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恩·保罗的政治观点

罗恩·保罗的政治观点,第1张

保罗是个坚定的宪法主义者(小政府)、自由意志主义者。在国会的各种表决里他反对几乎所有的政府开销、法案、或税赋案,在许多次表决上他经常是共和党里唯一一个与党团立场不同的议员,这也使他遭到一些共和党同僚的抱怨,并且使他获得了“‘不’先生”的绰号。举例而言,保罗是少数三名投票向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说“Nay”(不)的众议员。 众议员保罗坚定支持不干预主义的外交政策。他投票反对授权向伊拉克发动战争的伊拉克决议案,并且自始至终反对美国对伊拉克的入侵,他也批评布什政府在反恐战争中的许多行动已经侵犯了公民自由。他最近以来演讲中顾虑的则是美国与伊朗间的紧张关系,担心两国间会爆发战争。他在2001年投票反对了美国爱国法(USA PATRIOT Act),使得他与共和党团的关系一度破裂,他也在2005年投票反对了一项征兵法案。他支持美国退出联合国。

保罗的支持者大多来自保守派和自由意志主义派的共和党人,但在911事件后保罗也吸引了一些德州中部民主党人的支持,因为他始终反对伊拉克战争。举例而言,奥斯汀的一份自由派报纸Austin Chronicle原先曾在2000年批评保罗的政治立场相当古怪,但在911事件之后则开始肯定保罗的表现,赞美他对于伊拉克战争的坚定反对。

最近以来保罗一直表示他对于美国和伊朗两国间关系紧绷的忧虑,担心美国可能会入侵伊朗。他说目前的局势相当类似于伊拉克战争爆发前的样子,并且敦促国会不该授权对伊朗发动战争。

虽然保罗坚定支持自由贸易,但他投票反对了中美洲自由贸易协议(CAFTA),认为自由贸易不需要这种协议的批准,并且批评协议会增大政府规模、违反宪法。

不过保罗在外交政策上的某些立场也与一些自由意志主义者不同,例如他支持应该巩固边界安全、防止非法移民进入美国。 保罗在经济议题上反对几乎所有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他支持废止所得税、废止大多数的总统内阁部门、废止联邦储备银行。他认为联邦储备银行不但不能有效制止通货膨胀,其本身就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凶手。保罗认为联邦储备银行滥印钞票的结果导致个人的储蓄价值被掏空,造成通货膨胀,并且人为制造出经济繁罗恩期的假象,最后导致如同经济大恐慌一般的灾难。这种说法来自于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保罗认为政府对于中央银行(联邦储备银行)的操弄是导致通货膨胀、乃至于经济萧条和衰退的主要原因。他指出大多数他在国会里的同僚都不愿废止中央银行,因为中央银行乃是政府资金的来源。他说政府刻意制造的通货膨胀就有如“隐藏的税率”一般,因为如果政府不这样做,国会和总统就必须面临要以提升税率或减少政府开销的方式抵销赤字,而两种做法都会损害他们的政治声誉。保罗也支持民营化健保体制,他在2004年的竞选口号便是“纳税人的最好朋友!”

以降低税率为目标的全国纳税人联盟(National Taxpayers Union)的主席John Berthoud便说:“罗恩·保罗证明了他自己一直是替纳税人权利奋斗并强调节制政府开支的领导者…没有人有像他那样多替纳税人发声的表决纪录。”保罗也被认为是小商业团体的提倡者,全国独立商业联盟(NFIB)的主席Jack Farris也说:“众议员保罗真的是小商业团体的好朋友…他一直支持小商业团体的政策,主张有限的医疗保险、更低的税率、侵权法改革、并且消除各种恼人的政府管制。” 保罗在许多公开演讲中都表达了他对于重新实行金本位制度的期望,这个改革将会使美国政府买入大量的黄金,在那之后所有货币都必须要有相同比例的黄金库存才能发行。保罗认为金本位制度能有效避免通货膨胀。

保罗也呼吁要废除对于黄金贸易的所有课税。在2002年他曾提议要废除联邦储备银行,他认为这样才能使美国“回归到最初开国先驱们所设计的那种金融制度:所有货币都是因为有像黄金一般的货物支撑才有价值存在。”保罗的个人财务报帐显示他投资了大量资金在黄金和银块上,这些都是透过各种合法的黄金银行所购入的。

保罗认为目前美国政府试图维持美元霸权地位的举动—尤其是自从1971年布雷顿森林协定垮台以来美国停止开放美元兑换黄金的政策,最后会导致战争的爆发。同样的,他也认为当一些产油国家如伊拉克、伊朗、或委内瑞拉选择不再以石油交换美元、而是交换欧元时,这将会使美元进一步失去其价值,最后美元将会失去世界最强大货币的地位。依据保罗的说法,美国对于石油的需求、以及试图“改造中东”的计划,都是美国会与伊拉克或甚至伊朗发动战争的潜在主因。 身为自由党的前总统候选人,保罗一直主张要改革选举资格的管制法案,并且在许多场合上演讲强调选举法改革的重要性。

在2002年保罗在国会进行演讲,以宪法第一号修正案为根据,反对那些会限制一般公民和商人向候选人捐款的竞选募款改革法案。在2003年保罗则提出了代号H R 1941的“2003年投票自由法案”,将会创造更为公平而统一的投票资格门槛,以使第三政党候选人得以更容易投入选举。在2003年保罗也演讲反对一项授权当国会议员由于恐怖主义攻击而死亡时得以透过指派(而非民选)填补空出议席的法案。

在2004年保罗演讲表示反对废止选举人团制度,他还说若是没有了选举人团制度,将会“减弱那些向往自由的州份的投票权力”。

在2007年2月一次于新罕布夏州进行演讲时,保罗呼吁要撤销第17号宪法修正案—规定了美国参议员由直选选出的修正案,保罗主张联邦的国会议员应该由地方的州议院选出。他认为这样能够增加地方州对于联邦政府层次事务的影响,以此平衡州政府与联邦政府之间的权力差距。保罗认为更大的州权将能更有效的制衡联邦政府的作为。 保罗一直抱持反对堕胎的立场。不过,保罗认为美国宪法并没有授权联邦政府决定堕胎属于合法或非法的权威。他认为堕胎“并不是和宪法有关的议题”并且应该交由各州的立法机关自行决定。尽管这种看法,保罗依然投票支持了2003年的怀孕后期堕胎禁令。他也提出了代号HR 4379的法案,禁止最高法院作出与堕胎、生育控制、定义婚姻或是同性恋有关的各种判决,并且所有在这之前的最高法院判决先例也不再具有参考效力。

保罗支持生命与伦理的一致性,也因此反对所有并非出于自我防卫的杀人举动。他反对堕胎的立场也是出于他坚守不干涉主义的原则,也是因为这样他反对死刑。保罗还提出了2005年神圣生命法案,试图移除所有最高法院作出的、会影响到地方州的堕胎判决案例,同时也会允许各州的地方法院作出与联邦法院先例相反的判决。 众议员保罗在同性婚姻议题上的立场是:定义或承认婚姻并不是联邦政府或宪法的权力范畴,而是应该交由各州自行决定。在1993年他投票支持编号HR 2587法案,将会禁止在哥伦比亚特区的同性伴侣收养小孩。

他在2004年投票反对联邦婚姻修正案(Federal Marriage Amendment)。不过他也在2004年一次演讲中他表示支持联邦婚姻捍卫法(Defense of Marriage Act),以替代联邦婚姻修正案。 保罗在许多议题上为了保持他认为合乎宪法和小政府的原则,经常与共和党团或主流舆论产生冲突。

保罗在投票上的强硬态度也招致一些批评,例如他曾是国会里唯一一名投票反对授与若望·保禄二世、罗萨·帕克斯、德蕾莎修女国会金牌奖章的议员。依据Texas Monthly的采访,当他因为投票反对授与勋章而被批评时,他要求那些批评他的众议员同僚应该自行捐出$100铸造勋章的经费,但没有人愿意捐钱,于是保罗说道:“慷纳税人之慨,显然是相当容易的事阿”。

在2003年6月25日一次演讲中,保罗批评国会授与托尼·布莱尔金牌奖章的决定,他这样说道:“这些勋章是被设计用以奖励终身的贡献和领导表现的,而不是出于政治动机的,比如国会曾经在两党无异议下通过授与共和党的里根总统一枚金牌奖章。这些奖章通常都颁发给真的值得奖励的个人,所以我经常亲自捐出$100,加上其他议员捐出的钱,以铸造这些金牌。”

当美国人口调查局更新了一份给所有家庭填写的人口统计调查表时,保罗批评调查表上的问题是“既可笑又侮辱人的”,他认为那些问题根本不是政府应该询问的东西。

名人传名人传〖罗曼·罗兰〗

法国进步作家和世界闻名的反战主义战士罗曼·罗兰这个名字就像一颗恒星,永久地闪耀着光芒。这位法国著名作家和音乐史专家,以他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描绘不同种类人物时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而影响了世界文学史,在世界文学领域里,罗曼·罗兰占据着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

罗曼·罗兰1866年出生于法国中部的一个小城镇克拉姆斯,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功就是写出了许多惊世之作,包括《约翰·克里斯朵夫》、《母与子》、《贝多芬传》等,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二十世纪初,罗兰感于世风日趋颓靡,把变革现实的希望寄托于"英雄人物"的力量,先后写了《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甘地传》等名人传记,一般称为“名人传”。在这些传记里,作者极力颂扬他们敢于正视黑暗现实,鞭挞腐朽社会,渴望自由,主持正义的精神,赞美例似造福人类为已任,为坚持真理和信仰,追求“真正的艺术”而受苦受难的钢铁般的意志。但他过分夸大了个性的力量,也错误地把托尔斯泰的博爱主义和甘地的不抵抗主义看作挽救世道人心和救治社会的唯一良方。

《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得意之作,在文学领域内一直被奉为经典,从首次出版到现在,其具有的独特价值让“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因此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书”之一。

《贝多芬传》主要叙述了伟大音乐家贝多芬不平凡的一生,作者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和饱含激情的文字,向人们描绘着贝多芬的成才之路……

贝多芬是被全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音乐家,他之所以拥有如此崇高的荣誉,关键在于他的作品以及他作品独特的震撼力。

贝多芬自幼不幸,他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酒鬼,他剥夺了小贝多芬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而只是一味地强迫幼小的儿子没完没了地练习钢琴和小提琴,期望他将来成为自己的摇钱树。

贝多芬度过了冷酷的童年生活。

1878年,贝多芬前往维也纳拜访他仰慕已久的偶像莫扎特为师。莫扎特听了他的即兴演奏之后感到十分惊奇,当场对他人说:请注意,这位少年将震动世界。可惜,在维也纳学习的时光很快就中断了,原因是他母亲患重病,且很快地离开了人世。失去了心目中唯一的亲人的贝多芬悲痛欲绝,过度悲痛使他接二连三地得了几场大病,其中一次是出天花,永远地毁了他的容貌。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革命的精神传遍欧洲,也占据了贝多芬的心。贝多芬亲身经历与耳儒目染的成长过程决定了他世界观的形成。众所周知,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

在悲苦的日子里,贝多芬从事于谁歌欢乐的事业,只有音乐才能使他战胜自己的痛苦,将他从死亡的边缘一次又一次地拽了回来。在贝多芬的创作生涯中,战胜恶劣的命运,战胜人类的平庸始终是他主题。

《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所有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也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1924年的一天,《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场公开演出,贝多并亲自担任指挥,这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广大听众面前,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场面之热烈,几乎难以形容,演出结束时,由于耳聋,贝多芬听不见雷鸣的掌声,女歌唱家温葛尔含着热泪跑上去握他的手,扶他转过身来面对观众,使他看到热烈的场面。据说在奥地利,即使皇帝出场,按习惯也只享有三次鼓掌利,而这一次,贝多芬却获得了五次鼓掌欢迎。这一次,是贝多芬一生中最幸福的顶点。因为他亲自为人们返歌了欢乐,也为战胜了人类的平庸迈出了一大步。

贝多芬与海顿、莫扎特生活在同一时代里,然而他的音乐所达到的崇高境界却使人感到好象生活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当然,他也是大量从前辈大师那里汲取营养,经过消化、吸收与提高才取得了成就。他不仅集维也纳古典音乐之大成,而且全面继承和发展了自巴洛克时期以来的音乐精华,所以他成为了音乐中的普罗米修斯,成为世界公认的欧洲音乐史上登峰造极的人物。贝多芬的创作之路持续了35年之久,为了达到完美的境界,他进行了不断的奋斗。他在事业进入到最后阶段时说到:“我感到好象只写过几首乐曲。”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是谦逊的。

贝多芬曾经为歌德著名的剧作《爱格蒙特》谱写过舞蹈配乐,但贝多芬看不惯歌德在贵族面前卑躬屈膝的表现,尽管他依然对歌德充满着崇敬之情。可是傲慢的歌德始终不能原谅贝多芬对他的当面批评,对贝多芬,歌德总是冷淡的,甚至是无情的。其中有一次,贝多芬晚年正好贫困交加之中,便写信向歌德求救,望他促成魏玛公爵预定他呕心沥血写成的《庄严弥撒》以换取稿费,而得不到歌德的回答……

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正如他那句誓言:

“由痛苦换来欢乐。”

罗兰写的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的传记纳入了一整套传记的庞大计划之中。这个计划曾在《双周刊》上宣布过。罗兰还打算为马志尼、加里波第、席勒、法国革命的将领欧许、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活动家托马斯·潘恩,以及十七世纪著名的法国军事工程师瓦本写传记。他还准备用法文发表已在英国出版的《米勒》一书,但后来他改变了主意,因为(根据他信中的某些暗示)他对这一作品不十分满意。是什么东西引起罗兰放弃撰写他曾经许诺过的一整套传记呢?一九三六年罗兰在给美国文艺理论家罗·威尔逊的信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在研究伟人生活的时候,他逐渐证实了,他们并不总见也不是在一切方面都是值得仿效的,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错误和弱点。

在从事《米开朗基罗传》创作的时候,这 一点他看得特别清楚。而在研究席勒生平的时候,这一点就看得更为清楚了。(“真正的席勒,我是一点儿也不喜欢。他充满着理想,因而掩盖了他真正的性格,依我看,同歌德的性格相比,他的性格就缺少诚恳,缺少直率,缺少勇敢……”)罗兰在从事他早已考虑好的其他一些传记的创作过程中,也感受到了同样的失望。此外还有另外方面的困难:欧许、瓦本、马志尼的继承人拒绝作家翻阅氏族世存文献,而罗兰力求达到正确可靠,要依靠真实的文献资料。“要是他们在我从事《贝多芬传》创作期间,允许我翻阅的话,那我就能满怀热情地撰写完这三位活动家的传记了。然而后来已经晚了。我对自己,犹如对一个历史学家那样,很快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所以,在《贝多芬传》一书完成之后,克利斯朵夫和安及德·李维埃的故事就成了我的真正的《英雄传记》。”

罗兰创作的传记,就写作手法来说,有它非凡的独到之处。这是什么--是学术著作还是艺术作品?实际上,两者都是。其中每一部作品,罗兰都用了大量的、许多方面对于读者说来是新的真实的资料,几乎每一页都有脚注和引文之类的详细资料。在热烈期望自己的作品能为现实生活服务的同时,罗兰仍一丝不苟地遵循着历史的真实。为了对抗所谓“罗马化传记”的作家们,罗兰避免虚构甚至不允许有半点的虚构。在传记小说中,借助于虚构情节出现的那种直观性,罗兰完全是用另外取得的,即用他的主人公的原诗、同时代人的证明、时代文献的充分利用而取得的。他需要这样的文献,并不是因为可以死搬教条、拘泥细节了,而恰恰是为了让每一个伟大人物的肖像能以其整个的独特的真实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

对米开朗基罗的作品,罗兰单独进行了说明,以小型的专题学术著作的形式出版了一套通俗小丛书《艺术大师们》,而关于贝多芬的音乐,后来他写了一部大部头的学术著作,这花费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二十年的时间。摆在我们面前的米勒和托尔斯泰这两本书,里面多半是些创作特写。但不管怎样,罗兰把英雄主义内容,伟大人物的道德面貌处处都提到首位。这是否说,罗兰在二十世纪企图修复有关理想的英雄人物的古典概念呢?还是他回避那些伟大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所处的现实环境,而去描写他们的浪漫主义的特殊地位的荣耀呢?任何情况都不是!在从事“名人传”创作中,罗兰克服了曾经导致刻板的平铺直叙和引起振奋假象的那些文学传统,尤其是克服了认真地调和生活矛盾的做法。他还克服了要求把杰出人物同其余的普通人物对立起来的一些文学传统。对待古典作家的遗产,罗兰是持批判态度的,主要因为他不能容忍同时代的那些“高乃依风格”的模仿者。同时, 在完全倾向于雨果的情况下罗兰绝不希望在自己创作的传记中恢复浪漫主义的手法,即把一些杰出人物和无可指摘的人物理想化的手法。

罗兰认为伟大艺术家是"集体力量"的表达者,是群众、各民族和人类巨大激情的表达者,因为他觉得"集体力量"是一种自发的和完全不为理智所理解的东西天才艺术家的伟大,包括所有天才的伟大,按照罗兰的看法,绝不在于他具有某种超人的、非凡的力量。恰恰相反,一个杰出的人;尤其是一个天才,要比普通人更紧密地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他了解生活的本质要比别人更深刻,他预感历史大变动的临近,要比别人早一些。

早在本世纪初,罗兰已经接近于对杰出人物的作用的这样一种理解,而且这种理解在他的传记特写中得到了体现。随着他研究贝多芬和米开朗基罗生平的日益深入,尤其随着他为还没有写的其他几部传记收集的材料日益增多,他越来越清楚地感到那些伟大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复杂,而他原先是打算把这些人物当作意志坚定和性格刚强的榜样来加以描写的。这就妨碍了他把拟订好的丛书计划继续下去,不过这并没有动摇他对所选择的题材进行处理的美学立场。伟大人物是有缺点的,他们在所走过的道路上也有过动摇和错误,然而他们的伟大正是在于他们有时善于--用痛苦的内心斗争作为代价--战胜弱点和克服动摇。

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的序言中写道:“我没有给那些高不可攀的英雄们建立纪念碑。我憎恨理想主义,因为它胆怯地回避生活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弱点。然而,太容易受一些花言巧语蒙骗的人民应该牢记:有关英雄主义的一切谎言是由于胆怯而产生的!英雄主义就是看到世界的本来面貌,热爱这个世界。”这一思想,在该书的结尾中又重复了一遍:“难道,我应该象其他许多那样只去描写英雄们的英雄主义,用一块盖布把他们跌入的整个痛苦深渊罩上,可是不能这样做!真实高于一切!我不能用谎言去答应给自己朋友们幸福!我不惜一切代价非这样做不可,我只能答应给他们真实,甚至用幸福作为代价答应给他们真实,给他们勇敢的真实,并用真实这把刀子去雕刻不朽的心灵。”这一肖像是本世纪初罗兰在《贝多芬传》中刻画的。而且他还修改重审自己的这一早期作品,并持批判态度。一九三六年,他在着手他的巨著的第三部《复活之歌》的创作的时候写道:“我们研究贝多芬三十年了,在这期间,我们不仅更清楚地了解了贝多芬的生平,而且了解了一个人--人们--的生平……现在,为了一块面包,我们已经不能把贝多芬这一个人看成是想象中的英雄,看成是由不锈钢铸成的具有倔强性格的英雄。他--就象所有的人,哪怕是英雄,一样经历过乏味生活,是某些身份不同的人和可以说地位不同的人之间的战场。”生活的条件,坏境的压力使人也决不可能摆脱内心斗争。“这使他的英雄主义具有更高的价值,因为众所周知,他作出了多么大的努力。”就是贝多芬也不能完全摆脱内心矛盾。尽管他的性格独立不羁,但有时也会巴结强者。虽说他是一个不谋私利的人,但在就钱的事情同出版商和戏院经理的一些洽谈中,他却表现得极其固执而又坚决。尽管他满怀共和主义激情,然而他仍为自己的贵族身份而感到十分自豪。所有这一切怎么去解释呢?罗兰自己作了回答。“让伟大艺术家力求成为代达罗斯,给自己插上翅膀,飞向……系在双脚 上的秤砣却把他留在大地上--这秤砣便是经济上的奴役,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跌入人们共同的陷讲。在那里,他为了一块面包和可恨的贫困同别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贝多芬许多个人弱点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由这一点造成的。对他来说,有钱就意味着相对减少依赖,因此他为了一个铜板就能固执地讨价还价。对他来说,贵族身份是一种避免受别人鄙视的工具,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这样,因为那些不敬重贝多芬这个作曲家的人,却很敬重贝多芬这个贵族身份,因而当有人对他贵族身份的真实性提出异议时,他就会大发雷霆。他的革命信念帝国警察局知道得十分清楚。这使他始终担心会遭到迫害。因此,为了避免遭受迫害,他有时克制住对巴结奉承的厌恶,在自己毫无天赋的学生和庇护者鲁道夫大公面前说上许多恭维话。在叙述这一切的时候,罗兰一味反复地说:"天才的这些错误和失败不应该把我们的眼睛遮住,使我们看不到他的伟大。这仅仅是对时代作出的不可避免的让步。确实,罗兰在这里指出的有关贝多芬个性的新观点,同他《名人传》原先的构思是不矛盾的,而只是对这一构思作了更明确的修改。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艺术家痛苦的深度,同时也看到了艺术家道德的伟大,因为艺术家善于不顾一切地保护自己内在的人的本质,从而保护了自己的创作天才,使其不受有害的影响。

我们不能不钦佩米开朗基罗:他创作了许多作品--尽管遇到了无数的障碍。在这些作品中体现了“一股象飓风一样凶猛的强大生命力”。罗兰英雄传记的感染力并不在于肯定痛苦,而是在于克服痛苦,战胜痛苦。这一胜利罗兰本人并不是轻而易举地取得的。后来他在《伴侣》集的引言中写道:"……在我的《米开朗基罗传》的序言中,我不无痛苦地对基督教的悲观主义表示了抗议,我十分清楚在自己身上和在别人身上的这种悲观主义…… 因为它导致了对人类进步的否定,而反动势力却同它结成联盟。谁同反动势力作斗争,谁就应该同悲观主义作斗争;我在自己心里也在同它作斗争,所以这绝不是一件极其轻松的事!这一斗争的痕迹在《名人传》中是显而易见的。罗兰思想上的矛盾,与其说是表现在他把自己主人公遭受的痛苦放在首位,倒不如说是表现在他多处(特别在《米开朗基罗传》中)抽象地、超历史地论证了这一痛苦,并把它解释成为是人所具有的,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非理性热情的影响。可是在《名人传》中,现实主义地、历史主义地看待人这一点得到了更加令人信服的和更有力的肯定。在罗兰创作的传记中的每一个主人公,最终都是被作为自己民族、自己时代的产物加以描写的。他们中每一位的痛苦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偶然事件的影响和人类天性的内在气质造成的,而是由社会的残酷规律造成的。在这样的社会里,一个艺术家跟大多数人民一样都是处于从属地位,都是在被奴役的人之列的。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作为非正义的牺牲品,作为社会压迫的对象的这种主题,经过罗兰的许多艺术加工同样也体现在他的英雄传记中。

“我为教皇服务,不过是迫不得已的,”米开朗基罗说,“一个教皇死了,另一个教皇即位”。米开朗基罗,自由的米开朗基罗,一辈子只能一个轭换上另一个轭,重新更换主人。尤里乌斯二世,利奥十世,克雷芒七世,保罗三世,保罗四世--他们都先后支配过米开朗基罗的才华……最神圣的和最显贵的主人们用各种古怪念头作弄米开朗基罗,交给他一些不符合他心愿的工作,强迫他去画一些以前没有完成的所有大型的新作;对他进行诽谤,在他的周围搞阴谋,想方设法离间他和水平相当的画家莱奥纳多和拉斐尔的关系;用各种挑剔和威胁恐吓去折磨他,处处替他设置障碍。他不止一次地不得不承认:“他耗费了极大的精力、才华、欣悦的灵感,结果都徒劳无益!”折磨着他的精神悲剧的主要根源就在这一点上,而不是在人类自古以来的本性上!罗兰还揭示了这一悲剧的另一个方面。在有关米开朗基罗一书中,表现出了作者高度自发的历史主义。他看到了曾被文艺复兴时期载入人类史册的事物--获得解放、令人欢欣鼓舞的事物;但他也看到了文艺复兴时斯的内在矛盾。在某种程度上说,罗兰同托马斯·曼彼此呼应,罗兰再现了那个历史时斯的意大利的气氛。他着重强调了人物的善良,描写米开朗基罗的慈善活动,报道贝多芬令人感动地关心自己放荡的侄儿(孤儿)--所有这一切今天看来都是天真幼稚的和多愁善感的。可是罗兰认为仁爱是大艺术家不可缺少的品质--不仅在崇高的志向和感情方面,而且在平时的行为方面都是如此,在许多欧洲知识分子认为善于超过一般人,站在“善与恶的另一边”是艺术家的高尚美德的时代,罗兰援引了贝多芬的话:“我不知道其他更高的准绳,除了善良之外。”罗兰选择作为自己主人公的恰恰是这样一些伟大人物,即罗兰能够通过颂扬他们的强有力的、充满思想的、焦虑不安的和热情洋溢的创作去对抗他在自己周围看到的那种庸俗艺术的伟人。论贝多芬和米开朗基罗这两本书的悲剧观点的产生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在于罗兰想把这些身处逆境的天才同《广场上的杂耍》中买卖兴旺的商人、洋洋得意的手艺人和欧洲资产阶级文坛和艺坛上的居心叵测、玩弄权术的人进行尽可能地鲜明的对比。在这一方面,《名人传》同《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紧密联系就特别易于体会了。这种矛盾,尤其理解不了这些矛盾的社会基础和历史基础。

《托尔斯泰传》同样是一部态度严肃的作品。这部作品是建立在对托尔斯泰的艺术创作、他的书信和同时代人的回忆文章的详尽研究的基础上的。在这一本书里,正如在罗兰其他的传记作品里一样,倾注了巨大劳动,不仅是一个艺术家的劳动,而且是一个研究家的劳动。应该高度评价罗曼·罗兰的洞察力。在这一本篇幅不大的书中,罗兰择取了真正本质的东西,向法国读者提出了托尔斯泰创作个性中所有最重要的方面。若是指责罗兰,说他在这里非常客观地、不加指摘地描绘了托尔斯泰的宗教观点,不仅再现了他那些自我完善和"博爱"的号召,而且照搬了他对社会主义的抨击,这都是有根据的。在这一时期,罗兰对待"托尔斯泰主义者"的哲学,完全不可能持批判态度。他对托尔斯泰的优缺点作出正确的评价那是很晚以后的事,是在十月革命之后。但是,在自己的人物传记中,罗兰以一个艺术家的嗅觉明白了。并且力求指出,在托尔斯泰的思想意识中进行的内心斗争是多么尖锐,多么痛苦;他还力求(其中包括在他对《复活》的分析评论中)指出那种勿抗恶学说对有才华的作家的创作技巧是多么有害:“宗教结局从整本书中是得不出本质上的结论的。所以,我坚信,不管托尔斯泰怎样自我表白,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无法使两种对抗的因素妥协:艺术家的真理和宗教信仰者的真理。”艺术家的真理,即现实主义问题,在罗兰的分析中占据着中心位置。早在一九O一年,罗兰就把托尔斯泰的“道德完善”同“象老年人那样病态的”欧洲的虚假伪善进行了比较,并一再肯定俄国作家的作品“具有最大和最难得的优点--真实性。”托尔斯泰作品的这一性质,便是“无情的现实主义观察”,在罗兰的书中得到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这本书中,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评语,它能帮助人们去理解。对罗兰来说,为什么同十九世纪的法国小说大师相比,恰恰是托尔斯泰更能成为现实主义的导师。自然,无论是左拉、莫泊桑,还是福楼拜,他们都善于在自己的现实观察中成为无情者,这一点罗兰也是十分清楚的。但是,托尔斯泰的无情则是别一种类型。他反对社会的邪恶,同艺术家对人身上的道德、精神、创造力量的极大信任结合起来。与福楼拜不同的是,福楼拜“认为自己的力量在于不爱自己的主人公”,而托尔斯泰则“通过现实主义的力量……使自己在任何人身上都得到了体现”,正是由于他对人们的爱,“他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罗兰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这样说:仿佛托尔斯泰就是从宽恕一切的立场去看待他所否定的人物的。这一点在论揭露者托尔斯泰、论托尔斯泰的《反对社会偏见的斗争》这些随笔中说得很有分量。但是。罗兰坚信,托尔斯泰--远远胜过他那些同时代的法国现实主义者--的作品里揭露和否定的感染力是同对正面人物的优秀品质的探索联系在一起的。托尔斯泰的这些探索不管多么天真纯朴,然而重要的是,他作这一个艺术家,甚至作为一个政论家,并没有局限于“纯粹的”否定。托尔斯泰的批评始终具有创造性价值。他竭力重新建造。在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中,罗兰不仅高度评价了他的社会洞察力,而且还高度评价了他对待人的人道主义的感人态度,而这正是他那创新的心理描写手法的基础。在《托尔斯泰传》中,罗兰并不打算去弄清楚一些历史原因,即俄国的现实主义,特别是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之所以产生巨大力量和获得世界意义的历史原因。俄国文学同人民及其解放运动的紧密联系,文艺作品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的俄国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作用--所有这一切当时罗兰还不是很清楚的。但是在他的书里出现了一些正确的推测:人民反对压迫者的怒潮日益高涨,这对托尔斯泰产生了影响,养成了他对社会的批判态度,特别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期。……随着新世纪的开始,革命风云四起,开始出现在知识分子中间的风潮,在人民中间扩展开来,同时纷扰不安地煽惑着成千上万备受压迫的人。这支令人望而生畏的贫苦大军的先驱者,托尔斯泰从自己的雅斯纳亚·波良纳的窗口里是不可能看不到的;民众的灾难不断,他们的风潮日益高涨,在这一局面的影响下,托尔斯泰违背了自己的学说,“同样大声疾呼向刽子手们复仇”,罗兰目光敏税地指出了托尔斯泰人民性的另一个方面:一个艺术家对民间创作、丰富的民间语言和劳动农民思维方式的高度注意。“托尔斯泰这位大师不受文艺程式化的任何束缚,就该格外敏锐地去领悟人民思想和语言的整个美妙之处。他习惯生活在远离城市的地方,生活在农民中间,他掌握人民思维的特点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仅仅托尔斯泰的语言和描写手法应归功于人民;他的许许多多的灵感也应归功于人民。”在描写托尔斯泰的许多法国文学家中间,象罗兰那样清楚地感觉到他的创作技巧的这一极其重要方面的大概一个也没有。显然,罗曼·罗兰根据自己的一些创作上的探索,估价和领会了托尔斯泰人品的真正价值。从事《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创作,在内容丰富的长篇小说的新形式方面的探索都激励着他努力去认识托尔斯泰的历史性长篇小说的写作技巧的意义。他既清楚地感觉到了《战争与和平》的艺术结构的创新,又感觉到了这一创新同俄国现实、同托尔斯泰的生活经验的联系。“智者的天性爱好吸引了他,使他从描写人物的个人命运的小说转到广大群众和千百万人的意志在起作用的小说上来。托尔斯泰曾在塞瓦斯托波尔看到了各种悲惨事件,这些事件帮助他理解俄国民族的精神和长期以来的遭遇。罗兰说,在《战争与和平》中,"我会感觉到历史那有节奏的和可怕的步伐,在你的面前会出现一个整体,那里一切东西都是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小说原结尾中,“产生了生命的连续性和死而复活的永恒性的印象……未来的英雄,发生在他们之间的各种冲突都被预料到了,离开人世者的音容笑貌活在其接班人的心中”。托尔斯泰史诗性小说的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早在大学生年代就吸引了罗兰,激励他如果不去模仿,那就去竞赛……《托尔斯泰传》同罗曼·罗兰的创作探索同样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托尔斯泰传》中,罗兰阐明了俄国伟大艺术家的美学观。

1、《怦然心动》

该片根据文德琳·范·德拉安南的同名原著小说改编,描述了青春期中男孩女孩之间的有趣战争。于2010年8月6日在美国上映。

2、《泰坦尼克号》

影片以1912年泰坦尼克号邮轮在其处女启航时触礁冰山而沉没的事件为背景,讲述了处于不同阶层的两个人穷画家杰克和贵族女露丝抛弃世俗的偏见坠入爱河,最终杰克把生命的机会让给了露丝的感人故事。

3、《暮光之城》

讲述了贝拉成为吸血鬼,在被意大利沃图里家族知道了他们混血孩子的存在后,同卡伦一家与沃图里家族展开斗争的故事。

4、《爱在黎明破晓前》

该片讲述了美国青年杰西在火车上偶遇了法国女学生塞琳娜,两人交谈甚欢。他们游览城市并谈论着彼此的过去 。最终,他们相约在半年后再见。

5、《爱乐之城》

该片讲述一位爵士乐钢琴家与一名怀揣梦想的女演员之间的爱情故事 。2017年《爱乐之城》获得第74届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 。

6、《恋恋笔记本》

该片讲述一对青梅竹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劫重逢,这段刻骨铭心的故事由一名天天来探望住在疗养院病人的老先生笔记本中娓娓道出,随着故事水落石出,显然这名躺在病床上的老太太就是故事中的女主角,而说故事者正是求婚的人。

的长进,或代表灵命更臻于成熟;倒可能因为工作上有好表现,自以为已经有若干成就,而在生活上放松了属灵的操守。 

  使徒在此指明神的旨意,是要我们远避*行,成为圣洁,彼此相爱,亲手作工。这样就不致因生活上的疏忽,破了工作的见证。凡是等候主再来的人,都该在工作和生活这两方面常作准备。 

  1. 劝告的态度( 4:1-2 ) 

  A.站在弟兄的地位上劝告( 4:1 上) 

  1 保罗劝勉帖撒罗尼迦信徒的第一个态度,是站在弟兄的地位上劝告他们。不是以师傅自居,活像教法师的态度,而是把帖撒罗尼迦信徒看是自己的弟兄。许多人在劝告别人的时候,总把受劝告的人看作是比不上自己的人,因而不知不觉地站在比他刚强得多、优越得多的地位上来劝告。保罗虽是个大使徒、主所重用的仆人,却称帖撒罗尼迦信徒为弟兄,保罗喜欢信徒知道他是跟他们一样的人,他所以能劝告他们,是 “靠着主耶稣” 的恩典劝告的。 

  B.是非常诚恳的劝告( 4:1 上) 

  1 上 “弟兄们,我还有话说,我们靠着主耶稣求你们,劝你们” ,这几句话把保罗表现得像个老太婆,说了还有话说, “求” 了又要再 “劝” 。这种态度正表现出他的诚恳。当我们用非常诚恳的态度向人家说话时,常会像是说不完,又像有求于人那样。虽然保罗在这里并非要得帖撒罗尼迦信徒的帮助,而是要在灵性上帮助帖撒罗尼迦人,但他却站在 “求” 的地位来帮助、劝勉。像是对至亲骨肉说心腹话一样。 

  “求” 与 “劝” 原文是 ero{tao{ 与 parakaleo{ ,两字都有求与劝的意思,但 “求” erotao{ ,偏重要求方面的意思,有时也译作 “问” (约 1:19 ),或译作 “请” (路 5:3 )。而 “劝” 原文 parakaleo ,有恳求、请求、吁请的意思。在福音书中常用于病人向主 “求” 医(太 8:5; 可 6:56 );但在太 8:34 ,可 5:17 用于人 “央求” 主耶稣离开,太 26:53 用于主耶稣可以 “求” 父差遣天使,徒 16:9 用于异象中的马其顿人 “求” 保罗过去帮助他们。新约书信中,这字绝大多数是保罗用在劝告信徒方面。在和合本中常译作 “劝告” 或 “安慰” ,在帖前后二书共用过十次(帖前 2:11;3:2,7;4:1,10,18;5:11,14; 帖后 2:17;3:12 等)。 

  C.是谦卑靠主的劝告( 4:1 上) 

  1 上 “靠着主耶稣求你们,劝你们” ,为什么使徒要说 “靠着主耶稣求你们 …… ” 呢?这表示: 

  1 保罗看他自己是不配劝告人的。他虽然站在劝告人的地位,并非自己已经完全,不会跌倒;他只是靠着主的恩典,蒙主保守,而劝告提醒帖撒罗尼迦人罢了。 

  2 保罗看自己是不会劝告人的,要靠着主才会劝告。他虽然有恩赐、有才干,对真理十分通达,但他不倚靠自己的恩赐、才干、经验 …… ,而是战战兢兢地靠主劝告帖撒罗尼迦信徒。他很了解,只有靠着主,才能叫别人接受劝告。凭他自己并不能改变任何人。我们千万别把我们所要帮助的人,看得像小蠓虫那么微不足道。因为保罗这么伟大的使徒,对这些信主不久的帖撒罗尼迦信徒,还是战兢地靠主来劝告他们。 

  3 “靠着主耶稣 …… 劝 …… ” ,也表示他以下的劝告,是出于主耶稣的感动。虽然是保罗说的话,却是靠主而说,不是凭自己说的。 

  D.是满心期望的劝告( 4:1 中) 

  1 中 “你们既然受了我们的教训,知道该怎样行,可以讨神的喜悦,就要照你们现在所行的,更加勉励。” 这里我们看到保罗对帖撒罗尼迦人的期望很高,虽然他们已经受了保罗的教训,已经实行了所受的教训,已经知道怎样可以讨神喜悦,已经作了马其顿和亚该亚所有信徒的榜样;但保罗并没有因此满足,他对他们的盼望并不到此为止,还要他们照现在所行的 “更加勉励” 。他那样恳切、谦卑的 “求” 、 “劝” 帖撒罗尼迦信徒,并非因他们犯罪,或贪爱世界,而是因他们在灵性上已有长进,保罗要他们更长进,这是爱的要求。爱得越深,要求就越多,所抱的期望也越高。我们对于我们所爱的人,不是单盼望他 “好” ,还盼望他 “更好” ,保罗和他的同工对帖撒罗尼迦的信徒也正是这样。 

  这也是保罗本身在灵性上追求的态度,他自己不停的长进,所以也要求信徒不停止长进。虽然帖撒罗尼迦教会的情形,很可以叫保罗引以为荣,他却毫不放松地要求他们照着现在所行的更加勉励,这就是保罗所以成为保罗的原因。他不因为长进就不再长进了;不因为有成就,就不要求更大的成就。 “长进” 常常成了再长进的拦阻, “成功” 常常成为更大成功的拦阻,要是谁能不断地胜过这种拦阻,就可以作这时代的保罗了。 

  E.是启发性的劝告( 4:2 ) 

  2 “命令” 原文 paraggelia ,有命令、禁令、训令的意思,这与约 13:4 的命令不同字,全新约只用过五次: 

  1 徒 5:28 (和合本未完全译出,只包括在 “严严的禁止” 这句话之内)。

  2 徒 16:24 译作 “命” 。

  3 本节,译作 “命令” 。

  4 提前 1:5 和

  5 提前 1:18 ,也都译作 “命令” ,按 Arndt & Gingrich 新约希英字汇认为在本节是指使徒的训示。 

  保罗凭主耶稣传给他们的教训,也就是主的命令。帖撒罗尼迦信徒已经 “晓得” 保罗所传给他们的是什么教训,但在这里使再提醒他们,要启发他们的思想,让他们自己去领会那些教训的意义,而 “更加勉励” 。虽然他们已经晓得这些命令,虽然他们已经实行了,但有没有完全实行,继续实行呢?或是反而开始退后、放松?本节是一项提示,让信徒自己对使徒的训示有所醒觉。 

  “你们原晓得” 这一类的话,如: “正如你们知道” , “这是你们知道的” , “你们也晓得” , “你们自己知道” , “自己明明晓得” ( 1:5;2:1,2,5,11;3:3,4;4:1,2,4,9;5:1 等),这些话在本书屡次提到。可见保罗在本书所讲的信息,许多都是他从前曾教导过帖撒罗尼迦信徒的,这里加以重复申述,好叫他们了解得更清楚。保罗常用相似的信息重复传讲,使信徒不断有新的体会,更深地经历。任何一篇信息,从开始传讲到信徒照着实行之间,都要经过若干次的重复,或不同方式的重复。对于一个传讲真理的人,任何方面的真理,如果只讲了一次就不敢再提,也不改换方式重复传讲,则一定不能深入地影响信徒的灵性。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诚心要行道,而不是只想欣赏人家讲道,我们就会觉得需要一再地听到类似的信息,才能够清楚了解;甚至同一题目,也需要听不同的人的讲论,希望可得到不同的亮光和深入的认识。如果我们从来没有这种需要,就该在主的中自己省察,可能我们根本就不是行道的人。 

  2.劝告的内容( 4:3-12 ) 

  从本章 3-12 节保罗劝勉信徒三件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2708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7
下一篇2024-02-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