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绵山简介

介休绵山简介,第1张

介休绵山编辑词条 绵山,亦名绵上,后因春秋五霸之晋国霸主晋文公名臣介子推(介之推)携母隐居被焚又称介山。它地处汾河之阴,距介休市区20公里,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条支脉。山光水色、文物胜迹、佛寺神庙、革命遗址集于一体,是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中国清明(寒食)节发源地,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

   绵山之所以享誉海内外,千百年来登临者络绎不绝,在于它步步有景,景景有典。椤严会、李姑岩、蜂房泉、天桥、朱家凹、抱腹岩、小蜂房泉、银公洞等数以百计的天然岩洞,堪称奇观。抱腹岩之“腹”大,抱二百余间殿宇、馆舍及一两千名游人于“腹”内,容两千年历史文明于其间,堪称天下第一岩。兔桥、鹿桥、天桥、古云梯、铁索岭、慑神崖等险道惊魂慑魄,令人赞叹叫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述“绵山石桐水”千回百转,飞流激荡,依次开发形成了五龙瀑、水帘洞等形态各异的瀑布群。大小蜂房泉数百个,悬垂的天然石乳,“乳汁”清洌甘甜,如珍珠断线,滴落有声。此山、此水即使在名声显赫的三山五岳也难寻、难觅。全国柏树之冠——秦代古柏以及龙柏、虎柏、兔柏、鹿柏和原始柏林,组成了一个仙境般的“柏树王国”。天下名碑──《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和宋、金、元等历代碑刻,以及云峰寺石佛殿、马鸣菩萨殿、明王殿和天桥须弥殿、五龙峰五龙寺的大量宋代之前及宋、元、明雕塑异彩纷呈,颇具文物价值。东汉古刹铁瓦寺、三国曹魏抱腹寺、北魏鸾公岩和唐代回銮寺等诸多寺院,以及建筑面积为三万多平米的华夏第一观──大罗宫,寺庙的古老、众多和宏伟也为其它名山所不可比拟。奇岩、险道、秀水、古柏、唐碑、宋塑、名刹、巨宫和真神介之推、真佛空王佛,以及流传千年而不衰的寒食清明习俗,组成了绵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使人目不暇接、思绪万千而留连忘返。

   绵山地势险要,历来兵家必争。隋末唐初李世民曾在绵山下雀鼠谷大败宋金刚,收降尉迟恭。一百二十回《水浒传》留下了田虎带领农民起义军与官兵对垒的故事。绵山还记载有南宋李武功、李实领导义军抗击金兵入侵的事迹。明末太原武总兵也曾依托绵山收复失地,以图再起。抗战初期,冯玉祥将军所属方振武部在绵山举行了震惊中外的抗日誓师。之后介休县长张德含、牺盟会特派员李志敏在绵山组建抗日民主政府,坚持了长期的敌后游击战争。绵山又比其它名山多了一道“可藏甲上万”和爱国主义的特殊风景线。

   绵山开发,开始于原始人的群居生活。道家活动开始于春秋时期,此时介之推已携母来绵山隐居。东汉建安年间,绵山已有佛教寺院──铁瓦寺。《介休金石略》载:“摩斯塔下有寺,东汉建安年建,皆铁瓦,悉铸施者姓名”,据今已有一千八百余年。以后规模较大的开发建设有五次:三国曹魏时,高僧迪公考察筹划,魏明帝曹睿特诏建绵山抱腹寺;北魏高僧昙鸾于绵山抱腹寺及山之阴聚徒说法,弘扬净土宗教义,并创建鸾公岩;唐代高僧志超择地绵山,创立禅林,修炼成佛,后唐太宗李世民敕建云峰寺;元末大火后,明晋恭王朱等人主持修复云峰寺等寺院,之后历代又有增修;1995年以来,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吉英独资修复开发绵山,除将1940年侵华日军烧毁的寺庙逐一修复外,又新建了盘山公路和宾馆、饭店等接待服务设施。已投资六亿元。

  目前已经形成龙头寺、龙嵴岭、李姑岩、蜂房泉、大罗宫、天桥、一斗泉、朱家凹、云峰寺、正果寺、栖贤谷、介公岭、水涛沟、古藤谷等十四个景区,全部游览一般需要3到5日。

   绵山毗邻平遥古城、双林寺、镇国寺,与灵石王家大院、资寿寺联为一体;同时又是介休市区玄神楼、后土庙景区、张壁古堡、洪山源神泉及古陶瓷遗址、弘济寺景区的“龙头”,起着重要的影响辐射作用。

  同时它又与沁源灵空山、灵石石膏山形成一个地域辽阔,各具特色的“旅游金三角”。加之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接待服务设施日臻完善,冬夏温差不大,一年四季皆宜游览,尤宜冬日雪霁,是一个有着广阔开发前景并极具独特个性的旅游胜地。

  绵山交通

  太原方向:沿大运高速一路南下至灵石出口下即可。下高速后约10公里左右。

  西安方向:沿西禹高速过黄河龙门大桥至侯禹高速到大运高速北上至灵石出口下。

  绵山景点门票

  进入绵山(旺季票价110元全山通票,停车费50元)

介休市美食有龙须面、贯馅糖、油花花、银条菜、砂子饼等。

1、龙须面:龙须面是因其细而出名,在介休这里对于龙须面的制作方式可谓是造诣颇深,手法、选料、制作过程等都是要点核心。它采用当地优质的面粉制作而成,在当地对于这种龙须面的吃法也颇为讲究,其配料营养丰富,红白绿的色彩搭配十分诱人。

2、贯馅糖:介休灌馅糖是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的特产。“贯馅糖”又称“灌馅糖”,介休贯馅糖是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名食品,是糠粞、清红丝,核桃仁、绵白糖、桂花、玫瑰、芝麻作成的。介休贯馅糖是介休“八珍”中的一珍,用料考究,鲜香可口,脆硬有度,甜而不腻,尤其是外面的那层芝麻,咬上一口便唇齿留香。这是一款很适合送人的小吃,或者放在家里当作零食也是不错,它营养丰富,还能润肺化痰,补脑养肾呢,是老少男女都喜欢的一款零食。

3、油花花:油花花是我们介休特有的迎新年习俗,每逢过年,每家每户都会做一些用于招待客人。做油花花的面主要是白面,加入滚熟的麻油,为的是炸出来香脆;融入白糖、蜂蜜,为的是味道香甜;再打入几颗鸡蛋,为的是吃起来香酥。面需和得软硬适中,表面抹一层油,盖严,置于温暖处饧(醒)半个钟头。用擀面杖擀成条条形状,对折,切成手掌宽的块块;在对折的小块上,均匀地切六刀或八刀;然后将对折的两端沾捏在一起,平放在案板上,左一扭、右一扭,上四环、下四环,一朵面花便魔术般地出现了,然后就可以放入油锅,炸至金**。

4、银条菜:古诗云:“春雨涟霡霂余,玉楼人喜午晴初。清清白白银条菜,玉版冰壶总不如”。诗中所指的银条菜。为蔬菜中罕见的珍品,而且只有介休一地出产,被誉为介休县“八珍”之一。银条菜系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而直立,叶呈披针形,花小为淡红色。其根茎长30多厘米,竹筷粗细,茎空心而有节,色白。人们常在每年开春后,蔬菜青黄不接时食用银条菜。拌食凉菜或是和猪肉同烹,都不失其独特风味,此菜色白如玉,脆嫩可口,而且营养丰富,对便秘、肠胃炎等病症有明显疗效。

5、砂子饼:砂子饼亦名疤饼。这种疤饼,直径一般是26厘米到33厘米,饼既薄而且脆,饼脸用卵石烙成,凸凹不平,因而有“疤饼”之称。烙制疤饼时,先将面粉、食油、鸡蛋、盐、五香粉等原料和起,用擀面杖擀成又圆又薄的饼坯,把平底鏊置于火上加热,再把大小不一的河中捡来的卵石洗净,放在平底缝里,等卵石烧到极热以后,把饼坯放在烧热的石子上用文火烤熟即成。这种饼的原料配比,可按食用需要而定,但食油不可多放,以免影响存放。如果喜欢甜食,可加糖去盐制成精疤饼。

以下是我去过的经验:

考虑到你是学生,建议一天就结束行程,因为绵山的住宿很贵。紧张一点一天可以玩完,如果两天,你就可以更好的领略绵山风光,还有,在绵山许愿非常灵,一定要许个愿哦~~

需要注意的事项:

1、带好学生证。

2、建议自行携带矿泉水和食品(绵山是风景旅游区,食宿费用比较昂贵)

3、穿一双合脚的运动鞋

4、带一把雨伞(前山天气炎热,可以做避暑用;后山也许会下雨,可以避雨用;绵山经常会有雨)

你可以这样安排你的行程:

1、最好在早上七点之前到达介休火车站

早六点半到八点之间有很多往返介休火车站和绵山的公交车,一个人几块钱可以直接把你从介休火车站送到绵山前山山脚下,没有必要包车,包车费用昂贵

八点之后也有车,但发车频率会少很多,车也少。

2、绵山分为前山和后山,在前山和后山之间有一个很好玩的景点,一般跟团导游不会带大家去,因为这个景点的危险系数比较高,但如果是自助游这个景点是一定要去的,否则会后悔

3、从介休火车站坐车到绵山山门,再从绵山山门坐车到后山,先玩后山,再去那个很经典的景点(入口就在后山门口),再顺山步行而下到达前山拜佛,最后结束行程。虽然紧张一点,但只要体力好,一天就可以全部玩完。

另外,如果住宿的话,绵山山上住宿都比较贵,地段位置好一点的宾馆更加贵,所以你在绵山上住宿选择在山路中或峭壁上的宾馆,这样可以稍微便宜一点。

顺便说一句,绵山的夜景很漂亮。

吃的问题如果你下山后时间充足,你可以到介休市市内吃饭,那里有一些很不错的饭店,在邮电局对面,重庆老鸭汤的隔壁的隔壁,(不好意思,我知道具体位置,可是一直没有留心过名字。到火车站后打的,告诉司机邮电局。只需要五六块就到了)有一个鱿鱼鲜虾锅,满满一锅的鱿鱼和虾,味道很正,只需要68元,物美价廉。

这就是我的一点建议,我觉得我回答的很详细了,很希望对你有帮助

还有,我急需要分数来询问对我很重要的问题,你可以把你的悬赏分给我么?

谢谢了

祝您旅途愉快~~~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很多人都会在节假日的时候外出旅游,提前准备好旅游的东西,能够更加方便的去旅游,想要去介休绵山旅游,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呢?首先身份证等证件必须准备好,还需要准备一定的钱,除此之外,也要做好自己的旅游攻略,接下来跟大家具体说明。1、做好旅游攻略,规划好出发的时间。

在节假日的时候,如果选择自驾游出行,车位非常少,而且很多旅馆和饭店的价格也更贵,因此如果时间允许,尽量选择在非节假日出行,既可以选择自驾游,也可以选择坐景区大巴,人都非常少,除此之外,也要做好详细的旅游攻略,包括每天几点出发,大概游玩几个小时,中途去哪里吃饭等等,这样能够极大的提升自己的旅游体验。2、带好身份证和钱等物品。

去外地旅游,身份证是必须携带的物品,一方面,乘坐公交车有可能需要身份证,另外一方面,去旅馆肯定需要身份证,而且如果有学生证之类的,也应该带上,有些景区进去的时候通过学生证能够拿到很大的优惠,还有可能获得一些免费的礼品,当然钱是必须要带的,无论是吃饭还是去景区游玩,钱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带够钱就会非常尴尬,如果自己有晕车之类的问题,也可以提前带好晕车贴带好创可贴,以防万一。总而言之,想要去旅游,首先做好旅游攻略,尽量选择在非节假日的时候出行,这个时候无论是自驾行还是坐大巴,人比较少,价格也比较优惠,除此之外,更是要准备好身份证钱包,钱、学生证等等证件,以免不时之需,也可以带好晕车贴和创可贴等药品。

二月二吃煎饼

求子习俗

民间有去“娘娘庙”求子的习俗,祈祷“送子娘娘”或观音菩萨能为人们添丁进口。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风趣别致而又为人们虔诚信奉的习俗。如求子迫切的人家,讲究在别人结婚时,索要和偷取新房枕头中象征男孩、女孩的面蛇娃、面兔娃;正月去多子多孙的人家“偷”灯,“偷”面狗;到了八月十五,则去人家“偷”核桃和枣。“灯”与“丁”近音,偷灯意为“添丁进口”,核桃、枣、面蛇、面兔都具有特定的性与生殖的象征意义。人们想偷来别人家多子多孙的福气,偷来新房中生命繁衍的旺盛活力,这种祈子习俗生动而独特。

生儿“坐褥子”

孕妇临近产期,要在炕上铺谷草或粟秆,另外再准备一捆谷草,让孕妇靠卧其上,后来都普遍改为铺褥于,称为“坐褥。这种风俗叫“坐草”,古代又叫“就草”或“在草”。婴儿诞生后,女婿去岳父家“报喜”,去时所带的礼物,山西各地都有不同讲究。有的地方带煮熟的红鸡蛋,生男孩带单数,生女孩带双数;有的地方分别送公鸡或母鸡;有的地方带一壶酒,生男孩挂上红绳,生女孩拴上红绸

百岁毛

戴“长命锁”是山西各地时行的育儿习俗。小孩戴上长命锁,据说可以驱恶辟邪,康泰无恙。为防止男孩,特别是独子夭折,每次理发都要特意在脑后留一撮头发,称为“百岁毛”,又叫“后扯辫”,直到满十二岁才剪掉。

认干亲

体弱多病的孩子或者独生子,讲究认干爹干妈。称为“认义”, “认义”、的对象一般为多子女的人家或长寿老人,以求人丁兴旺或寿命长久。给孩子起奶名,又叫“小名”。 “歪名好养活”人们认为奶名起得不好听,阎王爷也不想要,因此,孩子就不会夭折。所以“臭臭”“狗狗”等歪名在山西颇多。 撇班级 我感觉好像没什么特别的风俗,婚礼的仪式差不多都一样的,在饭店办喜酒。不过我们这里男方和女方不是在一起请客的,各请各的。另外就是婚前好像要准备送给对方的礼物有讲究,双方都要送给对方家人礼物(一般就是每人一件衣服),男方要送给女方五色礼,就是五种颜色的礼物。哦!对了,在婚礼前天晚上要“坐祭祭”,具体是什么东西,还蛮难表达的。婚礼当天还有一个认亲仪式,可以收到喜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2670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7
下一篇2024-02-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