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对待主要的女性角色似乎都不太友好,田润叶历经婚姻和爱情的坎坷最终回归家庭的幸福生活,但李向前的腿是再也回不来了。贺秀莲守得云开见月明,陪伴孙少安走过了最艰难困苦的岁月却患上了恶疾。郝红梅虽然和田润生最终生活在一起,但她也有过不堪为首的往事。
更悲剧的角色是田晓霞,就像田福军所说的那样“我们都无法相信,她那样充满活力的生命却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最直白的表述则是报社门房老头的话:“实在是个好娃娃,连个尸首也没找见。。。。。。”
田晓霞就像一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一样带着一团火匆匆而来,却又在惊涛骇浪中匆匆而去,也难怪路遥会莫名其妙的给孙少平安排一次第三类接触。
年轻时曾经为田晓霞的死寝食难安,无法接受,甚至要学习高鹗那样给《平凡的世界》写上四十回续篇,让田晓霞奇迹归来。但到年纪大了之后才蓦然发现,田晓霞的死也许是必然的。
一、 田晓霞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
田晓霞身上有什么缺点吗?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只能是一个,学习不是很拔尖。当然,披着个外套就风风火火给孙少平走后门也算一个吧,毕竟也是利用了父亲的影响力位男朋友办招工手续。
除此之外,田晓霞身上不仅没有任何缺点反而有太多的优点,不提她和孙少平交往中的种种事情,除了显而易见的独立人格、活泼、开朗、善良、热情之外,我们还能找到很多。
比如谁都没注意到外爷的老猫死了以及外爷每天散步的“秘密”,田晓霞注意到了,还给外爷买来了一模一样的小猫。
比如她主动给兰香送衣服送钱,主动和安锁子握手,客气不失礼节的断掉同事高朗的念想等。
在路遥的笔下,田晓霞犹如一个完美的精灵,换句话说她更像是一个路遥心中完美的爱恋对象,既然是小说,为何不让心中的“她”完美的让人心醉和心疼呢。这样的人也许就是一个偶入凡间的天使,在某个特殊节点她突然离去不留下任何痕迹。
二、 田晓霞和孙少平的前途充满未知
假设,按照广大读者的愿望,田晓霞没有牺牲,她从灾区载誉归来赶赴黄原和孙少平完成那个浪漫的杜梨树之约,那么,之后呢?
田福军肯定不会阻碍女儿的婚姻,徐爱云估计也拗不过丈夫和女儿,孙家更是没有什么不满意的,然后孙少平和田晓霞就过上了让人艳羡的婚姻生活?
问题来了,以孙少平的性格断不会这么依靠裙带关系离开煤矿,如果离开了他就不是孙少平了。他也同样不愿意让田晓霞跟随她回到煤矿做个普通的文职工作。那么两人依旧是鸿雁传书两地分居。
但是两人的生活却不会平静下去,田福军的步步高升带给女儿和女婿的只会是世俗的议论和围观,尤其是对于孙少平来说。两人以后的生活恐怕很多时间都会用来对抗世俗的困扰,这是任何人都绕不开的。不论你怎么躲避世俗,你都无法否认你已经身在世俗当中了。
如果《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世俗小说,那么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和婚姻将会是一个卖点,但这本书不是,因此两人的婚姻必将是一个无法完成的愿望,那么拆散孙少平和田晓霞的只能是意外,其他任何世俗的方法都不会如牺牲这样伟大而充满悲剧色彩。
三、 为何会突然冒出来一个金秀?
在孙少平受伤之后,他的身边突然冒出来一个金秀,秀儿甚至向孙少平表白了。她是认真的吗?孙少平为何会拒绝?金秀的突然出现和表白又代表了什么?
笔者在看书时也觉得金秀的突然出现和表白似乎比田晓霞更不真实,而且金秀的热情似乎是突然迸发的,燃烧越猛烈熄灭越突然。
孙少平可能也意识到了金秀的冒失,不管从哪一方面讲,孙少平都不会接受金秀,深层的原因孙少平自己说了,他和金秀没有灵魂的交流。
笔者认为金秀的出现是路遥在弥补田晓霞没说完的话,金秀表示可以去煤矿工作,兰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暗示她的男友可以帮助孙少平调到省城上班。金秀和兰香这两句话田晓霞没说过,孙少平和田晓霞甚至都没来得及说到那一步。路遥只是借金秀和兰香的口将田晓霞和孙少平的未来做了一次尝试性的计划,孙少平当然是拒绝的。
因此,金秀的突然出现再搭配上兰香的调动方案,可以算是路遥在巩固孙少平的悲剧色彩,这是对田晓霞的弥补和封堵。
四、 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在现实中能存在吗?
他们的感情能真实存在吗?这大概是《平凡的世界》里最大的争议了,既然田晓霞是理想化的人物,那么孙少平和田晓霞这样的身份、地位、职业的差别就不会存在现实的可能吗?
事实上,孙少平和田晓霞都属于理想主义者,他们不等同于幻想和空想,他们追求的是思想的独立和伟大。孙少平的珍贵在于他是在严酷的环境下保持着崇高的思想和不凡的人生认知,有这种思想的人在象牙塔里并不稀罕,但能真正用自己的身体去感知人生接受考验的人在工地上和煤矿里比珍珠都要稀有。
笔者认为,我们这个社会虽然充满了现实主义的厚黑和铜臭,但在社会的边边角角甚至高楼大厦里一定存在着有高度理想的人,有这样的人存在就不能否认有这样的感情存在,只是他们不需要去说什么证明什么,因此让现实社会无法明确感知到罢了。
甚至于就在你心里的某一个角落也还残存着当年的理想,理想只要存在,生活就绝不是永远的死水微澜。
五、 路遥的“私心”
对于田晓霞的牺牲,路遥一定是有一种“私心”在里面的。
一部经典的著作,其结局中的悲剧色彩往往很浓厚,很少有哪个以大团圆作为结局的经典著作,不论是电视剧还是小说,均是如此。
我们想想,日本**《生死恋》中的大宫和夏子之恋,夏子死了。《大话西游》中孙悟空和紫霞仙子之恋,紫霞死了。就连徐克的武侠片《东方不败》同样如此,东方不败的坠崖,造就了一部经典**。
这些作品都是存在一段和现实相比似乎很不真实的恋情,这恋情让读者和观众如痴如醉,却又最终随着女主角之死烟消云散又痛彻心扉。说简单了就是,把你最心爱的女人弄死了给你看,这就是经典著作的套路。路遥也不能摆脱这种思路。
此外,田晓霞恐怕也是路遥心中的一个崇高的念想,换句话说田晓霞不光属于孙少平,她更是属于路遥。路遥拆散孙少平和田晓霞,不敢说就没有他的“私心”。
田晓霞是路遥先生笔下最生动的女性形象,张扬中带着低调,热情又带着善良。正是这样的她,才遇到了不平凡的孙少平。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她永远留在了那些爱她的人心中。那场大水,夺走了她的生命,却使她的精神永远徘徊在黄原那片黄土大地上。
在我的印象中,高中时代的田晓霞总是穿着军绿色衣服,站在学校报刊前看着报纸的姑娘。她总是手插在口袋里,像父亲那样,在关注着国家大事,以及时代的变化。
这样的姑娘总是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她家里很有权,从来没有尝试过每顿吃两个黑面馍。可是她没有官僚家大**的脾气,与同时代姑娘相比,她不娇纵,也不自卑。她没有侯玉英的小心思,也没有郝红梅的自卑。因为她相信人还在学习,她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田晓霞特别崇拜父亲,不仅因为父亲是原西县的主任,还因为父亲爱看报,有一颗改变原西人民生活的心。就像田晓霞当时指责孙少平摔钱包的行为,她说了一句,“我爸就从来不摔东西,因为愤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她只会显示你的无能,”小霞接受父母的熏陶,成为一个善良而有作为的人。
她的善良是懂得尊重别人,看见孙少平连饭都吃不饱,她可以假装丢钱包,让少平以为这是谁丢得钱包,而不是给予少平物质上的施舍。她可以陪少平去帮老师家掏烟囱,他们一起去吃烤红薯。因为小霞比谁都明白少平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
田晓霞与孙少平的爱情,人们歌颂的同时,又有些不看好。一个是黄原市委书记的爱女,大学生,新闻记者,一个是煤炭工人,家里虽然不至于那么穷,但总归相差甚远。
可是就是喜欢啊!就算他是煤炭工人,整天脏兮兮的,那又怎么样呢?
他们倾慕于才华,沦陷于真诚。田晓霞珍惜与孙少平的友谊。这个男生虽然不怎么富裕,可站在人群中是那么与众不同,因为那种谈吐与见识是别人所不具备的。所以她才邀请孙少平去学校文艺部,带他去原西县文化馆。
她告诉孙少平,少平,你记住,你是有另外世界的人。她不想让时光抹杀掉这个男人的气质,因为他是她眼里的独一无二。
这才是完整的青春吧。爱上一个差距很大的人,不在乎任何人的感受,只因为我爱你。田小霞去孙少平的工地上,当时有很多人吹着口哨,带着戏谑的眼神看着他们,可是她还是无所畏惧。为了孙少平,她伤害了喜欢她的同学,忍受着所有的不可思议。这就是青春啊!
路遥老先生安排这样的结局很有寓意。我猜想,路遥先生一定是位完美主义者吧。《平凡的世界》里有秀莲那样贤惠的婆姨,田福军那样一心为公的好官,自然会出现田晓霞那样永葆青春的好姑娘。
可是这只是理想,总要回归现实。可是路遥老先生不忍心让田晓霞就那样悄无声息地死去。所以安排了一场洪灾,那场洪灾中,小霞永远失去了生命。
这样她就可以永远留在青春里,永不衰老。外星人对孙少平说,小霞只是在人类世界死亡了而已!我想如果真的有小霞那样的人,她可能真的会为了救别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因为那是她作为一个记者的使命感。
田晓霞,但愿你永远活在青春里。
一、《平凡的世界》中少平和田晓霞没有在一起。
二、平凡的世界 (路遥所著经典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1991年3月份《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第一版于1986年12月在文联出版社出版;第二版于2012年3月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正式发行。
三、内容简介:
第一部
1975年初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他贫困,自卑;后对处境相同的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红梅产生情愫,在被同班同学侯玉英发现并当众说破后,与郝红梅关系渐变恶劣,后来郝红梅却与家境优越的顾养民恋爱。少平高中毕业,回到家乡做了一名教师。但他并没有消沉,他与县革委副主任田福军女儿田晓霞建立了友情,在晓霞帮助下关注着外面的世界。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劳动,与村支书田福堂的女儿——县城教师田润叶青梅竹马。少安和润叶互有爱慕之心,却遭到田福堂反对。经过痛苦的煎熬,少安到山西与勤劳善良的秀莲相亲并结了婚,润叶也只得含泪与父亲介绍的一直对她有爱慕之情的李向前结婚。这时农村生活混乱,又遇上了旱灾,田福堂为了加强自己的威信,组织偷挖河坝与上游抢水,不料竟出了人命。为了“农业学大寨”,他好大喜功炸山修田叫人搬家又弄得天怒人怨。生活的航道已改变地步。
第二部
1979年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百废待兴又矛盾重重,田福堂连夜召开支部会抵制责任制,孙少安却领导生产队率先实行,接着也就在全村推广了责任制。头脑灵活的少安又进城拉砖,用赚的钱建窑烧砖(大部分为贷款),成了公社的“冒尖户”。少平青春的梦想和追求也激励着他到外面去“闯荡世界”,他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最后又获得了当煤矿工人的好机遇,他的女友晓霞从师专毕业后到省报当了记者,他们相约两年后再相会。润叶远离她不爱的丈夫到团地委工作,引起钟情痴心的丈夫酒后开车致残,润叶感到内疚回到丈夫身边,开始幸福生活。她的弟弟润生也已长大成人,他在异乡与命运坎坷的郝红梅邂逅,终于两人结为夫妻。往昔主宰全村命运的强人田福堂,不仅对新时期的变革抵触,同时也为女儿、儿子的婚事窝火,加上病魔缠身,弄得焦头烂额。
第三部
1982年孙少平到了煤矿,尽心尽力干活,从学生成了一名优秀工人。可是,就在孙少平与田晓霞产生强烈感情的时候,田晓霞却因在抗洪采访中为抢救灾民光荣牺牲了,后来田福军给孙少平发了封电报,少平悲痛不已。少安的砖窑也有了很大发展,他决定贷款扩建机器制砖,不料因技师根本不懂技术,砖窑蒙受很大损失,后来在朋友和县长的帮助下再度奋起,通过几番努力,终于成了当地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头人。却没想到,少安的妻子秀莲,在欢庆由他家出资一万五千元扩建的小学会上口吐鲜血,确诊肺癌。润叶生活幸福,生了个胖儿子,润生和郝红梅的婚事也终于得到了父母的承认,并添了可爱的女儿。27岁的少平在一次事故中为救护徒弟也受了重伤,英俊面容尽毁,却遇少时玩伴金波之妹表白,少平为她的前途与自己的感情选择拒绝;他们并没有被不幸压垮,少平从医院出来,面对了现实,又充满信心地回到了矿山,迎接他新的生活与挑战。
四、作者简介: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农村作家。1949年12月2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石咀驿乡王家堡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1969年回乡务农。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肝病医治无效在陕西西安英年早逝,年仅42岁。
因为孙少平和田晓霞有着相同的兴趣和对世界的看法,不畏世俗的眼光,彼此相互吸引,勇敢的追求自己向往的爱情。
孙少平不同于孙少安,他可以大胆追寻自己的梦,因为家里有大哥帮衬着,他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在年轻的时候可以大胆的拼搏,这造就了他勇敢不屈的性格。他还年轻,也读过书,未来还有大把希望,所以他对田晓霞的爱,不会因为家庭背景的悬殊就轻易退缩。
孙少平即使在黄原揽工的艰苦环境下依然坚持阅读《马克思传》《斯大林传》《居里夫人传》。——阅读名人传记的孙少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红与黑》中将《圣赫勒拿岛回忆录》视为命根子的于连。于连深深眷恋那个能让底层青年大展身手的拿破仑时代,因而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充满憎恨。但孙少平没有使书中的世界映照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普遍化的“人生哲学”。这种将具体进行“抽象化”的努力,是一种高级的认知能力。这种能力不止一次出现,孙少平甚至从自己的苦难生活中提炼出了一种“关于苦难的学说”。小说特别点出,正因为这一原因,穿着破衣服的孙少平在穿着风雨衣、旅游鞋的田晓霞面前,并不觉得低人一等。她在灵魂深处被孙少平吸引着。
田晓霞不同于当时一般的青年学生,她有一位在幼年时代就潜移默化地引导她革命进步的父亲,这位父亲心里惦念着百姓,善而不止于善,正而不止于正。在这样的环境成长起来的朝霞向往的是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世界,身为青年,她渴望的是飞过天涯海角的自由,和改变世界,改善世界的志气;她也不同于一般的千金,她对穷人的态度是在平等立场上建立的悲悯,她尊重那些不轻视自己的贫苦之人,受当时苏联文学的影响,她更感到,那个有些青年豪气,向往远方,自尊自强的少平内心深处,是一个高尚的灵魂,而这正是深深吸引着她的东西。而孙少平就是这样一个人,她们相互吸引,从而走到一起。
她们的爱情冲破了世俗的禁锢,她们都在追寻本心,因而她们的爱情是极纯粹,也是极美好的。
平凡的世界是我早期最爱阅读的文学作品,里面的孙少平直到现在还很喜欢。他能吃苦,对自己的兄妹疼爱有加,而且,最重要的是特别喜欢阅读。可是每当看他吃苦的样子,又让人心疼的不行。少平初到城里在工地里上工,因为喜欢阅读,他特地找了一个比较僻静的地方搭了一个棚子。晚上下工了,就回到棚子捧着书本读,灵魂畅游在书海里,专注的神情,特别的享受,对自己精神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我被他深深的影响,有一段时间,疯狂的去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
晓霞是高干子女,喜欢阅读的她,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在接下来的描写中,相信你会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女孩子。
现在开始说说少平与晓霞的爱情,他们相识于高中的一场课外活动。毕业后,因为家庭条件的原因,一个回到农村一个继续留在城市,分隔两地,虽然会有书信往来,但少平考虑到彼此的差距,最后主动断绝了联系。后来直到他进城上工,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院门口碰见了晓霞。他们没有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相遇,紧张,开心,各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脸是一阵一阵的发红。即使是很久没有见面,他们依然能够很自然的交谈,简单的寒暄后,一同去了晓霞家里。当时下着雨,走在路上,少平听见“嘭”的一声,心一惊,扭头一看,晓霞手中撑开了一把湖蓝色的自动伞向他挨近,把雨伞遮在两个人的头上。他顿时感到自己沉浸在一片迷朦的湖蓝色的梦幻之中……每当看到这里,我就会关上书本,去遐想这幅画面,真的好羡慕啊!
以后的日子里,少平经常找晓霞借书,阅读完后,还一起探讨书中的内容,他们在精神上也高度的契合。有次来到了郊外的小山坡,一起交流刚刚看过的白轮船。两个人都喜欢里面的一首诗并且念了起来;“ 有没有比你更宽阔的河流,爱耐塞,有没有比你更亲切的土地,爱耐塞,有没有比你更深重的苦难,爱耐塞,有没有比你更自由的意志,爱耐塞"
"没有比你更宽阔的河流,爱耐塞,没有比你更亲切的土地,爱耐塞,没有比你更深重的苦难,爱耐塞,没有比你更自由的意志,爱耐塞" "当少平听到晓霞念完以后,就有一种拥抱晓霞的冲动,但最后还是忍住了,这是他们情愫的开始。白轮船这本书我也看过,是一个让人哀伤的悲剧故事。
晓霞虽然知道少平生活的艰辛,但她真正的看到少平的艰苦环境时,心中也不免一惊,已经超出了她的想象。得知少平艰难的处境后,立马给他送去了干净的被褥,趁着少平不在的时候,将被子放在了他的床头。还给他留了张纸条 ;不要见怪,不要见外。 少平看到后既开心又感动,趴在被褥里,不停的抽泣着,这是幸福的泪水。
他们真正的相恋,是那么的罗曼蒂克。通过一本,“苏联文艺”向彼此表白,并相约两年后的今天,(也就是他们相爱日子)在塔山相见。
他们分开后,少平去了大亚湾煤矿,晓霞去了省城做记者。在一次执行采访任务中,为救一个将被洪水冲走的小女孩,晓霞自己却牺牲了。少平知道后,悲痛欲绝,他一开始是通过报纸知道的,还不怎么相信。当消息证实后,既然没有控制住小便,直接尿裤子了。我想,文字是没有办法形容他的悲痛。当他来到晓霞的遗像前,再也控制不了。
他扑倒在地板上,抱住桌腿,失声地痛哭起来。过去,现在,未来,生命中的全部痛苦都凝聚在了这一瞬间。人生最宝贵的一切就这样早早地结束了吗?
只有不尽的泪水祭典那永不再复归的青春之恋…… 这是原文对他当时的描写。晓霞的爸爸将她的和少平的交往日记,交给了少平,日记有这样一段话,到现在都还影响着我。
……酷暑已至,常去旁边的冶金学院游泳,晒得快成了黑炭头。时时想念我那“掏炭的男人”。这想念象甘甜的美酒一样令人沉醉。爱情对我虽是“初见端倪”,但已使我一洗尘泥,飘飘欲仙了。我放纵我的天性,相信爱情能给予人创造的力量。我为我的“掏炭丈夫”感到骄傲。是的,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地自我更新的过程;是溶合在一起——完全溶合在一起的共同斗争!你有没有决心为他(她)而付出自己的最大牺牲,这是衡量是不是真正爱情的标准,否则就是被自己的感情所欺骗…… 这段晓霞爱情的自白,很有启发意义,读这本书的时候是2011年,那时的我也好向往遇到一位像晓霞一样的女生,可惜…。
即使晓霞离开了,少平还是要履行他们在分开之前的约定,两年后的同一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再次相会。只可惜现在只有少平一人,他环顾四周,那熟悉的场景,往事历历在目。这一小段我读了好多遍,每次阅读的时候,忧伤的情绪,在自己的身体里流动,他们的爱情就这样结束了。
平凡的世界虽然已经看过好几年了,但还会时不时的翻开看看他们的爱情故事。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发现合适美好的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即使是这样,还是要相信,会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出现,心怀希望的走向远方。
平凡的世界里面田晓霞给孙少平猜了一个字,字迷是普希金《囚徒》。
我们原是自由飞翔的鸟/
飞去吧/
飞到那乌云背后明媚的山峦/
飞到那里/到那蓝色的海角/
只有风在欢舞/还有我相伴
《平凡的世界》是根据路遥同名小说改编,SMG尚世影业、华视影视、上海源存影业、陕文投集团、乐视网、榆林文旅等联合出品的当代农村剧。该剧由毛卫宁执导,王雷、佟丽娅、袁弘、李小萌、刘威、吕一、尤勇、汪芦云等主演 。
该剧讲述了在面对现实压力和人生抉择时,兄弟俩依旧坚守最初梦想和对爱情执着的追求的故事。
分享
他在矿部前下了车,走上二级平台,沿着铁路急速地向东而去。他远远地看见,头上裹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还有脖子里响着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
十年前,我看《平凡的世界》,被孙少平的艰辛的奋斗人生打动,还被他和田晓霞的美好爱情感动。十年后重温这部经典著作,我才彻底了解了他和田晓霞的童话爱情不能实现的原因。
郝红梅是孙少平的初恋。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他在县立高中1班上学,家里生活困难。上有年近八十的老祖母,半瘫在炕上,父母岁数大了,挣不了几个工分;妹妹上初中,花费日益增多,姐夫不务正业,姐姐兰花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孩子,吃了上顿没下顿,还要娘家接济;哥哥孙少安连初中也没考,13岁就负担起全家的生活。
他每顿饭只有两个高粱面馍,连清水煮萝卜的丙菜也买不起。每次打菜,孙少平都要等到最后,等同学都走光了,他一个人悄悄来取走他那两个黑乎乎的高粱面馍,看看四下无人,再从菜盆底下刮点大家剩下的菜汤。然后掺点热水,把黑面馍泡进去,这就是他的午饭。
就在少平狼吞虎咽的时候,一位穿着破衣裳的女生也悄悄拿走了最后两个黑面馍。她就是班上最漂亮的女生郝红梅。少平望着他离去的穿破衣裳的背影,怔了好一会儿。
少平想:她也是如此贫穷,最后一个来拿自己的黑馍,她一定和自己一样,有很强的自尊心。
女同学郝红梅和孙少平境遇相似。郝红梅家境也是十分困窘,她也是每顿饭两个黑面馍。两个同病相怜的人渐渐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
少平正在长身体的年龄,每顿两个黑面馍自然是吃不饱的,所以他天天饿得头晕眼花,还有缠绕心底、挥之不去的自卑感折磨着他。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贫穷给自尊心带来的伤害。
贫穷带来心灵的敏感。不过少平喜欢看书。记得初中毕业那一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给他带来极大的鼓舞,从此他爱上读书。从书中,他找到生活的力量。
有时候孙少平也想着干脆退学算了,回家总能帮帮家里。但是,转念一想,他又不愿意了。其中有一个不愿告人的原因,那就是郝红梅。他发现了,郝红梅虽然穿得破破烂烂,但是她是班上最漂亮的女孩。能赢得这么好的女孩的爱情,孙少平就不愿退学了。
而且,少平已经适应了学校生活,在乒乓球赛中还拿到冠军,还被选为劳动委员,再加上读了不少书,少平渐渐对生活有了自己的理解,而且也有了信心。
成为劳动委员之后,每次劳动,孙少平都会把最好的工具留给郝红梅,这引起了班里其他同学的嫉妒和风言风语。尤其是跛女子侯玉英,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郝红梅是孙少平的媳妇。
两人就此有了距离,不敢再频繁接触。这并没动摇孙少平对郝红梅的感情,他依然关注着她,并把书借给她看。放假之前,孙少平从她那拿回自己借给她的《创业史》,一打开,他就感动得流泪了。因为书里夹了三片白面饼。
两个穷人家的孩子,因为相同的境遇同病相怜,共同扶助着走过一段难忘的时光。郝红梅给孙少平带来初恋的甜蜜、青春的悸动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放假开学已经过去两个星期了,少平发现自己还没有机会跟郝红梅说话。他发现郝红梅变了,她的衣服不像以前那样打着补丁了,虽然还是农村的衣服,但整齐漂亮。而且她的性格也变活跃了,不再像以前那样畏畏缩缩,现在她天天和同学一起说说笑笑,玩得很高兴。
有一次大家一起练习投篮,少平示意红梅把球传给自己。没想到,她没理他,转头把球传给了班长顾养民。少平这才知道,她和顾养民好了。他一下子陷入了痛苦和烦恼之中。
孙少平发现郝红梅变了,衣服不再像以前那样破破烂烂,人也更漂亮了,而且性格也开朗了不少。他以为是爱情的力量,后来,才发现郝红梅移情别恋,攀上了班长顾养民。
顾养民出身于干部家庭,父亲是黄原师专的副校长,母亲是工程师,爷爷是远近闻名的老中医。孙少平知道自己哪方面都没法和顾养民比。郝红梅选择顾养民放弃自己是完全正常的。
少平自己在贫困中挣扎,他很清楚遭受这种滋味,他也能理解郝红梅的选择。那么剩下的就是和自己的痛苦作斗争。就这样,初恋的悸动,青春激流掀起的第一个浪头在少平的心里渐渐平静下来。
孙少平与郝红梅之间的爱情始于同病相怜的遭遇,终于郝红梅看到改变身份的希望。
过了几天,学校组织下乡表演节目,孙少平被选中出演男主角,田晓霞饰演他的妹妹。这意想不到的好事,让少平很兴奋。走在路上,他都能感觉到同学羡慕的目光。而孙少平和田晓霞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彼此都感觉到对方身上吸引自己的魅力。
当然,这不是少平第一次和田晓霞见面。以前润业姐叫他去吃饭,他就见过这个美丽豪爽的女孩。田晓霞给他倒水,对他友好而热情,没经历过这种场面的少平感到缩手缩脚,但是内心里被感动。
这次见面,田晓霞给孙少平留下深刻的印象:她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性格开朗,落落大方,连笑带说;而且孙少平还发现,田晓霞的外套竟然像男人一样披在肩上,他感到很讶异。
田晓霞的父亲田福军和双水村的田福堂是亲兄弟,所以,田晓霞和孙少平套近乎时总说自己是他的老乡。
没错,田晓霞是见过世面的,她开朗大方的性格也不是凭空而来的,这是环境的原因,也是家庭培养的结果;而孙少平的局促也不是天生的。我们经常说,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孙少平就是被贫穷限制的,才会畏手畏脚。
孙少平和田晓霞这次演出获得了大家的好评,学校安排他们到黄原参加汇报演出。这是孙少平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去黄原。演出结束之后,田晓霞带孙少平游览了黄原的著名景点。这次的经历让少平大开眼界,也让他和田晓霞迅速熟悉起来,交往和交流越来越多,两人的关系更加亲密。
在田晓霞心里,孙少平和她所见的其他来自农村的男孩不一样。他看过很多书,对事情也有自己的见解,而且他身上还有一种不服输的气质,质朴坚强,这些都吸引着田晓霞。
从黄原回来后,两人走得更近了。在田晓霞的影响下,孙少平养成了读书看报做笔记的习惯,他也开始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外面的世界。晓霞还借给他很多书看,渐渐地,他被田晓霞的个性和独到的见解深深吸引了。他懂了很多事,结交了朋友,收获了友情,开阔了眼界,也拥有了很强的独立意识。
转眼间少平已经来到了高中的最后一个学期,少平和田晓霞的交往越来越多。两人几乎天天见面,他会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晓霞分享。两颗年轻的心靠得那么近。
和田晓霞的交往,孙少平学到了很多东西,他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视野也变开阔了,农村人的狭隘和穷人的自卑也逐渐消退。
马上就要高中毕业了,田晓霞请孙少平吃饭。两个人边吃边聊,晓霞问少平以后有什么打算,她说不希望少平变成一个农民,就那种搭个褡裢,买个猪娃,脸也不洗,牙也不刷,整天脏兮兮的,就知道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
少平笑了,他敞开心扉跟晓霞说,他想去一个特别艰苦特别遥远的地方,自己扛着沉重的东西,一个人不停往前走。这真是一个奇怪的想法。但是晓霞却用“坚决正确”表示了肯定,还说年轻人就该这样,不能停下追求的脚步。
田晓霞答应少平,她会每周给少平寄新出的报纸杂志。
毕业之后,少平回到了农村老家参加劳动。因为村里办起了小学,少平有幸被分去当老师。他每周读着晓霞寄来的读物,如饥如渴地吸收着书本上的营养。从某种意义上说,晓霞就是她的思想导师和生活的引路人。
阳历年前一天,田晓霞回到双水村。这还是她第一次回自己的老家呢。她来少平家吃了一顿饭,两个人谈得热火朝天。让双水村的人,尤其是田福堂很纳闷。
后来,双水村小学并入了乡镇小学,少平的教师生涯也到头了。他回到家务农。劳动他不怕,他不满的是这样单调的劳动生活,他渴望外面的世界,渴望独立地去寻找自己的生活。
这些年,他读了好多书,他知道双水村外面有更广阔的的世界。他不想跟自己的父亲和哥哥一样永远被束缚在这片黄土地上。
他把自己要到黄原打工的想法跟父亲和哥哥说了,他们都表示不同意,但他们都没能劝阻住他。少平背起行囊离开了家,走向广阔的未知的世界。当然,这一切都源于田晓霞对她的鼓励与支持。
少平来到了黄原城,每天到东关大桥头做起了揽工汉。在度过最初的孤单、恐慌后,他坚持了下来。他背石头,钻炮眼,每天干着最重的体力活,可是晚上仍然不忘看书。
一个阴雨天,工地停工,少平去**院转转,打算看场**。没想到遇到了晓霞。两人也不看**了,一路交谈着,少平跟晓霞诉说了自己这一段时间的生活,晓霞静静地听着,对眼前的男子有了新的认识,他的外表变了,四肢粗壮,一幅十足男子汉的架势。而且他的心灵也发生了变化,他独立生活,独立思考,为自己选择了最艰难的奋斗之路。这是令人钦佩的。
两人之间又恢复了借书、看书、谈书的交流。晓霞不仅在精神上给与少平很大的帮助,在生活上,她也关心着少平。她悄悄给少平换了全新的床单被褥,留言说:不要见怪,不要见外。
少平也给晓霞的精神世界带来了震撼,她开始从心底爱上孙少平了。
换被褥这事,是两人之间关系的一大飞跃。从这刻起,田晓霞是真的爱上孙少平了。她从关心他的灵魂开始关心他的身体。对此,孙少平是充满感激之情的,同时也有一种朦胧的幸福感。没错,这就是爱情的感觉。
两人一起去登古塔山,田晓霞给少平讲《热尼亚·鲁缅采娃》的故事,讲完后,她把这本书递给少平。少平没有接书,他张开双臂把晓霞拥在怀里。晓霞深情地说:两年后,就在今天,在同一个时刻,不管我们在何时何地,也不管我们各自干什么,我们一定要赶到这地方再一次想见。
孙少平说:一定。
两个月后,两个人的生活正式分叉。田晓霞去了省城黄原师范读大学,孙少平去了大亚湾煤矿当了煤矿工人。一个是女大学生,一个是煤黑子。
但是,晓霞一直给他写信,对他的感情还是那样好。反而是少平,总感觉这是一个梦,他和晓霞最终的关系或许会以悲剧的形式结束。
一天,少平像往常一样从煤矿出井口出来,他一下子惊呆了,一个身穿雪白连衣裙,美丽优雅的仙女般的晓霞微笑着站在那里。这时候的晓霞已经是报社记者。两人互相倾诉着内心的思念,晓霞想要体验一下井下的生活。
田晓霞跟着少平来到了井下,她吃惊地张大了嘴巴:在乌黑煤炭世界里,过风门,爬滑溜的大坡,上绞车道,爬进回风巷,再弯腰爬过横七竖八的梁柱间,然后来到掌子面煤溜子机尾旁边。这一趟走下来,晓霞不由泪流满面,这就是她亲爱的人长年累月劳动的地方。
晓霞想,和他一起下井,体验他的工作,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呀。从出井口出来后,晓霞的眼前一直流动着黒色。
少平和自己身边的年轻人是多么不同呀,他吃了那么多苦,他又是多么坚毅。他热爱生活,把苦难视为自己的财富。他有着一颗富足的心灵。晓霞发现自己彻底爱上了少平!晓霞开始每天记日记,她在日记里称少平我的掏碳男人。
时间永是流逝,渐渐显出了它的粗粝面目。少平的世界发生了两件不幸的事情:少平的师傅王世才为了救安锁子不幸牺牲,留下了惠英嫂和刚满七岁的明明。
另外一件就是晓霞牺牲。南方连降暴雨,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记者晓霞坚决要赶赴现场进行报道。下了飞机,她就开始工作,利用空隙,在屋檐下写出第一条消息,发回报社。转头一看,发现一个小女孩,马上就要被洪水吞没了。她几乎什么都没想,就跳进水中,抓住一块木板推给了女孩,然后一个浪峰朝晓霞头上盖了下来……
幸福总是消逝的太块,这时候的少平忙着照顾师傅的遗孀惠英嫂,他还不知道晓霞牺牲的这个噩耗。
雨还是不停下着。这几天,少平一直沉浸在一种异常的激动之中,因为再过几天,就到了他和晓霞两年之约的时间:古塔山杜梨树下,不见不散。
临近回黄原的前一天,少平从报纸上得知晓霞牺牲的消息。他绝望地倒在了铁道旁的泥水洼里。
接到田福军的电报后,他赶去黄原,来到报社,再一次从门卫大爷处确认晓霞去世的消息,他的眼前一片黑暗。
他失魂落魄地来到田福军家,望着小桌上那个带黑边的相框,他不由失声痛哭起来……
美丽的晓霞、善解人意的晓霞已经永远离开了少平。只留下失魂落魄的少平承受这锥心的痛苦。
一下子苍老了好多的田福军把少平扶起来,把三本日记本交给少平。少平打开日记本,泪水瞬间奔涌而出。
在日记中,晓霞热切地称呼少平为:我那掏碳男人!看着这热辣辣的称呼,孙少平的眼眶又湿润了。这些日记是记录他们之间的爱情的见证。
晓霞写到这样一句话:真正的爱情不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为你爱的人做出牺牲,而不是让爱人为你做出牺牲,这才是真正的爱情。
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田晓霞几乎是自觉选择了死亡,来成全她和少平之间的童话爱情。因为这样美好的爱情在现实中是不能存在的。
少平如期履行他和晓霞两年前的约定:古塔山杜梨树下,不见不散。
这天中午,他开始向古塔山走去。他在路上采集了一束野花,下午1点45分,准时到达那棵杜梨树下。物是人非,晓霞不会再来。
晓霞当年给少平讲鲁缅采娃的故事:热妮亚·鲁缅采娃跟自己喜欢的男孩谢廖扎许下十年后相见的誓言。后来,她牺牲了。十年后,谢廖扎独自一人前去赴约。
田晓霞当年遥想自己和少平的美丽爱情,也是以文学作品为蓝本的。如今少平又想起这个故事,也想起过去的生活,他一边走一边回忆两人交往的始终,如今他长大了,成熟了,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我经常想,田晓霞和孙少平的童话爱情只能是一个美丽的梦。究其实,晓霞死去只是一个隐喻,现实中,晓霞是不会死的。因为现实中的晓霞根本不可能和孙少平在一起。
一个是报社记者,一个是煤矿工人,这两人的爱情注定不会有结果。这就是老话说的门不当户不对。如果两个人勉强在一起了,也不会有幸福,因为彼此差距太大。
农民出身的孙少平与市委书记的女儿田晓霞的爱情是一个美丽的童话,童话只能在童话故事中存在。作者路遥从来都不相信童话在现实中存在,所以,田晓霞的死几乎就是必然的。
孙少平一定会找个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结婚成家。这个人就是惠英。
孙少平在一次事故中挺身而出救了一个醉酒的工人,自己被石头砸中,一道伤疤从鬓角延伸至眼角……他被送往省城医院就诊。金秀恰巧就在这个医院实习。金秀老早就喜欢少平了,她给少平写了表白信,但是少平拒绝了。
少平拒绝了金秀妹妹的追求,选择返回煤矿。他在矿部前下了车,走上二级平台,沿着铁路急速地向东而去。他远远地看见,头上裹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还有脖子里响着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
小说中没有明说少平最终选择惠英。但是,一直渴望爱和一个家庭归宿的少平大概率会选择她。最稳固的家庭模式还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
少平骨子里还是一个传统男人,他希望找一个贤妻良母式的妻子,而惠英正是这样一个选择。
试想,假设晓霞没死,两人的爱情也没遇到阻碍,两人顺利结了婚,这样的婚姻能持续多久?田晓霞作为报社记者,她能安于在家里做一个伺候丈夫的小妻子吗?她自己觉得可以,孙少平估计都不会接受。
在晓霞牺牲后,少平的生活中又出现了一个金秀,她狂热地爱上少平哥哥,但是,这最终只能是一个小女孩青春期的美好幻想,经不起现实的考验。
太过完美的爱情在路遥的感情世界里就像空中楼阁,不可能存在现实世界里,所以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童话般的爱情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无疾而终。这就是现实。
有人说,可是惠英是一个寡妇啊。现在时代开放了,大家对寡妇也并没有什么偏见。而且惠英漂亮,能干,贤惠,虽说有个七岁的儿子明明,但是在长期的相处中,少平和明明早处成了不是父子胜似父子的关系。而且,在惠英嫂面前,少平就是一个小鲜肉,姐弟恋也很时髦。大家觉得是吗?
孙少平与惠英的爱情是现实的,是具有丰厚的基础的。他们都生活在煤矿,都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都是平凡的人。他们结合,落差不大,大概率会获得幸福。
经过爱情的萌芽、成长,少平最终成熟了,他成长为脚踏实地的男子汉。他明白了,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他想要一个安稳的家。而这,惠英能给他。白从他离开双水村,出外闯荡世界已经很多年了,他已经很久没有体验过家的味道了。
孙少平曾经说过,惠英带给他一种家的感觉。在她这里,他感觉到了久违的家的温暖,他需要一个这样的家。这就是他想要的归属感,这也是他选择回到铜城大牙湾煤矿的原因。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的归属地,大亚湾煤矿就是孙少平的归属地。在《平凡的世界》结尾,等待孙少平归来的惠英母子已说明了一切。孙少平的爱情最终回归烟火气的生活,回归现实、回归平凡。
你喜欢这样的孙少平吗,你赞成他最后的选择吗?
请发表你的想法呀·~
晓霞和少平之间的爱情可谓是小说中的一抹亮色,也是这平凡的世界中最不平凡的一段。晓霞是一个爱读书、重情义、眼界宽、有思想的女子,她被少平吸引始于他对学习和生活的认真态度,而不是物质或皮囊。而爱情中灵魂的吸引才是最可贵的,也是最长久的,晓霞和少平的相知、相许、相爱最终水到渠成。那么为何说《平凡的世界》晓霞和少平的感情是“冲破世俗”“有缘无分”的悲歌?
一,俩人学识的差距大
受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俩人学识的差距逐渐拉大,晓霞去读了大学,少平回家当了教师。这段时间俩人的交往其实并不多,可以说这是一个冷静期,少平也在思考自己的出路,只是此时的他暂时被家庭束缚了不能离开,直到丢了教师的工作,他被迫离开双水村出去闯荡,这也为他和晓霞的再次交往埋下伏笔。少平在一众工人中十分与众不同,他从不放松自己,在工作之余抓紧时间读书,每次和晓霞碰面,他们都能借书籍畅聊,一本又一本的书籍拉近了俩人的距离。某种程度上来说,少平的人生价值观是在晓霞的影响下形成的,她就是少平的灯塔。最终,他们的友谊也实现了升华,成了亲密的男女朋友。
二,晓霞的牺牲
晓霞和少平相恋期间十分甜蜜,让人羡慕。例如,晓霞为了解少平的工作,申请到煤矿采访,下井体验生活,这也让她更加佩服这个为了理想而坚持的男人。他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挖煤工人,他致力于改变中国煤矿的发展窘境。这才是少平最吸引晓霞的地方,他有自己的终身理想,从不因为现实的差距而退缩,反而愈挫愈勇。同样,晓霞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亦是如此,她热爱记者这份工作,即使远离家人和爱人也从未放弃,她的文章被刊登在报纸的显眼处,甚至在抗洪前线采访时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令人遗憾的是,他们之间的爱情冲破了世俗的桎梏,却没能逃脱命运的安排,浪漫的爱情故事最后成了一场动人的悲剧,这段戛然而止的爱情也成了少平心中无法磨灭的爱与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