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实例 内蒙古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

阅读实例 内蒙古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第1张

一、区域火山岩概况

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位于锡林郭勒盟中部锡林浩特市和阿巴嘎旗境内,火山群面积约9300km2(图3-3),其中晚第四纪火山约300座,是中国东部第四纪玄武岩分布面积最广、火山数量最多的火山群之一。

晚更新世早期主要形成玛珥式火山,火山具有特征的双轮山地貌景观,锥体直径一般为3~4 km,大者约65 km,火口直径多为2~4 km,火口深一般20~50 m。如车勒乌拉火山,直接坐落在上新世宝格达组红色砂泥岩之上。下面形态近圆形,外轮山为玛珥火山锥,直径约55 km,锥高约80 m,由基浪堆积火山碎屑物构成。

火山碎屑物堆积厚度较大,韵律层理、大型低角度交错层理、平行层理以及层理下陷构造发育。在锥体东南侧,见有发育良好的增生火山砾,火山砾呈圆球形,直径一般为5~10 mm。基浪堆积物上部夹有较多降落堆积的火山渣,反映爆发过程中“水”逐渐减少,并向岩浆爆发转变。

内轮山由降落-溅落堆积物构成,形成降落-溅落锥,锥体下部为降落火山渣,上部为溅落堆积的熔结集块岩。内、外环之间的凹槽是残留的玛珥火山,直径约4 km。内轮山中心为岩浆喷发的复式火山口,其中发育两个喷火口(图3-4)。溅落喷发后有少量碱性橄榄玄武岩溢出,注入玛珥火口内,形成火口熔岩湖。火山喷发过程早期为强烈的射气-岩浆爆发,晚期均转变为弱岩浆爆发,最后为玄武质熔岩流的溢出,喷发方式的转变,反映了岩浆与水相互作用以及岩浆上升速度和溢出率的变化过程。玛珥式火山在诺敏河和阿尔山-柴河火山群内均很发育,但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内规模最大。

图3-3 内蒙古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地质简图

(据白志达等,2012,有修改)

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处于内蒙古华力西褶皱带。基底岩性主要为温都尔庙群变质岩和华力西侵入岩,局部为二叠纪火山-沉积岩建造,这些岩石含水性差。新生代盖层主要为厚约30 m的上新世宝格达乌位组红色砂泥岩。宝格达乌位组砂泥岩和基底岩石之间浅层地下水较丰富。另外,玛珥火山分布区晚更新世早期仍是残留湖盆,这是浅层地下水的重要来源。当炽热岩浆上升与浅层地下水相遇时,岩浆与水相遇作用,发生剧烈爆炸。由于爆炸的深度浅,又有足够的水供给,爆发的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故形成的玛珥火山规模巨大。

晚更新世晚期火山主要分布在阿巴嘎旗以北的一、二级玄武岩台地和锡林浩特以南的熔岩台地上。火山类型主要为斯通博利式,次为夏威夷式,形态总体保存尚好。夏威夷式代表性火山有温都尔楚鲁图、爱荣朵花、塔扎音花等。如温都尔楚鲁图火山,由山盾形熔岩锥和扇状熔岩流组成,熔岩锥低缓,直径约15 km,锥体上有少量熔岩喷泉式喷发的溅落堆积物,火口较圆,直径约05 km,总体呈浅盆状。熔岩流早期主要向东漫流,晚期主要向南、北流淌,不同期次熔岩流单元相互叠置构成约40 km的盾状熔岩台地。斯通博利式代表性火山有阿巴嘎旗东部的巴达尔乌拉、布尔罕特等火山。

火山锥大多为复合锥,由早期降落渣锥和晚期喷发的溅落锥叠置而成,直径一般在600~1500 m之间。火口多呈碗状,直径约200~500 m。部分锥体在熔岩流溢出过程中被裂解破坏,形成马蹄形。个别火口由熔岩充填,形成火口熔岩湖。熔岩流分布面积一般为20~50 km2 ,大者如巴达尔乌拉火山约100 km2 ,厚度约5~15 m。

图3-4 阿巴嘎火山群地质图

(据白志达等,2012,有修改)

1—风积沙土;2—全新统湖沼积淤泥;3—上更新统溅落堆积;4—晚更新世玄武岩;

5—上更新统火山碎屑流;6—溅落堆积物;7—玄武岩;8—基浪堆积物;9—喷火口;

10—溅落锥;11—玛珥式火山口;12—产状;13—凹坑/水体

全新世火山目前能确定的仅有鸽子山火山,位于火山群东南隅,是阿巴嘎-锡林浩特火山群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玄武质火山。火山由碎屑锥、熔岩流和火山碎屑席组成。锥体形态完整,雄伟壮观,由早期的降落锥和晚期溅落锥复合而成。锥体平面上呈椭圆形,长轴呈NE向,直径约15 km,短轴直径约为12 km,高度约121 m;锥体中心为多次塌陷形成的破火口,火口内壁陡直,破火口深度约141 m。锥体西侧及北东侧出露两个仍保留了原始形态的熔岩溢出口。熔岩流受地形控制,总体由北向南流淌,局部熔岩流覆盖在全新世沼积物之上,分布面积约50 km2。熔岩流类型为结壳熔岩,表面光滑,绳状和木排状构造发育,局部地段发育较多保存完好的喷气锥。早期岩流单元流动距离远,长约18 km,宽度一般为3~4 km,厚度一般为8~12 m,前缘厚度较小,多为1~2 m。晚期熔岩流流动距离短,但岩流厚度较大。火山碎屑席主要分布在锥体的东侧,厚度由锥体向外逐渐减薄。火山活动早期为爆破式喷发,形成火山渣锥和碎屑席,属亚布里尼型喷发;晚期主要为溢流式喷发,形成溅落锥和大规模熔岩流。

二、鸽子山火山岩

鸽子山火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东南,地处内蒙古高原中部,是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中一座保存完好的火山。鸽子山火山为中心式玄武质火山。火山由锥体、熔岩流和火山碎屑席组成(图3-5)。

图3-5 鸽子山火山地质简图

(据白志达等,2012,修改)

1—全新世碱性玄武岩;2—北溢出口熔岩流(1~5岩流单元);3—西溢出口熔岩流;4—晚更新世末-全新世火山渣;5—全新世沼积物;6—晚更新世玄武岩;7—晚更新世火山渣;8—喷气锥;9—喷火口;10—破火口;11—盾形熔岩锥;12—溅落锥;13—熔岩穹丘(锥);14—降落渣锥;15—寄生火山锥;16—熔岩流塌陷沟;17—火山碎屑席大致范围(厚度>5 cm);18—岩流单元界线;19—喷气锥分布范围;20—地质界线;21—岩浆溢出口;22—岩流流向

火山锥体形态完整,雄伟壮观,熔岩流受地形控制,总体由北向南流淌,火山碎屑席主要分布在锥体东侧。火山产物主体叠置在晚更新世玄武岩台地之上,局部熔岩流覆盖在全新世沼积物之上。火山岩分布面积约55 km2。

1火山锥体结构

鸽子山火山锥体保存完好,遭受风化剥蚀程度很低,基本保留了原始面貌。由降落堆积和溅落堆积物构成(图3-6),溅落堆积的熔结碎屑岩叠置在降落火山渣之上。锥体平面上呈椭圆形,长轴呈北东向,直径约为15 km,短轴直径约为12 km,高度约121 m,体积约0106 km3,锥体中心为多次塌陷形成的破火口(图3-6,图3-7),火口内壁陡直,破火口深度约141 m。

图3-6 鸽子山火山锥体结构图

(据白志达等,2012,有修改)

1—全新世玄武岩;2—全新世熔结集块岩;3—晚更新世末-全新世降落火山渣;4—全新世崩落堆积;

5—崩落堆积;6—晚更新世玄武岩;7—降落锥;8—溅落锥;9—熔岩穹丘;10—破火口;

11—岩墙;12—岩浆溢出口;13—陷落坑;14—岩流流向

(1)降落堆积

是锥体的主体部分(图3-6,图3-7),由降落的火山渣、少量熔岩饼和火山弹等组成,构成早期的降落锥。锥体坡度约20°~25°,西南坡较陡,北东坡相对低缓(图3-6)。松散火山渣为碧玄质,呈黑色或钢灰色,垂向上粒度变化较大,平均在1~2 cm之间,大者可达5~10 cm,总体锥脚部位粒度最粗。火山渣多为浮岩状渣块,气孔含量较高,多呈圆形,孔壁光滑新鲜。堆积物层理较发育,但层系的厚度变化较大,反映喷发强度的韵律性变化频繁。少量熔岩饼多呈不规则状或扁豆状,长轴30~60 cm,大者约120 cm,塑变强烈。少量火山弹主要堆积在锥脚部位,多呈椭圆形,部分由于喷发过程中沿弹道轨迹运移旋转而呈纺锤形或麻花状,火山弹直径一般在15~30 cm之间,大者可达85 cm。

图3-7 鸽子山火山锥体剖面图

(据白志达等,2012,有修改)

1—晚更新世末—全新世降落火山渣;2—全新世溅落熔结集块岩;3—晚更新世黄土;

4—晚更新世玄武岩;5—全新世玄武岩;6—基底岩石;7—辉绿岩墙;8—崩落堆积

(2)溅落堆积

叠置在降落火山渣之上(图3-6),构成晚期的溅落锥,直径约800 m,地貌上相对陡峻,坡度25 °~30 ° ,由黑色或褐红色熔结集块岩构成。火山弹、熔岩饼和塑性熔岩团块溅落在火口沿上,相互焊接形成特征的熔结结构。熔结集块岩局部具清晰的流动特征,上部还发育有较大的空洞,洞壁上见有熔岩钟乳,表明溅落碎屑物堆砌的速度较快,堆积后温度仍然很高。局部熔结集块岩中见有硫黄矿化,反映火山喷发晚期有喷气(H2S)作用发生。

锥体西侧和北东侧形成两个岩浆溢出口,西侧溢出口已塌陷,使锥体西垣堆积物整体陷落,形成直径约50 m,深约30 m的漏斗状深坑。北东溢出口在岩浆溢出过程中裂解破坏了锥体,使锥体呈缺口状(图3 -7a),裂解后的锥体堆积物被熔岩流拖曳到1 km以外。

火山锥体东南发育一系列波状或不规则状分布的火山碎屑堆积物(主要为火山渣、少量火山弹),是崩落堆积的产物。崩落堆积物呈扇状展布,扇轴长约500 m。崩落堆积物是由于晚期火山喷发时,使早期火山锥体横向爆崩的结果。

(3)破火山口

鸽子山火山由于火山喷发强度较大、喷发历史较长、活动的阶段性明显、岩浆溢出率较高、深部岩浆房被多次抽空,使火口发生了多次塌陷作用,形成了破火口(图3 -6,图3-7);破火口内壁陡直,直径约为450 m。破火口内堆积物主要为溅落及降落碎屑物,局部发育厚度很小的熔岩流,熔岩流由韵律性岩流单元组成,岩流单元单层厚度小,仅3~5 cm,有些叠置呈孤立的熔岩小穹丘,反映火山活动晚期岩浆的喷溢频率较高,但溢出率极低,黏度较大。此外还见有火山活动末期侵出的小熔岩穹丘,这些穹丘的发育,标志着鸽子山火山活动的结束。破火口内环状断裂发育(图3-7),不同断裂差异运动使火口呈阶梯状,沿断裂有碧玄岩岩墙侵入于熔结集块岩中,岩墙宽约2 ~5 m,致密坚硬,产状近直立,发育水平柱状节理。

2熔岩流

溅落堆积之后,由于火山通道打开,岩浆溢出率增大,火山活动方式转入大规模岩浆溢流阶段。熔岩流由西侧和北东侧两个溢出口溢出,受地形影响,总体向南流淌,充填于沟谷和低洼地带,覆盖面积约48 km2 ,体积约062 km3。西侧溢出口溢出的熔岩较少,熔岩流先向北流动,然后转向南流淌,流动距离短。北东侧溢出口岩浆溢出率较高,溢出的熔岩流绕过鸽子山火山锥体先向北东流动,后转为向南流淌,并覆盖在西侧溢出口溢出的熔岩流之上。北东侧溢出口溢出的熔岩形成五个岩流单元,早期岩流单元流动距离远,长约18 km,宽一般3~4 km;前缘由于受高地阻挡,又分向东、西两侧流淌,东侧岩流直接覆盖在全新世沼积物之上。熔岩流厚度在近缘及中部较大,一般为8~12 m,前缘厚度较小,多为1~2m。晚期熔岩流规模明显减小,流动距离短,但岩流前缘厚度较大,第5岩流单元仅分布在近火口地带,反映从早到晚岩浆的溢出率逐渐减小,黏度在增大。

图3-8 鸽子山熔岩流中的喷气锥

熔岩流类型主体为结壳熔岩,熔岩流表面光滑,局部绳状、木排状构造清晰。岩流的面积与厚度比很大,反映岩浆黏度较小。晚期局部发育渣状熔岩。在阿敦楚鲁一带以及阿尔都贵乌拉晚更新世火山的西北侧熔岩流中发育较多保存完好的喷气锥、喷气碟或喷气塔(图3-8)。喷气锥高度一般在40~90 cm之间,最大的可达170 cm,直径大多在3~4 m之间,小者约1 m,大者可达7 ~8 m。喷气碟高度很低,一般为40 ~60 cm,直径2 ~3 m,形如碟子,故称喷气碟。少量呈塔状,中心喷气口几乎封闭,仅有很小的喷气孔,可称喷气塔。喷气锥由瓦片状熔岩构成,不同薄熔岩片呈叠瓦状堆砌,单层厚度变化不大,一般为1~2 cm,反映发生喷气作用的能量每次大小相近。大多数喷气锥由20 ~30个岩片堆砌构成,锥体内壁多发育熔岩刺或熔岩钟乳,部分喷气锥中心堆积有类似溅落堆积的塑性熔岩渣块。喷气锥的形成与熔岩流的流速、厚度、体积、黏度以及熔岩流流经的地理条件等因素有关(靳晋瑜等,2006;赵勇伟等,2008)。野外考察表明,鸽子山喷气锥主要分布在地形相对平缓、熔岩流厚度不大的区域,且熔岩流堆积在沼积物之上,反映熔岩流曾流经沼泽洼地。当高温熔岩流流经沼泽等富水湿地时,熔岩流下部的水体将被气化,水蒸气局部富集,压力不断增大,此时如果熔岩流流动速度足够缓慢,甚至停滞时,当压力达到一定限度,就会冲破上覆熔岩流表面而形成喷气孔;周期性的喷气作用,将冲破的熔浆碎片喷到岩流表面,堆砌形成喷气锥。由于厚度一定的熔岩流,所需冲破熔岩流的底部压力大致相似,故每次喷出的熔浆碎片的厚度和大小也相似。当岩流底部水体耗尽或熔浆的黏度增大时,就会抑制喷气造锥作用的进行。喷气锥这种特殊的熔岩流表面构造反映了熔岩流的流速、黏度、温度及堆积定位环境。在岩流的中远端,还常发育有翻花石构造,表明结壳熔岩的表壳形成后,后续岩流的推挤或拖曳作用仍很强。

3火山碎屑席

鸽子山火山早期爆发强度较大,在火口之上已形成了以浮力为主要上升营力的喷发柱(Matthew Patrick,2007)。粒径较粗的火山碎屑物受重力的影响降落在火口周围形成降落锥。相对细粒火山碎屑物被喷发柱携带到高空,并在定向风力的影响下(白志达等,2006),飘散降落在锥体东侧,形成向东南撒开的扇状火山碎屑席。火山碎屑席主要由火山渣和火山灰组成,呈黑色或灰黑色,尖角状或不规则状。覆盖在晚更新世黄土或玄武岩之上,其上为全新世深褐色含火山渣的腐殖土。由火山锥向外厚度逐渐减薄,碎屑物粒度逐渐减小,部分地段由于受雨水冲刷和风蚀作用的影响,厚度变化较大,甚至断续分布。在距锥体约55 km处火山渣厚约20 cm,中值粒度为5 mm左右。火山碎屑物与黄土接触面附近还发育厚约1 cm的烘烤层,反映离锥体较近的火山渣降落后仍有较高的温度。

4火山喷发物特征

鸽子山是一座亚布里尼式玄武质火山。火山喷发物主要为熔岩流、熔结火山碎屑岩和松散的火山碎屑物。火山喷发末期有碧玄质岩墙侵入。熔岩流以结壳熔岩为主,少量为渣状熔岩,岩性主体为碧玄岩,火山活动末期在火口内出露少量橄榄拉斑玄武岩。碧玄岩呈灰黑色,气孔或块状构造;气孔含量变化较大,5% ~30% 不等;斑状结构,基质为间隐间粒和隐晶质结构;熔岩流表面以玻璃质结构为主。斑晶主要为橄榄石和单斜辉石:橄榄石斑晶新鲜,粒状,大小约为01~03 mm,含量约10%;单斜辉石呈短柱状,偶见穿插双晶,为含钛的普通辉石,粒径平均在05~08 mm之间,含量约5%。基质主要由微晶斜长石、钛铁氧化物、少量辉石和碱性长石及火山玻璃组成。橄榄拉斑玄武岩仅出露在火口内,是火山活动末期的产物;岩石呈深灰色,气孔状构造,气孔含量较高,气孔间连通性好,呈薄层状;斑状结构,基质为间隐或玻璃质结构。斑晶主要为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粒径约1 mm,含量约15%;橄榄石斑晶少量,约为01~04 mm;基质主要由微晶斜长石、少量辉石和钛铁氧化物及火山玻璃组成。松散火山渣呈黑色或褐红色,气孔十分发育,气孔多不规则,内壁新鲜,很少有附着物;密度小,形状复杂,大小不一,几乎全由玻璃质组成,为浮岩渣。熔结集块岩仅分布在溅落锥上,呈砖红色,由塑性、半塑性的火山弹、熔岩饼和浆屑组成;碎屑物大小不一,大者可达15 m,一般5~30 cm;塑变强烈,彼此平行排列,紧密焊接,形成特征的熔结结构和假流纹构造,是溅落碎屑物快速堆积的产物。部分溅落碎屑物堆积在锥体上仍保持高温状态,碎屑之间相互焊接弥合成为整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又可发生流动,形成碎成熔岩流。西南侧火口沿上发育熔结程度低的黏结集块岩。碧玄岩和锥体火山渣中含有较多辉石、歪长石巨晶和二辉橄榄岩包体。空间上巨晶和包体主要分布在锥体及其附近,仅在远离锥体的熔岩中偶见。辉石巨晶长一般在3~5 cm之间,大者可达7~8 cm,色泽黑亮;边缘多发育浅色角闪石和铁质的反应边,局部含量可以达到5% ~10%,反映玄武质岩浆在深部岩浆房曾发生过分异作用。沿环状断裂侵入的碧玄质岩墙呈灰黑色,致密块状,由长条状斜长石和他形辉石及钛磁铁矿组成;结晶较好,为间粒结构,局部具辉绿结构特征。

大量辉石、歪长石巨晶及二辉橄榄岩包体的出现和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碧玄岩岩浆直接来源于深部地幔高压岩浆房,基本为原生岩浆,但在深部岩浆房经历了一定结晶分异作用。岩浆上升过程中未经过地壳岩浆房阶段。橄榄拉斑玄武岩是火山喷发末期产物,仅分布在火口内,呈侵出小穹丘产出,岩石化学、地球化学与碧玄岩差异很大,与原始地幔特征相似,可能是融出碧玄岩岩浆后的残余地幔再部分熔融的结果。

5火山喷发过程

鸽子山火山喷发方式较为复杂,早期阶段属于亚布里尼式喷发,由于深部岩浆上升减压,原来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分逐渐出溶,使得岩浆通道内的压力增大,岩浆喷出地表时表现为强烈的爆破式喷发(白志达等,2008),碎屑化程度较高的岩浆碎屑物被抛向高空,并在火口之上形成了以浮力为主要上升营力的喷发柱。喷发柱中粗粒级碎屑物由于受自身重力及空气阻力等的影响,直接降落在火口周围,形成降落渣锥。由喷发柱携带到高空的细粒级火山碎屑物在定向风的影响下,飘散至锥体东南,形成面积较大的火山碎屑席。降落堆积后,火山活动暂时停息。晚期阶段在早期降落锥东南侧发生横向爆崩作用,形成崩落堆积。随后由于岩浆通道打开,处于相对开放环境,火山活动转为熔岩喷泉式喷发,形成溅落堆积,碎屑化程度很低的高温塑性熔浆团块、熔岩饼和火山弹溅落在火口沿上,相互焊接形成溅落锥。溅落锥形成之后,岩浆中的挥发分急剧减少,岩浆上升速率加快,火山作用方式转变为熔浆的溢流,熔浆首先从西溢出口溢出,然后从北东溢出口溢出。溢出的结壳熔岩是熔岩流主体,晚期形成少量渣状熔岩,渣状熔岩的出现暗示火山溢流活动已接近尾声(白志达等,2008)。大量熔岩流溢出后,火口发生塌陷,形成了典型的破火口;由于塌陷,残余岩浆沿环状断裂侵入,形成辉绿岩墙。火口塌陷后,火山活动进入调整期,复活活动期仅在破火口内形成小型熔岩穹丘,橄榄拉斑玄武岩侵出穹丘的出现最终堵塞了火山通道,标志着鸽子山火山活动结束。

6火山喷发时代

以往多认为锡林浩特火山群火山活动时代主要是晚更新世,实际上大规模火山活动从上新世开始,贯穿了整个第四纪。晚更新世是活动的鼎盛时期,全新世已属尾声。鸽子山火山活动可分为早、晚两个阶段:早期为爆破式喷发,形成火山渣锥和碎屑席;晚期主要为溢流式喷发,形成溅落锥和大规模熔岩流。据火山形貌特征、锥体风化降解程度、堆积物接触关系,结合热释光测年,初步确定鸽子山火山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其主要依据是:

1)火山形貌与结构特征:鸽子山火山地形地貌保存完整,火山锥、火山口和熔岩流基本未遭受风化剥蚀的改造。火山锥由降落锥与溅落锥叠置而成,雄伟陡峻,火口为一塌陷的破火口,火口缘窄小,破火口内侧崎岖陡直,锥体风化降解程度很低。锥脚处熔岩溢出口清晰,仍保留了原始形态。熔岩流的展布受近代地形控制,顺势流淌分布在沟谷和低洼地带。熔岩流表面流动构造清晰完好,如绳状和木排状构造基本未遭受风化改造。部分地段熔岩流中的喷气锥除个别被人为破坏外,均保存完好。熔岩流之上仅有少量风成砂,基本无风化土壤,植被很少。火山的形貌特征表明鸽子山火山喷发的时代较新。

2)地层接触关系:地层的叠覆关系是确定相对时代的直接依据。鸽子山熔岩流在阿尔都贵乌拉西侧和第一岩流单元的东南缘覆盖在全新世的沼泽淤泥之上(图3-9),表明鸽子山火山的熔岩流无疑属全新世。

图3-9 鸽子山玄武岩接触关系剖面

1—鸽子山玄武岩;2—全新世沼泽堆积物

3)同位素年龄:鸽子山东侧约55 km处的一塌陷坑剖面良好,火山碎屑席覆盖在晚更新世黄土之上,厚度约为20~30 cm,其上又被厚约30 cm的全新世含火山渣的深褐色腐殖土覆盖。火山渣底部发育厚约1 ~2 cm砖红色烘烤层,取烘烤层样品进行热释光测年,测试结果为(2241 ± 190)ka(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测试),距今约2万年。鸽子山火山活动可分早、晚两期,早期是较强的爆发,晚期主要是溅落堆积和大规模熔岩溢出,晚期喷火口明显向西迁移,表明早、晚期喷发之间有一定间隔,热释光年龄可能代表鸽子山早期爆发的大致时限。

火山形貌特征、锥体风化降解程度、完好的喷气锥以及地层和堆积物的相互关系表明,鸽子山火山喷发大致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至少晚期喷发属全新世。

7结论

1)鸽子山火山是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内结构完整的一座中心式玄武质火山,由火山渣锥、碎屑席和熔岩流构成。火山遭受风化剥蚀作用弱,火山地貌清晰,结构完整。碧玄岩、熔结火山碎屑岩和松散火山渣是主要火山喷发物;碧玄岩中含较多辉石、歪长石巨晶和二辉橄榄岩包体。鸽子山火山以结构完整、活动时代新、爆发强度高、发育破火口以及含较多辉石巨晶区别于火山群内其他火山。

2)火山活动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阶段爆发强度较大,在火口之上形成了以浮力为主要上升营力的喷发柱,属亚布里尼式喷发;晚期喷发主要表现为溅落堆积和大规模熔浆溢出。整个火山的喷发时代为晚更新世末—全新世,其中晚期喷发属全新世。

3)鸽子山是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内目前确定的唯一最新火山,这对该区深部构造岩浆活动和新构造以及火山灾害预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难得的火山遗迹资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合理开发利用,对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

鸽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家里的大人小孩都爱吃,做起来也很有讲究。家里老人常说,鸽子必须要用水淹死,不能放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鸽子的血液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质和微量元素,特别是铁元素能够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食用起来有补血的功效。 如果把鸽子直接放血,不就浪费了鸽子血吗。而用水淹死的做法能让鸽子血渗进肉里,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鸽子的营养价值。

我们常常给病人煲鸽子汤就是希望他们尽快痊愈,鸽子血自然是里面不可缺少的一味原料了。在鸽子汤里加入枸杞、红枣, 不仅能够补肝壮肾、益气补血、清热解毒,在秋冬季节还有增强体质、美容养颜的功效呢。

当然这么做也会有不好的地方,鸽子的肺部会有血液淤积,水分过多也会影响鸽子肉的口感。有些鸽子生存能力很强,过一会儿你可能会发现它又恢复回来了。而且鸽子溺水之后,血液凝固、皮肤发紫,卖相上没那么好看。有些人还说鸽子是有灵性的,不能当面杀是不吉利的。

不过也有人认为将鸽子血取出,单独烹制也是可以的啊。营养价值并不会打折扣,何必那么残忍呢。其实这些做法都是老人们口口相传来的,是否有科学依据还有待考证,每种做法都有利弊,无需太过纠结啦。

生活有:一只鸽子赢了九只鸡,是一只鸽子带来的营养功效,就像九只鸡一样,这并不夸张,看似简单的鸽子,它的 健康 效果是鸡无可比拟的,鸽肉也是很多人第一个从重病中恢复的食物。

另外,如果家里刚刚生了孩子的妈妈,家里还会煮一点鸽汤给他们吃,对于滋养身体也很好。当你在市场上买鸽子时,你会发现鸽子的价格比鸡肉贵得多。

你可以让卖鸽子的人帮你宰杀鸽子肉,对于有经验的人来说,当杀一只鸽子时,是不允许流血的,最好是淹死它,相知道为什么吗?

杀鸽子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淹死,当然是想不浪费鸽子血,表明鸽子血有很高的营养。的确,鸽子血液的营养仍然很丰富,具有蛋白质、脂质、矿物质、脂肪等,可以补充 健康 ,调节身体。

高血糖的人可以在吃鸽子血后达到血糖调节的目的。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吃鸽子血可以改善皮肤和皮肤护理。

千万不要以为鸽血是不能吃的,因为在生活中,有吃猪血的习惯,那么鸽血当然是可以食用的。

被水淹死的鸽子,使血液仍能保留,对于营养更高,医疗保健会更好。

当然,我们谈到鸽子赢了九只鸡,更多的是从吃鸽肉的角度出发,通过吃鸽肉,可以获得更好的滋补效果,那么吃鸽肉的好处是什么?

鸽肉可以促进伤口愈合,手术后,或孩子产后有伤口,需要慢慢愈合,然后吃一些鸽肉,喝一些鸽汤,以促进伤口愈合更好。

鸽肉滋养皮肤,爱美的女人总会想到她们皮肤和美丽的脸庞,可以吃一点鸽子肉。主要吃鸽肉可以吸收软骨素,不断调节关节活动,达到强健肌肉和骨骼的目的,同时也滋养皮肤,让你展现魅力。

鸽肉补脑,脑力劳动的人或者学生,吃一些鸽子肉,喝一些鸽子汤,能达到增强智力、补脑的目的。它主要吸收鸽肉中的磷脂,促进脑代谢,有利于增强脑活动,延缓细胞衰老,提高脑活力。

由此可见,吃鸽子时,最好不要错过鸽子的血液,通过吃鸽肉,还能得到这么多的好处,希望大家多吃,科学地吃鸽肉,才能 健康 。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有疑问请咨询我们医师,将免费为您解答

前段时间我们这里刚开一个烤鸽子的烧烤店,本来我对吃鸽子这件事情并不感冒,觉得和鸡肉相差不大,但是耐不住朋友热情邀请,别看鸽子小小的一个,价格还挺高,吃起来肉质比鸡肉更紧致,不过比鸡肉腥一些,听朋友说这是因为宰鸽子时不放血才会吃起来有腥味。那么这宰鸽子为什么要淹死不放血呢?

听朋友说,这鸽子的营养全在鸽子血里,吃鸽子并不是吃鸽子肉,而是吃鸽子血,所以菜不能放血,一旦放了鸽子的血,那么鸽子的营养就会少了很多。鸽子血中有一种叫做软骨素的物质,这个物质不仅可以美容养颜,对于做完手术的病人来说,多吃炖鸽子有利于伤口恢复,所以很多病人在做完手术可以进食后,医生都会建议喝一些鸽子汤来促进伤口愈合。

人不仅多吃鸽子血对身体有好处,吃鸽子肉对身体也是很好。鸽子肉中含有比其它禽类更多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所以家里有老人和小孩子的,可以常用鸽子来炖汤喝,既可以补充身体所学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还有补气补血、滋阴补阳、美容养颜、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那么为什么宰鸽子要用水淹死呢?其实用水淹鸽子是宰鸽子最快也是保留鸽子血的最好的方法,鸽子在宰之前都会灌一小口白酒,既可以促进鸽子的血液循环,还可以方便给鸽子拔毛,喝完酒之后只要将鸽子浸在水中两三分钟就鸽子就会断气,所以很多饭店都是用水来淹鸽子。

虽然吃鸽子或者是喝鸽子汤好处很多,但是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很容易上火,对于易上火的人群或者是肝火比较旺的人尽量少吃或者是不吃鸽子肉喝鸽子汤。

大家好,我是麟大官人,我的回答是: 咱们先不说 “一鸽胜九鸡” 这个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咱们就看看后面这句 “杀鸽子不能放血,必须用水淹死” 这说法其实心里就早已心知肚明了,这样的老话古话其实并非完全没有科学依据,但是以此说法来衡量食物也绝对不是科学的。

答:首先,如果咱们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我给大家看一组鸽子和鸡的营养数据对比:

看完以上2组数据后,看起来真的好像是鸽子要完胜鸡很多,不但蛋白质和各种营养元素占比均要比鸡高,而且鸽子肉的消化率也是要比鸡好,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答:其实我们光是从以上的营养价值占比的多少来看,就轻易的断定了 “鸽子肉要比鸡肉营养的多” 的说法是完全不严谨的。

因为我们最先需要考虑到的是: “一只鸽子和一只鸡之间的大小重量差距” ,鸽子不管其营养价值有多高,也只是比鸡肉要略高一些,如果将一只鸡和一只鸽子拿在一起对比,那不管是从肉的含量上还是营养物质的含量上来说,鸽子的整体营养含量都是要小于鸡的整体含量许多的,因为一只鸡的鸡肉要比一只鸽子的鸽子肉多很多倍,因此, 别说“一鸽胜九鸡”了,哪怕是“一鸽胜一鸡”,其实都是有些够呛的。

答:综上,老话 “一鸽胜九鸡” 的说法,从科学角度来看是不科学的,完全比不了九只鸡,但是呢,鸽子肉其实也确实是有着鸡肉所不具备的多种优质食疗效果以及营养元素的。

鸽子肉本身营养含量占比比鸡更高,并且脂肪含量也比鸡低,其他营养物质更是要比鸡肉含有的更加全面丰富,并且鸽子肉要比鸡肉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因此,如果是大病初愈或孕妇之类急需补充营养的人群,在鸽子和鸡2者之间选择,鸽子肉还是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的,因此,鸽子肉即使分量不多,但也还是要继续吃的。

其次,老话之所以会说 “一鸽胜九鸡” 的主要原因其实是: 因为古时的鸽子是真的特别难捉到的,更别说吃鸽子肉了,俗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在古代即使你能一天捉九只鸡,也不见得能几天捉到一只鸽子,因此,由于鸽子的罕见难得,非常珍贵,才会慢慢得以赋予“一鸽胜九鸡”的美称,这其实就是一种“物以稀为贵”的经典赋语。

答:说完了鸽子和鸡的营养对比后,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杀鸽子为何不能直接放血而要用水淹死” 这个话题。

老规矩,咱们还是先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不管是任何的飞鸟家禽,其本身都是带有 “血液” 的,而为什么说大家在宰杀它们时都要先给它们 “放血” 其实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血液” 本身只有在动物还活着的时候才会保持流动性,这里我打个比较常见的比方,假如你杀一条鱼是选择先直接破肚的方式宰杀的,而我的是选择先插喉放完血再破肚的做法宰杀的,那么在相同的烹饪做法和相同时间下,我做出来的鱼肉绝对会比你做的鱼肉更加的鲜嫩鲜香,为什么?

答:其实也不然,因为古代人并没有我们现代人这么 “讲究”。

——何为讲究? 意思就是:

古代人吃东西一般都是以 “不浪费” 为第一目的,因为那个时候的人确实粮食匮乏,而反观现代人,那则是以 “好吃” 为第一目的,因为食物充足。

因此, 古人将鸽子用水淹死的做法其实就是为了保留鸽子内的血液不被流失浪费而特意选择的做法。虽然这样做确实会牺牲掉一部分鸽子肉的口感和香味,但是在整体上的营养物质也确实得到了更多的保留,因此,不得不说古代人对于粮食的珍惜精神即使到了现在依旧值得大家学习(==)。

所以,古代人如此用水淹杀鸽子的做法也是完全可以的,因为咱们的目的压根就完全不同。并且,如果现在的你不太介意鸽子的那点腥膻味,想要保留更多的鸽子肉营养,你也同样完全可以这样去做一次,只不过在葱姜蒜方面的增香去味上可能就要多下点功夫了哈哈! 我是“麟大官人”,一个相对啰嗦却又不厌其烦的 美食 博主,如果您看完这篇文章觉得还比较有帮助,希望您能给麟大官人点一个赞或者关注“麟大官人”,我会每天都为您分享更多的 美食 知识和技巧,麟大官人感谢您的观看,我们明天再见!

一般养殖土鸡还要经常的喂养他一些食物,而且土鸡的生长速度相对于鸽子来说更慢一点,而且还要专门为他们做一个鸡窝,相对来说比较麻烦,但是养鸽子就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了。农村人都知道鸽子的营养价值是非常丰富的,高于普通的土鸡。农村人常常说鸽子是大补的食物,有些人甚至吃一只鸽子就感觉补过头了,直接流鼻血。而题主所说的一鸽胜九鸡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这句话也足够说明鸽子的营养价值要比土鸡高很多。

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鸽子的血营养价值非常的丰富,尤其是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其中含有的铁元素可以快速的促进伤口的愈合,还能够有很好的补血效果。所以大家一般在宰杀鸽子的时候,绝对不会将鸽子的血放掉,而是会将鸽子的血盛在一个碗里面。据了解,鸽子的血当中含有丰富的血蛋白以及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对于刚刚动过手术的人,吃鸽子的血,可以有利于伤口的快速愈合,还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没有放过去的鸽子,营养价值绝对要比放过血的鸽子高很多,因为鸽子血中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如果与鸽子的肉一起食用的话,能够有很好的补血效果,还能够健脑补身,延年益寿,降低人体血压,有很好的食补效果。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农村人现在养土鸡的人越来越少,而养鸽子的人却越来越多,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鸽子的营养价值要比土鸡高出很多,一只小小的鸽子要比9只土鸡营养价值还要丰富。这种说法真的其实一点也不夸张,对于产妇和刚刚手术的人吃鸽子是再好不过的了,大家觉得呢?

一鸽胜九鸡,这是我们农村人的老话,为什么杀鸽子不能放血,而是用水淹死营养会更好,下面让我这个老农来说说。

把鸽子们水里让它窒息而死,这两个字里面的血就会全都留在体内里,而且不管是从味道上还是从营养价值上来对比的话,都要比放弃要好得很多,另外把鸽子放水里直接闷死,拔毛也会特别的方便,而且非常的干净。所以在杀鸽子的时候不能像杀鸡一样,要不然鸽子血全都放好了,里面就没有什么最营养的地方了,对于需要大补的妇女来说进补更有效果。

对于很多女性朋友来说,不失为一道佳品,鸽子肉中有一种特殊的物质,是非常好的护肤物质,它能够提高皮肤的弹性和细胞的活性,促使皮肤变得亮白有光泽,女性适当吃点鸽子肉,皮肤状态或会越来越好,衰老也会慢人一步。

常吃点鸽子肉,能很好降低人体内的胆固醇的水平,对于维持各项指标有帮助,很大程度上能够规避掉一系列的血管问题,更好地保护好你的血管,中老年人可适当吃点,也能提升免疫力。

这题挺有意思的,我小时候杀过鸽子,也给鸽子拔过毛,但之前还真没想过杀鸽子为什么是用淹死的方法。

小时候我们家住的是平房,有两个院子,两排平房之间的院子我爸养了很多只鸽子。

我记得有段时间每到周日(那时只休息一天)家里就要炖鸽子,然后我爸把鸽子从鸽子笼中抓出来交给我们。三个小孩一人分到一只,每人负责把自己手上的鸽子用水淹死,然后给鸽子拔毛。

杀鸽子很简单,抓住鸽子的两只翅膀,把它的头往水里按,很快就死了,但是拔毛就繁琐多了,所以那段时间我们都非常排斥吃鸽子,更是讨厌给鸽子拔毛。

至于说“杀鸽子是不能放血的,必须用水淹死,这样的鸽子才有营养”,我个人觉得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为什么杀鸽子时采取的是用水淹死鸽子的方法,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怎样方便怎样处理。

以前年代的人对食物的营养方面没有现在的人们这么讲究,人们只讲究实用性,鸡的体型比鸽子大多了,而且家里杀鸡,那鸡血是舍不得扔掉的,多半是要留下来,还可以用鸡血做个汤喝。

所以杀鸡时,抓紧鸡的两只翅膀,同时按住鸡头,露出颈部,将颈部鸡毛拔掉一些,避免鸡血流经颈部羽毛,用刀割破鸡颈部皮肤,继续来回滑动,隔断气管,鸡会剧烈挣扎一分钟左右,此时保持上述的抓鸡的姿势,将鸡倒提起来,腿朝上,头朝下,让血流入早已准备好的一碗盐水中。

这个时候,鸡挣扎的是很剧烈的,流出的血会溅到周围,一不小心衣服上还会溅到很多。

若是一只鸽子也像鸡这样处理,那真是繁琐得不行,况且鸽子体型小,血量没多少,留着也没用。而且鸽子的脖子细,那气管也是很细的,采取放血的方法实在是不如用水淹死的方法来得直接、简单而且快。

所以,我认为“杀鸽子不放血,而是要用水淹死”这个方法完全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我国民间有"一鸽胜九鸡"的说法,鸽子肉的营养价值极高,鸽子肉的脂肪含量仅为03%,低于其它肉类,是人类理想的食品,此外,鸽肉所含的钙、铁、铜等元素及维生素A、B、E等都比鸡、鱼、牛、羊肉含量高。就连鸽子蛋也被人们称为“动物人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在我们本地有用鸽汤来养伤口的说法,就是说动了手术的人,喝鸽子汤更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煲鸽子汤最好是选用老鸽,因为老鸽的脂肪含量少且肉质紧实,煲出的鸽子汤清淡鲜美且稍带甜味。另外,用老鸽煲鸽子汤营养更丰富,而且经得起长时间久煲。

鸽子的粪便对人类的害处主要是传染疾病。

1、鸽子在实际生活中是相当有害的,传播疾病、破坏收成,排泄物污染环境,气味难闻,身上还带菌和小昆虫,这些微生物能污染食品,鸽粪还能腐蚀建筑物和毁坏花园。传播呼吸道感染、过敏症等等一些严重的疾病,最危险的是传播一种真菌,从鼻孔进入人体,随后进入血液、脑膜、甚至神经系统,在那里大量繁殖,损害人体组织,更可怕的是它会伤害人脑。

2、资料表明鸽子传染给人的疾病有大脑炎、副伤寒、肺炎、疟疾、淋巴腺疾病等等;近年来,还发现它对人体骨骼有危害,其症状为腰部长期酸痛,而且逐渐加剧。

3、据国外报道,鸽子排泄物中的念珠菌属,可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人体的大脑、骨骼或脊椎中。鸽子是唯一的已知带菌体,这种病可以发生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如果侵入大脑时,就会导致生命危险。

4、鸽粪是一种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容易引起人的呼吸系统的疾病。

扩展资料:

鸽子粪致病相关案例:

常州市民陈女士最近两个月反复头痛、头晕,自以为是“贫血”,服用大量“补血药”后病情不但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重,出现了呕吐和视物模糊的症状。在常州第三人民医院,陈女士最终被确诊为患“隐球菌性脑膜炎”,进一步询问病史,原来陈女士的邻居家饲养了许多鸽子,隐球菌可能正是来自于鸽子的粪便。

“通过腰椎穿刺检查,我们在陈女士的脑脊液中找到了新型隐球菌。”常州三院感染科徐天敏主任介绍,新型隐球菌分布广泛,是土壤、鸽类、牛乳、水果等的腐生菌,其中鸽粪中大量存在。有数据显示,在我国52%~76%的鸽粪中能分离到新型隐球菌。

据了解,新型隐球菌在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会趁虚而入,通过空气、食物和破损皮肤等多种途径感染人体引起脑膜脑炎、肺炎、皮肤病、骨病及败血症等,新型隐球菌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特殊的亲和力和致病力,其中隐球菌性脑膜炎约占80%。

有研究发现,养鸽者或与鸽子接触较密切者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发生率增加,对于存在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及其他有免疫缺陷者如艾滋病患者感染新型隐球菌后更容易发病。

徐天敏主任解释,隐球菌性脑膜炎起病缓慢,初起时症状不明显,多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如畏寒、发热、乏力、轻度咳嗽、咳痰,也可出现头昏、头痛,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以后病情逐渐加重,出现剧烈的持续性头痛,恶心、喷射样呕吐;

当脑神经受到损伤时,可出现视力和听力下降(甚至失明和全聋)、眼肌麻痹、瞳孔散大、吞咽障碍、言语困难和面瘫等症状;当脑实质受损时,可出现嗜睡、烦躁不安、谵妄和智力障碍等精神症状,以及肢体瘫痪和感觉减退或消失等症状,甚至陷入昏迷状态。

徐主任说,隐球菌性脑膜炎病死率及病残率较高,急性期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常常会因“脑疝”导致的呼吸循环衰竭在短期内死亡。

人民网-邻人养鸽鸽粪致病 “惹出”全国首例官司

人民网-常州女子得了脑膜炎头痛头晕 元凶来自鸽子粪

鸽子。低钾就是指血液当中钾离子的浓度小于正常范围,可以有很多原因导致,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

1、低钾患者是可以吃排骨的,尽量吃清炖排骨,不要添加刺激性调味品。

2、鸽子汤是非常有营养价值的,中医认为它有一定的滋补身体,健脾养胃,补益的作用,能够补气血而现代研究表明鸽子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198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7
下一篇2024-03-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