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的需要,去年十二月份的一天,自己一个人拎着相机去外采流浪动物救助站,救助站在上海郊区一个比较偏僻的村镇,记得当天采访完出来已经五点多了。
深秋的上海,天黑的非常早,我孤身一个女孩子,拎着相机原路返回,沿途根本看不见一个人影,想想就可怕!走在两边都是树的小道上,脑补出来的都是恐怖片,心里忍不住发毛,总希望有人能够帮助自己或者陪伴自己。走到一半突然感觉不对劲,坏了,好像迷路了啊!此时拿着手机看导航也没找到对的方向,这时候天已经黑透了,手机还剩百分之十的电,夜深人静再加上人生地不熟的,又不能通过唯一能帮助我的手机寻求帮助,解除我的困扰,我开始慌了。
恰好路过一户人家,当时有个老奶奶在自家院子门口坐着,赶紧一个健步走上前问路,听我着急忙慌说了一大堆话,老奶奶转身进了院子。我以为她要找家人帮我,结果老奶奶拿了一根长甘蔗出来,嘴里说着我不太能理解的方言。我哭笑不得地告诉奶奶不用拿甘蔗给我,理解了我的意思后奶奶放下甘蔗,给我指了指方向,看我一脸迷惑,最后竟然拉着我一起走。那一瞬间,仿佛奶奶就是我的亲人。紧紧跟随她的步伐,一起走了差不多两百米,发现原来一拐弯就能看到地铁站的亮光,不觉松了口气。快到地铁站奶奶就转身回去了,我大声喊着:谢谢奶奶!不知道她有没有听见。只看见她背着我摆了摆手。跟奶奶走的这短短200米,步履匆忙,光线很暗,我甚至没能看清奶奶的脸庞,但内心真的很感谢她给了我不再害怕的勇气。
1、是种子,就要冲出土层;是鲜花,就要散发芳香;有才华,就要报效祖国。
2、为了您的尊严,祖辈浴血奋战;为了您的繁荣,父辈挑起重担;为了您的和谐,我们无私奉献;为了您的辉煌,后辈勇往直前!
3、祝福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
4、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5、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6、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外不愧人,内不愧心,为祖国贡献一切。
7、感谢祖国,让我看到了我们中国人乘着“神州七号”飞船在太空上留下了咱们中国人的第一个脚印,在那一瞬间我感到非常的自信,这说明我们中国还会在太空上留下第二个、第三个脚印,甚至可能在月球上安家。
8、向曾经的饥饿说拜拜了,向曾经的贫穷说再见了,向曾经的苦难摇头了,向现在的和谐点头了,向明天的美好希望抬头了,祖国岁了,生日快乐!
9、风儿吹,鸟儿唱,五星红旗在蔚蓝的天空下飘扬;民安居,国富强,中国正在用努力奋发向上。祖国61周年华诞,为国喝彩,祝祖国的明天会更好!
10、转眼国庆,没有华丽的词藻,不抄袭别人的思考,只送上我真诚的祝福和简单的问好:神啊,希望你保佑这看短信的人平安到老,有我祝福的日子再无烦恼!
11、了解祖国,爱我中华,以热爱祖国为荣!斗转星移,花开花落,共和国走过了半个多世界。建设美好祖国的重任将落在我们年轻一代的肩上,让我们为此奋斗!
12、亲爱的祖国,感谢您的哺育与呵护,让我们可以,在这火红绽放的年代,尽情阅数广袤无垠的风景,恣意谱写欢歌笑语的乐章,幸福寻找人生岁月的美丽。
13、祖国母亲经沧桑,几度悲凉永难忘,苦已尽来甘也尝,幸福花朵悄开放,慷慨激昂唱赞歌,热血沸腾欢乐颂,愿伟大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14、国庆佳节,举国同庆,一庆祖国越来越昌盛,二庆日子越过越红火,三庆心情越来越欢畅,愿这盛大的节日带给您永远的幸运!
15、国庆到,把手牵,甜蜜的爱情永相伴,和爱人,去爬山,挥洒汗水心里甜,看国旗,似朝阳,祖国的生日真辉煌,十月一日国庆节,祝福祖国万寿无疆,百姓合家欢乐。
16、祝福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
17、“祖国万岁,我爱你中国——唱出我们的爱”。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今天向您征集对祖国的一句话表白。您的句子,将有机会在校园里广为宣传,让全校师生都能看到您对祖国的满满爱意。
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读《白杨》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白杨》有感1我已该踏入六年级的学堂了,但五年级的课文还在我的脑海中回荡。最令我记忆深刻的就数白杨了。
同学们,你们见过白杨吗?你们知道白杨的作用吗?作者写白杨为了什么?就让我们带着疑问来阅读课文吧!
本文写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在回内地接孩子返回新疆的火车上,像孩子们介绍戈壁上的白杨树高大挺秀,坚强,不软弱的特点,以此赞喻边疆建设者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安家,为边疆建设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
听爷爷说,20世纪50年代,从部队抽调出大批指战员奔赴新疆,开始了第一次对祖国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当年条件艰苦,困难重重。火车只能开到兰州,从兰州到新疆要坐半个月的汽车才能到达。那里天气恶劣,他们住地窝子,喝雪水,一干就是几十年,有很多人为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是生命。
我想:边疆建设者过着艰苦的日子,我们却在这里过着幸福的日子。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好好学习,为将来能做出更大的贡献而努力奋斗!
读《白杨》有感2戈壁滩上的一棵棵白杨树,高大挺秀,不屈不饶,夜以继日地守护着祖国的边疆。
望着这些白杨树,总会想起祖国边疆建设者。
建国六十来,千千万万的边疆建设者夜以继日地保卫着祖国的边疆。他们为祖国发展取得举世公认的的成就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服从祖国,服从人民、服从中国***;他们不管在多么恶劣的的自然环境里,不管在多么艰苦的生活条件中中,总是坚强的工作,顽强的奋斗。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是千万个祖国建设者的高尚品质。他们在国旗下表现出的是献身精神,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气节,以及崇高的共产主义胸怀。
哪儿需要他们,哪儿就会闪现他们无私奉献的身影。他们不逃避,不妥协,直至奉献出全部的青春内和热血。
边疆建设者们用鲜血谱写了新中国的乐章!
边疆建设者们用青春换取了新中国的辉煌!
边疆建设者们,你们最棒!
读《白杨》有感3我爱读《白杨》,我崇敬白杨!
在天气恶劣的戈壁滩上,时而太阳炙烤,大地冒烟,令人饥渴难忍;时而昏天黑地、狂风呼啸、飞沙走石,令人睁不开眼;时而寒风刺骨,大雪纷飞,让人无处藏身;时而大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过来,让人措手不及……
尽管天气变化无常,高大挺秀的士兵——白杨却始终坚强不屈!骄阳似火,它撑开一把绿色大伞,遮挡烈日;沙尘漫天,它把根扎得更深、更牢固、毫不动摇;风雪交加,其它生灵都低下头,萎缩了,可它仍纹丝不动,站得笔直;洪水滚滚,它并没有被淹没,傲然挺立,时刻守护着这片土地。
这就是非同寻常的白杨!自从读了《白杨》这篇课文,它那高大挺秀的身影和坚强不屈的品格便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坎里,我的心灵不禁被它那种坚韧不拔的品格征服了。
其实,我们在学习或者生活中也要有这种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的品格。就拿我弹钢琴这件事儿来说吧,我每一天都必须弹琴一个小时,那种腰酸背痛的感觉是相当难受!可是妈妈对我要求很严格,左一声“不能歇,接着练”,右一句“不准停,继续弹”,弹得我可怜的瘦弱的小手指“鼻青脸肿”了,弹得我“狭窄的”胸腔里憋足了火气,于是,我常常摔椅子敲桌子,以示抗议。有的时候,妈妈出门去了,我便肆无忌惮起来:一会儿尝尝美味的零食饮料,一会儿看看精彩的电视节目,一会儿玩玩刺激的电脑游戏,把弹琴这件事儿抛到九霄云外去,所以弹了三年的琴,我仍然“一事无成”。
现在,我明白了:虽然弹琴有点苦有点累,但是“宝剑锋从磨砺出,‘白杨直自苦寒来’”,我遇到这么点苦和累怎么能退缩?怎么能不勇往直前?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练琴,把钢琴弹得更好!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杆儿壮,守望着北疆……”每当听到这段熟悉、优美的旋律时,白杨那高大挺秀的身影和坚韧不拔的品格又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读《白杨》有感4自从学习了《白杨》这篇课文,我就渐渐喜欢上了高大挺秀的白杨树。虽然它没有桂花树的树姿飘逸;也没有梧桐树的枝叶繁茂;更没有银杏树的寿命长,但是它却可以在没山没水没人烟的恶劣环境下坚强不屈地生长
课文中,爸爸告诉孩子们: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就在哪儿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使我想到了献身于西部大开发的建设者们,他们放弃了大城市的喧闹与繁华;以及优厚的生活环境,来到环境恶劣的西部,这里只有单调的生活和乏味的沉闷,他们选择了扎根边疆,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他们是为了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奉献的,这正是体现白杨"哪里需要他,他就在哪里生长"的精神。
我也要好好学习。长大也为西部大开发做贡献。
读《白杨》有感5升到四年级时,一位叫郑军的老师当了他们的班主任,她比尚印大不了几岁,尚印心想:这个班主任的脾气一定很软,这一学期我就右以随心所欲了。看到这里,我觉得尚印是一个非常顽皮的孩子。接着,郑老师问同学们:“如果不给小白杨树苗浇水或施肥会怎么样?”“活不成—”尚印大声回答道。老师便表扬了他:“回答得非常对。
你们就象这颗小白杨,知识就象肥料一样,如果现在不好好学习知识,就像是小树得不到水和肥料的灌溉,变成一个对社会无用的人。尚印听后,一学期下来,每节课听得都很认真,三科成绩都提高了很多,因为白杨树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和教育。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象小白杨一样每天从课本中,生活中吸取大量的知识,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果不浇水,不施肥,它就会枯死。
巴金爷爷不是说: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的世界添上一点光彩,那你还是有用的人吗?当然不是。我家隔壁的顾爷爷都60出头了,还在读书学习,听顾爷爷说,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只上到五年级就辍学在家了,而且那时候老师教得知识也很有限。所以现在顾爷爷在读老年大学,准备把儿时落下得课给补回来。我们现在是小学生,就更应该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相信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象小白杨一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读《白杨》有感6本星期我们班学了《白杨》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白杨是一排你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文章,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在写人。全文表达含蓄,意义深刻。课文通过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事,从而歌颂了那些不畏艰险、不怕困难、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人。学习这篇课文也在激励着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要向白杨一样扎根校园,为培养祖国的下一代奉献自己。
读《白杨》有感7我爱魁梧、挺拔的白杨树,倒不是看了茅盾的《白杨礼赞》才对它们滋生爱慕之情的,也不只是因为它们是北方的象征才格外喜欢它们。我爱白杨树,是从它的眼睛开始的……
一次,我信步走到一片白杨树林中。站在一棵高大粗壮的白杨树下……呀!我不禁为之深深惊叹。那高高的树干上竞有几只很大的眼睛,多像我们的眼睛呀:深深的眼圈,滚圆的眼珠,还带着不同的表情哪!严厉的、冷峻的、真诚的、意味深长的……啊,那么多的白杨树,那么多的大眼睛!
奇怪,以前我怎么从没发现这一点呢?我带着迷惑望着高大的白杨树。那些眼睛,也都带着不同的表情,静静地注视着我……我不敢正视这些眼睛了。它们使我胆怯,使我想起许多许多。
这些眼睛,有的像老师的,带着希望、严肃地望着我,它使我想起那次上课偷看小说的情景,那眼睛,也是这样望着我;有的像妈妈的,慈爱中带着几分责备,默默地看着我,这眼神,就像上次我拿着不及格的考卷,满脸羞愧站在妈妈而前,接受她眼光的责备;有的像爷爷的,炯炯有神的眼睛,一言不发地注视着我。
慢慢地,我不再害怕了,我似乎明白了许多,沉默之中,它们给了我鼓舞、希望、力量。我充满敬意地和它们意味深长的眼睛对视了一会儿,然后,毫不犹豫地转身疾步朝前走去……
无论我走到哪里,身后那片白杨树林,永远严肃地挺直身板,用一双双眼睛望着我走过的路,直到永远永远……
哦,美丽的白杨树。哦,那深情的眼睛。
读《白杨》有感8寒假中,我认真阅读了著名儿童文学家章红阿姨的短篇小说集《白杨树成片地飞过》。这本书讲了许多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有甜有酸,有苦有辣,令人回味。
我最喜欢其中的《五彩帕》这个故事。故事里的**姐只比“我”大三岁,却给了年幼的妹妹许多的关爱。午后,她会给妹妹做一个温暖舒适的“窝”,当妹妹舒舒服服地睡午觉,**姐就在一边摇呀摇,多么温馨呀。**姐上学了,就把妹妹安置在教室外“旁听”,连课间10分钟也不忘陪伴。这种甜甜的滋味,直到妹妹长大后也没有断绝。每逢过生日,姐姐总会送上一份礼物——小发夹、小手帕之类。礼物虽然不起眼,却包含了多少爱啊。
有兄弟姐妹一起长大多好呀。每逢节假日,我家就特别热闹。小姨家的弟弟妹妹来到我家,我们一起享用好吃的,一起做好玩的游戏,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今年寒假,我到叔叔家过年,堂姐带着我学会了玩摔炮,临走的时候,还送给我精致的自动笔。每当用上这支笔,我就会想起她胖乎乎的脸上甜甜的笑容。
我多希望有个姐姐陪着我长大啊。
读《白杨》有感9话刚说完,上课铃声响了,老师看到那个流汗的同学问:“你怎么出汗呢,你是围着学校走了20圈,还是围着学校跑了10圈;四十四桥凌波卧海,宛如一条巨龙卧在海面上休息。我爷爷去世的早,现在我已经记不清楚他的样子了,不过,每当我看到那张老照片,我就会联想到他现在的样子,是那么慈祥。
表面上看这篇课文在描写白杨,但是深入观察,深入思考,其实它是在赞扬、歌颂了扎根西部的建设者博大的胸怀。在文章的十四自然段,爸爸对孩子们说的那句话:"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他,他就在哪儿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他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句话使我感受深刻。"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一是坚强不动摇,"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句话是爸爸看到戈壁滩上高大挺秀的白杨树而触景生情,以白杨树勉励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像白杨一样坚强不动摇。说杨树,也是在赞美千千万万边疆建设,是借物喻人。
文章的最后的一段,只所以陷入沉思。是因为他担心生活在北京无忧无虑的孩子们,不仅不能接管新疆创建者这种重大的任务,就连新疆那艰苦的生活都挨不住。可是当他看见白杨树旁边的小白杨,应风沙成长起来的小白杨树。他就相信他的孩子一定可与完成这个艰难的任务。从这段可以看出,父亲对祖国的付出多大。虽然祖国把它发配到边疆工作,但他没抱怨半句,他不仅要把自己奉献给祖国,换要把自己的孩子也奉献给祖国。假如我是他父亲,我死都不会去边疆,更别说把孩子接过去。但学了这篇课文,我会学习"父亲"这种精神,还要发扬光大。
读《白杨》有感10前一段,我拜读了作家袁鹰著的《白杨》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语句生动、优美,内容耐人寻味,是一块百啃不厌的“骨头”。
文中讲了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同时希望子女也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其中,“爸爸”的一段话我记忆犹新——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以前,我总认为白杨树,既开不出绚丽的花朵,又结不出美味的果实,是一种很平凡的树。今天,白杨树的形象在我脑海里变得高大起来。我热爱白杨树!我敬仰白杨树坚强,不软弱,不动摇的精神。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它比喻了父辈的建设者们像白杨树那样扎根戈壁,建设祖国。他们的身体已经衰老,建设祖国的重担将来要落在我们身上。所以,我们要像小白杨一样,哪儿需要我们,我们就在哪儿生根、发芽。
文中的父亲,让我想到了我们伟大祖国千千万万无私奉献的建设者,他们精神是那样高尚,他们的形象是那样高大,我敬仰他们,我要永远以他们为榜样,建设祖国,奉献祖国。
我想:我们现在必须好好学习,练好本领,学习更多知识,将来扎根“祖国”,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出我的一切力量。
读《白杨》有感11自从读了《风吹白杨的安妮》这本书后,它的内容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难以忘怀。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位 名叫安妮的女孩去了一个小镇上当中学校长,她寄宿在风吹白杨山庄,在那里,她认识了许多有趣的人,但是,一个拥有庞大势力的家族普林格尔家族,因为不满她当上了校长而把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于是,这个家族的人就用尽了种种办法想要打倒安妮,挫败她。可是都没有使顽强乐观的安妮退缩……在这段当校长的生涯中,安妮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障碍,却都凭借着她的智慧和毅力一一解决了!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安妮的执着,感受到了她的积极,乐观向上,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他自尊自爱,并且懂得关爱身边的人和事物,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喜爱。
看看安妮,再看看我自己,无论我在生活上碰到了困难还是遇到了学习上的险阻,我只要一次失败,只要有一点点的不成功,我就会想到放弃,没有毅力和恒心去面对一切,永远都不会想到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多试个几次,就一定会成功的!而现在,聪明而又善良的女孩安妮让我知道了,勇敢地面对生活,就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们的前程;勇敢地面对生活,就可以穿透任何黑暗的铜墙铁壁;勇敢地面对生活,就可以逆风而行,穿透一切困难,勇敢地面对生活,像一剂良药,像一道彩虹……感染着我们,让我们学会坚持不懈,有恒心,有毅力!她让我明白了成长绝非一帆风顺,但人生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安妮,这个单纯的女孩,却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真谛!!!
啊,安妮那种可贵的精神和品质,深深值得我们学习!!!
……
读《白杨》有感12学了白杨这篇课文后,他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白杨的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作者借大戈壁的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们,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其实,除了白杨和边疆建设者们具有这样的精神,其他具有这样精神的人也有很多。比如说,警察叔叔们,哪儿需要他们,他们就到哪儿。不管情况多么恶劣,不管自己的身体好坏,他们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在课文中我最喜欢这段话:“把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他,它就在哪儿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他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是爸爸说的话,这句话不但向孩子们介绍了白杨树,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像建设者一样的精神,希望孩子们想白杨树一样坚强执着、忠诚无私、默默奉献,让人们在他们的保护下成长。
白杨为人们作出了很多很多,让人们得到了安全,我无比敬佩他们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读《白杨》有感13白杨树虽然不是那么美丽,枝干虽然没有柳树姑娘的枝干那么柔美,但它有一定不可抿灭的精神,它不管在多恶劣、多么艰苦的环境都能茁壮成长。为了祖国的需要一直无私的奉献,今天我们学了《白杨》这篇文章。
这一课对我的启发很深,文章记叙了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白杨那种忠诚无私、尽职尽职、不择环境、坚强执著。让我知道做人要有白杨的那种精神。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人,都在为祖国的发展,为人民做着共献。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着,他们都是我们大家学习的好榜样,比如说建筑工人。
提起他们,有的人可能会说;“他们有什么了不起,那就是他们应该做的?”其实不对,他们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工作,不管风吹雨打,还是下着鹅毛大雪,他们都坚守在自己的辛勤岗位上,尽职尽责,走到那里都为祖国添加繁华的一面。为了大家,他们愿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出,为大家建造更安全、更舒适、更漂亮的房子,付出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住的房屋都是用他们的汗水凝结而成的。让我们一起向他们致敬,道一声;“您们辛苦了,谢谢。”
让我们在生活、学习中有白杨树一样,挺拔、坚强执著、不屈不挠的精神!
读《白杨》有感14今日,我怀着敬畏之心又一次走进了文学家矛盾的一 篇 篇美文,它们朴素无华,但是直抒胸臆,让人沉浸于其中。然而,我最喜欢的一 篇文章莫过于《白杨礼赞》了,嗅闻着雪白的纸页飘出的点点墨香,我被白杨树坚韧不拔,力争上游的品质深深打动了。
《白杨礼赞》是矛盾根据一九四零年从新疆归来,赴延安途中的见闻与感受写的一 篇散文。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阶段。《白杨礼赞》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坚持抗战的人们以及他们的质朴,坚强不屈,顽强抗争的 精神。
白杨树其貌不扬,朴实无华。它没有柳树的婀娜多姿,也没有樱树的窈窕美丽,更没有松的四季常青。但是它默默无闻地守护着祖国的大西北。它们就像社会中的一些人一样,在磨难中成长着,在挫折中坚强着,将数不尽的苦难融入自己坚韧不屈的灵魂之中,于浊浊尘世之中,谱写了一曲生命的乐章。这些人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又不缺乏温和,坚强不屈与挺拔。
白杨树屹立在大西北,那条条光线,颗颗水珠,给予了它美丽纯洁的心灵,那熊熊火阳,皑皑白雪,铸就了它坚韧顽强的品格,这怎能不是让人心生敬意白一种树呢?
白杨树之所以在荒无人烟的大西北久经不衰,是因为它顽强不屈,不向命运低头。不禁让我想起了刚刚经历过的这次疫情。在和病毒做斗争的过程中,奋战在第一线的白衣天使们不正是那一棵棵坚强不屈的白杨树吗?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冒着生命危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防止病毒肆虐。年过八旬的钟南山院士与年过古稀的李兰娟院士本该退休,享受天伦之乐,却仍坚守在岗位上。他们是院士,更是战士,正是有了他们,病毒才不敢肆无忌惮地祸害 中国。他们,是这场战疫中的最美逆行者,是当之无愧具有“白杨 精神”的人,是人们心中永远的英雄!
《白杨礼赞》这 篇文章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讴歌了挺拔不屈的白杨树,同时,也表现了在抗日战争中,北方人民英勇奋战,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姿。它是历史的凝集,是抗日战争中人们 精神的影射。从这 篇文章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要像白杨树一样,具有坚强不屈的品格与质朴正直的心灵。
读《白杨》有感15脚下的路,心中的梦,千里的漂泊,只为寻求那飘荡岁月的梦想?450字作文广东省珠海市。难道我们这样忙碌地生活着,只是在随波逐流吗。最有趣的是:有时候说着说着,正方的同学会说离题了,成了自方的"叛徒"—沉沉地睡在大地,是每个人的归宿,于是,生命是过程,生活是过程。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毛毛虫。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在开往新疆的列车上,爸爸和孩子们看见了白杨树,孩子们争论那是树还是伞,爸爸给孩子们介绍白杨树,表白着自己的心。
新疆是个遥远、荒凉的地方。读了这篇课文,我真敬佩文中的父亲,敬佩所有的建设者。他们是那么的无私,那么的坚强不屈。倘若我是文中的父亲,无论如何我也不愿去新疆,更别说要带上自己的孩子去受苦了。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不错,他们就像一棵棵高大挺秀的白杨树,在默默地无私奉献,他们带走了荒凉,留下了繁华。新疆有了这些吃苦耐劳的建设者,将变得越来越富饶了。
其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默默奉献的人。今年我国遇上了几十年难得一见的雪灾,处处冰天雪地,阻挡了我们回家的去路。交通瘫痪了,多少人在冰冷的车站渡过一夜又一夜;多少人因冰雪而堵塞在路上一群群的救助队不分昼夜抢修电塔,拉好电线,他们的衣服变得湿淋淋的。漫山遍野白雪皑皑,可冰雪无法抵挡他们的热情,只为了万家灯火,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有的电业工人还千里迢迢从唐山赶到重灾区进行抢修工作。
让我们一起弘扬建设者的那种精神,学会奉献吧!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着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着土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处于苦难之中的祖国刻苦铭心、至死不渝的热爱之情,以及决心为祖国献身的强烈愿望。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1月17日,发表于同年12月桂林出版的《十日文萃》。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作者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便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我用青春告白祖国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用奋斗的青春告白祖国,就是要把小我融入大我,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个中秋,在贵州铜仁,苏州大学的同学们和非遗传人共同设计了一款文化产品,他们希望这盏小小的夜明灯,能够飞出大山。从文化扶贫,到乡村改造,多所高校各展所长,助力乡村振兴。
以青春之行告白祖国,青年学子正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践服务中。上海大学“精海”无人艇团队,已经完成在南极、南海岛礁海域等地的环境监测、水下考古等多项任务。在腾格里沙漠,有一群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年轻人,他们投身到与风沙的抗争中,用青春为黄沙染上一抹绿色。
最美科技工作者 观后感 心得感悟有哪些把“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与学习 教育 常态化长效化有机结合,营造科技界踔厉奋发、实干兴邦的浓厚氛围。一起来看看最美科技工作者观后感心得感悟,欢迎查阅!
最美科技工作者观后感心得感悟1
这是加速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当今时代,科学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人类基因组工程、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各种绝症的攻克等等,这所有的发展都是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体现,给人类以希望和生存的动力。同时,科技的发展又给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带来巨大的冲击。克隆技术能否施之于人类,基因科技会否被乱用而带来灾难,这种种疑问给人类带来了不小的不安和惶恐。这时,人类便急切地需要人文科学来独当一面,解决人类发展道路上的种种困惑,扫清思想道德上的障碍,就如当年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来了新生的希望。两者的同等重要性和互补关系可见一斑。
这又是提高全人类素质的必然需要。大千世界究其本原是一个个个体———人的组合。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个人的作用不能视而不见,个人的素质也亟待提高,从而带动全人类素质的提高。这样的任务对于那些发展中国家尤其严峻。这就要求对个人加强“两个文明”的建设,用科技和人文———现代化的科学 文化 知识和正确的世界观武装人,使人成为完美的人。“只要人是完美的,世界也是完美的”。这一厢情愿的美好理想,也应该成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为了配合上述主题的确立和体现,世博会可以重点建造“科技与人文———人类的翅膀”主题展馆,运用高科技的声、光、电技术,以科技与人文的发展和关系为线索,回顾人类的发展史,展望地球的前景,藉此吸引和教育参观者。各国还可自设展区,介绍本国的科技和人文情况,为各国互相了解打开一扇扇窗口。相信经过这样的努力,“科技与人文,比翼齐飞”的观念,必将深入人心。
最美科技工作者观后感心得感悟2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了灵宝市高科技农业示范园里参观。
下午1点,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了园里,又进到了温室里,脱了衣服,我的眼帘映入了许多盆蝴蝶兰。那一个个“蝴蝶”挥舞着翅膀,在盆景上翩翩起舞,好像在欢迎我们似的。我急忙拿出照相机“咔嚓咔嚓”地照了起来。粉色的蝴蝶兰张开了它那娇气稚嫩的粉翅膀,向人们展示着它的可爱;**的蝴蝶兰伸展着公主般金灿灿的翅膀,欢迎小客人的到来;白色的蝴蝶兰高贵傲气,鹤立鸡群,一横排粉红色的“蝴蝶”之中才有一只白“蝴蝶”,可见有多高贵。我们参观完后,又坐在一起以“书香更比花香浓”为话题展开了朗诵活动,有许老师为我们出考题的环节,还有雷老师主持的大人和我们之间的关于“花”的歌词、关于“花”的 成语 PK。尽管我们玩的很尽兴,但也有一些同学很紧张,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我都很放松,该笑笑,该干啥干啥,徜徉在花海中,真让人心旷神怡。最后,全体同学、家长、老师以《同一首歌》做了结束。
过后,我们来到了农业示范园的实验室中,听彭文瑶妈妈讲解着怎样利用高科技技术将植物批量生产。在实验室里,我明白了把植物的苗子放在一个瓶里,里面再放入一些化学物体,外面再用纸包起来,防止蝇虫落在瓶里污染植物,每天下班后还用紫外射线将瓶子进行扫描,去除有害物质。
从实验室出来后,我们又从后门进了温室里,一个个红掌伸长了“手”用那尖长尖长的淡**花心向我们招着手。还有迷你型的蝴蝶兰在这里亭亭玉立,像一位少女,再加上群花在一起,更是美上加美,四周一片妖娆,让我目不暇接。
最后,我们又在会议室里看了一部动画**--《奇妙仙子》,有的情节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结束后,一个下午的参观结束了,我带着满心的欢乐开心地回家了。
这次参观,我知道了植物可以用高科技来嫁接,但高科技来自智慧,智慧又来自知识,知识来源于学习,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来创造高科技,让祖国发达创新。
最美科技工作者观后感心得感悟3
发现大脑中有个引路人
人的大脑就像一块高级集成电路,那数以千亿计的神经纤维怎样才能有序排列,各行其道最近,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博士袁小兵等人在大脑中发现一个“引路人”,它能指引神经纤维沿着正确的路线“前进”,不致走上“岔道”。
这个“引路人”叫Rho小鸟苷三磷酸酶,“驻扎”在神经细胞内,能够侦察神经纤维生长的“路况”,比如哪条路是“绿灯”,哪条路是“红灯”,并传递这种路况信息,指导神经纤维的生长方向。
人类的情感、学习、思维等活动都有赖于设计精密的神经网络的工作。因此,神经纤维导向机制已成为脑科学的研究 热点 ,它不仅有助于揭示神经发育的奥秘,还能对神经损伤再生的研究提供理论借鉴,为开发和研制有利于神经再生的药物提供新思路。
巨型圆环绕银河
近来,天文学家观测到一个由几亿乃至几十亿颗恒星组成的环缓慢围绕银河系旋转。这一新发现为银河系产生于大爆炸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
目前看到的这个环还不完整,科学家将继续寻找其他部分,并研究其中恒星的温度、亮度、速度等。目前圆环的成因还不清楚,有科学家认为,其中的一些恒星有可能诞生于银河系内部,在漫长的年代里运行到了外缘;也有可能圆环是银河系附近一个小星系的残骸,该星系在银河系引力作用下被吞并。研究这个圆环的起源,有助于了解星系的演化过程。
新概念数码手镯
我们在动画片里看到圣斗士、太空人等身上都穿戴有特殊的装置,一抬手腕就可发射激光,或把手腕凑近嘴边即可通话,非常酷。
现在美国TRIUM公司设计了一款类似的穿戴式通讯手镯。手镯上装有通讯及影像传输功能,显示屏位于手背上的那一部分,手腕右侧还安装了一个摄像头,用户可以在观看影像的同时直接打开麦克风通话。戴上它你也能像圣斗士一样威风。
最美科技工作者观后感心得感悟4
5月4日,我们班开展了一场激烈的 辩论 赛。这次辩论赛等的辩题是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是利大还是弊大。正方认为科技发展利大,而反方认为科技发展弊大。做为主持人的我宣布辩论赛开始。
刚一开始正方一辩就争先恐后地站起来。滔滔不绝地开场陈述。而反方一辩也不甘落后,还未等正方一辩坐下。就连忙接上,口若悬河地进行开场陈述。双方一辩都在用具体事例和真实结果来反驳对方的观点,回答对方的问题。
经过开场陈述,接下来是双方二辩陈述己方观点。这次还未等我说完,反方二辩就聪明地接上了,问了正方很多似乎没有答案又令人费解的问题。还好正方二辩思维敏捷,以巧妙的回答让反方二辩无话可说。这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们都为反方二辩的回答喝彩。这一回合正方占了上方风。
刚才双方都为自己的观点进行了陈述,接下来进入自由辩论环节,双方都有3分钟的时间。这次双方都没有立即站起来,他们都怕自己的话被对方找出破绽。于是,他们都在慎重地思考。首先,反方三辩以青少年沉迷与网络无法自拔的问题向正方发问。而正方却把火箭的升空和鸟巢水立方的建成来反驳对方,经过双方的激烈角逐,现在进入 总结 陈词环节。双方出口成章、舌灿莲花仍然各不相让。
最后辩论结束!对于“ 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这个问题双方辩手都举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我做了个总结,科技发展确实给人类提供了便利,但是同时也应治理由此出现的种种问题,为我们这个地球——人类的家园,更加美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最美科技工作者观后感心得感悟5
对于科技,我们并不陌生,如今科技到处都有,如:功能齐全的电话、无所不能的电脑、五彩缤纷的电视……科技可以改变我们生活、改变大自然,正是因为新科技使火箭飞向太空,使更多的人苏醒,科技是我们全国人民的骄傲,它让我们引以为豪。
如今科技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遇到紧急事件不用写信传话,只需要按一下手机就可以联络沟通,解决问题。劳累一天回到家,打开电脑看看国家大事。家用电器也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方便。一回到家饭煲煮,好食物。无论到了夏天还是冬天,打开空调凉快,暖和科技让我们从工作到生活,从学习到娱乐都很方便,难道不是吗
科技产品在不断更新,如电视,电脑,洗衣机,冰箱。从大块头变成小小的,从简单的功能变成功能齐全的。这些已经让人目不暇接了。还有更多的科技等着我们去挖掘,如:太阳能发电,发风,核电取代了传统能源紧缺,生物工程技术发展,让大米,大豆,蔬菜等产量质量飞速提高。
这一切的变化,正是科技工作者辛苦工作的结晶,我们人类正享受着这些科技成果!由此科技创造了历史,加快了人类发展的步伐
科技的飞速发展,创造了历史,但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通过在学校的学习,使我掌握了许多知识,明白了许多道理,触摸了科学的大门。如:飞船在宇宙遨游;船只远航;数字信息的神秘莫测……一个个科学现象,激发我向科学攀登的愿望。我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更要创造新的生活。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贝尔发明了电话……这些奇迹,这些辉煌,都以成为过去。想想这些科学家,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不是一次失败就可以取得成功,他们是用一生在证明一个结果,他们是用一生的劳动收获一个成功,也许,还有更多的人一生没有成果,但我的内心是敬仰他们的。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能因为害怕一次次的失败而放弃,我们无论干什么都要有勇往无前的勇气,做好准备,为我们人类的发展贡献一点力量,将我们的生活打造的更好。
科技也实现了人们的梦想:人们可以像小鸟一样在空中遨游,能去各地旅游,现在飞机来帮忙了;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帮了人类大忙,它帮助人类进入太空、登上月球。
科技的用处可真大呀,如果没有科技的话,人的生活岂不是有很多的困难吗人的梦想还可能实现吗没有科技就不能与远方的朋友见面,人们进入太空都是科技的功劳;没有科技还怎么去南极,没有科技登上月球就是做白日梦。你看,我们能离开科技吗
相反,有了科技,我们的生活将大有不同,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了。有了科技,文件可以瞬间传出去;有了科技,炎热的夏天,也可以让人们舒适如春;有了科技,即使是寒冬,也可以拥有温暖……你看,这一切都是人们享用科技的成果。
21世纪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中国要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将在学习科学或应用科学的时候,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应去迎接挑战,确定学习方向,树立远大理想,在学习的困难中,勇往直前,无往而不胜。
科技不仅在我身边,更在我的心中。愿我们能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我们共同的努力,如果历史是千人创造的,那我们将是未来的创造者,我愿意担起责任,争取获得这一份历史的荣光!不断的学习科技应用科技,还要努力发展科技。这样,我们中国的科技才会更加的先进。我相信,只要我们奋发图强,好好学习,我们未来也一定会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成为栋梁之才!同学们,今天,你以先进科技委骄傲,明天,科技的发展定会以你为豪。科技帮我们创造了优越的生活环境,科技还帮我们提高了生活质量,科技还帮我们把祖国插上了“翅膀”。我们应该多留心生活,多思考生活,加上你的一份创意,希望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能创造出一件又一件的新“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
新的世界科技等着我们创造。
最美科技工作者观后感心得感悟6
二十世纪的科技变化已远远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改变,已差不多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了。
我们来做一个对比,比比以前和现在吧!
我们先来瞧瞧交通运输方面:听爷爷说,在过去,一个村庄里有一辆自行车都已经是稀奇的了,那时侯,不管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都是走着去学校,就连大城市里的富贵人家不才坐个吉普车吗!而现在,小汽车、磁悬浮汽车、太阳能汽车都陆续推出,用不了多久,汽车都会变成环保型的。咱先不说以后,就说现在,家家差不多都配上了小汽车,一出门,坐在车里,听着音乐,哼着小曲,坐在那软棉棉的座位上,要多舒服有多舒服!跟原来相比真是“天地之差”!
咱们再来看看建筑物:过去房屋都是用泥巴垒的,房顶上铺些干草就得了。而现在,一栋栋大楼拔地而起,别说小草屋了,五十层的摩天大厦都可见。
就连农民收割的科技也有了进展:往年都是有个大晴天,就赶紧收麦子,要不大雨一到,庄稼就全完了,而收割的工具也只不过是镰刀而以。今日大型收割机嘟嘟地开着,农民则坐在收割机上,满脸的笑容,好似一朵绽放的花,今年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还有很多的科技之变我就不细说了,而那些大进展,我不得不提上一提:像电视机,先是黑白电视,再来是大彩电,今天用的就是超薄型、多功能的夜晶电视了。再如:电话,先是手摇电话,再来大哥大,后来是可是电话,而如今用的就是数字程控电话了!
看看!看看!科技给人类带来的方便大吧!现在人类安居乐业,过着以往帝王都不敢想的舒适生活。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地进展,我相信,我们整个地球的人类将会进入另一个更先进的快乐世界!
最美科技工作者观后感心得感悟7
大家众所周知,狗闻着自己的尿味可以准确的回家,可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蚂蚁也能准确的回家。
这起源于一个偶然的发现。那天我吃饭时不小心将饭掉在了地上,不一会儿就招来了一大群蚂蚁,不过渐渐的我发现蚂蚁是连着一条路来回的,而且准确无误,这是为什么呢为此我开始仔细观察,我发现蚂蚁出洞时,总是摇着触角,难道触角与这有关于是我做了个试验,把所有刚出洞的蚂蚁都剪去了触角,我发现蚂蚁就像没头苍蝇似的乱爬,根本找不到食物所在,为了验证蚂蚁是否在用触角辨别方向,我又做了相同的试验。不过结果都表明蚂蚁一剪去触角就找不着食物的方向了。
难道蚂蚁真的只用触角辨别方向经过更仔细的观察,我又发现蚂蚁尾部,不时的触地,我头脑中出现了一个假设:也许是蚂蚁尾部触底分泌出一些什么东西,而触角则是用来感应事物的存在,闻着尾部分泌出来的东西回家。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我又做了个试验,当蚂蚁帮到食物准备回巢时将它的触角包起来,但不剪断,果然,蚂蚁回不到家了。
我又重复做了几遍试验,结果都一样。为了让这个答案更真实,我又上网差了资料,果然,网上写的答案与我写的基本一致,蚂蚁尾部喷射出来的东西叫做“踪迹费洛蒙”,可以使回洞的蚂蚁准确的回洞,出洞的蚂蚁准确的找到食物。
我又做了个试验,长了一点知识,我真高兴!
最美科技工作者观后感心得感悟8
今天,我校以“眼到,手到,发现,创造”为主题,举办了首届科技节。
这天的天气特别好,好像是为了这次科技节预定的一样。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学校,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一进入校园,一股“科技风”就迎面吹来,四周挂满了同学们的科技画和科技。其中,我还看到了我的科技画呢!后面参加节目的小选手们也跃跃欲试,想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呢!
科技节正式开始了,本次科技节请到了许多领导参加。等主持人说完了开场白,一位领导宣布:“济南市小辛庄小学首届科技节现在开幕!”“哗!”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首先是为科技画和科技的获奖者颁奖,被念到名字的同学欣喜若狂,没有被念到名字的同学有些失望。虽然我没有获奖,但是看到获奖同学捧着奖状时开心的笑容,我真是从心底为他们高兴。接着是同学的科技成果展示。大家发明的东西既科学又实用,而且很实用。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一个二年级的小男孩发明的“动力发射器”,不由得让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发出赞叹。然后表演的是在市级获得四项奖项的科普剧——《小水滴》。在小演员的表演和解说同学的解说下,让大家了解了水滴是怎样变成雨的过程。其中,还有我们班的小演员呢!咦,怎么一化妆每个人都长得差不多呀经过我的仔细寻找,终于在最后一排找到她了。小演员们婀娜的舞姿和动听的音乐使同学们陶醉,她们表演完之后,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科技节在大家的掌声和欢笑声中落幕,这次科技界让我们了解了更多科技知识,它会在我的记忆深处画上一道美丽的弧线。
最美科技工作者观后感心得感悟9
星期天,我参观了郑州市科技馆。从外面看,科技馆的北边是一个圆锥形,南边像一个方形的面包。走进科技馆,里面一共有三层。其中一层和二层主要是介绍和演示一些科学现象,比如,静电发生器,会弹琴的机器人,地震演示器,音房等。通过这些演示和介绍,我们很容易知道了一些现象发生的原因。不光可以观看,我们还可以自己操作,自己体验。我和别的同学一起上了地震演示器,那上面摇晃得非常厉害,把我手里拿的笔和纸都晃掉了,现在我终于知道地震的威力啦。
科技馆的三层展示了一些我们国家的“长征”系列火箭的模型,另外还有一些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的活动。
我们去的时候,在科技馆的一楼大厅里,正在展览一些我们小学生自己制作的小发明、小创造。比如,安全折叠镰刀,换电灯泡的工具,自制小更衣室等,这些可都是获得了二等奖以上的小发明小制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换电灯泡的工具。它是一个拖把杆,顶部和右边各装了一个夹子一样的东西,换电灯泡的时候,把它对准电灯泡,然后拧一个圆的东西,就可以把电灯泡拧下来了,这样人就不用站凳子或是梯子了,真是方便。这些同学小小年纪就发明出了这些有用的东西,将来一定会是出色的发明家,我也要好好向他们学习。
这次参观科技馆,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收获非常大。
最美科技工作者观后感心得感悟10
科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生边就有许多人类无法了解的科学。但是,这些不为人知的科学秘密,都被智慧的人类发现着,了解着,认识着。
大家想一下,“万有引力”,这个路人皆知的现象。可是,在牛顿发现这个定理之前,又有谁会问:“为什么苹果和一些重的东西或轻的东西,都会从空中掉下来,而不是从空中往上掉或是在空中飘着”这些事物在人们眼中已习以为常,而且人们就不会像牛顿一样会思考种问题,所以牛顿会发现这其中的奥秘让人类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而且在生活中,科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比如人了发明的电灯、电视、手机……它们都是人类经过思想、发明、制作中所得来的。这些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大家想一下,如果没有电脑,我们将无法更简单的查资料,和远方的朋友视屏聊天……
没有电视,人们的生活中将失去一个让人娱乐的平台。
而灯呢灯,已经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物品。没有灯,晚上将一片漆黑……
这些都是我们身边不可缺少的东西。
而最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是电。电是人类已经必不可少的一种能源。路灯需要电,电视需要电,电扇也需要电……
聪明的人类也会如何发电了。所以说,科学在我身边,爱科学的人也在我们身边。
这就是科学,这些都是在我身边的科学。
关于科技的 说明文 :科技,究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科技,人文究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有时候,我总是在想: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带来了智能手机带来了电脑带来了一栋栋高楼大厦还是飞驰的汽车,在天空翱翔的飞机但我认为给我们带来的最多的不是这些实物,而是一种前卫的思想,一种创新的思想,一种可以用“大胆”来形容的思想。
最美科技工作者观后感心得感悟10篇相关 文章 :
★ 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心得感悟作文
★ 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10篇
★ 2020致敬最美逆行者事迹观后感心得感想10篇
★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 2019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事迹观后感学习心得体会5篇精选
★ 八一荣光观后感心得体会优秀范文十篇
★ 2019灯塔大课堂第四课致敬最美奋斗者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
★ 闪亮的名字2020最美铁路人观后感心得体会
★ 2021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观后感心得体会
★ 2020最美逆行者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1e0527ff43f5dcd963bc29aa7b5223b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欧阳山尊
欧阳山尊,男,原名欧阳寿,1914年5月生于湖南浏阳,2009年7月2日逝世。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著名戏剧、戏曲、**艺术家欧阳予倩之子,被称作中国话剧界的“活化石”;新中国成立后,欧阳山尊参与了创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工作,与焦菊隐、夏淳、梅阡等人一起开创了北京人艺现实主义话剧风格,先后导演了《春华秋实》《日出》《带枪的人》《三姐妹》《杨开慧》《末班车上的黄昏恋》等50多部话剧;除了话剧之外,他还导演了《关汉卿》《松赞干布》《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红色宣传员》《于无声处》等数十部舞台剧和影片《透过云层的霞光》、电视剧《燃烧的心》等。2007年中国戏剧百年纪念,欧阳山尊曾以年逾93岁高龄最后一次登台演出,在解放军歌剧院朗诵了《过客》。
中文名:欧阳山尊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浏阳
出生日期:1914年5月24日
逝世日期:2009年7月2日
职业:演艺话剧导演
主要成就:被称作中国话剧界的“活化石”
代表作品:《白毛女》;《春华秋实》;《日出》;《三姐妹》
人物生平
欧阳山尊(1914-2009),中国话剧导演。1914年5月24日,出生于湖南浏阳,自幼受到父亲欧阳予倩爱国主义和进步文艺思想的熏陶,学生时代即参加进步演剧活动。曾多次获导演奖,并先后获文化部及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
青少时期
欧阳山尊(1914—20090702)原名欧阳寿,生于湖南浏阳。他的曾祖父是清末湖南才子欧阳中鹄,幼年过继给伯父欧阳予倩,开始受到戏剧的熏陶,学生时代积极参加戏剧活动。参加过影片《天涯歌女》的拍摄。
“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左翼演戏运动,抗战开始后,他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一队,翌年到延安,以后历任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文工团副团长,战斗剧社社长,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在转战晋察冀过程中,他曾导演过10余部反映敌后斗争的戏,并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书信表扬。
学生时代
欧阳山尊比话剧一百年诞辰小七岁,他1914年生于湖南浏阳,原名欧阳寿。从小生活在身为话剧艺术家的伯父欧阳予倩先生身边,深受中国戏剧艺术的熏陶,并对话剧艺术产生浓厚兴趣。早在中学时代,就开始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话剧创作演出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一腔热血的欧阳山尊毅然离开学校,和几位同学一道参与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之中。他先是辗转到杭州,参加“五月花”剧社的话剧演出活动,几个月后回到上海,考入浙江大学。此时,他已经完全痴迷于对戏剧的追求之中,他与金山等人组织剧社,在极其简陋和困难的情况下,演出了《都市之角》《雷电》《油漆未干》等剧目。“九·一八”事变后,上海戏剧界、**界、救亡协会等文艺组织有十多个演剧队,欧阳山尊在演剧一队,组织并参与演出了许多抗战剧目,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
奔赴延安
像许许多多的热血青年一样,远在中国西北的小城延安无时无刻不在召唤着他,为了心中的梦想,欧阳山尊从上海出发,辗转到达西安前线,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后经多方努力,从八路军办事处争取到一百元钱,购买了一辆旧自行车,正是这辆在当时来说算是很“先进”的交通工具,陪伴着他风餐露宿地奔波了800多里,于1938年到达延安。在这里,欧阳山尊被一种全新的生活深深吸引,他以高昂的热情,投身到解放区的文艺工作。1939年,欧阳山尊结束了自己在抗日军政大学的学习生活,毅然奔赴抗日前线,先是在八路军120师战斗剧社工作,后参加游击剧团到敌战区开展文艺宣传。那时他们一共11个宣传员和7个侦察员,每人一条枪30发子弹,带着一架油印机和简单的化妆品,每到一个村庄,就找个庙宇或土台子,把军被当幕布挂起来,然后派人到村子里动员群众出来看戏,群众来了他们就开始演出,演出结束就赶紧收拾摊子赶往下一个村庄。此时的欧阳山尊完全沉浸到了回忆之中,他无限感慨地说:“那时真是年轻啊,心里总像是燃烧着一团火,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每次演出结束,老百姓给递上一缸子白开水,往手里塞把花生或红枣,心里就很满足了。”
参加座谈会
1942年5月,欧阳山尊参与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这引发了他关于中国文艺发展前途的许多思考。欧阳山尊是个心里有事不吐不快的人,经过一番思索,他和几个同事一道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谈了自己的感想,不久,毛泽东同志就给他们回了信,直到晚年,欧阳山尊依然清楚地记得这封信的内容,他回忆说:“毛主席在信中说,你们的信收到了,感谢你们!你们的剧我以为是好的,延安及边区正需看反映敌后斗争生活的戏剧。”这封回信无疑给了欧阳山尊莫大的鼓舞和鞭策,更加坚定了他从事抗战话剧创作的热情。
延安岁月
在延安,欧阳山尊先后担任过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文工团副团长、战斗剧社社长等职。1943年12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成立,贺龙点名将欧阳山尊调入。这期间,他导演了10余出反映敌后斗争生活的剧目。60多年后,欧阳山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心中还隐隐有些激动,他说:“我常常带着剧团到村子演出,人们已经很难想象出当时的条件有多么简陋,我们演出的时候,没有灯光就往喝水用的缸子里倒点儿菜籽油,放上一根棉花捻子点燃照明,即使这样,我们演出得也特别卖力,老百姓很喜欢看。有时候突然下起雨来,我们不停,老百姓就站在雨中看戏,一直到演出结束还不肯离去。”
创建人艺
新中国成立后,欧阳山尊参与了创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工作,他与焦菊隐、夏淳、梅阡等人一起开创了北京人艺现实主义话剧风格,这期间尽管经历了无数的政治风浪,但欧阳山尊始终没有放弃对话剧艺术的追求与探索,他曾先后导演了《春华秋实》《日出》《带枪的人》《三姐妹》《杨开慧》《末班车上的黄昏恋》等50多部话剧,没有人知道这些作品倾注了他多少心血,从而成为一代人心中无法抹去的深刻记忆,成为中国话剧史上不朽的经典作品。
导演影剧
除了话剧之外,他还导演了《关汉卿》《松赞干布》《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红色宣传员》《于无声处》等数十部舞台剧和影片《透过云层的霞光》、电视剧《燃烧的心》等。
改革开放
从北京人艺建院到1978年,他一直任副院长兼副总导演。在此期间,他曾导演过《春华秋实》《日出》《带枪的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李国瑞》等十余部大戏。
他自称是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马,以耄耋之年活跃在戏剧战线上,在80—90年代他应邀来人艺导演了《巴黎人》、《末班车上黄昏恋》。此外,他还为许多剧团导过戏,并执导过**《透过云层的霞光》和电视剧《燃烧的心》。他的导演风格气势磅礴,感情浓烈,节奏鲜明,富于时代精神。
2009年7月2日下午3点20分,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创始人之一、著名导演艺术家欧阳山尊于北京协和医院因病逝世,享年95岁。欧阳山尊的逝世是中国戏剧界的悲痛,无数戏剧人和老观众将为其悼念。
历史评价
欧阳山尊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著名戏剧、戏曲、**艺术家欧阳予倩之子。欧阳山尊在解放前开始从事演艺事业,解放后参加组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并担任副院长、副总导演。与焦菊隐、夏淳、梅阡三人公称“北京人艺四大导演”,代表作有《白毛女》《春华秋实》《日出》《带枪的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等。其导演著作以及排练计划书成为了一代一代戏剧人学习的范本。
2007年中国戏剧百年纪念,欧阳山尊曾以年逾93岁高龄最后一次登台演出,在解放军歌剧院朗诵了《过客》。在结尾处他毅然从轮椅上起身,昂首向前走去,让人潸然泪下,见证了中国“戏剧魂”。二、中国戏剧的奠基人和北京人艺的创始人之一
纪念话剧百年
欧阳山尊离休之后,他的心却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心爱的舞台,他还在苦苦思索着中国话剧的现状与发展。2008年4月份,94岁高龄的欧阳山尊同85岁高龄的朱琳、80岁的周正等老一代话剧艺术家同台演出了《纪念话剧百年经典话剧片断欣赏》。演出中,欧阳山尊是第一个登台演出的演员。他被人用轮椅推上舞台,表演了鲁迅先生创作的《过客》中的一段独白。这段台词不多,却充满了激情,欧阳山尊用尽气力,努力朗诵得声情并茂,赢得了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朗诵结束后,欧阳山尊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竟然一下子从轮椅上站了起来,转过身来,拄着手杖,在人们惊诧的目光中,一步步自己走下了舞台。夫人笑着说:“他平日里从轮椅上起来,都要别人搀扶的,谁也没有想到他会这么做的,当时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这么大能量。”欧阳山尊则颇有豪气地说:“能从奋斗了一辈子的舞台上自己走下来,那种感觉真是开心啊。”说到这里,脸上的笑容开心得像个孩子。
激情源自话剧
与欧阳山尊先生交谈,常常会被他澎湃的生命激情所感染,让人感觉面前不是一位九旬老人,而是一位充满朝气的人。谈及养生之道,他说:“我已经90多岁了,身子骨还算硬朗,常有人问我长寿的秘诀,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说得不好反而会产生误导。我年轻的时候,很喜欢踢足球、游泳,还学过拳术,后来又练了健身气功。主要是拍打健身法,就是通过适度、有节律地拍打身体,强身健体,阻遏衰老。拍打最好在早晨进行,拍打的部位可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确定,一般每个部位拍打三五分钟,一天一次。我感觉这个方法对我的健康很有益处,可以通经、活血,消除气滞,促进新陈代谢。”
对于自己的晚年生活,欧阳山尊说:“几年前,医生跟我约法三章,让我做到‘三不’:活动不能多,不能疲劳,不能激动。这对我来说,实在很难做到,对我来说,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总觉得自己是在和时间赛跑,就是想停也停不下来啊。我常常对人说自己是生于忧患,老于安乐,留得余年,报效祖国。”
回首自己走过的人生历程,欧阳山尊备感欣慰,他说:“中国话剧诞生于1907年,我出生于1914年,可以说是中国话剧的同龄人,我这一辈子经历了数不清的风风雨雨,却从来不曾离开过话剧,我的生命是属于话剧的,我愿做中国话剧最忠实的守望者。”
生涯纪事
欧阳山尊1914年5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1932年参加中国***领导的杭州五月花剧社,一生亲自参与了中国话剧百年变迁中许多里程碑式的重要时刻,不仅是一位声望极高的戏剧艺术家、活动家和教育家,而且还是一位重要档案的形成者、历史记录者。笔者曾多次采访欧阳山尊,看他把众多资料轻轻翻过,看那不同笔墨的记载;听他将如烟往事娓娓道来,情动之处常伴以表情、手势、动作与方言,使人仿佛观看一幕幕生动的活剧。
主席回信
1942年春,欧阳山尊接到延安文艺座谈会请柬,即从战斗剧社晋西北前线演出现场赶赴延安。毛泽东关于文艺“为什么人”的讲话引发欧阳山尊对文艺工作的思考,他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主要是建议延安的艺术家们到抗日前线去,因为前线太需要文艺了;希望党中央加强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很好地把作家、艺术家们组织起来,给他们以帮助。没过几天,毛泽东回了信。信是用软铅笔写在宣纸上的,字显得很浓,正文只有一句话7个字:“你的意见是对的。”下面写着“布礼”(即布尔什维克敬礼),再下面是毛泽东潇洒的签名。
毛主席的信给了欧阳山尊极大的鼓励。于是,他在5月16日座谈会第二次会议上鼓起勇气举手发言。首先介绍前线战士和敌后老百姓对“新闻记”(战士和老百姓时称文艺工作者为“新闻记”)有许多要求:教他们唱歌、演戏、画漫画、编辑文章、写美术字、布置救亡室等等;然后说文艺工作者到前方的任务,就是要把心肝五脏都掏给战士和老百姓,凡是文化上的事情不但要为他们做,而且还要教会他们做。他们需要什么,你就应该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献出来,正象鲁迅说的“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甚至发两份光。初看起来似乎你付出的很多,事实上,你从他们身上收到的、学习到的却多得多。他还谈到:当时有一些人在部队里搞文艺工作不安心,觉得到头来也只是个排级干部,不如干其他工作提升得快、级别高。他认为把注意力集中到当哪一级干部问题上,是趣味不高的。鲁迅和高尔基又是哪一级干部呢?作为文艺工作者应该多问自己到底为人民、为部队付出了多少精力,要注意的是如何满足群众要求,把工作做好的问题。同时他还建议部队负责同志考虑提高宣传员的政治待遇,比如允许他们看他们这一级不能看到的文件,这样有利于工作。周扬同志后来说,毛泽东听着欧阳山尊的发言频频点头微笑,满意地说:“到底是从前方回来的。”
深情回忆
延安文艺座谈会是欧阳山尊终生难忘的。2006年盛夏的一天,他指着挂在墙上的照片兴奋地回忆起当时合影的情景:5月23日下午召开座谈会第三次会议,毛泽东做了结论后,吴印咸招呼大家到室外合影留念。“你看,毛主席左边是丁玲,朱总司令,李伯钊,这个是陈波儿;主席右边是田方,这个留胡子的是任弼时。我站在以毛主席为中心的第三排靠右第三个。当年,我是从前线赶到延安参加会议的,还扎着绑腿和腰带,因为照片只露出上半身,你看不见,只能看见我的风纪扣系得很紧,这与其他在根据地呆得时间长的文化人有些不同。”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横向一行一行一个人一个人地指点着。照片上果然有些人没有穿军装,即使穿了军装的人上衣领子也是敞开着,确实不象欧阳山尊那样衣装严整。这张合影中的104人并不都是参加座谈会的人。由于战争,应当参会的同志有的未能收到请柬;有的接到了请柬却未如期抵达会场;有的军务紧急没能全程参加会议;也有非参会人员临时加入合影行列的。
汇报演出
欧阳山尊开完座谈会赶回绥德,立即向战斗剧社传达毛主席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决主张不演大戏和外国戏,带四幕话剧《丰收》、活报剧《晋察冀的乡村》和儿童小歌剧《荒村之夜》等3个小戏到延安汇报。毛主席观看演出后,亲笔写了一封信给战斗剧社负责人欧阳山尊、朱丹、成荫:“你们的剧我以为是好的,延安及边区正需要反映敌后斗争生活的戏剧,希望多演一些这类好戏。”这封信件的手稿及信封现存中央档案馆。毛主席这封信,大大鼓舞了战斗剧社为抗日军民演出的激情,也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原来战斗剧社的人不敢进鲁艺的大门,后来他们敢抬着头进鲁艺了。
欧阳山尊认为,延安文艺座谈会虽然过去60多年了,毛主席提出的文艺工作方向和根本原则仍然是现时文艺工作的科学指针。文艺创作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不等于简单的现实生活再现。我国农民中确实存在着一些落后的东西,文艺工作者不能仅仅满足于把那些落后的东西原封不动地展示出来,而应该深入生活,真正了解农民群众,满腔热情地为他们服务,引导和团结他们摆脱落后,走向进步,这样才能实现革命文艺的目的,也才符合党中央“弘扬主旋律”的要求。
“保存资料”
欧阳山尊曾多次说过:保存资料就是记录历史,没有历史的记录很难谈到发扬民族精神,继承革命传统。做档案工作的人是值得敬重的。
欧阳山尊十分重视保管积累资料。在战争年代,他常带一把日军军官使用的短枪“王八盒子”,还挂着一只缴获敌寇的防毒面具空筒,筒内装着他的“文房四宝”等物,以免被雨淋湿,就这样保存下来一些宝贵的资料。1938年,时任美国驻华使馆的海军参赞卡尔逊考察我根据地,八路军总政治部要欧阳山尊为他担任翻译。此次考察,经晋西北、晋察冀、冀中、冀南、鲁西北、豫西北直至郑州,再由郑州返回延安,行程6000余里,历时90多天,欧阳山尊写了6万余字的日记。日记从多方面记述了半个多世纪前,面对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中国***积极倡导并践行国共合作的政治主张,领导着抗日军民在华北敌后勇敢抗敌,浴血奋战的情况;记载了国民党及其军队中的志士仁人和一切爱国人士为民族生存所做出的各种努力;反映了文艺工作组成员与卡尔逊这位中国人民真挚的朋友,所共同经历的同生死共患难的生活,以及由此建立的深厚而珍贵的友谊;也描述了抗日根据地的经济状况和风土人情。
1946年在上海期间,欧阳山尊参加上海文艺界纪念“五四”运动27周年大会,他和李丽莲在上海辣斐大戏院合演了《兄妹开荒》,这个陕北秧歌剧充满了陕北农民的浓郁色彩,又带有革命文艺健康向上的精神,犹如向迷漫着美国军舰滚滚油烟的黄浦江吹去一阵清风。
1951年春,欧阳山尊率团赴朝鲜战场搞艺术创作,在朝鲜前线的3个月,每时每刻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有好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他与志愿军战士们一起行军战斗,抓紧时间向战士们和朝鲜人民了解情况,收集了大量创作素材和资料,坚持在防空工事中写作,先后写了诗歌《血债要用血来偿》、八幕歌剧《胜利》等,撰写的志愿军英雄人物事迹通讯和朝鲜风情等文章,散见于志愿军报等报刊。
解放以后,他更加看重档案资料在戏剧艺术中的作用,认为排好剧目、培养人才不仅要依靠文案工作,还离不开照片、声像等各种资料。他在北京人艺工作时,关注档案室的建设,加强剧照管理,倡导演员、导演学习利用档案资料,从中汲取营养充实创作。
党的召唤
2007年,93岁的欧阳山尊参加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在参加经典话剧片断欣赏活动时,他本来只需讲几句话就行了,却要求表演鲁迅创作的话剧《过客》中的《不思息》片断。剧本描写一个受伤的赶路人,在艰难的人生路上坚韧不屈地行进。欧阳山尊是坐着轮椅上场的,夫人还在他衣服口袋里备了急救药。他肃穆庄严,声音苍桑、清晰而有力:“可恨的是我的脚早就走烂了因此我的血不够了,可是我也不愿意随便喝谁的血。用水来补充血,可能是血里面水太多的缘故吧,我没有了力气。不管前面是什么,因为前面有声音在催着我,召唤我!”台词充满了蓬勃的战斗意志,为此欧阳山尊用尽气力,尽量使朗诵抑扬顿挫。朗诵结束后,他已是激情澎湃,在全场观众的掌声中竟然从轮椅上一跃而起,拿起身边的手杖,来了一个漂亮的转身,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下台去。观众都惊呆了,接着又是更加热烈的掌声。欧阳山尊说,鲁迅先生一生写过许多杂文和小说,惟一的剧本就是《过客》,而且是话剧剧本,完全是按照戏剧创作的规律写的,对剧中人物、服饰、道具、布景等的写法非常内行。这段独白中的“前面有声音在催着我,召唤我”,是什么声音?谁的声音?中国***成立于1921年,鲁迅先生所写的这个“声音”,当然是指先进的声音,是我们党的声音在召唤在鼓舞。朗诵时我心里想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是中国人,我也要站起来!他的夫人笑着说:“他平日里从轮椅上起来,都要别人搀扶的,谁也没有想到他会这么做,当时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这么大能量。”欧阳山尊则颇有豪气地说:“能从奋斗了一辈子的舞台上自己走下来,那种感觉真开心啊。”
欧阳山尊是中国话剧的同龄人,一辈子经历了数不清的风风雨雨,创造了许多传奇,虽然他迎来了话剧百年诞辰,没迎来自己百岁寿辰,但他留下的档案资料和精神财富是不朽的。
发扬传统
话剧传统
话剧走过百年,与人民,与时代;伴随着战斗,寄托着理想,彰显着艺术;话剧走过百年,激励了一代一代民众,培育了许许多多艺术家。
中国话剧百年华诞之际,93岁的导演欧阳山尊又要登台演出了;回首沧桑,心潮澎湃。仍葆有艺术青春的欧阳山尊,形容自己是“生于忧患,老于安乐,留得余年,报效祖国”,并仿照岳飞的《满江红》填了一首词:“北国风光,映晚霞倍感亲切。虽耄耋,壮志丹心,余辉未减。功名利禄尘与土,艺海弄潮有年月。迄今日,痴活逾九旬,不思歇。观世界,风雷急,为和平,速崛起。更翘首期待,两岸统一。东南西北一盘棋,全面小康已可期。为构建和谐新社会,齐努力。”——话剧老兵的赤子之心跃然而出。
作为北京人艺的著名导演和北京人艺现实主义演艺风格的奠基人之一,几乎与中国话剧同龄的欧阳山尊老人一生与话剧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父亲欧阳予倩是中国话剧的创始人之一,而他在7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也导演过50多部剧作,且大多成为经典之作。为庆贺中国话剧百年,老人将再次登台演出,并语重心长地说:中国话剧的传统不能丢。
战斗性
“战斗性、民族化和现实主义是中国话剧的优良传统。”欧阳山尊解释道,中国话剧是伴随着国家命运和民族兴亡而诞生的,伴随着时代的风雨而兴衰沉浮,走过了一条曲折的、不平凡的道路。1907年,留日学生李叔同、欧阳予倩等人组成春柳社在东京演出《黑奴吁天录》,主张争取自由解放,宣扬了反抗精神,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后来清朝领事馆禁演此戏,并将这些留学生遣送回国。老人清晰地回忆道:“我在学生时代曾参演过校园戏剧,动员人们起来反抗压迫,当时国民党特务拿着枪站在我们身边不让演,台下观众喊继续演,我们就冒着生命危险演下去。对我们来说,话剧就是战斗的武器。后来的抗战话剧以及解放区戏剧,更是以战斗性来动员民众,宣传抗战。中国话剧的战斗性是不能抹杀的。”
民族化、大众化
也正因如此,4月7日、8日,中国老教授协会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文联主办的《纪念中国话剧百年经典话剧片段欣赏》演出中,身为名誉会长的欧阳山尊老人执意要登台演出鲁迅先生颇具战斗性的话剧《过客》。“这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话剧作品,很少演出。人们熟知鲁迅的杂文和小说,一致认为其战斗性强,但这部话剧也很有战斗性。”老人告诉记者,鲁迅先生这个剧本创作于1925年3月,那时中国***已经诞生,陈独秀和李大钊在《新青年》上介绍马列主义,这些鲁迅是知道的,剧中他写一个过客,总有一个声音在呼唤他前行,“我认为这是党的声音,进步的声音。”这些日子,老人将他要演出的那段独白工工整整地抄录下来,认真地背诵着,期望通过演出让更多的人们知道,百年中国话剧史上,有这样一部鲁迅先生的作品。
曾参加过延安文艺座谈会,亲耳聆听过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并参演过解放区戏剧的欧阳山尊,对于中国话剧的民族化、大众化有着深切的体会,他说:“中国话剧一直植根于现实主义的沃土,植根于中国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我们应遵循的方向。”解放后,他将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传统带到了北京人艺,并与焦菊隐、梅阡和夏淳一起,探索中国话剧与中国戏曲的相互融合,构筑了北京人艺现实主义演剧风格。他所执导的《春华秋实》、《日出》、《带枪的人》等剧作,都成为百年话剧经典之作。北京人艺也以郭沫若、老舍、曹禺的《蔡文姬》、《茶馆》、《雷雨》等名剧和朱琳、郑榕、于是之等众多名家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话剧团体,确立了在全国话剧界的龙头地位。
雅俗共赏
谈到话剧的状况,欧阳山尊指出,中国话剧的主流,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始终是沿着雅俗共赏的道路发展着的,话剧到群众中去才能发展壮大。把话剧视为高雅艺术,等于自设藩篱。以“高雅”自居,刻意搞些表现自我、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观众甚至是人们看不懂的东西,无异于为话剧拴上绊脚石,把话剧拽向低谷。为此,他主张话剧专业剧场演出和下乡演出结合起来,为观众提供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健康向上的优秀作品。他强调:“有人说,讲和谐,再讲战斗性就过时了。战斗性不是阶级斗争,而是能给观众以思想启迪,给人奋发向上的鼓舞,给人以美的享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