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多面人”吴起

读《史记》—“多面人”吴起,第1张

杀妻求将,不仁之人

吴起是卫国人,爱好兵学。曾经在曾子门下求学,侍奉过鲁国国君。齐国人进攻鲁国,鲁国想用吴起为将,但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受到鲁国人的怀疑。

吴起想成就功名就杀了妻子,用以表白不向齐国。鲁国终于任用吴起为将,率兵攻齐,大败齐军。

恶语中伤,难安其身

鲁国人有厌恨吴起的人就放出舆论说:“吴起的为人,是一个疑忌残忍的人。他年轻时,家里集聚了千金之财,游历求官不成,还把家庭败落了。家乡的人讥笑他,吴起一气杀死了三十多个说他坏话的人,然后走出卫国东城门,与母亲告别,咬着臂膀发誓说:‘我吴起做不了卿相,就不再回卫国了。’于是逃到曾子门下。过了没多久,吴起的母亲去世,他终于没有回家奔丧。曾子看不起他,和吴起断绝了关系。吴起就到鲁国改学兵法,为鲁国君主效劳。鲁君怀疑吴起,吴起竟然杀妻求将。鲁国是一个小国,而有打败大国的名声,诸侯国怕要联合起来对付鲁国了。再说,鲁卫两国是兄弟之国,鲁国重用一个卫国的杀人武夫,岂不要开罪卫国吗?”鲁君起了疑心,罢免了吴起的官。

去鲁投魏,伐秦强军

这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就投奔了魏文侯。魏文侯询问大臣李克,说:“吴起是什么样的人啊?”李克说:“吴起贪财又好色,但是他打仗用兵,齐国的司马穰苴也比不上他。”求贤若渴的魏文侯任用吴起为将,攻击秦国,占领了五座城池。

吴起担任将帅,他的饮食与衣着与士兵中最下级一样,晚上睡觉不铺设垫褥而卧槽距,走路不骑马,亲自背粮,与士兵同甘共苦。士兵中有一人长了脓疮,吴起用嘴吸脓。这个士兵的母亲知道了,哭了一场。有人说:“你的儿子只是一个士兵,将军亲自为他吸脓,你为什么还哭呢?”那位母亲说:“事情不这么简单,往年吴将军为他父亲吸脓,他父亲作战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吴将军现今又吸我儿子的脓疮,我不知道他死叫死在什么地方?想到这里,我禁不住哭起来。”

魏文侯认为吴起善于用兵,廉直公平,能取得全军的拥戴,于是任用他做西河地区的守将,抵抗秦国和韩国。

德义修明,固国之本

魏文侯死后,吴起侍奉魏文侯的儿子魏武侯,魏武侯巡视西河,顺流而下,到了中流,回头对吴起说:“壮美啊,山河如此坚固!是魏国的珍宝啊!”

吴起回答说:“国家的稳固靠的是德义修明,而不是山河险固。从前三苗氏在南方,左有洞庭湖,右有彭蠡湖,自持山河险固,不修德义,结果被大禹王吞灭了。还有夏桀王继承了夏朝的天下,左有黄河和济河的天险,右有泰山和华山的屏障,在南边有伊阙关口,在北边有羊肠坂的险道,但他不施仁政,商汤放逐了他。殷纣王的国土,左边有孟门,右边有太行山,常山挡在北边,大河横在南边,但他不行德政,周武王杀死了他。如果君王不行德义,现在船上的人都是魏国的敌人。”魏武侯说:“说得好!”

田文之能,吴起之妒

吴起为西河守将,很有名声。魏国选拔国相,任用了田文。吴起不服气,对田文说:“想和你比较一下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可以。”吴起说:“统领三军,让士兵乐于死战,敌国不敢图谋,你与吴起哪一个能干?”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又问:“治理百官,使万民亲附,府库充实,你与吴起,哪一个强”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又说:“防守西河使秦国不敢东向,韩国、赵国都来归附,你与吴起哪一个强?”田文说:“我还是不如你。”吴起说:“这三个方面你都在我之下,而职位却在我之上是什么道理?”

田文说:“国君年少,国人疑虑,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在这种时候把国家托付给你呢,还是托付给我?”吴起沉默了很久,说:“还是托付给你妥当。”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在你上面的原因啊。”吴起这才知道自己赶不上田文。

公叔之谋,背魏投楚

田文死后,公叔担任魏国国相,娶了魏国公主为妻,担心吴起夺位。公叔的仆人说:“要挤走吴起太容易了。”公叔说:“有什么办法?”他的仆人说:“吴起为人,很有骨气又爱面子和名誉,你先去对魏武侯说:‘吴起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而魏国较小,又与强大的秦国为邻,依臣个人之见,吴起不会长期留在魏国。’魏武侯将会问:‘那怎么办呢?’你就趁机对魏武侯说:‘可以用给公主招亲的办法来考验吴起。吴起打算长久留在魏国,那一定接受君王的好意,吴起不想留在魏国,那一定要推辞,用这办法就可看出。’如果魏武侯接受了这个建议,然后你就把吴起请到相府来做客。让你的公主当着吴起的面对您发脾气看不起你,他一定会推辞魏武侯招亲。”

果然吴起看到公主慢待国相的场面,推辞了魏武侯的招亲。魏武侯真的起了疑心,渐渐不信任吴起。吴起害怕招祸,于是离开魏国,立即前往楚国。

变法强楚,难得善终

楚悼王一向听说吴起贤能,吴起一到楚国就被任命为国相。吴起严明法规,审定律令,裁减闲散多余的官员,废除国君远门宗族的爵位俸禄,节省的行政费用全部用来抚养战士。改革的目标是增强兵力,打击那些靠嘴皮纵横驰骋游说的人。

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打退了三晋的进攻,还向西讨伐了秦国。这样一来,各诸侯国都害怕楚国的强盛,不满改革的楚国旧贵族都想加害吴起。

等到楚悼王一死,宗室大臣立即兴风作浪,追杀吴起,吴起跑到楚悼王尸体之前伏在上面。攻击吴起的那伙人用乱枪乱箭射杀吴起,吴起死了,楚悼王的尸体也成了马蜂窝。安葬了楚悼王后,太子楚肃王继位,就下令楚国相令尹追究诛杀吴起并刺中悼王尸体的人。这一事件被牵连判罪遭全家诛灭的人有七十余家。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司马迁家族世代掌管太史的官职,修史是家族的事业。他写《史记》前,是中国封建时代空前绝后的漫游者,他在父亲的要求下,从二十岁开始曾作为期两年的漫游,司马迁的漫游,是一次实地考察。他亲自采访,获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保证了日后写《史记》的真实性、科学性。

  司马迁因李陵事件而蒙受人生灾祸。他因为替李陵辩护,汉武帝震怒,司马迁下狱。他想到了接受死亡甚至有自杀的念头。但他毅然接受宫刑,在死刑与宫刑之间选择。为了著述的理想,司马迁忍辱含诟,隐忍苟活,选择了辱没祖先和个人人格的宫刑。生前人所不耻,死后光耀千古,成为一个另类的英雄。

  自从司马迁写完《报任安书》之后,人们便再也不知道他的消息了,历史的记载在这里留下了一页空白,后人只能从零星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传说中去揣测他的结局。司马迁死了,在《史记》完成之后,悄然无声地离开人世了。他以生命的终结,换来了《史记》的诞生;他的死留下一个历史之谜,他的著作却矗立起一块历史的丰碑。

  (全文)

  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执掌天时星历,记录、搜集保存典籍文献的一个史官。史官无权无势,无名无利,他因罪得罪了汉武帝,在死刑和宫刑之间他选择了一个男人最为耻辱的宫刑,包羞忍耻活了下来。后来呢,他又充当了本应该由太监来充当的一个官,也就是中书令。当中书令的时候,他为官又不能推贤进士,也就是说并不是个好官。但是就是这位司马迁,撰写了中华文化史上一部宏伟的巨著《史记》。这部《史记》影响了,并且继续影响着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司马迁是不是一位英雄?如何评价他的人格?司马迁有着怎样的传奇的人生?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究竟在哪里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我们将沿着司马迁生命的轨迹走进这位历史文化名人的精神世界,来解读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历史之谜。

  我想分四个问题讲一讲,第一个问题谈的是二十漫游,二十岁的一次漫游。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公元前145年,出生地在龙门,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韩城县。据司马迁自己说,他少年时期曾经“耕牧河山之阳”,也就是说他儿童时期曾经在家乡从事过一些农业劳动。后来他的父亲司马谈到长安做了太史令,司马迁随父亲也到了长安,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刻苦读书,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他拜了很多名师做老师。司马迁的家族,就是他这个家族,世代都是史官,而作为史官,他有责任来记载帝王圣贤的言行,也有责任来搜集整理天下的遗文古事,更有责任通过叙事论人而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借鉴。那么他的父亲司马谈就有志于整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试图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著。就是写一部史书,从他父亲开始就已有这么一个理想,他的父亲做太史令之后,就开始搜集阅读史料,为修史做准备。但是司马谈感到自己年事已高,要独立地修成一部史著,无论是时间、无论是精力,还是才学知识都还不够,所以司马谈寄厚望于他的儿子司马迁,希望他能够早日参与其事,最终实现这样一个宏愿。

  于是,他让儿子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开始行万里路,他要求他儿子来进行一次为期两年多的一次全国的漫游。所以我这里要介绍司马迁的漫游,于是司马迁从20岁开始,就做了一次漫游,司马迁是为写《史记》做准备的一次实地考察,他亲自采访,获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保证了《史记》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那么他这个漫游,也是《史记》实录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

  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他漫游到汨罗江畔,在汨罗江畔,在当年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他高声朗诵着屈原的诗,他痛哭流涕,所以他写《屈原列传》写得那么有感情,他是亲自去考察过,他是在学习屈原的基础上来写屈原的。比方说,在韩信的故乡淮阴,他也搜集了许多有关韩信的故事,你比如说他亲自去问别人,说当年韩信受胯下之辱,这大家知道,这个典故,韩信为什么能够受胯下之辱而不发怒?而不愿意去做出非法的事来,忍了。韩信那么高的个子,从一个流氓两个腿之间爬过去,如果按照他的个性,一刀就把他杀了。但是如果把他杀了,后来还能够建功立业吗?韩信后来帮助刘邦推翻了秦王朝,建立了西汉,封王封个侯,回了故乡,韩信自己说,如果当初我把你杀了,我就没后来的建功立业,所以小不忍则乱大谋。

  再比如说在曲阜他去瞻仰了孔子的墓,还和孔子故乡的一些儒生在一起揽衣挽袖、一步一揖,学骑马、学射箭,学行古礼,以此表达他对孔子的纪念,高山仰止,对孔子的纪念。

  再比如讲,在孟尝君的故乡薛城,他走乡串巷,考察民风,而且他考察这个地方的民风跟当年孟尝君好客养士有什么关系,所以他走一路、考察一路,可以这样说,司马迁在漫游的旅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了解历史的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存留于人们口碑上的故事,获得了许许多多从古籍当中所得不到的历史材料,同时他深入民间,广泛地接触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使得他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认识逐渐深入。

  此外他遍历名山大川,饱览了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了性情,从而也提高了他的文学的表现力,所以我要讲司马迁这的这次漫游,正是司马迁走向成功的极为坚实的一步,是非常典型的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第二件事情,就是李陵之祸。就是司马迁因为受李陵事件的影响,而被下到牢里边去了,所谓“李陵之祸”。司马迁22岁漫游回来以后,22岁就开始做官,但是做的是一个郎中,郎中是什么,就是“掌守门户,出充车骑”,就是皇帝的一个侍从。一直到38岁的时候,他才继承他父亲的职位,就是他父亲去世以后,他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做了太史令。从做太史令那天开始,他就开始《史记》的资料准备和撰写工作,38岁一直当太史令,然后就开始写《史记》。

  正当司马迁专心著述,专心写《史记》的时候,巨大的灾难降临到他的头上,我刚才讲了,一部文学史,就是文人的辛酸史,文人的不幸才给我们文学史上留下了这么伟大的作品。在汉武帝天汉二年,也就是公元前99年,司马迁47岁。这一年的秋天,匈奴发动了对汉朝的进攻,汉武帝就任命他的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为主帅去抗击匈奴,而要李陵,李陵是什么人物呢?就是汉代另外一个很有名的人物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这个人心劲很高,他提出来,我带一支军队,五千人,我要横行匈奴。名将之后很有气魄,汉武帝看他如此有勇气,于是就给他五千精兵,这五千精兵都是五千荆楚壮士,非常勇敢、非常能打仗,李陵开到前线去,到前线去以后,跟匈奴打仗,连打了几仗,连打连胜,消灭了几倍于他的匈奴敌人。

  当李陵打胜仗的消息不断传到朝廷的时候,汉武帝非常高兴。看着汉武帝高兴,那么周围大臣都纷纷祝贺汉武帝,哎呀!陛下得此良将,李陵不愧是名将之后,都恭贺汉武帝。但李陵毕竟带的是五千人,寡不敌众,而且后来匈奴以为这就是汉朝的主力军,整个匈奴把军队都拉来对付李陵,最后李陵终于敌众我寡,打了几次仗以后,最后战败被俘了。李陵被俘虏之后,汉武帝非常生气,挫败了我大汉王朝的军威,挫动了我的国威,很恼火,很生气,而这些大臣朝廷大臣们,看着汉武帝生气,于是又转过来纷纷来咒骂李陵,说李陵本来就不是个好东西,李陵本来就不是个好人,就纷纷骂李陵。

  结果有一次在朝廷议事的时候,史官不是陪侍在旁边吗?汉武帝就问司马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司马迁就说了一番话,是替李陵辩护,好!这就惹恼了汉武帝,于是司马迁被定了一个什么罪呢?“诬罔主上”。就是攻击诬蔑咒骂皇上,于是把司马迁打入大牢,司马迁这样得罪了汉武帝,开始司马迁并没有定为死罪,大概过了将近一年,半年多到一年的时间,一直没有李陵消息,汉武帝就想派人打听李陵被俘虏以后,究竟是投降了?还是现在情况怎么样呢?就派一个人叫公孙敖到匈奴去打听李陵的消息,公孙敖在匈奴那个地方转了几个月,始终没有得到李陵的准确的消息,到底李陵现在怎么样了?是死了?还是活了?是投降了?还是干什么去了?不知道。后来听信一个传言,说李陵正在某处帮助匈奴训练军队,他得不到别的准确消息,于是带着这个消息回来告诉汉武帝,说李陵在那里帮助匈奴训练军队,汉武帝大怒,这就是叛徒,你被俘虏还不说,你现在帮助匈奴训练军队打我们,于是李陵被诛灭九族,那么司马迁就被定为死罪。司马迁是为李陵辩护,因此我的结论是:在李陵事件当中,司马迁只是尽到了一个史官直言的职责。司马迁如果不说话什么都没有,皇上问我,我不说,或者跟其他大臣一样,也把李陵骂一通,他什么事都没有,他不过是尽到了一个史官坦诚说自己意见,也许这个意见可能错,但是这个史官该说真话,所以坦诚直言的职责,他因此而蒙冤下狱,甚至被判了死刑,死罪,那么这正是封建统治者的专横。

  关于司马迁生平第三件事情,就是“痛下蚕室”,司马迁以诬罔主上而被定为死罪,那么按照汉朝的刑法呢,死罪犯人有两种方法可以免死:一就是缴纳五十万钱,二是接受宫刑。司马迁作为史官,家境清贫,再加上下到死牢里面去,人们逃避惟恐不及,谁还去资助他钱呢?就算借得到钱,也没有人敢借给他,自己拿不出来,也没有人借,所以无法筹措那五十万。因此,司马迁要想活命,只能接受宫刑,什么叫宫刑呢?宫刑就是施刑于男人的下身,而且接受这种刑法的人,他畏冷怕风,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因此在施刑的牢房当中必须保暖,就好像民间养蚕的屋子一样,所以,受宫刑也叫下蚕室。司马迁对此事来说,去死和接受宫刑更容易接受的是什么?是死。司马迁并不怕死,因为他知道,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他自己的话了,那么他认为,即使是奴隶,即使是婢妾在受到侮辱的时候,也知道以死来摆脱,何况我司马迁。自己是一个深明是非的史官,我难道不懂得羞辱的活着比死还可耻吗?难道还怕死吗?但是司马迁不能够选择死,这是因为他不能让《史记》的写作半途而废,因为这是继承祖业实现父亲遗愿的大事,如果自己死去,他将以何种面目去见九泉下的先人呢?而作为一位史官,没有留下半点文字,如何向后人交代?再说,如果他选择自杀,或者是被杀,人们并不会把他看做是殉节,而只会认为他智尽无能,或者是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在这种情况下死,那就是轻于鸿毛了。那么惟一的选择就是接受宫刑,在这时候司马迁想到了,古代的周文王、孔子、屈原、孙膑、吕不韦、韩非子等这样一些圣贤,他们都是在逆境当中坚韧不拔,最后都完成了轰动天下的文化巨著。于是司马迁为了保存自己以完成撰写《史记》的大业,决定自请宫刑,减死一等,我愿意接受宫刑,免死。

  司马迁终于被处以宫刑,他前后在狱中呆了三年,他隐忍苟活,在狱中还坚持写《史记》,大概是在汉武帝太始元年,也就是公元前96年,司马迁50岁的时候,他出狱了,47岁被打到牢中,50岁出狱,出了狱以后做了中书令,中书令的职务是“领赞尚书,出入奏事”,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各部的尚书有什么表,有什么奏章呈现给皇上,把皇上有什么圣旨,旨意,传达给大臣们。但这个职务一般是由宦官来担任的,现在司马迁担任这个职务,也就是说汉武帝实际上把他看作一个宦官,实际上是以一个宦官的身份在朝廷做官。司马迁是为了做官活下来的吗?不是!所以他对中书令,对朝廷的事务没有兴趣,出狱以后的司马迁,须发脱落、形容枯槁、弱不禁风,他经常是精神恍惚,他自己在《报任安书》里边这样写到,他说我“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他说我动不动人精神恍惚,不知道怎么回事,或者走着走着,哎呀!我怎么走到这儿来了,人处在一种恍惚状态,心里面经常忍受着痛苦的煎熬和无限的愤恨。他想到他受宫刑,想到是作为一个男人接受最耻辱的刑罚,侮辱祖先,所以这是奇耻大辱。“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什么意思?想到我司马迁受了这种刑罚,我一想到冷汗直冒,经常是汗湿衣裳,衣裳都湿透了。可以看到此时司马迁这种精神状态,而且由于古代这种被阉割的人,历来被人们所鄙视,为人所不耻,所以司马迁被视作是“无行之人”。常常遭到诽谤和中伤,他的好朋友任安也不理解他,任安写信给他,劝他要谨慎地待人接物,要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实际上是委婉地批评他,你做官不谨慎,你做官不推举贤能,你不引荐人才,你是个默默无语,没有什么创见,没有什么创新,没有什么主见的中书令。连朋友都不理解他,其实出狱之后,司马迁在精神上是十分痛苦的,我们刚才讲到,经常是恍恍惚惚的,经常走着走着不知道走到这个地方来干什么。但是一提到《史记》,一写《史记》他清醒了,只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支持着他,那就是著书的事业,可以说司马迁为《史记》而活着,为《史记》而奋斗。

  在汉武帝太始四年,也就是公元前93年11月,司马迁给他的朋友任安写了一封信,这就是著名的《报任安书》,在这封信里面他详细地申诉了自己对李陵事件的看法,以及接受宫刑前后的心态。他为什么接受这个刑罚,接受这个刑罚之后,他又是一种什么心态,也就是我刚才讲这些,也是这封信里面他跟他朋友诉说的。而且在这封信里面,最后他郑重的宣布《史记》一百三十篇完成了。

  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史记》原来准备是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也就是司马迁原来写《史记》,并不是要公开,这个书准备藏之名山的,特别在他写书过程中遭受那么多经历,那么多挫折,那么多磨难,所以这部书他是准备藏之名山,这是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面说的,那么司马迁《史记》写成之后,他传给谁了呢?在司马迁死后,他的家人把《史记》转移藏匿在他女儿家中,现在的人所看到的史料很少谈到司马迁的亲属,关于司马迁的材料很少,一个就是《报任安书》,再就是《史记》有个《太史公自序》,再就是后来《汉书》上有个《司马迁传》,《司马迁传》基本上是抄他的《太史公自序》,所以司马迁的直接史料是非常少的。但是司马迁有一个女儿,而且女儿所嫁的丈夫,叫杨敞,这是有史可据的,杨敞在汉昭帝时期,还曾经官至宰相。杨敞有两个儿子,也就是司马迁的女儿给杨家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叫杨忠,小儿子名叫杨恽。杨恽呢,自幼聪颖好学,他的母亲也就是司马迁的女儿把自己珍藏着的并且深爱着的这个《史记》,拿出来给他读。杨恽初读此书,便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了,爱不释手,一字字、一篇篇,非常用心地把它读完了。杨恽成年之后,还把它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总是热泪盈眶,扼腕叹息。在汉宣帝的时候,杨恽被封为平通侯,那么这时候他看到当时朝政清明,想到他的外祖父司马迁这部巨著正是重见天日的时候,于是上书汉宣帝,把《史记》献了出来,从此天下人得以共读这部伟大的史著。

  一部《史记》经历了多少磨难多少坎坷,司马迁《史记》完成了,完成之后呢?历史上再也找不到司马迁的消息,司马迁是怎么死的呢?这就是我谈的第四个问题,神秘之死。自从司马迁写完《报任安书》之后,人们便再也不知道他的消息,历史的记载在这里留下了一页空白,后人只能从一些零星的,甚至互相有些矛盾的一些传说当中,一些不完全的资料当中,去揣测司马迁后来的结局。我搜集些资料,我认为司马迁后来结局有四种可能。第一、司马迁可能是自杀身亡。《史记》完稿之后,生命对于司马迁而言,已经无足轻重了,特别是受宫刑之后,人们对他所谓贪生怕死的误解该是洗刷时候了。我司马迁是不是个贪生怕死的人,那么基于这些,他可能自杀,我是从《报任安书》分析出来的。也就是说,司马迁有自杀的这种意图,从《报任安书》里面已经可以透露出不少信息了,你们想一想,司马迁当时给任安写信的时候,当时任安在狱中,后来任安被处死了,司马迁给任安回信,任安写信给司马迁,是在下狱之前,他一直没有时间给他回信,后来任安在狱中,要把汉武帝杀了的时候,他匆忙写这封信给他,写那么长,为什么写这么长,任安因为受了一个案子的牵连,正在狱中羁押在牢中,而且随时可能行刑处斩,司马迁为什么要对一个快要死的人,写下如此长篇,而又悲愤激昂的书信呢?他又为什么要在信中反复诉说自己忍受不了腐刑之后的这种耻辱呢?他又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时机和对象来宣告《史记》一百三十篇完成呢?他又为什么在信中大谈“人故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且在信里面说,“要死之日,然后是非乃定”。他说一个人生前你不要说我是和非,人生的是非留在身后,一个人等死后的若干年,人们才能给他论定是非,那就是说我司马迁究竟是个什么人,留待后人评价,现在你们怎么攻击我,怎么瞧不起我都可以,死后你们来看我是个什么人。我这个信把我的心情、我的想法、事实经过,我都讲清楚了,所以《报任安书》也许就是一封遗书。

  第二种可能,司马迁受任安这个案子的牵连,被汉武帝下令腰斩于市。当时宫廷里面有一场斗争,那么任安牵涉进去了,而当司马迁辗转托人把他的《报任安书》送到狱中以后,任安已经被腰斩了。任安腰斩以后,狱吏在抄检狱室的时候发现了司马迁的信,于是便呈奏给汉武帝,信里面是非常愤慨地表达对汉武帝的不满,那么汉武帝读罢,看到信里面那么多怨愤之词,勃然大怒,再加上有人趁机诬告司马迁和任安是同党,他们俩是好朋友嘛,于是汉武帝便下令把司马迁打入天牢,随后腰斩于市。那么这样看来,似乎是《报任安书》惹的祸,其实司马迁何以不知道《报任安书》会带来什么结果呢,司马迁并非不知道任安作为死囚犯,可能终生读不到这封信,司马迁也并非不知道这封信可能成为一封公开信,因为自己在信中所发泄的不满会招致灾祸,这点司马迁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他不能不说,因为当他完成了《史记》的伟大的著述以后,灾祸对于他而言已经是无足轻重了,况且他选择这样一个与他患难与共的朋友写信的这种方式,选择给朋友写信,而且向世人公布《史记》的完成,这本身就是一种抗争,也是对朋友甚至对朋友死后的灵魂是一种极大的安慰。

  第三种可能司马迁再次下狱之后,随同长安狱中的罪犯,无辜地被集体处死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据《汉书·宣帝纪》记载,当《报任安书》被汉武帝知道之后,汉武帝看到信中有很多怨言,于是便下诏把司马迁逮捕了,并且叫御史台论罪,就是说并没有判死罪、论罪。就在论他的罪这个期间,不久汉武帝病重,那么有巫师就给他算风水,然后巫师告诉汉武帝,说长安监狱当中有天子气冲撞了圣上,究竟是谁呢?不知道,于是汉武帝下令把狱中所有的囚犯,无论轻重一律处死。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曾经一次把长安城的犯人全部杀了,所以司马迁就这样集体地无辜地被杀了,一代史家就这样死于非命,这是第三种可能。

  第四种可能司马迁寿终正寝,其实关于司马迁是被杀,史料还不能够充分地予以证实,说司马迁是自杀,也不过是一种推测。在史料不足的情况下,我们还只能够把他看成是正常病故,司马迁大概活了60岁,司马迁死了,在《史记》完成之后,他悄然无声地离开人世了,他以生命的终结换来了《史记》的诞生,他的死留下一个历史之谜,他的著作却竖立起一块历史的丰碑。

1 关于成全的诗句

关于成全的诗句 1关于离别的诗句

1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

3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4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

5 侯门一入深似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崔郊)

6 不知魂已断, 空有梦相随 (韦庄)

7 独下千行泪, 开君万里书 (庾信)

8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

9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10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白居易)

11、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12、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5、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1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9、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2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2、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2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6、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2有关离别的诗句

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词以长江起兴。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

遥隔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在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毛晋盛赞这几句为“古乐府俊语”(《姑溪词跋》),可谓一语中的。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写到这里,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而两相挚爱的心灵却一脉遥通。这样以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这样,阻隔的双方在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是感情的深化与升华。江头江尾的遥隔在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这首词的结拍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在的感受。

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希望你能满意

3关于离别的诗词或句子

、古诗中的离别诗句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乡情离别诗句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朋友离别诗句 1、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2、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5、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1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6、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历史聚离精句 君有奇才我不贫。 -(清)郑板桥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清)蒲松龄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战国)庄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晋)付玄 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唐)李白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寿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 -(宋)欧阳修 人生乐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明)冯梦龙 于患难风豪杰。

-(清)魏禧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 -(清)曹雪芹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宋)顾夏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汉书》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鲍溶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 -《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周易》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陈刚中 朋友,以义合者。

-(宋)朱熹 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汉乐府》 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

-(宋)欧阳修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史记》 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晋)陶渊明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唐)杜甫 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唐)白居易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唐)贺兰进明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三国)曹植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明)冯梦龙 少年乐相知,衰暮思 故友。

-(唐)韩愈 一贵一贱交情见。 -(唐)骆宾王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唐)李白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 -《雁门集》 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

-(明)冯梦龙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易系辞上》 婴其呜矣,求其友声 。

-《诗经小雅》 乐莫乐兮新相知。 。

4古人写的关于离别的诗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晋润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鲍照《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 简析:这首诗令人千古传诵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白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 《赠王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1]烟花三月下扬州[2] 孤帆远影碧空尽,[3]唯见长江天际流[4] 注释:之:去,往 广陵:扬州 意思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1]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西辞:辞,辞别西辞,由西向东行 意思:作者在黄鹤楼和老朋友辞别了 [2]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直下 意思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 直下到扬州去 [3]孤帆:单独的一条船碧空:晴朗的天空 尽:没有了,消失了 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远,远远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 [4]唯:只 天际:天边 意思: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滚滚向天边流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1]本句是比喻,梨花喻白雪 简析: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冬作者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营中送别,大雪纷飞,这是一个很特异的环境诗人以奇特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和对实景多层次的描绘,使人感到充满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一直送到不见人影,而雪地上的那一行马蹄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读者心中 《雨霖铃》[1]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 都门帐饮无绪,[3]留恋处,[4]兰舟催发[5]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6] 念—去去千里烟波,[7]暮霭沈沈楚天阔[8]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9]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0] 注释:[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八句,仄韵 [2]骤雨:阵雨 [3]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4]留恋处:一作"方留恋处" [5]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6]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一作"凝咽" [7]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8]暮霭:傍晚的云气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9]经年:一年又一年 [10]风情:男女恋情 简析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

5描写“放下”的诗句有哪些

1偈倾一百三十三首

朝代:宋代|作者:释法薰

取不得,舍不得,状不得。西天碧眼胡,尽力道不识。识不识,临际德山,太平奸贼。

2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朝代:宋代|作者:释惟一

名不得,状不得。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只么得。赵州东壁挂葫芦,观音院里有弥勒。

3双调沉醉东风

朝代:元代|作者: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

4颂证道歌·证道歌

朝代:宋代|作者:释印肃

取不得,舍不得,自是眼盲心裹黑。居大洋海口焦乾,两手问人觅水吃。

4大人游千金张仲宗以守舍不得侍行用仲宗韵二

朝代:宋代|作者:葛立方

闻道千金好,幽人已奠居。森森松绕寺,{左氵右虢}{左氵右虢}水循渠。旅泊未妨酒,长饥犹著书。谪仙诗酒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6关于守候的诗句

1、爱你、给你我生命所有的美好,然后退场,让万花筒灿烂你的眼瞳。

2、把我们的故事刻在被风化的山墙上,路人看到的时候哭了。

3、把醉了的明天寄托在潘多拉的琴弦,浮沉余生虚伪地歌咏天上人间。

4、错过的年华在北漠开出斑斓的紫薇花,却荒芜了轮回的春夏。

5、躲在万劫不复的街头,微笑参透覆水难收。

6、繁杂的经历在眼角镌刻深深的纹,我转身雕下一朵花。

7、过程和结局都有了,再去纠缠,连自己都觉得贪婪。

8、绘一场生死契阔的游戏,为我们的故事写一个结局。

9、寂寞这么多,在承受的有几个。

10、来生我再来典当,来世我再来与你歃血为盟。

11、路过的风景,有没有人为你好好收藏。

12、埋下一座城,关了所有灯。

13、那首情歌有关风月,却无关你我。

14、那一场盛世流年,我们守着寂寞伤得面目全非。

15、你的夕阳,我的容颜,谁的三分之一年。

16、你是谁朝思暮想的笔尖少年,在绝城的荒途里辗转成歌。

17、你我形同陌路,相遇也是恩泽一场。

18、你走过多少条街,会想起多少次我呢。

19、蔷薇开出的花朵没有芬芳,想念一个人,怀念一段伤,不流泪,不说话。

20、如果有一双眼睛为我流泪,我愿意再次相信这个悲凉的人生。

21、始终在做着重复的两件事,爱他以及守护。

22、是宿命的悲,还是轮回的痛。

23、谁把谁的明媚尽收眼底,谁把谁的难过感同身受。

24、为谁唱离歌,对谁说情话,给谁写天涯。

25、我把所有的伤心走一遍,最伤心的是你不在终点。我把所有的绝望走一遍,最绝望的是你还在起点。

26、我流浪了那么久,还不想回家,因为你不在家,我便永远没有家。

27、我目送沿海的日落,紧抱一个醉生梦死的枕头,游不出回忆却学不会放手,怎么走。

28、我祈望,在某个风光明媚的街角,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

29、我徒手唱歌,你弹奏的肖邦,却盲了我的眼。

30、我想看一场盛大的流行陨落的过程,我要一直不停许愿,许到沧海桑田瞬息万变,直到靠近你微笑淡晴的脸。

31、我有没有跟你说过爱是我不变的信仰,我有没有告诉过你爱就是永远把一个人放在心上。

32、我只是难过不能陪你一起老,再也没有机会,看到你的笑。

33、喜欢的歌,静静地听。喜欢的人,远远的看。

34、下一世的情歌,把词交由你填,看看你仍旧是谁高高在上的王。

35、星星的故事,是陪你走在人海里,却不会让你走丢。

36、摇曳在笔尖的舞姿,是聚光灯下最浓烈的一抹艳红。

37、一再的隐忍,一再的退让,却换来了盛宴上的谎言。

38、用一根火柴烧一座蜃楼,借这场大雨让自己逃走。

39、用一千年的时间去爱你,再用一万年的时间去忘记。

40、曾听人说,回忆是一座桥,却是通向寂寞的牢。

41、这年头,谁不是带着一箱子的面具走天涯?

42、只为他放弃一座城池、在天光大亮的时候、奔赴一场或生或死的未知。

43、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

西施,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每次讲到越王勾践复国、商圣范蠡等故事时,西施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在我们听说过的历史传说中,都是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击败,后来采用文种的伐吴七术(也说是九术)的三条就灭了吴国。而西施作为美女,和郑旦一起被进献给夫差,正是这伐吴七术中的第三术。

而后吴灭,范蠡却看出越王勾践早已不是从前那个平易近人的王子了,自己虽然是灭吴的功臣之一,但不走,很可能会变成第二个伍子胥。于是劝说文种无果后带着自己的恋人西施远走,过上了逍遥的日子。这是我们最熟悉的结局。

范蠡西施泛五湖而去

这里面西施的结局是美好、浪漫的,也是我们最喜闻乐见的。但其实在越国早期的史书记载中,西施的结局大多为被沉江而死。

这个记载的真实性是很大的,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看:

一、历史上范蠡与西施根本不是恋人关系

1史书不见记载

范蠡与西施是恋人,为了家国大义,忍痛分离,后来吴灭,两人终于双宿双飞。但其实他们两个的爱情故事,在史书里面根本找不到记载。

专记越史的《国语·越语》、《越绝书》、《史记·越世家》及《吴越春秋》、《史记·货殖列传》均不见范蠡与西施的恋爱关系。

史记

2范蠡向西施表白两人相爱根本就经不起推敲

范蠡与西施相恋的版本是这样的:文种为了让吴王沉迷于美色,让范蠡到越国境内挑选倾国倾城的美女。范蠡在越国句无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找到了姐妹花西施与郑旦。

在相处中,范蠡喜欢上了郑旦,但更爱西施。终于向西施表白,西施在她们那个地方也从来没见过范蠡这样有才华的人,于是两人相爱。但国家的危难形势以及文种的到来,却让他们不得不忍痛分离。

范蠡西施

这个故事里有几处问题:

(一)范蠡身为和文种差不多地位的人,不会被派去做寻找美女这种事。

(二)范蠡最后果断离开勾践,说明他是一个冷静果决的人,又怎么会做和自己选的美女谈恋爱这种蠢事。

(三)范蠡是楚国人,后来来的越国,西施是越国人,他们年轻时不可能认识。

(四)记载中,送西施去吴国的大多为文种,由范蠡送去的也有,但范蠡对西施,应该是敬重的感情而不是什么爱情。

二、西施的地位和行径

西施只是从越国一个小山村找来的民女,地位无足轻重,只是作为勾践灭掉吴国的工具而存在。

浣纱女西施

想要取悦夫差,一个女子唯一本钱就只有自己的身体与容貌。她越想得到夫差的宠幸,她的行为就得越“放荡”,在外人眼里也越“不堪”,想要让吴王办错事,她就越得做一个“吴国的妲己”。

于是,在越国眼里她是荡妇、祸水、越国之耻;在吴国眼里她是妖女、古之褒姒、妲己。

地位无足轻重,名声又不好,结局悲惨似乎是一种无奈的现实。

三、越王勾践性格

灭吴后的勾践,性格是残忍寡恩,敏感自我的。他连对他有大恩、大功的文种都可以杀,又何况是西施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女子呢?

勾践

就算是有人为西施求情,但最有资格的两个人,文种被杀、范蠡离去,剩下的大臣又有谁能说,谁敢说?就算说了,当时的勾践会听吗?

西施每活着一天,都能让勾践想起吴国,想起夫差,想起自己那段屈辱痛苦的过往。所以,西施必须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153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7
下一篇2024-03-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