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告白的详细剧情?

日本电影告白的详细剧情?,第1张

在《告白》里,所有的杀人动机都不是仇恨,而是欲望。


真正杀死森口老师女儿的并不是少年A,而是少年B。少年A最初的想法不过是制作出能直接杀害森口老师女儿的电击设备,从而获得别人对他的注意。


但是少年A制作出的电击器并没有杀死森口老师的女儿,所以他才会愤怒而取笑少年B。而少年B将森口老师的女儿丢进游泳池,这直接导致了小女孩的死亡——但是他并不是为了掩人耳目销毁证据,而是他觉得少年A没能杀死森口老师的女儿,但他可以。


森口老师在最后一节课上平静地讲述了这件事以后,就开始准备复仇。


而她复仇的第一步,就是欺骗这两个孩子,说自己已经将艾滋病的血液混合着牛奶,并让少年A和少年B喝下。


随后森口老师离职,告别了这个班级。


这个班新来的老师叫维特,恰好是森口老师的丈夫——樱宫正义的追随者,他信奉樱宫正义的“用爱来感化孩子”这一观点。


森口利用这一点,指引维特每周去看望少年B,而此时的少年B已经被艾滋病和愧疚折磨得失去了理智。在维特老师持续的看望下,少年B越发疯狂,甚至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但是少年A发现了自己其实并没有患上艾滋病这一事实,甚至他也不在乎这件事。只要得到母亲的注意,无论是染上艾滋病,自杀,甚至是杀人都没有关系。


对于生命的寡淡,使得少年A决定在毕业典礼上弄出个大新闻——他在毕业典礼的讲台下安装了一个炸弹,这样就可以得到母亲的注意,哪怕一次。


没想到的是,在毕业典礼上,炸弹并没有如期爆炸,原来是森口老师拿走了炸弹。森口了解少年A的性格,知道死亡对这个学生来说并不是最大的报复,森口甚至告诉少年A,那个炸弹已经被转移到少年A母亲的办公室里——也就是在刚刚,少年A按下了遥控炸弹爆炸的按钮。
少年A跪了下来,终于是得到了恶报。


而森口此刻也流着眼泪笑着说:开玩笑的呢。


《告白》讲述不仅是主角的复仇,更是对庇护青少年犯罪的《少年法》的思考。日本著名侦探小说家东野圭吾在他的小说《彷徨之刃》里也有对于《少年法》的批判,相比于《彷徨之刃》,《告白》里对于这项法律的思考要更阴暗,也更深刻一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2731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7
下一篇2024-02-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