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表白的四字成语
海誓山盟
hǎi shì shān méng
[释义] 指着山、海发誓;订立盟约。表示要象高山大海一样永恒不变。多指男女相爱相许时的誓约。誓:誓言;盟:盟约。也作“山盟海誓”。
[语出] 宋·辛弃疾《南乡子·赠妓》:“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正音] 盟;不能读作“mínɡ”。
[辨形] 誓;不能写作“市”;盟;不能写作“萌”。
[近义] 海约山盟
[用法] 多指男女间深情相爱;永不变心。多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2 关于表白的四字成语炭。
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雪中送炭 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 握炭流汤 握炽炭。
万民如同陷入泥淖坠入火海一般。参见“枘凿方圆”。
形容广大百姓陷入极端困苦的境地:百姓。 生民涂炭 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泥沼。
踞炉炭上 踞。 冰炭不言,不堪忍受。
蹲在炉子的炭火之上。 苍生涂炭 涂,矢志复仇的典实。
坐于涂炭 涂炭,不能相容;炭。坐在泥涂:炭火:冰块。
比喻性质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泥淖。比喻处于不干净的环境、掉进火坑那样痛苦。
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泥沼:喉咙吞炭使哑。
吞炭漆身 以之为忍辱含垢:泥淖:比喻污浊的地方:百姓。 冰炭不投 比喻彼此合不来。
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使人不能认出自己;炭,冷热自明 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
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并存。 枘凿冰炭 比喻事物尖锐对立,互不相容、坐:炭火;生灵。
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冰炭不同器 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个器具里;炭。 冰炭不相容 冰,敢于用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炭火。
生灵涂炭 生灵。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涂。
黎庶涂炭 形容人们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蹈沸汤:蹲。形容处境险恶:炭火。
漆身吞炭 漆身。指故意变形改音、炭灰上:炭火,自身也被玷污。
冰炭不同炉 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身上涂漆为癞。比喻不畏危难。
万民涂炭 涂;吞炭:泥沼。 民生涂炭 涂;炭。
涂炭生灵 涂。
3 表白的一句话1有风,自然才显清凉;有水,溪流才显欢唱;有叶,花朵才显芬芳;有海,天地才显宽广;有你,生活充满阳光。宝贝,你是我心中的太阳!
2窗外的微风轻轻飘过,内心的思念深情诉说,有你的人生芬芳花朵,爱情的道路自己把握,今生与你心心相锁,永世把你深深印烙!
3走过多少春秋,我终于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你!亲爱的,感谢你使我:结束孤单的漂流;终止灵魂的斗殴;找到甜蜜的归宿,从此执着的相守!
4成功男人都信仰“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小三要注意了,你就像那空中的鸟儿,你何必与笼中的鸟儿争宠,你自有你的海阔天空!
5不同的时光,不同的地点,语言都浅浅的写着和你有关的画面,相同的感觉,相同的笑脸,心情都影印着对你不变的爱恋,一句话,我爱你,两个字,永远。
6风起的时候云很逍遥,雨滴的时候溪水欢笑,雪飘的时候红梅含苞,花开的时候蜂蝶围绕,想你的时候喜上眉梢。想你并不苦恼,爱你幸福笼罩!
7夏夜的星光闪耀,深深的思念悄悄,多少回魂牵梦绕,多少次彻夜难熬,忘不了你的点滴欢笑,忘不了你的些许烦恼。亲爱的宝,何时才能拥你入怀抱!
8我用阳光给埃菲尔铁塔照一张相片,我用温柔写给洛杉矶一份情书,不知道斐济和汤加的完美时差,是否为想念把笑容留下,在最浪漫的时刻,说一句最真心的话,我爱你。
9基于“人之初,性本贱”的经典判断,滋养爱情的从来都不是时间,时间只是会培养感情,滋养爱情的是感觉,滋养感觉的是没有得到的东西!
10现代的爱情,不再执着于门当户对,不再执着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是感觉对了,就可以在一起,不再纠结无数。过去的种种,早已经被时光磨灭。
11手机的键盘停停落落多少次为你拼凑爱情语言,手机的 起起伏伏多少次为你温柔成爱情的缠绵,手机的屏幕色彩斑斓多少年呈现你明媚的笑脸。
12相拥的时光,陌生了城市喧闹的荒凉,牵手的日子,不看那些让人心痛的伤,爱你,爱你,在我们第一次相遇的目光,心被你捕获,情被你收藏。
13为我爱的人唱一首歌,一首只属于你的歌;从日出唱到日暮,甜蜜音符一生都不会重复;为我爱的人唱一首歌,一首只属于我们的歌;从今生唱到来世,真诚演绎永远都不会落幕!
4 告诉我最浪漫表白的一句话1、看见你笑,我很快乐,也感到幸福。所以,希望你的笑容只是属于我一个人的。我喜欢你,真的很喜欢,就像向日葵如此依赖太阳一般的喜欢。那么,你能答应,和我永远在一起吗?
2、遇上一个人要一分钟的时间,喜欢一个人只需一小时的时间,爱上一个人要一天的时间,可要我忘记你却要用上一生的时间。
3、从看到你的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自己可以为了你放弃整个世界,因为在我心中你就是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
4、失望,有时候反而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我愿意为你承受。
5、独坐相思椅,手握相思笔,望着相思月,想着相思的你,写着相思信,句句相思语,滴滴相思泪,全部相思你,天是湛蓝海是深邃,我爱你是真的!
6、只谈与你的爱情,无关乎旁人的眼光,无论离奇古怪,无论惊愕诧异。我心坦然,唯有爱唯有情,渡我出尘。我愿做一回秋香,让你在花海里点我的影,描慕我的心心念念。我愿做一回英台,与你翩翩起舞宇寰双双飞。
7、我愿意用自己的心,好好的陪着你,爱着你。陪你到你想去的地方,用心走完我们人生的余下的旅程。在未来的日子里,也许什么都无法确定,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爱的人是你,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我想我这里都会是你最温暖的港湾,都是为你遮风避雨的城墙。
8、落花也有纷飞的时候,夏日的风卷起的是记忆的花残,纷飞的却是放任的灵魂。思也,念也?只有自己知道。当你离开了我,我才知道我有多么的想你。当你离开了我,我才知道我有多么的爱你。当你离开了我,我才知道你对我有多么的重要。
9、我以我的方式爱你,你却说我不了解你,可是我想告诉你,我也许给你的不是你想要的,但是我给你的都是我认为最好的。或许,你要的是完美;但我唯一能给你的,是最真的。
10、当风起时,当月圆时,面对流星,只是想悄悄的许下我的心愿,如果有来世,我的心海依然会刻烙着你的爱恋,而我依旧会在前方真情守候你。只求与你相伴到永久,永久。
11、你到底要我怎么做,我对你的一片真心,怎么就唤不回你那执着的心。你只能看到屏慕上字,看不到我滴在键盘上的泪。我的心在流血,心很痛很痛!
12、以落花为茗,以青灯为伴,捧一册古卷,吟一首唐诗,赋一阕宋词,轻展一方素笺,细研一池墨香,为你书写一纸思念,情寄一泓缠绵。等你深情的目光写意花的春秋,等你深情的目光书写流年的眷恋。
13、千回百转是春心。我的心以你为圆点,不停的围绕着你,魂牵梦绕。大地复苏夏日将不会太远,我们的爱会在春天播种,夏季发芽,秋天开花,冬季收获。
14、用思念折一枝红玫瑰,别在胸前;用温存蓄一眼明眸,深情凝望;用信任铸一方晴空,幸福无限;用青丝绾一份誓言,记在心田。情人节到了,只想告诉你,爱你永不变。
15、那次相遇我和你并不相识,只是记住了彼此的容颜,只待找寻一个相识的契机,那一别,我苦苦思念,久不能眠。对你我忍受不住内心的悸动,亲切的感觉让我对你的眷恋愈加强烈。
16、不论你风华绝代,还是绝代风华;不论你是倾城倾国,还是倾国倾城;不论你是羞花闭月,还是闭月羞花;不论你是沉鱼落雁,还是落雁沉鱼,我都爱你一生一世。
17、我因爱失明,从此只见你的美,我因爱失聪,从此只闻你的笑;我因爱失语,从此只说我爱你。我无畏失去,只因得到你。我抛除一切杂念,用真情在心里铸成一座堡垒,把我对你的爱放到了里边。我对堡垒做了真空处理,使我对你的爱时刻保鲜,保质期是我的一生。
18、无论你在何时,无论你在何处,无论你做什么;请记住:我永远支持你,无时无刻不着你,因为你是我最爱的人!我终于发现,这世界上有丰厚的爱,我不能辜负。于是我想对你说,我爱你,请你倾听……与你相识是一种缘,与你相恋是一种美,与你相伴是一种福,我愿和你相伴到永远。
19、心与心的呼唤,离不开深深的爱恋;心与心的沟通,离不开永久的思念。生命中的每一天,愿有你的陪伴,直到海枯石烂,仍不改变。
定 风 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属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作者自有这种情怀,遇事便触发了。《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那么便怎样?“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逗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主脑,以下词情都是从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先说竹杖芒鞋与马。前者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作者在两年后离开黄州量移汝州,途经庐山,有《初入庐山》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用到竹杖芒鞋,即他所谓“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者。而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即俗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者。两者都从“行”字引出,因而具有可比性。前者胜过后者在何处?其中道理,用一个“轻”点明,耐人咀嚼。竹杖芒鞋诚然是轻的,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那么,这“轻”字必然另有含义,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
何以见得?封建士大夫总有这么一项信条,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苏轼因反对新法,于元丰二年被人从他的诗中寻章摘句,硬说成是“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得免一死,谪任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元丰三年到黄州后,答李之仪书云:“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被人推搡漫骂,不识得他是个官,却以为这是可喜事;《初入庐山》诗的“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则是从另一方面表达同样的意思。这种心理是奇特的,也可见他对于做官表示厌烦与畏惧。“官”的对面是“隐”,由此引出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来,是这条思路的自然发展。
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流行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词选》)从积极处体会词意,但似乎没有真正触及苏轼思想的实际。这里的“一蓑烟雨”,我以为不是写眼前景,而是说的心中事。试想此时“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哪还有蓑衣可披?“烟雨”也不是写的沙湖道中雨,乃是江湖上烟波浩渺、风片雨丝的景象。苏轼是想着退隐于江湖!他写这首《定风波》在三月,到九月作《临江仙》词,又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之句,使得负责管束他的黄州知州徐君猷听到后大吃一惊,以为这个罪官逃走了;结合答李之仪书中所述的“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而自觉可喜,他是这一种心事,在黄州的头两三年里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白出来,用语虽或不同,却可以彼此互证,“一蓑烟雨任平生”之为归隐的含义,也是可以了然的。
下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实。不过说“斜照相迎”,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词序说:“已而遂晴,故作此。”七个字闲闲写下,却是点晴之笔。没有这个“已而遂晴”,这首词他是不一定要写的。写晴,仍牵带着原先的风雨。他对于这一路上的雨而复晴,引出了怎样的感触来呢?
这就是接下去的几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瑟,风雨声。”“夜雨何时听萧瑟”,是苏轼的名句。天已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早已惯见;宦途中风雨的袭来,却很难料定何时能有转圜,必定有雨过天青的遭际吗?既然如此,则如黄庭坚所说的,“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谪居黔南十首》),遭受风吹雨打的人那是要望晴的吧,苏轼于此想得更深,他说无风雨更好。无风雨,则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了,这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谛。如何得到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是“归去”!这个词汇从陶渊明的“归来去兮”取来,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风雨好多了。
一、路遥的生平与《平凡的世界》创作背景
路遥(原名王卫国),出身于贫穷的陕北榆林清涧县农村,自幼家贫,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1969年底回到家里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民族文学》(今为《延河》)编辑。
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也相继获奖。
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描写一个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引起很大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成同名**后,获第八届大众**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轰动全国。1982年,《在困难的日子里》获《当代》文学中长篇小说奖,同年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
路遥从延安大学中文系毕业以后进入《延河》杂志编辑部工作。热爱文学创作的路遥,闲暇时间都用在了采集素材和练习写作上。他创作的中篇小说《人生》一经问世就很受读者欢迎,被翻拍成**以后更是轰动全国。但路遥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立下决心要创作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小说。
路遥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走街串巷搜集到了1975—1985这十年间几乎所有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亲自走访了许多位经历那段改革岁月的中老年人,积累了大量的第一首素材。走访期间,路遥大部分时候都是骑着自行车,背一个黄挎包,里面装一壶水和几个馒头。渴了,就停下来喝几口水;饿了,就蹲在路边啃几口馒头。冬天的时候,陕北气温达到零下十几二十度,馒头冻得像冰块一样硬,路遥就用热水泡一下掰着吃。(参见厚夫著《路遥传》)
到了具体创作阶段,路遥可以说是废寝忘食,经常是白天翻阅资料、构思故事情节,晚上七点左右开始写作,一直写到凌晨四点左右,然后才上床睡觉,睡到中午十二点左右才醒来。(参见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
《平凡的世界》里写到孙少平后来应招去了铜城大牙湾煤矿当了一名煤矿工人。为了真实还原煤矿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路遥跑到弟弟王天乐所在的铜川某煤矿,亲自下井和煤矿工人们一起干活,亲身体验几十上百米深的井下作业,还和煤矿工人同吃同住三个月的时间,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情感。如此一来,才有了《平凡的世界》里感动千千万万读者的河南好师傅王世才、吃苦耐劳而同样舍己救人的模范工人孙少平。(参见厚夫著《路遥传》)
像这样经过了接近两年零九个月的艰苦创作,《平凡的世界》这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终于问世了,并且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平凡的世界》在所有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里排名第一)。其实早在全书完成之前,《平凡的世界》第一卷就已经开始于每天中午十二点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读书频道播出了。那个时候,年轻男女下班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收音机收听广播版的《平凡的世界》,那场景可以称得上是万人空巷。
路遥给广大读者奉献了这样一部不朽的文学名著,却因为长年的辛苦创作拖垮了自己的身体。路遥荣获茅盾文学奖后不久就住进了医院,于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左右,因肝硬化腹水病逝于西京医院,享年42岁。
二、《平凡的世界》的地位、内容与主题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改革变迁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三、《平凡的世界》的几位有代表性的主人公及其象征意义
1孙少平
一个穷困的农村青年,然而他又是有知识的农村青年。务实,勇于听从精神的召唤。无论是吃着高粱面馍、喝着剩菜汤的高中生活,还是下地务农的农民生活,甚至走出土地后的打工生活,孙少平身上都昂扬着精神的高傲、挥洒着灵魂的矜持。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充盈让孙少平的生活始终五味杂陈。而生活考验的不断加剧和知识视野的不断拓展,也造就了孙少平保尔般的工作热情和圣徒般的道德修养。面对歧视他忍辱负重,看到不平他拔刀相助,关键时刻不计前嫌等等,自身的物质穷困根本没有成为他道德修养的束缚,反倒映衬出他人格的完善。而他的爱情选择也显示了他的个性特征。面对高干子女、大学生田晓霞,他没有逃避,也没有感到自卑,他的精神高度足以和她站在一起。而最终他拒绝金秀的爱情回到惠英的身边,同样是他圣徒精神的延伸,强大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感促成了他的选择。
2孙少安
哥哥孙少安是奋斗精神的另一个代表,与孙少平追求飞扬的生活不同。他的沉稳和精明都是内敛的。长子的家庭责任和过早的承担世事,使得孙少安难以走出土地和家族的束缚,变成了农村变革的先觉者。然而,他的爱情和婚姻都遭遇了挫折。最终,孙少安在初尝成功滋味的时候不得不面对妻子秀莲的去世,正如孙少平在享受爱情甜蜜的时候不得不接受田晓霞的突然死亡一样,唾手可得的完美生活消失殆尽。
3田润叶
田润叶同样是一个农民的女儿,所不同的是,她生活在城市,这里的文明与开放程度较高,所以在润叶身上脱离了世俗的偏见,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对于孙少安这个从小生活在一起的人,润叶一直是喜欢的,她并不认为门第有多重要,在她看来,“门当户对不如两个人有情意”,所以她并不介意孙少安贫寒的家境,更没有看不起孙少安的农民身份。止因如此,她主动向孙少安表白,告诉少安自己愿意一辈子跟他好。但孙少安偏偏又是一个极为理性的人,他明白彼此之间有养不可逾越的障碍和巨大的反差,所以即使润叶到少安结婚当天去“抢人”,少安仍然选择了秀莲。润叶心灰意冷,不得不和县革委会副主任李登云的儿子李向前结了婚。润叶和向前结婚后,两人的婚姻有名无实。直到向前后来因为润叶而出了车祸,失去了一条腿以后,润叶才接受了向前,和他做了真正的夫妻。
4田晓霞
田晓霞天真烂漫、单纯、善良、勇敢,当她与孙少平偶遇以后,渐渐地发展成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田晓霞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从小在城市中长大,没有经受过陕西农村的艰苦生活,但是她丝毫没有城市娇**的样子,反而非常的朴实、坚强。田晓霞从小受父亲田福军的影响,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道德觉悟。田晓霞后来进入黄原师专学习,毕业后进入省报当了记者。晓霞后来与少平恋爱,只是好景不长,便在一次抗洪抢险中牺牲。
5郝红梅
郝红梅是孙少平在原西县中学的同班同学,因为家里是地主成分,被抄了家,所以生活困难,也被人瞧不起。她和孙少平一样,在生活的贫困和较强的自尊心中苦苦挣扎。因为相同的处境,她和少平同病相怜。但是红梅渴望通过婚姻来改变命运,所以他疏远了喜欢她的少平,而仰慕家境优越的班长顾养民,并与顾养民恋爱。毕业的时候,为了给同学回赠礼物,她去供销社买手帕,因为一时动了贪念被抓住,幸得少平搭救方才脱身。后来,她的不光彩经历还是被人告发,顾养民与她分手。红梅后来匆匆嫁了一个教书先生,但是丈夫却在盖房子的时候不幸去世,留下红梅和一个年幼的孩子。红梅带着孩子在集镇的庙会上卖水饺,却邂逅了同学田润生,后来与润生恋爱结婚。
6田福军
田福军是一个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他一心为老百姓着想,一心想让老百姓吃饱穿暖,思想解放,推崇改革。在原西县任职县革委会副主任的时候,曾与县革委会主任冯世宽进行了激烈的路线斗争。后来得到省委的提拔和重用,先后担任黄原地区行署专员、黄原地委书记、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等职务,力行改革,亲民敬业,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深得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四、路遥与《平凡的世界》的人物渊源
1路遥与孙少平
孙少平其实是路遥求学时代的一个缩影。孙少平在原西县中学读书的生活,其实就是路遥在延川县中学读书的生动写照。
当时,延川县中学的寄宿生吃饭,伙食分三个层次:
而这一段在《平凡的世界》里就变成了原西县中学食堂的三种伙食。
孙少平爱好读书,自尊自强,不甘平庸,这正是学生时代的路遥的投影。孙少平与田晓霞一起排练话剧《智取威虎山》大获成功,受到县里的表彰奖励。这一段来源于路遥在延安大学读书的时候,曾经参加中文系话剧表演荣获一等奖的经历。那一场话剧表演,路遥是总导演。
2孙少平与王天乐
孙少平后来去铜城大牙湾煤矿工作,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煤矿工人。这一段来源于路遥的弟弟王天乐。王天乐是路遥的亲弟弟,虽然路遥年幼就过继给伯父为儿子,但是与弟弟王天乐的关系一直很好。王天乐后来去了铜川当了煤矿工人,路遥还曾专门去铜川与他同吃同住。所以,孙少平身上也有路遥弟弟王天乐的影子。
3路遥与田晓霞
田晓霞是《平凡的世界》另一位灵魂人物。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田晓霞真的是大家理想中的女神——出身高级干部家庭,却平易近人,没有架子;长得漂亮,很健谈,活泼可爱,大大方方;爱读书,有才华,有理想,有追求,高瞻远瞩。
为什么路遥把田晓霞塑造得几近完美呢?因为晓霞的形象其实来自于路遥的妻子林达。林达是北京知青,到陕北延川县插队的时候经人介绍与路遥结识。林达出身较好,美丽文静,知书达理,路遥对她一见倾心,后来两人就恋爱结婚了,并且育有一女。林达在路遥的心中几乎是完美的形象,所以路遥把她写进了小说中,于是就有了田晓霞这一人物形象。至于后来由于路遥常年写作,作息不规律,顾不上家里妻子和女儿,夫妻俩长期分居,最终感情破裂并离婚,这就是后话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