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国际化大都市,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来这里享受它的特殊氛围。这个有着悠久中国文化底蕴的现代大都市,有很多值得看和玩的地方。
上海好玩的地方有:
1外滩
一个世纪以来,外滩一直是上海最着名的象征和骄傲之一。外滩的建筑是19世纪殖民历史的生活博物馆。如果没有看过外滩,你从来没去过上海。
欣赏这些建筑最好的方法就是沿着外滩走走。漫步在建筑群中,你会对这座城市的百年魅力有更好的了解。
2外白渡桥
说到外白渡桥你也许会有点绕口,但是有句童谣你一定知道,“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在上海话里念ngabhu,加上桥久而久之就念成了外白渡桥了,这是一个当地人的介绍。白就席曾在这里作过诗: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筷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它是老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夜幕降临时,横跨苏州河的白渡桥就像万花筒。红,黄,蓝,紫,等着不同的颜色不断变化,让人不知所措,眼花缭乱。
3世纪大道日晷
上海浦东世纪大道于4月18日建成,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市景观。像一个瀑布从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倾盆而下,世纪大道横穿峡谷的数以百计的高层建筑,集群在一起的四个功能区域金融、商业、贸易和政府在陆家嘴金融和交易地区,最后落入与世纪公园和合并,在上海最大的绿色海洋。
这条5000米长的100米宽的通道是以世界独特的非对称方式处理的。北侧人行道宽445米,种植有四排樟树和银杏,南侧人行道宽245米,生长两行樟树。双向八车道电机方式为31米宽,中心线向南偏移10米。美妙的反传统设计平衡了南侧的建筑物超过北方的建筑,展现了设计师的独创性。被誉为“东方的香榭丽舍大街”。
日晷是小而大的,椭圆形的表盘代表地球,而表盘的中点代表中国。根据天文学家的说法,指针指向北方,并具有计时功能。
月亮这一意象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离别等不同的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怀怀。荣格说:“每一种意象都凝聚着一些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的因素,渗透着我们祖先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方式无数次重复产生的欢乐与悲伤的残留物。”①中国的文学艺术特征正是以意象为基础的。一个艺术符号,往往牵系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心灵世界。月正是具有这种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所以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
一、 离别与相思
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常常是团圆的象征,寄寓着人团聚的心愿与期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望月》),月亮给人造成视觉印象是整体性(无残缺)永恒化(无始终)是团聚美满丰盈和谐。因为在中国人心目中,圆总是同天理、物象、人事联系起来,积淀着历史的心理内容,体现出一种符号了的东方诗性智慧,人们或以“花前月下”、“揽月自赏”、“抚月痴想”,或以月的盈亏比喻人生际遇、托物寄情。漂泊的游子,独守空房的思妇,在月下无法成眠,忧愁倍增。这是审美世界的一大创意。传说月中有广寒宫,嫦娥孤独地居住在宫中,忍受着永恒的寂寞。月中有伐桂的吴刚,捣药的玉兔。这些都与人间相似的寂寞、期待。于是月亮变得可亲、温馨,变得富有人情味,也从而更适合作为人的审美观照的对象。见到明月,范仲淹是“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②反映的是相思难耐,怕见清辉的忧苦心境。其他诗人亦如是:
李白《长相思》:“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曰:“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此处明月担载着诗人的离愁。
杜甫《月夜忆舍弟》诗中,有这样的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白居易《八月十五禁中寓直寄元四镇》:“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长相思》:“思悠悠,慢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是格外感受无依与凄凉,“不堪盈手赠,还浸梦侍期”是对团圆的希求与渴望,在无可奈何之中,即使是梦中的相会,亦慰情聊胜于无的期望。③
普天下只有一轮明月,不管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人们都可以对着一轮明月抒发对方的思念之情。在缺少现代化的交通,通讯手段,亲人故友的远离意味着半生乃至一生杳无音信,这种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隔离使他们情感上苦不堪言,而月亮这一自然风物成为他们缓解痛苦的唯一机会,夜深人静是情思难禁的时候,而此时天空中的月亮下普照人间,甚至透过窗户,抚慰床上无眠的孤独人。于是相隔关山万重,共对一轮明月就成了表白心迹的重要场景。此时的月亮像一面镜子,亲人们可以在两地共对一面镜子合影;此时月亮像通讯卫星,月光像电波,它可以将美好的祝愿捎给世界另一面的挚友亲朋。正如L·克兰默在《灯宴》序言中说的:“月亮悬挂在中国诗坛的上空,她是人间戏剧美丽而苍白的观众……她把这隔于山的情侣思念联系起来”。④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许浑《忆江南同志》),“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这些都有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消解了内心沉重的痛苦。忧思、焦虑得以安静。月下怀人念远,一直是古典诗歌中常常采用新的基本抒情模式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月虽然寄寓着人们对团圆的期待,但在审美天地里,诗人却很少描写“花前月下”团聚的场面,痛饮的快乐场面,而往往倾诉月下离人的痛苦。“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月里,长叹汉家营”(郎士元《塞下曲》),作为团圆象征的月,在漂泊迁徙的游子,独守空房的思妇心中,不仅寄托着团圆聚会的期望,更是引发愁思,怅恨的讯息。诗人们都利用暗示团圆之盼与思念之苦的明月,来表现戍卒与征妇的离散的悲愁,从而使孤独的思念者与象征团圆的月亮,构成了强烈鲜明的对比,大大加强了艺术感染力。
敦煌曲子词在运用月亮意象表达相思时,也有其独到的艺术水平:“满楼明月夜三更。无人语,泪如雨。便是思君肠断处”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望江南》),白居易《长相思》:“思悠悠,慢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晏珠《鹊踏枝》:“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秦观《满庭劳》:“洞房人静,钭月照徘徊”,柳永《雨霖铃》:“弄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贺铸《减字浣溪纱》:“弄影西厢侵户月,分香东畔拂墙花。此时相望抵天涯”,显然月亮已成为离情折磨的思念者的形影不离的伴侣,它引起愁绪,又给人以期盼,温馨与相望相守的力量。很多送别题材的作品就常用意象点染场景,创造氛围。如“白云山上尽,清风松下歇。欲识离人悲,孤台见明月”(张融《别诗》),“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陈子昂《春夜别友人》,“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李冶《明月夜留别》),“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韦庄《菩萨蛮》),“独怜江月苦,偏向别筵明”(梅庚《同愚山少参维饶孝谦送位白归皖》)⑤在梅庚的诗中,江月因为照耀别筵,感到离别的痛苦,愁怅“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嘉会难再遇”自然地涌现出这种幽愁的感觉。宋人苏舜钦在其《中秋月吴江亭上对月》更是不拐弯沫角,而是直陈“独坐对月心悠悠,故人不见使我愁”的相思之苦之情。
二、故园与思乡
明月,既然暗示着亲人团聚的希望与等待,那么自然界而然地又引申出与家乡联系起来,成为故园的象征。中国传统的血缘宗法制度定铸了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中国人对家庭有着特殊的情感,与家有着千丝万缕的,一生一世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无法割舍的联系,即使离开千里万里,千山万水,即使离家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始终把家作为感情栖息的核心所在,始终视已为“游子”,叶落归根才是他们普遍认同的归宿。所以一旦离家便产生强烈的失落感、痛苦、忧愁、思念等情绪油然而生。
“狐死必首丘,越鸟朝南枝”这是挥之不去的观念。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从心头油然而升起。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徐祯卿的《月》:“故园今夜月,迢递向人明”,屈大均的《吹笛》:“吹笛关河夜,衣裳清露滋。谁能见秋月,不起故山思”他们都有同样的体验。相信一个漂泊在外的人都会有过故园对月的记忆,当时留下的种种感受或体验,在异乡看见明月时,很容易引起对故园的回忆。明月带来了故园的温暖,亲人的关爱,明月简直是故园的化身。尽管故园远隔千山万水,难以立即回到故乡,但明月却成为此岸与彼岸的桥梁,人们还可以“千里共婵娟”(苏东坡《水调歌头》)只要在明月的照耀下,一个漂泊者无论是在天涯海角都会沉浸在对故园的思念之中。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就寄寓了对故园的无限深情。月亮散射着故乡的无限温情。
安史之乱后杜甫流寓西南,有家难归,他写道:“洛阳一别四千里,胡寄长驱五六年。……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恨别》),唐贞元年间,河南发生动乱,白居易兄弟离散,他“望月有感”思念之情溢于笔端:“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望月有感》)。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的白登道,胡窥表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几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虽然展现的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无限开阔的“天地之境”甚至因而引申到“汉下白登道,胡窥表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的历史悲剧意识,但该诗末尾,仍然将焦点收摄到“戍客”望月思乡的“高楼当此夜”以身边的近景的方式,强调他们的“多苦颜”与“叹息应未闲的忧愁情怀。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全诗的开始就强调了旅宿的漂泊感与陌生感所形成的“客愁”。所以当“月”来近人,便有一种见月如见故物或故人。因而视月为相近相安慰的弦外之音。边塞表现得尤其明显,如唐代诗人李白《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怀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王昌龄《出塞》诗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崔融《关山月》:“月生于海上,气逐边风壮。万里度关山,苍茫非一状”,唐代诗人戴叔伦《关山月》:“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这些述忧伤的边塞诗都带有思乡之情。更有些诗人把音乐意象和月意象组接,构成更具感染力的意象组合,特别地边塞诗中这样的作品很多,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在唐代边塞诗中,这些意象是表示乡愁归思,音乐意象与明月意象相连,同性强化;从听觉到视觉都有被民乡之愁所围绕。征人的痛苦表达得格外充分。
三、永恒与惜时
自从人类来到这世界上,它就洽注定要为一些终及性问题满怀深深的忧思和困惑。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学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样唱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时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闻一多赞誉这首诗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⑥这种评价确实当之无愧,张若虚创造的月意象,渗透着哲理意味。此月,是永恒的象征,宇宙的化身,与人生短暂构成了诗意的对照。古人,今人,一代又一代,相续无穷,而江月还是原来的江月;人生短暂而江月却不知从何年开始,也没有始终。月亮照耀一代又一代的人,它能够跨越时空,阅尽人世沧桑兴亡,见证历史。处于动摇不居的兴亡潮流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感到人生的渺小,短暂,把天上的月亮视为永恒的化身,显然是既具体又深刻的体验。
面对历史陈迹,感叹兴亡的作者,把明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吟出了一首又一首的挽歌:“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自胡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有在空城……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经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对酒当歌时,月光常照金樽里”(李白《把酒问月》),李白尖锐地提出了世世代代共同思虑的问题与张若虚前后相和。这几句诗句将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意味深长,荡气回肠。李白个热烈、奔放的浪漫主义者,毫无疑问快乐、激情应主导着他的人生。然而面对永恒的宇宙世界,他也在忧虑人生迫促,世事悠悠时,用及时行乐,对酒当歌的呼吁来减轻心头的压力。用月光常照金樽的祝愿来鼓舞生活的热情,生命的勇气。永恒的明月为人的的生活增添色彩,成为人生旅途的可靠的伴侣。在李白对月永恒性的审美观照中,燃烧着生命的激情。然而“月光常照”还是更多的引起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无奈,李白在《送别杨山人归嵩山》这样写道:“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李煜《捣练子》:“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古月苍茫弥漫着历史的云烟,触动着人们回首往事的心绪,朗朗明月照亮了生命本源的路程,吴伟业的《台城》:“形胜当年百战收,子孙容易失神州……可怜一片秦淮月,曾用降幡出石头。”如今物是人非,曾照临种种兴亡的明月,仍然光照人寰。对历史的思索正是借月亮的意象折射出来。
和李白同样具有豪情的苏轼也写了一首又一首明月诗篇。中秋之圆月当空,亲人相聚本是人生的乐事与满足。不过在苏轼的中秋吟咏里,固然有团聚的欢乐,又有深沉的憾恨:《阳关曲·中秋作》:“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三首》:“殷勤去年月,潋滟古城东。憔悴去年人,卧辰难合并。回顾坐上人,聚散如流萍。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天公自著意,此会那可轻。明年各相望,俯仰古今情。”诗人痛苦地感到,明月常辉,人生却不能长好。今夜虽然相聚,明年可能远隔山河。今夜相聚欢乐的场景更勾引起作者”对酒当歌”之后“良辰不再至,离别在须臾”的感伤和对明年的满怀祝愿。而在种种怅恨中,最使诗人心惊的恐怕仍是时光流逝。在古老的明月下,他屡屡感到,人生瞬间即逝:“去岁游新堂,春风消雨后……岁月不可思,如船放溜。繁华真一梦,寂寞两荣朽。惟有当时月,依然照杯酒……诗成月渐恻,皎皎两相望”(《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二首》),但似乎作者又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⑦里得到安慰。虽然人生有种种缺憾,但只要在月下相望相待,也就得到了补偿。在古典诗词的审美天地中,永恒的明月,是人生最大的温慰。
四、美的象征
月亮除了具有以上几种意象外,还有一种是美的象征。物质具有它自然的属性,如颜色、线条、形体、质感等。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这就是说,当生活中美的事物以它的“样子”引起人们的美感时,人们就会逐渐对那样子相似的事物同样产生美感。唐代文人墨客钟情于月的文化,是因为月能引起人们精神振奋,成为一种美的象征。
从文化渊源上看,月文化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民间就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蟾蜍吃月”、“等。中国民间有赏月传统习俗,赏月赋诗唱和,更是文人雅士活动之一。民间中秋赏月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节日里有祭月、拜月、吃月饼之俗。
从月亮的亮度和质感上看,月亮显得清幽、温柔。月亮的物理特性,使它不会像太阳会因为光照的强烈而直接遭到人们的怨愤。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描写松间的明月,已近天成,松石、泉流等景物在月光的映照下,显然更适合作者居留其间,抒与恬静、安逸、闲适、自由的心。李白带着一颗天真烂漫的心,满怀灵机异趣地描绘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光:“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船在空中行”(《送魏万还屋》),爱国诗人陆游怀抱抗金救国的理想,然而在现实中却接连碰壁,经过重重考虑后,终于看破世事,直向超脱。下面这首诗是其心境的直接剖、白:“悟浮生,厌浮名。回视千钧一发轻。从今心太平。爱钟声,爱泉声,写向孤桐谁解听。空江秋月明”(《长相思》),历经波澜渐趋平静的诗人心灵与空间静谧的月亮、月光下好契合无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也充满了对月照乾坤的,辉映苍穹的惊喜心情和充满对月的欣赏和赞叹:“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空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江上白沙看不见。”宋代晏珠在《寓意》诗中有句曰:“犁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白白的犁花和溶溶的月色溶为一体,给人以清、淡、幽静、朦胧之美。温润晶莹流光迷离的月色,在带给人们欢欣愉快的同时,有时甚至也让人感觉到凄清、悲凉。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鸟鸣涧》),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春山的清幽与雅致,烘托出清幽宁静的意境。又如“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咏怀古迹》),“环佩空归月夜魂”这是何等的凄惨、悲凉,读到此句便让人感伤万千。
从月亮的特征看,尽管人们身在不同的地方,但看到的月亮却都是相同的。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都是和这一特征有关的,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看着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诗人就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再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借这轮同照两地的明月,来传达自己对朋友的一片真心,通过艺术想象,无知的月亮就这样成了李白与王昌龄心灵间的纽带。
从月亮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希腊作家认为:圆是宇宙间最为和谐的图象。在中国圆富有哲学意味,是一种生命流转,蕴含着宇宙万物,具有循环往复,声声不息的动力。李白“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诗人就用玉盘来比月亮的美,圆形饱满柔和。宋代词人石曼卿说:“月如无恨月长圆。”他就竭尽才情将月亮写得温柔可人。花无日日红,月不常常圆。因此,“勾月”、“缺月”、“残月”等都有呈现曲线的一种柔和美。
从月亮的颜色看,月亮的色彩,也给人以美的享受。范成大说“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辛弃疾说“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他们看见月亮地金**。**使人联想到明亮的灯光,耀眼的白光,给人以温暖与欢快奔放的感觉。金色还意味着富贵,富贵是人们所追求的。中国古代皇帝的龙袍呈**,除了庄重、富贵之外,也意味着他将温暖洒向人间。诗人目下的月光还有呈白色的,如“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素月分辉,明河共彩”(张孝祥),年年今夜,月华如炼,长是人千里“(范仲淹),还有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苏轼的“静夜无尘,月色如银”。这些白色象征纯洁和幸福。
情由景生,景由情变,千百年来诗人们对明月,新月倾注了不少感情去歌咏它。面对亘古的月亮,不同的诗人,不同的环境,各有不同的感受,他们都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来,绘景寓情。正如潘知常说:“中国人那根极轻妙,极高雅而又极敏感的心弦,每每被温润晶莹流光迷离的月色轻轻拨响,一切的烦恼郁闷,一切的欢欣愉快,一切的人世忧患,一切的生死别离,仿佛往往是被月亮无端地惹出来的。而那种飘渺幽约的心境,不但能够假月相证,而且能够在温婉宜人的月世界中有响斯应。”⑧
痛苦历来是文学的主要原因内在驱动力,没有痛苦,世界上的大多数文学精华都难以产生。从根本上说,人类的欢乐是不需要文学来再现的,文学在很大程度上负载的是人类的忧患。从月亮最为常见的意象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月亮的忧伤的意象总是占的比例很大。作者的这些情感是基于对人的现实处境和命运的真实的(而非虚构的)、深刻的(而非浮浅的),这是对人性的关怀、深思,并达到了强烈地打动人心的程度,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月亮不断被文人咏唱,其意象逐渐固下来,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其意象主要有以下四种:离别与相思;故园与思乡;永恒与惜时;美的象征。
注释:
①荣格《论分析心理与诗歌的关系》[M]冯川,苏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②范仲淹《范仲淹全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③⑤高峰《唐诗宋词三百首》[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
④[美]迈克尔目卡茨 艾米洛威尔与东方[M]见张隆溪比较文学译文选[M]第184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⑥闻一多《唐诗杂论·诗与批评·演讲录·书信》[M]北京:三联出版社,1982
⑦苏轼《苏轼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⑧潘知常《从妙之门——中国美感的深层结构》[M]郑州:黄河出版社,第267页
参考文献:
①程郁缀唐诗宋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1
②杨芙蓉古典诗词中“月”的意象探幽[J]广州: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6/01 3
③郑小九月亮——中国月亮文化的美学探索[J]焦作:焦作大学学报,2003/04 1
④刘成纪物象美学:自然的再发现[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10
⑤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原型批评[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6
1、成龙
作为演员,成龙不仅代表了香港**的成就,而且还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 。作为中国功夫**的代言人,他在好莱坞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英雄的概念,为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发扬者 。
作为**人,他热心培养和扶植新人,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作为公众人物,他以对国家的情感和对社会的爱心影响着他人 。一身唐装下的他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银幕英雄,更承载着一个中国人面向世界舞台的榜样 。他将慈善作为一种责任,尽可能地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2、马云
马云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但在创业历程中也是一个充满各种争议的创始人。
支付宝事件
2011年,在股东反对、董事会未通过的情况下,马云做出“非常艰难但惟一负责任”的决定,单方面决定断掉支付宝与阿里巴巴集团之间的协议控制关系,以获取央行发放的支付牌照。此事件冲击巨大,媒体议论纷纷。业内大佬批评马云缺乏契约精神。
迷信“气功大师”
2014年7月3日,有网友发布了马云等人此次拜访江西萍乡气功师王林的照片,随即引爆网络。马云发微博称,对未知的探索、欣赏和好奇是他的爱好,“即便是魔幻术,挑战背后的奥秘也快乐无穷”。
他还说,“人类很容易以有限的科学知识去自以为是地判断世界”,“过度的沉溺信仰和迷失信仰都是迷信”。
3、王健林
2016年1月,王健林在万达集团年会上演唱的摇滚视频仅用了10天便风靡全球,截至2016年1月25日,“首富摇滚”视频全球点阅量超过11亿次,其中国内新媒体渠道点阅量高达8亿人次。
王健林在万达年会上还演绎了情歌《单恋一枝花》以及《篱笆墙的影子》《我的根在草原》。
他是敢为天下先的地产大亨,他是与马云对赌一个亿的冒险家,他是中国的房地产首富,两次荣登“胡润房地产富豪榜”榜首,更是以集团形式捐款超过28亿的慈善家,他胆识过人,霸气外露,是血气方刚的企业家。
他扬言只要万达进入的行业,其他的企业都没有机会做老大。他拒绝模仿,大胆创新,是名副其实的行动派。
4、郭德纲
郭德纲算得上一个草根艺人,之所以那么受大众的喜爱,是因为他的艺术作品接地气。一个很热爱相声的演员,一个很用功的艺人,这是我对他的一种判断。
打拼着实不容易,一路走来,既有被冷落的辛酸,也有不被接纳的伤害。其人性情蛮、拧,兼且浑不吝;求艺独、思,兼且底子好。
5、任正非
1991年9月,华为租下了深圳宝安县蚝业村工业大厦三楼作为研制程控交换机的场所,五十多名年轻员工跟随任正非来到这栋破旧的厂房中,开始了他们充满艰险和未知的创业之路,他们把整层楼分隔为单板、电源、总测、准备四个工段,外加库房和厨房。
人们在机器的高温下挥汗如雨夜以继日地作业,设计制作电路板、话务台、焊接的电路板,编写软件,调试、修改、再调试。
在这样的情况下,任正非几乎每天都到现场检查生产及开发进度,开会研究面临的困难,分工协调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遇到吃饭时间,任正非和公司领导就在大排档同大家聚餐,由其中职位最高的人自掏腰包请大家吃饭。
后来,华为公司总部搬到了深圳龙岗坂田华为工业园。华为熬过了创业的艰苦岁月。
《撒野》读后感400字
《撒野》读后感400字,阅读在生活中占据着一席之地,阅读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不能被世界上的纷纷扰扰困住,一起来看看《撒野》读后感400字的优秀范文。
《撒野》读后感400字1《撒野》读后感作文400字篇一
救赎
如果不是那次在火车站的相遇,蒋丞不会认识顾飞,不会被救赎,也不会救赎顾飞。
救赎是无比伟大的,蒋丞是从南方大城市来的孩子,有一个打麻将,赌博,把自己老婆打走的亲生父亲,他在这个“十八线”小县城里没有亲人,没有朋友,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顾飞,他会考上人大法学系吗答案可想而知。因为顾飞,蒋丞这颗星星才亮了起来。
救赎是互相的。蒋丞也温暖了顾飞,顾飞的母亲有一颗”少女心”,顾飞的父亲早年掉河里淹死了。用顾飞的话来说,他有一个不靠谱的老妈。但他仍努力着,努力照顾着妹妹顾淼,顾淼的生活是阴暗的,小时候经常被父亲打。使她只对顾飞一个人说话。顾飞在救赎蒋丞的同时,也被救赎。同时蒋丞如同一束光,一束明亮的光,照亮了顾飞的生活。使顾飞原本阴暗的生活,变得明亮了起来。
救赎是无比可贵的。打球时,他们是默契对手。因为蒋丞,顾飞去了球队。也似乎给蒋丞带来了集体荣誉感。
救赎着顾飞的蒋丞,也同时被救赎。没有谁的生活一直快乐,但我们必须保持快乐的心。顾飞与蒋丞都踩碎了脚下的迷茫,在对方的救赎中迈向希望。是顾飞,让蒋丞这颗星星闪闪发光。
《撒野》读后感作文400字篇二
我想在你眼中撒野奔跑,我想一个眼神就到老。
—题记
《撒野》一本校园小说,讲的是顾飞和蒋丞在一个小破城市的高中上学的故事,一起努力,互相救赎,成为彼此最珍贵的回忆。
很喜欢狗蛋儿的一句话:”没有谁的生活一直会所向披靡。”事实便就是这样,蒋丞,南方大城来的学霸。“除了学习,没有一样可以省心的”他会打架,会旷课,也会熬夜看书学习。他在四中,在钢厂,无比压抑,不仅仅没人说话,还无比憋屈,你也许会问,他为什么到这呢他其实是被领养的,他本来的生活很好。但他必须回到亲父母家。他的亲爸打麻将,赌钱,抽烟,不守信,身上没有一丝闪光点。在这个黑暗到压抑的世界里,再亮的星星也会灭了吧,好在,他遇到了顾飞。被救赎同时也救赎了顾飞,顾飞会为他扛下一切矛盾,蒋丞是带刺的,顾飞会跟江滨,猴子打架,为蒋丞出头……
也许你会认为《撒野》很压抑,但我认为,《撒野》很现实顾飞和蒋愿的感情弥足珍贵!看似混混的王旭会为自家的烧饼店忙这忙那,会为喜欢的人复读一年;易静高考失利会不弃希望,继续在这个压抑的学校读高“四”,也证明了那句:“我一脚踏空,就要飞起来了”……
关于撒野,我想用几句话说明:
黑暗里
两个少年徒手摘光
星星映进他们眼中
光却撒在了我身上
如果你也喜欢《撒野》,抓紧去读它吧!
蒋丞告诉我什么是开始
顾飞告诉我什么是勇气
二淼告诉我什么是加油
王旭告诉我什么是漂泊
徐总告诉我什么是博爱
易静告诉我什么是梦想
钢厂告诉我什么是回家
《撒野》读后感作文400字篇三
巫哲,晋江签约作家。代表作《轻狂》《撒野》。而今天,我便来推荐她写的长约三百多章的小说——《撒野》。
“我一脚踏空,我就要飞起来了。”这是一段歌词,描述的正是主人公顾飞。《撒野》是一部校园励志小说,讲述的事情恰是我们生活中遇到过,经历过的事情。巫哲曾经说过,她想写一部关于高中生的真实生活写照,于是,她创作了《撒野》。
故事发生在鞍山钢厂的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城市里,高中生蒋丞遭领养家庭退养,被养母送回自己亲生父亲身边。蒋丞的父亲爱喝洒,赌博,那些不正当的事情蒋丞的父亲都干,每次蒋丞回家时,都能看见自己父亲被一群人群殴。他还有一次冲上去帮助父亲,可懦弱的父亲却再次让他心灰意冷。这便是蒋丞的亲生家庭,压抑,每日活在追债的生活里。
可他却遇到了同班同学顾飞。顾飞是个刺头,打架抽烟他都会。可蒋丞却与他成了好朋友,用顾飞的话来说,是落丞这片曙光让他回头是岸。他们这对好见兄弟都为对方而活着,尽管家庭有多不美好但他们却因为对方都微笑迎着希望。
记得最深的是蒋丞桥头遇顾飞的一章事,我不防来讲讲。那天黄昏蒋丞吃完晚饭后准备到处走走。走到桥那边时,他看到了顾飞。顾飞背对着他,手里拿着照像机,对着夕阳景色,“咔嚓”几声,照下了迎面走来的蒋丛。我曾见过那张照片,镜头里的蒋丞迎着光,嘴角微微扬起,眼里充斥着希望。真如伪渣里的那封信:“一起去啊,去更远的地方!”
这篇推荐已经结束,《撒野》也已翻篇。巫哲这个狗蛋儿,告诉了我什么叫来自满怀希望的高中生的《撒野》。
《撒野》读后感作文400字篇四
跟着光
“我躲在断墙后面,偷看两个少年徒手摘光,星星映在了他们的眼底,光却撒在了我身上。” ——题记
这个故事很平凡啊,从开头到结尾都很平凡。但却一次又一次地叩击着我的心灵,带我去远方。
蒋丞是一个来自大城市的男孩。他是一个被养父母抛弃,站在破败小城火车站口,脚下似乎踩着虚空的男孩。顾飞,十七岁扛起整个家,他有一个不靠谱的老妈和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妹妹。他永远把自己放在被动的,无须照顾的位置。
这是一个属于两个少年的故事,他们彼此救赎。他们互相承诺要像对方一样勇敢。生活中诸多不顺,这让他们喘不过气。但他们相信“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前方的路一团迷雾,他们告诉我“一直走一直走,总会有路”。那是迷茫路上渗出的光,它那么明亮,那么热烈。让一切的阻挠变得潦。那光指引着我们,睁开眼睛,向前走去。他们互相陪伴,一同向这个世界宣战。
它没有宏大的格局,奇思妙想的故事。它是平凡人的故事,平静地叙述着两位少年追光的旅程,真实得好像我真的能在某个小城找到他们。越真实,越触动人心。
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让窥光的我找到了动力与希望。故事读了一遍又一遍,收获的感动却有增无减,他们的人生没有停止在书末,而是活在我充满希望的未来里。他们为我踏碎迷茫,让我有勇气去迎着光,迎着光走向前程似锦。他们就像劫难中迸出的那线光,让我有勇气咬紧牙关去追。悬崖峭壁,为你们亦当平地。
然而路长路难,走到半途总会倒戈,但在千万次将要坠地时,我会试着像追光少年一样,去碾碎所有的恐惧。向前走,我想他们将会是我身处无际黑暗中紧握于手心的光,光像热血,烧的滚烫,那是少年人燃烧的梦。
跟着光啊,一起去更远的地方。
《撒野》读后感400字2《撒野》读后感(一):“希望我们都能像对方一样勇敢。”
想看很久了,可能是因为先知道了昼夜弹的钢琴?因为"我一脚踏空,我就要飞起来了
我向上是迷茫,我向下听见你说这世界是空荡荡"
现在看完了,还蛮多次哭鼻子的,大概是因为心疼吧,心疼顾飞,心疼蒋丞,心疼顾淼,顾飞妈妈其实也挺让人心疼的吧
从蒋丞下火车开始的心疼,抗拒无力没办法只能接受,回到一个所谓亲生父亲的身边,一个好堵酗酒吗?其实还蛮可悲的,到他跳楼的时候反而觉得释放轻松了,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呢,解放的也并不只是自己吧
“你知道吗,顾飞,我没有家了,我就这么一个人,在这里,租一间房,脚底下是空的。我往后靠,后面有你,我就踏实,我不是不去面对现实,我就是一想到如果你不在我旁边了,我就真的,一脚踩空了。” 这里也是非常心疼了(泪眼朦胧委屈巴巴)
如果没有碰到蒋丞,如果蒋丞没有捡到二淼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顾飞会留在钢厂,就这样沉在水底,跟着河边卷着泥沙的水漫无目的的晃动着,这种感觉很可怕吧,可是顾飞就控制的很好,这么一想,更心疼了,背负了太多,妹妹,妈妈,不能追寻自己要的只能把自己关起来了
所以啊,好在蒋丞选手表白的非常及时哦,甜甜甜,喜欢顾飞喊“丞哥”特别可爱又有点撒娇的感觉,这可是钢厂小霸王!
“丞哥,抱”
二淼啊,真的心疼又好酷
以及每次听"撒野这首歌都非常的难受"
大概是那些挣脱不了的东西吧,有些东西你挣脱不掉,(大半夜的不睡了发什么傻缺,因为突然断水了,没水洗澡啊,真的是哇的一声哭出来)
《撒野》读后感(二):一本真正的小说
我其实很讨厌看耽美文,总是充斥着各种YY和玛丽苏情节。
但是《撒野》不一样。
这是一本真正的小说,具有一定文学性的小说。尽管主要讲的就是两个男孩子的爱情,但是里面体现出的一些东西真的能够直击人心。
第一是与命运的挣扎。顾飞拥有很高的天赋,完全可以变得相当优秀。但是他必须解决少女心的妈妈和智力障碍的妹妹,他不能离开钢厂,这是命运。蒋丞在大城市生活了十几年之后突然被宣布自己是被领养的,然后被扔回了亲生父亲家,亲生父亲还是一个只会打牌喝酒的直男癌,这也是命运。两个男生在和命运斗争的过程中逐渐靠近,最终成为了彼此的依靠。
第二是小城市文化 作者把一个很小范围内一小撮人之间的关系描写得淋漓尽致,李辉,李保国,王旭,老徐,还有很多其他人,在这个小城市里的故事。虽然作者没有过令人印象很深刻的描写这个环境的句子,但是里面的每一件事都是只有在这个环境中才会发生的。
第三是丰满的人物。这本小说里的每一个人都是饱满的,主角当然不用说,其他人不论是顾淼,李炎这种贯穿始终的人物还是后来的赵柯这种只出现了一小部分的人物,每一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独特的气息,能够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人每一个物的情感。
这是一本清新脱俗的耽美文,多一字狗尾续貂,少一字意犹未尽,每一处的描写都恰到好处,哪怕是看到啪啪啪的时候也会觉得是在阅读一部文学作品而非小黄文。
啥都不说了,扛起飞丞大旗
《撒野》读后感(三):我啊,想在你的眼神里和你一起变老
作者的文笔太细腻了,尤其是丞哥高考的那一段,本来觉得高考已经离我很远了,结果瞬间被带回那个热气腾腾的、有着写不完卷子的夏天。 “丞哥,你是我见过最优秀的`人了。” 这样一个人,突然出现,像盖世英雄,带着痞坏的笑,带着不顾一切勇敢向前的天真。他的努力,他的勇敢,像是顾飞世界里冲破阴霾的阳光,唤醒了沉溺在泥潭里的顾飞飞。 顾飞,钢厂小霸王兔飞飞,全身被铁锁束缚住的一只雄鹰,他的翅膀不是用来飞翔,而是保持平衡,被溺死的父亲,自闭的妹妹,在没有遇到丞哥以前,他的一生,都是为了别人活着,不甘、无奈,一次次看着希望变成绝望,最后只能闭起眼睛,把对于这世界的期待全部锁死。 最后,看着他一步步睁开眼睛,向丞哥走去。 “我在超市门口” “我想努力,跟你吃一辈子大五花” “希望有一天你老了,跟我在一起的一辈子,都没有遗憾” “我想,一个眼神,就到老” 坏的爱情会让人变坏,好的爱情会让人变得越来越好,会让人像顾飞飞一样,重新睁开眼睛,拥抱所有值得拥有的美好。 多好啊,幸好,顾飞遇到了蒋丞,幸好,蒋丞等到了顾飞睁眼的那一天。 独一无二的爱情,猫丞丞和兔飞飞。眼里只有彼此的猫丞丞和兔飞飞。 看到最后他们带着顾淼去草原,对一切都感到新奇的大飞,曾经的钢厂小霸王顾飞,变得像个小孩子一样,小心翼翼,又兴奋到不行,心疼。 番外也是很甜了,淼淼女王也慢慢好起来了,丞哥也长成了大肥猫,心满意足。 “我向上是迷茫,我向下听见你说,这世界是空荡荡。”这是以前一个人孤单单的顾飞。 “暖阳春草,你给我简单拥抱。” “一个眼神,就到老。” 就是最好的猫丞丞和兔飞飞。
《撒野》读后感(四):我不祝你旗开得胜,我只愿你此生长安
关于爱情,或是成长。
不知道自己怎么就用了三个晚上看完了kindle上占两万多页的小说。《撒野》。内容像名字一样放荡,文笔像主角一样不羁(笑)。
走进蒋丞和顾飞的内心,时时都会忘记,他们不过是两个高二,或是高三,或是大一的学生。十七岁,却有着二十七岁,或三十七岁的通透与追逐——一个认定了就不放手,一个顾全着所有人,以自己的未来换一个安宁。但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尽全力保护着自己和所爱的人,实力发声,势不可挡。
感谢巫哲,细腻的文笔把人带回了高中的时光:像烈日,尽全力奔跑,挥洒着一去不返的青春;像暖阳,在书堆里萌芽着青涩的钦慕,或是无声的爱恋。
最喜欢的是篮球赛的片段,毫不费力地就能在脑子里勾勒出那些男孩矫健的身影,晶莹的汗珠,放肆的笑。
恍然想起高二时的篮球赛,和十六班对阵,连连落败,直到上半场末,丁香无比无穷无敌帅气地投出一个三分球——“啊!!!”——状态回归,形式逆转。“如果再给十分钟我们肯定能追回来!!“
——现在想起来,眼泪都忍不住快落下。
高三最后的拔河,拼死赢了十六班,裁判吹哨那一刻,尖叫着就哭出来。虽然最后谜一般的输给了五班(没有压力吧,已经战胜了十六班,预设了五班的强大,也僵持了太久——只是我们从没相信过,原来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离胜利那么那么近。)
“大学也无法抹去,我们在一起的印记”。那个元旦午会,唱着就忍不住哭出来的时间煮雨,我永远不会忘记。
可事实是,大学,时间,已经开始抹去那些记忆。运动会时一点都不管作业,不知需不需要,拿着矿泉水和巧克力就颠颠地跑去看运动员,给他们加油——哪怕在心里并不确定,他们是否需要我在一旁。或者根本不在意。可我是班长呀。得做个好班长。
高二报名了八百米,跑了倒数第二名。
结果那些最“浪费时间”的事,是我这辈子永远不可能忘掉的事。我的高中,因为这些事而散发着光,因为这些事,我不是啃书的机器,而是曾经的高中生。
我在想,如果能穿越时光,重来一遍,就算是结局丝毫没有改变,我也想回去,刷着题,课堂上认真听讲,一下课就晃晃悠悠,体育课或者体锻课,去操场上,看着那些笑脸,说着那些笑话,糊里糊涂地再三年。
扯远了。感谢《撒野》,让我在他们的高中里,看到了自己在高中的影子。
最后,关于爱情。一个眼神就到老的童话,美好,令人向往,但也并不现实。“我会一直喜欢你到你不再需要我喜欢你为止”,“愿我们都能像对方一样勇敢”——我从来不敢去相信爱情的纯粹,但他们两个人的感情发展,自然到即便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差距如银河,可仍紧握不放手),你也觉得,就该这样啊。不知道该说自己是不懂,还是太懂。害怕单纯,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保护。
《撒野》读后感400字3《撒野》读后感1
“没有谁的生活会一直完美,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看着前方,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
假如顾飞没有遇见蒋丞,顾飞也没有闯进蒋丞的生活,那他们的生活又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呢?也许,顾飞还是那个“钢厂小霸王”,他也许会那样一生守着那个小店,然后面对顾淼的病,一次接一次地去尝试,最后放弃希望。也许,蒋丞会在这个陌生城市平凡地长大,然后借着高考的机会,离开这个城市,永不回去。
一切都因他们闯进对方生活时发生改变。顾飞会开始撒娇,会开始展现自己的才华,会开始对生活充满希望……而蒋丞开始在意一个人,不再对生活失望,而是抬头期待生活………他们都因对方做出了改变,都在为了对方慢慢变好。他们都是对方的救赎,也成了对方生活里的光芒。尽管路上遭遇了不少的意外,但他们仍携手走到了最后。
“有些意外是意料之中,有些意外是意料之外,而你,就是我意料之外的意外。”顾飞对蒋丞说的这段话令我感动。意外,什么叫意外?意料之外、料想不到的事件。而蒋丞是顾飞的意外,就说明了顾飞根本没有想过蒋丞会闯进他原本普通的生活。但就是这个人,改变了他的生活,也改变了他。
他们都是对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蒋丞像把钥匙,打开了顾飞的心门。顾飞也像一个开心果,给蒋丞带来了快乐。他们也是生活给他们对方最好的慰藉。他们就像光,撒在了对方的身上,也撒在了我的记忆里。让我的记忆中,留下了他们互相救赎的身影。日子总是往前走,人总是在变,但我知道,顾飞对蒋丞的爱或是蒋丞对顾飞的爱一定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他们都像对方一样勇敢,也都成了对方用余光就能看清的人。
“我想,一个眼神,就到老。”
《撒野》读后感2
“我一脚踏空,我就要飞起来了”空灵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一曲完毕,歌词仍停留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散。一曲《撒野》,一部《撒野》,成为了我枯燥无味的生活里一道温柔似水的白月光。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书中的内容,那就是“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巫哲笔下的《撒野》,讲的是两个男孩互相救赎的故事。
破败的车站,破败的小城,干净的蒋丞被迫来到这里寻找自己的亲生父亲,意外遇到了被人欺负、迷路的顾淼,第一次见到顾淼的哥哥——钢厂少年顾飞。初到钢厂,蒋丞用满身的“刺”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慌张和迷茫,是顾飞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归属。顾飞的出现给蒋丞带来了光,蒋丞的出现也成为了顾飞的救赎。顾飞生在钢厂,扭曲的家庭束缚了他飞翔的翅膀,是困住他自由的牢笼,他的妹妹顾淼有自闭症,为了撑起整个家,顾飞不得不放弃自由与梦想,独自一人扛起一片天。蒋丞的到来,让他意识到他不是一个人。“我想,抬头暖阳春草,你给我简单拥抱”每听到这句歌词,我眼前就会浮现一个闪光少年,抱着吉他,拨着弦,唱着属于他们的歌;凌晨两点还在为梦想拼搏的少年。阳光穿过树叶,光斑在纸上雀跃,讲述着温暖绵长,留下余温。“顾飞,跟着光”,是啊,跟着光,向前跑,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也许四中没有顾飞,也许人大也没有蒋丞,他们虽然是不存在的纸片人,但他们的光却照在了我的心头。曾经有读者说道:“我躲在断墙后面,偷看两个少年徒手摘光,星星映在他们眼底,光却洒在了我身上。”光很亮,也很暖,宛如雪夜里的烛火。
书上有这样一段话:“没有谁的生活会一直完美,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看向前方,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是啊,跟着光,往前走,踩碎迷茫,走过时光,睁开眼你就会看到,梦想在前方。总会有人在你背后支持你,看着你撒野奔跑。
《撒野》读后感3
“我躲在墙后,看两个少年徒手摘星星,星星印在他们的眼底,光却撒在我的身上。”
这是作者在文章的末尾留下的话,《撒野》是一个质朴无华的故事,里面没有车祸,没有失忆,也没有随随便便就能考第一的天才。它讲述了两个少年相互扶持,共同进步的故事。顾飞因妹妹顾淼淼和蒋丞误打误撞认识了彼此,和对方成为了朋友。他们为了走出破旧的钢厂,去看更大的世界,努力学习,努力奋斗的故事。我明白了“没有谁的生活会一直完美,只要看向前方,生活就会所向披靡。”《撒野》是我前行道路上有幸拥有的一盏明灯。每当生活中遇到困难事,我都拼了命也要踏过荆棘,因为我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蒋丞和顾飞的不放弃和顽强,给自己打气。
记得在我7岁时,母亲想让我去学游泳。没学前,我觉得还挺有趣。到了泳池,方教练让我在深水区里憋气,才体会到什么叫“恐惧”。我不敢把脸埋进水里,一直挣扎着使自己大半个身子能露出水面,挂在泳池边。方教练是一个严厉性急的人,看我如此拖拉,干脆出绝招:她一把抱起我,用力一抛,我整个人都落在了水里。我紧紧闭上眼睛,双手乱挥两脚乱蹬,可身子沉的越快了。我吓得要哇哇大哭,可刚张开嘴,一口水猛地呛进了鼻子、喉咙,最后灌到了肚子里。在我绝望的时候,方教练又把我捞了起来。我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游泳太难了,我放弃了。第二天,母亲跟我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告诉我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困难克服过去了就没有困难。然后又答应我请我吃棒冰。在母亲威逼利诱下,我糊里糊涂又同意去上游泳课了。不过,这次感觉比第一天要好一点,没那么害怕了。第三天,我又去上课了,动作难度加强了,可是我心中充满了希望,我相信自己一定会跟小鱼儿一样。
《撒野》让我更坚定:前进的道路上,一定要像自己7岁时那样勇敢,不左顾右盼。
《撒野》读后感4
不记得是哪位大咖说过:经典是生生世世的诱惑。从来没有那么投入,那么认真地读完哪本现代著作,除了四大名著。而孩子给我推荐这本巫哲的《撒野》,让我从头到尾都被一个高中男孩所具有的细腻丰盈的情感所蛊惑,被那不离不弃、干净透明、惺惺相惜的非主流情感所感动着。
心灵细微之处的痛痒被这两位少年所牵引,所触动。
小说语言干净、明快、简洁,没有丝毫的扭捏作态、无病呻吟,有的只是日常的只言片语,生活琐碎。虽然是关于不被社会认可的非常态BL,但却令读者,无论他或她是同性或异性或双性恋者,都会被男孩细腻的情感,被他们年轻、淳朴、不带任何修饰的粗糙但率真的性情而触动。从头到尾,文字中扑面而来的满是青春的气息,干净如明媚的阳光。
小说中的人物,个个鲜活,形象跃然纸上。读者从中可以发现了自己的影子,朋友的影子,同学的影子,老师的影子或者父辈的影子。深切体会并理解了当时所不能理解也没想着去理解的许多人和事。也再次重温了一遍高中历史,自己青葱的岁月。
小说中的学霸蒋丞学渣顾飞,有着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他们两个相互救赎相互爱的点点滴滴,感动了读者。
也正是因为《撒野》,让读者对学霸有了全新的了解。学霸不是一副冷冰冰、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学习机器,而是有个性、有隐忍、有不堪的过往、有善良、有冷酷、有恩有义的有情少年。学渣也不再是放任自我,让人不屑的渣渣,而是有情有义有爱有责任感的,不该沉寂的一颗璀璨的金子,他因为太多的牵跘,太多的责任要去承担和梳理,他不能优秀,他不能拔萃,他刻意地淹没自己的才华,而默默地用自己年轻性感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
最让人感慨的是,这对少年刚开始就对对方的颜值颇为欣赏,也正是应了这句话“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终于人品”。
末尾,作者没有给读者一个交代,他两个是否最后能在一起,是以怎样的状态在一起,但读者已经很心安,这两个少年会有不错的未来,这是肯定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