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好看的电影?

有没有好看的电影?,第1张

1《怦然心动》推荐指数:10

一部很暖的**,有关爱情有关人生哲理,他们怦然心动的时间不一样,女孩子总是比较早熟,但是好的是最后男孩子也喜欢她了,女主身上有很多好的品质,值得别人去爱,男主…真的很帅,男主的爷爷和女主的爸爸是他们的人生导师,对他们有很多好的教导。值得一看。

2《触不可及》推荐指数:10

由真实故事改编的一部充满温情的**,信任和爱可以改变一个人,而这些反过来也是对自己的帮助。**中满是轻松幽默的对话,让你开怀一笑。

3《龙猫》推荐指数:10

宫崎骏的**中总有一个暖萌的话很少的人物,这里是大龙猫,**中很多画面都很美,看的时候特意暂停截了几次图。

4《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推荐指数:9

都是八岁的男孩,布鲁诺过着和希姆尔截然不同的生活,而布鲁诺并没有意识到他是幸福的,他对希姆尔说,这不公平,我每天被困在家里,而你可以整天在这里玩。战争让他们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占有欲和贪婪可以让人变得疯狂。奥斯维辛集中营,又称死亡工厂。

大家是否可以接受年龄相差25岁的另一半呢?我想,在你没有遇到之前,大部分人是不能接受的,但在你遇到之后呢,应该可以接受,因为爱情是跨越年龄跨越文化差异甚至跨越性别的。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故事的主人公是13岁的北大“女神童”,考上哈佛大学后嫁给了53岁的美国大叔,如今怎么样了?

       

       

今天故事的女主人公叫做田晓菲,从小在一个家庭文化氛围很浓厚的家庭长大的,父母都从事文学方面的工作。在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之下,田晓菲四岁时就开始写诗了,童年时期已经出版发表过5部诗集,后来直接从初中进入北大学习,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我想,田晓菲除了过人的天赋外也有自己辛勤努力的汗水才能取得现在的成就吧!之后田晓菲进入北大学习,年纪还比较小,在她大三那年,正好赶上北大90周年校庆,她写下了一篇《十三岁的际遇》,这首诗写出来后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同,不仅用词精准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它表达了对北大的眷恋深情和对未来的期许,后来这首诗也入选了国内中学课本。

       

       

在北大学习期间,田晓菲结识了当时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哲学教研室任教的海子,海子作为一名诗人,带给我们无数杰出的诗作,他是一名伟大的诗人。在1989年田晓菲得知海子卧轨自杀,她没办法理解为什么海子没办法坚持下去。

于是,田晓菲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两年后,她就远赴美国,到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攻读博士。在美国读书期间,田晓菲认识了比她大25岁的哈佛导师,他是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系主任,名叫斯蒂芬·欧文,同时田晓菲也变成了美籍华人。这一时间让很多人都接受不了,北大辛苦培养的人才,竟然一转身变成了美国人,不过在不触犯法律的情况下,我们都不应该对他人进行道德绑架。

       

       

最后田晓菲成为美籍华人,其实在13岁她所创作的诗篇《十三岁的机遇》中也已经有所暗示了,“总有一天,北大,我会离你而去。你却永远年轻,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田晓菲的老公从小就对诗歌有着浓厚的兴趣。1972年,他获得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后来成为耶鲁大学的老师。

他在哈佛大学东亚系教书时,与田晓菲相遇相知相识相恋,从师生关系到最后变成情侣也是经过了一段时间。到美国后的田晓菲也是很努力地学习,在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在1998年6月,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她的努力没有被辜负。毕业后她应聘柯盖德大学东亚系的客座助理教授,一路走来也算是顺利。

       

       

和美国老公的相识要从田晓菲赴美攻读博士开始说起,当时他作为田晓菲的导师,自然日常的交流会比较多,慢慢他发现田晓菲是个非常有才气的美丽的东方女孩,于是他喜欢上了这个女孩子。

经过在毕业时的顺利表白,1999年元旦,他们也踏入了婚姻的殿堂。结婚后的田晓菲一直都在努力地工作和学习,事业也取得了很大额进步。1999年,任康奈尔大学中国古典文学助理教授,2005年7月,任哈佛大学副教授,在2006年,她成为哈佛大学的教授。这一切的成就都来自她的努力和坚持。

       

       

田晓菲和老公因为都喜欢汉语所以相知相恋,婚后他们也双双在研究汉语,还发表了很多著作,田晓菲出版了《秋水堂论金瓶梅》,《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等等。田晓菲的老公宇文所安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有:《初唐诗》、《盛唐诗》等等。

他们相守20多年,互敬互爱,感情非常好,当初国人所不看好的这段婚姻,并不是就不幸福,只要两个人相互理解,只要有爱,其他都不会成为两个人在一起的阻碍。

为文学创作而生的茨威格走了,静静地离开了当时那个苦难深重的世界。这位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仁爱与宽恕的伟大作家及其妻子的离世,给人们带来悲哀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惑。

狂欢节传出的噩耗

1942年2月,当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全城正沉浸在狂欢节的热烈气氛中时,突然传出了一个惊人的噩耗:居住在如亚贡加里埃斯路24号的一对外籍夫妇自杀身亡,死者正是侨居巴西的奥地利知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及其妻子夏绿蒂·伊丽莎白·阿特曼,消息传开,里约热内卢全城由欢乐的巅峰落入悲哀的深谷。

在事发现场,警察们看到,茨威格夫妇安静地躺在卧室的床上,面容安祥。两个人仿佛睡着了一样,毫无死亡时的痛苦。床头柜上静静地放着药瓶和茶杯。

经验证,这对夫妇约在中午12时至下午4时之间服用了一种叫做“佛罗那”的安眠药而自杀身亡。两个人走得无声无息,斯蒂芬·茨威格死时年届60,而他的妻子夏绿蒂·伊丽莎白·阿特曼死时年仅33岁。

消息传来,原本沉浸于狂欢节中的人们自发组成了送葬队伍,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来为茨威格夫妇送行。载着作家夫妇的灵车进入巴西国家公墓,茨威格夫妇被安葬在国王保罗二世的墓旁,这样的殊荣并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

难解的自杀之谜

一直以来,人们都不明白,茨威格夫妇为什么会自杀呢

一种说法认为,是两次世界大战使茨威格夫妇有了自杀的念头。

斯蒂芬·茨威格于1881年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商人家庭,父亲莫里兹·茨威格善于经商,并因此致富,同时又很有头脑,注重对孩子的文化和音乐才能的培养和发掘。

茨威格从小就敏感、脆弱、害怕约束、向往自由。他很早就在文学上显露出过人的才华。茨威格生性敏感,富有同情心、正义感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而这正是从事文学创作所必需的。1901年,他发表了处女作《银色的琴弦》,之后,又陆续发表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马来狂人》、《家庭女教师》、《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等等。

然而,这之后的两次世界大战却带给了他深深的痛苦。

1914年6月,正当他在比利时旅行时,世界局势急剧动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场世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厮杀,给一向爱好和平、自由的茨威格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他匆匆结束旅行,回到奥地利,参加反战活动,呼吁和平,反对战争。然而,战争阴影愈加浓重,茨威格第一次萌生了自杀的念头:“我在写我的遗嘱……德国人破坏了比利时的中立,践踏了法国领土,又向巴黎推进,这种行为究竟是天才抑或神经错乱世界从未如此疯狂,此刻,我感到经历的一切不过是儿童嬉戏,我只能在昏睡中消磨时光,什么都不想知道,什么也不想经历,这是我至今度过的最可怕的日子。”

4年后,一战结束了,欧洲局势暂时平稳下来。此时的茨威格从战争的恐惧中慢慢恢复过来,他害怕战争的再次来临。他在奥地利远离城市的萨尔茨堡里买了一幢房子,又开始了专心创作。这里风景怡人,交通便利,安静祥和,非常适于他心情的平复。

1933年,希特勒攫取了德国政权,开始对外侵略,发动战争。纳粹首先将打击矛头对准犹太人。在国内,茨威格、海涅和托马斯·曼等犹太作家的作品首先成为被查禁与焚烧的对象。这位曾经拥有广大读者群的著名作家不得不离开德国,前往英国避难。1933年10月,茨威格与夫人弗里特丽凯来到伦敦。在伦敦的难民营里,夫人为他挑选了一位德国姑娘夏绿蒂·伊丽莎白·阿特曼做他的秘书。夏绿蒂性格坚毅、温文尔雅。由于从小受哮喘病折磨,她身体虚弱,性格内向,与弗里特丽凯的活泼、爱打扮、好交际、讲排场的性格特点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938年,茨威格与妻子弗里特丽凯分手,1939年9月6日,他与夏绿蒂正式结为夫妇。1941年他们正式迁居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然而,尽管茨威格远离了战场,但他仍然能听到很多关于战争的消息,为了摆脱战争的困扰,在1942年2月巴西人欢庆狂欢节时,茨威格却同妻子双双服毒自杀。

人道主义理想的破灭

关于茨威格夫妻双双自杀原因的另外一种说法是:他们人道主义理想的破灭。

一战中,茨威格还没有完全失去信心及信仰,但二战时,希特勒的上台,让他的人道主义理想完全破灭了,他失去了生存下去的信心。

茨威格是一位人道主义作家,他着眼于人的命运、人的内心,他对那些被社会唾弃,被生活压迫得扭曲变形的灵魂充满了同情。他对不幸命运的描写,对饱经忧患灵魂的刻画,有些就是个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读起来扣人心弦。

希特勒的独裁统治令世界血流成河。1940年7月,茨威格在给托马斯·曼的信中写道:“……我在此(指美国)的时间少得可怜,我利用这屈指可数的日子为拯救苦难中的朋友们,也包括我的前妻,尽点微薄之力……承蒙您的一片诚心。询及我今后的去处,这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本想回到英国……我简直没有精力在大使馆的官员们面前为申请逗留或延长逗留期限再折腾了,要么风暴结束,要么自己结束自己。”

这个58岁的老人已经饱受战争之苦了。

这个一向视脑力劳动为最高乐趣的人,在移居巴西期间,尽管物质条件十分优越,却感到精神上的折磨一日比一日难以忍受。而且,二战的爆发使茨威格的人道主义理想完全破灭。他不再期待“旭日东升”的景象,他已没有耐心去等待和平的来临了。为了摆脱这种等待的折磨,他决定及时地不失尊严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他感到:“我自己的语言所通行的那个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洲业已日趋毁灭。”

也有人认为:茨威格夫妻双双自杀,也是由茨威格本人的性格造成的。

茨威格从小就不喜欢被颇多的学习生活所束缚,但又不能违抗父亲的命令,所以只能在学校里学习。他认为,“……学习就是恐惧、严肃、折磨、压抑和牢狱。世界仿佛一片灰暗,我们凝视着自由,犹如希望的熠熠繁星……可是,这里是网,它束缚着我们的命运,如此严格的纪律禁锢着应由我们自己决定的世界,我们从未摆脱那种桎梏,内心深深感到它的约束。”

茨威格天生的性格很适于文学创作,但是在文学上影响他最多的却是奥地利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受其影响,茨威格在作品中善于进行心理分析,他有意忽略外部世界、客观环境、自然风光、细节描写等琐屑之处,倾注全力将视角对准人物内心,采用内心独白、现身说法、自由联想、书信表白等方式烘托人物的内心活动。这种对灵魂的剖析,对内心的深刻揭露,是心理分析的特征。茨威格的这类作品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作品非常让人叹服。而且,从这类作品中也能看出他是一个有着人道主义理想的作家。

茨威格是一位毕生追求人道主义理想与精神自由的作家,出于人道主义立场,他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仁爱与宽恕,厌恶金钱社会的尔虞我诈、虚伪、自私与冷酷。

为了让人们理解他自杀这一举动,茨威格在遗言中这样说:“及时地而且以真诚的态度结束生命。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地球上最善良、纯真的欢乐和个人的自由始终是至圣至美的。向我所有的朋友们问好,但愿他们历经长夜后能见到曙光,而我这个惯于性急的人就先他们而去了。”

他的妻子夏绿蒂·伊丽莎白·阿特曼也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她忧郁内敛,对丈夫既崇拜又感激,丈夫选择自杀,她也不会独活于世。

由此可见,茨威格夫妇是由于他们的人道主义理想的破灭而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斯蒂芬·金在其大量恐怖作品中均以“毁灭”这一主题作为故事核心,特别是早期作品《凯莉》描述内向怯懦的嘉莉拥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超自然能力,当她在舞会中被同学戏弄淋满一身鲜血时,她就用意念展开恐怖的大报复,将舞会变成了血流成河的屠杀场;《闪灵》中带着妻儿搬进封闭酒店精神日趋分裂的作家杰克,最终与恶魔同归于尽。金在惊惊恐怖的表象下展现出对人性本质的关注与拷问,反映与揭示美国社会中种种令人担忧的现实状况。在他的作品中,“毁灭”并非目的,而是反衬他对人性“善”的寄望,通过对人性的解读来确认人的神性,即人是可以完全了解自己从而战胜自身恐惧和心魔来重塑理性与意志对抗各种外在力量的。

金的很多小说其实是对某种现实焦虑的一种寄托和排遣。现实中的恐惧和焦虑会在噩梦中反映出来,而金则在作品中让噩梦回归现实,他揭示了人类内心黑暗的另一半—恐惧与焦虑。

金在大部分作品里都描写了人类因为自身罪恶而走向崩溃和毁灭,尤其在现代社会,人类心灵在孤离、孤独、压抑的情绪中逐步异化,由此产生一系列反常行为并带来反常的社会现象。金在多部作品中都向读者传达了一个信息:罪恶,是人性本质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是“毁灭”的根源。金大部分作品里表现出的令人恐惧的荒诞怪异的世界实质上源自日常生活中真实的恐惧,而且还为他的恐怖意境塑造了一个非常立体的情境—完全在一个真实自然的现实环境里表现奇幻故事里面的人的反应:《鬼店》里那条漫长的公路。《宠物坟场》里那条害死宠物和小孩的大公路。简单来说,金对恐惧,死亡、毁灭的表现埋伏于平凡的小地方和小人物的细微生活中,让读者更清晰地看到深藏在自己潜意识中的各种阴霾与黑暗。

金在作品中大量描写了毁灭—一个人的死亡或群体走向死亡,但他并非简单地只是描写毁灭,而是用来反观生存的精神困境,表现出明显的自我意识。

斯蒂芬·金挖掘出所有生活中的细微恐惧,像是一面恐怖而扭曲的哈哈镜,照出人们心底梦魇的原貌,彻底挖出了现代人心底的幽阴黑暗。他善于把握人类内心一闪而逝的恐俱和转瞬忘却的不样预感,将之放大为整个插翅难飞的陷困僵局。小至家中结满蛛网的储藏柜角落,大至一望无际的美国中西部玉米田,或近如邻家男孩的高中生恩怨,远如未来的科技所可能等,透过斯蒂芬·金的引领,总是让人轻易地跨过了理性的界线,穿透现实的安全表象,走进意识、潜意识、灵魂的底层,在那里,恐惧无处不在,透过空间环境、时代氛围的真实呈现,让人跟着沉进了生活的流沙。读者从这些平凡而典型的小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的希望与恐惧,甚至也跟着主人公一起挥舞瘦弱的臂膀,对抗莫名的压力和自己的恐惧,害怕着:我真的有可能就是他们。这种与世界和自己内心恐惧孤独的无望的抗争,显示出只有古典悲剧才具有的悲壮的震撼力,体现出作家隐藏在恐惧背后的最深层的渴望与哀伤。

在斯蒂芬·金的作品中,有一种对生命和死亡,对自我及他人,对世间的一草一木、一生一息,要持有怀疑和敬重,亲近又要保持距离的神秘感与敬畏之心。《玉米地的孩子》中一群孩子聚集在一片玉米地里,这里曾经是印地安人做法术的遗迹。他们破坏玉米,被咒上了恶灵,变成了杀人的魔鬼。他们杀光了镇里的大人,最后自相残杀。对生命的轻视,对世界的无知无畏,导致了一场恐怖的悲剧发生。《唯一生还者》中人类掌握的超自然的能力所能制造的大善和大恶,更是折射出作者对人性的渴望与追求。 斯蒂芬·金喜欢用大量的篇幅叙述故事主角的种种背景及人格发展过程,着墨处理人性的层面。他不只是创作恐怖的东西,尤其像《四季奇谭》这本书,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除了冬季之外,其他三个季节春、夏、秋都被改编成**:《站在我这边》、《无邪的秋》、《谁在跟我玩游戏》、《肖申克的救赎》。在这些故事中,几乎没有恐怖的成分,斯蒂芬·金不再躲在鬼怪后面迂回地暗示隐喻,而是直接表白出更深的内心孤绝。这些看起来没那么恐怖的故事,让个人与世界的对立显得更孤独无助。

斯蒂芬·金小说内容丰富,背景广阔,人物纷繁,在形式上汲取了美国当代文学的许多特征和传统,并将其杂糅在金式恐怖之中。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哈桑在论美国当代文学时谈及美国文学中沉默的两种声音,“一种是负面的、自我毁灭的、魔鬼式的、虚无主义的”,另一种是正面的、“自我超越的、神圣的和绝对的”。而哈桑所说的这两种声音在金的小说中能听见其回响:《凯丽》中魔女凯丽以魔鬼般的自我毁灭的形式把舞会现场变成了火海;《绿里奇迹》中柯菲默默承受着不该承担的罪名,并在自我超越中让绿里的人都感受到了一次人性的洗礼,“柯菲是上帝赐给人类的奇迹”,而我们却亲手把上帝的奇迹送上电椅。在意象采集上,斯蒂芬金在承袭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现代小说元素,金不光善于运用坟场、猫、乌鸦,十字架等传统哥特式的标识,更加入了当代文学形变异化的意象、科幻的时空概念、灵异的力量等非理性元素来为其小说表现现代人精神和身份焦虑服务:《闪灵》和《宠物坟场》中的印第安人坟场、《凯丽》中母亲的忏悔室,甚至一片玉米地和几个玉米棒子,都成为了斯蒂芬·金很好的道具;而《兰戈利尔人》的时间穿越和裂缝主题、《亚特兰蒂斯之心》中泰德的身份的神秘性以及穿**外套的卑贱小人、凯丽和柯菲的特异功能、老轿车克里斯汀的异化等都体现了斯蒂芬·金小说中现代和后现代文学因素,并为他的作品对现代人身份的异化和不确定性的危机的传达提供了介质。

霍金,用手指说话的巨人

作者:王近尧 推荐:soulsand 文章来源: 阅读:53 时间:2005-5-26 21:46:01

一个骨瘦如材的人斜躺在电动轮椅上。他要用很大的努力才能举起头来,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逐页阅读。

他,就是史蒂芬霍金,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当今的爱因斯坦。

就是这样一位被疾病固定在轮椅上三十多年的人,他的思维却穿越时间与空间,追寻着宇宙的尽头、黑洞的隐秘;他敏锐的直觉和坚定的推理,直接挑战已被人广泛认同的传统量子力学、大爆炸理论甚至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他的科普书《时间简史》,据说全世界已经卖了2500万册,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

他说自己是一个快乐的人,23岁结婚,有3个孩子。

他怎样做到这一切,怎样驾奴了自己的生命?正是因此,关于霍金生平的**才流行于世。

霍金,一个深奥的科学家,成为了大众的偶像。

全身只有三个手指会动的霍金,通过一个手指说,我在各方面都非常幸运

2002年8月,一个在轮椅上坐了三十多年的英国老头来到了中国。在普通中国人眼里,这个60岁的人不能写字不能说话,多半辈子歪着脑袋在轮椅上,多少还有点可怜。

让我们看一下他在中国的一个场景吧——

在西湖边上的一家酒店里,霍金左手放在胸前,右手却始终握着他那神奇轮椅上的按钮,想必这就是他的运动神经中枢。轮椅前安置的显示屏,看到写满屏幕的字符。知道不会说话的霍金怎么接受记者的采访吗?

早在十多天前,霍金便已拿到了全国各地记者所提的问题。记者会现场,他每调出一个答案时,仍需要1分钟左右的时间。

因为目前,霍金只剩下右手的一个大拇指能够操作了。霍金用这样的方式“说话”,表达着那智慧和幽默的思想。一个小时里,霍金回答了十多个问题,通过没有感情的扬声器。

据说,现场很静,不时有掌声。不知这个困难的记者招待会现场,有没有眼泪在飞?

一个记者问他:“霍金先生,你认为你本人幸运吗?”提问的人话一出口就有些后悔了,这是什么问题?

你猜,霍金怎么回答:“我在各方面都非常幸运,除了患‘运动神经元症’之外。并且就这个病对我也不是多么重大的打击。患此病仍能成功,我感到满意。我现在真的比发病之前的那个我远为快乐。我无法说它是一项恩典,但已经够幸运了:它并没有比预计的更坏。

“一个21岁的剑桥硕士,突然不会系鞋带了。医生说,你只能再活两年”

坐在轮椅上的霍金,如果回忆21岁以前的生活,该是一个牛津男孩的浪漫:

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刚好是伽理略逝世三百周年的同一天。然而,我估计了一下,大约有二十万个婴儿在同一天诞生,不知道其中有没有后来对天文学感兴趣的人。我上学时,牛津物理课程的安排,使得大学很容易逃避用功,我爱逃学。我有一次计算过,在牛津的3年中,我也就是平均每天学习一小时。我和大部分同学的共同态度:一种百般无聊的心态,而且觉得没有任何事情值得争取。命运的大拐弯,发生在我进剑桥读书后——

那时我已经有了牛津的学位,进剑桥为的是跟自己喜欢的老师研究宇宙。1962年春天的一个下午,我发现系鞋带这件事竟变的非常困难了。到底发生了什么?我的上帝?

过完21岁生日之后不久,我就进医院检查。ALS病?全称叫“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英国人也叫“运动神经细胞病”。医生说:“这是无法治愈而且是致命的病,你只能再活两年。”

一个21岁的翩翩少年绝望了:“我怎么会那么倒霉呢?怎么这种病会发生在我身上呢?我估计,自己活不到完成博士论文,所以看来做研究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沮丧了几个月,喝酒,听伤感的音乐。后来,命运和心情又有了一个大转弯,他会调侃:“你们知道吗?我的轮椅轧到了王子的脚指头。”

这是真事。后来霍金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并且是最年轻的会员。查尔斯王子邀请学会里的一群青年才俊欢聚伦敦。霍金去了,并且喜欢旋转这个轮椅来炫耀,查尔斯王子喜欢这个动作。“结果,我的轮椅旋转时,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幽默的他说,“我希望王子的脚趾头依然无恙。我的很多知心朋友,都有被我的轮椅轧过的经历。”

当然,霍金也尝试过“自由落体运动”的后果,这位量子引力学的大师级的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的左右下,跌下轮椅,甚至身受重伤,但是霍金还是“站”了起来。

看到霍金今天这个样子的人想不到:“霍金有一副相当嘹亮的好嗓门,虽然不是军官的嗓门,但也够威风凛凛的。”

他的朋友感慨地说:“我们可以相信,当他热爱的东西都失去时,他不仅坚强地活着,而且伟大地活着,那么他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科学的智慧,还有人类最可贵的精神。”

霍金的两位妻子:爱情的力量在接力

2002年,霍金来到中国,和他现在的妻子出现在中国人面前。不知在他智慧的大脑里,为他的前妻留了怎样的位置。

“真正使我生活改观的,是我和一位名叫简瓦尔德的女士订婚。这下我有了活下去的目标。也就是说,如果我要结婚就必须要有一份工作。”年轻的霍金说。

1965年,23岁的霍金该得到的都得到了。工作方面,成功申请了剑桥的一份研究奖学金,钱够花了,还能娶媳妇。这年7月,他和这位改变他命运的女士结婚了。婚礼是在剑桥的“三一”教堂举行的,虽然他此时靠着拐杖才能蹒跚行走,但他拥有博士学位、忠诚贤惠的妻子以及可用在宇宙学上的新数学技巧。在他脸上仍然是傲慢自大、毅然决然的表情,这说明了:“我可以做任何事情。没有任何事情能够阻止我,即使是ALS也不能。”

当然,也没有任何事情能阻止霍金生孩子、他家里居然人丁兴旺,两年后的1967年,他们的第一个儿子罗伯特出生;1970年,女儿露西也来了;第二个儿子提莫西出生于1979年。他们这个身体不好的爸爸开始成名了。

回忆爱情的感觉是甜蜜的。1963年除夕夜,他邂逅了对他情有独钟的年轻姑娘瓦尔德。

他的前妻回忆:

那年新年聚会,我看见一个年轻人挨着墙角站在角落里,正在聊天,讲述的是他在剑桥进行宇宙学的研究。他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他讲起笑话来笑的直打嗝,几乎喘不过气来。他的许多笑话是嘲讽自己的。

再后来,朋友问我:“你听说过霍金的情况吗?他走路总是摇摇晃晃,不能系鞋带。他们说他也许……只能再活两三年……”

我大吃一惊。简直难以想象,一个仅仅比我大几岁的人竟然要面对死亡的前景!

再次见到他时,他显得很高兴,我们一起看戏。

真挚爱情的道路确实崎岖不平。他也许觉得我的出现是在他的伤口上撒了盐。他几乎没有表白,而且拒绝谈论他的病情。他掩饰他的敌意和失落感,好像是在故意阻止我和他进一步交往。但是太晚了。我已经没有办法解脱了。终于在剑桥一个小雨淅淅沥沥的晚上,他终于吞吞吐吐地低声向我求婚——那一时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面对有人要我仔细了解他病情的提醒,我回答说:“我非常爱霍金,任何东西都不能阻止我和他结婚,我愿意为他做饭、洗衣、购物和收拾家务,放弃自己以前的远大志向。因为与我面前的挑战相比,那种抱负现在微不足道了。“

第一个星期和谐美满的婚姻生活转瞬即逝。一天,他发病了,满屋子回响着他刺耳的咳嗽声,直到窗户啪嗒啪嗒作响,冷风回应着惊惶失措的叫声。我却不知所措。

风雨相伴了几十年,直到1990年他们平静离婚。而那时,霍金已经是个走在路上总被人认出的名人。做一个残疾名人的妻子,不容易。

他的前妻说:“一个叫梅森的护士渐渐成为他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因为他所具有的专业训练,使他能注意到霍金的每一个怪念头。当我收到霍金的一封信,说他打算和梅森生活在一起时,我知道一段生活行将结束了。1990年5月,我们办理了离婚手续的四个月后,他结婚了。我祝福他。两年后,我又有了家。“

“什么都不能剥夺爱的权利。“今年60岁的霍金用一个指头说。

他在北京演说的题目是:《膜的新世界》。你能听懂这个深奥的话题吗?但是霍金的爱情故事,很多普通的中国人都懂。

一个关于《时间简史》的黑色幽默和黑洞理论

霍金在2002年的中国之行,使得他的那本科普读物《时间简史》,在中国又开始了新的一轮流行。像你我这样的普通读者,能读懂《时间简史》吗?这里有一个关于《时间简史》的幽默。

一个美国商人在飞机上,津津有味的读着霍金的《时间简史》。邻座一个老者有些惊讶地说:“你能看懂这本书吗?我就没有看懂。”

“这么有趣的书还看不懂?”商人大叫起来。于是给这位老者热情讲解。

最后,当他想起来问一下这位听讲者的职业时,老者谦恭地回答:“我是苏联科学院院士。”

的确,连科学院院士都看不懂的书,让霍金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2002年,霍金在中国说,他要重新改写这本书,让即便是12岁的孩子,也能看懂他的时间研究成果。在西方发达国家,几乎家家户户的书架上都有这本书。

“《时间简史》是我第一部为大众写的科学著作。但是我后来发现,没必要写的那么复杂,所以我准备把它改成青少年版,让所有人都能读。这本书,大概还要一年时间才能与大家见面。”霍金说。

如果说霍金在社会公众中的出名,是因为他1998年完成的《时间简史》;那么霍金在宇宙科学圈里的成名,则始于他对黑洞的研究。

11962年,20岁的霍金选择去剑桥大学学习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为的就是跟随著名的宇宙学家霍伊耳做研究导师。但是,学校给他指派的是另一个名师,丹尼斯席阿玛,相对论宇宙学界的权威。

剑桥的求学无疑给了霍金很高的起点。一年后,他斗胆向霍伊耳教授的理论提出质疑,引起轰动。1965年,在他23岁时,发表博士论文,关于“可应用于宇宙的奇点理论”。

在他长子罗伯特诞生的1967年,霍金开始进行黑洞奇点定理的研究。数年后,他与人合著的《大尺度时空结构》,成为引力物理学的经典。1974年3月1日,他在权威刊物《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阐述了自己的新发现——黑洞是有辐射的。这一发现,被认为是多年来理论物理学界最重要的进展,他的论文被认为是“物理学史上最深刻的论文之一”。

荣誉接踵而来。1974年,他当选为最古老的学术组织英国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1978年,霍金获得世界理论物理学界的最高成就奖“爱因斯坦”奖;1979年,37岁的他担任了剑桥大学卢卡逊讲座教授的职位,让霍金自豪的是,这个职位牛顿当年担当过。

随后,轮椅上的霍金也合作者一起提出了“开放暴胀”理论,对宇宙的起源和归宿作出了全新的解释。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只会用指头说话的霍金教授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霍金是一个极富天才和毅力的英国天体物理学家。他使用数学工具论证了宇宙形成的大爆炸理论,使得这个理论成为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关于宇宙形成和发展的理论。”他获得了“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的美誉。

“我发现真实的宇宙比**《星球大战》更吸引人”

2002年,霍金在中国说:“我发现真实的宇宙比**《星球大战》更吸引人。”

他鼓励更多中国优秀的年轻人将看似枯燥的理论物理、天体物理研究作为他们终身奉献的事业。这位60岁的聪明老头说:“我希望年轻人走上这条道路。如果要走这条道路,我建议你们要先学好理论物理学。我发现物理学和宇宙学极其激动人心,它就像星球航行,勇敢地向未被征服的领域前进。”

“我能够在头脑中探索黑洞,进入宇宙最遥远的地方。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想进入空间,就进入物理学。”用指头现场打出这写字,霍金用了很长时间;从一个对宇宙感兴趣的英国青年,到今天一个被世人所知的科学巨星,霍金付出的太多。探索宇宙时空的杰出科学成就,加上战胜罕见疾病的坚强毅力,也使得他成为当今世界最具传奇色彩的科学家之一。

霍金赢得的尊敬超越了学者的团体,超越了国界,甚至连教皇,也曾跪下来与霍金交谈。

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40岁的霍金在轮椅上参加了一个宇宙学大会,会议的主办地就在梵蒂冈,与传统科学界观点不同的教皇科学院主办了这个宇宙学大会。霍金的宇宙论演讲,与宗教观念的“宇宙观”自然有不一致的地方。会议中的一天,不常露面的教皇出面接见各国客人。教皇坐在高高的椅子上,客人从平台的一边进入,跪倒在教皇面前,轻身的交谈几句,然后从平台的另一侧离开。轮到霍金了,他驾驶着轮椅上了平台。这位几天前谈论过“无边宇宙论”,也提出过无需造物主创造宇宙的人,与基督教的领袖面对面的在一起。对教徒来说,教皇就是上帝在地球的代表。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教皇离开座位,跪下来,使他的脸也霍金的脸在同一水平线上,两人开始交谈,所用的时间比其他人都长。最后,教皇站了起来,掸了掸自己长袍上的灰尘,微笑着与霍金告别。霍金的轮椅就缓缓的驶向了平台的另一边。

他的另一本著作《果壳里的宇宙》,在2001年完成。在这本《时间简史》的“姐妹篇”里,霍金引用了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台词:“即使把我关在果壳里,我依然认为自己是无限空间之王。”

霍金的经历告诉普通的我们,束缚你思考的,不可能是疾病,也不可能是别人,惟一的可能,就是你自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202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7
下一篇2024-03-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