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乾隆独爱和珅?

为何乾隆独爱和珅?,第1张

和珅当差的时候,会让负责痰盂的宦官走在身边。一旦皇帝打算吐痰了,他就亲自拿着痰盂去接,这样乾隆很快就对他有了好印象。有了好印象后还得让皇帝喜欢自己,而乾隆喜欢汉学,就给了和珅机会。

和珅多方打听后得知,乾隆一直想翻新避暑山庄等地仪仗。但是翻新仪仗要花很多钱,乾隆很爱惜自己节俭的名声。所以他好多次想提翻新的事,但话到嘴边都咽了下去,于是和珅很大胆,“擅自”翻新了仪仗。乾隆得知此事后对他刮目相看,提拔他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乾隆就觉得和珅能解决一个门的税收问题,自然也能解决国库亏空问题。就提拔他担任户部尚书,统筹解决国库亏空问题。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由于封建专制统治的性质,难免会出现大量贪官。虽然当朝统治者试图镇压这些贪官,但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消灭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众多贪官中,最著名的是清朝的和珅。从社会和心理的角度来看,童年的不幸生活,让和珅更敏锐地品味他的生活。

自然,他对社会和人性有了透彻的了解,这样他才能在一生中一次又一次抓住机会——接近乾隆皇帝,了解乾隆皇帝的一切,一步步抓住晋升的机会。但童年的贫穷,也在他的脑海中,性格造成了一生不可磨灭的影响——贪财,也许是因为过去贫穷的恐惧,吃太多的苦,最终会误入歧途。乾隆看到和珅的表现后,非常满意,赏赐了他很多钱。他把和珅公主嫁给了和珅的儿子,让他真正尝到了权力和金钱的滋味。

当然,乾隆皇帝并不愚蠢,如果和珅只是一个马屁精,乾隆不会那么信任他,和珅是一个真正有才华和实际学习的人,他们在很多问题上基本上有相同的看法,而且有很多相似或互补的性格和爱好,总之,相似的性格,就像我们平时交朋友一样。因此,乾隆对和珅的宠爱不仅仅是一种谄媚,试问这样一位英俊、聪慧、能干、有才华、忠诚的藩王,哪位主人不喜欢?

和珅当初如此深受乾隆宠爱,后来被嘉庆处死有三个原因:

1、其在乾隆当太上皇期间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以至于倾犯皇权;

2、他所拥有的势力太大以至于威胁到了嘉庆的地位;

3、和珅府库内资金充硕,可应清朝国库空虚之急。

和珅自大逾越皇权

抛去和珅的出身及上位史不谈,看看这个人是如何从一个贪财,但还算内敛的大臣,变成了一个张牙舞爪的权臣。

这个可能大家会受到历史剧《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的影响误认为和珅在位宰相期间一直被二人牵涉。其不然,据《清史稿》记载"大学士非兼军机处,不得为真宰相"。所以刘墉与纪晓岚虽为一品大学士(刘墉正一品、纪晓岚从一品)不错,但未入军机处,所有没有宰相一说。

而当时其在位期间,与和珅作为死对头的只有阿贵将军一人。阿贵将军有个儿子叫阿迪斯(所以某品牌就不要说什么侵权了,我们历史证明,是你一直占着阿贵将军儿子的光),当时与和珅有少许过节,后被诬陷充军,阿贵将军也受到牵连,但因其战功显赫,所以被豁免。不过至此朝堂之上,便于和珅有了过节,一言不合就开怼。

轮才智阿贵将军虽不敌和珅,但他在军中的地位显赫,和珅拿他也没有办法,就将手伸向了阿贵将军部下(这就是有名的“和珅与武官的故事”)一个个的干掉,最后架空了阿贵。

从此之后,和珅朝堂便无敌手,用“权倾朝野”一词绝不为过。后乾隆内退,让位给儿子嘉庆。在此期间,乾隆对和珅更是宠爱,对于嘉庆的昭命更是由和珅传递,和珅也是耀武扬威,不能说不把嘉庆当回事,但对其也丝毫没有“臣”对“君”的那种“追崇”。

此时,嘉庆已经对和珅怀恨在心,只是苦于没有报复的机会而已。

权利错综复杂,嘉庆拿其“无奈”

《宰相刘罗锅》一部电视剧堪为经典,但其内容有戏剧的成分,唯有一点,刘墉扳倒和珅。

刘墉是一个历史奇人,他不罗锅,但据说奇丑无比,因家庭的关系,被皇太后(乾隆的母亲“甄嬛”)认为干儿子,其喜欢书法、文学,但却没有过多可流传的作品,其性格吧,有点持才自傲的感觉。

刘墉办山东巡抚富国泰一案广为流传,但自办过这个案子之后,刘墉就龟缩了,他在左都御史的岗位上是如闲云野鹤般一样,乾隆因为关系也拿他没有办法。

直到后来,嘉庆二年秘宣刘墉、朱桂(嘉庆帝的老师),密查和珅,刘墉算是又重新振作起来,开始孺子牛般的耕作,后经刘墉、朱桂查实,和珅与全国将近半数省份的官员都有经济联系,更可恶的是其中包括很多权臣以及各地的首府衙门。

嘉庆帝是大怒,却拿其毫无办法,只好暗中进行。好在刘墉不负皇恩,最终将和珅势力彻底的瓦解。

乾隆虽传是明君,但清朝在他六十年的耕作下,却给嘉庆留了一个“烂窟窿”

这个要细谈就远了,主要以当时的国情说起:

“白莲教”一个具有历史意义教派,大家认为,这个教派的兴起是在嘉庆年间,嘉庆皇帝点背遭到了不明教派的攻击。其实不然,白莲教时间长了,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但在之前,他们也是属于半佛性质的,吃斋念佛而已。但到了乾隆晚期,奢华过度的大清朝已经是千疮百孔,但其不觉,还组织下江南去看自己的大好江山,无奈却被蒙在鼓里。其实这时候已经有些地区民不聊生,白莲教已经有了个起义的“苗头”。

嘉庆登记初期更是连年的平乱。

嘉庆一年苗夷大乱,福康安派兵镇压,白莲教此时也看清了机会,趁机组织了农民起义,他这一乱不要紧,各个地头的山大王,先后来之,苗夷王囊仙也趁机搞了一次反扑。虽是大清朝实力不俗,镇压个起义而已,但白莲教也着实让人头疼,闹了三年,也只是捉了个地区匪首。可笑的还是和珅的一等功,嘉庆更是顶着仇恨为和珅记功。

嘉庆三年,乾隆前期过奢的用度加上连年的战乱,清朝早是入不敷出的情况,国库过度空虚。而这时刘墉、朱桂调查和珅贪污案有了眉头。粗略统计了金额(……),给见过世面的嘉庆帝也吓了一跳。

三人密谋,将其党羽一一的瓦解。

嘉庆四年,正月乾隆帝驾崩。次月(二月)将和珅及其党羽逮捕、诛杀。

以上,正是为何和珅当初如此深受乾隆宠爱,却被嘉庆帝诛杀的原因。

  和珅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贪,是贪官的集大成者。根据梁启超的计算,和珅的家产共折合白银八亿两。八亿两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清政府十年的全部财政收入。和珅是如何从普通官家子弟成为显赫人物的呢?

  和珅,字致斋,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十五年(1750)年出生,祖先世代为官。和珅年轻时在咸安宫官学读书十年,练就了熟读四书五经、诗歌辞赋的功底。

  20岁时的和珅,一表人才,风华正茂,受到当时刑部尚书兼户部侍郎英廉的欣赏,成为英廉的孙女婿。这是和珅发迹的一大平台。

  依靠英廉的推荐,他被选充拜唐珂(官职),这是一个能够接近乾隆皇帝的差使。和珅出众的相貌、气质、谈吐以及文学上的知识,使他获得了乾隆的好印象。

  和珅精明强干,还擅长获得皇帝宠信之道。随后他的官阶不断升高,乾隆四十五年,他成为御前大臣上行走(官职)、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这一年和珅30岁。

  这一年,和珅又很好地处理了李侍尧贪污的案子,还查办了云南的一串大案,在回京的路上就被任命为户部尚书、议政大臣,回京后又再次升为御前大臣兼镶蓝旗满洲都统。至此,和珅身兼数职,如日中天,开始祸国殃民。 根据现存档案统计,和珅被抄家时,除抄没的各处住宅、花园外,共抄出各色银三百余万两(折合库平银二百八十三万余两),金三万二千余两,各处土地一千余顷即十余万亩,各处收租房屋一千余间,当铺、银号多处,以及各种珠宝、衣物等,其家产总值约近一千万两。这与上谕所讲基本吻合,虽然在办理过程中,嘉庆指示“不必过于株连搜求”,但也不可能有多少遗漏。

和珅能够长期把持朝政,权倾中外,千方百计地聚敛起巨额家产,富甲天下,靠的是乾隆非同寻常的恩宠。一旦失去了乾隆这一靠山和寄主,不可一世的和珅也就成了断了线的风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3365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22
下一篇2024-02-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