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的偏旁是什么?

表的偏旁是什么?,第1张

拼 音 biǎo

部 首 一 笔 画 8 五 行 水 繁 体 表 五 笔 GEU

详细释义

〈名〉

(会意。从毛,从衣,“毛”又兼作声符。小篆字形,衣字中间加个毛字。古人穿皮衣,毛朝外面,所以“表”从“毛”。本义:外衣)

同本义

表,上衣也。——《说文》。朱骏声曰:“古者衣裘,以毛为里。按,古衣裘皆外毛,礼服必加裼衣其上。许所谓上衣也,故曰以毛为田,言有表,则毛在里也。”

表裘不入公门。——《礼记·玉藻》

必表而出之。——《论语》。皇疏:“谓加上衣也。”

中绀而表素。——《庄子·让王》

又如:表裘(外衣);表礼(作为礼物的衣料);表里(衣服的面子与里子;里外;也指作为礼物的衣料)

外面(与“里”相对)

表里山河。——《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又如:表海(临海,滨海);表薄(泛指出身贫贱。表:野外;薄:山林);表里相应(指内外互相应和);表壮不如里壮(丈夫有才能,还不如妻子善能持家,可为内助。表指丈夫,里指妻子)

外表,外貌

虚有其表耳。——《明皇实录》

又如:表相(外貌);表征

通“标”。表率,榜样

仁者,天下之表也。——《礼记·表记》

廉者,民之表也。——包拯《乞不用赃吏》

又如:表正(证据;表率;榜样);表俗(作为世人的表率)

通“幖”。表帜,标志

祭之日表。——《周礼·肆师》

君法明,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荀子·成相》

又如:表旗(边境上的标帜);表识(标记,标帜)

给皇帝上的奏章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又如:表函(上呈天子的函件);表奏(表文奏章);表草(表文的草稿)

表格

为十表。——司马迁《报任安书》

又如:度量衡表;对数表;乘法表;编制表;一览表;价目表

作标记的木柱

吴起治 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日置表于南门之外。——《吕氏春秋·慎小》

城上千步一表。——《墨子·备城门》

表亲 。一种亲戚关系,有姑表和姨表之分,都叫表,姑母的子女互为姑表,姨母的子女互为姨表。

如:表兄弟,表兄妹,表姊弟,表姊妹(姑母、舅父、姨母的子女);表叔,表伯,表舅(父母的表兄妹);表侄,表甥(表兄弟姐妹的孩子);表婶(表叔之妻)

边界线 。

如:表旗(边界线上的旗帜)

直立于地面,用以测日影的标杆

夏至日中立八尺之表,其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景:影。)——阮元《畴人传》

石碑

千里立表,万里连纪。——《汉书》

测量仪器 。

如:温度表;水表;电表;表座(日影表的底座)

树梢 。

如:林表

〈动〉

表彰,显扬

刻石表功兮炜煌煌。——唐· 韦应物《石鼓歌》

又如:旌表(立石碑、匾额以颂扬功德);表章(显扬;宣扬;古代臣子上君王的奏章);表显(显扬);表式(表彰)

设立标记;标出,标明

又如:表木(立木为标志);表目(标名,命名);表揭(标志)

表白

或援誓以表心。——刘知几《史通》

又如:表异(表明特异之处);表微(表明微细之事);表心意;按下不表;表抒(表达,抒发)

启奏,上表章给皇帝

亮自表后主。——《三国志·诸葛亮传》

礼官辄表贺。——《明史·海瑞传》

曹公表 权为骠骑将军。——《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又如:表救(上表援救);表闻(上表申闻于上);表荐(上表推荐);表谢(上表谢恩);表劝(上表劝即帝位)

表现,显示 。

如:表德(佛教用语。直接显示真理叫表德。与遮情相对);表候(表现在外的征象)

记载 。

如:表勒(刻石记载);表载(记载)

用药物等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

如:表寒气;表汗

〈名〉

一种轻便的可以戴在手腕上或放在口袋内的计时器 。又如:手表;怀表

表的偏旁:一

拼音:

部首:一

笔画:8画,除部首外7画

释义:

外部,外面,外貌:~面。外~。仪~。~象。~层。~皮。

2 显示:~示。~态。~征。~达。~露。~演。~情。略~心意。

3 中医指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汗。

4 分类分项记录事物的文件:~册。~格。~报。调查~。

5 计时间的器具,通常比钟小,可以带在身边:钟~。手~。怀~。

6 计量某种量的器具:电~。

7 标志,榜样:~率(shuài )。为(wéi )人师~。

8 称呼父亲或祖父的姊妹、母亲或祖母的兄弟姊妹生的子女,用来表示亲属关系:~亲。~兄弟。

9 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章。诸葛亮《出师~》。

参考《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第11版)

[本字]输 [简体笔画]13 [部首]车

[繁体]输 [繁体笔画]16 [五行]金

be defeated;covey;kick the beam;loss;transport;

赢;

(1)

shū

(2)

(形声。从车,俞声。本义:转运,运送)

(3)

同本义 [transport;convey]

输,委输也。――《说文》

运所有,输所无。――《淮南子·泛南训》

输积聚以贷。――《左传·襄公九年》

春申道缀基毕输。――《荀子·成相》

秦于是乎输粟于晋。――《左传·僖公十三年》

输之于宫以为食器。――《韩非子·十过》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唐·杜牧《阿房宫赋》

(4)

又如:输供(输送供给);输将(运送);输场(唐代转运物资的货场);输发(输送和调发粮草、军队);输转(转运);输将(运送,输运);输遣(运送)

(5)

交出;缴纳 [contribute;donate]

已乃劝输巨室,令曰:“输(捐献)不必金,出粟、菽、帛、布及它物者听。”――清·邵长蘅《阎典史传》

笺诉天公休掠剩,半偿私债半输(缴纳)官。――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6)

又如:输诚(献纳诚心);输分(捐送财礼分子);输征(缴纳赋税);输货(献纳财货);输期(缴纳租税的期限);输税(纳税);输粮(缴纳租税);输纳(多指赈济或交税的捐献);输财助边(捐献财物,帮助边境的防卫);输芒(传说蟹于八月稻熟时,腹中有一稻芒,献于海神)

(7)

传达,表达 [express]

当面输心背面笑。――杜甫《莫相疑行》

(8)

又如:输心(献纳诚心,表白忠诚的心意);输心贴意(真心实意。输心:表示真心);输写(倾吐,抒发情意)

(9)

报告;告诉 [report;tell]

常以国情输楚。――《战国策·秦策》

(10)

又如:输敌(报告敌方);输情(表示真情)

(11)

灌输;灌注 [instil into;pour into]

险出三峡右,长输不尽溪。――苏轼《庐山二胜栖贤三峡桥》

(12)

又如:输灌(灌输)

(13)

报效 [render service to repay sb's kindness]。如:输勤(出力;效力);输力(出力,贡献力量);输效(报效);输实(竭尽忠诚)

(14)

罚役 [punish;penalize]。如:输作(因犯罪罚作劳役);输徒(罚作劳役);输役(因犯罪罚作劳役)

(15)

堕;堕坏 [fall;sink]

屡顾尔仆,不输尔载。――《诗·小雅·正月》

(16)

负,失败 [defeat]

昨日输了一陈,挫动锐气。――《群英会蒋干中计》

虽然是输赢无定,也须知报应分明。――《陈州粜米》

(17)

又如:输服(认输);输眼(方言。以目测某事物的准确程度打赌,输了的叫“输眼”);输筹(负局;失利)

(1)

shū

(2)

不及,赶不上 [inferior to]

平生奇绝输此游。――黄遵宪《下水船歌》

(3)

又如:输与(比不上;给与);输小(甘愿处于低下地位);输款(投诚)

输诚

shūchéng

(1)

[demonstrate wholeheartness]∶表明诚心,献出诚心

敢不尽力输诚。――《三国演义》

(2)

[capitulate;surrender]∶投降

输出

shūchū

[export] 从内部送到外部

革命不能输出

输电

shūdiàn

[transmit electricity] 电力传输;把电力从发电厂或变电所输送给用户

高压输电

输家

shūjiā

[loser][如在比赛或竞争中]输的一方

输精管

shūjīngguǎn

[spermatic duct] 睾丸的输出管;输送精液的管

输理

shūlǐ

[be in the wrong] 站不住脚的道理;争执中不如对方理由充足

你本来就输理,还有什么可辩的

他已经输理了,就别理他了

输卵管

shūluǎnguǎn

[oviduct] 动物卵从卵巢排入腹腔的管道

输尿管

shūniàoguǎn

[ureter] 将尿从肾脏输送到膀胱或其泄殖腔的一对管道

输钱

shūqián

[drop;lose money in gamble] 在赌博中失败而付出钱

这几天他每天输钱

输入

shūrù

[import] 从外部送到内部

在谷物短缺时输入小麦

输送

shūsòng

(1)

[transport;convey]∶运送;送

这条船为他们输送了大量军火

(2)

[infuse]∶注入

输送新鲜血液

输血

shūxuè

(1)

[transfuse]∶把健康人的血液输入病人的血管

给病人输血

(2)

[give sb a shot in the arm]∶比喻给对立者增加力量

这等于是给侵略者输血打气

输氧

shūyǎng

[oxygen therapy] 对呼吸困难的病人供给浓度高的氧气,以增加吸入的氧气量

输液

shūyè

[transfuse] 把葡萄糖、盐水等缓缓输入静脉血管进行治疗

输赢

shūyíng

(1)

[win or loss]∶胜败;也指赢进或输出(如赌博中)

这是场表演赛,观众对输赢不是很关心

(2)

[money won or lost in gamble]∶指输赢的钱数

这伙赌徒,一夜就有几百元的输赢

输运

shūyùn

(1)

[transport]

(2)

运输;运送

(3)

分子或其他粒子穿过液体边界层时的动能或动量矩的交换

(输)

shū ㄕㄨˉ

(1)

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运~。灌~。~出。~入。~血。~电。

(2)

送给,捐献:~纳。捐~。~将(jiāng)。

(3)

败,负:~赢。~理。~了两个球。

(4)

堕坏,败坏:~平(使其败坏)。

(5)

表示,吐露:~心(表示诚心)。~实。~诚。

郑码:HEQK,U:8F93,GBK:CAE4

笔画数:13,部首:车,笔顺编号:1521341251122

be defeated;covey;kick the beam;loss;transport;

赢;

申的偏旁是什么——答案:I。

解释

1 地支的第九位,属猴。

2 用于记时 :~时(下午三点至五点)。

3 陈述,说明 :~述。~斥。~辩。~冤。三令五~。~请。~报。

4 重复,一再 :“~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5 中 国 上 海 市 的别称。

6 姓。

组词

申讨

[ shēn tǎo ]公开指责;声讨。

申辩

[ shēn biàn ]申述辩解。

申雪

[ shēn xuě ]申辩表白。

申述

[ shēn shù ]详尽陈述;诉说。

申报

[ shēn bào ]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提出书面报告。

申斥

[ shēn chì ]严厉地责备;斥责。

申明

[ shēn míng ]郑重地说明。

申韩

[ shēn hán ]1战国时法家申不害和韩非的并称。 后世以“申韩”代表法家。亦以称申韩之学。 2借指酷法。

申列

[ shēn liè ]谓列举事实呈报。

申文

[ shēn wén ]1行文呈报。 2呈文。

申饬

[ shēn chì ]斥责将众管事人。

申说

[ shēn shuō ]说明;申述。

申诉

[ shēn sù ]1对所受处分不服时,向处理机关或上级机关提出自己的意见。 2对法院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依法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

申送

[ shēn sòng ]上报。

申礼

[ shēn lǐ ]施礼。

申锡

[ shēn xī ]厚赐。

申酌

[ shēn zhuó ]谓借杯酒而表达。

申恨

[ shēn hèn ]诉说怨恨。

申商

[ shēn shāng ]1战国时申不害与商鞅的并称。两人均为法家的重要人物。 2指申不害、商鞅的学说。

申表

[ shēn biǎo ]旧时道士斋醮时恭读向神奏告的表章。

申旦达夕

[ shēn dàn dá xī ]自夜至晨,自晨到夜。形容日夜不止。

申冤吐气

[ shēn yuān tǔ qì ]洗雪冤屈,发泄怨恨。

引申触类

[ yǐn shēn chù lèi ]指从某一事物的原则,延展推广到同类的事物。同“引伸触类”。

五申三令

[ wǔ shēn sān lìng ]三令五申。指再三告诫。

三令五申

[ sān lìng wǔ shēn ]令:命令;申:表达,说明。 多次命令和告诫。

小屈大申

[ xiǎo qū dà shēn ]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

申祸无良

[ shēn huò wú liáng ]申:重复。申祸:第二次遭祸事。无良:形容自己没有道德。重遭祸事,是因为自己没有道德而造成的。

熊经鸟申

[ xióng jīng niǎo shēn ]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鸟之伸脚。

奉申贺敬

[ fèng shēn hè jìng ]送礼单上的套语,以表达敬贺之意。

露申辛夷

[ lù shēn xīn yí ]露申,或作露甲,即瑞香花。 辛夷,一名木笔,现在多用作木兰的别称。

申是什么偏旁部首——答案:丨。

申,汉语一级字,读作shēn,最早见于甲骨文 ,其本义是电,引申泛指伸展,又引申指延缓、说明、下级向上级禀报、重复、鬼神(即《说文解字》所谓的"神也")、十二地支的第九位和十二生肖中的"猴"等。

解释

1 地支的第九位,属猴。

2 用于记时 :~时(下午三点至五点)。

3 陈述,说明 :~述。~斥。~辩。~冤。三令五~。~请。~报。

4 重复,一再 :“~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5 中国上海市的别称。

6 姓。

组词

申讨

[ shēn tǎo ]公开指责;声讨。

申旦达夕

[ shēn dàn dá xī ]自夜至晨,自晨到夜。形容日夜不止。

申辩

[ shēn biàn ]申述辩解。

申雪

[ shēn xuě ]申辩表白。

申述

[ shēn shù ]详尽陈述;诉说。

申报

[ shēn bào ]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提出书面报告。

申冤吐气

[ shēn yuān tǔ qì ]洗雪冤屈,发泄怨恨。

申斥

[ shēn chì ]严厉地责备;斥责。

申明

[ shēn míng ]郑重地说明。

引申触类

[ yǐn shēn chù lèi ]指从某一事物的原则,延展推广到同类的事物。同“引伸触类”。

五申三令

[ wǔ shēn sān lìng ]三令五申。指再三告诫。

申韩

[ shēn hán ]1战国时法家申不害和韩非的并称。 后世以“申韩”代表法家。亦以称申韩之学。 2借指酷法。

申列

[ shēn liè ]谓列举事实呈报。

申文

[ shēn wén ]1行文呈报。 2呈文。

申说

[ shēn shuō ]说明;申述。

申诉

[ shēn sù ]1对所受处分不服时,向处理机关或上级机关提出自己的意见。 2对 法 院 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依法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

三令五申

[ sān lìng wǔ shēn ]令:命令;申:表达,说明。 多次命令和告诫。

小屈大申

[ xiǎo qū dà shēn ]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

申送

[ shēn sòng ]上报。

信的部首是:亻。

信[xìn],[shēn]。

解释:

信[xìn]

1、把言语写成文字传达给特定对象的书面文件。组词书信、平信、挂号信。

2、消息。组词音信、凶信、口信。

3、诚实不欺。组词忠信、信实、讲信修睦。

4、凭证、凭据。组词印信、信物。

5、听从、不怀疑。组词相信、深信不疑、不可置信。

6、随意。组词信步、信手拈来、信口开河。

信[shēn]

1、古同“伸”,舒展开。

2、古同“伸”,表白。

组词:

赏信罚必

[shǎng xìn fá bì]

基本解释

指该赏一定赏,该罚一定罚。

交通信号灯

[jiāo tōng xìn hào dēng]

基本解释

安置在交叉路口指示车辆和行人行进或停止的具有法律效能的交通指挥工具之一,由红灯、绿灯、黄灯等彩色灯光信号组成。

言信行果

[yán xìn xíng guǒ]

基本解释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信笔涂鸦

[xìn bǐ tú yā]

基本解释

信:听凭,随意;信笔:随意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形容字写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谦之词。

”表“的部首是 衣 ,没有偏旁。

表(biǎo):汉语汉字,含义有:外表(如仪表);地名(如张表);计时工具(如手表)。

会意。从毛,从衣,“毛”又兼作声符。小篆字形,衣字中间加个毛字。古 人穿皮衣,毛朝外面,所以“表”从“毛”。本义:衣服上裘的有毛的这一面。

“表”相关组词

表姐    表现    表扬    表示    手表    表面    钟表 

表妹    表情    代表    表达    华表    表白    表尺

扩展资料

偏旁是合体字的构字部件。古代人把左右结构的合体字的左方称为“偏”,右方称为“旁”,如今合体字各部位的部件统称为偏旁。

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所以,“偏旁”,主要包含形旁和声旁两类。如“语”字,由“言”和“吾”两个偏旁组成;“盆”字由“分”和“皿字底”两个偏旁组成;“问”字由“门字框”和“口”两个偏旁组成。

表 部首 :衣 组词:表示、代表、表面、手表、表扬、钟表、表妹、表情、表亲、表功、表白、 表决、表皮、师表、华表、图表、表象、姨表、降表。

表,汉语一级字 ,读作biǎo,最早见于甲骨文。表的本义是用野兽毛皮制成的外衣。由用野兽毛皮制成的外衣引申为外部,外面。由外部,外面引申为外显,显示,传达;直系亲缘之外的。由外显,显示,传达引申为奏章,向上传达的文件。由奏章,向上传达的文件引申为格式化、栏目化的文件。

表字的意思和含义:

1外面;外表:~面。地~。由~及里。

2中表(亲戚):~哥。~叔。姨~。姑~。

3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表示:~达。~态。~决心。深~同情。按下不~(说)。

4俗称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吃服(fù)药~一~,出身汗,病就好了。

5榜样;模范:~率。为人师~。

6古代文体奏章的一种,用于较重大的事件:诸葛亮《出师~》。

7用表格形式排列事项的书籍或文件:《史记》十~。统计~。一张~。

8古代测日影的标杆。见〖圭表〗。

9测量某种量(liàng)的器具:温度~。电~。水~。煤气~。

10姓。

一、(申)这个字在字典上查部首田,拼音shēn。

二、释义:

作动词时:

1、(指事。从臼,自持。从丨。身体。与寅同意。本义: 束身)

2、同本义;约束

又如:申束(约束)

3、舒展。通“伸”。伸展,伸张

又如:申张(伸张;扩大);申水(商业用语。旧时两种价格不同的货币互相交换时,由一方加价给他方作为补贴称“申水”);申主(信主,出政而信于民的君主)

4、表明,表达

又如:申敬(表明敬意);申意(表明、表达意思;致意);申布(宣布);申白(申明表白;禀明);申好(表示结好);申挺(辨明而从宽处理);申约(申明约令;重申缔盟);申奖(表示奖励);申酌(借杯酒而表达);申致(送达;送给;表达)

5、申诫;告诫

又如:申守(再次警诫加强守备);申救(告诫,郑重的训诫);申戒(告诫);申析(申说辨析);申敕(告诫);申诏(申令告诫);申禁(宣布禁止从事某项活动);申儆(儆;训戒);申宪(绳之以法;依法处理);申警(警戒;儆戒);申严(申令严格遵守或执行某种法令、措施)

6、申雪;昭雪 。

如:申恨(诉说怨恨);申宥(施恩宽宥);申救(替人申冤并予以救助);申涤(申雪)

7、重复地说,重申

又如:申志(一再表明心志);申命(重申教命;再命);申复(重申诉而使之恢复)

8、申报,旧时官府行文,下级对上级称申

又如:申解(申报;解送;上报的文书);申状(上报的文书);申达(下级官府对上级行文表述);申表(上报的奏章);申闻(向上级报告);申破(上报说明);申黜(申报上级予以开除);申文(行文呈报)

9、通“呻”。欠伸

10、到,至。

如:申旦(通宵达旦);申旦达夕(自夜至晨,自晨到夜);申延(延长);申停(延缓执行)

11、施,用 。

如:申用(采用);申行(推行);申究(追究);申拔(提拔);申威(施展神威);申舒(舒展。膨胀);申愤(伸张义愤);申泄(倾泄;抒发)

作名词时:

1、地支的第九位

2、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如1944年为甲申年

3、用以纪月,即农历七月

4、用以纪日

5、用以纪时,即十五时至十七时为申时

又如:申牌(十二时辰之一。指十五时至十七时);申酉戌亥(申:15—17时;酉:17—19时;戌:19—21时;亥:21—1时)

6、周时国名。姜姓,传为伯夷之后。故城在今河南省南阳市

7、姓

作形容词时

明, 明白

作副词时:

重复,一再

又如:申告(反复告诫);申言(再次陈说;重复述说)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造字本义:名词,雨天的闪电。

文言版《说文解字》:申,神也。七月,阴气成,体自申束。从臼,自持也。凡申之属皆从申。      

白话版《说文解字》:申,天神。在十二地干中,“申”代表七月,这时天上阴气形成,它的体态任自伸展、收束。字形采用“臼”作字根,表示一切自持。所有与申相关的字,都采用“申”作边旁。  

二、相关组词:

1、申孙[shēn sūn] 

箭名。

2、申闻[shēn wén] 

谓以文状呈达上官。

3、申商[shēn shāng] 

战国时申不害与商鞅的并称。两人均为法家的重要人物。

4、申着[shēn zhe] 

明文公布。

5、申主[shēn zhǔ] 

信主,出政而信于民的君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181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7
下一篇2024-03-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