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大炮的简介

巴比伦大炮的简介,第1张

巴比伦大炮炮重2100吨,长达150米,据说,这门大炮能将2吨重的火箭弹送入太空,可用来发射卫星。由于害怕被怀疑为军事武器遭到破坏,布尔博士秘密开始研究,他将大炮分为几个部分,分别由西班牙,瑞典,荷兰等国制造。布尔先制造了一个 “巴比伦幼儿”大炮,作为“巴比伦”大炮的模型,该炮长40米,处用于平射实验。

1989年,伊拉克将“巴比伦幼儿”大炮安装在伊拉克中部,巴格达以北144公里以外的隐秘场所,大炮被固定在坡度为45度的山坡上。为了继续获得伊拉克当局的资助,布尔博士愿意支持伊拉克的其他武器项目,他参与了伊拉克的远程“飞毛腿”导弹计划。这样,布尔博士受到了以色列特工的严密关注,以色列特工曾经恐吓过去布尔博士。但是他没有放弃巴比伦大炮,他的神经也变得高度紧张。终于在1990年3月22日,布尔博士在自己公寓门口,被不明杀手用无声手枪在脑部与背部连开5枪,从而丧命。

(施鹤群)

德国研制的巴黎大炮

巴黎大炮是一门超射程炮,最开始的时候被叫做威廉大炮,后来因为炮击巴黎而闻名,故得名“巴黎大炮”。一九一八年三月二十三日,一声巨响突然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畔响起。伴随着滚滚浓烟,从睡梦中惊醒的巴黎市民四处奔逃。人民议论纷纷称德军已经攻入了巴黎,后来法国特工发现轰炸是由靠近法德边界克雷彼的一座远程大炮发起的。这款大炮正是那时德军最新研制出来的秘密武器。鉴于其威震巴黎的业绩,德军又把它称为“巴黎大炮”。

巴黎大炮的炮弹重达120多公斤,最大射程达到一百三十公里左右,飞行高度可达40公里,是第一种到达同温层的人造物品。炮管长度达到了36米,要是把炮身竖起来的话,其炮口要超过10层高楼的楼顶,高空稀薄的空气使得阻力减小,从而提高射程。而为了支撑细长的炮管不会由于其自身重量而出现弯曲,在整段炮身都加装了辅助支架。

但是,这般长身管的火炮在炮弹的发射的时候对炮膛的磨损十分严重。所以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在发射完五十发炮弹以后,磨损严重的炮管会被送回工厂去扩充内膛,改造成238mm的炮管,随后送回前线继续使用。而且由于炮膛的磨损,每一枚炮弹都是按照顺序制定的,炮弹的直径也是一枚要比一枚大,以此适应不断扩充的炮筒口径。

由于射程太大,精度也不是特别高但是只要大致方向没有出问题,那么还是能够令法国军队日日忧心。因此,巴黎大炮是一种威慑性武器,给对方的后方城市制造恐慌。

而德国为了降低被法国发现的风险他们通常会把发射地点选在森林等一些隐蔽地区。从一九一八年三月二十三日到八月九日,3门“巴黎大炮”从不同位置往巴黎共发射了300多发炮弹,其中只有180发落在市区,其他的落在了郊外造成200多人死亡600多人受伤

德国是一个资深的军事强国,在武器研制方面有着十分高的造诣,他们也是最先把“口径即真理”这样的想法做到极致的国家。特别是希特勒统治的时期,大就是强成为了德国军事武器研发的核心理念。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德国研制出了许多先进武器,且武器庞大的体格还伴随着超强的战斗力。

巴黎大炮的出现,令法国民众们每天都是在惊吓中度过,毕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炮弹从哪里突然发射出来。不过,巴黎大炮也没能挽回德国战败的命运。一战德国战败以后,他们不但将巴黎大炮销毁了,就连设计图纸以及其他相关资料都未有保存下来。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身为纳粹德国头目的希特勒就下令德国头号军火商克虏伯公司研发超级大炮。经过多年的研究,在1941年9月,克虏伯公司终于拿出了超重型铁道炮,这种大炮口径高达800毫米,全长473米,高116米,炮管长3248米,上面能坐30多人,重达1350吨,可以把重达7吨的炮弹,投射到37公里开外的目标,因此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口径的可移动大炮。

1942年初,希特勒为了消除苏联对罗马尼亚油田的轰炸威胁,任命曼斯坦因接任第11军团司令,准备攻打苏军位于黑海克里米亚半岛最大的海空军基地塞瓦斯托波尔。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从沙皇时代就被俄国人长久经营,被认为是不可能被攻破的坚固堡垒。于是刚刚问世的古斯塔夫被派到这里。1942年3月,古斯塔夫大炮被千里迢迢送到克里米亚战场,光是运炮的列车就长达25节,前后算起来足有16公里长。德军工兵为此专门修筑了一条铁路支线和四个半循环轨道,以供古斯塔夫大炮作射击回旋修正。5月初,古斯塔夫重炮进入阵地,6月5日,古斯塔夫大炮开火了。从1942年6月5日到6月17日,古斯塔夫大炮一共发射了48发炮弹,将苏军最重要的一座军火库摧毁,那座军火库用厚达10米的混凝土墙保护。7月4日,塞瓦斯托波尔正式陷落,指挥官曼施坦因被希特勒通知立即晋升为陆军元帅。

整修后的古斯塔夫大炮,在1942年底又被派到了列宁格勒战场,谁曾想好不容易进入战备状态,却因为德军取消进攻而变得无所事事。1943年春,古斯塔夫大炮被运回德国进行大翻修,此后再没有用武之地。它最后的命运是在1945年4月22日前,被德国人自行炸毁,以免沦入苏联红军手中。它的残骸后来被美军发现于一片人迹罕至的茂密森林中。

军事专家张召忠点评:当时还没有导弹,要想进行远距离作战,还得靠古斯塔夫这样的大炮,它主要是打攻坚战的。但是这种炮的机动性欠缺,从美学来看,有点类似于加农炮的性质,炮管长,弹道低深,发射的炮弹直接平着打到对方。因为战争快结束了,古斯塔夫大炮只是初试锋芒就被炸毁,可以说是生不逢时。

宁远之战——火炮与铁骑的碰撞

浑河血战,七千多明军血染沙场,最终还是没能扭转战局,每当想起浑河边上的尸山血海,都不禁要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可是时间既不会倒退,也不会定格,还是依旧向前慢慢地移动,在1626年,大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的正月,大明与后金在宁远,就是今天的辽宁兴城,又进行了一次战斗,此战,明军取得胜利,后金战败,这也是明军首次战胜后金,史称“宁远大捷”。

宁远之战发生在浑河血战之后,当时后金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势力在辽东快速崛起,不断对大明发动攻击,并且先后攻克广宁等四十余座城堡,一路高唱凯歌,企图进兵山海关,大明这边,天启派出了自己的老师孙承宗督师蓟辽,孙承宗也确实干得不错,收复失地四百余里,逼迫努尔哈赤后退七百里,但是后来因为政见不合被高第所替代,当时大明朝堂之上分为两派,一派的代表人物就是王在晋和高第,他们主张固守山海关;另外一派则主张修建关宁锦防线,代表人物就是孙承宗和袁崇焕。

其实孙承宗的战略思路没有错,而王在晋的退守山海关,经济上可能会省钱,我之前也讲过战争打的是钱,而关宁锦防线就是个吞金巨兽,但一旦退守山海关就等于是放弃了战略纵深,一旦抵挡不住后金的攻击,那背后直接就是北京。

排兵布阵方面,孙承宗以马世龙为主将,严守山海关;命满贵与袁崇焕驻守宁远城;祖大寿和赵率教分别驻守觉华岛和前屯卫;与此同时,还把大量的土著辽人安插到宁远和前屯进行屯田,以备军中粮草,老孙的这些安排,其实对大明收复整个辽东多少是提供了准备。到了天启五年的九月,东林党与九千岁又斗了一次,结果九千岁胜出,孙承宗被去职,改由兵部尚书高第来经略辽东,高第的战略就是“请撤关外以守关内”,但是遭到了袁崇焕的坚决反对,但是高经略坚持撤军,袁崇焕说了一句,“我的官职是宁远道,要死,我也死在这里,绝不会离开宁远一步!”,没办法,朝廷只好慰留袁崇焕,毕竟他愿意守就守吧,而且还加封袁崇焕为山东按察使,官阶晋升一级,但实职仍是宁前兵备道,于是袁崇焕又开开心心地回去上班了,接着就是让袁崇焕扬名天下的宁远之战。

《清太祖实录》中有记载,“帝自二十五岁征伐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惟宁远一城不下,遂大怀忿恨而回。”号称野战无敌的八旗军,能征善战的努尔哈赤怎么就拿不下宁远城呢?

当时后金听说大明边关换帅,孙承宗被撤职了,美的连鼻涕泡都乐出来了,于是就发动了六万大军,再次入侵辽东,等兵临宁远城下,后金先试着招降袁崇焕,《满洲实录》中记载,努尔哈赤遣被俘虏的汉人进城,“吾以二十万众攻此城,破之必矣。尔众官若降,即封以高爵。”袁崇焕答,“汗何故遽加兵耶?宁、锦二城,乃汗所弃之地,吾约有十三万,亦不以尔为寡也。”

得,软的不行,那就直接干吧,转天,努尔哈赤用老办法,集中优势兵力,确定了攻打范围,下令骑兵、步兵开始冲锋,这个时候袁崇焕亮出了“秘密武器”,十一门红夷大炮,明军把大炮巧妙地纳入宁远的城防体系,宁远城的建筑基本是正方形,在城的四角各有一个方形敌台。它三面伸出城外,一面与城郭连接,把大炮架于台上,可以三面射击,即使敌人冲到城脚之下,门角两台攒对横击,也不会出现火力死角,利用这种新战术,明军完全剥夺了八旗铁骑昔日里平野奔驰、疾不可当的优势。

后金哪里见过这么高科技的东西,几炮下来就被打懵了,如此激烈的斗争持续三个日夜,只要后金猛攻,城上就用火力极猛的大炮轰击,打死打伤金兵众多,以至于“城下贼尸堆积”。

虽然八旗铁骑飞驰似电,万箭齐射,锐不可当,凡是野战,明军必败。可是你骑马射箭再厉害,你射的透大砖巨石么?你马跑得再快,冲的那宽厚的城墙么?所以袁崇焕定下了“塞门”闭城的死守方略,简单来说就是坚壁清野,就凭城死守,猛放枪炮,明确了不可“与奴兵争锋”,只可“死守”,努尔哈赤眼见伤亡惨重,再这么打下去,自己那点儿家底儿估计全都得变炮灰了,所以只好下令撤退。

努尔哈赤常年征战,加上年岁已老,早已劳累不堪,加上宁远失利、受伤。他生气、忧愁、失眠、积恨成疾,痈疽发作。在七月二十三日,前往清河“温泉坐汤”,过了十三天,努尔哈赤病危,打算返回沈阳,他遣人到沈阳召大福晋阿巴亥,阿巴亥赶忙来迎,俩人在浑河相会,接着一起往回走,可是在走到离沈阳四十里的爱鸡堡的时候,努尔哈赤一命呜呼,享年68岁。

有人说没有袁崇焕,就没有“宁远大捷”,其实一场战争的胜利有很多的因素。袁崇焕作为宁远最高长官,能够把大家凝聚到一起,使“死守”成为集体意志,让上下无二心,能做到这一点确实很难;其次,能听取和采纳大家的意见,作出正确选择,能够从实际出发,大胆采用新战术;最后,就是任命满桂总领军事,并且分将把守四面,责权明确。所以说“宁远大捷”是集体成果,绝非一人之功,袁崇焕身处其位,发挥了他应该发挥的关键作用,正所谓,不要因为捧而捧,为了黑而黑。

其实冷静下来 ,宁远之战,袁崇焕赢的很险,如果没有炮中努尔哈赤,当然也有人说根本就没打中,但是后金要是一直围着宁远打,袁崇焕很有可能最终会全军覆没,你想啊,粮仓都被抢了,围点打援一个月,城内无粮,那人心可就散了,当然,袁崇焕开打之前,估计就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决心,就算宁远破,全军败。他自己也绝不退缩,独卧孤城,以当虏耳。但是一炮打中了后金的话事人,一下子改变了战局走向,得以留得有用之身再为国家效力,不过宁远之胜确实振奋了当时明军连战连败的颓风。

后金初期,不过二十几万人口,六万余丁,攻宁远,几乎折损青壮达到总丁数的百分之二左右,绝对说得上是“伤亡惨重”,后金不能承受强攻坚城的重大伤亡,所以才从宁远撤退,至于努尔哈赤是否负伤,现在也还存在争论,但宁远一战,击退后金主力的历史却是无可置辩的事实,所以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上看,这场战争都是明军取得的第一场大胜,所以称为“宁远大捷”,可以说是当之无愧。

没有。

炮楼小说到最后齐越都没有向顾中有明确的表白,但其实两人对彼此的心意早已心照不宣。

《炮楼》是一部人气巨高的青春纯爱小说,这部新书的双男主分别是顾中、齐越。巫哲所著的《炮楼》是一个关于江湖大佬齐越和叛逆大学生顾中相互陪伴、共同成长的有爱故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222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7
下一篇2024-03-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