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弘时。
爱新觉罗·弘时,满族,1704年3月18日出生,清朝雍正帝第三子,乾隆帝的异母哥哥。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时生。
母齐妃李氏。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过继给允禩。他年少放纵,行事不谨慎,在雍正五年(1727年)被削除宗籍。
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时抑郁而终,年二十四岁。雍正十三年(1735年)10月,清高宗(乾隆帝)即位之后,追复弘时的宗籍。
弘时嫡福晋姓董鄂氏,是尚书席尔达的女儿。有两个妾,一是钟氏,是钟达的女儿,一是田氏,有一子永珅,3岁夭。《清史稿·卷二百二十 列传七》:弘时雍正五年以放纵不谨,削宗籍,无封。
扩展资料:
雍正的其他皇子:
1、爱新觉罗·弘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渐充实。
乾隆帝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统一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
乾隆帝在位期间,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乾隆帝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2、爱新觉罗·弘昼
爱新觉罗·弘昼(1711~1770年),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宗室大臣,雍正帝第五子,清高宗弘历之弟,母为纯懿皇贵妃耿氏。
雍正十一年(1733年),晋封为和硕和亲王。雍正十三年(1735年)二月,设办理苗疆事务处,协同弘历、鄂尔泰等共同办理苗疆事务。
乾隆帝登基之后,弘昼倚仗威势,傲慢任性,肆意妄为。历任正白旗满洲都统,迁镶黄旗满洲都统的职务,充玉碟馆总裁,升为议政大臣,管理正黄旗觉罗学事务。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弘昼逝世,予谥为恭。
3、爱新觉罗·弘曕
爱新觉罗·弘曕(1733年6月11日—1765年),雍正帝第六子,序齿排行为第十子。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果亲王允礼的继子。
乾隆三年(1738)三月,庄亲王允禄奏请把弘曕过继给允礼,乾隆准奏,并命其承袭果亲王。后弘曕获罪降为贝勒,死前又恢复为郡王,谥为恭,故称为多罗果恭郡王。因出生于圆明园,故乳名为“圆明园阿哥”。
——雍正
三阿哥是雍正的儿子。弘时是雍正的第三个儿子,也就是三阿哥。三阿哥母亲身份也不低,雍正对他还是很看重的。在雍正眼里,弘时成了个拎不清的小白眼狼,鉴于这儿子太傻,雍正考虑继承人时就将他排除在外了。
第1集:弘历求娶青璎。
四阿哥弘历在梦中一路狂奔去找青璎,推开门发现青璎手中握着如意已被选为福晋。梦醒后,弘历急忙询问三阿哥选福晋的结果,得知三阿哥选了董鄂氏为嫡福晋。
青璎连侧福晋和格格也没有选上,现在人也不见了踪影,弘历急忙去寻。弘历发现青璎正在宫中的一处玩千里镜,交谈中,弘历得知青璎并不喜欢三阿哥,她提前吃了好多豆子,在选福晋时出虚恭故意让自己落选。
弘历告诉青璎自己在下个月也要选福晋,让青璎做自己的秀女帮自己掌掌眼,青璎却说自己不想去。离开时弘历表示自己会在绛雪轩等她。
皇后为青璎带来了一件新衣服,让青璎打扮起来,好好去选弘历的福晋。青璎却说自己与弘历像兄弟一般,不想去做弘历的福晋,对皇后敷衍一番后告辞。
三阿哥弘时在养心殿被雍正皇帝训斥,皇帝称他纠结党羽、勾结朝臣、意图不轨。原来除了两份参弘时的折子外,其余折子都在替他说好话,引起了雍正的不满。
扩展资料:
介绍:
公元1735年乾隆即位,与他少年相知的侧福晋如懿也依礼进宫为妃。从此,二人在宫廷里演绎了一段从恩爱相知到迷失破灭的婚姻历程。
新帝登基,如懿因与乾隆青梅竹马的情分成为贵妃,由此受到众人排挤,而太后又与如懿家族有世仇,如懿危机四伏。
此时,乾隆也同样面对太后掌权和老臣把持朝政的难题。权力更迭过程中,乾隆与如懿互相扶持,共同渡过难关,直到二人扫清障碍。
乾隆经过多年努力也如愿将如懿推到皇后位置,与他共有天下。然而做了皇后的如懿却发现,乾隆已从少年夫君成长为成熟帝王,他的多疑善变以及帝王自私不断显露,两人间的情意信任渐渐破灭。但如懿依旧坚守美好回忆,恪守皇后职责,直到去世。
雍正四年(1726年)二月十八日,盛怒的雍正皇帝宣布与三子弘时断绝父子关系,将弘时赶出紫禁城皇宫,勒令弘时去做胤禩的儿子,圈禁,削除宗籍,在皇族家谱上除名。 康熙皇帝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 雍正皇帝胤禛(16781213—17351008) 胤禩是谁呢?胤禩印四(1681年-1726年)是康熙第八子,是当时雍正争夺皇位的主要对手。雍正即位后,以胤禩为首的「 ”八爷党”成员也就成为了雍正的眼中钉。雍正四年初,已坐稳皇位的雍正削去胤禩爵位,将其圈禁,改名为「 ”阿其那”(满语为待宰的鱼)。同年九月,胤禩离世。 断绝父子之情并让自己的儿子去给反对派的首领当儿子,可见弘时在赞同、支持胤禩八爷党的路上已走多远,雍正才下此狠手。此后,弘时由其皇叔允祹约束管养。一年之后的雍正五年八月,弘时在禁所抑郁而死,年仅二十四岁,死后无封,其惟一的儿子在三岁时就已夭折。 弘时(1704—1727年)是雍正的第三个儿子,排行最先(雍正前两子早亡)。雍正44岁即位时,弘时18岁,已娶妻生子;这时雍正的四子弘历(后来的乾隆)12岁。 按常理,此时的弘时在诸皇子中排行最先,又已成人,而且还有后代,应是雍正帝选择继承人的首要人选。但雍正却偏偏不喜欢弘时。 清朝史书上并没有写明雍正不喜欢三子弘时的真正原因。在后来乾隆皇帝给哥哥弘时颁发的恢复宗籍的诏书中,我们得以看到弘时「 ”放纵”和做事「 ”不谨”的说辞,表明弘时可能有些直率、任性。 其实,经简单分析,我们就可以得到雍正不喜欢弘时的真实原因。 在康熙晚年的太子之争中,当时的雍正韬光养晦,自称「 ”天下第一闲人”,与诸兄弟维持和气,表示不参与竞争,隐藏得很深。在雍正继位之前,弘时对于胤禩等人就有好感,对太子之争有着与其父亲不同的看法。所以,雍正在即位之前就不喜欢、不待见弘时。这是其一。 其二。根据后来雍正勒令弘时去做胤禩之子这一情况,可以判定,在雍正四年时,弘时的政治立场已完全与雍正相对立,形同水火。在雍正执政后的短短的三年里,弘时就走到了雍正的对立面,这现雍正的做法紧密相关。 乾隆皇帝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 雍正即位当年(1723年)八月,为了防止太子之争的混乱局面再次出现,开始实施秘密建储制度,立储封匣密封悬挂在「 ”正大光明”匾之上。但是,就在秘密建储制度实施3个月后的康熙周年的祭奠仪式上,雍正派年仅13岁的弘历代表自己前往。雍正这一举动使弘时十分沮丧。很明显,雍正已确定弘历为接班人。 当雍正二年(1724年)底康熙的忌日再次来临时,弘历第二次代表雍正前往景陵祭奠。至此,弘时对皇太子的梦想已完全破灭,在怨恨与嫉妒心理的作用下,他进一步倒向雍正的反对派胤禩的一方,对其父所做一切持不以为然的态度。父子之间随时爆发冲突。 雍正的即位,使胤禩等人所拥戴的皇十四子胤禵(1688年-1755年)帝梦成空,他们作为新皇帝的反对派,必然会受到皇权的制约和打击。从实质上看,雍正帝与弘时的矛盾,具有维护或削弱皇权的性质,随着弘时与其父关系的恶化,他已逐步站到皇权的对立面,为皇权所不容。 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弘时的弟弟弘历登基成为乾隆帝(1711-1799年),随即颁旨,为哥哥弘时恢复宗籍。圣旨曰: 「 ”从前三阿哥年少无知,性情放纵,行事不谨,皇考特加严惩,以教导朕兄弟等,使知儆戒。今三阿哥已故多年,朕念兄弟之谊,似应仍收入谱牒之内。著总理事务王大臣酌议具奏。” 随后,乾隆下令为哥哥弘时在河北易县清皇陵修建陵墓。 清西陵 三阿哥弘时陵墓在崇陵以西大概两公里处 三阿哥弘时陵墓指示牌 弘时园寝正门 弘时园寝正门 三阿哥弘时园寝鸟瞰 三阿哥弘时的陵墓即现在的清西陵阿哥园寝,与端亲王园寝相邻,里边埋葬着雍正皇帝的第三子弘时及其儿子永坤。弘时,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二月十三日生于雍亲王府。母侧妃李氏,死时24岁。阿哥园寝有厢房、宫门、享殿、石桥、三座门等建筑。2001年国家拨专款对其进行了修缮。阿哥园寝现已成为清陵中的孤品。2019年5月25日笔者看到阿哥园寝处于关闭维修状态。 清算。 雍正四年,以胤禩为核心的「 ”八爷”党主要成员全被清算。 皇次子胤礽曾两次为太子,雍正执政后不放心,将其幽禁于景山。 皇三子胤祉无心争太子,一心著书,雍正派其守陵,后因发牢骚被圈禁。 皇五子胤祺不争太子不结党,雍正借故削其子的封爵。 皇八子胤禩是康熙诸皇子中最有才能的一位。雍正即位后,先封其为亲王,后以结党妄行之罪削其王爵、削宗籍、圈禁,改名「 ”阿其那”,意为待宰的鱼。雍正四年(1726年)46岁离世。 皇九子胤禟因与胤禩结党,为雍正所不容。雍正三年,革去黄带子(清宗室腰系黄带子,以显身份),雍正四年削宗籍,送保定监禁,倍受折磨,死于监狱。改名「 ”塞斯黑”,意为不要脸。 皇十子胤俄在雍正二年被圈禁。乾隆二年解禁。 皇十二子胤祹在雍正初年升为郡王,后借故降为镇国公,由正部级降为正处级非领导职务。 皇十四子胤禵(1688年-1755年), 是康熙晚年太子最重要的竞争者,八爷党重要成员,任扶远大将军。雍正即位时胤禵握重兵在外,雍正不允许胤禵进京吊丧,派其守皇陵,雍正四年(1725年)幽禁于景山寿皇殿。乾隆帝即位后恢复自由。
九子夺嫡中,三阿哥胤祉看似没有参与夺嫡之争,其实他的野心也不小,他以为自己隐藏得很好,但四阿哥胤禛是个明白人,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所以登基称帝后对胤祉严加防范,再加上胤祉的表现和态度都不怎么好,所以胤禛就将其囚禁致死了。
这两人便一直被囚禁至死,一个在高墙内待了二十六年,一个待了十二年。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更惨,在雍正登基后被革去黄带子,削去宗籍。还被改名侮辱,在狱中被折磨,最终凄然离世。三阿哥胤祉、十四阿哥胤禵同样被百般折磨,削去宗籍,圈禁至死。
胤祉是康熙的第三个儿子,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三月,文武双全。不管是骑射还是书法在众皇子中,都属于突出的,也因此很受康熙的喜爱。两人在一起围猎时比试过,胤祉竟然不输以擅长骑射闻名的父亲。
被人误解最深的是二阿哥太子胤礽,很多人认为他是扶不上墙的阿斗,其实他的才能还是很卓越的,要不然康熙帝早就废了他,不会等到他自己犯错。
然而不热心夺嫡,在雍正登基后第一个向他磕头称臣,却还是没换来雍正的怜惜。雍正二年,雍正说他的世子敲诈他人钱财,屡教不改因此剥去其世子之位。四年后又说胤祉向他人敲诈钱财,因此将他降为郡王,这两件事颇耐人寻味。
康熙三十二年,山东曲阜孔庙建成之后,胤祉又带着胤禛一起前去祭祀,要知道这种规模比较大的文化活动,是康熙帝非常重视的,胤祉能够作为皇帝的代表前去,这本身就是受宠的一种表现。
胤祉将大阿哥咒太子一事告知了康熙,随后大阿哥被囚禁,紧接着胤祥也一同被囚禁。胤祥被囚的原因不详,很有可能是胤祉在告发大阿哥的时候,顺带说了什么。雍正与胤祥的关系很好,为了他羞辱胤祉也在情理之中,后来一事也验证了这点。
雍正帝之所以要对胤祉下手,还将其囚禁致死,还在于胤祉曾经也是个野心家,对雍正帝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再就是,雍正帝神经敏感多猜忌,某些方面来说略显刻薄,将胤祉的一些行为的意图给曲解了,所以最终将其囚禁致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