉说我向往的世界:我不需要太大的房子,我只想要个舒适阳台,有温暖的太阳晒在我身上;我也不需要万人瞩目的地位,我只想要个温馨的家庭,有欢声笑语陪伴左右;我也不需要用不完的金钱,我只想要在衣食无忧的基础上能够我一年两次旅游,一周一本书就足矣。也许这些与他人对我的期待有所不同,没关系,那是你们的梦,这是我的,也对不起,因为生活是我的。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再次引用作者在封面写送读者的话:
《无声告白》是对社会、时代、人性的无声探询。
诚如“有书”导读中所说:“这不是一部纯粹的成长故事,它杂糅了种族、性别、家庭、个人追寻自我价值、青春危机、爱情等诸多主题。”
一、不同肤色的种族悲哀
本书中的父亲詹姆斯作为二代华裔,在作者所设置的故事年代下处于一个华裔仍受到很大蔑视和异样眼光的时期。而他与妻子玛丽琳,两人由于不同种族差异的成长经历所导致的价值追求分歧,也正是他们婚姻家庭不幸的根源所在。
从大环境下来说,詹姆斯和玛丽琳的结合使得整个家庭由于血缘继承、孩子的容貌肖似父亲而必将承受被社会视为“异类”之苦。
玛丽琳的母亲对这桩婚姻的反对、如一家人外出旅游时被打量的尴尬、再如几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如父亲一样宿命轮回般的被孤立……这些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却是整个大环境以有色眼光看待这一种族群体的缩影,这残酷现实由社会时代的因素促成,悲哀却又绝不可避免。
从小家庭中的个人角度来说,正是由于出身而成为“异类”、深受歧视之苦,詹姆斯对于“能融入环境”的极度渴望以隐性方式投射在他对婚姻和家庭的态度中。
玛丽琳外表的“融入”使得詹姆斯从妻子身上得到了心灵慰藉,而他对于儿女的全部期望更是能够摆脱被孤立的命运、广交朋友和正常恋爱。恰恰相反的是,玛丽琳却毕生追求“与众不同”,詹姆斯由于种族外表差异而导致的超脱人群的“不同”正是他最初吸引玛丽琳的根本原因。
种族冲突不可能完全消弭,而其缓解也绝非一日之功。除了国家的强大之外,整体国民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也是为我们赢得更多国际尊重的关键因素。但在“种族”这一社会课题之下,导致莉迪亚个体悲剧的原因却是一时无法解决的。这需要时代和社会、需要数代人的共同努力。
二、人生轻舟由谁掌舵
通过全书可以看到,造成莉迪亚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与生俱来无法摆脱的种族血缘,而造成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却是父母对她的过度期许。
在如今的教育问题中,父母对子女过度的爱造成悲剧已经日益引发人们的思考。这种“爱”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过度溺爱,这类爱是容易被觉察也是如今最引发批评的。
但本书却揭示了另一种不易被觉察、且常常被视为天经地义的过度之爱,即父母的过度期许。这样的期许通常是因为父母自身的个人理想未曾或难以实现,在无意识中便通过教育转嫁到了子女身上,以“爱”为名和“为你好”为由使人无法反驳。
父母爱孩子,应学会尊重和相信他们的选择,而非全凭自己的期待和以不放心为由代替他们选择;孩子爱父母,应理解他们总想着为自己包办一切的苦心,同时也要学会敢于说出自己的独立想法。而良好的沟通将成为通往各自内心的桥梁。
三、受苦的灵魂
全书中,由人物形象构架形成的整体故事框架非常完整:父亲詹姆斯作为社会层面的代表,以他为主要线索的种族问题是整个故事中不可避免的社会大背景;母亲莉迪亚作为家庭层面的代表,她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她的出走对家庭凝聚力的毁灭性影响,成为故事中家庭及个体悲剧的重要因素。
三个孩子亦分别处于互相均衡的不同位置,莉迪亚作为家庭最重的一端,是“宇宙的中心”;哥哥内斯处于微妙的平衡点,无形中给予莉迪亚精神上的支撑;妹妹汉娜则是家庭中最轻的一端,可有可无,尽力减弱着自己的存在感。
此外,杰克,这个完全处于莉迪亚一家人之外的人物,亦有其重要作用。他是莉迪亚唯一的“朋友”,内斯的“敌人”,又像是这家人与外界联系的一个出口,牵引出家庭之外的外围世界,亦在最后如一股外界的清流,给了莉迪亚摆脱家庭重压的触动。
在本书最后,我们都知道了莉迪亚确实是自杀而亡。但全书的结尾,却并未仅仅停留在莉迪亚的死去上。
尽管这本书由一个悲剧开头,却并未以悲情的语言结束。伍绮诗以温情的笔风,将故事中每个人的将来慢慢铺陈开去——就好像所有的苦痛终将过去,所有的生活即使无奈都仍会继续,失去了莉迪亚的一家人,仍将互相扶持、磕磕绊绊,一路向前。
扩展资料:
媒体及名人评价
即使我们熟知身边有这类故事,也从来没在美国小说中见过,起码,在伍绮诗之前,没有谁处理过这类故事。这部小说写的是成为“异类”的那种负担与压力,这种负担与压力,通常会摧毁一个人,而不是塑造一个人。——《纽约时报书评》
爆发力惊人的处女作,笔触闪烁着散文的美感与精准,观察与洞见则像社会学家一样深刻。伍绮诗的小说从第一页开始就吸引住了读者,我们迫不及待要了解莉迪亚之死背后的故事……而小说最终揭示的真相,振聋发聩。——《赫芬顿邮报》
这部情感真挚、充沛的处女作小说,是以一个年轻女孩的死亡开始的。莉迪亚,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一个混血家庭,被给予无限厚望和父母的憧憬,她不幸的少女生活没有任何一盎司的陈词滥调。伍绮诗的行文,是如此准确和敏锐,她刻画的人物入木三分。——《出版人周刊》
-无声告白
《无声告白》是吴绮诗(美籍华裔)的处女作,文笔清新流畅,故事引人入胜。
书中讲述的故事是一个黄白肤色混血家庭的故事。家庭中有五位成员,分别是母亲玛丽琳,父亲詹姆斯,大儿子内斯,二女儿莉迪亚,三女儿汉娜。
小说开头就是:“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循序渐进的带我们走进这个家庭,了解他们的故事。
“家庭,有时候会是一个以爱的名义设置的牢笼,其恐怖在于,门上无锁,你却不敢推门而出,只能咆哮的接受一切爱的安排,知道最后溺亡其中,或是被时间所离散。”
这本书我认为 表达的最深沉,也是最致命的爱——就是默默活成你期望的样子。所以就有了本书封面的一句扣人心弦的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莉迪亚——一个无声告白的其一代表,也是小说的核心人物。她是全家的宇宙中心——每天担负着团结全家的重任,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终其一生,她都能听到母亲的心跳坚定有力地叫嚣:医生、医生、医生。她母亲是如此渴望实现这个梦想。以及父亲希望莉迪亚变成一个受欢迎的人,弥补自己年轻时的遗憾。
而莉迪亚也已经深刻地意识到,继承父母的梦想是多么艰难,如此被爱是多么令人窒息。她想要逃离,却始终害怕母亲再次消失。她知道,没有母亲有多痛苦,她知道被遗弃的滋味。她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个没有早餐,没有爱,没有欢声笑语,只有父亲的冷言冷语,那个沉默冷冰冰的家。所以母亲再次回归家庭之后她学会了忍受,学会了怎样取悦母亲。这是莉迪亚的无声告白,也是她对妈妈无声的承诺,而妈妈玛丽琳也只有在莉迪亚去世了之后才明白了女儿为她所做的牺牲。
作为子女,经常会不随父母的意愿,会让父母心痛,不开心,可是跟着父母的脚步,放弃真实的自己,自己不开心,又是换自己在取悦父母,自己又莫名觉得痛苦,意识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最终还是不得不选择逃离。
“父母越是关注你,对你的期望就越高,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的身上,最终把你压垮。”期待,永远是给亲密关系留下的陷阱。不要给孩子给予过多的期待,挥别错误的期待,告别不恰当的期待,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理想和自己想去做的事。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莉迪亚死了,她是家中的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父母相信朱迪亚一定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她的尸体被发现后,他的家人陷入了追求真相的狂乱之中。
这是《无声告白》讲述的故事,这本由美国华裔作家伍琦诗耗时六年,写作的第一本长篇小说,用沉稳内敛的文笔安排了一个精妙细致的故事,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
看到这本书,我的脑海中一直浮现着另一本书,那就是《热锅上的家庭》。这两本书反映的都是家庭问题对子女造成的影响,不同的是《热锅上的家庭》中的女儿即使进行了家庭治疗,走向了新生;而《无声告白》中的莉迪亚却用死亡向家人告白,这种深情透过字里行间,刺痛读者的内心,让人欲罢不能间进行深深的思索。
莉迪亚活在所谓的“光鲜”中
莉迪亚16岁,正在读高一,却在上高二的物理课,在母亲的眼中,莉迪亚学习成绩优异,进来一定会考入医学院,做一个医生;在父亲眼里,莉迪亚在社交上如鱼得水,有许多的朋友,能够融入一切社交场合。
而实际上,莉迪亚学习感到很吃力,她没有朋友,她心里的压力大到让她窒息。她试图学坏,和坏孩子做朋友,吸烟、飙车甚至想将自己奉献出去,她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释放自己的方式。
而《热锅上的家庭》中的少女克劳迪娅是布莱斯家庭的大女儿,她叛逆、桀骜不驯,每天和父母争吵,经常换男朋友,到后来竟然有自杀或离家出走的抑郁倾向。
这两个少女都处在了人生的误区,找不到自己,所以就发生了种种问题,这个时期是许多青少年都要经历的时期,也就是说他们陷入了青春期的茫然状态。
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家人的理解和帮助、亲情的温暖,需要有一个有力的臂膀,将他们拉出泥沼。
少女陷入迷茫背后的原因
少女们迷茫的原因,竟然是她们不知不觉中成了家庭关系的替罪羊、父母期望的载体,如此苦恼的原因就是她们深爱着家人,却无法做自己。
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想要当一个医生,却因为过早的进入了婚姻生活,而无法完成心愿。母亲的死刺激得她想找回自己,去实现人生的梦想,她离家出走了。
她的出走让莉迪亚感受到了失去亲人的痛,所以在母亲玛丽琳回来之后,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莉迪亚身上时,莉迪雅对于母亲的一切安排只会说:“好的,妈妈。”因为她怕再一次失去妈妈,为了整个家庭的和谐,她宁愿牺牲自己,去做粘合剂。
在讨好妈妈的同时,她也在讨好着父亲。父亲由于是华裔的身份,始终融入不到美国的主流社会,他将这种希望转嫁到了女儿身上。不善交际的莉迪亚为了不让父亲失望,宁愿假装有许多朋友,这个女孩子乖巧让人心痛。
《热锅上的家庭》中的克劳迪娅也是因为觉察到了父母关系的危险,自己去承担婚姻的替罪羊,让家庭矛盾形成一个三角关系,维护家庭的稳定。
这两个少女出现的问题也是我们许多家庭会出现的问题。可以说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成长非常重要,甚至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甚至实现代际传递。
事实上,我们许多家庭的父母在教导孩子时,都是想要他们成为父母想要的样子,而不是活成孩子自己的样子,这样就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独立意识才是一个人走向和解的最终之路
莉迪亚的哥哥即将离开她去上大学,这个在家庭中最了解她,最懂她的人要离开了,偏偏她又臆想父亲有了外遇,而喜欢的人竟然喜欢她的哥哥,一切的压力让她喘不上气来,她选择了让水来温柔的拥抱她,她用这种方式向家人无声的告白:“我好爱你们,我不想失去你们任何一个,我想让你们都开心。”
莉迪亚在舍弃了皮囊的同时,灵魂在轻声呢喃:“我要重新开始,从头开始,我再也不用害怕孤独了。”这是她最终选择死亡的原因,当仰望夜空,她觉得自己仿佛在太空漂浮,毫无羁绊,一切皆有可能。
作家用细腻优美的文笔将莉迪亚对家人的告白描绘的风轻云淡又深入骨髓,而“莉迪亚死了”让家人陷入了一个奇妙而狂乱的状态,各自在挣扎着:父亲内疚不已,母亲一心报复,哥哥苦苦寻觅真心,妹妹静心思索。
全家人在苦苦挣扎了一阵后,“破而后立”,找到了他们真正的心,莉迪亚的死让他们各自成为一个独立的自己,又让他们密不可分,这正是《热锅上的家庭》倡导的理论:“每一个家庭成员先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自己,才能够在家庭关系中可分可和,构建更亲密的关系。”
结语:
《无声告白》是一本小说,但是作者优美的文笔散发着散文的美感,其中透露对人性的思索和洞见又仿佛是一本心理学书籍,可迭然起伏的情节又是一部悬疑推理小说,更妙的是将性别与种族的严肃主题描述的非常精彩,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小说。
而这本小说剖析的家庭问题,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个故事中描写的是许多中国家庭面临的问题,这也是作者所要提倡的主旨:“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是一本能够激发个人成长的小说,适合每个家庭成员来品读,并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头条品书团# #新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