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另一个宝玉解析

红楼梦里另一个宝玉解析,第1张

脂砚斋曾批曰“《仙缘》,伏甄宝玉送玉”。这个甄宝玉送的什么玉?红学家一直认为是像高鹗伪续的,送的是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但是这是没有可能的。通灵宝玉不可能被窃,通过原书所述,这块通灵宝玉是块病玉,毫无价值。而且众人皆知此系宝玉出生时所衔,窃玉等于图财害命。那到底脂砚斋所言何玉呢?刘心武先生给了我们答案,甄宝玉所送还之玉系贾宝玉!原是在“薛宝钗借词含讽谏”后,宝玉越发和宝钗和不来,心想出家,却在半路上碰见了沦为乞丐的甄宝玉。甄宝玉与贾宝玉诉说自己的遭遇,并将宝玉送还回家,故曰甄宝玉送玉。这里,作为书中人物,当然先有无生命、自在的“石兄”---宝玉,再有贾宝玉。贾宝玉之所以假---贾,因为按作者于书首中所讲观点,人生本身就是一种虚幻。而对于人生之“真实”而言,文学之“真实”,文学之人物不过是真人生真人物这虚的好假的“像”。贾宝玉的锦衣玉食,贾宝玉的多情多感,贾宝玉的没落衰落,其实都是一种幻化了的假象。除此而外,从封建正统观点来看,作者也无法否定这位宝二爷的“不肖”“无能”“顽劣”“呆痴”“邪癖”,总这,你尽可以给他扣上许多贬词。贬来贬去,他又像一块宝玉一样的聪慧、洁净、通灵、有悟性。从他的自我评价来说,在一切的女性美面前,他只感到自惭形秽,只感到自己是个“浊物”。这样,他当然只能是贾宝玉。而与他又相同又相异的另一个自我,另一个自我的参照物,便是甄---“真宝玉”了,可惜的是,这个甄宝玉没有写出什么名堂来,不知一百一十五回对甄宝玉的描写是否也是高鹗的不符曹氏原旨的拙劣多了的续作。我倒宁愿认为,世界本来就是贾宝玉好找而真宝玉难求的。从“假语村言”的小说家用眼光,从“色即是空”的过来人的眼光来看,不但宝玉是假,其他又如何不假? 这种自我的一分为二现象,搞的严重了,会不会成为精神分裂?例如一种妄想型的病人常常认定自己是另一个或另一件。这样,贾宝玉的梦遇甄宝玉,完全可以做为一种异态的心理活动来研究。贾宝玉与书中其他人物的一大区别在于他的精神分裂或精神分裂病史。除了他与凤姐一起犯过疯病---书中解释为赵姨娘、马道婆的做崇---外,他的数次摔玉,他的错把袭人当成黛玉来表白爱情---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他的吃胭脂之类的习惯,他的认真相信小丫头关于晴雯死后掌司芙蓉花的胡言,他的坐在山石英钟上出神达“五六顿饭工夫”“不觉滴下泪来”,确实有某种精神病态、精神异态的味道。人们在这种病态异态之中,由于放松了有意识的自我的控制,常常会反映出更深层的精神活动、精神状态,至少能反映出精神生活中不为人知的另一些层次。通过写这种异态病态来深刻地写人,已成为一些现代作家常用的写人物的方法。无师自通,长廊效应,正因为曹雪芹对贾宝玉这个人物心灵体会得太深太透了。

袭人很了不起,妥妥是一个宅斗女孩,就她向王夫人进言一节,不仅对那些宝玉喜欢亲近的人给以暗搓搓的一刀又不着痕迹,还趁机向王夫人表白忠心,递了投名状,就可以看出袭人的城府。

袭人对黛玉,晴雯四儿以及芳官都应该是嫉妒的。晴雯是宝玉身边第一人,常常揭袭人的短,骂袭人是花尾巴狗,是个连姑娘还没有挣下的丫头,四儿是宝玉与袭人闹别扭时提拨的,暗地里还凭着与宝玉生日相同而说是要与宝玉做夫妻的,一个芳官更了不得,离经叛道不说,而且赢得宝玉宠爱。对这一切袭人是又羡慕又嫉妒,但并不太放在心上,毕竟大家都是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她们谁都越不过袭人去。

但黛玉就不一样了。黛玉是贾母正正经经的嫡亲外孙女,是曾经的候府千金**,探花郎的女儿,又袅娜风流,又才华横溢,地位,出身都高出袭人,仅这些也罢了,这些都是人力不可改变的东西,但感情呢怎么感情也要超过她去了《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一时忘了情,错将袭人认做黛玉,一把拉住前去寻他的袭人说:

“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袭人本来因为为宝玉破了处,自认为与宝玉的感情高出任何人,宝玉即使娶了妻也会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与妻子只有夫妻之情,而没有男女之情,因而虽对宝玉过分宠爱黛玉酸溜溜的,但还能容忍,甚至守着宝玉与湘云吐槽黛玉的懒,赞美宝钗的豁达,暗喜自己与宝玉的情谊超过宝钗。但是,当她听到宝玉对黛玉的一番深情表白,心里就不淡定了,当晚,就找到王夫人告了黑状。

是的,你没看错,第三十四回,许多人以为那是袭人为了宝玉着想而做的,其实不是,若真是如此,早在与宝玉云雨之后就该考虑了,哪里等到今天。且不说她与宝玉算不算越礼,但为宝玉身子着想,她也该说一说,但她没有,宝钗大清早的跑进怡红院她也没有,甚至湘云为宝玉梳头,她也只是喝了一肚子醋却并未发声,只因为她有信心,她们谁与宝玉的感情也越不过她去,只有黛玉,当袭人听到宝玉说睡里梦里都忘不掉黛玉时,岂能会不妒火中烧,果断向黛玉伸出了黑手。

袭人告状很有技巧,她会打着为人着想的幌子,她找到王夫人,先说宝玉挨打是应该的,抓住王夫人的心,然后说宝玉不听自己的劝,只亲近那些狐媚子,暗合了王夫人的意,接着指出表姐弟表兄妹在一起不合适,这样一条线下来,矛头针指向了哪里,傻子都能品出来,难怪被灌了米汤的王夫人一连声的喊袭人“我的儿″,不但把自己的儿子交给了袭人,还踢了袭人的工资,许了袭人姨娘的地位。却不知自己被袭人狠狠地利用了一把,成了袭人争夺宝玉心中地位的工具。可惜袭人千算万算,也没有想到金玉良缘成就之后,他被嫁给了戏子蒋玉涵,成为了蒋夫人。只落得''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简述贾宝玉与玉有关的一件事。

贾宝玉衔玉出生,此玉为通灵宝玉,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后人曾有诗嘲云: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那顽石亦曾记下他这幻相并癞僧所镌的篆文 , 今亦按图画于后但其真体最小,方能从胎中小儿口内衔下今若按其体画,恐字迹过于微细, 使观者大废眼光,亦非畅事故今只按其形式,无非略展些规矩,使观者便于灯下醉中可阅 今注明此故,方无胎中之儿口有多大,怎得衔此狼蠢大之物等语之谤

通灵宝玉正面图式

通灵宝玉

注云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通灵宝玉反面图式

注云一除邪祟二疗п疾三知祸福

请简述一个情节说明贾宝玉的叛逆性

贾宝玉颠覆了“男人远离女性”的性别角色要求

在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规范中,男孩子从小便被教育他们是不同于女孩子的,他们应该与女性保持距离。一个男子如果整天和女性混在一起,会被认为“没出息”,沉湎于儿女情长而不可救药。男人本应有男人的事情去做,什么事情呢,自然是求取功名。但贾宝玉却偏对女孩子们做的事情感兴趣。这或许出于他的性别平等意识。

传统男性社会性别角色中的重要组成之一,便是男性霸权主义,是高高凌驾于女人之上的那份“权威”。在贾宝玉生活的时代,男人是社会的主宰,女人是奴仆,是被轻视与奴役的。

宝玉具有男人解放主义所要求的对女人的尊重,他曾说:“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沫而已。”他甚至认为“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世界如鲍鱼之市,女人世界则若芝兰之室。

他与女性交往的平等观,以及对女性的爱护,通过许多细节表现出来。第二十一回,宝玉用湘云洗过脸的水洗脸,这绝对是传统的“大男人”形象所不容的。对于社会地位低下的女性,宝玉同样没有身为男性或“主子”便高人一等的概念。这就表现了他的叛逆。

请简述一个情节说明贾宝玉的“痴”

黛玉进贾府后,“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所以,二人早就认为对方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选。虽然二人均从心里默认,但未从口中道出,文章极力道出宝玉听完评诗或的所感所思,正是为了反映出他对黛玉与众人不同,从而烘托出他的一片痴心。另人可敬可叹。

简述体现林黛玉多愁善感的一件事

黛玉进贾府第一天,宝玉看见黛玉没有与生俱来的玉而自己却有便说这天仙般的妹妹都没有这玉,可见这玉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说着偏要摔了玉。吓坏了贾母等人,黛玉因为件事情在房中偷偷掉泪,这本与他无太大关系的事情都能引她为之流泪,可见她的多愁善感。

简述体现王熙凤心计的一件事

王熙凤工于心计的是很多,比如弄权铁槛寺,使一对相爱的情侣双双死亡,她到从中得到很多钱

还有毒设相思局,害死贾瑞

还有借剑杀人,害死贾琏的外室情妇尤二姐

“机关算尽,反害了卿卿性命”

请简述大观园一次风波时间的主要情节

抄捡大观园一节。傻大姐误拾春囊袋,王夫人怒抄大观园。看着抱病的晴云冲将出来,将自己小箱子倾倒在地,司祺沉默不语,凤辣子卑躬谀笑,宝玉噤若寒蝉。

简述《红楼梦》中“木石前盟”的故事

林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草,贾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 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 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也偿还得过他了

这就说明了“木石前盟”的来由。

《红楼梦》中贾宝玉念念不忘的”木石前盟“预示着什么表示他和林妹妹前生有缘,林是木,宝玉为石,林妹妹要以一生眼泪还他的恩情 。

简述《红楼梦》中一件热闹的事

刘姥姥进大观园

刘姥姥夸大观园竟比画儿还强十倍,贾母叫惜春画大观园。刘姥姥夸惜春能干。

贾母领刘姥姥先来潇湘馆,刘姥姥误认为是公子书房。来到蘅芜苑,贾母夸宝钗太老实,要为宝钗收拾房子,叫鸳鸯取东西来放。在藕香榭吃酒行令。刘姥姥欲退席回家而不得。黛玉行令时无意说“牡丹亭”、“西湘记”中两句词曲。

简述《红楼梦》中一件有趣的事

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中,邢夫人叫了鸳鸯的嫂子金文翔媳妇去向鸳鸯说收房的事情,“金家媳妇自是喜欢,兴兴头头找,只望一说必妥,不想被鸳鸯抢白一顿,又被袭人平儿说了几句,羞恼回来,便对邢夫人说:‘不中用,他倒骂了我一场。’”又因提及“‘还有平姑娘。’凤姐儿忙道:“你不该拿嘴巴子打他回来?我一出了门,他就逛去了;回家来连一个影儿也摸不着他!他必定也帮着说什么呢!”金家的道:“平姑娘没在跟前,远远的看着倒象是他,可也不真切,不过是我白忖度。”凤姐便命人去:“快打了他来,告诉他我来家了,太太也在这里,请他来帮个忙儿。”丰儿忙上来回道:“林姑娘打发了人下请字请了三四次,他才去了。奶奶一进门我就叫他去的。林姑娘说:‘告诉你奶奶,我烦他有事呢。’”凤姐儿听了方罢,故意的还说:“天天烦他,有些什么事!”

平儿哪里是被黛玉叫了去,其实是凤姐儿估计邢夫人“必来这屋里商议”,鸳鸯“依了还可,若不依,白讨个臊,”当着平儿,“岂不脸上不好看”。于是就叫平儿回避,“‘你说给他们炸鹌鹑,再有什么配几样,预备吃饭。你且别处逛逛去,估量着去了再来。’平儿听说,照样传给婆子们,便逍遥自在的往园子里来。这里面实在不干黛玉什么事。

丰儿实在是一个会揣摩主子心思,察言观色的伶俐小厮,知道明是风姐叫了平儿避开,这会子当着邢夫人面又不好说,只得这么骂着推托,所以少不得他这做下人的帮着主子一起推托。故此想出黛玉这么个借口。

这一段也是我新近想起的,想来好笑。看官,黛玉被作为借口,这在红楼当中已是第二糟了。而一样是拿黛玉做借口,对于宝钗却穷追不舍,对于丰儿却几乎不提,你说是否有趣?

简述《红楼梦》中一个凄惨的情景

黛玉葬花

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说明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她写了葬花词,以花比喻自己,在红楼梦中是最美丽的诗歌之一。

请简述宝黛爱情故事中的一个情节

首先我们知道宝钗黛玉这两个女人都是很爱宝玉的,在宝玉被打之后,林妹妹哭红了眼睛,薛宝钗失语说出自己“心疼”宝玉。

而宝玉喜欢的也自然是林妹妹,他们的爱建立在志趣相投,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两人都是很叛逆,敢于追求自己幸福自由的人,他们一起读《西厢记》这种当时被认为的杂书,宝玉强烈批判科举制度,黛玉也从不劝宝玉读书。宝玉黛玉可以说是封建思想的反抗者,而宝钗则是封建思想的维护者,她经常劝宝玉读书应考,做官显家,因此令宝玉反感。

但是在封建社会的黑暗之下,定是有情人难成眷属,在家族利益的自私思想下,贾母同意了王熙凤的调包计,拆散了宝黛,林妹妹最终含恨而终,宝玉心寒出家,宝钗独守新房,三个人的爱情都以悲剧告终。

简述《红楼梦》中一个经典的情节

很多 黛玉葬花 宝玉挨打 刘姥姥进大观园 。。

宝黛初会时都有似曾相识之感,这照应书中的哪一传说

木石前盟

简述“诉肺腑心迷活宝玉”情节

诉肺腑,是宝黛两人把各自的心里话都向对方倾诉。世上最快乐的事是情人之间的灵犀相通。当宝玉真正了解到黛玉心中只有他一个人,并铭心刻骨爱着自己时,他简直高兴得忘乎所以了,着迷了,竟然把袭人错当了黛玉,活的宝玉像迷了心窍似的,这叫做“情迷心窍”。我有诗:

情迷心窍发了痴,乐莫乐兮心相知;错把袭人当黛玉,宝黛爱情纯是诗。(评:好诗!好一个“情迷心窍”!末句好!是笔者的体验!)

含耻辱,金钏熬着瞌睡为王夫人捶腿,不过和宝玉说了一句话,被王夫人打了一耳光,已是冤枉了,还要受到开除的惩罚,人权横遭摧残,无冤可诉,只好含耻辱死了。金钏是爱宝玉的,她对宝玉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是爱语也。她的死,从她主观方面来说,是因爱而死,故曰“情烈死金钏”。

请简述边城的情节

林黛玉对袭人先入为主,林黛玉初入贾府时,因为自己没有玉,却惹得贾宝玉摔了玉,正在感到孤独寂寞和痛苦时,是袭人像林黛玉伸出了橄榄枝,对林黛玉进行安抚宽慰,并建议把宝玉的玉拿来给她看看,让她宽心。这让六七岁的小林黛玉对袭人产生了一种雏鸟心理,从此以后,在林黛玉心里,袭人就是个好的,无论袭人与谁有了矛盾,林黛玉第一要护的就是袭人。

但是袭人不一样,袭人对林黛玉的态度却是渐渐有暖转冷,由密转疏。而这个态度转变的过程是随着贾宝玉对待林黛玉的态度逐渐亲密而造成的。袭人是贾宝玉的第一个女人,对贾宝玉有着强烈的占有欲,虽然也知道她不过是一个小丫头,并不能独占贾宝玉,但是感情的事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她作为贾宝玉的第一个女人,当然希望贾宝玉只爱她一个,并因此而对贾宝玉喜欢的女人产生强烈的嫉妒心理。林黛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了袭人时长编排的对象。

袭人第一次表现出对林黛玉有意见是因为史湘云。第二十一回,湘云来贾府,住在黛玉那里,宝玉一起床就去探望,又让湘云给自己梳头。跑去潇湘馆,准备伺侯宝玉洗漱的袭人知道后醋意大发,和跑去怡红院的宝钗抱怨,说姐妹们在一起玩闹没有分寸。并且因为与史湘云的关系比较好,就把主要的责任推到了林黛玉身上。而贾宝玉对林黛玉的亲近关怀,时时刻刻为林黛玉着想的行为更让袭人有些受不了,因此,袭人会对林黛玉的竞争者薛宝衩 抱怨林黛玉,对林黛玉的反感者,史湘云编排林黛玉。

特别是贾宝玉把袭人错认为是林黛玉,并且对着袭人表白了自己对林黛玉的感情时,袭人直接到王夫人那里谏言,林黛玉不著痕迹的告了一状。

意义很简单:

1我很忠心,真正的爱护你儿子,为他着想。

2宝玉长大了,和姐妹们(尤其是林姑娘)关系太密切,容易出事,一旦出事,他的名誉地位将受到威胁,你最好做好准备以防万一。

3宝玉贪玩,不务正业,这样下去没办法继承家业做一家支柱,我也着急,所以咱们得想办法给他改过来。

袭人是宝玉的丫头,两人已经有暧昧关系,她的身份将是宝玉的姨太太,所以她关注的主要有两点:1宝玉将会娶谁2宝玉前程如何。

对王夫人说这番话的第一个好处是她的姨太太身份得到官方默认,此前纯属私情,此后就有定论了。那么下一步,宝玉娶谁。

宝玉和黛玉的感情在贾府众人眼中分明,瞎子都知道,聋子都晓得。后文尤三姐和尤二姐询问贾府小厮已经是人人都知道的了,并且是有贾母默许的,只等两人年纪大了就可结合。王熙凤是贾母的忠实追随者,所以八十回文前,所有事关宝黛钗的关系中她的表现都是倾向宝黛的。

但是有两个人无疑是反对的,一个是袭人,一个是王夫人。

在袭人的立场,宝玉娶黛玉不如娶宝钗。于私,宝玉对黛玉是真正的情有独钟,此前“诉肺腑”一节,他错把袭人当成黛玉说出了心里话,对袭人来讲,两人结合她的地位将岌岌可危。而是黛玉性格比较尖刻,孤高自诩目无尘下,这样的主母很不好伺候,不如宝钗宽容大度,宝玉如果和宝钗结合,两人自然没有那么深的感情,那么她的姨太太位置自然保住了。

于公,宝钗的性格作为贾府未来的主母比黛玉更适合。嫁给贾宝玉不是嫁给他个人,宝玉是荣国府的正式继承人,他的另一半将要接替王夫人的位置管理整个贾府。我们都知道“时宝钗小惠全大体”一节已经充分体现了她的管理才能。而黛玉的身体条件让她很难承担这个重任。这也是贾老太太一直没能给宝黛明确定下名分的原因之一。

而宝玉讨厌功名利禄,厌恶仕途经济,这样的人作为贾府未来的主人,再娶了黛玉这么不沾尘俗的女性,无疑贾府正室嫡系将岌岌可危,嫁给这么个不靠谱的男人,袭人将来的日子恐怕是神鬼莫测了。

所以,无论从理智还是感情,袭人都更倾向金玉而不是木石。

那么王夫人就更是如此了。

第一,宝钗是她亲姐妹的女儿,心理上更亲近。

第二,宝钗圆融大度,有主母之风。

第三,宝玉虽然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但贾政的儿子还有一个贾环。宝玉不喜正务,娶了宝钗,老婆还能劝一劝,至少也能帮他维护,娶了黛玉两个逍遥神仙,嫡系将被庶系威胁,换句话说,宝玉撑不起来,贾环掌权的话,作为正室的王夫人地位就受到赵姨娘的威胁。

第四:从优生学角度看,健康的宝钗比不健康的黛玉更是优秀的基因提供者。

所以从各种角度将,王夫人都不会想要黛玉做儿媳妇。

但是障碍在于,宝玉的婚事不是由她做主,甚至宫里的娘娘元春也没办法做主,这是有贾母说了算,而贾母最疼黛玉。

那么王夫人的对策只能是“拖”,老太太在老太太说了算,老太太不在的时候就轮到她说了算了。所以无论如何,要杜绝宝黛发生任何不可挽回的事情,宝玉身边,袭人就是个好耳目。

所以后来抄检大观园,晴雯被逐后宝玉怀疑袭人,因为她确实是王夫人的耳目,但她的任务是盯着黛玉和宝玉,那么晴雯的事基本上应该是她的同伙搞出来的,因为彼时,仅仅是丫头的晴雯已经无法威胁到她了。

另一面“慧紫鹃情词试忙玉”之后宝黛的感情几乎公之于众了,这时候薛姨妈住进了潇湘馆,也是为了监控宝黛,谨防出轨。

因此宝玉和黛玉的感情,不仅是两个年轻人的感情,因为在复杂的贾府中,被夹杂在众多复杂关系的斗争中。

就像今天所说的豪门恩怨,而人们通常把婚姻当作利益的缔结方式而不是感情的归宿。所以宝黛的爱情一直都不太乐观,贾母活着还能作为“两个小冤家”的保护伞,一旦贾母不在,两人失去庇护,将无人做主。紫鹃看的很清楚,所以劝黛玉“趁着老太太在的时候赶紧定下名分”可惜终于还是成空。

所以袭人的行为其实很正常,与其说是“封建思想荼毒'不如说是人性本身的趋利避害。并且她出发的角度也并只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宝玉的母亲王夫人自然一切为儿子着想,也是“为了他好”。就像今天不同意儿女恋爱的父母,同样“为了他好”,试图安排一条平安富贵坦途,但是问题是,人是有感情的,不是木偶,婚姻也不是加减乘除,找一个纠正偏狭的老师做夫人就能一帆风顺,幸福平安了。尤其是宝玉这样一个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情种”,她们所做的一切不仅伤害了与宝玉有感情的女子,也伤害了宝玉本人。

此人有“情极之毒”最终“悬崖撒手”,一切成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2616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7
下一篇2024-02-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