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剪纸的广受欢迎

延安剪纸的广受欢迎,第1张

延安剪纸自古流传,延安剪纸形式起源于服装剪裁和服装装饰,是汉族民间艺术宝库中独具一格的瑰宝。剪纸艺术是窑洞艺术的素描,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延安的剪纸,内容总是和祥和安乐的生活分不开。虽然方寸剪纸里包罗世间万千风物,但各种热热闹闹的生活场面和生活片段,始终是剪纸中最为常见的题材。一定意义上是因为剪纸主要是用来装饰窑洞的,换句话说,是用来装点平凡的生活的,所以内容总得给人以好感。除了最常见用来装饰窗户的窗花之外,剪纸还有炕围花用以装饰土炕,窑顶转花、家什装饰剪贴花、服装佩饰替样花等。  延安剪纸主要以安塞剪纸和洛川剪纸盛名,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这些民间剪纸已经 从传统用途发展成一种独立的民间艺术品,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被誉为“群芳母亲”,有“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之称,通过整理和制作,已有一千多幅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收藏,有四百余幅被法国、德国等国文化机构购买收藏。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特种邮票——辛巳年小型张“祥蛇祝福”、“祥运普照”,就是延安剪纸艺术家贾四贵的作品,而这幅剪纸作品是从全国万余幅剪纸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同时涌现出了安塞的曹佃祥、白凤兰、胡凤莲、高金爱,洛川的王兰畔、杨梅英、韩菊香、赵银线等一批民间剪纸能手。他们有的获全国和省级奖项,有的应邀到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表演授课,有的被邀请到国外重要博览会上现场表演。“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延安剪纸已成为国内外游客争购的旅游纪念品和艺术价值、收藏价值极高的民间艺术品。 在北方派剪纸中,延安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在剪纸的品种和做工上都有着浓郁的陕北地域特性和汉族民族特色,每一样剪纸作品上表现出的细腻手法都展现极强的艺术性,湛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在延安剪纸中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安塞、子长、延川、富县、延长、洛川和甘泉等县的剪纸艺术,这些地区创作的剪纸作品更是多次在国内进行展出并获得了诸多的奖项。不仅仅如此,延安地区的剪纸更是走出国门,遍访世界众多的国家,使得这项古老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走向世界。 、

在陕北地区,剪纸和民歌都是世代相传的汉族民间艺术,被当地人们称为“古时花”的陕北剪纸艺术中外驰名,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常物质文化。  剪纸在延安地区,大多被称为窗花,其不仅具有装饰窗子更有辟邪的作用,在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重大节日时,人们都将其贴在窗户上,至今仍保留着这种习俗。由于当地交通的闭塞,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仍旧被很好地保存下来,成为陕北文化中最为闪亮的一颗明珠。 延安剪纸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做工精美、特色突出,融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为一体,湛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最具代表性的有安塞、子长、延川、富县、延长、洛川和甘泉等县的剪纸艺术。众多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多次在全国展览比赛中获奖。安塞4人在中央美院教学表演,12人获民间艺术大师称号,多人多次出访世界众多国家,使传统民间艺术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南京剪纸:南京剪纸是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据史书可考,明代已流传民间。

2016年在省经信委以及市文联等政府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南京剪纸迎来了里程牌的事件,在高淳桠溪设立张方林剪纸传承人工作室,并面向社会举办传承的公益性培训班,扩大剪纸传承的基础。

扬州剪纸:扬州是中国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唐代,扬州已有剪纸迎春的风俗。立春之日,民间剪纸为花、春蝶、春钱等,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木之下,相观以取乐。据传,嘉庆、道光年间,著名艺人包钧的剪纸,花、鸟、鱼、蝶无不神形兼备,故有“神剪”之称。新中国成立后,扬州剪纸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

1955年,扬州成立了民间工艺社。1979年剪纸艺人张永寿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世纪50年代的《百花齐放》、70年代的《百菊图》和80年代的《百蝶恋花图》三部剪纸集为其代表作。扬州剪纸题材广泛,有人物花卉、鸟兽虫鱼、奇山异景、名胜古迹等,尤以四时花卉见长。

安塞剪纸:陕西省延安北部安塞一带流传的剪纸。其形式很多,有窗花、门画、炕围花、挂帘花、窑顶花、桌裙花、枕花、鞋花、牌牌花、围肚花等等。内容分几种,一是用于春节美化环境,吉祥如意的题材很多,如飞禽、花草、牛羊猪狗、狮子老虎等;二是用于婚娶装饰洞房的,多石榴牡丹、成双鸟禽等;三是用于制作刺绣、布玩具底样的,多双石榴、双桃、虎娃等图案;四是用于迷信礼仪的,有财神爷、灶王爷,还有用作招魂的纸人等。

陇东剪纸:甘肃省庆阳、平凉两个地区流传的剪纸。陇东剪纸历史久远,风格粗犷夸张。东部的正宁、宁县、合水、庆阳、华池、环县等地剪纸较为古朴雅拙;中部西峰、镇原一带风格秀丽工整;西部泾河上游的平凉、泾川、崇信、华亭、庄浪一带风格较为简洁明快。题材上多飞禽走兽、民间故事、戏曲人物、四季花卉等。就其形式看有门花、炕窑花、窑顶花、箱柜花、粮囤花、灯笼花、喜花、吊帘花、礼花、寿花和刺绣用的底样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2090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3
下一篇2024-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