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功能评价结果

地下水功能评价结果,第1张

(一)地下水资源功能状况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资源功能强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太行山、燕山山前地带和沿黄河地带,如平谷—顺义—丰台—房山—定兴山前地带、定州—安国—无极—新乐一带、获嘉—原阳县—黄河及长垣—台前—东阿的沿黄地带(图8-30)。该区浅层地下水系统的再生性、调节性、可用性和占有性都强,水质良好,是建立集中供水水源地的可选地区。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资源功能较强区,主要分布在冀东平原的滦县—唐山—丰润县的山前冲洪积扇群、玉田县与蓟县以南—定坻以北、顺义以西、平谷南—通州—大兴—涿州—雄县—高阳—深泽—石家庄一带、武陟—辉县市山前冲洪扇群、淇县东淇河冲洪积一带和封丘县—濮阳县—范县陈庄—台前县马楼-东阿刘集—东阿牛角店—齐河以北—齐河表白寺—济阳仁风一带(图8-30)。该区浅层地下水系统的再生性、调节性、可用性和占有性较好,水质较好,为地下水适度可开采区。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资源功能一般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北部、西南和南部大部分地区,北部的三河—香河—宝坻—武清区—丰南—滦南—昌黎一带;西南的邢台—邯郸—大名—浚县—卫辉—濮阳—阳谷—聊城—惠民—滨州一带(图8-30)。浅层地下水再生性、调节性、可用性和占有性一般,水质一般,需合理利用区内各种水资源,为地下水可调节开采区。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资源功能较弱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平原,包括乐亭—唐海—宁河—天津—任丘—肃宁及其以南地带(图8-30)。该区浅层地下水系统的再生性、调节性、可用性和占有性较弱,为地下水不宜开采区。

图8-30 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功能分布图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资源功能弱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滨海平原的咸水区,自北往南沿汉沽—塘沽—大港—黄骅—河口区均为资源功能弱的区域。在海兴—海口一带,是保持湿地景观而应禁止开采地下水区域(图8-30)。该区浅层地下水再生性、调节性、恢复性和占有性弱,地下水水质差,为地下水不宜开采区。

(二)地下水生态功能状况

在华北平原地下水生态功能评价中,综合考虑了湖沼环境(包括湿地)、天然植被、土地沙化等因素,评价结果如图8-31所示。

图8-31 华北平原地下水生态功能分布图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强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的湿地分布区,如沿海北部唐海县、沿海南部海口区一带(图8-31)。该区地下水系统景观环境维持性、水环境关联性、植被环境维持性和土地环境关联性均强,生态环境变化与地下水系统变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地下水开发利用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因果性生态环境问题。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生态功能较强区,主要分布于渤海湾一带,自河口区沿海岸线往北至塘沽区以南的狭长地带,以及北部唐海县以北地带(图8-31)。该区地下水系统的景观环境维持性、水环境关联性、植被环境维持性和土地环境关联性均较强。生态环境变化与地下水系统变化之间存在较密切关系,地下水开发利用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因果性生态环境问题,应控制地下水位埋深,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发生。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生态功能一般区,主要分布于廊坊以北、太行山山前平原的东南部及东部平原,包括三河—香河、在泊头—冀州—巨鹿—广平—临漳一带、在渤海湾一带的河口区西南—沾化县东北—无棣县水湾镇—沾化县东北—海兴县—黄骅市—塘沽区—汉沽区的条状地带(图8-31)。该区地下水系统景观环境维持性、水环境关联性、植被环境维持性和土地环境关联性均一般,地下水生态环境变化与地下水系统变化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地下水开发利用可能会引起较明显的因果性生态环境问题。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生态功能较弱区,在华北平原分布面积较大,主要分布于太行山前平原、燕山山前平原、东部的滨州市杜店镇—新滨城—利津盐窝—陈庄—沾化北—无棣—盐山—沧州—宁河一带(图8-31)。该区地下水系统景观环境维持性、水环境关联性、植被环境维持性和土地环境关联性均较弱。生态环境变化与地下水系统变化之间关系较弱,地下水开发利用不会引起较明显的因果性生态环境问题。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弱区,主要分布于北京和天津市区及其周围,以及南部的安阳—南乐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图8-31)。该区地下水系统的景观环境维持性、水环境关联性、植被环境维持性和土地环境关联性弱,生态环境变化与地下水系统变化之间不存在密切关系,地下水开发利用不会引起因果性生态环境问题。

(三)地下水地质环境功能状况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地质环境功能评价中,主要考虑了地面沉降、地下水质量与地下水位的关联度、地下水补给变率与水位变差关系等几个方面的因素,评价结果如图8-32所示。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地质环境功能强区,在华北中东部平原大范围分布,如天津市的武清区—西青区—津南区—塘沽区以南—任丘东—大城—青县—沧州—黄骅一带,宁河—汉沽区一带,衡水以南的冀州-枣强-武邑一带(图8-32)。该区地质环境变化与地下水系统变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地下水开发利用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因果性环境地质问题,应禁止开采,保护地质环境。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地质环境功能较强区,分布在地质环境功能强的区域以北,如唐海县—天津市北辰区—廊坊—固安—霸州,渤海湾南部的海兴—河口—滨州也属于地质环境功能较强的区域(图8-32)。该区地质环境变化与地下水系统变化之间存在较密切关系,地下水开发利用可能会引起较严重的因果性环境地质问题,不宜开采地下水,涵养地质环境。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地质环境功能一般区,分布在冀东平原的乐亭—滦南一带、北京市东部的顺义—通州以及平谷一带、中部白洋淀周围、南部东光—吴桥—固城—南宫—大名,以及沿黄河的东阿—齐河—济阳一带(图8-32)。该区地下水地质环境功能一般,地质环境变化与地下水系统变化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地下水开发利用可能会引起较明显的因果性环境地质问题,为地下水的调节开采区。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地质环境功能较弱区,主要分布于西部太行山前平原区、华北平原东北部,南部的滑县—濮阳—聊城—禹城—庆云—宁津区域,其他地区也有零星分布(图8-32)。地下水地质环境变化与地下水系统变化之间关系较弱,地下水开发利用不会引起较明显的因果性生态环境问题,为适度利用区。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地质环境功能弱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北部和南部,北部集中在天津北部;南部主要集中在除濮阳以外的河南境内(图8-32)。地下水地质环境变化与地下水系统变化之间不存在密切关系,地下水开发利用不会引起因果性生态环境问题,为规划利用区。

图8-32 华北平原地下水地质环境功能分布图

(四)地下水综合功能状况

华北平原地下水综合功能可持续性强区,主要分布在靠近山前的潮白河冲洪积扇孔隙水区、太行山前的沙河-磁河冲洪积扇孔隙淡水区、沿黄河补给影响带与引黄灌区(图833)。该区地下水系统的资源功能由一般到强,生态功能弱,地质环境功能较弱到一般,地下水综合功能强,可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

华北平原地下水综合功能可持续性较强区,主要分布在靠近太行山前的拒马河、瀑河、漕河、唐界河、滏阳河、漳卫河冲洪积扇孔隙淡水区;蓟运河冲洪积扇孔隙淡水区;此外,在华北平原南部的邯郸—临漳—滑县—卫辉—封丘—濮阳—南乐;沿黄河的东阿—齐河一带;其他地区也有零星分布(图8-33)。该区地下水系统的资源功能一般到强,生态功能较弱,地质环境功能较弱到一般,地下水综合功能较强,可规划利用地下水。

图8-33 华北平原地下水综合功能可持续性分布图

华北平原地下水综合功能可持续性一般区,集中分布在北部和中部平原,北部主要在廊坊以东,三河—天津市的武清区—丰南—滦南—昌黎;中部平原除衡水市周围、武城—德州一带以及东部沿海地带以外,其余地区均为地下水可持续性一般的区域(图8-33)。该区地下水的资源功能较弱到一般,生态功能弱—强,地质环境功能较弱到一般,地下水各功能之间已经出现不和谐问题,地下水的生态功能或地质环境功能已发生问题,地下水综合功能一般,不宜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华北平原地下水综合功能可持续性较弱区,主要分布在唐海南部的滦河冲积海积孔隙水咸水区、丰南南部的潮白河蓟运河冲积海积孔隙水咸水区、廊坊—永清—天津市北辰区—宁河—静海—大城、黄骅—沧州—南皮—海兴、沾化—河口区一带沿海地区(图8-33)。该区地下水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都较弱,地质环境功能较强,地下水各功能之间已经存在明显不和谐问题,地下水地质环境功能已经发生严重问题,地下水综合功能较弱,应限制开采地下水。

华北平原地下水综合功能可持续性弱区,主要分布在渤海湾沿岸地带,如天津汉沽区、往南的塘沽区—大港区、大城—青县西部的子牙河古河道带有咸水区、海兴以东-河口以北地带(图8-33)。该区地下水的资源功能弱、生态功能强、地质环境功能强,地下水各功能之间已经存在严重不和谐问题,地下水的生态功能或地质环境功能已经发生灾害性问题,地下水综合功能弱,应严格限制或禁止开采地下水。

齐河表白寺镇老聂村要修公路

懂得欣赏自己的生活,才能让自己活得随心所欲。如果能用“和自己赛跑,不要和别人比较”的态度来面对生活,我们就会轻松许多,也更容易找到幸福的入口。生命是自己的,生活也是自己的,不要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和别人的对比上。每个人都有令人羡慕的东西,也有自己缺憾的东西,没有谁能事事如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6071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12
下一篇2024-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